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氮族元素(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氮族元素教案 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氮族元素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讲氮族元素1.氮与磷【考纲要求】氮气的结构和性质。

2. 氮的氧化物及NO、NO2和O2的混合物的有关计算。

3. 考查NO、NO2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有关气体的净化、干燥等知识。

4. 掌握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5.了解P2O5 、 H3PO4的性质用途。

2.氨铵盐【考纲要求】NH3 、NH4+的结构和性质NH3实验室制备以及NH4+的检验3.硝酸【考纲要求】1.掌握硝酸的性质2.掌握硝酸的工业制法氮族元素基础知识氮气1.N2的电子式,结构式,由此可以得出 N2分子的结构很 ,N2化学性质 ___ __2. N2的化学性质N2 + H2 → N2 + O2 →N2+Mg→ Mg3N2+H2O→3.NO的性质无色有毒、不溶与水的气体,能与血红蛋白作用。

NO + O2→NO + NO2 + 2NaOH = 2NaNO2 + H2O (除硝酸厂的尾气)不与碱作用生成盐,为不成盐氧化物。

4.NO2的性质______色有毒、有_______气味的气体。

(2) 3NO2 + H2O = 2HNO3 + NO 2NO2 = N2O4 (在解化学题中有很重要的应用)5.有关NO、NO2、O2等与水的作用计算(无气体剩余的比例),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4NO2 ~ O2 4NO ~ 3O26.磷(1)了解白磷分子结构,并与NH4+、CH4的空间结构、键角做对比。

(1)白磷是一种色状固体,有剧毒, 溶于水, 溶于CS2, 着火点为。

白磷通常保存里。

红磷是粉末状固体, 毒, ----------- 溶于水, 溶与CS2,着火点为。

两者互为。

(2) P + O 2 → P + Cl2(足量) →(3) P2O5是、的酸酐,有极强的性,是一种酸性干燥剂。

P2O5不能干燥等性气体。

二、NH3纯净的氨气是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氨很容易 ,液氨气化是要吸收热量,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2. NH3的化学性质(1) 氨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通常把当作溶质,氨水的密度比水 ,而且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

高考一轮学案氮族元素学案

高考一轮学案氮族元素学案

氮族元素 [氮气](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 2 78%(体积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 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 ≡N .由于N 2分子中的N ≡N 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4)氮气的化学性质:①N 2与H 2化合生成NH 3 N 2 +3H22NH 3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②N 2与O 2化合生成NO : N 2 + O 22NO 说明 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5)氮气的用途:①合成氨,制硝酸;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 ⑧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 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NO 、NO 2性质的比较][自然界中硝酸盐的形成过程](1)电闪雷鸣时:N 2+O 22NO (2) 2NO + O 2= 2NO 2(3)下雨时:3NO 2 + H 2O =2HNO 3 + NO(4)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土壤中,并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光化学烟雾] NO 、NO 2有毒,是大气的污染物.空气中的NO 、NO 2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NO 2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烟雾——光化学烟雾.因此,NO 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光化学烟雾刺激呼吸器官,使人生病甚至死亡.2.铵盐[氨](1)氨的物理性质:①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②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因此,氨气可进行喷泉实验)(2)氨分子的结构:NH 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 (3)氨的化学性质:①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 3分子与H 2O 分子结合成NH 3·H 2O(叫一水合氨).NH 3·H NH 4+和OH -:NH 3 + H 23·H 2NH 4+ + OH -a .氨水的性质:氨水具有弱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反而越小(是一种特殊情况).NH 3·H 2O 不稳定,故加热氨水时有氨气逸出:NH 4++ OH -NH 3↑+ H 2Ob .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其中含有3种分子(NH 3、NH 3·H 2O 、H 2O)和3种离子(NH 4+和OH -、极少量的H +).c .氨水的保存方法: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氨水.通常把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d .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氨水虽然大部分以NH 3·H 2O 形式存在,但计算时仍以NH 3作溶质.②跟氯化氢气体的反应:NH 3 + HCl = NH 4C1说明 a .当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水中挥发出来的NH 3与盐酸挥发出来的HCl 化合生成的NH 4C1晶体小颗粒.b .氨气与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硝酸等)相遇,因反应生成微小的铵盐晶体而冒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c .氨气与不挥发性酸(如H 2SO 4、H 3PO 4等)反应时,无白烟生成.③跟氧气反应: 4NH 3 + 5O 2 4NO + 6H 2O说明 这一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之一.(4)氨气的用途: ①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的原料;②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的常用原料;③用作冰机中的致冷剂.[铵盐] 铵盐是由铵离子(NH 4+)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1)铵盐的化学性质:①受热分解.固态铵盐受热都易分解a .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非氧化性的挥发性酸时,则加热时酸与氨气同时挥发,冷却时又重新化合生成铵盐。

