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及内容
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

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会计科目是按照会计核算的需要而划分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分类,用以记录、归类和汇总企业的财务信息。
会计科目的设置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设置科目可以提高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可读性和决策性。
会计科目的设置通常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等五大类。
每个类别下又有具体的子科目用以记录具体的经济业务。
资产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经济利益,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这些科目主要用于反映企业的财富状况和实力。
负债类科目用于记录企业所承担的各种债务和义务,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长期负债等。
这些科目主要用于反映企业的债务状况和负债能力。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用于记录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权益和资本的占有情况,包括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这些科目主要用于反映企业所有者的投资回报和权益变动情况。
成本类科目用于记录企业各种资源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这些科目主要用于计算企业产品的成本和进行成本控制。
损益类科目用于记录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所产生的各种收入、费用和损失,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
这些科目主要用于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
在使用会计科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设置科目。
科目设置应符合实际经营情况和财务管理需要,科目数目不宜过多或过少,避免冗余和遗漏。
同时,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和行业的特殊性进行科目的定制。
2.统一命名和编号。
科目的命名和编号应统一规范,易于理解和使用。
对于重要科目可以设置辅助科目,以便更加详细地记录和分析财务数据。
3.规范记账和核算。
记账时需要按照科目对应的核算规则进行操作,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要严格按照一般会计准则进行披露和报告,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4.追踪科目变动。
要及时追踪科目的变动情况,进行科目余额的核对和调整,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1.资产类科目:-货币资金:用于记录企业在银行、现金等处的存款和支付的资金。
-应收账款:用于记录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或销售商品、提供服务而未收到款项的情况。
-存货:用于记录企业购买的、用于销售或生产的物品和原材料。
-固定资产:用于记录企业购买的长期生产经营资产,包括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
-累计折旧:用于记录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该科目对应于固定资产的减值。
2.负债类科目:-应付账款:用于记录企业从供应商处购买商品或获得服务而未支付款项的情况。
-长期负债:用于记录企业长期筹资所产生的债务,如借款、发行债券等。
-应付利息:用于记录企业已发生但未支付的债务利息。
-预收账款:用于记录企业预收客户的款项,但尚未提供服务或交付商品。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用于记录企业拥有的股东投入的资本。
-盈余公积:用于记录企业自营收益中由于法律规定而不得分配的部分。
-未分配利润:用于记录企业未分配给股东的盈利部分。
4.成本类科目:-营业成本:用于记录企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
-生产成本:用于记录企业生产产品所发生的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
-研发费用:用于记录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所发生的费用。
5.损益类科目:-营业收入:用于记录企业销售产品、提供服务所收到的款项。
-营业费用:用于记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营业利润:用于记录企业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后的盈利情况。
在使用以上会计科目时,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和记录,并保持科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此外,企业还可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需求,在以上科目基础上增设或调整科目,以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的管理和决策需要。
总之,企业会计制度对于会计科目的使用有明确的要求和说明,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合规。
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

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会计科目是用来记录和分类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的核算要素。
