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上册《盘泥条》教学设计 湘教版

合集下载

第12课盘泥条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2课盘泥条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2课盘泥条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盘泥条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塑作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运用盘泥条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学内容本课以“盘泥条”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盘泥条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

学生将学习盘泥条的基本技巧,如揉、搓、盘、粘等,并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简单的泥塑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盘泥条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塑作品。

难点:如何运用盘泥条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盘泥条相关图片、视频、实物等。

2. 学具:泥巴、工具刀、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引入盘泥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盘泥条的基本技巧,示范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盘泥条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第12课盘泥条内容:盘泥条的起源与发展盘泥条的基本技巧创作自己的泥塑作品作业设计1. 必做题:创作一幅盘泥条作品,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的技巧。

2. 选做题:收集关于盘泥条的民间故事或传说,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盘泥条的基本技巧,还对我国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到美的力量,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盘泥条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塑作品。

难点:如何运用盘泥条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 盘泥条 ︳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 盘泥条 ︳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二课盘泥条︳湘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为三年级上册的美术教学内容,本次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盘泥条的制作方法,通过手工制作实践,让学生了解手工艺术和美术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盘泥条的制作方法;2.掌握盘泥条的手工制作技巧;3.培养学生对手工艺术的兴趣;4.提高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5.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制作盘泥条,了解盘泥条的制作方法和手工制作技巧。

2. 教学难点本次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把盘泥条制作得更加美观,如何通过手工艺术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1.引入“目标”的概念:告诉学生今天的课程目标是什么,学生学会了做盘泥条。

2.引入“盘泥条”的概念:请一名学生来黑板前展示一下盘泥条的制作方法。

2. 浅显易懂的讲解1.讲解盘泥条的制作方法:先将黏土揉成球状,然后将黏土均匀地揉成一根棒状,接着将黏土用力旋转,就可以制作出盘泥条了。

2.演示盘泥条的制作方法:由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盘泥条的制作方法。

3. 学生操作1.给每个学生领发适量黏土:教师将黏土均分给每个学生。

2.学生操作制作盘泥条: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手中的黏土制作盘泥条。

4. 学生交流教师在学生制作盘泥条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动作和操作情况,鼓励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

5. 教师点评1.教师逐一检查学生制作的盘泥条:对学生制作的盘泥条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予表扬。

2.教师讲解如何让盘泥条制作得更加美观:通过手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让学生创造出更美的盘泥条。

五、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制作的盘泥条是否符合要求:通过比对教学目标,检查每个学生制作的盘泥条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学生对手工制作以及美术知识是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学生对盘泥条的制作过程以及对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评价教学效果。

《盘泥条》教学设计

《盘泥条》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课题:《盘泥条》课时:40分钟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一、目标确定的依据(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三至五年级为第二学段,“造型.表现”明确学生掌握美术相关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围绕题材,提炼主题,采用平面、立体或动态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

指出通过学习感受中外美术的魅力,表达自己的想法,装点我们的生活,学做传统工艺品,融入跨学科学习。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湘教版教材中的第十二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

盘泥条是陶艺的一种基本制作方法,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陶器的立体制作,在活动中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丰富陶艺的造型手段,同时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本课分为“学习活动一”和“学习活动二”两个课时,材料及相关制作技术差异不大,实质上是同一个制作原理。

“学习活动一”的内容是学习将泥巴搓成泥条,用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生活器皿,旨在让学生掌握陶艺盘筑方法的基本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能自主制作富有生活气息的物品;学习活动二是用泥条盘筑有趣的动物形象。

在技术的基础上更重视创意,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三)学情分析本课对于第二学段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较易掌握,学生有一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针对学生爱玩泥、爱动手的特点进行欣赏、感知、体验创作活动,预计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质疑,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体会玩儿陶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感、自我创造的成就感。

二、教学目标(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掌握泥条盘筑的方法,并进行陶艺创作。

(二)在学习活动中,提高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创新意识。

(三)体会玩陶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习工匠师敬业、专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

三年级上美术教案-盘泥条1-湘美版

三年级上美术教案-盘泥条1-湘美版

三年级上美术教案-盘泥条1-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盘泥条1》,选自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实践,了解并掌握盘泥条的基本方法,培养其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盘泥条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盘泥条的揉捏技巧。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作品的整体美观。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泥条、泥板、示范作品、课件等。

2. 学生准备:泥条、泥板、剪刀、牙签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盘泥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盘泥条的特点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盘泥条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盘泥条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学习。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美术教案-盘泥条1-湘美版2. 正文: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盘泥条作品。

2. 家长协助拍摄学生制作过程的照片,并上传至班级群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盘泥条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湘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12.盘泥条——瓶子变装秀》教学设计

