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特征符号全解
形位公差的符号以及标注

B) 基准是尺寸要素确定的中心线、中心面或中心点时,符号置于 该尺寸线的延长线上(对齐) 。
C) 螺纹、齿轮和花键 以螺纹中径轴线作为基准要素(可省略PD)。如用大径轴线标注
“MAJOR DIA”(MD);用小径轴线标注“MINOR DIA”(LD)。 齿轮和花键轴线作为基准要素时,如用节径轴线标注“PITCH DIA”
2 被测要素的标注(两国标准不完全相同) GB — 形位公差框格通过用带箭头的指引线与被测要素相连。 A)当公差涉及轮廓线或轮廓面时,箭头指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 延长线(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பைடு நூலகம்
分开
Ø
素线直线 度
分开 平面度
B)当公差涉及要素的中心线、中心面或中心点时,箭头应位于尺 寸线的延长线上(对齐)。
(PD);用大径轴线标注“MAJOR DIA” (MD),用小径轴线标注 “MINOR DIA”(LD)。
A
MD
D)当一个要素既是被测要素又是基准要素时的标注 基准符号放在公差框格的下方或上方
E)相同项目,多个框格的标注的区别 两个独立要求 SINGLE SEGMENT PROFILE
复合要求 COMPOSITE
形位公差的符符号以及标注
符号( GB/T 1182 – 2008)
1 几何特征符号
与96标准 的区别是:在 方向公差和位 置公差中均列 入线、面轮廓 度。同轴度和 同心度分别列 出。
这样由原来的 14种增加到19 种。
2 附加符号
新增
原先有,现 放表中 新增
不知为何 将 R 放注
美国和GM 新标准无
若轮廓度表示的公差要求适用范围不是整个周边轮廓时,用双向 箭头标注出其适用范围。
GB/T 无
形位公差详解

➢ 组合(公共)基准 — 二个或二个以上基准要素做一个基准; A-B
典型的例子为公共轴线做基准。 A-B
A
B
图 17
➢ 基准体系 Datum Reference Frame — 三个互相垂直的理想 (基准)平面构成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见图18。
图 18
A. 板类零件基准体系
用 三 个 基 准 框 格 标 注
由于加工过程中工件在机床上的定位误差、刀具与工件的 相对运动不正确、夹紧力和切削力引起的工件变形、工件的内 应力的释放等原因,完工工件会产生各种形状和位置误差。
各种形状和位置误差都将会对零件的装配和使用性能产生 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机械类零件的几何精度,除了必须规定适当的尺寸 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外,还须对零件规定合理的形状和 位置公差。
每25内直线 度公差0.1。
图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轮廓度中若表示的公差要求适用范围不是整个轮廓时,应标注出 其范围。见图9标注(仅GM标准) 。
图9
c) 轮廓度中若表示的公差要求适用于整个轮廓。则在指引线转角处加 一小圆(全周符号)。见图10(GM 新标准与我国GB 标准相同)。
GM标 准也可不 加圆,而 在框格下 标注 ALL AROUND 来表示。 图例在面 轮廓度公 差带介绍 中。
5.2 四大特征 — 形状、大小、方向、位置 A 形状 Form
公差带形状主要有:两平行直线、两同心圆、两等距曲线 、两平行平面、两同轴圆柱、两等距曲面、一个圆柱、一个球。
不同的公差特征项目一般具有不同形状的公差带。其中有 些项目只有唯一形状的公差带;有些项目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具 有数种形状的公差带。
Ø
Ø
图6
带箭头的指引线可从框格任一方向引出,但不可同时从两端引 出。
形位公差详解以及标注方法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公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
2、形位公差的标注符号无无○无无有或无有或无∥有有有◎有有有有3、形位公差注意事项形位公差带一般解释:某个特性(表面、轴、点、线等)的形位公差是定义为一个区域,这个特性的所有点都包含在这个区域内。
按照该特性的给定公差和它的维数特征,其公差区域是下面中的一个:◆圆内区域◆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两等距线之间的区域◆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两等距面间的区域◆圆柱内区域◆两同轴圆柱之间的区域◆平行六面体之间的区域对于位置公差,必须定义一个基准用于决定公差区域的准确位置。
基准是一个理论上确切的几何特性(像轴、平面、直线等),可以基于一个或者几个基准特性。
除非有更加严格的限制,公差特性可以是公差区域内的任意形状、位置和方向等。
