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自然环境

合集下载

山东高考知识点地理

山东高考知识点地理

山东高考知识点地理地理是山东高考科目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山东地理特点的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从山东地理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山东的自然地理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濒黄海,南临江苏、安徽两省,西接河南、河北两省,北濒渤海。

山东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1. 地理位置山东位于东经114°20′29″~122°43′41″,北纬34°22′6″~38°23′4″之间。

2. 地形地貌山东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势特点。

主要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海滨沙丘等。

山地:如泰山、莱山等。

丘陵:如曲阜丘陵、兖州丘陵等。

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和海洋搬运河积平原是山东的两大平原。

海滨沙丘:如烟台沙河口沙丘、东营沙岛沙丘等。

3. 气候特点山东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约550~950毫米。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春季干燥多风,秋季晴朗宜人。

二、山东的经济地理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1. 优势产业山东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要支柱。

农业:山东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等。

山东还是我国重要的养殖业基地,以养猪业和养禽业为主要特色。

工业:山东工业体系比较完备,主要包括能源、化工、冶金、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

山东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化工产业基地。

服务业:山东的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活力。

2.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山东拥有多个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这些区域在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

三、山东的人文地理山东是中国的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如泰山、孔庙、孔府等。

山东自然地理

山东自然地理

概述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黄河下游,北濒渤海,东临黄海,是中国沿海12省(市)之一。

地理范围介于北纬34°22.9′~38°24.0′,东经114°47.5′~122°42.3′之间。

省境南北最长约40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公里。

全省面积约15.7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

从省区的平面形态和海陆分布状况看,全省可以小清河口至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西为山东内陆,东为山东半岛。

内陆北、西、南3侧与冀、豫、皖、苏4省接壤;半岛东突于黄、渤海间,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相对峙。

山东海岸北起冀、鲁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即大口河河口),南至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岸线长3121公里。

沿岸0~20米水深的浅海总面积为29031平方公里。

沿岸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海湾有51处。

其中以属渤海的莱州湾为省内最大的海湾,面积6060平方公里,绝大部水深在15米以内。

山东近岸岛屿计299个,总面积147平方公里。

其中的庙岛群岛北起北隍城岛,南至南长山岛,由21个岛屿组成,纵列于渤海海峡中,为山东省最大的群岛,并为黄、渤海的分界。

在地理记述上,按照行政区的分布与一定自然地理界线相结合,全省可分为鲁西、鲁北、鲁东和鲁中南。

鲁西以黄河为界分为二:黄河以北德州、聊城二地区为鲁西北;黄河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以西的菏泽地区与济宁市西部为鲁西南。

小清河以北为鲁北,主要包括惠民地区和东营市。

潍河与沭河以东为鲁东,包括胶东和鲁东南两部分:基本上胶莱河以东为胶东或胶东半岛;沭河以东为鲁东南,又常称为沭东。

小清河以南,鲁西、鲁东之间统称鲁中南。

其中,南四湖以东,包括枣庄市和临沂地区南部的临(沂)、郯(城)、苍(山)区域为鲁南。

地质基础控制着山东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大势。

在大地构造上,山东是中朝地台的一部分,分别属其3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即华北断坳、鲁西断隆和胶辽台隆。

地理山东高考知识点

地理山东高考知识点

地理山东高考知识点山东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山东高考的一项重要科目,地理知识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山东高考地理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地理环境与资源山东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南濒江苏,西连河南,北界天津,背靠山西。

其地理环境和资源对山东的经济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1. 地形山东地处华北平原东部,地势较为平坦。

境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形成了黄河三角洲、鲁南平原、中部丘陵和西部高原四个主要地理区域。

2. 气候山东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全省年平均气温13-15摄氏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3. 水系山东境内有黄河、海河、淮河等重要河流。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流经山东东部,对于山东的农业灌溉、水资源和土地肥沃度具有重要影响。

4. 矿产资源山东是著名的煤炭和金矿产区,还有铁、铜、铝等矿藏。

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山东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地理行政区划山东省下辖17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省辖县级市、地级市、市辖区和县。