湘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12.盘泥条——瓶子变装秀》教学设计
答案:
1.制作一个瓶子,瓶身稳定、泥条均匀。
2.设计一个创意泥塑作品,如将泥塑作品制作成生活中的实用物品,如花瓶、储蓄罐等,说明设计理念。
3.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如杯子、碗等,用泥塑的形式进行创作,作品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
4.了解泥塑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如中国泥塑、印度泥塑等,并简要介绍。
5.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作业要求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评价标准: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评价标准,包括对学生的创作技巧、创意表现、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应该具体、可操作,便于学生理解和达到要求。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5.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盘泥条的制作步骤、技巧要点和创意设计提示。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盘泥条制作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盘泥条制作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泥条盘筑的制作方法,掌握用泥条装饰瓶子的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1.掌握泥条盘筑的制作方法。
2.学会用泥条装饰瓶子,提升创意设计能力。
教学难点:
1.泥条盘筑的技巧。
2.创意装饰瓶子的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析如下: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盘泥条》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盘泥条》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盘泥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盘泥条》是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以泥土为材料,通过盘泥条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立体造型创作。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些用泥条盘筑而成的精美作品,如陶罐、花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接着,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盘泥条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包括搓泥条、盘筑、装饰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导。

泥土是一种自然、质朴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泥土的特性和魅力,感受传统民间工艺的独特价值。

同时,盘泥条的制作过程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发挥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泥条盘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掌握搓泥条、盘筑和装饰的技能,能够用泥条盘筑出简单的立体造型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活动,体验泥条盘筑的制作过程。

(2)在制作过程中,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泥土的魅力,培养对自然材料的热爱之情。

(2)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3)了解传统民间工艺,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点1.掌握搓泥条和盘筑的方法。

2.能够运用装饰手法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四、教学难点1.如何使泥条盘筑得牢固、均匀。

2.如何在作品中体现创意和个性。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展示泥条盘筑的作品图片、制作过程视频等。

(2)陶泥、泥塑工具(如擀面杖、泥塑刀、牙签等)。

(3)示范作品若干。

2.学生准备陶泥、泥塑工具(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带一些小工具,如小树枝、树叶等用于装饰)。

六、教学策略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泥条盘筑的方法和技巧。

2.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美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盘泥条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盘泥条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盘泥条》教案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录像感知、课件展示、范作展示、小组合作、成品展示等方法来体验盘泥条这种陶艺技法。

使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欣赏陶艺作品,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陶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感受陶艺文化。

教学难点:掌握搓泥条的要领,泥条盘筑的技巧、作品装饰的黏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了解陶瓷文化,感受中国是陶瓷的国度。

2、欣赏陶瓷图片,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观点。

3、了解陶器制作的基本方法:徒手捏制法、泥条盘筑法。

4、出示范作,简介泥条盘筑制陶法的价值3、讲述:今天,我们就用盘泥条的方法,来制作自己喜欢的陶器。

(板书课题)二、教学制作方法和步骤。

1、播放录像:泥条盘筑法。

2、总结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

(1)制作泥条的方法:①、首先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②、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③、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

(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

)(2)泥条间的固定:①、用泥浆粘接。

②、挤压泥条固定。

(3)注意事项:1、应该注意卫生,不要把泥弄得到处都是,更不要弄到身上、衣服上。

2、注意安全,使用工具要小心;不要用泥手擦眼睛。

3、学生动手尝试搓泥条,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适当指导。

三、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特色的陶器。

1、展示泥条盘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学生讨论、确定本小组制作方案。

3、学生制作。

4、教师巡视,对各组出现的问题适当指导。

四、作品展示、欣赏与交流。

1、学生自己上台来展示本组的作品。

谈谈创作思路和制作体验。

2、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点评。

五、小结六、艺术拓展与欣赏1、欣赏现代陶艺作品。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盘泥条 ︳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盘泥条 ︳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盘泥条︳湘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盘泥条的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条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材料的运用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盘泥条的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条作品。

难点:如何运用泥条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作品,泥条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盘泥条的基本技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泥条的制作方法。

2. 示范法:通过示范操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泥条的制作过程。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泥条的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条作品。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以图片或实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新授:讲解盘泥条的基本技巧,泥条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3. 示范:示范泥条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泥条的制作方法。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泥条的实践操作,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条作品。

5. 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泥条的制作技巧和创作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具:泥土、水、泥条工具、示范作品。

