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实验——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医学检验技术:免疫检验公式大全

医学检验技术:免疫检验公式大全
免疫学是检验考试中的必考项。
今天就重点讲一下免疫学检验公式大全。
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实验中,为分离单个核细胞,常常要利用一种比重在075-1.090之间的介质,使得单个核细胞与其他血细胞分离。
为了加快沉浮速度,一般还要做离心分离,这时细胞在介质中的沉降速度用以下公式表示:
沉降速度=2r2(Q-Q0)g/g
其中r为细胞半径,Q为细胞比重,Q0为介质比重,g为离心力,为细胞与等体积标准颗粒的摩擦系数的比值,为介质的黏度。
2.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中,需要检测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的淋巴细胞比例,即淋巴细胞的增殖实验。
转化后的淋巴细胞,可表现为细胞变大,胞质空泡,核仁明显等,即成为淋巴母细胞。
该实验中,转化率可以这样表示:转化率=转化的淋巴细胞数/未转化的淋巴细胞数100%
3.在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杀菌实验中,我们需要检测杀菌率。
杀菌率的检测方法常用显微镜法和溶菌法。
前者将白细胞与葡萄球菌混合,碱性美兰染色后在油镜下观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数:杀菌率=胞内含有染菌体的细胞数/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数100%
4后者将白细胞悬液和经人血调理过后的细菌混合后,隔一段时间取定量培养物,接种固体培养基培养,37℃培养18小时后计算生长菌落数。
杀菌率=[1-(作用30min或60min后的菌落数/0min 菌落数)] 100%
4.巨噬细胞的功能检测中,常用吞噬鸡红细胞实验来衡量其吞噬功能,有此公式:吞噬率=吞噬CRBC的巨噬细胞数/200 100%。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计数、活力测定临床免疫学实验报告

实验温度:18℃湿度:32% 实验时间:2012年11月8日实验八、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计数、活力测定【实验目的】1.通过该实验掌握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计数的方法。
2.有助于观察机体免疫状态。
【实验原理】人外周血RBC、粒细胞比重为:1.092,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重为1.075,因此选用一种比重介于二者之间而近于等渗的淋巴细胞分离液(比重为1.077±0.001)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后不同比重的血细胞在分离液中呈梯度分布,从而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
【实验材料】1.肝素溶液用生理盐水将肝素配成125~250 U/ml的溶液,置4℃下保存备用。
2.淋巴细胞分层液市售或自配,20℃时密度应为(1.077±0.001)g/L。
3.Hanks液pH 7.2~7.4。
4.完全RPMI-1640培养液。
5.15 ml或50 ml锥底离心管。
6.水平离心机,显微镜。
7.玻璃吸管,滴管,细胞计数板等。
8.2%台盼蓝染液。
【实验步骤】1.采集静脉血3ml,注入盛有肝素的无菌小瓶中(每ml全血加0.1 ml 肝素溶液),立即轻轻摇匀,使血液抗凝。
2.用吸管加入等量Hanks液,使血液等倍稀释。
3.吸取淋巴细胞分离液2ml置于离心管中,然后将上述稀释血液在距分离液界面上1cm处沿试管壁缓慢叠加至分离液表面。
应注意保持两界面清晰,勿使血液混入分层液内。
4.将离心管置水平式离心机内,在18~20℃下,以2000 r/min离心20min,离心后,管内分层如下图所示5.用毛细吸管轻轻插入灰白细胞层,沿管壁轻轻吸出该层单个核细胞,转入另一支离心管中。
6.将所得到的单个核细胞悬液用5倍体积的HanK’s洗涤2次,每次以1500 r/min 离心10 min,弃上清。
7.混悬细胞,沉淀加1640培养液1ml,摇匀。
8.计数细胞:取0.1ml细胞悬液,加WBC稀释液0.9ml,混匀,静止片刻,冲池,低倍镜下计数四大格细胞总数。
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

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一、引言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是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相关指标,以辅助临床诊断和监测疾病进展的一种重要实验室检查方法。
