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标准工时
ie标准工时人力计算

ie标准工时人力计算摘要:一、引言1.1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2 IE 标准工时人力计算的作用和意义二、IE 标准工时人力计算的定义和原理2.1 IE 标准工时的定义2.2 人力计算的原理三、IE 标准工时人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3.1 工作分解结构(WBS)分析3.2 制定标准作业时间3.3 计算人力需求3.4 调整和优化四、IE 标准工时人力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4.1 人力资源规划4.2 人力成本控制4.3 提高生产效率五、IE 标准工时人力计算的优点和局限性5.1 优点5.2 局限性六、结论6.1 对企业的意义6.2 发展趋势正文:一、引言1.1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之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 IE 标准工时人力计算的作用和意义IE 标准工时人力计算,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任务进行分析,制定出标准作业时间,进而计算出企业所需的人力。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和配置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IE 标准工时人力计算的定义和原理2.1 IE 标准工时的定义IE 标准工时,即工业工程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完成某一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
2.2 人力计算的原理人力计算的原理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项任务的工作量进行量化,然后根据标准工时,计算出所需的人力。
其公式为人力需求=工作量/标准工时。
三、IE 标准工时人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3.1 工作分解结构(WBS)分析WBS 分析是将一项工作分解成若干个可操作的任务,并对这些任务进行分类和编码,以便于后续的工时计算。
3.2 制定标准作业时间制定标准作业时间,需要对每个任务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以确定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时间。
IE标准工时测量

程序分析就是消除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浪费和 不合理,从而提高效率!
1、加工 2、搬运 3、检查 4、停滞
(等待)
改善案例(各组讨论)
铁
铁
铁
架
架
架
30
米
塑
铁
料
铁
架
管
架
材
60米
主管
铁
架
料帐
工 具 架
铁 架
查阅领料单 走到塑料管材铁架处(50) 选择比实际长度稍长且必须稍长的管子 带料回柜台(50) 校对长度,用大拇子按住锯切点 带管子到工具铁架处(7) 从箱子里面取出手锯 带手锯及管子会柜台(7) 锯切 比对长度 发管子给领料人 在领料单上签字 放领料单在抽屉,并夹住。 带锯剩的管子回塑料管材铁架(50) 放回管子在铁加上 走回柜台(50)
七大浪费MUDA
等待浪费
库存 过多
不良改正
加工 过剩
制造过多
标准时间ST的制订方法与应用
1、认识标准时间
时间研究的定义:“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 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 ,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定义中有: 1、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 2、在标准状态下。
也就是说,必须测时22次才是合理次数。已 经 做了8次,还要测时14次。
General Electric观测次数
周期时间 40分钟以上 20-40分钟 10-20分钟 5-10分钟 2-5分钟 1-2分钟 0.75-1.0分钟 0.50-0.75分钟 0.25-0.50分钟 0.10-0.25分钟 0.10分钟以下
IE 标准工时

• 方法二、利用产线瓶颈工序标准工 时和人数相乘
精品课件
产线标准工时方法一
• 方法一公式:
产线标准工时=工序1标准工时+工序2 标准工时+工序3标准工时+……+工序n标准 工时
例:某流水线秒表测试时间如下,A,50s B,60s
C,45s,求此流水线标准工时为多少?(宽 放时间为2s)
• 标准时间=41*200+60*100=8200+6000 =14200min
精品课件
实际作业时间
实际时间:做某些人完所有工作所
,不包括非作
花的时间
作业时间指吃
业时间(非
间)
饭、休息时
实际时间=(下班点-上班点)-非 精品课件
如:某条生产线40人上班时间8:00,下班时 间16:00,完成了一天工作任务,其中中午 吃饭60min,10:00休息10min,15:00休息 10min,问实际作业时间?
