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脉冲雷达
单脉冲雷达的相干干扰研究

雷 达角跟 踪原 理 和相 干 干扰 原 理 的基 础 上 , 提 出了相 干 干扰 与 目标 回波 信 号 共 同作 用 下 的干 扰 分 析模 型 , 并从 理论 上 推导分 析 了最佳 干扰 信号 振 幅 比的计 算方
法。最后 , 对不同干扰参数下的相干干扰进行了仿真 ,
重 点讨论 了 目标 回波信 号作 用下 影响 相干 干扰效 果 的 作用 因素及规 律 。
如何有效地对单脉冲雷达进行角度干扰是电子对抗领
域 研 究 的一个 重点 问题 。
1 单脉 冲雷达 角跟踪原理
理论上单脉冲雷达仅需要一个 回波脉冲就可以提 取 目标角度信息。根据从 回波中获取角度信息的方式 不同, 单 脉 冲雷 达 可分 为 振 幅 法 、 相 位 法 和 综 合 法 三
标 回波信号共 同作用下的干扰分析模型及 优化 干信 比的计算 方法。最后 , 文 中对不 同干 扰参数 下 的相干 干扰进 行 了仿
真, 得到 了目标 回波信号作用下影 响相 干干扰 效果 的作用因素及规律 。 关键词 : 单脉冲雷达 ; 角跟踪 ; 相干干扰
A S t u d y o n Mo n o - p u l s e Ra d a r Co h e r e n t J a mmi n g
p e r f o r ma n c e a n d i t s a c t i o n r u l em o n o - p u l s e r a d r; a a n g l e t r a c k i n g ;c o h e r e n t j a m m i n g
0 引 言
单脉 冲雷 达技 术具 有数 据率 高 、 抗 干 扰能力 强 、 测 角精 度高 等优 点 , 广 泛 应 用 于 各种 雷 达 和 主动 雷 达 制 导导 弹 中 , 在 目标探 测 、 导 弹制导 等领 域 中发挥 着重 要 的作 用 。为提 高作 战 飞 机 的生 存 能 力 , 单 脉 冲雷 达 已 经成 为机 载 自卫 电子 对 抗 系统 的主 要 对 抗 目标 之一 ,
单脉冲雷达角度跟踪原理

单脉冲雷达角度跟踪原理引言单脉冲雷达是一种精密跟踪雷达。
它有较高的测角精度、分辨率和数据率,但设备比较复杂。
单脉冲雷达早在60年代就已广泛应用。
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军队大量装备单脉冲雷达,主要用于目标识别、靶场精密跟踪测量、弹道导弹预警和跟踪、导弹再入弹道测量、火箭和卫星跟踪、武器火力控制、炮位侦察、地形跟随、导航、地图测绘等;在民用上主要用于中交通管制。
目前使用的单脉冲雷达基本上都实现了模块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具有多目标跟踪、动目标显示、故障自检、维修方便等特点。
中国的跟踪雷达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在50年代仿制圆锥扫描体制的炮瞄雷达、机载截击雷达等;50年代末期开始单脉冲技术的研究。
1960~1961年间研制出第一个微波复合比较器,对单脉冲天线的实现起了推动作用。
1963年研制成功第一部单脉冲体制试验雷达,随后陆续研制出各种用途的单脉冲跟踪雷达。
一、单脉冲雷达分类根据从回波中获取角信息的方式(测角法)不同,单脉冲雷达可分为振幅法(比幅)、相位法(比相)和综合法(振幅相位)3种。
这3种测角法又可用3种角度鉴别器(振幅式、相位式、和差式)中的任何一种来获得目标的角度信息,因此综合起来有9种形式的单脉冲雷达系统,其中以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系统用的最多。
通常分为有振幅比较单脉冲雷达和相位比较单脉冲雷达两大类。
二、工作原理单脉冲雷达每发射一个脉冲,天线能同时形成若干个波束,将各波束回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进行比较,当目标位于天线轴线上时,各波束回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相等,信号差为零;当目标不在天线轴线上时,各波束回波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不等,产生信号差,驱动天线转向目标直至天线轴线对准目标,这样便可测出目标的高低角和方位角,从各波束接收的信号之和,可测出目标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测量和跟踪。
它具有圆锥扫描雷达所没有的优点:获得角误差信息的时间短(以微秒计算);不受回波振幅起伏变化的影响;测角精度高;测角支路抗幅度调制干扰(如回答式倒相干扰)的能力强。
