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

合集下载

雷达大作业---振幅和差角度测量及仿真

雷达大作业---振幅和差角度测量及仿真

雷达原理大作业单脉冲自动测角的原理及应用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作者:2016年5月21日单脉冲自动测角的原理及应用一.摘要单脉冲测角法是属于振幅法测角中的等信号法中的一种,其测角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在现实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其中对于接收支路要求不太严格的双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更是备受青睐。

本文首先讲述了单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自动测角的原理,再简述了双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自动测角的结构框图,接着简述了本文仿真所用的一些原理和公式推导,包括天线方向图函数及其导数的推导,最后做了基于高斯形天线方向图函数的单脉冲自动测角,基于辛克函数形天线方向图函数的单脉冲自动测角,和基于高斯形天线方向图函数的双平面单脉冲自动测角。

源代码在附录里。

二.重要的符号说明三.单平面振幅和差式单脉冲自动测角原理单脉冲测角法是属于振幅法测角中的等信号法中的一种。

在单平面内,两个相同的波束部分重叠,交叠方向即为等信号轴的方向。

将这两个波束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比较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精度要求下测到目标的所在角度。

因为两个波束同时接到回波,故单脉冲测角获得目标角误差信息的时间可以很短,理论上只要分析一个回波脉冲即可,所以称之为“单脉冲”。

因取出角误差的具体方式不同,单脉冲雷达种类很多,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其基本原理说明如下:1.角误差信号雷达天线在一个平面内有两个重叠的部分,如下图1所示:图1.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波束图(a)两馈源形成的波束 (b)和波束 (c)差波束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取得角误差信号基本方法是将这两个波束同时收到的信号进行和差处理,分别得到和信号和差信号。

其中差信号即为该角平面内角误差信号。

若目标处在天线轴方向(等信号轴),误差角0ε=,则两波束收到的回波信号振幅相同,差信号等于0。

目标偏离等信号轴而有一个误差角ε时,差信号输出振幅与ε成正比而其符号则由偏离方向决定。

2.和差比较器这里主要使用双T 插头,示意图如下图2(a )所示。

单脉冲雷达角度跟踪原理

单脉冲雷达角度跟踪原理

单脉冲雷达角度跟踪原理引言单脉冲雷达是一种精密跟踪雷达。

它有较高的测角精度、分辨率和数据率,但设备比较复杂。

单脉冲雷达早在60年代就已广泛应用。

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军队大量装备单脉冲雷达,主要用于目标识别、靶场精密跟踪测量、弹道导弹预警和跟踪、导弹再入弹道测量、火箭和卫星跟踪、武器火力控制、炮位侦察、地形跟随、导航、地图测绘等;在民用上主要用于中交通管制。

目前使用的单脉冲雷达基本上都实现了模块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具有多目标跟踪、动目标显示、故障自检、维修方便等特点。

中国的跟踪雷达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在50年代仿制圆锥扫描体制的炮瞄雷达、机载截击雷达等;50年代末期开始单脉冲技术的研究。

1960~1961年间研制出第一个微波复合比较器,对单脉冲天线的实现起了推动作用。

1963年研制成功第一部单脉冲体制试验雷达,随后陆续研制出各种用途的单脉冲跟踪雷达。

一、单脉冲雷达分类根据从回波中获取角信息的方式(测角法)不同,单脉冲雷达可分为振幅法(比幅)、相位法(比相)和综合法(振幅相位)3种。

这3种测角法又可用3种角度鉴别器(振幅式、相位式、和差式)中的任何一种来获得目标的角度信息,因此综合起来有9种形式的单脉冲雷达系统,其中以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系统用的最多。

通常分为有振幅比较单脉冲雷达和相位比较单脉冲雷达两大类。

二、工作原理单脉冲雷达每发射一个脉冲,天线能同时形成若干个波束,将各波束回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进行比较,当目标位于天线轴线上时,各波束回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相等,信号差为零;当目标不在天线轴线上时,各波束回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不等,产生信号差,驱动天线转向目标直至天线轴线对准目标,这样便可测出目标的高低角和方位角,从各波束接收的信号之和,可测出目标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测量和跟踪。

它具有圆锥扫描雷达所没有的优点:获得角误差信息的时间短(以微秒计算);不受回波振幅起伏变化的影响;测角精度高;测角支路抗幅度调制干扰(如回答式倒相干扰)的能力强。