2019-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氮族元素学案新人教版

2019-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氮族元素学案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氮族元素学案新人教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一课时氮与磷【考纲要求】1.氮气的结构和性质。

2. 氮的氧化物及NO、NO2和O2的混合物的有关计算。

3. 考查NO、NO2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有关气体的净化、干燥等知识。

4. 掌握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5.了解P2O5 、 H3PO4的性质用途。

教与学方案笔记与反思【自学反馈】一.氮气1.N2的电子式,结构式。

由此可以得出 N2分子的结构很 ,化学性质活泼。

2. N2的化学性质N2 + H2 → N2 + O2 →N2+Mg→ Mg3N2+H2O→3.NO的性质(1)无色有毒、不溶与水的气体,能与血红蛋白作用。

(2) 2NO + O2 =2 NO2 NO + NO2 + 2NaOH = 2NaOH + H2O (除硝酸厂的尾气)不与碱作用生成盐,为不成盐氧化物。

4.NO2的性质(1)红棕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 3NO2 + H2O = 2HNO3 + NO 2NO2 = N2O4 (在解化学题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NO2+SO2=SO3+NO5.有关NO、NO2、O2等与水的作用计算(无气体剩余的比例)4NO2 ~ O2 4NO ~ 3O2 NO2 ~ NO ~ O26.磷(1)了解白磷分子结构,并与NH4+、CH4的空间结构、键角做对比。

(1)白磷是一种色状固体,有剧毒, 溶与水, 溶与CS2, 着火点为。

白磷通常保存里。

红磷是粉末状固体, 毒, 溶与水, 溶与CS2,着火点为。

两者互为。

(2) P + O 2 → P + Cl2(足量) →(3) P2O5是的酸酐,是固体,有极强的性,是一种酸性干燥剂。

P2O5不能干燥等性气体。

【例题解析】[例1]常温下,在V L密闭容器中有a mol NO气体,压强为b kpa,若再充入a mol O2,保持温度不变,反应后容器内的压强是( )A.等于1.5b kpaB. 等于2b kpaC. 小于1.5b kpaD. 大于1.5b kpa解题思路: 。

第八章《氮族元素》高三化学复习教案

第八章《氮族元素》高三化学复习教案

《氮族元素》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氮族元素、氮气【教学目标】1、能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熟练地写出氮、磷两种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2、认识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度规律,以及引起氮族元素性质异同的原因。

3、记住氮族元素的一些重要性质。

4、认识氮分子结构、性质及其重要用途。

5、熟悉氮在六种不同氧化物中的化合价;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重要性质。

6、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一、氮族元素的结构特点氮族元素包括 N、 P、A S、 S b、 B i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VA 族。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5 个,它们的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它们在原子结构上的异同处决定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有:从氮到铋、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固态氮和红磷、白磷均属分子晶体,熔沸点逐渐升高;锑和铋的金属性已较显著,熔、沸点的递变规律与碱金属单质相仿,逐渐降低。

砷较特殊,灰砷已呈现一定金属性,但常压下,它在613C0时能升华,加压下测得的熔点是氮族元素的单质中最高的。

二、氮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相似性递变性1、最外层上均为 5 个电子,均能1、氮、磷、砷、锑、铋的单质从非金获得 3 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