船载单脉冲跟踪雷达快速标校方法

s h o r t e n s t h e t i me o f p h a s e c a l i b r a t i o n a n d i mp r o v e s 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c a l i b r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 :mo n o p l u s e ;t r a c k i n g r a d a r ;f a s t c a l i b r a t i o n;d i f f e r e n t i a l me t h o d;s h i p — b o r n e r a d a r
魏连魁 , 刘 杰 , 陈 小刚 , 胡 金 辉
( 中国 卫 星海 上 测 控 部 ・江 苏 江 阴 ・ 2 1 4 4 3 1 )
摘
要: 针 对 现 有 船 栽 单 脉 冲 雷 达 标校 方 法 受船 摇 影 响 较 大 、 效 率 低 等 问题 , 提 出一 种 基 于 差 分 法 的 快 速 标 校 方
Mo n o pu l s e Tr a c k i n g Ra d a r s
W EI Li a n k u i ,LI U J i e ,CHEN Xi a o g a n g,HU J i n h u i
( Ch i n a S a t e l l i t e Ma r i t i me Tr a c k i n g a n d Co nt r o l De p a r t me n t ,J i a n g y i n,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21 4 4 3 1 )
法 。 阐述 了单 脉 冲跟 踪 雷 达 的 工作 原 理 , 分析 了现 有 标 校 技 术 的缺 点 和 工 作 效 率 低 的原 因, 从 理 论 上 论 证 了快 速
单脉冲雷达的干扰对消和极化抑制技术

Absr c t a t: The r c i d sg lo a ge nd i t r e e eby m o puler da um n fe e c a r e eve i na ft r ta n e f r nc no s a rs a d dif r n ebe m a e
第 5期
21 0 0年 1 0月
雷 达 科 学 与 技 术
R ad ar Sc i ence nd T echno l a ogy
Vo1 o .8 N .5
O cob r 2 0 t e O1
单脉 冲 雷达 的 干 扰对 消 和 极 化 抑 制技 术
戴 幻 尧 ,李 永帧 , 雪松 ,肖顺 平 王
so sgv n in i ie .Th e ut n ia et a tc n s p r s h a er s lsidc t h ti a u p e st ejmmigsg a o u a d dfe e c h n e n n in l fs m n i rn ec a n l d f a i po eS R. I c n b p l d t n a c h n l a u e n e fr a c n t ejmmig b c g o n . m rv I t a ea pi o e h n et ea geme s r me tp ro m n ei h a e n a k r u d
I tr e e c n el to n lr z to u p e so c n l g n e f r n e Ca c l i n a d Po a ia i n S p r s i n Te h o o y a
Ba e n M o o u s d r sdo n p le Ra a
脉冲雷达目标角闪烁分析与抑制

脉冲雷达目标角闪烁分析与抑制摘要:本文介绍了单脉冲雷达与目标角闪烁的关系,以双散射点模型为例,描述了角闪烁产生的原理、条件和影响,并结合工作实际给出了几种抑制角闪烁的方法。
关键词:雷达;双散射点;角闪烁1引言角闪烁通常认为是目标的效应,但某种程度上也跟雷达有关。
当雷达不能分辨复杂目标的单个散射点时,就会发生角闪烁,因此有些雷达基本不受角闪烁的影响,而另一些雷达则受到很大影响。
角闪烁影响所有闭环角跟踪的雷达系统,是目标近距离跟踪时的主要测角误差源[1]。
像球体等“单散射点”目标,到达雷达天线的回波具有均匀平坦的波平面,平面有一个取决于到达角的倾角,不会产生角闪烁,如图1(a)所示。
形状复杂的目标在雷达分辨单元内具有多个散射中心,每个散射中心都会散射电磁波,他们各自的回波到达天线的倾角稍有不同,雷达接收到的回波就是这些散射电磁波的矢量和,如图1(b)所示。
(a)单散射点(b)多散射点图1目标对雷达波散射示意图用于外弹道测量的单脉冲雷达,其测角系统是按照处理均匀回波信号设计的,在处理复杂目标的不均匀回波时,测量的到达角可能使天线指向目标边缘之外,从而引起跟踪中断。