企业根据其经营的属性和特点,可以设立不同的会计科目。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
1.资产类科目:-货币资金:用于记录企业在银行账户、现金等处的资金存量。
-应收账款:用于记录客户欠企业账款的金额。
-存货:用于记录企业拥有的各类商品以及待出售的产品。
-短期投资:用于记录企业投资的短期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
-固定资产:用于记录企业的房屋、机器设备等长期使用价值较高的资产。
-无形资产:用于记录企业的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
2.负债类科目:-应付账款:用于记录企业欠供应商账款的金额。
-预收账款:用于记录客户预付给企业的款项。
-应交税费:用于记录企业应该缴纳的各类税费金额。
-长期负债:用于记录企业长期借款或应付其他长期负债的金额。
-所有者权益:用于记录企业的股本、资本公积等各项所有者权益。
3.成本类科目:-销售成本:用于记录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产生的成本。
-生产成本:用于记录企业生产产品所产生的各项成本。
-劳务成本:用于记录企业提供劳务所产生的成本。
4.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用于记录企业主要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
-营业外收入:用于记录企业非常规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
5.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用于记录企业主营业务产生的各项费用。
-销售费用:用于记录企业销售产品所产生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用于记录企业管理和运营所产生的费用。
-财务费用:用于记录企业财务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部分常见的会计科目,不同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业务和财务状况可能会设立不同的会计科目。
使用会计科目时,需要遵守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确保准确记录和分类企业的经济业务,并便于后续的核算、分析和报告工作。
在实际使用时,会计科目的设立和应用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考虑。
在设立会计科目时,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要求,并经过不断的实践和调整来完善会计科目体系。
会计科目明细表及借贷方向使用说明

会计科目明细表及借贷方向使用说明在企业的财务核算中,会计科目明细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具,它为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各种经济业务所对应的会计科目,以及这些科目的借贷方向。
准确理解和运用会计科目明细表及其借贷方向,对于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资产类会计科目1、库存现金“库存现金”科目用于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当企业增加库存现金时,记入借方;减少库存现金时,记入贷方。
比如,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库存现金增加,借记“库存现金”;企业用现金支付费用,库存现金减少,贷记“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科目反映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银行存款增加,记借方;从银行支取款项,银行存款减少,记贷方。
例如,收到客户的货款存入银行,借记“银行存款”;支付供应商货款通过银行转账,贷记“银行存款”。
3、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当企业发生应收账款时,借记“应收账款”;收回账款时,贷记“应收账款”。
假设企业销售商品给客户,尚未收到货款,就借记“应收账款”;之后收到客户支付的货款,就贷记“应收账款”。
4、存货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
购进存货时,存货增加,记借方;销售或耗用存货时,存货减少,记贷方。
比如,购入原材料,借记“原材料”;生产领用原材料,贷记“原材料”。
5、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记借方;处置固定资产时,记贷方。
例如,购买一台机器设备,借记“固定资产”;出售旧设备,贷记“固定资产”。
二、负债类会计科目1、短期借款“短期借款”用于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 1年以下(含 1 年)的各种借款。
企业取得短期借款,记入贷方;偿还短期借款时,记入借方。
当企业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时,贷记“短期借款”;到期归还借款本金时,借记“短期借款”。
2、应付账款“应付账款”科目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1、库存现金:用于核算公司的出纳备用金,也就是企业的零花钱。
借方表示增加,即收入现金;贷方表示减少,也就是支出现金;余额是出纳实有现金。
其来源主要是从银行提取和收了货款;去向则是报销费用和支付货款。
2、银行存款:核算公司存入银行的各种存款,应按开户行或账号设置明细账。
借方表示增加,即收到存款;贷方表示减少,也就是划出存款;余额是公司实有存款。
其来源主要是收到货款、接受投资、向银行借款转存;去向则是支付货款,归还借款和支付大额费用。
3、应收账款:核算公司向客户销售产品及材料应收取的货款,应按客户开设明细账。
借方表示增加,也就是出货总额;贷方表示减少,是已经收回的货款;余额是客户所欠的货款。
4、坏账准备:核算公司提取的坏账准备金,是就收账款备抵科目。
贷方表示提取数;借方表示坏账使用数;余额是尚未使用的准备金。
5、预付账款:核算公司向供应商先付款后取货的采购业务,应按供应商开设明细账。
借方表示增加,也就是公司预先付给的货款;贷方表示减少,是取回的货物;余额是供应商所欠的货物或应退回的货款。
6、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公司内部的借支款,应按借款人开户。
借方表示增加,即员工借款额;贷方表示减少,是归还的借款和花掉后报单的数额;余额是存借支额。
外部的暂存款及押金等,也在本科目核算。
