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再认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呼吸道持续性阻塞,会导致肺功能不断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疾病之一。
COPD常常伴随有其他疾病的发生,其中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COPD并发PAH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COPD并发PAH的研究意义重大。
PAH是一种肺动脉内膜增厚和肌层增生的疾病,导致肺动脉的内径缩小,从而增加肺动脉的阻力,引发肺动脉高压。
PAH的病理特征是肺动脉内皮细胞增殖、肌层增厚,由此引发肺动脉阻力的增加,并最终导致右心室负荷过重、失代偿,该疾病常常伴随着气体交换障碍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COPD患者发生PAH的机制很复杂,主要与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凋亡和迁移,以及肺毛细血管的破坏有关。
另外,慢性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等也是COPD并发PAH的重要因素之一。
COPD并发PAH的临床表现与单纯性PAH相似,包括气促、胸痛、晕厥、颈静脉怒张、水肿、右心衰等症状。
对于COPD并发PAH的诊断,除了常规的肺功能检查、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外,还需行肺动脉压力检测等检查以明确PAH的存在和程度。
治疗方面,目前尚无针对COPD并发PAH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治疗的重点在于控制COPD病情、缓解PAH症状及其对右心的影响。
COPD患者在控制病情的同时,需保持充足的氧气供应,避免感染、低氧血症等其他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对于PAH症状较重的患者,可使用一些针对其症状的药物,如右心室增强剂、皮下或静脉注射的前列地尔、硝酸酯类药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应谨慎使用。
在预防COPD并发PAH方面,合理控制COPD的病情是最为关键的。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新认识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新认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蔡柏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徐凌肺动脉高压显著影响COPD患者预后肺动脉高压(P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重要合并症。
平均肺动脉压力(mPpa)与COP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COPD合并PH的定义为mPpa>20 mmHg,合并重度PH是指mPpa> 35 mmHg,患者有呼吸系统疾病和(或)低氧血症。
肺心病是指呼吸系统疾病所致PH继发的右心室肥厚和(或)扩张。
PH是影响COPD患者病程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气流受限程度相似的患者中,mPpa高于正常值者预期寿命明显缩短。
与不伴PH者相比,mPpa>25 mmHg的COPD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在中重度气流受限患者中,mPpa > 18 mmHg者急性加重风险显著增加。
一般而言,当COPD患者出现严重气流受限时可发生PH,并常伴慢性低氧血症,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为慢性肺泡性低氧。
多数COPD患者并发的PH为轻中度,但也有部分患者临床无明显气流受限而合并显著的低氧血症、低二氧化碳血症(COPD合并“不成比例”的PH是一种特殊类型,患者可能出现低二氧化碳血症而无高碳酸血症,这是呼吸内科临床的新发现——作者注)、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降低及重度PH,这被称为“不成比例”(out of proportion)的PH,其定义为mPpa>35~40 mmHg,并伴轻中度气流受限。
由于气流受限并不严重,这些病例的重度PH似乎不能用COPD进展来解释。
严重低氧血症是由于通气-灌注失衡或存在右向左分流,而非肺泡低通气。
合并“不成比例”PH的COPD患者易发生右心衰和死亡。
诸多COPD相关因素诱发肺动脉高压mPpa包括肺动脉嵌顿压(Ppw)和肺循环驱动压,后者取决于心输出量(CO)和肺血管阻力(PVR),即三项变量可影响mPpa,可用以下公式表示:mPpa=Ppw+(CO×PVR)。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治分析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治分析吴刚;白冲【摘要】目的探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断,常规COPD治疗与强调戒烟和氧疗疗效对比.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就诊确诊为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A、B,对照组仅针对COPD进行规范化治疗,实验组A采取常规的COPD系统化治疗外还特别强调戒烟,实验组B在实验组A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处理6周后,观察肺动脉压的动态变化情况和动脉血气分析情况.结果实验组A及实验组B对改善肺动脉高压及患者动脉血气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B与实验组A相比,患者肺动脉压降低明显,P<0.05.结论规范治疗COPD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有很好的疗效,正压通气治疗及戒烟能明显增加患者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3(018)011【总页数】2页(P1950-1951)【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无创正压通气【作者】吴刚;白冲【作者单位】202150,上海,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呼吸内科;200052,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类常见病,高发病[1,2]。
以通气功能受阻,并有病程迁延反复,进行性加重,不易根治等特征。
随着疾病的发展,COPD患者会出现很多其他并发疾病,一般来说,COPD的发展都较缓慢,但是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或最终发展成为肺心病,严重者可导致重度肺动脉高压或重度心功能衰竭,使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特效治疗方法[3]。
主要有主张通过改善肺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等辅助治疗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本文将对本院收治确诊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90例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治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得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20例中,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20例中,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0mmhg。
心功能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按nyhaⅰ-ⅱ级进行划分,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者。
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并发代氧血症时给予二羟丙茶碱等,鼻导管低流量吸氧。
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1次/晚,口服。
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口服。
1.3观察指标:分虽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动脉血气、肺动脉压进行测定。
1.4效果评定:①显效:pao2无下降,肺动脉高压降低≥于15%;②有效:pao2无明显下降,肺动脉高压降低5%-14%;③无效:pao2下降,肺动脉高压下降20mmhg,平均肺动脉压在cop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血压为>35mmhg。
肺动脉高压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肺泡低通气造成的肺泡性低氧,copd患者因低氧血症可导致右心衰竭和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copd的严重程度与平均肺动脉压具有密切相关性,copd患者中肺动脉高压是对疾病进程造成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若患者有相似的气流受限程度,平均肺动脉压高于正常值的患者,将明显缩短预期寿命。
copd平均动脉压>25mmhg不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显著降低了其5年生存率。
患者在中度或度重气流受限时,急性加重的风险在平均动脉压>18mmhg时显著增加。
除对肺功能指标进行监测诊断外,还可行核磁共振、超声心动图、心肺运动试验、右心导管检查等辅助检查诊断。
COPD患者活动耐力和肺动脉收缩压的相关性分析