而且,距离越近,目标的角度延伸越大,角闪烁造成的误差也越大。
因此,掌握目标角闪烁产生的原理,采取有效的方法抑制角闪烁,是提高雷达跟踪稳定性的方法之一。
2目标模型的角闪烁分析假设某目标模型,在雷达分辨单元内有两个散射点,对称分布在离天线平面法线为±θD/2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2]。
图2目标角闪烁双散射点模型这两个散射点回波的相对幅度为a(a<1),相位差为α。
当相位差较小时(一般不超过90°),测量相对大散射点的角误差为:(2. 1)由式(2.1)可以看出,两散射点目标的跟踪误差Δθ与目标的角度延伸θD成正比。
当雷达天线与目标的距离增大时,角度延伸θD减小,跟踪误差Δθ也变小;反之,当雷达天线与目标的距离减小时,角度延伸θD增大,跟踪误差Δθ也变大。
单脉冲精密测量雷达速度消模糊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T 5 N9 9 中图 分 类 号
Em u a i n a d Pe f r a e Ana y i fElm i to f l to n r o m nc l ss o i na in o Veo iy Am b g t n M o o u s c a e I tum e a in R a a l ct i uiy i n p l e Ac ur t ns r nt to d r
me h d to
Cl s m b r TN9 9 a s Nu e 5
1 引言
测量 雷达 中 , 由于采 用 低 重 频 , - < 2 当 厂 r × 时 , 产生 的测 量模糊 , 数学 式表示 为 : 会 用
一L×
.
速度 消模 糊 通 常 采 用不 变 量嵌 入 法 和 线 性 估 计 法 。下面 我们 将 对 这 两 种 解模 糊 方 法 作 简 要 介
Ab t a t I n tu n a in r d r twi r d c s r me t t n a iu t fd p lrf e u n y wh n t e r p tt e s r c n i s r me t to a a ,i l p o u e i t u n a i mb g iy o o p e r q e c e h e e i v l n o i f e u n y i l s h n d u l d p lrf e u n y b c u ei s s lw e e i v r q e c . Th a e e c i e WO e i n t g r q e c e s t a o b e o p e r q e c e a s tu e o r p t i ef e u n y s t ep p rd s r s t l b mi a i n v l ct mb g i eh d fiv ra t mb d i g me h d a d l e re t t n me h d I c n r s s t e ei ia ig v l ct eo i a i u t m t o so n a i n y y e e d n t o n i a s i i t o . t o ta t h l n t eo i n ma o m n y a iu t fe to WOm e h d n e h o - l i g wi d w ya d t e si i g wid w y t r u h smu a i n a d i as mb g i e f c f y t t o su d rt en n s i n n o wa n h l n n o wa h o g i lt n lo d d o t d a h o cu i n t a i e re t to t o a l i a e v l ct mb g i u c l n c u a ey r wst e c n l s h t l a s i o n ma in me h d c n ei n t eo iy a i u t q ik y a d a c r t l . m y
单脉冲雷达多模馈源分析与设计

An a l y s i s a n d De s i g n o f Mu l t i mo d e Fe e d Ho r n f o r Mo n o p u l s e Ra d a r
CUI W e i — d o n g,Z H ONG Hu a
c e n t e r ar e g i v e n . The s e c o nc l us i o ns h a ve c e r t a i n i ns t r u c t i o n al s i gn i f i c an c e t o e n gi ne e r i n g d e s i gn .
