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药事管理学复习资料.doc

药事管理学复习资料.doc

1•药事是指与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广告、信息、监督等活动有关的事。

2.药事管理是指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是运用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药事活动进行研究,总结其规律,并用以指导药事工作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

3.药事管理的重要性:①建立基本医疗卫牛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必须加强药事管理;②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必须加强药事管理;③增强医药经济的全球竞争力,必须加强药事管理5.药事管理学科的内涵包括:①药事管理学科是药学的二级学科,是一个知识领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②该学科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③该学科研究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中非专业技术性方面的内容:④该学科研究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与使用药品防病治病、维护人们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卫生的社会目标。

第二章药品监督管理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药品定义包含以下要点:①使用目的和方法是区别药品与食品、毒品的基本点;②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传统药和现代药均是药品;③管理的是人用药品;④确定了以“药品”作为药物、原料药、制剂、药材、中药、西药、医药、等用语的总称3.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4.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根据安全性分为甲类(红色)和乙类(绿色),乙类安全性高于甲类5.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6.仿制药是指仿制国家已批准上市的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品种。

7•医疗机构制剂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置、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8.特殊管理的药品:①麻醉药品;②精神药品;③医疗用毒性药品;④放射性药品;⑤预防类疫苗;⑥易制毒化学药品;⑦兴奋剂9•药品质量特性包括:①有效性,指在规定的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

药事管理学复习提纲

药事管理学复习提纲

药事管理学复习提纲I.药事管理基本概念和原则A.药事管理的定义和范围B.药事管理的目标和重要性C.药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职责II.药品和药事服务的管理A.药品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1.药品采购和供应链管理2.药品质量和安全管理3.药品库存和使用的监控与控制B.药品信息管理1.药品进销存管理系统2.药品信息的分类和编码3.药品信息的收集和分析C.药事服务的管理1.药师的角色和职能3.药品配方和药师审方III.药事管理制度和政策A.药品监管制度1.药品注册和批准制度2.药品监督检查和追溯制度3.药品价格和医保管理制度B.药事管理政策1.药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2.药品市场准入和流通管理政策3.药师和药事服务政策IV.药事管理质量与安全A.药事管理质量控制1.药品质量检测和评价2.药品质量管理的指标和标准3.药品质量保证和改进B.药事管理安全管理1.药品安全监测和报告制度2.药品不良反应和事件管理3.药品安全教育和培训V.药事管理的伦理和法律问题A.药事管理伦理原则1.药师和药事服务的伦理原则2.药品与患者隐私保护的伦理问题3.药品推广和宣传的伦理问题B.药事管理法律法规1.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2.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3.药事管理违法与处罚VI.国际药事管理的比较与借鉴A.国际药事管理制度和经验1.欧洲药品管理的特点和经验2.美国药事管理的特点和经验3.亚洲国家药事管理的特点和经验B.药事管理国际合作与交流1.国际药物政策和规范的合作与协调2.国际药物监管和质量控制的合作与交流VII.药事管理实践和研究A.药事管理的实践案例分析1.医院药事管理案例分析2.社区药房药事管理案例分析3.药品供应和采购的案例分析B.药事管理的研究方法和课题1.经验研究和横断面分析2.临床试验和药力学研究3.药事管理政策和效果评价研究这个提纲包括了药事管理学的各个重要主题和内容,可以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帮助系统地回顾和理解该学科的知识点。

药事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药事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药事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药事是指与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广告、信息、监督等活动有关的事。

2.药事管理是指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是运用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药事活动进行研究,总结其规律,并用以指导药事工作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

3.药事管理的重要性:1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必须加强药事管理;2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必须加强药事管理;3增强医药经济的全球竞争力,必须加强药事管理4.药事管理学科是应用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与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是以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为重点、解决公众用药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学科,具有社会科学性质。

5.药事管理学科的内涵包括:1药事管理学科是药学的二级学科,是一个知识领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②该学科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③该学科研究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中非专业技术性方面的内容;④该学科研究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与使用药品防病治病、维护人们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卫生的社会目标。