7、原材料:核算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的各种材料。
借方是收入,是指材料的入库数额,主要来源是采购;贷方表示减少,是指材料出库数额,主要去向是生产经营耗用;结存是实有材料娄额。
8、周转材料:核算公司非一次性耗用,但又达不以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家具和物品(起价200元)。
借方表示增加,主要是购进;贷方表示减少,主要是摊销。
余额是经过摊销后的实有数。
9、库存商品:核算公司生产的产成品及外购商品。
借方表示增加,主要是产品完工入库;贷方表示减少,主要是销售发出;余额是库存实有产品或商品。
10、生产成本:核算公司产品的制造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项组成,主要按品种开户。
会计科目说明

会计科目说明一、资产类科目资产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其中,货币资金科目用于记录企业在银行账户中的现金存款,应收账款科目用于记录企业从客户处尚未收回的款项,存货科目用于记录企业存放在仓库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固定资产科目用于记录企业购买的长期使用的设备、房屋等。
二、负债类科目负债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企业对外的债务和应付的款项,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
短期借款科目用于记录企业短期内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的金额,应付账款科目用于记录企业尚未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长期借款科目用于记录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长期借款的金额。
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企业所有者或股东的权益,包括资本、利润分配、留存收益等。
资本科目用于记录企业所有者或股东投入的资金,利润分配科目用于记录企业利润的分配情况,留存收益科目用于记录企业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四、成本类科目成本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原材料成本科目用于记录企业采购原材料的成本,人工成本科目用于记录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和福利费用,制造费用科目用于记录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其他费用。
五、损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收入和支出,包括销售收入、营业费用、税金及附加等。
销售收入科目用于记录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营业费用科目用于记录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税金及附加科目用于记录企业需要缴纳的各类税金和附加费用。
六、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主要用于记录企业在不同科目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应收账款与应收利息、应付账款与应付利息等。
这些科目用于记录相关的收入和支出,并体现了科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七、其他类科目除了以上几类科目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科目,用于记录一些特殊的经济业务,如预收账款、预付账款、递延收益等。
这些科目用于记录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预付或预收款项,以及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确认的收益。
会计科目表及使用说明

编号 名称
核算企业用作零星开支的库存现钞 企业存放在银行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除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存在的资产,包括外埠存 款、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存出投资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保函押金 企业购入的以准备近期出售、以赚取价差为目的的有价证券投资,包括股票、 债券、基金等 企业销售商品收到的商业汇票 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供应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 企业购进货物预付的货款或定金 企业对外投资应该收取的现金股利 企业债券投资应收取的已到期利息 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 、暂付款项,包括应收赔款、应收罚款、应收租金、应收职工个人欠款、备用 核算企业于每年年末估计的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对材料收发业务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企业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 对材料收发业务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的企业外购尚未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燃料等 对材料收发业务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企业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包括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和商品流通企业的外购商品 期末估计的可能发生的存货减值损失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的有形资产 期末估计的消耗的固定资产价值 