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综合实验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综合实验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综合实验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发电机及系统短路故障影响实验姓名XXX 学号XXX日期XXX 地点XXX成绩教师电气工程学院东南大学1.实验目的:(1)了解动模实验室的构成,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2)熟悉和掌握发电机的启动,调压,调速,并网,解列,停机等操作。

(3)通过单机---无穷大系统中不同点的短路故障实验,理解发电机在短路时的电磁暂态过程,分析和掌握短路起始相角及回路阻抗对发电机运行状态的影响。

2.实验内容:在单机----无穷大主接线模拟实验系统中,通过实验操作,熟悉实验室环境及实验设备,掌握发电机的启动,调压,调速,并列,解列及停机操作方法,选择不同的短路点进行短路故障实验,录取短路时刻的电压,电流波形,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求取发电机或系统的状态参数,理解和掌握短路故障对发电机及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

3.实验原理(实验的理论基础):根据《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相关理论,可知在三相短路时,发电机定子绕组电流中含有以下四个分量图1.发电机短路电流波形图i w(∞)为强制分量,不衰减∆i w为按此时励磁绕组的时间常数T d’衰减的分量∆i w2为按直轴阻尼绕组的时间常数T d’’衰减的分量iα和i2w为按定子绕组的时间常数T a衰减的分量根据发电机三相短路时电流波形图,由短路电流波形图绘制其包络线。

包络线中分线即直流分量。

将短路电流减去直流分量,则可以认为是基频交流分量。

根据发电机参数,T d’和T d’’都较小,在短路后0.5s,可以认为基频电流中只含有稳态分量,读出此时电流幅值i w(∞)。

在此时刻前找两处幅值I1,I2及对应时刻T1,T2,则可得方程组:11'''22'''21()22()d d d d T T T T w w w T T T T w w w i e i e i i e i e i --∞--∞⎧+=I -⎪⎪⎨⎪+=I -⎪⎩由此可以求出∆i w ,∆i w2。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实验,从而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力负荷的管理和电路的运行条件。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PSCAD软件进行电力系统的模拟,并最终得出分析结果。

第一部分: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悉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电路的运行条件和电力负荷的管理,通过实验来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运行流程和原理。

同时,实验中更加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实验数据记录。

第二部分:实验内容本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非线性电力系统的建模使用PSCAD软件来建立非线性电力系统的模型,包括电源、负载和传输线等组成部分。

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来进行模拟,检验电源、负载和传输线的正常工作状态。

2.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使用系统柔性和频率响应等分析方法,对电力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

通过仿真和实验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来进行稳定性分析,只有在系统稳定的状态下才能进行正常的供电操作。

3. 电路负载管理和分析使用实际电路负载来进行各类负载管理和分析,包括负载均衡和负载优化。

通过对负载进行分析并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电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

4. 设备运行条件分析通过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分析,寻找设备的运行条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各种设备产生的功率损失和电流负载进行考虑。

第三部分:实验步骤本实验的步骤大致如下:1. 建立非线性电力系统模型首先,需要在PSCAD软件中建立一个非线性电力系统模型,包括电源、负载和传输线等组成部分,并进行电路的初始化设置。

2. 进行电路的基本操作进行电路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的合闭、电源的开启和负载的接入等,以检验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

3. 进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通过进行仿真和实验来进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只有在系统稳定的状态下才能进行正常的供电操作。

如果系统不稳定,则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4. 进行负载分析和负载管理通过对负载进行分析和管理,以达到电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第三章一机中间开关站电压;DU 输电线路的电压降落3、单回路稳态非全相运行实验确定实现非全相运行的接线方式,断开一相时,与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时相同的输送功率下比较其运行状态的变化。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首先按双回路对称运行的接线方式(不含QF5);(2)输送功率按实验1中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的输送功率值一样;(3)微机保护定值整定:动作时间0秒,重合闸时间100秒;(4)在故障单元,选择单相故障相,整定故障时间为0²<t<100²;(5)进行单相短路故障,此时微机保护切除故障相,准备重合闸,这时迅速跳开“QF1”、“QF3”开关,即只有一回线路的两相在运行。