免疫学检验项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感染病、自身免疫病、肿瘤、器官移植、过敏性疾病等。
二、常见的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1. 免疫球蛋白检测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Ig)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体,可分为IgG、IgA、IgM、IgD和IgE等不同类型。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评估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免疫缺陷或免疫异常。
2.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检测主要包括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细胞因子检测和免疫细胞功能评价等。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通过检测CD4+和CD8+T 细胞的比例,评估免疫系统对感染和疾病的应答能力。
细胞因子检测可以检测IL-2、IL-6、IFN-γ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用于评估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功能。
免疫细胞功能评价可以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的增殖、杀伤力和吞噬功能等指标,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
3. 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异常产生的针对自身组织或器官的抗体。
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帮助诊断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常见的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包括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s)等。
4. 过敏原检测过敏原检测是通过检测人体对特定过敏原的免疫反应,帮助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
常见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有皮肤划痕试验、血清特异IgE抗体检测和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组织释放试验等。
5.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检测体液或血清中特定蛋白质的水平变化,辅助肿瘤的早期诊断、疾病进展监测和预后评估。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包括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甲胎蛋白(AFP)等。
三、临床意义和应用临床免疫学检验项目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感染病等,并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医学免疫学实验六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CCK8法与其他检测法的优势
实验材料
小鼠、75%酒精、PBS缓冲液(PH7.4) 红细胞裂解液、RPMI-1640不完全培养液 、胎牛血清、刀豆蛋白A、CCK8检测试剂 盒
眼科剪刀、镊子、酒精棉球、注射器枕芯、 无菌平皿、尼龙指套、15mL离心管、微量 移液器、枪头、血球计数板、计数器
淋巴细胞在体内外接受有丝分裂原刺激后,静止淋 巴细胞向母细胞转化。这种转化的细胞DNA合成增 加,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增多以及出现有丝分裂等 形态变化。
淋巴细胞体外检测方法---形态检测法
主要根据淋巴细胞在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的过 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经染色 镜检即可计算出淋巴细胞的转化率。
96孔板布局
PBS孔
调零孔 未刺激组 刺激组
K8检测:培养结束后,每孔(调零组、未 刺激组、刺激组)加入10 μL CCK8溶液,将 培养板在培养箱内孵育1-4小时,用酶标仪测 定在450nm处吸光度。
优点:简便易行,仪器简单 缺点:受实验者主观因素影响,准确性和重复
性较差
同位素渗入法
