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标准工时表
IE标准工时表

#DIV/0!
實際人數: 實際産能: 實際人均産量:
達標率:
原因分析:
文件编号:
版 本:
A1
观测日期:
宽放时间
项目
私事宽 作业 疲劳 管理 放 宽放 宽放 宽放
时间 10分 20分 10分 10分
比率 2.1% 4.2% 2.1% 2.1%
123
工时观测表
评比系数
標準産量: 人均産能:
#DIV/0!
損失比率
#DIV/0! #DIV/0!
0人 #DIV/0! #DIV/0!
#DIV/0!
實際人數: 實際産能: 實際人均産量:
達標率:
原因分析:
123
工时观测表
评比系数
特殊宽放
熟练 环境 努力 程度 条件 程度
一致性
10分 2.1%
2.0% 2.0% 2.0%
2.0%
观测次数(秒表)
4 5 6 7 8 9 10
型 号:
0
规 格:
0
观测人:
刘杰
不良 比率
线外 人员 比率
系 数
总工作时 间(8小时
制)
部门
1.0% 1.0% 1.090 480分
#DIV/0!
#DIV/0!
######
#DIV/0!
#DIV/0!
######
#DIV/0!
不平衡損失時間: 觀測時間小計: 標準時間小計: 標準人數小計: 標準産量: 人均産能:
#DIV/0!
損失比率
#DIV/0! #DIV/0!
0人 #DIV/0! #DIV/0!
#DIV/0!
IE标准工时测量表

工序名称
IE标准工时测量表
人力 0
标准工 时
人力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CT #DIV/0!
UPH #DIV/0!
一次 产出数
宽放率
评比系 数
记录1
UPPH #DIV/0!
记录2 记录3
平衡率 #DIV/0!
记录4 记录5
工时量测员
生产主管确认 工程主管确认
IE主管确认
量测日期
版次: 量测时间
记录6
实测工时 记录7 记录8 记录9
记录10
记录11
记录12
记录13
记录14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工号
备注
记录15
实测工 时
平均数
#DIV/0!
作业员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IE时间分析发,内附标准时间表

时间分析—作业测定(1)
时间分析的体系
从泰勒把时间分析应用于工厂改善开始,时间分析已走远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其方法经过后人不断总结发展, 已经蔚然而成体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时间分析一般分为两大类型
直接观测法 间接观测法
根据分析对象的作业种类、性质以及分析的目的,又可以细分出许 多方法。以下逐一进行介绍。
例如,针对某一次观测,经判断熟练度为C1(+0.06),
努力程度为B2(+0.08),工作条件为E(-0.03),一致 性为E(-0.02),则评价系数 = 1+0.06+0.08-0.03-0.02 =
平准化评价系数表
评价 标准时间的设定 2) 作业条件 熟练度 —作业测定( 努力度
项目
一致性 A B C D E F +0.04 +0.03 +0.01 0.00 -0.02 -0.04
M28C
14.4
5
6
P1SE
5.6
5.6 P1SE 决定针在板上位置
7 放下针 RL1 2.0 RL1 上表中,抓住针和定位等动作对一般人而言,较难左右手同时进行 合计 55.8
标准时间的设定—作业测定(2)
标准时间概要(Standard Time)
所谓的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和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 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也就是在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标准时间具有五大主要因素:正常的作业条件、熟练程度、作业方法、劳动强度和速度、质量标准。
IE工业工程标准工时

2 28.64 29.61 30.24 27.68 29.46 30.24 27.68 14.56
11
HI-11
Insert L101.IC502.L1.R915
2 28.64 30.47 28.16 29.17 30.46 30.47 28.16 14.69
12
HI-12
Insert IC901.IC502.L1.R915
2 24.13 26.14 25.34 30.68 24.38 30.68 24.13 13.07
22
HI-22
Cut PWB
2 29.12 24.36 28.34 26.87 24.35 29.12 24.35 13.30
23
TU-01
Front and back inspection#1
1 12.38 15.88 14.37 15.33 14.25 15.88 12.38 14.44
让知识与经济更近!
标准时间是由“正常时间”和“宽裕时间”两部分组成,其中"正常时间"为 观测时间和评比因素和;宽裕时间为生理宽放、疲劳宽放、作业宽放、管理宽放.
宽放种类及宽放率
作业宽放 3%~5%(普通3%) 不 可 疲劳宽放: 避 特种作业:30%以上; 免 重作业:20%~30%; 的 中作业:10%~20%; 宽 轻作业:5%~10%; 放 特轻作业:0%~5%
PAGE:___1___/___4___ PRE.
SIGN DATE 12-Sep
ADJUSTMENT
1
HI-01
Take carrier ,Insert CY3&CY4
2 23.16 28.46 26.47 15.34 28.49 28.49 15.34 12.19
IE标准工时及线平衡

