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语言运用综合题型初三用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拓展关联知文化。
(1)【任务一】辨识对联。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使其著称于世。
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去老范一千年,后________先________,几辈能担天下事;揽______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 悲喜八百里大湖B. 乐忧大湖八百里C. 喜悲大湖八百里D. 忧乐八百里大湖(2)【任务二】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或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帝王年号纪年: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十二月、己亥之二月也B. 七言律诗:《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C. 谥号命名:《范文正公集》、《欧阳文忠公集》、《东坡乐府笺》D. 作家称谓:余光中(乡愁诗人)、雨果(法国人道主义作家)、温庭筠(杜陵游客)【答案】(1)B(2)D【解析】【分析】(1)根据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可知应是“先忧后乐”,“老范一千年”是“名词+数量词”,可知下联应对“大湖八百里”,故选B。
(2)A项,“己亥之二月也”是干支纪年;B项,《行路难》是古体诗;C项,《东坡乐府笺》中,“东坡”是苏轼的号,不是谥号。
故选D。
故答案为:⑴B;⑵D【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难度不大,考生在熟悉对联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上联和掌握的知识能够完成此题。
⑵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考生在平时注意留心记忆,结合选项的说法,仔细辨析。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
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
”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100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解析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
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
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的好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为了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弃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答案】(1)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1)本题要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
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
谁(市楹联协会)怎么样(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按照上联:忆(动词)往昔(时间)革命前辈开天辟地(主谓短语)创伟业(动宾短语),仿写出下联: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故答案为:⑴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⑵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读文段的概括能力,考生要读懂文段,理解内容,解答时要一语中的,语言简洁,概括准确。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仔细审读下联,注意把握下联的特点,结合对联的知识,准确运用题干的词语进行组合。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
《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
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含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学习了本文后,班级准备开展以“我看古今考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写对联】围绕《范进中举》一课的内容,语文课代表写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和横批。
上联: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下联:________横批:________(2)【谈观点】考试临近之日,网络上兴起了一股“拜神”热,“百度拜神帖”和“考神公共主页”应运而生,学生纷纷留言祈求考试过关。
而中国古代“名人”——屡败屡考的秀才范进被考生们封为“考神”,考神主页上的粉丝已经超过44万人。
对封范进为“考神”这一做法,你是如何看待的?【答案】(1)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世态炎凉(2)这样做可以让大家笑一笑、乐一乐,起到正面的心理暗示作用,间接帮助考生缓解心理压力。
但是如果把范进作为偶像顶礼膜拜,则是不可取的,考试还是要靠真才实学。
【解析】【分析】(1)根据范进中举前后人们对范进的态度的鲜明对比来拟写,注意对联格式。
(2)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来阐述看法。
可以从赞同与不赞同两个方面来回答。
赞同的理由可围绕“能缓解考生压力”来阐述;不赞同可围绕“把范进当偶像不可取”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世态炎凉⑵这样做可以让大家笑一笑、乐一乐,起到正面的心理暗示作用,间接帮助考生缓解心理压力。
但是如果把范进作为偶像顶礼膜拜,则是不可取的,考试还是要靠真才实学。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
考生要结合文章内容,注意上联的机构和内容,进行编写下联,要注意对联的要求。
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理解材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来阐述,注意发表的观点要正确。
2.学校举行“悦读文化周”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刘姥姥二进贾府,受到款待,家席上,“凤姐手里本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二镶银箸,按席摆下”,“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学习了本文后,班级准备开展以“我看古今考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写对联】围绕《范进中举》一课的内容,语文课代表写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和横批。
上联: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下联:________横批:________(2)【谈观点】考试临近之日,网络上兴起了一股“拜神”热,“百度拜神帖”和“考神公共主页”应运而生,学生纷纷留言祈求考试过关。
而中国古代“名人”——屡败屡考的秀才范进被考生们封为“考神”,考神主页上的粉丝已经超过44万人。