第二章药品监督管理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共11类)2.药品定义包含以下要点:①使用目的和方法是区别药品与食品、毒品的基本点;②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传统药和现代药均是药品;③管理的是人用药品;④确定了以“药品”作为药物、原料药、制剂、药材、中药、西药、医药、等用语的总称3.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4.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根据安全性分为甲类(红色)和乙类(绿色),乙类安全性高于甲类5.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药事管理应是药学事业( CDE )A.社会化管理 B.经济化管理 C.科学化管理 D.规范化管理 E.法制化管理2.我国药事管理学理论和法规体系研究任务是( ABE )A.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B.调整人与药品的经济社会关系C.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D.追求经济利益目标 E.引导我国药学事业健康发展3.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的意义是( ABCD )A.为基本医疗保险提供科学、合理、规范的基本用药依据 B.指导临床合理用药C.引导科研、生产单位开发生产药品方向 D.保证临床必需、价格合理药品的生产和供应E.制定药物评价标准4.非处方药遴选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BCD )A.应用安全 B.质量稳定 C.疗效确切 D.使用方便 E.成分单一1.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及其有关材料,可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是( AC )A.查封 B.停止销售 C.扣押 D.停止生产 E.停止使用2.为充分发挥药品在预防、医疗和保健中的作用,国家明确规定( ACD )A.发展现代药和传统药 B.发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C.保护野生药材资源D.鼓励培育中药材 E.发展医院药房组织3.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的研究应包括( BC )A.药品的调配与分发管理 B.国家对医药企业的管理 C.企业自身的科学管理D.卫生保健系统的管理 E.制定药品分类管理制度4.《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新药申请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注册申请。

同时也明确按新药管理的是( BC )A.在实验室研制中的 B.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的 C.已上市的药品改变给药途径的D.已批准临床研究的 E.已批准进口药品分包装的5.药品包装必须( ABCD )A.适合药品质量要求 B.符合药用要求 C.方便储存 D.方便运输 E.方便医疗使用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药品运行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统一管理是指 ( CD )A.政企管理统一 B.经济运行调控与药品监督统一 C.行政执法监督统一D.技术监督集中统一 E.药品,食品审评审批统一7.中国药事管理学理论和法规体系研究的任务应包括以下内容中的( BDE )A.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 B.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C.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D.调整人与药品的经济社会关系 E.引导药学事业健康发展8.下来情形中哪些为假药( ABCE )A.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B.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C.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D.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E.依照法律规定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9.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要求以( ABCDE )A.发展为主题 B.结构调整为主线 C.企业为主线 D.科技进步为支撑E.化学药发展为切人点10.下面所述药品在我国上市前或者进口时,哪几种必须进行强制检验( ACE )A.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物制品 B.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批准的中药保护品种C.首次在中国销售的药品 D.在港澳地区上市销售的药品 E.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药品2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医药企业的管理主要包括( ADE )A.规划、政策、方法B.组织、领导控制C.企业计划、营销D.经济运行调控E.医药储备管理27.《药品管理法》适用的对象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ABCDE )A.从事药品研究的单位和个人B.从事药品生产的单位和个人C.从事药品经营的单位和个人D.从事药品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E.从事药品监督检验的单位和个人28.下面所述药品在我国上市前或者进口时,哪几种必须依法进行强制检验( ACE )A.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物制品B.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中药保护品种C.首次在中国销售的药品D.在港澳地区上市销售的药品E.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药品26.中药的概念是指用中医药理论来表述(BCE )A.药物标准B.药物性能C.药物功效D.药物质量E.药物使用规律27.为确保用药安全,《药品管理法》明文规定严禁进口的药品是(ACE )A.疗效不确切的药品B.外国制药企业专利药品C.不良反应大的药品D.销售价格高的药品E.其他原因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28.发运中药材必须有包装,每件包装除附有质量合格标志外,包装上必须注明(ABDE )A.品名B.产地C.生产单位D.调出单位E.日期26.药品生产、经营管理的研究应包括( BC )A.药品的调配与分发管理B.国家对医药企业的管理C.企业自身的科学管理D.卫生保健系统的管理E.制定药品分类管理制度27.中药除了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源于实践之外,在使用方面突出的特点是( DE )A.加强管理,提高水平B.随证合药,全面兼顾C.综合运用,扩大范围D.方药之秘,在于剂量E.饮片入药,生熟异治28.下列情形中哪些为劣药( BCDE )A.变质、被污染的药品B.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C.超过有效期的D.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E.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27.《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新药申请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注册申请。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第五版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第五版