2. 学具:泥土、水、泥条工具。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了盘泥条的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条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同时,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得到进步和提高。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可以尝试用泥土制作其他形状的作品,如泥球、泥饼等,进一步巩固泥条的制作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欣赏盘泥条的艺术品。
utf-8&fm=hao123
(三)课后提升
1.搜索泥人张的故事。
2.课后试着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其他物品。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玩彩泥——盘泥条。提前两分钟,我走进三年二班教室,刚到门口就听见同学们对我欢呼、问好的声音,感觉还真不错啊!正在飘飘然,一个前排的男孩儿跑过来,兴冲冲地说告诉我:“王老师,这个星期天是我的生日。”看着他那么快乐,我由衷地说:“好呀,祝你生日快乐!”正在这时,上课铃响了,班长一声“起立”,大家都站了起来。我正准备说“同学们好”,一个第一排的女孩打断了教学的进程,大声地说:“星期六我也过生日!”还涨红了脸,很激动的样子。我赶紧示意同学们坐下,惊喜地说:“啊?这么巧!你俩都要过生日了呀!”“这星期我也过生日!我满八岁。”中间一排的女孩补充说。“呀!那更巧了!”我说。
被评为县小学美术能手,县工会积极分子,市美术能手,市学科整合能手,市第一届科技节先进个人。辅导的学生作品获得全国、省、市一等奖。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2.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四)教学准备:
教具: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二)课内探究
1.自主学习制作泥条的方法。
(1)将彩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教师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学具:泥料,垫布,垫板,刻画工具等。
(五)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
欣赏儿童歌曲《玩泥巴》
7%B4&fr=hao123&ie=utf-8_songListIcon#loaded
同学们喜欢玩泥巴吗?
2.欣赏作品图片提问:
&is=&istype=
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4tff-i5_z%26e3Bks52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8mdnnbman_z%26e3Bip4s&W640&H394&T9647&S88&TPjpg
《盘泥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美术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彩泥的特点。
(2)搜索彩泥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彩泥的特点,掌握用盘泥条的方法进行器皿的盘筑。
1.用盘泥条的方法进行器皿的盘筑,并设计一定的主题。
2.知道彩泥是可塑无毒材料,渗透环保教育,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制作器皿底面。(压一块泥板,切割成手形。)
盘筑器皿坯体。(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装饰整理作品。
4.巩固练习
(1)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课堂小结
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
根据学生要求,收集作品烧制。
AzdH3F2zda8a_z%26e3Bqspjwvij6_z%26e3Bv54AzdH3Ff7k4tfft5gAzdH3F4jtfi7AzdH3Fba8n9nm&W750&H582&T8638&S36&TPjpg
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
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以上只是我在这学期教学中的一个小片段,新课程的实践中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记录和思考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多地思考,更深地探索,努力地学习,不断地实践。
六、教师情况
省份
山东省
学校
山东省昌乐县西湖小学
姓名
王春花
职称
一级教师
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山东省昌乐县西湖小学
自我介绍:
王春花,现任西湖小学美术教师,县、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县工笔花鸟协会副会长。
2.泥条盘筑的方法。
教师: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3.教师示范器皿的制作步骤。
H3Fooo_z%26e3Bu7p52r_z%26e3Bv54AzdH3Ffi5ogjof_z%26e3Bwfr%3Fvsft1%3Dmlb%26t1%3D8a80&W526&H415&T9154&S38&TPjpg
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纷纷在说自己什么时候过生日过生日。看着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突然有了灵感,上课的内容何不稍微改动一下,围绕生日展开呢?整节课顿时就有了新思路。
接着,我提议——这节美术课,我们就一起为他们三人提前两天过生日,用彩泥为他们做生日礼物。……
到了展示作品的时候了,我建议每个同学送上自己的礼物,并说上一句祝福的话。三位“小寿星”站在讲台前,大家争先恐后地送上自己亲手做的礼物。一个女同学送上了一只生日蜡烛,说:“送给你我做的生日蜡烛,祝你生日快乐!”一个男孩子笑着给杨书桐送上了一顶帽子,说:“看看我做的帽子,祝你开心!”有一个同学拿上来的是一口漂亮的锅和饺子,她说“吃吧!杨书桐,祝你生日快乐!”看着他们三人捧着一大堆礼物应接不暇的样子还真是美,满脸的幸福又让我遗憾,没有带相机,没能留下这个美好的场景真是可惜。不过,留不下身影,能让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和感觉,那也不错。
三、教材分析
盘泥条是一种古老而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或粗或细的泥条在造型表现时有着很大的灵活性,盘制的造型富于变化,既可以盘成一个造型独特的花瓶,也可以盘成一对小巧精致的草鞋,不需特别复杂的技术,因此对儿童来说较易掌握。运用盘条法,会在接口处留下一道道自然的线条,显示出手工制作的陶艺作品独有的质朴、粗犷,体现了泥条造型的独特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以前做陶的基础上,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制作。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搓泥条和盘泥条的方法,教材选用了四幅制作图例,在制作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作品范例呈现了动物、人物、器皿等丰富而又生动的形象,用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