COPD患者活动耐力和肺动脉收缩压的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与动脉血气指标、肺通气功能指标、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相关性,探讨影响COPD患者活动耐力的相关因素。
方法60例COPD稳定患者根据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分为A组(18例)、B 组(21例)、C组(21例),分析肺通气功能参数、动脉血气参数、sPAP与6MWD的关系。
结果三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氧分压(PaO 2)、sP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对6MWD影响的独立相关因素按其重要性依次为sPAP、FEV1、FEV1%pred。
结论sPAP对COPD患者的活动耐力影响最大。
6MWD 可作为对COPD患者长期监测的一种手段,可对COPD患者病情的评价进行有效补充。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收缩压;活动耐力;六分钟步行试验DOI:10.14163/ki.11-5547/r.2015.32.003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成6MWT,记录下6MWD。
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1.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体或有害颗粒的炎症异常反应有关。
COPD患者活动耐力受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损的程度与其生活质量、住院率和生存率有着重要的关联。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三组间样本均数比较评估活动耐力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预测预后。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比较各变量之本文通过研究,分析COPD患者引起活动耐力下降的相关因间的相关性。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素,现报告如下。
2结果1资料与方法2. 1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其中1例患者在6MWT的过程中1. 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因COPD急出现心率上升到130次/min,经过休息后不能缓解,最后因性发作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未能完成6MWT而没有被列为研究对象。
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进展

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进展
郭彩霞;杨恂
【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6(032)001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呈进行性,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并且与肺对毒性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有关的疾病状态。
在那些有遗传基因倾向的人中长期吸烟,暴露于毒性气体或颗粒中,更容易发生COPD,使通气机理紊乱,肺泡换气障碍等,
造成气促等症状,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导致继发性肺动脉高压(Second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SPH)。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郭彩霞;杨恂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研2003级,贵州,遵义,563002;成都铁路局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8
【相关文献】
1.当今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J], 熊一霞;倪殿涛;沈丽英
2.COPD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J], 吴为群
3.COPD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J], 江华
4.COPD患者的肺心病发病机理和治疗中心血管与肺的相互影响 [J], Matt.,RA;杜勇
5.COPD患者血清Cav-1及CXCL12水平检测与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J], 王苗;张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临床特点

-HT 的增加。NO 水平降低使 生 长 因 子 和 血 管 紧 张
素表达增加,促进了血管重构。
1 4 肺血管重塑
长 期 缺 氧 及 慢 性 炎 症 导 致 肺 血 管 重 塑,
被认为是引起持续 性 肺 动 脉 压 力 增 高 的 主 要 发 病 机 制。 肺
血管重构的主要特征是肌型肺动脉内膜增厚,特别是直径 <
an pu
lmona
r
r
t
e
r
ya
y
S1S2S3 综合征或右心 房 后 负 荷 增 加 (
P 波 电 轴 右 移 ≥90
°)
PaO2 、主肺动 脉 直 径/升 主 动 脉 比 值, 气 道 壁 厚 度 增 加 是
2 4 影像学检查
认为,肺实质的损害 对 静 息 时 的 肺 动 脉 压 力 没 有 产 生 显 著
ng Ema
i
l wq
i
ngs
s@zju edu cn
【
Ab
s
t
r
a
c
t】 I
nr
e
c
en
tye
a
r
s pe
op
l
ehaveg
r
adua
l
l
e
a
l
i
z
edt
ha
tchr
on
i
cobs
t
r
uc
t
i
vepu
lmona
r
i
s
e
a
s
e
yr
yd
COPD i
sno
ton
l
i
ndo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与肺动脉血管阻力增加有关的病理状态,导致右心功能受损。
研究表明,COPD患者中并发PAH的比例较高,PAH也是COPD患者并发心衰、加重预后以及提高死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COPD与PAH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部分研究发现PAH是COPD加重的预示因素之一,另一些研究则发现COPD患者中PAH可独立于其肺功能受限的严重程度而存在。
对于COPD并发PAH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针对COPD并发PAH的研究逐渐增多,临床实践中也逐渐引起重视。
深入了解COPD与PAH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对于指导临床诊疗实践、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满足2000字的要求,可以继续进行下一部分的内容输出】。
2. 正文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动脉高压的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类型。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吸烟、空气污染或工作环境中有害气体等引起的气道炎症,导致气道狭窄和黏液分泌增加;肺气肿则是由肺泡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引起的肺气肿和肺组织破坏,导致呼吸困难和气体交换不足。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血管性肺动脉疾病,其特征是肺动脉高血压和肺循环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导致右心室功能受损和心力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动脉高压通常会相互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肺动脉高压,而肺动脉高压也会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
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至关重要,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