属过渡到金属。

2、在最高价氧化物中化合价都是2、氮、磷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5 价,化学式为 R2 O5放电2NO (难化合)N 2+O23、在气态氢化物中,都显- 3 价化点燃2P2O5(易化合)4P+5O 2学式为 RH3点燃2P2O5P4+5O 2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所以还原性 N<P为: H 3RO4或 HRO 33、氮、磷与 H 2反应的条件不同高温、高压N 2+3H 2催化剂2NH 3而磷与 H 2很难直接化合成PH3所以氧化性: N>P4、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 3、 PH3、 A S H3、 S b H3稳定性逐渐减弱5、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NO 3、 H3PO4、 H3A S O4、 H3S b O4酸性逐渐减弱说明:①氮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是 5,但主要为 +3 、+5 价。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

第四节氮及其重要化合物最新考纲:1.掌握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含氮化合物的多样性,并对其进行分类。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根据氮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知识点一氮气及其氧化物1.氮气的结构与性质(1)氮元素的存在与氮的固定(2)N2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3)N2的化学性质2.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氧化物的化学式N2O NO N2O3NO2、N2O4N2O5氮元素的价态+1 +2 +3 +4 +5 N2O俗称笑气,有麻醉作用;N2O3是亚硝酸的酸酐;N2O5为硝酸的酸酐。

(2)NO与NO2性质的比较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提示:124 g P4的物质的量是1 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一分子P4含有6个P—P 键,因此1 mol P4所含P—P键数目为6N A。

2.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提示:N2与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提示:NO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收集NO应采用排水法。

4.0.3 mo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提示: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每有0.3 mol NO2参加反应,转移0.2 mol电子。

5.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提示:用水吸收NO2还会放出有毒气体NO。

6.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提示:NO2遇水生成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课中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课中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复习课导学案班级:姓名:使用日期:2024年10月考点一:氮气的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 3N 2遇水强烈水解);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合成氨原理);属于固氮,体现N 2的性。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一步生成NO 2),属于固氮,体现N 2的性。

【回归课本—一标多本】(人教版)1.下列关于N 2的叙述错误的是()。

A.N 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B.在雷雨天,空气中N 2的与O 2可反应生成NOC.氮的固定是将N 2转化成含氮的化合物D.1molN 2可与3mol H 2完全反应生成2mol NH 3(苏教版)2.如图所示的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图中①和②的转化过程属于氮的固定B.③和④的转化说明含氮有机物和含氮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C.发生⑤转化的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D.⑥是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的反硝化过程,该过程有助于弥补人工固氮对氮循环造成的影响课题氮及其化合物课型复习课课时1编写人徐薇婷审核人陈常菊教学目标 1.掌握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关注氮氧化物的污染,保护环境。

重难点能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方面理解并应用氮及其化合物【直击高考】(2022•江苏卷8改编)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氮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C.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D.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属于氮的固定,是物理变化考点二:氮气的用途:①氮气常用作_________,如焊接金属、填充灯泡、保存食品等。

②氮气是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原料。

2022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教学案氮族元素(新人教版)

2022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教学案氮族元素(新人教版)

2022年高三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教学案氮族元素知识梳理1 氮族元素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所含元素:。

(2)氮原子的电子式:磷原于的原子结构示意筒图:。

(3)随电子层数增多,。

(4)元素的主要化合价N: P,As:-3、+3、+5 Sb,Bi:+3、5(5)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金属性逐渐.2.单质性质递变:(1)状态:;(2)密度:.(3)熔、沸点:逐渐升高;降低。

3.化合物性质:气态氢化物从NH3至BiH3稳定性依次,碱性依次,复原性依次。

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

答案:1.〔1〕 N P As Sb Bi 〔2〕〔3〕原子半径增大〔4〕-3、+1、+2、+3、+4、+5 〔5〕减弱、增强 2.〔1〕气态→固态〔2〕逐渐增大〔3〕N、P、As ; Sb、Bi 3. 减弱、减弱、增强、减弱例1.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它的含氧酸的钾盐化学式不可能是A〕KRO3B〕K3RO4C〕KRO2D〕K2RO4导学解析:对绝大多数主族元素而言,最外层电子数与最高正价相等。

但不排除该元素存在其它正价的可能,只不过其它正价均小于最高正价。

D选项中R元素化合价为+6,已超过了最外层电子数。

因此不可能!答案:D总结心得:注意硝酸盐与磷酸盐形式的不同。

例2、根据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砷的单质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B〕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C〕砷可以有-3、+3、+5等多化合价D〕砷的复原性比磷弱自己的思路:导学解析:N、P、As——由上而下,以磷为参照,可判断D选项中所述及的性质不可能〔金属性增强,单质的复原性随之增强〕答案:D总结心得:氮族元素性质从上到下呈相似和递变规律。