Ke y wo r d s : mu l t i mo d e f e e d ;mo d e r a t i o;p h a s e c e n t e r ;p h a s e d a r r a y a n t e n n a
第 1期
2 0 1 3年 2月
雷 达 科 学与 技 术
R adar Sc i ence and T echnol ogY
Vo 1 . 1 1 N0 . 1
Fe b r u a r y 2 01 3
单脉 冲 雷达 多模 馈 源分 析 与 设计
崔卫东, 钟 华
( 陕 西 黄 河集 团有 限公 司设 计 所 ,陕西 西安 7 1 0 0 4 3 ) 摘 要 : 详 细 分 析 了单 脉 冲 雷 达 四 喇 叭 三模 馈 源 的原 理 和 设 计 方 法 , 指 出馈 源模 比 的 变化 和 口径 面相 位分布的不一 致, 都 会 对馈 源 的 方 向 图 产 生 影 响 , 考 虑 这 些 因素 , 经过严 格推导 , 得 出 了这 种 馈 源 方 向 图 的
单脉冲雷达距离和速度测量精度技术解析

单脉冲雷达距离和速度测量精度技术解析摘要:科技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分析了单脉冲雷达测量误差的不同来源及其对测量精度的贡献,并给出了误差分类,对于随机误差给出了工程上常用的减小误差方法。
关键词:单脉冲雷达;测量精度;误差分析;卡尔曼滤波引言单脉冲雷达属于一种较为精密测量雷达,通过测量运动目标距离测站的距离变化和距离变化率,再结合伺服跟踪系统的测角数据,从而完成对目标运行轨迹测量。
单脉冲雷达在进行距离测量时,很容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距离测量存在较大的误差,会造成目标飞行任务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为了提升单脉冲雷达距离的准确性,采用合理的速度测量精度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对单脉冲雷达距离和速度测量精度技术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和阐述。
1单脉冲雷达的主要干扰技术分析随着电子干扰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今能够对雷达实施干扰的技术非常多,我们从战术应用角度将其分为常规干扰和非常规干扰两大类。
其中,常规干扰具体指的是雷达对抗中经常采用的普适性较强的一些干扰方法,其主要干扰原理是有效降低雷达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常用的常规干扰技术主要包括阻塞噪声、射频存储转发干扰和无源干扰等。
雷达抗常规干扰的主要方法是提升雷达的跟踪和探测性能,比如增加隐身天线、增加发射功率以及采用低截获概率技术等。
非常规干扰主要是指对采用了特定技术的雷达或者构造、功能比较特殊的雷达实施干扰的方法和措施。
一般来讲,对特定的雷达进行非常规干扰应当先侦查、收集被干扰雷达的一些特定信息(比如雷达频率、雷达操作系统等),然后使干扰机在逼真复现被干扰雷达信号的同时有效控制信号,从而产生虚假现象,通过制造假的雷达目标回波,让被干扰雷达产生错误的数据和信息。
非常规干扰方法对跟踪雷达的干扰更为有效,这也是对单脉冲雷达进行干扰时经常采用的方法。
这类干扰技术主要有距离欺骗、角度欺骗、速度欺骗和自动增益控制欺骗等。
其中,距离欺骗的特点是利用干扰信号将雷达距离波门从真目标上脱开,以控制、转发或延迟等有效手段使雷达产生距离假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达大作业单脉冲雷达在测角方面的应用班级: 1302019姓名:指导教师:魏青一、引言1、背景对目标的定向,是雷达的主要任务之一,单脉冲定向是雷达定向的一个重要方法。
之所以叫“单脉冲”,是因为这种方法只需要一个目标回波脉冲,就可以给出目标角位置的全部信息。
单脉冲技术由于其良好的测角、角跟踪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因此除了在跟踪雷达中应用之外,还广泛应用到各种武器平台的控制雷达当中。
本文分析了标定方法确定天线方向图信息的理论有效性,给出利用标定结果进行宽带单脉冲测角的方法。
2、简介宽带单脉冲雷达是将传统的单脉冲雷达加载宽带信号。
在宽带信号观测下,目标可认为由一系列孤立的散射点组成。
从而宽带单脉冲雷达测角实际上是测定一系列散射点的角度。
