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分析

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分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理综生物部分难度适宜,与去年相比持平,在无偏题,怪题,难题,超纲题的基础上,围绕主干知识点展开,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实验能力,其中,理综生物卷总分90分,由6题选择题、4题非选择题及两个选学题组成。
既有较易题、中等偏易题,又有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等,力求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题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其中遗传、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态等主干知识的内容较多。
具有部分跨模块的试题,适当体现了学科内综合。
试题充分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所涉及的考点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存在重叠现象,这在以往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中比较少见。
如第4题和第30题都是考查神经调节方向相关考点等,使得考点相对集中。
与此同时,试题弱化了以往选修所占权重,真正突出了必修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了选修教材中常考热点,如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没有涉及。
这些对新课程高考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河南商丘应天高中王培廷。
2012高考生物真题精校精析新课标卷)

七彩教育网免费供给 Word 版教课资源2012·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1.[2012 ·课标全国卷 ] 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样氨基酸含量同样,但摆列次序不一样。
其原由是参加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 种类不一样B.mRNA碱基序列不一样C.核糖体成分不一样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一样1.B [ 分析 ]本题考察细胞的分化,考察学生的理解、剖析能力。
细胞合成蛋白质过程中,mRNA碱基序列直接决定着氨基酸摆列次序,而同一物种中的两类细胞内tRNA 种类和核糖体成分均同样,同一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也是同样的,所以本题选B。
2. [2012 ·课标全国卷 ]以下对于细胞癌变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合时可无穷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构造有显然差异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引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挡细胞发生异样增殖2.D [ 分析 ]本题考察细胞的癌变,考察学生的理解、剖析能力。
细胞癌变的原由就是致癌因子(包含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致使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为癌细胞。
癌变后的细胞在形态构造上与正常细胞有显然的差异,所以A、B、C选项是正确的。
原癌基因的作用主假如负责调理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度;抑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阻挡细胞发生不正常的增殖,所以D错误。
3.[2012 ·课标全国卷 ] 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致使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浸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添C.下丘脑浸透压感觉器遇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会合管对水的重汲取作用减弱3.B [ 分析 ]本题考察哺乳动物内环境稳态及其调理,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
哺乳动物脱水时,细胞外液的浸透压会高升,血浆浸透压也会高升,对下丘脑浸透压感觉器的刺激加强,进而产生更多的抗利尿激素,促使肾小管和会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所以 B 正确。
2012年生物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山东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第Ⅰ卷(必做,共87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从细胞水平上解释果实生长,应包括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从而促进果实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会使乙烯含量增多,进而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2.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 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曲线,获得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图可知,CO2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a点的含义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在a点以前水平线转折点;e点代表此刻开始光照消失,只进行呼吸作用,而有机无积累最多时,应发生在傍晚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据图应在18时;18时以后,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夏季晴朗的中午,乙植物在bc段,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有些气孔关闭,从而使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速率降低;而甲植物无此现象可能是与自身气孔无法关闭有关;bd段随时间的的进行,光照强度逐渐降低,从而使光合作用速率逐渐降低。
3.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高考生物-高考真题详解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 tRNA种类不同B. 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G.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一化学一电”信号的转化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人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 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一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 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一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 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

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来源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整体分析年高考新课标理综生物部分难度适宜,与去年相比持平,各模块的分值分布合理,突出主干知识点的考查,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实验能力,突出综合考查生物学能力,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试题淡化了死记硬背,突出综合能力运用,避免了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
其中,理综生物卷总分分,由题选择题、题非选择题及两个选学题组成。
试题情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有较易题、中等偏易题,又有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等,力求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题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其中遗传、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态等主干知识的内容较多。
具有部分跨模块的试题,适当体现了学科内综合。
试题充分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所涉及的考点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存在重叠现象,这在以往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中比较少见。
如第题和第题都是考查神经调节方向相关考点等,使得考点相对集中。
与此同时,试题弱化了以往选修所占权重,真正突出了必修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了选修教材中常考热点,选考题仅集中在选的基因工程,基本上是来源于教材的,考得非常细,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
、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种类不同碱基序列不同核糖体成分不同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以及造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在题干中我们可以获得多个信息:同一物种遗传基因一样,两类细胞的出现我们可以确定是分化的结果,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两种蛋白质氨基酸数量相等,但排列顺序不同造成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决定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直接原因却是翻译这两种蛋白质的的碱基序列不同。
故本题应选。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来源:网本题的某些选项超出考生的认知。
2012高考生物试卷分析:理综生物试题评析(全国卷)