根据淋巴细胞转化程度与DNA合成增加呈明显正相关 ,此时若加入用同位素标记的DNA前体物质胸腺嘧啶 核苷(3H-TdR),即可被转化的淋巴细胞摄取而渗入 到DNA分子中。培养结束,通过检测β射线来测定渗入 淋巴细胞内3H-TdR的量,能客观精确分析淋巴细胞的 转化程度。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实验目的
掌握免疫细胞基本培养方法 掌握一到两种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了解淋巴细胞体外检测的原理
基本概念
T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如受到一定物质刺激 ,可出现体积增大转化为母细胞、代谢旺盛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等细胞转化现象, 所以通过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实验,可了 解T细胞功能
健康评估淋巴实验报告

健康评估淋巴实验报告引言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系统之一,由淋巴管、淋巴结、脾脏、扁桃体等组成。
淋巴系统的健康状况对人体免疫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淋巴细胞计数,对参与者的淋巴系统进行评估,进一步了解其免疫状况。
实验方法实验器材- 带有记数室的显微镜- 尼尔霍夫涂片- 淋巴细胞计数液(酸性染色剂)实验步骤1. 参与者取一小滴鲜血于无菌试管中;2. 向试管中加入1滴淋巴细胞计数液,混匀;3. 将混合溶液滴于尼尔霍夫涂片上,并用盖玻片覆盖;4. 将尼尔霍夫涂片放置显微镜台上;5. 在400倍放大倍率下观察尼尔霍夫涂片中的淋巴细胞数量,并记录。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有20名参与者,他们的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如下所示:参与者编号淋巴细胞计数-1 13002 15003 12004 14005 16006 11007 17008 18009 190010 170011 130012 140013 200014 120015 180016 160017 190018 150019 110020 1200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分析:1. 淋巴细胞计数在不同参与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范围从1100到2000不等。
这表明不同个体的淋巴系统健康状况存在差异。
2. 平均淋巴细胞计数为1500,中位数为1450。
这表明参与者的平均淋巴细胞水平正常。
3. 大部分参与者的淋巴细胞计数在1200到1700之间,符合健康范围。
4. 少数参与者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1700,属于较高水平,需要进一步观察其免疫系统的状况。
结论本次淋巴实验评估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的淋巴细胞计数处于健康范围内。
然而,仍然有少数参与者的淋巴细胞计数较高,可能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情况。
进一步评估这些参与者的淋巴系统功能、抗体水平等是必要的。
淋巴细胞计数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淋巴系统健康的方法。
希望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进一步研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淋巴系统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免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免疫学实验方案设计——证明某产品具有免疫增强作用(从淋巴细胞数目及活性的角度考虑)

免疫细胞的计数
1. 直接计数 2. 检测细胞表面特征性标记分子 膜表面分子免疫荧光检测法 流式细胞分析法 免疫细胞化学法 抗体致敏细胞花环法 3. 检测细胞特定功能(微量细胞毒试验、细胞因子检测)
直接计数
细胞计数
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
细胞计数板
细胞计数并检测活性
用Hank’s液重悬细胞 取10ul细胞悬液与90ul台盼蓝液混合
单次密度梯度分离法 单一密度 连续密度梯度
血浆
PBMC 分离液 多形核白细胞 红细胞
取PBMC
玻璃平皿
单核细胞吸附; 未吸附的为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
✓尼 龙 毛 分 离 法 ✓E 花 环 沉 降 法 ( 课 本 内 容 ) ✓免 疫 吸 附 分 离 法 ✓磁 珠 分 离 法 ( I M B ) ✓流 式 细 胞 术 ( F C M ) ✓抗 原 肽 - M H C 分 子 四 聚 体 技 术