第五章 药品管理立法
药品管理立法定义和程序
p86
药品管理法的渊源
p87
开办药厂、药店、生产医疗机构制剂的条件和流 程 P95
新药监测期的规定
p102
医院制剂的规定
p101
假药、劣药
p104
第六章 药品注册管理
药品注册及分类
P128
药品注册申请的分类、药品注册管理机构 P130
第八章 中 药 管 理
中药的定义与类型 P180 中药管理的有关规定P185 中药保护品种等级划分,保护的目的意义 野生药材等级划分,资源保护的目的原则 GAP的定义与核心 P195
P190 P193
第九章 药品知识产权保护
药品知识产权的种类、特征 P201 药品专利的分类、授予专利权的条件P205 药品商标的特殊要求、商标的作用 P210 医药商业秘密的概念与特征
第十章 药品信息管理
药品信息的含义 和特征
P220
药品说明书管理规定、药品标签管理规定 P226
药品标签书写印制要求
P231
药品广告的定义、审查与管理 P232
药品广告发布标准
P237(范围、内容原则与禁止)
第十一章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
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 P245 开办药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与审批 GMP(定义、分类、特点)P257 GMP认证 P268 药品召回及其分类 P271
第十二章 药品经营监督管理
药品销售渠道的概念、构成及特点 P276
药品批发企业的重要性;P278
我国零售药房的类型与特点 P280
GSP的含义
P307
GSP对药品经营过程质量控制的规定 P289

药事管理学复习资料(课本+PPT)

药事管理学复习资料(课本+PPT)

药事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各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简写、中文名称及基本内涵。

(P3) (1)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本内涵:硬件方面要有符合要求的环境、厂房、设备;软件方面要有可靠的生产工艺、严格的制度、完善的检验管理;在人员方面要求企业注重培养具有GMP素质的人。

(2)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本内涵: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生产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生产各环节及至全过程,以保证中药材的真实、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

(3)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基本内涵:从机构与人员、硬件、软件等方面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

(4)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基本内涵:1)对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要求2)对实验设施,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的要求3)标准操作规程(SOP) 4)对研究工作实施过程的要求5)对档案及其管理工作的要求6)实验室资格认证及监督检查(5)GC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基本内涵: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2、药事管理学科的性质和定义,学习药事管理学的意义(1)性质和定义(P7):药事管理学科是应用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与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是以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为重点、解决公众用药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学科,具有社会科学性质。

是药学的二级学科;是一个知识领域;具有社会科学性质;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研究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中非专业技术性方面;研究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与使用药品防病治病、维护健康之间的关系.(2)意义(P13):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和研究药事管理学的目的和意义是:①改变药学生知识结构,增强适应职业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②学习和研究药事管理学有助于制定和完善国家药物政策,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药事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中国药事行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

药事管理学复习资料

药事管理学复习资料

药事管理学第一章绪论1、药事:与药品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使用相关的活动。

2、药事管理学: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药学事业各分系统的活动进行研究,总结药事管理活动基本规律,指导药学事业健康发展的科学。

3、监管药品核心的实质:监管药品的质量4、中国古代药事管理的起源:周朝第二章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监督管理1、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与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2、处方药:指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3、非处方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根据药品的安全性,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4、药品分类管理的目的:①有效地加强药品监督管理②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③合理利用医疗卫生与药品资源④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⑤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5、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给药途径的,按照新药管理。

6、首次在中国销售的药品:指国内或国外药品生产企业第一次在中国销售的药品,包括不同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

7、医疗机构制剂: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医疗机构制剂不得上市销售。

8、国家基本药物:适应基本卫生医疗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9、纳入《药品目录》的药品是由国家药品标准的品种和进口药品,并符合“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场能保证供应”的原则。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简称《药品目录》)10、《药品目录》分为“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