振幅和差式单脉冲二次雷达幅相不一致分析和改进方案

振幅和差式单脉冲二次雷达幅相不一致分析和改进方案

振幅和差式单脉冲二次雷达幅相不一致分析和改进方案邱伟杰【摘要】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MSSR)已成为我国空中交通管理(ATM)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备常规雷达的跟踪定位、目标识别和高度确认功能,同时还具有更快的数据获取速度及更高的测量精度,大大提高ATM的能力.振幅和差式单脉冲测角技术是通过比较和差通道的幅度而得到,因此,雷达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内其振幅特性和相位特性必须保持一致.但在实际应用系统中,由于雷达零件制造存在公差,部件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逐渐老化从而引起参数的改变,元器件使用过程因温度变化引发电路失调和失配,以及外界杂波的相互影响等,雷达接收机通道之间幅相不一致难以避免.【期刊名称】《航空科学技术》【年(卷),期】2018(029)003【总页数】6页(P46-51)【关键词】单脉冲;振幅和差式;高频相移;中频相移;AGC;S曲线【作者】邱伟杰【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湛江空中交通管理站技术保障部,广东湛江 524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57.5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空管设备加快更新步伐。

近年来,技术装备的革新成为推动空管系统发展进步的强有力杠杆,也是新的空管运行理念和管制模式应用实施的基本保证。

单脉冲作为区别于常规雷达体制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在现代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MSSR)已成为我国空中交通管理(ATM)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备常规雷达的跟踪定位、目标识别和高度确认功能,同时还具有更快的数据获取速度及更高的测量精度,大大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能力。

MSSR采用单脉冲测角技术,在普通SSR和波束基础上增加差波束进行目标回波信号的处理,使得单脉冲二次雷达在一个波束驻留期间,只需分析一个回波信号脉冲,就可以给出目标角位置的全部信息,且测角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振幅和差式单脉冲二次雷达通过和差比较器对天线馈源输出端的目标回波信号进行变换,得到高频和信号与差信号,再经变频、放大等过程输出各支路所需相应电平值。

单脉冲和差测角ppt课件

单脉冲和差测角ppt课件
(2)天线电压方向性函数
雷达测角的基础是电波在均匀介质中传 播的直线性和雷达天线的方向性。天线的方 向性可用其方向性函数或根据方向性函数画 出的方向图表示。但方向图的准确表达式往 往很复杂,因而常采用简单函数来近似,常 用的有余弦函数、高斯函数、辛克函数。方 向图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半功率波束宽度θ以 及副瓣电平。
★★★★★ 雷达对抗原理





★单脉冲和差测角原理
1、雷达测角的基础: 电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直线性和雷达天线
的方向性 2、分类:
测 角
振幅法


相位法
等信号法 最大信号法
2
★单脉冲和差测角原理
3、原理
(1) 如图所示,若目标处在两波
束的交叠轴OA方向,则两波束收到的
信号强度相等,否则一个波束收到的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0.2050 0.2270 0.2488 0.2704 0.2916 0.3126 0.3333 0.3537 0.3738 0.3935
19
20
0.4128 0.4318
8
★★单脉冲和差测角仿真
2、仿真分析
由于最大单值测角范围为有限,因此只选择在
[-20,20]范围内的数据
在等信号轴附近差信号及和信号可近似表示为 归一化和差值为
Δ/∑由于正比于目标偏离θ0的角度θt,故可用它来
判读的大小及方向
6
★★单脉冲和差测角仿真
1、仿真图形
两个响应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单脉冲信号和差波束形成

单脉冲信号和差波束形成

单脉冲信号和差波束形成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取得角误差信号的基本方法是将天线在一个角平面内的两个部分重叠的波束同时收到的信号进行和、差处理,分别得到与和差波束相对应的和、差信号,其中差信号用来确定该角平面内的角误差信号。