• 免疫细胞的种类:
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中心粒细胞
• 免疫细胞的分布:
• 外周血 • 免疫器官: • 组织
胸腺、骨髓 脾脏、淋巴结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4
免疫细胞检测
免疫细胞数量与功能检测是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 免疫细胞及亚群的分离、鉴定与计数 •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测定 • T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 B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 NK细胞功能测定 • 其他免疫细胞功能测定
取10ul于细胞计数板上 镜检
死细胞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
Thank you!
磁珠分离法
• 在磁珠表面包被具免疫 反应性的抗体进行抗原 抗体反应,在细胞表面 形成玫瑰花结
临床免疫学检验-第十三章细胞免疫学技术

Ficoll分离法
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液的制备
6%聚蔗糖溶液 (Ficoll溶液)密度1.020
34%泛影葡胺溶液 (Hypaque溶液)密度1.2
酸性磷酸酶测定 非特异性酶的测定
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炭粒廓清试验
正常小鼠肝中枯否细胞可吞噬清除90% 炭粒,脾巨噬细胞约吞噬清除10%炭粒。据 此给小鼠定量静脉注射印度墨汁(炭粒悬液), 间隔一定时间反复取静脉血,测定血中炭粒 的浓度,根据血流中炭粒被廓清的速度,判 断巨噬细胞的功能。
吞噬功能检测
鸡RBC
l液 密度1.135
细胞混悬液
高速离心 密
度
6小时
梯 度
低速离心 密 度 梯 度
死细胞残片和血小板 富含单核细胞的组分
富含淋巴细胞的组分 红细胞与粒细胞组分
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
T细胞和B细胞的分离
E花环分离法 尼龙棉分离法
E花环分离法
E受体
T
SRBC
B
E花环 T
离心
B
E花环
聚蔗糖-泛影
形成溶血空斑
可以检测致敏红细胞的各种抗原所对应的抗体,临 床应用比较广泛
反向空斑形成试验
反应物: 琼脂凝胶
SPA致敏的SRBC B细胞 补体 抗Ig抗体
形成溶血空斑
体外检测人类Ig分泌细胞的方法,与抗体的特异性 无关
酶联免疫斑点法
反应物:
包被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 B细胞 酶标二抗
加底物显色
计数斑点形成细胞
免疫学实验设计——证实一产品有免疫增强作用(从影响淋巴细胞功能、T淋巴细胞增殖的角度考虑)

实验操作
(三)方法与结果: 1.淋巴细胞提取 (1)取人抗凝血3毫升,分成3份编号1.2.3,向2.3号中加入适量药品,向1.2.3中
分别加入1毫升Hanks液使之稀释。分别加于1毫升淋巴细胞分层液液面之上 (沿管壁轻轻加入,勿使两液相混)。 (2) 2000转/分离心30分钟,吸淋巴细胞层到另试管中加 5倍体积的Hanks液洗 1~2次,(1500转/分离心 10分钟)弃上 清即成。
材料
1、主要材料: 消毒肝素抗凝管(内含肝素10~20单位) 、注射器、微量加样器、
微量细胞培养板、49型玻璃纤维滤膜、离心机、细胞培养箱、 干燥箱、多头细胞收集器, FJ-2107液体闪烁计数仪。 2、主要试剂 完全RPMI-1640培养液(内含 15% FCS, 25mM Hepes, 5x102 mM= 巯基乙醇), 植物血凝素 (PHA,用完全RPMI- 1 640配成浓 度为30 ug/ml) ; H-TdR.工作液18.5KBq/20ul (中国原子能研 究院b同位素所)。 闪烁液(二甲苯1000 ml,ppo 7 g,popop0.5g) 。
证实一产品有免疫增强作用
(从影响淋巴细胞功能、T淋巴细胞增殖的角度考虑)
从T细胞功能的角度考虑
3H-TdR渗入法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
实验原理:
胸腺嘧啶核苷(TdR) 是DNA合成的前身物。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 在PHA刺激下发生母细胞转化而增殖,处于S期的细胞不断地摄 取TdR用以合成DNA。与此同时,H-TdR也不断地被摄入细胞内 而被放射性标记。通过液体闪烁计数测量方法,便可了解淋巴 细胞增殖活动的情况,籍以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实验操作
④终止培养时,用多头细胞收集器将细胞收集在49型玻 璃纤维滤膜_上,将滤膜置烤箱内烘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 1.肝素(100单位/毫升)、 淋巴细胞分层液人 的正常血液 2.0.5%绵羊红细胞悬液(用Hanks液配制), Hanks 液 3.吸收过的胎牛血清:取经56℃30分钟加热灭 活后的胎牛血清加半量压积兔红细胞混合后, 37℃水浴20分钟,2000转/分离心10分钟, 取上清液即成。 4. 灭菌注射器,针头,试管,吸管等。