61.8
65.77
40.00
12.7
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备注:
产线布局图(Line Layout)
工序 2-2
宽放率:人工8%,设备(治具)10%
TOTAL工序时间:'Tc'=Σ Tc' 节拍时间(s):'Ts'=Max('C/T') 标准工时(s/PCS):'ST'='Ts'*'N' 22547.9 156.26 39845.1 23.0 255.0 0.1 0.4
23 29 37 40 43 53 58
160.00
156.3
151.3
140.00 123.8 120.00 100.5 90.5 83.8 80.00 68.5
61.8 60.00 43.1 70.8 93.4
104.0
100.00
98.0
51 39 36 58 84 283 35 24 55
20.00
生产线平衡率计算表
Doc. NO.文件编号 Schedule Qty 数量(PCS/11Hr): NO.of pro工序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ProcessName 工序名称 253.4 Time of Pro工序时间(S) TC 1562.6 5324.7 784.0 1266.8 1257.3 205.5 247.1 2972.0 373.4 1708.1 803.2 560.3 229.0 3537.4 1058.8 657.70 No.of Operators 人员安排 Model (型号): T/T (节拍): Cycle time 周期时间 (S)C/T 156.3 UPH 每小时产量 (PCS/Hr) Labour(人力) Machine Requirement 设备 需求
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瓶颈工时
在IE中,有几个关于产品的工时需要了解并掌握,特整理如下:
1、循环工时(Cycle Time)--C/T
单个站位周期作业时间、不包含作业放宽的工时,一个产品的Cycle Time,即为该产品所有站位的Cycle Time总和。
2、标准工时(Standand Time)--S/T
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其构成为:
计算方式为:
标准工时=正常时间+放宽时间
=正常时间×(1+放宽率)
=平均操作时间×评比系数+放宽时间
=平均操作时间×(1+评比系数+放宽率)其中:平均时间是指观察后:(∑产品C/T/观测周期数)
3、瓶颈工时(Bottleneck Time)--B/T
在流水线作业下,产品产能可透过B/T进行计算,如下:
日平均产能=日工作时间/Bottlenect Time×生产效率
4、实际作业时间(Actual Tact Time)--T/T
与客户需求量相关,取决于客户需求,其计算过程为:
T/T=日工作时间/日客户需求量
其中,又以T/T来变更产品的C/T,当C/T接近于T/T时为最佳管理要求。
C/T>T/T时,
说明产线有改善空间,而C/T<T/T时,又会造成多生产,增加库存。
5、总制造时间
即一个产品所有站位的C/T总和。
6、总制程时间
包含平衡损失的工时通常为:
B/T*站位数
7、平衡率
即编程效率,计算过程为:
总制造时间/总制程时间。
标准工时统计表-新

