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外部环境 ,控制身体运动,调节内脏活动,以 及进行认知和情绪等活动。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 元的形态多样,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的大小差异很大,直径在4~ 120μm不等。突起形态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适应外环 境的变化。其功能具有双重性,即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以拮抗方式调节内脏器官 的活动。
04 感觉神经系统
感受器的类型与功能
温度感受器
感受温度刺激,如 冷觉、温觉。
化学感受器
感受化学物质刺激, 如味觉、嗅觉。
01
02
03
脊神经的组成
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 间孔处汇合而成,前根属 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
脊神经的分布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即刻分 为前支、后支,每支内均 含传入、传出纤维。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主要支配躯干和四 肢的肌肉运动和皮肤感觉。
脑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脑神经的组成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 神经,共有12对。
脑神经的分布
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部分分布于胸、腹腔脏器。
脑神经的功能
脑神经主要支配头面部器 官的感觉和运动,以及部 分内脏器官的感觉和运动。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组成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分布
交感神经纤维几乎分布于全身各器官,而副交感神经纤维则较局限,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内脏和血管等处。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ppt课件

情绪与行为的神经基础主要涉及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海马、扣带回等结构。这些结构参与情绪的识别、表达和调 节等过程,同时也与行为决策和动机等密切相关。
情绪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情绪可以影响行为决策和执行,同时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影响情绪体验。例如,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个体 的探索和创新行为,而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导致个体的退缩和回避行为。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基础
大脑皮层是学习与记忆的主要神经基础,尤其是前额叶、颞叶和顶叶等 区域。此外,海马、杏仁核等结构也参与学习与记忆过程。
语言与认知
语言的定义和要素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要素组成。
语言处理的神经机制
语言处理涉及多个脑区,包括布洛卡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威尔尼克区(听觉性语言中 枢)和角回(视觉性语言中枢)等。这些区域分别负责语言的产生、理解和书写等功能。
运动单位
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 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功能 单位。
运动神经元
位于脊髓前角或脑干运动神经核 内的神经元,负责将神经冲动传 导至肌肉或腺体,引起肌肉收缩 或腺体分泌。
运动传导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
起自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 其轴突组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 出的神经轴突,是接受锥体束、锥体 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 最后共同通路。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应急反应,动员机体潜能,适应环境急骤变化
副交感神经系统
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中枢控制
大脑皮层、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 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人体生理解剖——神经系统 ppt课件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节 概述
一.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三. 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 p二pt章课件神 经 系 统 第 一 节
5
3
一.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1. 主 导 作 用 : 各 系 统的 协 调 , 适 应 环 境 变 化 。 2. 功 能 基 础 : 神 经 细 胞 具 有 感 应 刺 激 和 传 导
原因
绝对不 →0 应期
任何刺 70→0→- 钠离子通道全部开放,
激无效 50
后全部失活。
相对不 >0,< >阈强 -50→-60 钠离子通道部分恢复
应期 正常 度
活性
超 常期 >正常 <阈强 -60→-70 钠离子通道恢复活性,
度
膜电位具阈电位近。
低 常期 >0,< >阈强 <-70 正常 度
正 常期 正常
周围神经系统
与 脊 髓 相 连 ( 31对 ) — — 与 脊 髓 相 连 。
第 二 章ppt课神件经 系 统 第 一 节
76
周围神经系统以不同分类标准可分为:
周围神 经系统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植物神经系统(支配内脏)
ppt课件
副交感神经
8
脑 脊髓
0~7(1+7)
T 胸椎12
L 腰椎-5
脊髓胸部-12 脊髓腰部-5
8~19(12) 20~24(5)
S 骶锥-5 脊髓骶部-5