公差的数值t用于线性测量时以相同的单位给出。
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作用于被标注公差特性的整个范围。
定义:定义:直线度Straightness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则公差带是直径为t 的圆柱面的区域被测表面的要素,必须位于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且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直线内。
被测圆柱体内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φ0.08的圆柱面内。
平面度 Flatness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的两平行平面内。
圆度Circularity被测圆柱面任一正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3的两同心圆之间。
被测圆锥面任一正截面上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1的两同心圆之间。
圆柱度 Cylindricity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形位公差的符号和图示大全

形位公差的符号和图示大全形位公差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公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公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形位公差术语根据GB/T1182-2008 已改为新术语几何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下列图表有利于金粉更直观的了解其概念;测量方法形状误差指零件上的点、线、面等几何要素在加工时可能产生的几何形状上的误差;如:加工一根圆柱时,轴的各断面直径可能大小不同、或轴的断面可能不圆、或轴线可能不直、或平面可能翘曲不平等;位置误差指零件上的结构要素在加工时可能产生的相对位置上的误差;如:阶梯轴的各回转轴线可能有偏移等;目前有一种高效测量各种形位误差的测量方法,就是可以直接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各种指示,如百分表等,数据采集仪会自动读取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无需人工测量跟数据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机械测量效率;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或其他指示表、数据采集仪测量原理:数据采集仪可从百分表中实时读取数据,并进行形位误差的计算与分析,各种形位误差计算公式嵌入数据采集仪软件中,不需要人工计算,提高测量的准确率;。
形位公差详解 含图片说明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线轮廓度
采用线轮廓度首先 必须将其理想轮廓 线标注出来,因为 公差带形状与之有 关。 理想线轮廓到底面 位置由尺寸公差控 制,则线轮廓度公 差带将可在尺寸公 差带内上下平动及 摆动。
公差带形状为两等距曲线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面轮廓度
面轮廓度: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 指标
公差带形状为两等距曲面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面轮廓度(复合轮廓度,美国ASME新标准)
可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平 动 和 摆 动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只 能 上 下 平 动
我国GB标准尙未放入此标注形式。因可用25±0.25来等效替代上格。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平行度
平面度: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实际应用:
轴线直线度公差 0.5 0. 75 …… 1
0.5 M
图 78
公差原则
示例(用公差带图解释)
最大实体 原则M
最大实体要求(轴)
19.7 - 20
0.4
0.1 - 0.3 0 +0.1 尺寸
0.1 M
LMS = 19.7
Hale Waihona Puke MMS = 20 MMVS = MMS + t = 20 + 0.1 = 20.1
.