这些行政区划的了解对于山东高考地理学科是至关重要的。

1. 省辖县级市山东省辖的县级市有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等。

2. 地级市山东地级市主要包括烟台市、东营市、潍坊市、济宁市等。

3. 市辖区山东的市辖区包括济南市历下区、青岛市市南区、淄博市张店区等。

4. 县山东的县主要包括章丘市、胶州市、即墨市、平度市等。

三、经济发展山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其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工业山东省的工业发达,涉及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

青岛、烟台等地的港口为山东的出口贡献了巨大的助力。

2. 农业山东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为主要农作物。

山东的丰收对于全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 旅游业山东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泰山、崂山、孔庙等众多名胜古迹。

山东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山东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山东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对于了解山东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地理知识点的角度出发,对山东省的地理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山东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北接辽宁省,西临河北省,南界江苏省和安徽省。

山东地处中国的东部沿海经济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二、地貌特点山东省地形复杂多样,主要由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岸线组成。

主要地貌类型有山地、山丘、盆地和海岸平原。

山东的最高峰是泰山,也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泰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三、气候特点山东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由于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受到季风的影响较大。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较为充沛,适宜农业生产。

山东省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四、水系特点山东省有着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主要河流有黄河、淮河、卫河等。

黄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山东省的北部边界。

山东省还拥有诸多湖泊,如太湖、邹平湖等。

这些水系为山东的地理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为当地的农田灌溉和水利发展提供了条件。

五、资源特点山东省地下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等。

煤炭是山东省的主要矿产资源,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

此外,山东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渔业资源和海洋石油资源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人文地理特点山东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泰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朝拜。

山东还是孔子的故乡,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经济发展山东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山东省的经济以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结构较为完善。

描写美丽的山东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美丽的山东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美丽的山东的句子唯美(篇一)山东,古老而美丽的省份,被誉为“东方瑰宝”的山东,拥有着无尽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一些描写山东美丽的句子,希望您喜欢:1. 晨曦洒在山东的大地上,如金色的涟漪闪烁着生机勃勃的活力。

2. 山东的秀丽景色,如画卷般展开,每一幅都充满了无尽的诗意。

3. 海岸线上悠长的沙滩,与碧海蓝天交相辉映,仿佛仙境一般令人陶醉。

4. 碧水蓝天下的崂山,壮丽的山势与蔚蓝的海洋交相辉映,令人叹为观止。

5. 在泰山的脚下,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之美,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6. 泉城济南,古老而神奇的城市,自然之美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

7. 山东的杂技和曲艺,如流动的诗篇,将人们带入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

8. 淄博的千年战国文化,凝聚着山东悠久的历史底蕴,令人叹为观止。

9. 威海的清晨,海风轻拂着脸庞,朝霞的余晖温暖了整个城市。

10. 在浪漫的青岛,倚海而建的建筑与壮丽的海景交相辉映,展现出独特的韵味。

11. 山东的小吃,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品味着山东的美食文化。

12. 在山东的土地上,农民勤劳耕耘,大地回报他们丰饶的果实,令人敬佩。

13. 青山绿水之间,山东的村庄宛如童话般美丽,它们是自然恩赐的艺术品。

14. 看山东春天,百花争艳,美得如此动人心弦。

15. 夏日的山东,绿树成荫,微风轻拂,清凉之感扑面而来。

16. 秋风乍起,山东的稻田金黄一片,宛如大地上的金铺地毯。

17. 冬日的山东,银装素裹,大地仿佛一片纯洁的世界。

18. 聆听傲雪飞舞的声响,山东揽着冬天的风华,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19. 登临崇圣寺,俯瞰泰山的壮丽景色,仿佛人间仙境。

20. 山东的雾霭笼罩着古城,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21. 海边的夕阳映照在如镜的海面上,美得让人心醉神迷。

22. 山东的草原广袤无垠,呼吸着新鲜空气,仿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舞。

23. 天蓝如洗,雾霾远离,山东的自然环境令人感到宁静和安宁。

山东环境描写

山东环境描写

山东环境描写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省份。

它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东拥有了独特的环境条件和景观特色。

下面将对山东的环境进行描写,带领读者领略山东的美丽风光。

山东的地势起伏不平,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和山地,因此山东的自然环境具有多样性。