2012高考生物试卷分析:理综生物试题评
析(全国卷)
导读:本文2012高考生物试卷分析:理综生物试题评析(全国卷),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综观整卷的生物试题可以发现以下几方面
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例如选择题第3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第1题的考查了与细胞分化相关的内容、第5题考查了与免疫相关的内容、第2题主要利用课本实验进行展开,非选择题的32题考查了与生态相关的内容等等。
都围绕高中生物核心知识及实验进行展开考查。
2、立足教材、高于教材:试题的考点来源于课本,且注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
例如第33题综合对呼吸作用及实验设计等内容的考查。
3、注重必修、略考选修:整个试卷中选修知识相对考查较少,注重了必修部分的考查。
(四川成都双流籍田中学唐志哲)。
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分析

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分析2012年新课标高考理综试卷仍采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其中生物试卷结构及分值与去年基本上相同,在考查内容和形式上保留2011年的特点,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试卷难度有所下降,体现新课改“轻负高质”的精神。
1.试卷结构与考查内容1.1 试卷结构:生物试题共90分。
必考75分,选考15分。
必考Ⅰ卷6道选择题36分,必考Ⅱ卷4道题39分(29题11分、30题10分、31题10分、32题8分)。
选考Ⅱ卷15分。
1.2考查内容(满分:90 分)选择题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赋分6、必修Ⅱ)2.细胞癌变(赋分6、必修Ⅰ)3.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赋分6、必修Ⅲ)4.神经调节(赋分6、必修Ⅲ)5.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赋分6、必修Ⅲ)6.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赋分6、必修Ⅲ)非选择题29.细胞呼吸(赋分11、必修Ⅰ)30.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脑的高级功能(赋分10、必修Ⅲ)31.基因突变、基因分离定律(赋分10、必修Ⅱ)32.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赋分8、必修Ⅲ)39.植物的组织培养(赋分15、选修Ⅰ)40.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赋分15、选修Ⅲ)2.试题总体分析与评价2012 年的生物试题在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上仍保留2011 年的基本模式,没有太难、太偏的题。
考察的知识都是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代谢、调节、遗传、生态),与前两年一样,可明显看出分值分布不匀。
今年与2010年相似,必修三所占比例大,必修一、二所占比例小;与2011年相比,必修一的比例下降,必修二和必修三的比例上升。
今年必修一和必修二分别都只有2道题分别占17 分、16 分;而必修三包括4个选择题和2个非选择题,仅神经调节这一个知识点就出了两道题,共占42 分。
从近两年全国各地的理综试题来看,也可发现这样一个趋势,必修三所占分值在明显增大。
最新高考真题——理综生物部分(全国卷)解析版资料