T:代表"夹具/机器具/机器"(4)各部门认为标准工时不能真实体现作业状况时,可向有关部门申请重新测评。
总之,标准工时是实施现场管理的重要基础9 牢记要点计算标准工时要了解以下内容: _ 明确标准工时的作用 _ 做好标准工时测定准备 _ 计算标准工时 _ 修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因素包括: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设备工具的完善度,操作者的教育程度,工作的困难度。
时合理。
在计算标准工时时,要了解以下内容: 1.明确标准工时的作用利用标准时间,生产管制部门可以更精确地做生产计划,如在进度控制上有了问题,也可依标准时间来做人力调整。
水线生产的平衡。
一条流水线有很多工序,可依各工序的标准时间来配置人力,使生产线平衡、流畅。
业内容、达到什么精度、制定时间标准的费用等。
准时间资料法、计划估算法、实际成绩资料法、数学法等很多种类。
每个方法各有其特点,企业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和测定的对象作业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
3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参照的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人员的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
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劳宽放时间 宽放率= ×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 其中:管理宽放率一般取3%~10%; 疲劳宽放率一般取5%~20%; 生理产趋于稳定时(一般为生产一周以上),工艺人员应再次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以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应予以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并发出变更通知。
施现场管理的重要基础,准确的标准工时可以平衡生产线,有效分配工作人员,生产各部门都要依据标准工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标准工时 _ 修改标准工时喝水、上厕所等必须要项的预备,这样才得到标准时间。
当的方法。
3.计算标准工时 (1)测算作业时间~20%; 生理宽放率一般取2%~5%。
IE工时数据库

火牛类
LED显示 屏类 铁片类
双字板 四字板 LED组合板 一般铁片 装管座的铁片
3.2 3.4 4 5 5 4 5 3.5 4 5 3 3 3.5 5 3 3.2 3.4 3.4 2.8 3
3/7 目检 炉前压件 浸锡
装板于夹具
检查PCB上元件有无错插,漏插,插反,不贴板 将PCB板上元件压贴于板面 手动 自动 取PCB板浸锡,放板于物料盒 锡炉自动浸锡时间(PCB从传送带一端到另一端)
贴焊SMD元 件类
取锡线加锡至一焊盘 取镊子夹SMD焊一端于PCB,放回镊子到台面 加锡至另一焊盘,放回烙铁到烙铁座 放PCB板于拉带(台面) 从拉带(台面)取PCB放于夹具上 从物料盒取出元件插于PCB
插焊元件 类
扣压夹具,转至锡点面 取锡线,烙铁至焊点 焊接(点焊) 焊接(拖焊) 放回烙铁到烙铁座 打开夹具,取板放于拉带(台面)
剪 脚 类 手 洗 PCB 板 类
从拉带(台面)取PCB 从台面取剪钳 剪过长的元件脚 放剪钳到台面 从拉带(台面)取PCB 取静电刷沾取洗板水置于PCB清洗处 刷洗PCB(需刷洗面积小于12c㎡),放回静电刷 刷洗PCB(需刷洗面积12-25c㎡),放回静电刷 刷洗PCB(需刷洗面积25-50c㎡),放回静电刷 取风枪吹机板,放回风枪 放PCB板到拉带(台面)
2.4 1.6
取机放入夹具对位好 从物料盒取一粒螺丝放到电批嘴上 打螺丝,松开电批(L=4~8mm) 打螺丝,松开电批(L=9~19mm) 打螺丝,松开电批(L=20~30mm) 放机板于拉带(台面) 从拉带取胶件放到底模对位好 从台面取保护膜盖在胶件上 按按钮,熔接(时间约3秒) 取出保护膜盖放于台面 取出胶件放于拉带(物料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 #DIV/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V/0! #DIV/0! #DIV/0! 0 #DIV/0! #DIV/0!
#DIV/0! 核准
#DIV/0! 审核 制作
#DIV/0! #DIV/0! #DIV/0! 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0 #DIV/0! #DIV/0!
0
产量/H
0
作 名
0
0 0
名
标准 观测 产量 人数 时间 /H
名
标准 观测 人数 时间
作 名
0 0 0 0
0
业
标准 观测 人数 时间
作
业
0 0 0
0
名
标准 观测 人数 时间
作 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业
标准 观测 产量 人数 时间 /H
业
标准 观测 人数 时间
产量/H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平 衡 率(%) 观测时间小计 标准时间小计 标准人数小计 人均产能/H 标准产量/H
日产量/8小时
#DIV/0! #DIV/0! #DIV/0! 0
#DIV/0! #DIV/0! #DIV/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标 准 工 时 表
0
作 业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規 文 版
件
格: 编 号:
0 A1
型 号: 修理比率: 总标准时间(秒)
0 1.0% #DIV/0!
本: 变 更 内 容:
0
作 业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产量 /H
0
产量 /H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 ### ### ### ### ### ### ### ### ### ### ### ### ### ###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