山东的东部沿海地区是平坦的河口平原,这里有着广阔的河流、湖泊和沿海湿地。

黄河和淮河两大河流的入海口位于山东,形成了独特的河口地貌。

河口平原的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农业和渔业的发展。

河口湿地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这里栖息和繁殖,形成了壮观的候鸟迁徙景观。

山东的西部和南部是丘陵和山地地区,地势较高。

这里的环境更加原始和自然,山峦起伏,山间溪流纵横。

特别是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被誉为“五岳独尊”,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登山爱好者。

泰山的山峰高耸入云,峭壁陡峭,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壮观而崇高的感觉。

登上泰山的山顶,可以俯瞰山东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山东的自然环境也给其带来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山东拥有着丰富的森林、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山东的森林覆盖率较高,各种树种繁多,包括松树、柏树、樟树等。

这些森林为山东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山东的湿地主要分布在河口平原和海岸线附近,这些湿地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和水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

山东的海洋生态系统也非常丰富,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包括各种鱼类、贝类和海藻等。

山东的海岸线是渔业的重要产区,也吸引了众多的海洋旅游者。

除了自然环境,山东还有丰富的人文环境。

山东是中国的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山东的历史名人众多,孔子、孟子等著名的古代思想家都出生于山东。

山东的文化底蕴深厚,艺术和文学作品丰富多样。

山东的建筑风格独特,特别是泰山的古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

山东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各种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表演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总的来说,山东的环境十分丰富多样,既有河口平原的河流湖泊和沿海湿地,又有丘陵和山地的山峦溪流,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人文景观。

山东地理

山东地理

旅游资源 – 一山一水一圣人 山东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五岳之尊”泰山, “世界文化遗产”孔子故里曲阜“三孔”,齐国故都临淄,
“人间仙境”蓬莱,“道教圣地”崂山,“世界风筝都”潍坊 国际啤酒城青岛,国际葡萄酒城烟台,荣成“天尽头”, “泉城”济南,黄河入海奇观,“仙山之祖”昆嵛山, 有着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的峄山, 以集聚水浒英雄而著名的史称“八百里水泊”的梁山泊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半岛蓝色经济区”将形成“一体三带”的发展格局。 “一体”即以海洋经济为主体,--突出海洋经济特色 “三带”就是集中打造三个优势特色产业带: 一是在黄河三角洲着力打造沿海高效生态产业带; 二是在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沿海一带,打造高端产业 聚集区,即高端产业聚集带; 三是构建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带 集中培植钢铁、电力、石化、木浆造纸、加工装配业等运量大、 外向型和港口依赖度高的临海工业
4.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范围:东营、滨州和德州、淄博、潍坊的部分地区 区位优势: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位置优越,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定位: 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 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 利于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 利于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
三、山东的重点工程 1.南水北调东线-应 对缺水问题 胶东水水干线:济平 干渠,济南往东和引 黄济青工程相接 2.电力工程 核电: 荣城、海阳、乳山。 区位? 该地经济发达,常规能 源短缺,电力需求 量大。减轻交通运输 压力,利于改善环境

23年山东地理会考

23年山东地理会考

23年山东地理会考山东地理会考是一项考察学生对山东地理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考试。

下面将从山东地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自然地理1. 山东地理位置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东临黄海,南界胶东半岛,北邻山北平原,西濒山西北丘陵,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 山东地貌特征山东地貌复杂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河流等。

其中,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如泰山、嵩山等;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南部,如胶东丘陵、兖州丘陵等;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部,如山西北平原、胶东平原等;河流众多,包括黄河、淮河、大运河等。

3. 山东气候特点山东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湿润,而西部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燥。

4. 山东自然资源山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水力资源、风能资源等。

此外,山东还拥有肥沃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是重要的农业产区。

二、人文地理1. 山东人口分布山东是中国人口大省之一,人口分布相对集中。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包括青岛、济南等大城市;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2. 山东经济发展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经济发展较为快速。