注:标准工时一般单位为分钟 • 时间测定法:即使用秒表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通常选择
一般熟练员工在正常环境下作业,进行时间测量,一个工 序可测量数次,所测的结果为循环时间。 • 模特法:即将人体的各种动作分解为21种基本的动作,制 定标准工时的时候,将员工作业的动作分解成模特法中对 应的动作,并根据对应动作相对应的时间来制定标准工时 ,模特法中最基本的动作单元时间为0.129秒,可以根据 熟练度等条件不同而加以调整。
精品课件
标准工时计算公式
• 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宽放时间 • 标准工时=正常工时+宽放时间
=正常工时*(1+ 宽放率)
精品课件
宽放时间
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瓶颈工时
在IE中,有几个关于产品的工时需要了解并掌握,特整理如下:
1、循环工时(Cycle Time)--C/T
单个站位周期作业时间、不包含作业放宽的工时,一个产品的Cycle Time,即为该产品所有站位的Cycle Time总和。
2、标准工时(Standand Time)--S/T
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其构成为:
计算方式为:
标准工时=正常时间+放宽时间
=正常时间×(1+放宽率)
=平均操作时间×评比系数+放宽时间
=平均操作时间×(1+评比系数+放宽率)其中:平均时间是指观察后:(∑产品C/T/观测周期数)
3、瓶颈工时(Bottleneck Time)--B/T
在流水线作业下,产品产能可透过B/T进行计算,如下:
日平均产能=日工作时间/Bottlenect Time×生产效率
4、实际作业时间(Actual Tact Time)--T/T
与客户需求量相关,取决于客户需求,其计算过程为:
T/T=日工作时间/日客户需求量
其中,又以T/T来变更产品的C/T,当C/T接近于T/T时为最佳管理要求。
C/T>T/T时,
说明产线有改善空间,而C/T<T/T时,又会造成多生产,增加库存。
5、总制造时间
即一个产品所有站位的C/T总和。
6、总制程时间
包含平衡损失的工时通常为:
B/T*站位数
7、平衡率
即编程效率,计算过程为:
总制造时间/总制程时间。
IE(工业工程)标准工时教程

例如:每天平均作业时间 8小时/480分,其中休息20分,实际作业时间460分 每天所需数量: 460件/天 生产节拍(T.T) = 460分 460件 = 1分钟/件
计算整机cell线TT
常用术语--CT
让知识与经济更近!
C.T (Cycle Time)也称循环时间,指作业者一个人进行标准作业时,毫不困难的、 最快的一个循环的实际作业时间(包括步行时间,但不包括空手等待时间)
PAGE:___1___/___4___ PRE. SIGN DATE 12-Sep ADJUSTMENT
归零法或 净时间量 测
Insert HS1.T901
Total inspection Total inspection Take product and fixture from carrier Cut PWB Front and back inspection#1 Front and back inspection#2 Front and back inspection#3 Total inspection Testing components of main board
标准化不仅包括产品标准化、零部件标准化、质量 标准化,还包括作业标准化、在库标准化等。
3
让知识与经济更近!
一、标准工时的定义
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劳动工人,在标准 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 准的作业方法,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 需的总时间。
让知识与经济更近!
测量标准工时前提:
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秒表观测法俗称“马表法”或时间观测法(我司采用的方法) 2)标准时间预定法(PTS法) a、WF法(Work Factor) b、MTM法(Methods Time Measurement) C、MODAPTS法(Modular Arrangement of PTS) 3)标准资料法 4)经验法 5)VTR法(摄影法)
IE标准工时介绍

IE标准工时介绍什么是IE标准工时?IE标准工时是一种常用于生产管理的指标,用来衡量一个工艺、工序或整个生产线完成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标准时间。
IE,即工业工程师(Industrial Engineer)的缩写,是专门负责工序分析和工作方式改善的职位。
在生产环境中,IE标准工时可以被应用于多个方面,例如生产计划制定、过程优化、工时成本计算等。
它提供了衡量生产效率和工时成本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IE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IE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通常分为直接计时和间接计时两种方式。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直接计时直接计时是通过对工艺工序的实际操作进行计时,以确定完成一定数量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
这种计算方法需要IE工程师实地观察并记录工人完成一次工序所需的时间,并取得多次实测数据的平均值。
直接计时方法适用于工序比较简单、固定以及操作规程稳定的生产环境。
间接计时间接计时是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和分析,结合历史数据和标准工时数据库,计算得出每个环节所需的标准工时。
间接计时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生产流程、多个工序交替进行的情况。
IE工程师通过分析工艺流程图、工序操作说明和人员配备情况,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包括机器间距离、工种经验、设备效率等,计算出各个环节的标准工时。
这些标准工时最终汇总起来,形成整个生产过程所需的标准工时。
IE标准工时的应用IE标准工时在生产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计划制定通过标准工时的衡量,可以确定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生产计划制定时,需要考虑生产能力、资源配备、工时成本等因素,IE标准工时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指标,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
过程优化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标准工时进行分析,可以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低效环节,进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IE工程师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和观察现场,提出改进建议,例如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设备效率、优化人员分配等。
IE(工业工程)标准工时

13
HI-13
Insert L901.L301.F1.D901
2 31.87 28.56 27.39 26.88 29.55 31.87 26.88 14.43
14
HI-14
Insert SK.CR1.CX1.CX2
2 31.67 30.59 31.64 29.68 30.14 31.67 29.68 15.37
26
T U-04
Total inspection
1 15.99 15.34 14.28 13.48 10.38 15.99 10.38 13.89
27
ICT
Testing components of main board
1 10.23 12.34 11.25 13.88 14.22 14.22 10.23 12.38
UPH(units per hour)单位小时产能,产能的指标。
UPH=年生产量/(12*月工作日*日工作小时)或 UPH=日生产量/日工作小时
计算当前整机cell 线UPPH?