设两个馈源波束方向性函数()F θ近似高斯函数,单向工作模式,波束相对于天线的偏角0.5δθ=,则对于偏离天线轴的目标,则:0.520.521.4()()F eθθθδθ---≈0.520.521.4()()F eθθθδθ+-+≈对于和通道:12()()()()()[()()]E E E AF F AF F AF F F θδθθδθθδθδθ∑∑∑∑=+=-++=-++()()()F F F θδθδθ∑=-++其中,A 为比例系数,与雷达参数以及目标特性相关; 故22()[()()]E AF A F F θδθδθ∑∑==-++0.50.5220.50.5221.4() 1.4()2[]E eeθθθθθθ+---∑≈+对于差通道:12()()()()()[()()]E E E AF F AF F AF F F θδθθδθθδθδθ∆∆∆∆=-=--+=--+()[()()]F F F θδθδθ∑=--+()()[()()][()()]E AF F A F F F F θθδθδθδθδθ∆∑∆==--+-++0.50.50.50.522220.50.50.50.522221.4() 2.8() 1.4() 1.4()[][]E eeeeθθθθθθθθθθθθ+-+-----∆≈+-于是可以得到和差信号。

假设目标角误差为ε,则0.50.5220.50.50.50.5220.50.5221.4() 1.4()2221.4() 1.4()||()()()||()()E AF F F e eE AF F e eθθεεθθθθεεθθεεεεε+---∆∑∆∆+-∑∑∑---===+ 22220.50.50.50.50.50.522220.50.50.50.5220.50.5111.4()1.4()44111.4() 1.4()44||||E e eE e eθθεεθεεθθθθθεεθεεθθθ-++-+-∆-++-+-∑-=-220.520.50.50.50.50.5220.520.50.50.50.50.511.4()1.41.41.41.4411.41.41.4() 1.41.44[][][][]e e ee eeeeeeθεεεεεθθθθθεεθεεεθθθθθ-+----+---==++0.50.52.82.811e eεθεθ-=+故可得.52.8||1||||1||E E eE E εθ∆∑∆∑-=+0.5||1||ln ||2.81||E E E E θε∆∑∆∑+=-两个馈源波束方向函数图和通道与差通道的波束如下图:角误差与归一化的差与和之间的关系图:从上图可看出,当ε很小时,ε与||||E E ∆∑近似成线性关系。

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在自动测角系统中的应用.概要

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在自动测角系统中的应用.概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原理》论文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在自动测角系统中的应用专业:信息对抗技术学生姓名:石星宇02123010柯炜鑫02123049张宇新02123060指导教师:魏青目录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在自动测角系统中的应用 (1)一、自动测角系统简介 (1)1.1圆锥扫描雷达简介 (1)1.2单脉冲雷达简介 (1)二、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在自动测角系统中的优势 (2)2.1角度跟踪精度 (2)2.2天线增益和作用距离 (2)2.3角度信息的数据率 (3)2.4抗干扰能力 (3)2.5复杂程度 (3)三、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自动测角原理 (3)3.1角误差信号 (3)3.2角误差信号的产生 (5)3.3角误差信号的转换 (6)3.4自动增益控制 (6)3.5整体结构 (7)四、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自动测角仿真 (7)五、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的应用 (9)附录 (10)第1页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在自动测角系统中的应用一、自动测角系统简介在火控系统中使用的雷达,必须快速连续地提供单个目标(飞机、导弹等)坐标的精确数值,此外在靶场测量、卫星跟踪、宇宙航行等方面应用时,雷达也是观测一个目标,而且必须精确地提供目标坐标的测量数据。

为了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精确坐标值,要采用自动测角的方法。

自动测角时,天线能自动跟踪目标,同时将目标的坐标数据经数据传递系统送到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和自动测距需要有一个时间鉴别器一样,自动测角也必须要有一个角误差鉴别器。

当目标方向偏离天线轴线(即出现了误差角)时,就能产生一误差电压。

误差电压的大小正比于误差角,其极性随偏离方向不同而改变。

此误差电压经跟踪系统变换、放大、处理后,控制天线向减小误差角的方向运动,使天线轴线对准目标。

用等信号法测角时,在一个角平面内需要两个波束。

这两个波束可以交替出现(顺序波瓣法),也可以同时存在(同时波瓣法)。

前一种方式以圆锥扫描雷达为典型,后一种是单脉冲雷达。

1.1圆锥扫描雷达简介圆锥雷达的针状波束的最大辐射方向偏离天线旋转轴一个角度,当波束以一定的角速度绕天线轴旋转时,波束最大辐射方向就在空间画出一个圆锥,故称圆锥扫描。