主要经济支柱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

其中,工业方面主要以石化、机械制造、钢铁等为主,农业方面以粮食种植、养殖业为主,服务业方面以金融、旅游等为主。

3. 山东文化底蕴山东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包括孔子、孟子等众多文化名人的故乡。

山东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要特色,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伦理。

4. 山东旅游资源山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泰山、崂山、青岛等风景名胜区,以及孔庙、孔府等历史文化遗址。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山东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结:山东地理会考是一项重要的考试,通过对山东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山东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的自然环境
临淄二中:沙百永
山东的自然环境
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下面我从山东的地理位置、水文状况、地形和气候四个方面来分析我们山东主要的自然环境状况。

一、山东的地理位置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是我国10个沿海省市之一,地处黄河下游,大致介于北纬34°22′52″至38°15′02″(岛屿达38°23′N),东经114°19′53″至122°43′之间。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计跨纬度3°52′10″、经度8°23′07″。

南北最宽处距离约420公里,东西最长处距离约700公里,使山东自然地理的东西差异远比南北差异明显。

山东东临海洋,西靠大陆。

水平地形分为半岛和大陆两部分。

东部的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

庙岛群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成为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

西部大陆部分自北向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全省共设城市48个,其中地级市17个,县级市 31个,县城60个,全省设市城市和县城城市总人口4004.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02.8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3.5 %。

二、山东的地形
山东的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

东部是半岛,西部及北部属黄泛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

地貌类型包括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种类型;其中山地和丘陵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3%,其余三分之二主要是平原。

境内中部山地突出,区内大部分地面海拔500米左右,仅有泰山(1545米)、沂山(1032米)、蒙山(1155米)、鲁山(1108米)等。

少数中山兀立于群山之上,形成鲁南山地的中脊。

泰山山脉雄踞中部,海拔1545米,为全省最高点。

山东半岛丘陵区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貌大势。

仅有崂山(1133米)、昆嵛山(923米)等少数中低山突出于群丘之上,构成山东半岛的中脊。

鲁北、鲁西平原为全省地势最低处,属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系由黄河冲积而成,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黄河三角洲海拔最低。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

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1000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三、山东的水文状况
山东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总面积1496.6平方公里,蓄水量23.53亿立方米。

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由南而北依次为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和东平湖。

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为沂蒙山地丘陵,水文属于淮河水系(沂河),而山东半岛西北部为华北平原,水系属于黄河水系(徒骇河),造成两地自然环境不同,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为海洋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为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

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大陆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

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20余处;有近陆岛屿296个,其中庙岛群岛由18个岛屿组成,面积52.5平方公里,为山东沿海最大的岛屿群;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1.3万余平方公里,近海海域17万多平方公里。

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海上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都将大有作为。

四、山东的气候
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

年平均气温11℃~14℃,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毫米~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平均光照时数为2300小时~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

由于降水量60%以上集中于夏季,故易形成涝灾,冬春又常发生旱灾,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1、气温
全省年平均气温基本遵循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规律,但地区差别不大,多数都在13℃左右。

济宁、菏泽的南部地区和济南、枣庄都在14℃以上,其中济南14.7℃,是全省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半岛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都比较低,一般为11.4~11.9℃。

1
月全省各地的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为全年最低。

济南7月的平均气温仍然高居全省榜首,为27.5℃。

从1月至7月,气温逐渐升高。

8月以后,各地气温逐月下降。

山东无霜期一般为174~260天,其分布规律是南部多于北部,平原多于山地,沿海多于内陆。

鲁南、鲁西南及鲁西北平原和沿海地区在200天以上,鲁中山区和半岛中部少数地区在200天以下。

2、降水量
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600~750mm之间,其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

泰山的年平均降水量达到了1042.8mm,是全省降水最丰富的地方。

山东各地年降水日数基本遵循从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规律。

3、日照
山东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和云量的分布规律相反,从南往北增多,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蓬莱以2807小时居全省之首,鲁西南的成武只有2148小时,是全省最少,也是唯一不足2200小时的站点。

上面是我对山东省自然环境状况的一点认识,热爱我们的家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状况来进行资源开发,因地制宜促进经济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