纳入“甲类目录”的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

纳入“乙类目录”的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目录”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部分教案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部分教案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部分教案第一章:药事管理概述1.1 药事管理的定义1.2 药事管理的重要性1.3 药事管理的发展历程1.4 药事管理的目标和任务1.5 药事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第二章:药品管理2.1 药品的定义和分类2.2 药品的质量管理2.3 药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2.4 药品的储存和运输管理2.5 药品的使用和管理第三章:医疗机构药事管理3.1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意义3.2 医疗机构药事组织和管理体制3.3 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和管理3.4 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和管理3.5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管理第四章:药师和药学专业人员4.1 药师的角色和职责4.2 药师的资格和培训4.3 药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4.4 药学专业人员的其他职业发展路径4.5 药学专业人员与患者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的沟通和合作第五章:药事法律法规5.1 药事法律法规的分类和作用5.2 药品管理法5.3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5.4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5.5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六章:药品流通与管理6.1 药品流通的定义和环节6.2 药品流通的管理和规范6.3 药品市场的监管和竞争政策6.4 药品广告和宣传的管理6.5 药品召回和退市的管理第七章:药物经济学和药物利用研究7.1 药物经济学的定义和应用7.2 药物利用研究的目的和方法7.3 药物利用评价和药物治疗的合理性7.4 药物经济学在药事管理中的应用7.5 药物利用研究在药事管理中的作用第八章:药事伦理与职业道德8.1 药事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8.2 药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8.3 药事伦理决策和伦理困境8.4 药事伦理在药事管理中的应用8.5 药师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第九章: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安全9.1 药物治疗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9.2 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9.3 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配伍禁忌的management9.4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安全的关系9.5 患者教育和药物使用的指导第十章:药事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0.1 药事管理的发展趋势10.2 药事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0.3 创新技术和信息化在药事管理中的应用10.4 全球化对药事管理的影响10.5 药事管理未来发展的策略和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药品的定义和分类难点解析:需要理解药品的广义概念,包括药品的种类、性质、用途及其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药事是指与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广告、信息、监督等活动有关的事。

2.药事管理是指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是运用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药事活动进行研究,总结其规律,并用以指导药事工作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

3.药事管理的重要性:1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必须加强药事管理;2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必须加强药事管理;3增强医药经济的全球竞争力,必须加强药事管理4.药事管理学科是应用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与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药事”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是以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为重点、解决公众用药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学科,具有社会科学性质。

5.药事管理学科的内涵包括:1药事管理学科是药学的二级学科,是一个知识领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②该学科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③该学科研究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中非专业技术性方面的内容;④该学科研究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与使用药品防病治病、维护人们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卫生的社会目标。

第二章药品监督管理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共11类)2.药品定义包含以下要点:①使用目的和方法是区别药品与食品、毒品的基本点;②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传统药和现代药均是药品;③管理的是人用药品;④确定了以“药品”作为药物、原料药、制剂、药材、中药、西药、医药、等用语的总称3.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4.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根据安全性分为甲类(红色)和乙类(绿色),乙类安全性高于甲类5.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6.仿制药是指仿制国家已批准上市的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品种。

7.医疗机构制剂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置、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8.特殊管理的药品:①麻醉药品;②精神药品;③医疗用毒性药品;④放射性药品;⑤预防类疫苗;⑥易制毒化学药品;⑦兴奋剂9.药品质量特性包括:①有效性,指在规定的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

是药品的固有特性;②安全性;有效性大于毒副作用③稳定性;④均一性10.药品的商品特性:2生命关联性;②高质量性;③公共福利性;④高度的专业性;⑤品种多、产量有限11.药品监督管理是指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依法对药品、药事组织、药事活动、药品信息进行管理和监督;另外,也包括司法、检察机关和药事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自然人对管理药品的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监督。

12.药品监督管理的性质是国家行政13.药品监督管理的作用:①保证药品质量;②促进新药研究开发;③提高制药工业的竞争力;④规范药品市场,保证药品供应;⑤为合理用药提供保证14.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主体:SFDA和省级FDA15.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16.国家药品标准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

17.药品质量监督检验是指国家药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对需要进行质量监督的药品进行抽样、检查和验证并发出相关结果报告的药物分析活动。

18.药品质量监督检验具有以下性质:①公正性;②权威性;③仲裁性19.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分类:①抽查检验(不收取费用);②注册检验;③委托检验;④指定检验20.国家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21.基本药物遴选原则:①防治必需;②安全有效;③价格合理;④使用方便;⑤中西药并重;⑥基本保障;⑦临床首选;⑧基层能够配备22.不得纳入目录遴选范围:①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②主要用于滋补保健,易滥用的;3非临床治疗首选的;4因严重不良反应,SFDA明确规定暂停生产、销售或者使用的;5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伦理要求的;6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23.基本药物招标定点生产,由省级FDA指定机构招标采购;基本药物的质量监管是SFDA;2011年4月1日起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电子监管(20位电子监管码)。