南京理工大学雷达原理13年A卷

南京理工大学雷达原理13年A卷

南京理⼯⼤学雷达原理13年A卷南京理⼯⼤学课程考试试卷(学⽣考试⽤)课程名称:雷达原理学分: 3教学⼤纲编号: 04041901-0试卷编号: A卷考试⽅式:闭卷、笔试满分分值: 100+5 考试时间: 120分钟组卷⽇期: 2013年6⽉24⽇组卷⽼师(签字):审定⼈(签字):学⽣班级:学⽣学号:学⽣姓名:常⽤分贝(功率)换算表:1dB(1.26), 2dB(1.6), 3dB(2), 4dB(2.5), 5dB(3.2), 7dB(5), 8dB(6.3)2(3dB), 3(4.77dB), 4(6dB), 5(7dB), 6(7.78dB), 7(8.45dB), 8(9dB)注意:简答题必须语句完整;推导题和计算题必须要有分步过程及必要的⽂字说明,直接写出结果最多只得⼀半分;各题中若出现⽆⽂字说明的箭头符号将被扣分;请不要使⽤任何电⼦设备。

⼀、填充选择题(15空,每空2分,共30分)1.雷达是英⽂词组⾸先字母的组合。

(a)radio detection and remote sensing (b)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c)remote detection and ranging (d)remote detection and radio sensing2.以下部件中,最不可能⽤于相控阵雷达。

(a)超外差式接收机(b)PPI显⽰器(c)单级振荡式发射机(d)稳定本振3.某雷达接收机的噪声系数为3dB,则其输出SNR是其输⼊SNR的倍。

(a)2 (b)3 (c)1/3 (d)1/24.采⽤基本雷达⽅程计算出来的是雷达。

(a)最⼤作⽤距离(b)最⼤直视距离(c)最⼤模糊距离(d)最⼤视在距离5.某散射测量雷达测量理想球体⽬标的RCS。

当⽬标位于1km时,测得的⽬标RCS为16m2,当⽬标位于2km时,测得的⽬标RCS为m2。

(a)2 (b)4 (c)8 (d)166.雷达距离测量误差受以下因素影响最⼩。

单脉冲雷达角跟踪系统干扰效果研究-邹震

单脉冲雷达角跟踪系统干扰效果研究-邹震

单脉冲雷达角跟踪系统干扰效果研究邹震朱宝增陈福兴(上海微波设备研究所,上海201802)摘要:本文简述了单脉冲雷达角跟踪系统的工作原理。

介绍了对单脉冲雷达进行角度欺骗的两种方法,并分析研究了相干干扰和非相干干扰两种干扰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仿真了在两点源相干干扰情况下,对单脉冲雷达角跟踪系统的干扰效果。

关键词:单脉冲雷达、相干干扰、非相干干扰、角度欺骗、干扰效果Study of Mono-pulse Radar’s Angle Tracking System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principle of Mono-pulse radar’s angle tracking system. It is introduced two methods of angle deception to mono-pulseradar, and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both coherent interference andincoherent ones. Based on this, simulation of correlative interference effectto mono-pulse radar’s angle tracking system.Key words: mono-pulse radar、coherent interference、incoherent interference、angle deception、interference effect0 引言单脉冲雷达具有较强的跟踪能力,被广泛的应用在导弹制导、方位角追踪等方面。

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人们对单脉冲雷达的角度欺骗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干扰措施。

在早期,利用单脉冲雷达内部的缺陷,噪声干扰对单脉冲雷达曾经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

但随着现代雷达性能的提高,单脉冲雷达放弃了距离自动跟踪,采用固定波门、通道合并等技术,单脉冲雷达已实现对噪声干扰源的抗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标题][文档副标题]姓名:学号:摘要:在雷达系统中,为了确定目标的位置,不仅需要知道距离参量,同时也需要知道目标的空间方位,为此需要知道目标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雷达测角的物理基础是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和雷达天线具有方向性。

测角的方法可分为振幅法和相位法两大类。

在雷达测角中,为了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精确坐标值,要采用自动测角的方法。

自动测角时,天线能自动跟踪目标,同时将目标的坐标数据传送到计算机中。

在自动测角系统中,有一种典型的方式——单脉冲自动测角系统。

单脉冲自动测角属于同时波瓣测角法,单脉冲雷达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是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

关键字:雷达 自动测角系统 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一、 单脉冲雷达什么是单脉冲雷达?单脉冲雷达是一种精密跟踪雷达。