对封范进为“考神”这一做法,你是如何看待的?【答案】(1)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世态炎凉(2)这样做可以让大家笑一笑、乐一乐,起到正面的心理暗示作用,间接帮助考生缓解心理压力。
但是如果把范进作为偶像顶礼膜拜,则是不可取的,考试还是要靠真才实学。
【解析】【分析】(1)根据范进中举前后人们对范进的态度的鲜明对比来拟写,注意对联格式。
(2)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来阐述看法。
可以从赞同与不赞同两个方面来回答。
赞同的理由可围绕“能缓解考生压力”来阐述;不赞同可围绕“把范进当偶像不可取”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世态炎凉⑵这样做可以让大家笑一笑、乐一乐,起到正面的心理暗示作用,间接帮助考生缓解心理压力。
但是如果把范进作为偶像顶礼膜拜,则是不可取的,考试还是要靠真才实学。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
考生要结合文章内容,注意上联的机构和内容,进行编写下联,要注意对联的要求。
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理解材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来阐述,注意发表的观点要正确。
2.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语言综合运用

第二课时
语言综合运用复习依据
板块五、句子仿写
这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命题者提供 一定的语言环境,要求我们参照提供的条件模仿 写作。它既能灵活考查我们的多个知识点,更能 便捷地考查我们的迁移、创造能力。
句子仿写原则:
①结构一致。 ②话题一致。 ③修辞一致。 ④格调一致。
态度:赞成 理由:此举尊重了民众意愿,弘扬了传统文化。
青少年 城镇居民
58.3% 41(2)概括图中主要信息。(50字以内)(4分)
示例:中国春节档电影观影人次和票房, 2018年较前两年有大幅提升,
2019年观影人次稍有减少,而票房略有增加。
纵横看图表 比较数大小 变化知规律 主题要参考
• 1.漫画题 • 2.图表题 • 3.徽标题 • 4.图片题 • 5.示意图题
0
(一)漫画题
•
解答漫画题要做到"四看一联系”:
•
(1)看漫画的标题。
•
(2)看漫画的画面。
•
(3)看漫画的语言文字。
•
(4)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
(5)联系生活理解漫画。
(二)图表题
解答图表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整体阅读。 (2)重视数据变化。 (3)注意图表细节。 (4)把握考题要求。 (5)简要归纳概括。
(五)示意图题
3种类型:
一、交通标志图: 二、方位图: 三、流程图
漫画类试题举例一 看下面一幅漫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 句话揭示含义。
同样一件不愉快事,结果大不相同。
徽标类试题举例二
•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
减灾日”。右图是国家“防灾减灾日”征集活动图标获奖作品 的主体部分。请仔细观察,从构图创意上,把你想到的获奖理 由写出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语言综合运用(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复习(六) 语言综合运用1.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
2018年1月8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获奖者均系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自2000年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该奖项首次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独揽”(注:2010年度获奖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师昌绪及2012年度获奖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皆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你把下面校刊“狗年说狗”的栏目补写完整。
栏目一:与“狗”相关的故事栏目二:与“狗”有关的诗歌(2)下面是张家口蔚县剪纸艺人设计的狗年窗花,请简析其妙处。
3.央视播出的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刚播出不久就引起热议。
某校专门针对此事开展了“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zàn)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1)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20211109230815)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 2018 年春节时期,央视综合频道崭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收获如潮好评,九年级( 5)班也睁开了“教材经典咏流传”活动。
(1)【语言之妙我来赏】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思虑并写出节目组所取名称中“咏”字的内涵。
(2)【教材经典我介绍】老师让同学们介绍适合传唱的教材经典(诗、词、文皆可)向节目组推送,请从课本的经典作品中选出自己喜爱的一篇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并模仿示例写出介绍原由(起码用一种修辞, 30 字左右)。
示例:《大道之行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追乞降睦大同社会的道路。
【答案】( 1)“咏”字一语双关,既点了然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马上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交融),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久流传的意思。
(2 )介绍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介绍原由:激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分析】【剖析】( 1)“咏”,本意是唱,腔调有抑扬地念。
这个字点了然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马上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交融),此外,“咏”和“永”谐音,永久的意思,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久流传的意思。
( 2)能从教材中介绍一篇适合传唱的经典文章,诗、词、曲、短小的散文等皆可,介绍原由可从思想感情方面考虑,注意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如:介绍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介绍原由:激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故答案为:⑴ “咏”字一语双关,既点了然节目“和诗以歌”的形式(马上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交融),又传达出节目组希望传统经典诗词永久流传的意思。
⑵ 介绍经典《江城子·密州出猎》,介绍原由:激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对偶)【评论】⑴本题观察赏析节目名称内涵的能力。