常用术语—生产力、生产效率
常用术语— OPE
OPE(Overall Plant Efficiency)整体工厂效率
用来衡量工厂经营管理的整体效率,包含:设计者效率,管理者 效率,作业效率。反应工厂综合能力。
五、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秒表观测法俗称“马表法”或时间观测法(我司采用的方法) 2)标准时间预定法(PTS法) a、WF法(Work Factor) b、MTM法(Methods Time Measurement) C、MODAPTS法(Modular Arrangement of PTS) 3)标准资料法 4)经验法 5)VTR法(摄影法)
IE基础培训--标准工时测定

工作环境条件 测时人员姓名、时间、地点
IE基础知识—制定标准时间的步骤
2.划分操作单元 将操作过程划分为细微之单元,以便衡量。其 理由有下:
便于记录和描述方便
划分各单元便于得到各单元之标准时间 一般人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均保持相同的速度,而划分单元可将 个别单元赋予评比,补救速度不平均的弊端。 易于查出操作单元实际工时之过长或过短弊端。
用秒表测时的方法有连续计时法、反复计时法和循环计时法等
连续计时法
计时开始时首先启动秒表的指针,为避免指针回零时所产生 的时间累计误差,在整个时间测定过程中,秒表要持续工作。观 测者将上、下作业的分界点的时刻读取并记录下来,待观测终了 后,用减法分别求出各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值。 优点:将整个操作过程详细纪录,增加数据确实性
IE基础知识—标准时间介绍
3.标准时间的作用 作业方法的比较选择
对于不同的作业方法透过方法研究、时间研究,可以选择 最好的作业方法。
工厂布置的依据
有了产品制程分析,每个作业制定了标准时间,即可测算 每个作业(部门)的负荷,依据负荷测算所需的作业空间,可 达到更为流畅的工厂布臵。
可预估工厂负荷产量
缺点:书面作业较为繁多
IE基础知识—制定标准时间的步骤
反复计时法(归零法)
在每一单元开始时将秒表按行,指针由零位开始走动。 待本单元终止,迅速按停秒表,使指针归零。此时第二单元 开始,同时将秒表按行,使指针又由零开始走动。此时同时 记下上一单元的时值,以此类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工程应用手册之标准工时一、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应用二、时间研究三、标准工时四、标准工时之应用五、马表测试一,时间研究●泰勒1856-1915☉以马表测量为主。
进行工作研究及寻求改进方式☉主张:花费工作时间最少者即是最佳之工作方法●吉尔柏思:☉研究操作者之动作,再去删除,合并,重组,简化等步骤。
使方法最好。
☉主张:能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去完成工作,时间自然会减少。
二,标准工时1,定义;在一定标准条件下,以一定的作业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训练的作业员,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
2,标准工时范围2.1工作条件:环境,设备,夹治具材料2.2作业方法:加工方式,操作次序,操作动作,操作布置,姿势┈2.3作业员:合格,受完全训练2.4速度:正常速度3,标准工时的维护3.1标准工时方法的训练及查核3.2工作方法,作业条件,设备,材料等改变时之报告制度设计。