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建造工程的专用物资 核算企业出售、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净值、清理收益和清理费用 可供企业长期使用、但无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金,包括专利权、非专利 技术、著作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核算企业按期估计的已经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 盘盈、盘亏、毁损的财产物资 企业从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偿还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各种借款 企业购进货物签发的商业汇票 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供应应向销货单位或劳务提供单位支付的各种款项 企业销售货物预先收取的货款或定金 企业应该支付给职工的各种劳动报酬 企业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应上缴国家的各种税费 企业发行的分次付息债券应支付的利息 企业根据利润分配方案计算的应支付的现金股利 企业除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股利、应付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种 应付暂收款项 第 1 页,共 2 页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一、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产类科目,一类是负债类科目。
(1)资产类科目:
资产类科目主要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三大类,其中流动资产类科目包括现金、应收票据等,非流动资产类科目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股本、有形资产等。
(2)负债类科目:
负债类科目主要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三大类,其中流动负债类科目包括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应付账款等,非流动负债类科目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其它权益工具、优先股等。
二、会计科目的使用
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应当科学准确地运用,以保证会计凭证的真实、准确,以及财务报表的及时编制。
下面就会计科目的使用情况进行说明:
(1)按照会计科目的划分,各类会计科目的使用应当依照既定的规范,根据不同的划分对其科目的运用做出详细的阐述、规定。
(2)会计科目在记账时,应当遵循“三级”的原则,即最小的科目分类是一类,下一级是该类的子类,然后是详细子类,其中一类科目是最基本的科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件档案管理类:各类文件夹和报告夹、电脑夹、票据夹、档案盒、资料册、档案袋、文件套、名片盒/册、CD包/册、公事包、拉链袋、卡 片袋、文件柜、资料架、文件篮、书立、相册、图纸夹 2、桌面用品:订书机、起钉器、打孔器、剪刀、美工刀、切纸刀、票夹、钉针系列、削笔刀、胶棒、胶水、胶带、胶带座、计算器、仪尺、笔 筒、笔袋、台历架,以及桌面小摆件 3、办公本薄:无线装订本、螺旋本、皮面本、活页本、拍纸本、便利贴、便签纸/盒、会议记录本 4、书写、修正用品:中性笔(签字笔)、圆珠笔、铅笔、台笔、白板笔、荧光笔、钢笔、记号笔、水彩笔、POP笔、橡皮、修正液、修正带、 墨水笔芯、软笔、蜡笔、毛笔 5、财务用品:账本/账册、无碳复写票据、凭证/单据、复写纸、用友耗材、票据装订机、财务计算器、印台/印油、支票夹、专用印章、印章箱 、手提金库、号码机 6、辅助用品:报刊架、杂志架、白板系列、证件卡、包装用品、台座系列、证书系列、钥匙管理 7、电脑周边用品:光盘、U盘、键盘、鼠标、移动硬盘、录音笔、插线板、电池、耳麦、光驱、读卡器、存储卡 8、打印耗材:硒鼓、墨盒、色带 9、装订耗材:装订夹条、装订胶圈、装订透片、皮纹纸 10、办公用纸:复印纸、传真纸、电脑打印纸、彩色复印纸、相片纸、喷墨打印纸、绘图纸、不干胶打印纸、其他纸张 11、IT耗材:网线、水晶头、网线转换接头、视频线、电源线、内存条、ISDN盒等 12、日用品:生活用纸、一次性用品、清洁用品、碳酸饮料、办公茶、 咖啡、方便食品、灯泡灯管、信封、手提袋等 劳动保护支出是指确因工作需要为职工配备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等所发生的支出。 企业租用办公室支付的租金,不含租赁押金及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 办公场所发生的物业管理费,不包括水费、电费和取暖费等 办公场所发生的电费。 办公场所发生的取暖费和制冷费 订阅或购买的书籍、报刊、杂志,以及其他介质形式的信息资料。但是,搜集市场情报资料的费用,应列入市场信息费。 招聘员工而刊登招聘广告、举办校园招聘活动、查询候选人资料、给推荐人非现金形式的奖励、报销面试人员费用等各项支出,以及猎头服务 费。 企业缴纳的车船使用税 企业缴纳的印花税 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税前扣除) 企业财产的保险费,不包括汽车保险费(列在汽车使用费项下)
劳动保护费 办公室租赁费 物业管理费 电费 取暖费 资料费 招聘费 车船使用税 印花税 工会经费 财产保险费 房产税 土地使用税 职工教育经费 审计及会计服务费 法律及诉土地使用税 上岗和转岗培训、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职工参加的职业 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具体包括:聘请教师 企业接受审计、会计和税务咨询等专业服务支付的费用 企业聘请法律顾问、接受法律事务咨询、参与诉讼活动等而支付的律师费、诉讼和仲裁费等 企业接受管理咨询、市场研究咨询、技术咨询,以及人事档案保险代理等专业服务而支付的费用。 指企业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或发放赠品等方式,激发消费者对其产品或劳务的购买欲望,以达到促销的目的所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广告的设计 、制作费,媒介发布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