2024年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完整)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完整)一、引言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负责传递、处理和储存信息,以协调和控制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本课件旨在介绍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信号的产生、传递和处理过程。
通过学习本课件,您将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保持神经系统的健康。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负责维持神经元的生命活动。
树突是神经元的输入部分,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
轴突是神经元的输出部分,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
突触是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之间的连接点,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2.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组成的纤维状结构,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种类型。
有髓鞘神经纤维的传递速度较快,主要负责传递长距离的神经信号。
无髓鞘神经纤维的传递速度较慢,主要负责传递短距离的神经信号。
3.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复杂网络,负责传递和处理神经信号。
神经网络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处理和储存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传递信息。
三、神经信号的产生和传递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的电位差,一般为-70毫伏。
静息电位的存在是由于神经元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导致离子通过细胞膜,形成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在兴奋状态下的电位变化,用于传递神经信号。
当神经元接收到足够的刺激时,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导致离子流动,使细胞内外的电位迅速反转。
这个过程称为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速度可达每秒数十米。
3.突触传递突触传递是神经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产生新的动作电位。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①促代谢型受体:11种 ②促离子型受体:海人藻酸受体5种,AMPA-R4种 , NMDA-R6种。
46
三、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反射的分类
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生
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 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
30
递质和调质的分类
分类 家族成员
胆碱类 乙酰胆碱
胺类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 胺
氨基酸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 类
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血管升压素、催产素、阿片肽、脑 -肠肽、血管紧张素II、心房钠尿肽等
嘌呤类 腺苷、ATP
气体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
脂类 花生四稀酸及其衍生物(前列腺素类)
糖尿病
6
2、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 ②绝缘性
③双向性 ④相对不疲劳性
7
(二)神经胶质细胞
1.在周围神经:
卫星细胞,又称被囊细胞 (Satellite cell;
Capsular cell)
施万细胞,又称神经膜细胞 (Schwann’s cell;Neurolemmal cell)
胞体
N元
树突
突起
轴突
4
神经元基本功能
接受刺激、传递信息 ①感受刺激 ②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③可将神经信息传给效应器
5
2、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功能:传导兴奋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0.4~120m/s 影响因素: ①直径:正比; (有髓f)6×直径(m); ②有无髓鞘: 有髓Nf快(跳跃式传导); ③髓鞘厚度: 轴索/总直径=0.6时最佳 ④温度:一定范围内正比.
神经系统的功能ppt-生理学PPT课件

10
(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 导着的兴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2020年10月2日
11
冲动的传导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神经纤维的直径 V直径大>V直径小,与内阻有关
(2)有无髓鞘,髓鞘厚度 V有>V无,跳跃式传导
(3)温度 V温度高>V温度低
的相对平衡;
2020年10月2日
2
❖神经系统一般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 系统两大部分,前者是指脑和脊髓部分,后 者为脑和脊髓以外的部分。
2020年10月2日
3
2020年10月2日
4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2020年10月2日
5
一、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
❖ 神经系统内主要含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类。 1.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高度分化,通过突触联系
2. 修复和再生作用:小胶质细胞能转变为巨噬细胞,清除变 性的神经组织碎片。
3. 免疫应答作用: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内的抗原呈递细胞。
2020年10月2日
22