例3、能证明氮元素比磷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A 氮气在常温下是气体,而磷单质是固体B 氮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磷能在空气中燃烧C NH3极易溶于水,而PH3难溶于水D NH3在空气中不可燃,而PH3可燃自己的思路:导学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常常可用四种性质进行判断:单质的氧化性、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的复原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高考化学一轮 4.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精品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化学一轮 4.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精品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氮及其重要化合物【高考目标导航】考纲导引考点梳理1.掌握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掌握氨、铵盐、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氨和铵盐。

硝酸。

【基础知识梳理】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颜色气味毒性密度溶解性N2 无色无味无毒比空气稍小难溶于水NO 无色无味有毒比空气稍大不溶于水NO2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稍大与水发生反应2.化学性质(1)氮气①与氧气反应②与氢气反应(2)NO与O2反应:2NO+O2===2NO2(3)NO2与H2O反应:3NO2+H2O===2HNO3+NO3.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1)形成硝酸型酸雨。

(2)形成光化学烟雾。

(3)破坏臭氧层。

二、氨和铵盐1.氨气(NH3):(1)分子结构:由极性键形成的三角锥形的极性分子,N原子有一孤对电子;N -3价,为N元素的最低价态(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3)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氨水呈碱性,原理:NH3+H2O NH3·H2O NH4++OH-氨气是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氨气。

②与酸反应与挥发性酸(如浓盐酸、硝酸)的反应:NH3+HCl=NH4Cl 现象:产生白烟与硫酸反应:2NH3+H2SO4=(NH4)2SO4③与盐反应: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 NH3·H2O=Al(OH)3↓+3NH4+④氨气的还原性NH3中的N 呈—3价,所以NH3具有还原性,能被O2、CuO 、NOx 、Cl2等物质氧化。

a.4NH3+5O2 催化剂△ 4NO+6H2O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b.2NH3+3CuO 3Cu+N2+3H2Oc.3Cl2+8NH3==N2+6NH4Cl2.铵盐(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受热分解: NH4HCO3 = NH3↑ + H2O + CO2↑(30℃以上可分解),NH4Cl = NH3↑+ HCl ↑②与碱反应: Ca (OH )2 + 2NH4Cl = CaCl2 + 2NH3↑ + 2H2O 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 + OH- =NH3↑+ H2O (该性质可用于氨气的制取和铵根离子的检验)(3)NH4+的检验:取少量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加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教学案氮族元素知识梳理1 氮族元素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所含元素:。

(2)氮原子的电子式:磷原于的原子结构示意筒图:。

(3)随电子层数增多,。

(4)元素的主要化合价N: P,As:-3、+3、+5 Sb,Bi:+3、5(5)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金属性逐渐.2.单质性质递变:(1)状态:;(2)密度:.(3)熔、沸点:逐渐升高;降低。

3.化合物性质:气态氢化物从NH3至BiH3稳定性依次,碱性依次,还原性依次。

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

答案:1.(1) N P As Sb Bi (2)(3)原子半径增大(4)-3、+1、+2、+3、+4、+5 (5)减弱、增强 2.(1)气态→固态(2)逐渐增大(3)N、P、As ; Sb、Bi 3. 减弱、减弱、增强、减弱例1.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它的含氧酸的钾盐化学式不可能是A)KRO3B)K3RO4C)KRO2D)K2RO4导学解析:对绝大多数主族元素而言,最外层电子数与最高正价相等。

但不排除该元素存在其它正价的可能,只不过其它正价均小于最高正价。

D选项中R元素化合价为+6,已超过了最外层电子数。

因此不可能!答案:D总结心得:注意硝酸盐与磷酸盐形式的不同。

例2、根据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砷的单质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B)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C)砷可以有-3、+3、+5等多化合价D)砷的还原性比磷弱自己的思路:导学解析:N、P、As——由上而下,以磷为参照,可判断D选项中所述及的性质不可能(金属性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随之增强)答案:D总结心得:氮族元素性质从上到下呈相似和递变规律。