3.3标准工时之诉怨回馈调查及改订。
3.4定期复查制度4.标准工时的结构5.标准工时公式正常工时=观测工时╳评比因素标准工时=正常工时╳(1+放宽率)=正常工时+宽放工时6.标准工时估算三.标准工时之应用1.能效管理:☉效率是对标准时间达成程度的指数,标准时间决定之后。
管理人员必须督导作业员在标准时间内完成作业。
2.日程管理:制造部门依据标准时间计算出应生产的产品数量,安排人员设备的配置,日程计划,生产管理等工作,以达成要求的数量。
3.人员成本计算:☉标准时间计算的基本数据。
4.工作绩效评估及奖金计算。
☉实施奖工制度必须籍由标准时间来衡量工作绩效,才能公平合理计算奖金。
5.设备能力:机器设备具有多少能力,必须依据标准工时来计算分析,以作为设备购买之依据,及来取适当之应变措施。
6.人员及负荷计算☉生产计划拟定后,可依据标准时间计算所需之人工小时及所需人员,而目前机器设备具有多少能力。
其负荷的情况都需依据标准工时来计算。
7.人机配合的计算☉依据标准时间,方可适当安排人员及机器的配置以减少人力的浪费。
8.生产线平衡的计算:☉生产线上各工作站若配置不当,会造成瓶颈及过多闲置时间而造成浪费,需赖标准时间适当安排工作。
9.新产品的开发:☉新产品的开发,可依据旧有产品单元标准时间来估算所需的成本。
10.工作方法的改善:☉将各单元的标准时间予以计算出来,作为改善的叁数依据,同时可作为改善前后的比较。
11.外包价格的决定;☉依据标准时间所计算的人工成本,加上材料成本及制造费用,作外包成本的决定因素。
12.订定产品价格的参数。
☉标准工时可将产品一部分的成本计算出来,再加上其它因素,可作为产品价格的参数。
13.作业指导训练的标准:☉现场生产单的作业指导训练中,标准工时是其各作业单元效率的依据。
14.标准产能计算的依据;☉依据各产品的标准工时,将每天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各产品的标准产能。
15.人员计划:☉将标准工时所计算出的产能来安排人员,再将全厂的人员来排定计划。
16.设备计划:☉透过标准工时及设备的产能,将整厂的设备作最佳的安排。
17.生产计划进度安排:☉依据标准工时来安排各产品的生产进度。
四:马表测时1.作业员的选1.1平均作业员,操作具有一致性工选择作业员并接近1.2选择条件收集记录有关资料☉受完备训练,有意愿作好工作。
划分单元☉熟习操作程序初步决定观测次数☉具有信心与合作精神。
1.3沟通—现场主管及被观测者观测次数是否足够取得合作。
1.4接近作业员决定宽放数☉采取友谊态度计算及预定标准时间☉给予发问机会☉鼓励提供意见☉对其操作表示兴趣2.记录有关资料2.1理由:标准工时随工作情况与方法而有变易,所以必须详细记录,以利日后叁考与查证。
2.2 记录项目:2.2.1产品名称:图样,规格,零件2.2.2制造程序与操作方法,进刀速度,深度,转速。
2.2.3设备性能,工夹治具。
2.2.4材料规格。
2.2.5作业员等级,能力,性别,姓名。
2.2.6工作环境。
如;温,湿度,照明,噪音。
2.2.7工作现场布置2.2.8研究案号,资料数,审核人,日期。
3.划分单元3.1意义:将工作过程作业划分程数个由动作组成的部分。
3.2理由:3.2.1便利确实记述3.2.2明确作业方法细部以利检讨改善。
3.2.3建立标准工时之基本数据3.2.4作业方法,条件改善或其它改变时,不必全部重测。
3.2.5可方便用到相同其它作业单元3.2.6可补救各单元的速成度来均3.2.7便于生产线平衡3.2.8可将有效与无效时间分开3.2.9将特单元个别处理3.2.10使观测时间更加精确4.单元划分规则4.1适当的工作阶次4.2不影响精确规则,越短越好(0.33-0.04分)4.3人力操作时间与机器操作时间分开。