Thanks For watching
B细胞产生抗体能力的测定
ELISPOT法
原理:ELISPOT全称为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可用于测定产 生IgG和IgM抗体的B细胞。其方法是用抗原包被固相,然后 加入抗原特异性B细胞。如果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板上的 抗原结合。加入酶标二抗和显色剂就会显色。一个斑点就代 表一个产生抗体的细胞。
方法
1.抗原包被: 37C° 2h,或4C°过夜。固相载体可用聚苯乙烯 平皿、亚硝酸纤维膜、96孔板。 2.抗体生成细胞培育:加入适量抗体生成细胞,37C°, 5%CO. ,3~4h,或过夜。洗涤,去除为与固相结合的细胞。 3.测定斑点产生细胞:加二抗,37C° ,5%CO.2,2~3h。加辣 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和底物显色。 4计数: 24h后用10~30倍显微镜下计数斑点形成细胞。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实验任务
市场上有一广告产品,据说有免疫增强作用, 请设计一个方案证实之(从影响淋巴细胞功能、
T淋巴细胞增殖的角度考虑) .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T细胞增殖(转化)实验 •绵羊红细胞玫瑰花环试验 •B细胞产生抗体能力的测定 •细胞因子的检测
T细胞增殖(转化)实验
原理:T细胞在体外经某种物质刺激,细胞代谢和形态相继变化,在 24~48h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产生一系列增殖的变化,如 细胞变化、细胞浆扩大、出现空泡、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疏松等,由 淋巴细胞转变为淋巴母细胞。因此,这种淋巴细胞增殖又叫淋巴细胞 转化。据此可判断出淋巴细胞对有关刺激的反应性与功能状态。
人T淋巴细胞的测定
绵羊红细胞玫瑰花环试验
原理:玫瑰花环试验,又称为花结试验。是测定淋巴细胞数量和功 能的一种方法。
人类T和B淋巴细胞表面具有不同的受体。由于人类T淋巴细胞表面 具有与绵羊红细胞结合的受体,能与绵羊红细胞非特异性结合,形 成E花环,因此,T细胞也成为红细胞花瓣形成细胞。根据E-玫瑰花 环形成率, 可以间接判断机体细胞免疫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 床,作为测定人群免疫状态的一个指标。
方法
(以T细胞对破伤风类毒素刺激的增殖反应为例)
1.分离PBMC和APC,APC用丝裂霉素或放射性核素处理。 2.96孔板中每孔加入1x105 PBMC和1x104 APC。 3.每孔中加入系列稀释的破伤风类毒素溶液,不同孔中抗原终浓度分别 为0、1、5、10和20ug/ml。每一种浓度设三复本。 4.37℃,5%CO2,6天。 5.加3HTdR,继续培养18小时。计数。
(1) 非抗原性刺激物:如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 A(ConA)、美洲商陆(PWM)、脂多糖(LPS),通称促有丝 分裂原。其中LPS刺激B细胞,PWM可刺激T和B细胞, PHA和ConA刺激T细胞增殖。 (2) 抗原性刺激物:如结核菌素、葡萄球菌毒素、破伤 风类毒素、链球菌激酶、肿瘤抗原、同种异型组织抗 原等。
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和浓度测定
1.细胞增殖法 细胞因子具有细胞生长因子活性,筛选,建立只依赖于某种因子的细胞系, 这些细胞系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存活,加入特定因子后才能增殖。通过测定 细胞增殖情况(如使用3h-tdr掺入法、MTT法等)鉴定细胞因子的含量。 2.靶细胞杀伤法 是根据某些细胞因子(如TNF)能在体外杀伤靶细胞而设计的检测方法。 3.细胞因子诱导的产物分析法 某些细胞因子可刺激特定细胞产生生物活性物质,通过测定所诱生的相应 产物,可反映细胞因子的活性。
方法与结果: 1.淋巴细胞提取 (1)取人抗凝血2毫升,加2毫升Hanks液使之稀释。 加于2毫升淋巴细胞分层液液面之上(沿管壁轻轻 加人,勿使两液相混)。 (2) 2000转/分离心30分钟,吸淋巴细胞层到另试 管中加5倍体积的 Hanks液洗1一2次,(1500转/分 离心10分钟)弃上清即成 2.加吸收过的胎牛血清0.1毫升,0.5%绵羊红细胞悬 液0.2毫升,于淋巴细胞中。混合后,37℃水浴5 分钟。
3.500转/分离心5分钟,放4℃冰箱中2小时后, 弃大部分上清。 4. 染色及观察 轻轻悬浮沉积的细胞。向悬液中滴一滴美蓝 液,混合,10分钟后取一滴放载玻片上,加 盖玻片镜检。 高倍镜或油镜下计数200个淋巴细胞,凡结合3 个或3个以上的绵羊红细胞者为阳性,计算 花环形成细胞的百分率。正常值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