形位公差的定义
定义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 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标注无基准
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 — 点、线、面 实际要素 Real Feature — 零件加工后实际存在的要素(存在误差)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 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标注一般需有基 准
常用形位公差符号

常用形位公差符号.jpg形位公差开放分类:专业术语、公差、形位公差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xingwei gongcha形位公差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任何零件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这些点、线、面称为要素。
机械加工后零件的实际要素相对于理想要素总有误差,包括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这类误差影响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时应规定相应的公差并按规定的标准符号标注在图样上。
20世纪50年代前后,工业化国家就有形位公差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69年公布形位公差标准,1978年推荐了形位公差检测原理和方法。
中国于1980年颁布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其中包括检测规定。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1)形状公差:构成零件的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要素之间的实际形状相对与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
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
(2)位置公差:零件上的点,线,面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与理想位置的允变动量。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其含义和标注如下:1) 直线度2) 平面度平面度公差带只有一种,即由两个平行平面组成的区域,该区域的宽度即为要求的公差值.3) 圆度在圆度公差的标注中,箭头方向应垂直于轴线或指向圆心.4) 圆柱度形位公差的标注应注意以下问题:(1) 形位公差内容用框格表示,框格内容自左向右第一格总是形位公差项目符号,第二格为公差数值,第三格以后为基准,即使指引线从框格右端引出也是这样.(2)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箭头必须和有关的尺寸线对齐.只有当被测要素为单段的轴线或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箭头可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这样标注很简便,但一定要注意该公共轴线中没有包含非被测要素的轴段在内.(3)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箭头指向一般均垂直于该要素.但对圆度公差,箭头方向必须垂直于轴线.(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形位公差是为了满足产品功能要求而对工件要素在形状和位置方面所提出的几何精度要求。
形位公差定义及举例

B
8X ø 0.1 C A B
ø
ø
ø
30
同轴度公差
对称度公差
位置度公差
15
30
30
30
A
C
线对线倾斜度公差 被测线和基准线在同一平面 内: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 与基准线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08 且与 A-B 公共基准线成一理论正 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被测轴线投影到包含基准轴线的平面 上,它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08 并与 A-B 公共基准线成理论正确角度 60˚ 的两 平行平面之间
t2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分别为公 差值 0.2 和 0.1 之间的互相垂直且垂直 于基准平面的两对平行平面之间
t
基准线
0.08 A
面对面垂直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垂直于 基准面的两平行面之间的区域 t
0.2
A
A
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08 且 垂直于基准平面 A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形 状 和 位 置 公 差 国 家 标 准
公差特征项目符号
桥
线对线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平行于 基准线、位于给定方向上的两平行平面 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1 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
0.1
1
公
差
特征项目 直线度
符号
有或无基准要求 无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分别为公差 值 0.2 和 0.1,在给定的互相垂直方向上 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组平行平面之间
t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线轮廓度
无 无 无 有或无 有或无 有 有 有 有或无 有 有 有 有
形位公差特征符号全解

1. 直线度: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限制了加工面或线在某个方向上的偏差,如果直线度超差有可能导致该工件安装时无法准确装入工艺文件规定的位置。
标注含义:被测表面投影后为一接近直线的“波浪线”(如右图),该“波浪线”的变化范围应该在距离为公差值t(t=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 平面度:平面度表示面的平整程度,指测量平面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一般来讲,有平面度要求的就不必有直线度要求了,因为平面度包括了面上各个方向的直线度。
标注含义:被测加工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1)的两平行平面内,如右图区域。