观察此状态下的三相电流、电压值与实验1进行比较;(6)故障100²以后,重合闸成功,系统恢复到实验1状态。

表3-2UAUBUCIAIBICPQS全相运行值2102102100000002102102100000、、1非全相运行值2102102050000002122152000000、100、121522518000、50、750、300、322023017001、221、320、500、52052152100000002122052100000、100、12251902100、350、500、300、32301752151、221、2300、500、5四、实验报告要求1、整理实验数据,说明单回路送电和双回路送电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2、根据不同运行状态的线路首、末端和中间开关站的实验数据、分析、比较运行状态不同时,运行参数变化的特点和变化范围。

3、比较非全相运行实验的前、后实验数据,分析输电线路输送功率的变化。

五、思考题1、影响简单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是哪些?答:由静稳系数SEq=EV/X,所以影响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系统元件电抗,系统电压大小,发电机电势以及扰动的大小。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讲义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讲义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讲义项目一:实验一 发电机组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 认识、了解电力动模仿真室的构成,各部分的主要电气设备及作用。

明确几个物理概念。

2. 了解发电机组的启动、调速、励磁、并机(并网)、增减负荷、解列、停机等基本操作。

总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加感性知识,提高同学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同学敬业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求实无华的科学精神和工作作风。

二、实验要求首先强调安全用电及其它方面的安全问题:(1)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

(2) 熟悉动模实验室模拟发电机组的基本构成。

(3) 熟悉发电机的相关知识及起停基本操作步骤。

三、实验原理发电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电力设备,它需要与励磁系统、调速系统相配合才能正常安全运行;而且,同步发电机单机运行时,随着负载的变化,发电机的频率和端电压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较差。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现代电力系统(电网)通常总是由许多发电厂并联组成,每个电厂内又有许多台发电机在一起并联运行。

这样既能经济、合理地利用动力资源和发电设备,也便于轮流检修,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由于电网的容量很大,个别负载的变动对整个电网的电压、频率影响甚微,因而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同步发电机投入并联时,为了避免电机和电网中产生冲击电流,以及由此在电机转轴上产生的冲击转矩,待投入并联的发电机应当满足下列条件:(1) 发电机的相序应与电网一致;(2) 发电机的频率应与电网相同;(3) 发电机的激磁电动势0E ⋅应与电网电压U ⋅大小相等;(4) 相位相同。

上述三(四)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必须满足,其它可允许稍有出入。

图1-1表示投入并联时的单相示意图。

若相序不同而投入并联,则相当于在电机的端点上加一组负序电压,这是一种严重的故障情况,电流和转矩冲击都很大,必须避免。

若发电机的频率与电网频率不同,0E ⋅和U 之间便有相对运动,两相量间的相角差将在0~360°之间逐步变化,电压差忽大忽小。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的内容、目的、原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模拟与控制实验,加深了对电力系统基本原理和自动化技术的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一、引言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课程,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深对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进行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综合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内容、目的、原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二、实验内容及目的1.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力系统模拟实验:通过模拟软件,建立电力系统的模型,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暂态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2)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实验:利用PLC编程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包括发电机电压、频率的调节,负载的自动分配等。

2.实验目的(1)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如电路理论、电机原理等。

(2)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如稳定性、暂态稳定性等。

(3)熟悉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如PLC编程、传感器应用等。

(4)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1.电力系统模拟实验原理电力系统模拟实验主要通过模拟软件建立电力系统的模型,分析其性能指标。

模拟软件根据电力系统的电路原理和电机原理,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从而得出电力系统的性能数据。

2.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实验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实验主要利用PLC编程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具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

通过编写PLC程序,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电力系统模拟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模拟实验,得到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暂态稳定性等性能数据。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的结构、参数等有关,合理的电力系统结构和参数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一,观察发电机的四种运行状态。