4. 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可分别在 中枢和外周形成神经纤维髓鞘。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 是构成血-脑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星形胶质细胞
6. 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星形胶质细胞膜上的钠泵可将细胞 外过多的K+泵入胞内,以维持细胞外合适的K+浓度,有助 于神经元电活动的正常进行。
7. 参与某些活性物质的代谢:星形胶质细胞能摄取神经元释 放的某些递质,还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2020年10月2日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PPT课件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用于检查颅内血肿、脑外伤、脑梗塞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用于检查脑血管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
ABCD
磁共振成像(MRI)
提供高分辨率的脑部结构图像,用于诊断脑肿瘤 、脑血管疾病等。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PART 05
神经系统与行为关系
REPORTING
感知、学习与记忆过程
感知过程
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经神经系统加工处 理形成感知觉。
学习过程
神经系统通过经验积累改变自身结构,形成新的 神经联系和反射。
记忆过程
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存储、保持和再现过程,涉 及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
情绪、动机与意志行为
突触传递
包括电突触传递和化学突 触传递两种方式,前者通 过电信号直接传递,后者 通过神经递质传递。
神经递质与受体
神经递质
01
在突触传递中起中介作用的化学物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
受体
02
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神经递质结合并引起细胞反应的
蛋白质分子。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03
PART 02
中枢神经系统
REPORTING
大脑结构与功能分区
大脑皮层
覆盖大脑半球表面,负责高级 认知功能,如思考、判断、记
忆等。
大脑白质
位于皮层下方,由神经纤维组 成,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基底核
位于大脑深部,参与运动控制 、学习记忆等过程。
功能分区
大脑可划分为额叶、顶叶、枕 叶和颞叶等区域,分别负责不 同功能,如运动、感觉、视觉
人体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 感觉 躯体运动

感觉的产生
大脑皮层 感觉(上行)传导路
内、外感受器 内、外环境刺激
一、脊髓与脑干的感觉传导功能
(一)感觉 (上行) 传导路
痛觉、温度觉、粗略触觉
本体感觉 (位置觉、运动觉) 浅感觉中的精细触觉
传导路由3级神经元组成
(二)脊髓和低位脑干对感觉的传导功能
1. 浅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导路
特点:先交叉后上行
2. 深感觉传导路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
1、 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
α 运动N元 梭外肌
γ 运动N元 梭内肌
*2、 运动单位
概念:由一个α 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 配的所有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
(二)脊髓的躯体运动反射
1.脊(髓)休克(spinal shock)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的动物 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 应的状态
(二)深部痛觉
①概念:
发生在躯体深部,如骨、关节、骨 膜、、肌腱、韧带和肌肉等处的痛感。
②特征: 慢痛
定位不明确 自主神经反应 缺血性疼痛
(三) 内脏痛和牵涉痛
♦ 特点:
1.缓慢、持久,慢痛。 2.感受器分布稀疏:定位不明确,分辨力差。 3.对扩张、牵拉和炎症敏感,对切割、烧灼不敏感。 4.常伴有情绪反应和自主神经反应(恶心、呕吐、
投射
① 点对点投射 ② 投射区小
特点 ③ 终止于皮层第四层
产生特定感觉,并激发
功能 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非特异投射系统
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 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 通路
① 弥散投射 ② 投射区大 ③ 终止于皮层各层
不产生特定感觉,维持 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 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 戴尔原则:1种递质 ⑵ 共存:≥2种递质
意义:协调某些生理活动
副交感 神经
ACh
促进唾液分泌
血管活性肠肽
舒张血管,增强胆 碱能受体的亲和力
分泌稀薄 的唾液
3、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代谢
合成:多在胞质
* 1) EPSP
• 概念:
突触后膜在兴奋性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 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
• 形成机制:
突触前神经元(+) 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
与后膜受体结合
后膜对Na+、K+通透 性 (尤其是Na+ )↑
Na+内流>K+外流 后膜局部去极化(EPSP)
* 2) IPSP
• 概念:
突触后膜在抑制性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
2. 逆向轴浆运输:轴突末梢 → 胞体
靠动力蛋白,运输神经生长因子、病毒 ( 狂犬病病毒 )、毒素 ( 破伤风毒素 )
205nm/d
4. 神经的营养作用:
神经末梢 → 释放营养物质 → 调整所支配 组织的代谢 → 影响其形态结构,生化和 生理特性。(弱、持续) (神经损伤后其支配肌肉的萎缩)
二、神经胶质细胞 P284
第三节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一、突触传递 *