例3、能证明氮元素比磷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A 氮气在常温下是气体,而磷单质是固体B 氮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磷能在空气中燃烧C NH3极易溶于水,而PH3难溶于水D NH3在空气中不可燃,而PH3可燃自己的思路:导学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常常可用四种性质进行判断:单质的氧化性、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的还原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因此选D。

答案:D总结心得: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从上到下呈相似和递变规律。

知识梳理2 N2、NO和NO2、、磷1.(1)N2的分子结构:电子式:,结构式:。

N2性质稳定的原因:。

(2)N2的化学性质氧化性: N2+ H2== ; N2+ Mg== ;还原性: N2+ O2== ;2.NO和NO2NO的性质: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方程式:。

NO2的性质:(1)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溶于水,是大气污染物。

(2)氧化性:NO2+SO2== NO2+2I—+2H+==6NO2+8NH3===(3)与水反应:。

3.磷Ⅰ白磷和红磷物理性质比较白磷Ⅱ化学性质:(1)跟O2反应:。

(2)跟Cl2反应:2P+3C122PCl3。

答案:答案:1.(1) N三N ;分子内存在叁健,键能大(2)N2+3H2≒ NH3N2+3Mg Mg3N2 N2+O2==2NO 2.2NO+O2==2NO2SO3+NO NO+I2+H2O 7N2+12H2O 3NO2+H2O ===2HNO3+NO3. Ⅰ(1)白色或黄色蜡状固体(2)红棕色粉末状固体(3)不溶于水,易溶于CS2(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CS2 Ⅱ4P+5O22P2O5 2P+5C122PCl5例1、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2m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A 3:2B 2:3C 8:3D 3:8导学解析:NO与O2的混合气体遇水时发生如下反应:4NO+3O2+2H2O===4HNO3因此残留的气体可能是NO也可能是O2。

但“当气体与空气接触时变为红棕色”,这一现象说明残留的气体应该是NO。

参加反应的是体积的NO和n体积的O2。

求解如下:2m得:38=nm 答案:C总结心得:充分考虑4NO+3O 2+2H 2O===4HNO 3 2NO+O 2==2NO 2 的应用,NO 2红棕色气体。

例2、红磷、白磷的化学性质比N 2活泼是由于( )A.磷元素比氮元素非金属性强B.磷原子比氮原子易获电子C.磷分子中磷原子间的键能比氮分子中氮原子间的键能小D.磷分子间作用力比氮分子间作用力小 自己的思路:导学解析:元素活泼性越强,其形成的单质的活泼性不一定强。

原子间的键能大,分子就稳定,单质的活泼性就差 答案:C总结心得: N 三N ;分子内存在叁健,键能大。

而键能小。

知识梳理3 氨气1.氨的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气体,有 气味,密度比空气 (大或小)。

氨的沸点较高,很容易 。

极易溶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氨溶解 体积氨气。

2.氨的分子结构氨气的化学式是NH 3.电子式为: ;结构式: ,空间构型: ,是 分子. 3.氨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 方程式: ,氨水有弱碱性,能使酚酞变红,使石蕊变蓝,NH 3·H 2O 在水中的反应电离:NH 3+H 2O NH 3·H 2O NH 4++OH—,氨水中的微粒有分子: ,离子: , 受热易分解,方程式: 。

(2)与酸反应①与HCl 反应:方程式 NH 3+HCl =NH 4Cl蘸有浓NH 3·H 2O 和浓HCl 的玻璃棒靠近时出现的现象为 . ②与H 2SO 4反应:方程式: 。

利用该反应在气体净化中吸收NH 3 (3)与氧气反应:氨在纯氧中能够燃烧,方程式; 。

接触氧化的条件:催化剂并加热,方程式: 。

答案:1.刺激性、小、液化、700 2. 三角锥型、极性 3.(1) NH 3+H 2O NH 3·H 2O 、NH 3、NH 3·H 2O 、H 2O ;NH 4+、OH —、H +。

NH 3·H 2O NH 3↑十H 2O (2)生成白色的烟 2NH 3+H 2SO 4==(NH 4)2SO 4 (3)4NH 3+3O 22N 2+6H 2O 、4NH 3+5O 2==4NO+6H 2O例1、将a LNH 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 (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 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是( )A. 2a -bB. b -aC. 2a -bD. b -a a b b a 导学解析:用差量法求解。