3. 圆度:圆度,是指工件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工件加工后的投影圆应在圆度要求的公差范围之内。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的任意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0.025)的两同心圆之内,如右图区域。
4.圆柱度:圆柱度,指工件圆柱表面所有垂直截面中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差,限制了被测圆柱面的形状误差,是圆柱的实际形状相对理想形状的最大允许变动量。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0.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如右图。
圆柱度和圆度的区别:圆柱度是相对于整个圆柱面而言的,圆度是相对于圆柱面截面的单个圆而言的,圆柱度包括圆度,控制好了圆柱度也就能保证圆度,但反过来不行。
圆柱度和圆度的作用:柴油机的结构中有多处规定了圆柱度和圆度,如发动机的活塞环,控制好活塞环的圆度可保证其密封性,而活塞的圆柱度则对于其在缸套中上下运动的顺畅性至关重要。
1.平行度平行度,指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程度,即其中一平面(边)相对于另一平面(边)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标注释义: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1),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注:2.垂直度垂直度:用于评价直线之间、平面之间或平面与直线之间的垂直状态,公差带为垂直于基准线(面)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为t(t=0.06),被测线(面)必须位于这两个平面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直线度: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允许变动量,限制了加工面或线在某个方向上的偏差,如果直线度超差有可能导致该工件安装时无法准确装入工艺文件规定的位置。
标注含义:被测表面投影后为一接近直线的“波浪线”(如右图),该“波浪线”的变化范围应该在距离为公差值t(t=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 平面度:平面度表示面的平整程度,指测量平面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一般来讲,有平面度要求的就不必有直线度要求了,因为平面度包括了面上各个方向的直线度。
标注含义:被测加工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1)的两平行平面内,如右图区域。
3. 圆度:圆度,是指工件横截面接近理论圆的程度,工件加工后的投影圆应在圆度要求的公差范围之内。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的任意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0.025)的两同心圆之内,如右图区域。
4.圆柱度:圆柱度,指工件圆柱表面所有垂直截面中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差,限制了被测圆柱面的形状误差,是圆柱的实际形状相对理想形状的最大允许变动量。
标注含义: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t(t=0.1)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如右图。
圆柱度和圆度的区别:圆柱度是相对于整个圆柱面而言的,圆度是相对于圆柱面截面的单个圆而言的,圆柱度包括圆度,控制好了圆柱度也就能保证圆度,但反过来不行。
圆柱度和圆度的作用:柴油机的结构中有多处规定了圆柱度和圆度,如发动机的活塞环,控制好活塞环的圆度可保证其密封性,而活塞的圆柱度则对于其在缸套中上下运动的顺畅性至关重要。
1.平行度平行度,指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程度,即其中一平面(边)相对于另一平面(边)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标注释义: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1),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注:2.垂直度垂直度:用于评价直线之间、平面之间或平面与直线之间的垂直状态,公差带为垂直于基准线(面)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为t(t=0.06),被测线(面)必须位于这两个平面之间。
标注释义:被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6),且垂直于基准线A(基准孔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3.倾斜度倾斜度,与垂直度相似。
标注释义:被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t(t=0.08),且与A-B公共基准线成一理论正确角度α(α=60°)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即如右图所示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4.位置度位置度,用于形容测量点或线与其理论所在位置的偏差,公差带即为该偏差的大小。
标注释义:左图中表示位置度的箭头所指点必须位于以公差值0.3为直径的圆内(φt=φ0.3),该圆的圆心位于相对基准A和B(基准直线)所确定的点的理想位置上,即距A面68,距B面100,公差带范围如右图。
5.同轴度(同心度)同轴度,指工件要求的轴线偏离基准线所在直线的程度,即理论上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根轴线,他们发生了偏离,规定该偏离的最大值为t/2。
标注释义:图中有同轴度要求的大圆的轴线必须位于以公共基准轴线A-B为轴线,以公差值t(t=0.08)为直径的圆柱内,其公差带范围如右图。
6.对称度对称度,指加工两表面的中心平面偏离基准的程度,即要求的对称中心与实际对称中心保持在同一平面内的状况。
标注释义:图中对称度图标所要表示的面为两加工面的中心平面,该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且相对于基准中心平面A对称分布的两平行平面之间7.圆跳动圆跳动,指工件绕基准旋转一周,测量器具在固定位置的显示值的变动范围。
⑴.径向圆跳动标注释义:当被测圆柱表面绕基准线A-B(公共基准轴线)旋转一周时,圆柱表面任一截面圆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t(t=0.1)。
⑵.端面圆跳动标注释义:被测端面绕基准D(图中零件的轴线)旋转一周时,端面的任一点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1,如右图所示,端面的移动范围必须在相距为t(t=0.1)的两面之间。
区别:径向圆跳动测量的是圆柱外表面随圆柱绕基准的转动产生的径向跳动,而端面圆跳动测量的是圆柱的端面产生的轴向跳动。