人类神经元的数量:1011 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数目:2000 突触总量:2 × 1014
一、 突触传递
突触的概念与分类
*突触 (synapse)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 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结构。 接头 ( junction)
第二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的一般功能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P283
(一)神经元
胞体
树突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轴丘
胞体
1. 结构
轴突:1个 髓鞘
突起 树突: 1~多个
2. 功能:感受刺激 传导兴奋
突触小体
始段(AP)
轴突 郎飞结
轴突末梢
(二)神经纤维(Nerve fiber )的功能
1、构成:
调质作用:
调节信息传递效率,增强或削弱 递质的效应。
★ 递质与调质无明确界限
(4)递质分类(按分布)
•外周神经递质
Ach, NE, 嘌呤类, 肽类等。
•中枢神经递质
Ach, 儿茶酚胺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NE, DA,5-HT, 组胺), 氨基酸类, 肽类, 嘌呤类, NO, CO, 前列腺素等。
2、 递质共存现象
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
• 形成机制:
突触前神经元(+) 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与后膜受体结合 Cl-内流 (为主)
后膜对K+ 、Cl-通透 性 (尤其是Cl- )↑
后膜局部超极化 (IPSP)
(二)非定向突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1. 结构基础:曲张体
2. 特点:
无突触前、后膜结构 一对多的支配关系 传递时间长、距离大(>20nm) 是否产生效应取决于受体分布
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破裂 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 作用于后膜上受体
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改变 离子进出后膜 突触后膜电位改变 产生突触后电位 ( 局部电位 )
(2)突触后电位
类型: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IPSP )
轴突
轴 索
+ 髓鞘
神经膜
长树突
胞体
神 经 纤 维
树突
轴 突
2、功能:局部电流 传导兴奋(神经冲动)*
*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① 生理完整性 ② 双向性 ③ 绝缘性 ④ 相对不疲劳性
3. 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1. 顺向轴浆运输:胞体 → 轴突末梢
⑴ 快速~:驱动蛋白( 递质囊泡 )410nm/d ⑵ 慢速~:微丝 1-12nm/d
轴突末梢 线粒体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Ach、氨基酸) (神经肽类) (E、NE)
(2)经典突触的分类 P285
依接触部位不同
1. 轴突-胞体突触 2. 轴突-树突突触 3. 轴突-轴突突触
依产生的效应不同
1.兴奋性突触 2.抑制性突触
*2、突触传递过程
* (1)突触传递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 轴突末梢 前膜上Ca2+通道开放 Ca2+入突触小体
(三)电突触传递
1. 结构基础:缝隙连接 2. 特点:
• 传递电信号 • 双向传递 • 无前、后膜之分 • 传递速度快, 几乎无潜伏期
3. 功能:
促进神经元同步化活动
二、神经递质和受体
1.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及其分类
(1)概念: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在末 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 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并产生一定效 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一) 特点
1. 数量大:约为神经元的10~50倍 2. 分布广泛: 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 3. 突起无树突、轴突之分 4. 相邻细胞以缝隙连接相连 5. 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中枢神经系统内几种胶质细胞
(二) 功能
1.支持作用 2.修复和再生作用 3.免疫应答作用 4.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5.绝缘和屏障作用 6.稳定细胞外的K+离子浓度 7. 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2)递质的鉴定
有合成递质的前体、酶系统和合成能力。 递质储存于突触小泡中,兴奋传来后释放。 与后膜上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 人为给予该递质,能引起相同生理效应。 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机制。 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3)神经调质 (neuromodulator)
由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对递质的 信息传递效应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传出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突触
几类重要的突触传递
定向突触: 经典的突触
化学性突触:
神经-骨骼肌接头
突 触
(神经递质) 非定向突触
电突触: 局部电流
神经-平滑肌接头 神经-心肌接头
(一)化学性(经典)突触传递
1. 突触的结构和分类
(1)突触的细微结构
三部分:
突触小体
突触前膜
囊泡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第 十二 章
神经系统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重点内容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脑的高级功能与脑电活动
分类和组成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神经细胞 (neuron)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