答题时要联合实质剖析节目名称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
⑵本题既观察对经典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观察语言表达能力,属于综合观察题,学生要在平常的学习中,对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要认真学习,累积字词、文学及文化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主题等。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100

语文初三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100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任务一】下面是某班同学以“古典诗文的功用”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材料。
请在画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同学设计出了三种版面,究竟哪一种更适合挂在教室里呢?请你选择一种并说明理由。
【答案】(1)逝者如斯夫;寂寞沙洲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萧萧班马鸣;君子好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示例一:我选乙,理由:乙图中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望岳》,传达出想登临高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
背景是群山,图文相符,适合挂在教室里。
示例二:我选丙,理由:丙图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背景是翠竹,翠竹代表着一种刚正不阿的气节,适合挂在教室里。
【解析】【分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携”“萧”“逑”“缘”等字词的书写。
(2)甲图,“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写的是离别时憧憬重逢的快乐,重逢时再道离别的伤感。
表达了诗人离别的感伤,对重逢的祈盼。
所以自然不能挂在教室里。
其它两幅均可。
乙图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望岳》,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适合挂在教室里。
丙图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语、对联1、闽海中学将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
请你为“校园文化艺术节”拟一条宣传标语。
2.介绍家乡特产:在活动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小吃等,那么,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或小吃,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
特产名称:3.杏花村汾酒集团曾用杜牧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作广告。
请你为竹叶青酒设计一则广告。
要求:语言简明,有一定创意。
4、成都和重庆被批准建立“成渝经济特区”,请为成渝经济区写一则宣传标语。
5、给学校图书馆写一则标语6、为无偿献血写一则广告语8.请你为**城市圈“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拟一条公益广告,要求简明、生动,不超过20个字。
(4分)7、安塞腰鼓历史悠久,人民也是勤劳勇敢,但西部的发展却落在了后面。
请为西部大开发写一条标语8、荔枝龙眼木瓜都是岭南佳果,9、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横批:10、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绿风,11、从“白玉长堤路”和“镜湖水如月”中任选一句,写出与之风格统一的下联。
A.白玉长堤路,。
B.镜湖水如月,。
12、请从乐山大佛、武侯祠、杜甫草堂、峨眉山、九寨沟、这几处景点中任选一处,写一副对联来宣传你所选择的名胜景点。
例: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13请从文化、旅游、饮食、历史等方面,任选一个方面写一副对联宣传你的家乡。
(角度可自拟)14、借虚事指点实事,15、迎奥运构建和谐成都,12、在某班组织的对联交流活动中,有同学根据杜甫的《春夜喜雨》拟了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请你运用对仗的知识对出下联:。
日常交流1.下面是一段采访,如果你是那位科学家,你该如何回答?不超过50个字。
(5分) 11月26日,‘‘嫦娥一号”发回首张月面图像,标志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
发布会上,一位外国记者采访一位科学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月亮不仅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更与你们的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天,中国探月工程圆满成功,请问,您有怎样的感想?”答:2、成都市正在申办全国卫生文明城市,请你以城市小公民的身份向成都市市长提建议。
(不少于80个字)3、初三刚开学,一班的王根同学就辍学了。
请你以他的同学的身份,有针对性的对王根和他的家长各说一句简明连贯得体的话。
来说服王根重返课堂。
王根:我基础差,上课听不懂。
考试总拉班上的后腿。
我这种人别想考上大学,学了也没用。
同桌:王根其实不笨,就是上课老走神。
家长:这孩子不争气,在学校讨人嫌,回家什么也不说。
打了骂了都没用。
加了条件本来就不好,与其浪费钱,还不如让他早干活,能挣一点是一点。
你对王根说:你对王根家长说:4、近段时间,我是对城市道路进行整治。
有关路段经常发生车辆拥堵情况,公交车经常误点,影响沿线工作人员按时上下班,而且尘土飞扬,空气质量很差。
某学校将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呼吁有关单位以人为本,文明施工,车辆行人也要相互体谅,文明出行。
假如你是该校学生,要采访下列人员,你将如何提问(介绍自己,介绍背景,明确情况,提出问题)1、采访一位正在等车的上班族,了解他对当前交通状况的看法。
2、采访道路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向他了解处理好道路施工和影响交通畅通这一矛盾所采取的措施。
5、“大难更显大爱,天灾尤见真情。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中。
前方,人们与时间赛跑,托起希望的生命,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后方,义务献血、义演、募捐活动在全国掀起了高潮。
一个个动人的义举,无不拨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
为此,某电视台准备举办一场“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大型赈灾募捐义演。
假如你是主持人,你该怎样说?请你为募捐义演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主题明确:语言得体,有感染力,富有文采;不少于60字。
(6分)6、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两则材料:.材料一:地震发生时,谭千秋老师本来有逃生的机会,但他却在危急时刻,张开双臂,趴在桌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了身下的四个学生。