它每发射一个脉冲,天线能同时形成若干个波束,将各波束回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进行比较,当目标位于天线轴线上时,各波束回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相等,信号差为零;当目标不在天线轴线上时,各波束回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不等,产生信号差,驱动天线转向目标直至天线轴线对准目标,这样便可测出目标的高低角和方位角,从各波束接收的信号之和,可测出目标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测量和跟踪。

单脉冲雷达通常有振幅比较单脉冲雷达和相位比较单脉冲雷达两大类(本次只研究振幅比较法)。

它有较高的测角精度、分辨率和数据率,但设备比较复杂。

单脉冲雷达早在60年代就已广泛应用。

在军事上主要用于目标识别、靶场精密跟踪测量、弹道导弹预警和跟踪、导弹再入弹道测量、火箭和卫星跟踪、武器火力控制、炮位侦察、地形跟随、导航、地图测绘等;在民用上主要用于中交通管制。

2014-12-20 信息对抗二、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振幅定向法是用天线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幅度值来进行角度测量的,该幅度值的变化规律取决于天线方向图以及天线的扫描方式。

振幅定向法可以分为最大信号法和等信号法两大类,其中等信号法又可以分为比幅法和和差法。

此次试验只研究和差式雷达。

1)基本原理a.角误差信号。

雷达天线在一个角平面内有两部分重叠的波束,如图(a),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取得角误差信号的基本方法就是将这两个波束同时收到的信号进行和、差处理,分别得到和信号和差信号,分别如图(b)、(c)所示,其中差信号即该角平面内的角误差信号。

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波束图(a)两馈源形成的波束;(b)和波束;(c)差波束由图(a)可以看出;若目标处在天线轴线方向,误差角,则两波束收到的回波信号振幅相同,信号差等于零。

目标便利等信号轴线而有一误差角时,差信号输出振幅与成正比而其符号(相位)则由偏离的方向决定。

和信号除用作目标检测和距离跟踪外,还用作角误差信号的相位基准。

b.和差比较器与和差波束。

和差比较器是单脉冲雷达的重要部件,用以完成和、差处理,形成和差波束。

用得较多的是双T接头,如下图(a),有四个端口:Σ端、Δ端和1、2端。

从Σ端输入信时,1、2端便输出等幅相同信号,Δ端无输出;若从1、2端输入相同的信号,则Δ端和差比较器的示意图如下图(b),它的1、2端与形成两个波束的两相邻馈源1、2相接。

双T接头及和差比较器示意图c.目标角度测量的基本处理流程:目标角度测量的基本处理流程框图如右图。

其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发射机产生电磁信号(如正弦波短脉冲),经由天线调制,辐射到空中。

发射信号的一部分被目标拦截并向许多方向再辐射。

向后再辐射回到雷达的信号被雷达天线采集,并送到接收机,在接收机中,该信号被处理以检测目标的存在并且确定其位置。

2)公式推导如图所示,平面两波束相互部分交叠,其等强信号轴的方向已知,两波束中心轴与等强信号轴的偏角也已知。

假设目标回波信号来向与等强信号轴向的夹角为θ,天线波束方向图函数为F(θ),则两个子波束的方向图函数可分别写成两波束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可以表示成: 其中 为回波信号的幅度系数。

由()θ1u 和()θ2u 可计算得到其和值 及差值 分别如下:其中()()()θθθθθ-++=∑00)(F F F 称为和波束方向图;()()()θθθθθ--+=∆00)(F F F 称为差波束方向图。

若θ很小(在等强信号轴附近),根据泰勒公式可以将()θθ+0F 和()θθ-0F 展开近似为: 进一步可以得到: 归一化和差信号值可得: 其中()()00θθυF F '=是天线方向图在波束偏转角0θ处的归一化斜率系数。

即可计算得到目标回波信号偏角θ为:对于振幅定向法来说,其优点是测向精度较高,便于自动测角,缺点是系统较复杂,作用距离较小等。

3) 单平面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的组成根据上述原理, 可画出单平面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的基本组成方框图, 如下图所示。

系统的简单工作过程为:发射信号加到和差比较器的Σ端, 分别从1、2端输出同相激励两个馈源。

接收时, 两波束的馈源接收到的信号分别加到和差比较器的1、2端, Σ端输出和信号,Δ端输出差信号。

和、差两路信号分别经过各自的接收系统。

中放后, 差信号作为相位检波器的一个输入信号, 和信号分三路: 一路经检波视放后作为测距和显示用; 另一路用作和、 差两支路的自动增益控制, 再一路作为相位检波器的基准信号。