形状、位置公差带的定义和图例说明GB/T 1182-19961 直线度. N) z" Q5 ~: O% b5 u a. 在给定平面内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4 I# y; X* x2 g0 j3 C b. 在给定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公差带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 i0 x5 c( g- pc. 在任意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 [* G$ d; u4 U* d' n3 B e图例:* g: S, W5 U5 \- O& c1)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值0.02的两平等直线之间。
8 M1 u* R0 f- w1 e1 _2)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在任意100长度内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值0.04的两平等直线之间。
/ `& P: v R7 z4 V( G. x 图例:, ^4 t# z( ~: Z' B1) 棱线必须位于箭头所示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的平行平面内。
: W( _) ^" A, H8 N$ O7 l2)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2,垂直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1的四棱柱内。
& i& J2 v* G' O* t图例:2 L" g9 ?0 C" v3 C6 v1) φd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4的圆柱面内。
* U; Z% d0 U/ E7 D9 b/ K2) 整个零件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5的圆柱面内。
- z)G5 A& \5 r+ i2. 平面度: c( }* N* c0 L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k8 ]$ q" O6 ]- X1 w! `图例:上表面必须修正于距离为公差值0.1- m" W$ R; X6 Y2 J5 @7 j1 \ K的两平行平面内。
" |- n: m# v0 @5 w" l 图例:表面上任意100×100的范围,必须位于距离为公( u3 C) T9 S, W( S1 L差值0.1的两平行平面内。
! S- z% z1 V! ?+ n& h3. 圆度# W: T5 Z* t) l! G' r, r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2 D, H( w' A- `3 `图例:在垂直于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该圆- U4t( L# x6 N. B! [: R/ i8 F! \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2的两同;W$ S& z+ }. ^ n/ Z/ V心圆之间。
6 D4 D+ p9 |8 E9 E: k, k/ [/ S; F4.圆柱度4 q d' [) \5 \2 q; i/ l8 |4 u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半径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7 V! `3 r9 Q7 k0 m5 @& K图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值0.05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 [& T4 w: r: s' x/ o) z( X5. 线轮廓度8 @- z8 N3 W+ b( ^6 E. ~9 N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线系指相对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想轮廓线。
( e& }. r9 h9 g) \9 F图例:在平行于正投影面的任一截面4 o- R/ X8 x6 l0 k; n' a- x& a上,实际轮廓线必须位于包络- \+ ?, ]& A( j G& e- ~3 Y4 T9 ` K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4,且, d3 w6 w. d' d( V% _- Q1 o圆心在理想轮廓线上的圆的两# q% j- o5 j6 m) ?6 O0 r包线之间。
; m) `7 J* o5 D! Z+ E6.面轮廓度% c" S6 c" K0 q) k1 j+ D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间的区域,诸球球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上。
6 b2 S" r# v g! H' `3 F" u6 I, W注:当被测轮廓面相对基准有位置要求时,其理想轮廓面系指相对于基准为理想位置的理论轮廓面。
图例:实际轮廓面必须位于包络一系列球的2 f9 D' T3 J9 f& V- e两包络面之间,诸球的直径为公差值8 I9 B8 w% L. t& X' l0.02,且球心在理想轮廓面上。
, Q$ h |& n0 _9 |7. 平行度8 H& ]: {. V: [8 j% w( q- p5 ?a. 在给定的方向上的公差带定义——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或直线、轴线)的两平行面之间的区域;当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时,是正截面尺寸为公差值t1×t2,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四棱柱内的区域。
9 e: A# m" {5 v3 O, {b. 在任意方向的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 |; m6 l( D% s+ F$ P( l7 A9 S面对面(一个方向)/ h1 t( K; P a, j9 Q- J! C( R 线对面(一个方向) 3 N$ |( n! \; s, o, }; c图例: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 P. w7 t5 Q0.05,且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2 q1 e1 p+ \8 E8 \* b平行平面之间。
- {) A8 i/ W- j- c. \ 图例:孔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3,且平行于基准0 S# ^- r8 r w8 r" T( U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 R* O! G' z8 j面对线(一个方向)+ C1 }8 Z) g6 {3 N 线对线(一个方向)& N& O) u2 T" D7 I( @' _7 ? `; `1 `$ }图例:上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且平行1 d4 W" x p4 J J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