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选择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或者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基本药物,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统一采购价格,其中包含配送费用。

24.基本药物费用保障目前发布的307中基本药物全部纳入费用保障范围,如治疗性药品已被列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街垒药品,全额报销;基本药物中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艾滋病坑病毒药、抗疟药、抗血吸虫病药、抗结核病药等由国家免给提供25.以下药品不得在全国范围内的药品零售企业中经营: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终止妊娠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胰岛素除外)、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疫苗,以及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的药品26.处方药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醒目地印制警示语或忠告语:“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当分柜摆放。

27.处方药只准在专业性医药报刊上进行广告宣传,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传。

28.根据药品的安全性将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甲类非处方药的安全性低于乙类非处方药。

29.非处方药的注册,申请人应当在《药品注册申请表》的“附加申请事项”中标注非处方药项非处方药生产管理,生产企业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

必须在非处方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醒目的印制相应的警示语或者忠告语:“请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照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使用。

”30.非处方药标签和说明书的文字表述应当科学、规范、准确,容易理解,便于患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

31.药品不良反应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32.实施ADR报告和监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进一步了解ADR的情况,及时发现新的、严重的ADR,以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对有关药品加强管理,避免同类型药品引起相同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护更多人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

33.严重的ADR: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引起死亡;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③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④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34.新的ADR: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35.ADR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必要时可越级报告。

35.ADR报告要求新药ADR报告:监测期内药品,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监测期满的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监测期当年汇总报告一次,以后每5年汇总报告一次。

36.进口药品报告要求和新药ADR报告一样第三章药事组织1.药事组织的基本类型①药品生产、经营组织;②医疗机构药房组织;③药学教育、科研组织;④药品管理行政组织;⑤药学社团组织2.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机构:SFDA3.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核发《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组织药品GMP(除另有规定外)、GSP认证;审批药品广告,核发药品广告批准文号;负责实施执业药师注册和管理,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工作4.药品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及其职责: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国家药物政策;负责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负责医疗机构中与实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相关的管理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工商登记、注册;监督药品广告并处罚发布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的行为5.药品检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检验药品生物制品质量的法定机构和最高技术仲裁机构6.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职责范围承担依法实施药品审批和质量监督检查所需的检验和复验工作;负责标定和管理国家药品标准、对照品第四章药学技术人员1.执业药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2.临床药师是指以系统药学专知识为基础,并具有一定医学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直接参与临床用药,促进药物合理应用和保护患者用药安全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3.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范围,其性质是对药学技术人员实行的职业准入控制。

4.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合格者发给《执业药师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5.执业药师实行注册制度。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全国执业药师注册管理机构,省级FDA为本辖区执业药师注册机构。

6.执业药师注册申请注册的条件:①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②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③身体健康,能坚持在执业药师岗位工作;④经执业单位同意再次注册:执业药师注册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前3个月,持证者须到原注册机构申请办理再次注册。

再次注册必须提交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分证明。

继续教育学分:每年获取的学分不得少于15学分,注册期3年内累计不得少于45学分。

其中必修和选修内容不得少于10学分,自修内容学习可累计获取学分。

继续教育项目分为必修、选修和自修等3类,包括:培训、研修、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研讨会、专题调研或考察、撰写论文和专著等。

7.药学职业道德原则可以概括表述为: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们用药的合法权益,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8.药学职业道德的具体原则表现为:①质量第一的原则;②不伤害原则;③公正原则;④尊重原则第五章药品管理立法1.药品管理立法,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认可、修订、补充和废除药品管理法律规范的活动。

2.药事管理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效力和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体系,是调整与药事活动相关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药品管理立法的基本特征:①立法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②以药品质量标准为核心的行为规范;③药品管理立法的系统性;④药品管理法内容国际化的倾向4.《中华人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84-9-20日通过,自1985-7-1日起施行。

5.2000年8月下旬,国务院将《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提请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

依照《立法法》规定的程序对《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进行了三审,于2001-2-28日通过并公布,自2001-12-1日开始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