和、差两中频信号在相位检波器进行相位检波, 输出就是视频角误差信号, 变成相应的直流误差电压后, 加到伺服系统控制天线跟踪目标。

和圆锥扫描雷达一样, 进入角跟踪之前, 必须先进行距离跟踪, 并由距离跟踪系统输出一距离选通波门加到差支路中放, 只让被选目标的角误差信号通过。

单平面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简化方框图三、 仿真1. 在二维平面下单一天线的方向图代码:x=-1.5:0.001:1.5; %方向θF=(1+cos(x))./2.*abs(sin(pi*10*sin(x))./(pi*10*sin(x))); %方向图函数 plot(x,F);grid on;xlabel('theta');ylabel('F(theta)');legend('平面方向图');2.在二维平面下双天线的方向图代码:x=-1.5:0.001:1.5;a=x+0.06;b=x-0.06;F1=(1+cos(a))./2.*abs(sin(pi*10*sin(a))./(pi*10*sin(a))); % 1天线方向图F2=(1+cos(b))./2.*abs(sin(pi*10*sin(b))./(pi*10*sin(b))); %2天线方向图subplot(2,1,1);plot(x,F1, 'r',x,F2, 'b');grid on;xlabel('theta');ylabel('F(theta)');legend('两天线平面方向图');F=F1+F2;subplot(2,1,2);plot(x,F);grid on;xlabel('theta');ylabel('F(theta)');legend('天线综合平面方向图');3.产生目标代码:s=input('请输入目标角度(±0.04)=')x=-1.5:0.001:1.5;a=x+0.06;b=x-0.06;F1=(1+cos(a))./2.*abs(sin(pi*10*sin(a))./(pi*10*sin(a))); % 1天线方向图F2=(1+cos(b))./2.*abs(sin(pi*10*sin(b))./(pi*10*sin(b))); %2天线方向图plot(x,F1, 'r',x,F2, 'b');hold on;plot([s,0],[0,1]);grid on;xlabel('theta');ylabel('F(theta)');legend('方向图及目标位置');4.系统分析处理代码:%%接收后的信息处理x=s;a=x+0.06;b=x-0.06;F1=(1+cos(a))./2.*abs(sin(pi*10*sin(a))./(pi*10*sin(a))); %1天线振幅F2=(1+cos(b))./2.*abs(sin(pi*10*sin(b))./(pi*10*sin(b))); %2天线振幅FA=F1+F2;FD=F1-F2; %振幅和差uB=FD/FA; %电压差和比v=-25.73; % v为天线方向图在波束偏转角0处的归一化斜率系数。

theta=uB/v %目标所在角度四、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对振幅和差单脉冲雷达的仿真性试验,让我充分理解到了振幅和差式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它在自动测角应用的可靠性,让我对雷达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让我更加明白雷达系统比我想象的更加复杂,使我能够更加的潜心于学习。

五、附录(完整AMP.m文件)close allclear all%%产生目标并在方向图中展示s=input('请输入目标角度(±0.04)=')x=-1.5:0.001:1.5;a=x+0.06;b=x-0.06;F1=(1+cos(a))./2.*abs(sin(pi*10*sin(a))./(pi*10*sin(a))); % 1天线方向图F2=(1+cos(b))./2.*abs(sin(pi*10*sin(b))./(pi*10*sin(b))); %2天线方向图plot(x,F1, 'r',x,F2, 'b');hold on;plot([s,0],[0,1]);grid on;xlabel('theta');ylabel('F(theta)');legend('方向图及目标位置');%%接收后的信息处理x=s;a=x+0.06;b=x-0.06;F1=(1+cos(a))./2.*abs(sin(pi*10*sin(a))./(pi*10*sin(a))); %1天线振幅F2=(1+cos(b))./2.*abs(sin(pi*10*sin(b))./(pi*10*sin(b))); %2天线振幅FA=F1+F2;FD=F1-F2; %振幅和差uB=FD/FA; %电压差和比v=-25.73; % v为天线方向图在波束偏转角0处的归一化斜率系数。

theta=uB/v %目标所在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