4.4机器时间内与机器时间外之作业分开。
4.5 单元明确之起点,终点。
(声音,手臂,方向改变)。
4.6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分开。
4.7搬运物料时间与其它单分开。
4.8异常事态,外来单元予以别外记录。
5.观测次数6.观测作业员操作位置☉作业员后方数尺。
宜易于观察详细确实位置☉不可与作业员谈话事项☉操作情况,操作马表,观察读数☉记录每一单元结束时间。
☉对作业员评比。
7.测时注意事项7.1合格测时人员7.2设备,工具,材料,安全,工艺等到已达到合适状况7.3工作方法确认7.4组长,操作员之支持与合作7.5合适之测时对象7.6避免督忖人员在场及秘密测时。
7.7注意操作人员之故意戏弄。
8.评比8.1将实际观测时间调整至正常作业员正常作业所需工作时间,亦即,观测时间╳评比=正常时间。
8.2调整原因:不一定为合格者,不一定能保持正常速度。
8.3正常速度为100%之标准。
8.4 52张扑克牌分成四堆,每堆距离6″,需0.5分.8.5成年男子在平坦路上,3英哩/小时之行走速度(及30秒40米)8.6影片训练,现场观测。
9.西屋评比法9.1.1熟练度度。
9.1.2努力度9.1.3工作环境9.1.4一致性;将以上四项因素评比相加为评比系数。
正常工时=观测工时╳(1+评比系数)10.各项评比因素熟悉度评价◇超佳☉有高度的技术☉动作极为迅圆滑☉动作有如机器作业☉其熟练显然为全体作业员之冠。
◇优☉对所担任的工作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够正确的工作而无须检核。
☉工作顺序相当正确☉十分有效地使用机器设备☉动作很快且正确☉动作有韵律。
◇良☉能够担任高度的品质工作☉可以指导训练低熟练度的作业员工☉非常熟练。
☉几乎不需要接受督导致☉完全不犹豫剧☉以相当稳健的速度工作☉运输和相当迅速。
◇平均☉对工作具有信心☉运输和速成度稍微稍慢☉对工作熟悉。
☉能够随心应手。
☉工作成绩十分良好。
◇可☉对机器设备的用法相当熟手。
☉大致可以事先计划工作。
☉对工作未具完全的信心。
☉不适于长时间的工作。
☉偶尔发生失败或浪费。
☉通常不会有所犹豫。
◇欠佳☉不能随心应手。
☉动作显得笨手笨脚。
☉对工作有犹豫。
☉经常失败。
☉没有信心。
努力度评价◇超佳☉几乎忽略健康而很卖力工作。
☉这种工作速度不能持续一整天。
◇优☉显然地运输和很快。
☉工作方法很有系统。
☉各个动作均甚熟练。
对工作改善有热心。
◇良☉工作很有韵律。
☉很少时间的浪费。
☉对工作有兴趣且负责。
☉工作场所整理得井井有条。
☉使用适当的工具。
◇平均☉显得有些保守。
☉虽然接受建义,但不实施。
☉工作上有良好的安排。
☉由自己制定计划。
☉根据良好的工作方法进行工作。
◇可☉勉强接受建议。
☉工作显得注意力不集中。
☉受到生活不正常的影响。
☉工作生活显得不太适应。
☉有些过分仔细工作。
◇欠佳☉时间的浪费颇多。
☉对工作缺乏兴趣。
☉工作显得迟缓懒散。
☉有多余的动作。
☉工作场所乱。
☉使用不适当的工具。
☉太过分地仔细工作。
工作环境评价◇评价基础依据各厂而异。
◇通常测时工作环境不良时,应先中止测试,待改善完成后再测。
一致性◇异常排除,则可免一致性的评价。
12.去除异常值。
13.计算:☉判定异常基准。
☉删除异常数据。
14.宽放。
一般工厂宽放:作业宽放(3-5%)。
更换工具,住由,清扫,等不可避免支持宽放。
疲劳宽放:特重30% 重作业20% 中作业20% 轻作业10%生理宽放:(3-5)上厕,拭汗,饮水等。
管理宽放:(3-5%)待料,待搬运等;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