材料二:地震发生后,三岁的郎铮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时,虽然满脸是血,却微笑着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向武警官兵们敬了一个标准的队礼。
假定200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要面向社会征集颁奖词,请你参阅下面的示例,在两则材料中任选一个写一段颁奖词应征。
(提示:注意文采和感情,不超过60个字)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在通过网络报名征集志愿者,请你以组委会的名义给前来应征的志愿者写一段欢迎词。
要求:揭示报名意义,富有文采、饱含热情,字数不超过80字。
(6分)学校要举办一场诗歌朗诵会,请你结合诗歌内容、风格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首诗词串联起来。
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50字。
(6分)第一首诗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结束,串联词请听著名诗人徐志摩的深情告白《再别康桥》。
朗诵结束后,串联词接下来,请欣赏配乐诗朗诵戴望舒的《雨巷》。
10.下面是全国首届道德模范评委会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撰写的致敬辞,请按照这则致敬辞为无私奉献,辛勤耕耘的教师模范写一则致敬辞。
不要求句式完全相同。
(4分) 助人为乐致敬辞:善行无疆。
是你们,用自己平凡的举动,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是你们,用包容世界的同情心,显示了人生价值的所在,让爱与付出成为社会和谐的主旋律——向你们致敬!答:13、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
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
(5分)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
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答:16、请以“我的一条建议”为标题写一段文字,为办好上海世博会进言献策。
(5分)①内容合理、具体,语言通顺,不少于80字。
②不得写出建议人的单位、姓名。
17、假如你是一位旅游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被聘为永州旅游开发区总经理助理,上级要求你为小石潭的开发作以下工作:(1)为小石潭旅游拟写一段导游词;100字左右。
(2)为小石潭拟定一份旅游开发计划书,要求简要谈谈你的创意,不少于50字。
19、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消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
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l司,为电台议计两段这样的话。
三亚海南睛24~32℃漠河黑龙江小雪-22~4℃大理云南多云转小雨12~24℃12.对于上课睡觉的学生,老师总是要叫醒他们,让他们继续听课。
请你参考例句,不必完全模仿例句的格式,结合学科特点,另以两个学科老师的身份,叫醒正在睡觉的学生。
要求语言轻松幽默,符合学科特点。
(4分)(例句)化学老师:如果谁的大脑“严重缺氧”,就请到讲台边来做实验。
答:13、1984年,年已古稀的里根同年轻的蒙代尔竞选总统。
里根发表竞选演讲后,一名支持蒙代尔的记者向他发问:“您不认为在这次选举中,年龄会成为问题吗?”里根微微一笑后.答道:“我不打算利用我的对手年轻和阅历不深这一点。
”记者的发问,貌似提出一个漫不经心的问题,实则有言外之意:里根年事已高,可能有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毛病,恐怕不能胜任总统这一职位了吧。
面对记者这一带有质疑和诘难性质的提问,老到的里根回答得十分巧妙,试点评里根这句妙答。
(6分)点评:12、根据下面的信息,为主持人介绍的这位专家写一小段正式的简历。
(4分)在一个文学座谈会上,主持人徐先生向大家这样介绍了一位专家:今天请大家认识一位朋友,是我的朋友,也是大家的朋友了。
别看年轻,1962年,他可是得到过咱们国内有名的专家王宏庆先生真传的,是他的关门弟子。
现在已经带研究生了,就在咱们河洛大学。
我这位朋友写过好几本书,是专门研究曹雪芹的,有《雪芹家世考》《(红楼梦)导读》,这本书还在“优秀教育图书”评选中获过奖呢,还有《大观园人物论》,都发行到国外了,评价很高。
忘了介绍名字了,和我一个姓。
单字名兵,性格开朗,从小家里当男孩子看,家住冰城松花江边。
要求:①内容适当。
②语言力求雅致得体。
③字数不超过80字。
答:7.下面是甲给乙的一封信的两段内容,阅读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①消息见诸于报端后,反响十分大,这是同学们没有想到的。
②惠书收到后,还请你写一封回信,我希望看到你的意见呢。
(1)从简明的角度看①段存在的问题是(2)从得体的角度看②段存在的问题是提取信息1、请用简洁的语言探究出下面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核心问题材料一: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材料二:某大学里一个周末下午的一节选修课,因为通知错误,只有一位同学来上课。
这节课的老师说到:即使一个人课也要上。
老师板书一丝不苟,讲课充满激情。
下课后这位老是向这唯一的学生点点头,夹起教案走出了教室。
材料三:一位年轻的女护士,第一次给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担任助手。
复杂的手术从清晨到傍晚,眼看伤口即将缝合,这时,女护士告诉专家,他用的十二块纱布只取出了十一块。
专家固执的坚持他已经取出了全部的纱布。
女护士高声抗议,坚决制止专家不让他缝合伤口。
外科专家脸上浮现出一阵欣慰的微笑。
他举起左手心里的第十二块纱布,向所有的人宣布女护士是他合格的助手。
2、综合下面资料,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表达。
材料一:1954年,我国人口为5.4亿,2000年则增长为12.95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
材料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材料三: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
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造成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材料四: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森林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如今黄土高原许多地方已经变成了荒水秃林。
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表达3、【材料】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日本先后五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一:主要信息二:4、下面是总理关于教育的一段话,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
(不超过十个字)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
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提高全民的素质。
我们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巩固和普及义务制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格局。
我们要使这三个方面都有所成绩。
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
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