2NH 3=====N 2+3H 2 △V 2 1 3 2 x b -a设有xLNH 3分解,则气体体积将增加xL ,所以有x=b -a ,故平衡时NH 3的体积分数是答案C总结心得:NH 3在铁触媒的作用下发生的是可逆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

例2、常温下,A 、B 两种无机气体组成的混合物(M A >M B ),经分析混合气体中只含氮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 和B 以何种比例混合,N 和H 质量比总大于的是( )A.NH 3(A)、H 2(B)B. NH 3(A)、N 2(B)C. N 2(A)、H 2(B)D. N 2(A)、NH 3(B)自己的思路:导学解析:由于NH3中的氮氢质量比等于N和H质量比总大于N2和NH3,又M A>M B,所以A为N2,B为NH3。

答案:D总结心得:熟练掌握常见含氮元素的气体。

知识梳理4 铵盐、NH4+的检验1. 铵盐的性质:(1)通性:铵盐都是晶体,都能溶于水。

(2)不稳定性:铵盐受热都易分解,写出下列铵盐分解的方程式:NH4C1 ; (NH4) 2CO3.NH4HCO 3 .(3)与碱的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2NH4Cl+Ca(OH) 2;(NH4) 2 CO3 +2NaOH ;2. NH4+的检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然后加入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变,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或用蘸有浓HCl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则证明含有NH4+。

)离子方程式: .答案:1.(2) NH3 +HC1 2NH3 +H2O +CO2 NH3 +H2O+CO2 (3) 2NH3↑+CaCl2+2H2ONa2 CO3 +2NH3↑+2H2O 2. NaOH 蓝色 NH4++OH — NH3↑十H2O例1、下列化合物既与硫酸反应,又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①NaHCO3②NaHSO4③(NH4)2S④NaNO3⑤Al(OH)3A.只有①B.只有③C.①②③D.①③⑤导学解析:HCO3既与酸又与碱反应。

NaHSO4只与碱反应。

(NH4)2S既与酸生成H2S又与碱生成盐。

Al(OH)3具有两性。

NaNO3溶液与上述两种物质都不反应。

答案:D总结心得:两性化合物、弱酸酸式盐和弱酸弱碱盐都可以既与酸又与碱反应。

例2、有下列几种10电子微粒:OH-、Na+、NH4+、NH3、Mg2+、H3O+,其中在溶液中能两两发生反应的共有()A.四组B.五组C.六组D.七组自己的思路:导学解析:能发生反应的有:OH-与NH4+;OH-与Mg2+;OH-与H3O+;Mg2+与NH3,共五组。

答案:B总结心得:OH-与弱碱阳离子、H3O+反应。

知识梳理5 NH 3的实验室制法:①所用药品为:NH 4C1、Ca(OH) 2 ; 方程式 .:②仪器: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

③收集方法:。

④验满方法:将湿润的置于试管口看是否变蓝。

⑤集气试管口放团棉花,其作用:。

⑥干燥NH,可用作干燥剂。

CaCl 2不能(能或不能)干燥氨气。

⑦尾气的处理方法:将沾有的棉花堵在试管口,目的:吸收NH 3,防止污染空气.⑧NH 3的其它制法:a.在NaOH固体中滴加浓氨水; b.加热浓氨水制取氨气;答案:①2NH 4C1+Ca(OH) 22NH 3↑+ 2H2O+CaCl 2 ③向下排空气法④红色石蕊试纸⑤防止对流以便收集到较纯净的氨气⑥碱石灰⑦稀H2SO4例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导学解析:本题考察实验室制取NH3的装置图及试剂的选择。

A中试剂错,因生成NH3与HCl 化全成NH4Cl得不到NH3,B正确。

C图试管底应略高于试管口,以防生成水使试管爆炸,D正确。

答案:A、C总结心得:实验室制取NH3的试剂一般为浓氨水受热、浓氨水加碱性物质、铵盐与碱共热。

例2、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图1 图2⑴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⑵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做干燥剂。

⑶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⑷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自己的思路:导学解析:⑴实验室常用NH4CI与Ca(OH)2混合加热来制N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