宽带单脉冲雷达测角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除了标跟踪,还可以应用于三维成像。
根据对宽带单脉冲测角的基本原理分析可知,天线方向图在测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文献在讨论宽带单脉冲测角时,通常都是采取与文献类似的方法: 根据理论模型,设定方向图函数。
对于实际的宽带单脉冲雷达系统,方向图函数通常并不是严格的满足理论模型。
此外,精确测量实际雷达系统的方向图际雷达系统进行标定来为测角提供必要的方向图信息。
二、单脉冲雷达的自动测角系统中的优势1、角度跟踪精度与圆锥扫描雷达相比,单脉冲雷达的角度跟踪精度要高得多。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圆锥扫描雷达至少要经过一个圆锥扫描周期后才能获得角误差信息,在此期间,目标振幅起伏噪声也叠加在圆锥扫描调制信号(角误差信号)上形成干扰,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带宽又不能太宽,以免将频率为圆锥扫描频率的角误差信号也平滑掉,因而不能消除目标振幅起伏噪声的影响,在锥扫频率附近一定带宽内的振幅起伏噪声可以进入角跟踪系统,引起测角误差。
而单脉冲雷达是在同一个脉冲内获得角误差信息,且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带宽可以较宽,故目标振幅起伏噪声的影响基本可以消除。
第二、圆锥扫描雷达的角误差信号以调制包络的形式出现,它的能量存在于上、下边频的两个频带内,而单脉冲雷达的角误差信息只存在于一个频带内。
故圆锥扫描雷达接收机热噪声的影响比单脉冲雷达大一倍。
单脉冲雷达的角跟踪精度比圆锥扫描雷达的要高一个量级,约为0.1-0.2密位。
2、天线增益和作用距离单脉冲雷达在增益利用方面比圆锥扫描雷达好。
单脉冲用和波束测距,差波束测角,合理设计馈源可使和波束的增益与差波束的增益同时最大,因而使测距测角性能最佳。
在相同天线增益、发射功率、接收机噪声系数情况下,单脉冲雷达比圆锥扫描雷达作用距离更远、测距精度更高。
并且,圆锥扫描雷达的角跟踪灵敏度的作用距离不能同时最大,兼顾两者性能,权衡选择波束参数,只能做到角跟踪灵敏度和作用距离约为最大值的88%。
3、角度信息的数据率单脉冲雷达比圆锥扫描雷达高。
单脉冲雷达理论上只要一个脉冲就可以获得一次角信息,数据率为r f(脉冲重复频率)。
而圆锥扫描雷达必须经过一个圆锥扫描周期才能获得一次角信息。
圆锥扫描一周内至少需要四个脉冲,因而理论数据率是4rf,考虑到调制包络信号不失真,通常需要10个脉冲以上,所以实际数据率小于10rf。
三、单脉冲雷达系统多路接收是实现单脉冲定向的技术方法,单脉冲定向的关键就在于用几个独立的接收支路同时接收目标的回波信号,然后再将这些信号加以处理比较,最终计算得到目标信号的到达角。
通常,在三维空间对一个目标定向要采用四个独立的接收支路:方位面两个支路,俯仰面两个支路。
根据角度鉴别器和测角方法的不同,单脉冲雷达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九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下图给出了两维角坐标(方位和俯仰)振幅和-差式单脉冲雷达系统框图。
测角方法(角度鉴别器的类型)三种定向方法的基本单脉冲雷达振幅法相位法综合法振幅法相位法和差式振幅——振幅振幅——相位振幅和——差相位——振幅相位——相位相位和——差综合振幅综合相位综合和——差四、单脉冲定向原理对目标的定向,即测定目标的方向,是雷达的主要任务之一。
单脉冲定向是雷达定向的一个重要方法。
所谓“单脉冲”,是指使用这种方法时,只需要一个目标回波脉冲,就可以给出目标角位置的全部信息。
根据从回波信号中提取目标角信息的特点,可以将单脉冲定向分为两种基本的方法:振幅定向法和相位定向法,分别见于下图。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由它们合成的振幅—相位定向法(或称为综合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振幅定向法振幅定向法是用天线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幅度值来进行角度测量的,该幅度值的变化规律取决于天线方向图以及天线的扫描方式。
振幅定向法可以分为最大信号法和等信号法两大类,其中等信号法又可以分为比幅法和和差法。
如图所示,平面两波束相互部分交叠,其等强信号轴的方向已知,两波束中心轴与等强信号轴的偏角0θ也已知。