2012年大纲版全国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解析总体分析:总体来看,试题侧重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选择题命题以考查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
非选择题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在难度梯度设置上,起点较低,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解答此题都能得到一定的分值,有效控制了试题的区分度。
试题虽然以教材知识为出发点进行考查,但试题背景知识新颖,既未超越教材,又有所创新,实现了教材与高考的平稳过渡。
整套试题难易结合,有梯度,灵活性较强,范围基本上没超越教材,也基本不含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试卷主要考查了细胞结构、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免疫调节、群落的结构等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
2.重视教材实验,关注实验探究,突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以新情境呈现,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突出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与提升,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分析的能力。
如33题。
突出了对经典实验方法的应用的考查,如34题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和推断能力。
3.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试题或通过文字呈现新情境,如第3、33、34题;或主要通过曲线图呈现新情境,如第31题。
这些试题的构思有其独到的地方,但答案没有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012年大纲版全国卷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解析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答案】B【解析】反射活动是在反射弧的参与下,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整个过程离不开反射弧,AD正确。
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末稍传到下一个神经细胞的树突或胞体,,且之间需要神经递质帮助完成传递,B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反射与反射弧的有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新课标全国卷)解析选择题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解析:该题比较完整地考查了在有关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中,所涉及到的若干概念和术语。
知识考点主要见于《遗传与进化》模块第4章第1节。
同一物种的不同细胞所含的DNA是相同的。
不同细胞在基因表达过程中,由于基因表达的选择性特点,可转录出不同碱基序列的mRNA,由此翻译出的蛋白质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也就不同。
在细胞中,tRNA和rRNA中的核苷酸序列也是由DNA决定的,只是它们都不具有携带DNA遗传信息的作用,而是分别承担着识别并转运特定种类的氨基酸和作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因此,在同一物种的不同细胞中,tRNA种类应该是相同的,核糖体的成分也是相同的。
从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的分析可以知道,密码子不仅具有通用性(即,生物界中不同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都遵循同一张密码子表),还具有简并性(即,同一种类的氨基酸还可有多种密码子,如,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可有UUU、UUC等两种,决定亮氨酸的密码子可有UUA、UUG、CUU、CUC、CUA、CUG等6种),因此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应该是相同的。
答案:B。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解析:该题考查了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病毒致癌的机理。
知识考点主要见于《分子与细胞化》模块第6章第4节。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是抑癌基因的主要作用。
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不受限制,能够无限增殖。
癌变后的细胞,较之正常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显著变化。
导致细胞癌变的病毒致癌因子,因为含有病毒癌基因和与致癌有关的核苷酸序列,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可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癌变。
答案:D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哺乳动物(包括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机理。
知识考点主要见于《稳态与环境》模块第2章第3节。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三大细胞外液之一)的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到的刺激增强,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排出的尿量减少。
答案:B4.当人看到酸梅时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以“人脑的高级功能”为基础的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考点主要见于《稳态与环境》模块第2章第1节。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的最高级部位,具有对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酸梅的形状、色泽等代表了酸梅这种具体物质的信号(即具体信号),看到酸梅实际上是该具体信号给予的间接刺激(可称为条件刺激),必须通过包括人的大脑皮层有关中枢在内的反射弧参与才能完成的反射活动。
唾液分泌是作为该反射弧的效应器──唾液腺的活动。
完成这一生理过程,不仅有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也包括兴奋在不同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结构中的传递。
这种兴奋的传递过程包括:上一个神经元接受刺激引发的神经冲动即电信号(突触前膜的膜电位变化)—化学信号(上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引发的神经冲动)的转化。
答案:C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解析:该题通过实验装置图中信息的提取和处理,侧重考查了植物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极性运输的特点。
知识考点主要见于《稳态与环境》模块第3章第1节。
从图中可知c组尖端和d组尖端都能产生生长素,c组和d组的区别是d组胚芽鞘是倒置的。
由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因此据图中的实验处理结果,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答案:D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种群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诸多因素。
知识考点主要见于《稳态与环境》模块第4章第1节。
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
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决定了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直接影响了种群数量的变化。
而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又受各种环境条件(天敌数量的多少、季节更替以及食物质量和数量的变化等)的影响。
从题中直方图的分析可知,未成熟个体从2月底到6月逐渐增多,从6月到12月逐渐减少至12月变为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2月底到6月,到12月都成熟,10月份出生率可能为0。
大量诱杀某种动物的雄性个体,会导致性别比例的失调,进而通过出生率的明显降低,影响到种群的密度的减小。
答案:D非选择题29.(11分)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mg·粒-1·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原因是。
解析:本题以玉米种子萌发为命题材料,依次考查了植物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葡萄糖及其来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方以及胚乳中营养物质在种子萌发的去向。
知识考点主要见于《分子与细胞》模块第5章第3节、第4节以及第2章第4节等。
第(1)小题的答题要点直接来源于课本中知识,侧重考查了考生对教科书相关知识内容的熟悉程度。
第(2)小题的求解,通过对图中曲线变化情况的分析,可先读出第一空的答案。
根据题中告诉的“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作进一步的分析。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被胚细胞吸收后,一部分转化为胚发育成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由此,通过对图中“萌发种子直接烘干称重”那条曲线上各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依次计算出:0—24小时为15.4mg;24-48小时为0.6mg;48-72小时为1.1mg;在72-96小时为204.2—177.7=26.5 mg?粒-1?d-1,因此萌发过程中在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对第(3)小题的求解,需要根据对图中“萌发种子直接烘干称重”和“萌发种子切取胚乳烘干称重”两条曲线各时间段的数据,结合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计算出:72-96小时转化为43.6—26.5=17.1mg,96—120小时为27—5=22mg,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
在第(4)小题中,由于已告诉实验条件保持不变,长出的幼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随着胚乳中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将导致幼苗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而死亡。
答案:(1)葡萄糖,呼吸(2)72-96 26.5(3)22 (4)下降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30.(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b是,c是,d是。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解析:该题仍然是侧重考查考生对神经调节有关知识的理解,只是增加了对图像的识别。
知识考点主要见于《稳态与环境》模块第2章第1节。
题中各小题的设问都比较简单,只要读懂图,就可写出答案。
第(1)小题考查反射弧的组成;第(2)小题只要明白屏住呼吸为主动意识控制的行为,必须要受到图(a)中大脑皮层的控制;第(3)小题考查了突触的基本结构。
实际上,完成肺牵张反射的示意图(a)和突触结构图(b)中所蕴涵的信息是很丰富的。
但命题者如果再充分利用图中的信息,通过设置有一定梯度的系列问题,来构建成有关“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功能”的知识网络结构,不仅可拓展知识的考查范围,也可增大了对考试大纲中第一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力度。
答案:(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2)大脑皮层(3)轴突细胞体(树突或胞体)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
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的基因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