2020届二轮:专题(十六)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跟踪检测(十六)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19·江西上饶重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详细记载了玄奘印度取经的缘由、经过以及功绩。传记中的玄奘少年时聪悟不群,出家后广研佛典,探究佛理,“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缺,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玄奘西行取经历时十七载,践行百余国,取经途中“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玄奘周游印度,遍访圣迹,拜谒大德,参验佛经,批驳外道。

《西游记》中唐僧虽然具有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但在西行途中逐渐失去了头上神圣的光环,由如来座下的金蝉子变成了一个柔弱敦厚、忍辱负重的行脚僧。作为一个肉体凡胎的得道高僧唐僧一路上面对自然天险和妖魔鬼怪表现出了常人具有的畏惧心理。

——摘编自徐笑一《〈西游记〉中唐僧

圣愚形象的演变及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僧与其历史人物原型玄奘形象的相同点,并从史料价值角度简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和《西游记》。(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玄奘法师西行的贡献。(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玄奘少年时聪悟不群,‘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缺,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唐僧虽然具有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可知两者都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不畏艰难险阻。第二小问,据材料“《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详细记载了玄奘印度取经的缘由、经过以及功绩”结合所学可知,《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研究玄奘法师西行的第一手史料;据材料“《西游记》中唐僧虽然具有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但在西行途中逐渐失去了头上神圣的光环,由如来座下的金蝉子变成了一个柔弱敦厚、忍辱负重的行脚僧”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小说《西游记》体现出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需求,作为文学作品用于研究玄奘的相关问题,需要慎用。第(2)问,据材料“然恨佛化经有不周,义有所缺,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誓往西方,遵求遗法”可知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据材料“唐僧虽然具有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但在西行途中逐渐失去了头上神圣的光环”可知传播了佛法,弘扬了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险的精神;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了唐代文化交流,扩展了唐代丝绸之路。

答案:(1)相同点:信念坚定、不畏艰险。简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详细记载了玄奘印度取经的历程及功绩,是研究唐代玄奘法师西行的第一手史料。《西游记》是明代神怪小说,已不能作为一手史料。但可以用于明代文学艺术、市民阶层、城市生活、商品经济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史料研究要谨慎使用。

(2)贡献:推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促进唐代中外文化的交流;拓展唐代丝绸之

路。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统一台湾是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况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可资中国之润,不可以西北长城塞外风土为比。倘不讨平台湾,匪特赋税缺减,民困日蹇,即边防若永为定制,钱粮动费加倍,输外省有限之饷,年年协济兵食,何所底止?又使边防持久,万一有惧罪弁兵及冒死穷民,以为逃逋之窟,遗害叵测,似非长久之计。

——摘编自《施琅题为尽陈台湾剿抚可平机宜事本》材料二郑成功逝世以后,以郑经为首的郑氏集团企图分裂祖国实现台湾的独立,这对中华民族长远是不利的,康熙帝顺应人民要求,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国家统一。施琅文武双全具有良好的政治头脑和领导能力,精通海战。在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的时候,有些朝廷官员在背后议论他,但是康熙帝仍坚持重用他。

——摘编自姜伟星、孙红《清康熙帝统一

台湾的政治策略考证》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帝收复台湾的目的。(6分)

(2)据材料二,分析清王朝能够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一台湾的重要意义。(9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最为财赋之薮,可资中国之润”得出台湾物产富饶可为国家提供财政支持;据材料一“输外省有限之饷,年年协济兵食,何所底止”得出节省国防开支;据材料一“使边防持久”结合所学得出巩固海防,维护东南地区稳定和国家统一。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康熙帝顺应人民要求,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得出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要求;据材料二“有些朝廷官员在背后议论他,但是康熙帝仍坚持重用他”得出康熙帝善用人才,用人不疑。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答案:(1)目的:台湾物产富饶可为国家提供财政支持;节省国防开支;巩固海防,维护东南地区稳定和国家统一。

(2)原因: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要求;康熙帝善用人才,用人不疑。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捍卫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3.(2019·安徽毛坦厂中学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顾维钧是中华民国著名的外交家。当巴黎和会不能满足中国的合理要求时,顾维钧决定拒签和约……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顾维钧代表中国出席布鲁塞尔会议,试图从失败中争得列强同情,为制裁日本侵略创造条件……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进,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参加了联合国的创建,他还强调,“我国现时处于四强之一之地位必须维持”。后来在顾维钧的主张下,(中国)又以补充声明的形式提出中国关于创建联合国的主

张,既避免了与英美苏的冲突,又使(《联合国宪章》)更臻完善。

——摘编自景晓强《顾维钧与民国多边外交》

材料二巴黎和会后,顾氏满怀信心地分析说:“虽然拒签之后,中国在国际社会将暂处困境,但是美国国内和约的反对已产生一种新的形势……凡尔赛条约必将成为美国总统竞选的政治争端。”果然,1920年1月,美国共和党在大选中获胜,为了调整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召集了华盛顿会议……与美合作,对日软硬兼施,终于在1922年2月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中国有条件地收回了山东的主权和其他权利。

——摘编自陈勇《顾维钧的美国观与中日山东问题的解决》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顾维钧的外交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9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维钧的个人品质。(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顾维钧决定拒签和约”说明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由材料“顾维钧代表中国出席布鲁塞尔会议,试图从失败中争得列强同情,为制裁日本侵略创造条件”得出在布鲁塞尔会议上揭露日本的侵华本质;据材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参加了联合国的创建”得出参与联合国的创建。第二小问,由材料“虽然拒签之后……但是美国国内和约的反对已产生一种新的形势”和“中国有条件地收回了山东的主权和其他权利”可知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捍卫了国家尊严,推动了山东问题的解决;由材料“为制裁日本侵略创造条件”和所学英美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得出揭露日本的侵华本质,有利于获得外援;从材料“以补充声明的形式提出中国关于创建联合国的主张,既避免了与英美苏的冲突,又使(《联合国宪章》)更臻完善”和所学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分析参与联合国的创建,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2)问,据材料“以补充声明的形式提出中国关于创建联合国的主张,既避免了与英美苏的冲突,又使(《联合国宪章》)更臻完善”得出头脑清晰,思维缜密,手段灵活;由材料“当巴黎和会不能满足中国的合理要求时,顾维钧决定拒签和约”得出爱国立场坚定,国家利益至上;从材料“试图从失败中争得列强同情”说明遇事百折不挠。

答案:(1)外交活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在布鲁塞尔会议上揭露日本的侵华本质;参与联合国的创建。历史作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捍卫了国家尊严,推动了山东问题的解决;揭露日本的侵华本质,有利于获得外援;参与联合国的创建,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品质:头脑清晰,思维缜密,手段灵活;爱国立场坚定,国家利益至上;遇事百折不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在氢弹研制中,于敏组织攻克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形成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中国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