假设目标回波信号来向与等强信号轴向的夹角为θ,天线波束方向图函数为F(θ),则两个子波束的方向图函数可分别写成()()()⎩⎨⎧-=+=θθθθθθ0201)(F F F F 两波束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可以表示成:()()()()()()⎩⎨⎧-==+==θθθθθθθθ022011F K F K u F K F K u a a a a 其中a K 为回波信号的幅度系数。
对于比幅法,直接计算两回波信号的幅度比值有:()()()()θθθθθθ-+=0021F F u u 根据上式比值的大小可以判断目标回波信号偏角θ的方向,再通过查表就可以估计出θ的大小。
对于和差法,由()θ1u 和()θ2u 可计算得到其和值()θ∑u 及差值()θ∆u 分别如下:()()()()()()()()()()()()⎩⎨⎧--+=-=-++=+=∆∑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00210021F F K u u u F F K u u u a a 其中()()()θθθθθ-++=∑00)(F F F 称为和波束方向图;()()()θθθθθ--+=∆00)(F F F 称为差波束方向图。
若θ很小(在等强信号轴附近),根据泰勒公式可以将()θθ+0F 和()θθ-0F 展开近似为:()()()()()()()()()()()()⎩⎨⎧'-=+'-=-'+≈+'+=+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002000002000F F o F F F F F o F F F 进一步可以得到: ()()()()⎩⎨⎧'≈≈∆∑θθθθθ0022F K u F K u a a归一化和差信号值可得:()()()()υθθθθθθ='=∑∆00F F u u (2-6) 其中()()00θθυF F '=是天线方向图在波束偏转角0θ处的归一化斜率系数。
即可计算得到目标回波信号偏角θ为:()()υθθθ1∑∆=u u 对于振幅定向法来说,其优点是测向精度较高,便于自动测角,缺点是系统较复杂,作用距离较小等。
2、相位定向法相位定向法是将两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加以比较以确定目标在一个座标平面内方向。
如上图所示,对于遥远区域内的点目标,目标回波可近似看成是两列平行波分别入射到两天线上,因而两天线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振幅相同而相位不同。
两天线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时差为:Cd θτsin =其中C 为电磁波在空气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则对应的相位差为: θλπϕsin 2d =∆ 如果我们能测出信号到达天线1和2的相位差,那么,我们就能得到信号到达的方向θ为: ⎪⎭⎫ ⎝⎛∆=d πϕλθ2arcsin 相位定向法容易得到较高的精度,这是它突出的优点,其缺点是容易引起相位差的测量模糊,并需要对信号频率进行测量。
五、MATLAB 仿真结果:附录:代码k=0.75;d=0.20;labda=2*pi/k;theta_3db=1.2*labda/d;theta_k=theta_3db/3;theta=-1.7*theta_3db:0.1:1.7*theta_3db;f1=exp(-1.3863*(theta-theta_k).^2/theta_3db^2);f2=exp(-1.3863*(theta+theta_k).^2/theta_3db^2);sigma=f1+f2;delta=f1-f2;figure,subplot(221),plot(theta,f1,'g-'),grid onhold on,plot(theta,f2),xlabel('\theta'),ylabel('两馈源形成的波束');subplot(222),plot(theta,sigma),xlabel('\theta'),ylabel('和波束\Sigma'),grid on subplot(223),plot(theta,delta),xlabel('\theta'),ylabel('差波束\Delta'),grid on subplot(224),plot(theta,(delta./sigma)),grid onxlabel('\theta'),ylabel('归一化\Delta/\Sig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