2.通过实验二,观察系统在不同电压和不同拓扑结构中的静稳极限,观察失稳之后各相电压和电流波形。

3.通过实验三,观察不同短路情况下,短路切除时间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实验内容2.1实验一:发电机不同象限运行实验2.1.1实验内容通过改变发电机的转速和励磁分别改变发电机的有功功率P与无功功率Q,实现发电机在不同象限的运行。

2.1.2理论分析发电机的四种运行状态:1.迟相运行(常态运行):发电机向电网同时送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容性)。

2.进相运行(超前运行):发电机向电网送出有功功率,吸收电网无功功率。

3.调相运行:发电机吸收电网的有功功率维持同步运转,向电网送出无功功率(容性)。

4.电动机运行(非正常运行):发电机同时吸收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维持同步运行。

2.1.3实验步骤1.按照双回线方式,依次接入断路器,双回线,电动机,无穷大电网,组成简易电力系统。

2.测试各个接线端子的是否能够正常使用,闭合断路器。

3.启动发电机,并网运行。

4.改变发电机设定转速改变其有用功率,改变发电机励磁改变其无功功率,使其运行在四个象限,四个象限各取三组数据。

在正常状态下,设定三组不同转速使其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记录机端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然后降低转速,使其运行于第二象限,再次记录三组调相数据;接着降低励磁电压,使发电机运行于第三象限,记录三组电动机数据;最后提高转速使点击运行与第四象限,获得3组进相数据。

2.1.4实验结果具体现象如图所示,图. 1转速设定值0.90图. 2转速设定值0.91图. 3转速设定值0.89图. 4转速设定值0.875图. 5转速设定值0.865图. 6转速设定值0.855图. 7转速设定值0.860 4.P > 0, Q < 0 第四象限图. 8转速设定值0.882图. 9转速设定值0.892图. 10转速设定值0.9022.2实验二:线路静态稳定极限测试实验2.2.1实验内容测试线路的静态稳定运行极限,测试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电抗条件下,电压静态稳定极限的变化情况。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过流保护-三段配合整定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过流保护-三段配合整定

实验一过流保护三段配合整定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电流保护三段配合相互配合的理解;2、掌握电力系统电流保护的整定及实现方法.二、实验内容1、学习RTDS电流保护元件的使用方法;2、根据实际系统参数对保护进行整定,并记录故障波形;3、使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专家进行故障分析。

三、实验原理电流一段保护的整定:为了保护电流速断的选择性,其起动电流必须躲过本条线路末端短路时最大短路电流,即在最大运行方式下末端母线三相接地短路故障电流。

电流速断保护不可能保护线路全长,要求保护线路全长的15%—20%即可。

电流二段保护的整定:要求限时速断保护必须保护线路全长,因此他的保护范围必须延伸到下一级线路去,这样当下一级线路首端发生短路故障时就要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就必要保护的动作具有一定的时限。

所以其整定值在下一条线路的一段整定值上加一个配合的可靠性系数即可.对于二段保护来说,一般要延时0。

5秒动作。

另外为了保护线路全长,限时速断保护必须在最不利于保护动作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反应能力,所以需要其灵敏系数大于等于1。

3。

电流三段保护的整定:为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各条线路上的过电流保护不误动,需要考虑最大负荷电流、返回系数和电机的自启动系数,因此:具体的RTDS中保护设置模块设定在实验过程中体现,这里不再赘述.四、实验步骤1、建立如下图35kV电力系统模型:三条线路分别长60km,80km,100km,CT的变比取为600:1,PT的变比取为35000:100。

线路一末端负荷2MW,0。

8MVar;线路二末端负荷3MW,1MVar;线路三末端负荷3MW,1MVar.分别在三条线路的中间和末端设置故障.2、参考实验原理和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根据线路参数合理设置整定值,完成各条线路三段间过电流配合。

基本要求:第一条线路中间故障,保护一瞬时动作;第一条线路末端故障,保护一延时动作;第二条线路中间故障,保护二瞬时动作;第二条线路末端故障,保护二延时动作;第三条线路实现全线速动。

电力系统综合实训.教学文案

电力系统综合实训.教学文案

电力系统综合实训.电力系统综合实训实验一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概述一.实验目的:了解用PSASP进行电力系统各种计算的方法,主要是潮流计算。

二.PSASP简介:(具体参见PSASP简介)1.PSASP是一套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软件包。

2.PSASP的体系结构:3.PSASP的使用方法:1).输入电网数据,形成电网基础数据库及元件公用参数数据库,(后者含励磁调节器,调速器,PSS等的固定模型),也可使用用户自定义模型UD。

在此,可将数据合理组织成若干数据组,以便下一步形成不同的计算方案。

图形支持环境:在“编辑模式下”,利用工具箱,输入电网接线图。

作图时,若元件参数尚未输入,会自动弹出相关数据录入窗口,此时输入数据即可。

注意:两种环境下,均应先输入母线数据,再处理其他元件!!!2).方案定义:从基础数据库中抽取数据组,组合成不同方案,以确定电网的规模,结构和运行方式。

图形支持环境:“运行模式”下,点击“作业”菜单项,执行“方案定义”命令。

3)数据检查:对确定的电网结构进行检查,检查网架结构的合理性,计算规模是否超出范围。

图形支持环境:“运行模式”下,点击“作业”菜单项,执行“数据检查”命令。

4)作业定义:给出计算控制信息,明确具体的计算任务。

图形支持环境:“运行模式”下,点击“作业”菜单项,执行“潮流”命令。

5)执行计算:图形支持环境:“运行模式”下,a.点击“视图”菜单项,执行“潮流”命令,选择作业;b.点击“计算”菜单项,执行“潮流”命令,执行计算;c.点击“格式”菜单项,执行“潮流结果”命令,确定计算结果在图上的显示方式。

6)报表输出结果:用户可选择期望的输出范围,输出内容和输出方式。

图形支持环境:“运行模式”下,点击“报表”菜单项,执行“潮流”命令。

三.实例练习:结合系统算例,熟悉上述内容。

注意:此部分不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只是帮助大家学习PSASP软件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编华北电力大学二○○五年六月电力系统综合实验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前言电力系统综合实验是根据1982年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武汉会议确定的教学大纲编写的。

其目的是在学生基本学完专业课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行综合的实验探讨,以提高学生实验研究、分析处理数据和提出科学报告的能力。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结构、系统中各元件的性能、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故障运行、失步特征等建立比较完整的概念。

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实验方案设计、仪器仪表的选择与使用、实验电路的接线与调试、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曲线与向量图的绘制等方面得到训练。

实验内容包括: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同步发电机静态运行安全极限测定、用不同方法测定同步发电机参数等。

为了使学生掌握动态模拟方法,以便利用动模实验室进行实验,首先简略介绍了模拟理论及动模的作用、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模拟、模拟计算举例等,最后对实验室的某些专用仪器进行了介绍。

所列实验内容可根据专业设置选做其中部分项目。

目录前言电力系统动态模拟介绍 (1)实验一电力系统静态稳定 (16)实验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 (19)实验三同步发电机静态安全运行极限的测定 (22)实验四三相突然短路法测定同步发电机参数 (26)实验五电压恢复法测定同步发电机参数 (30)实验六静测法测定同步发电机次暂态电抗X”d和X”q (33)实验七同步发电机空载特性、短路特性及参数测定 (36)实验八同步发电机纯电感性负载特性实验 (39)附一DF1024波形记录仪使用介绍 (41)附二微机式保护/故障模拟控制装置使用说明 (47)实验一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一.实验目的1. 观察单机对无穷大系统静态稳定破坏的物理过程,增加对静态稳定的感性认识。

2.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问题基本理论的理解。

3. 通过实验研究影响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因素和提高静态稳定性的措施。

二.实验接线与原理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实验接线如图1-1 所示。

图1-1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实验接线图图中:G 为模拟同步发电机;T1为模拟变压器;DL 为并车开关;DL1、DL2为线路开关;XL 为输电线路电抗。

图1-1等值电路如图1-2 所示。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与发电机的功角特性方程式中的参数有直接关系。

发电机功角特性方程式为P=sin Xd EqUδ 式中 P —系统传输功率E q —发电机横轴电势 U —系统侧电压 X d Σ—系统综合电抗δ—发电机功角(E q 、U 之间夹角)上式中 E q U/ X d Σ为系统传输功率极限,若此项为定值,则传输功率为功角的正弦函数。

系统综合电抗为X d Σ=X d + X T + X L式中 X d —发电机同步电抗X T —变压器短路电抗 X L —输电线路电抗三.实验项目与方法(一)保持系统电压U=500V,保持发电机电势E Q*=U0*=1,双回线运行(线路电抗X L=21.2Ω),做功角特性并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1. 设定系统运行方式为双回线运行(合线路开关DL1、DL2);2.启动发电机到额定转速;3.投励磁调节器。

设定励磁调节器运行方式为手动励磁方式,然后调节励磁到发电机额定电压;4.投同期开关。

调节电压、频率、相位使之满足同期条件然后并车;5.调节发电机使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零,并确定功角测量仪零位;6. 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为给定值(即U0*=1时对应的励磁电流),并保持恒定(即保持发电机电势E Q*=1恒定);7.保持系统电压U=500V,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记录系统侧的有功功率和功角(注意60°后慢升有功功率),填写实验记录。

注意:发电机失步后迅速解列、断励磁、停机。

(二)保持系统电压U=500V,保持发电机电势E Q*=U0*=1,单回线运行(线路电抗X L= 42.4Ω),做功角特性并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1. 设定系统运行方式为单回线运行(断线路开关DL1、DL2);2.重复实验项目(一)中实验步骤2—7。

(三)保持系统电压U=500V,保持发电机电势E Q*=0.8,单回线运行(线路电抗X L=42.4Ω),做功角特性并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1. 设定系统运行方式为单回线运行(断线路开关DL1、DL2);2.启动发电机到额定转速;3.投励磁调节器,设定励磁调节器运行方式为手动励磁方式,然后调节励磁到发电机额定电压;4.投同期开关。

调节电压、频率、相位使之满足同期条件然后并车;5.调节发电机使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零,并确定功角测量仪零位;6. 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为给定值(即降低励磁电流至0.8倍),并保持恒定(即保持发电机电势E Q*=0.8恒定);7. 保持系统电压U=500V,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记录系统侧的有功功率和功角(注意60°后慢升有功功率),填写实验记录。

(四)保持系统电压U=500V,励磁调节器运行方式为自动励磁方式,单回线运行(线路电抗X L=42.4Ω),做功角特性并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1. 设定系统运行方式为单回线运行(断线路开关DL1、DL2);2.启动发电机到额定转速;3.投励磁调节器,设定励磁调节器运行方式为自动励磁方式,然后调节励磁到发电机额定电压;4.投同期开关。

调节电压、频率、相位使之满足同期条件然后并车;5.调节发电机使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零,并确定功角测量仪零位;6. 保持系统电压U=500V,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记录系统侧的有功功率和功角(注意60°后慢升有功功率),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四.实验报告1.根据发电机功角特性方程式和图1-1所给的参数,计算实验项目与方法中(一)、(二)、(三)的系统静态稳定极限(即δ=90°时的输送功率)。

2. 计算实验记录表中P计算值。

3. 将每项功角特性的实验曲线和计算曲线绘制在一起,并绘制在同一张坐标纸上。

4. 分析、比较不同运行方式下系统静态稳定的功率极限有何不同。

5. 总结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基本措施。

五.预习要求1. 复习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基本概念。

2. 分析影响单机对无穷大系统静态稳定的因素有哪些?3. 手动励磁时,如何保持发电机电势E q*不变?自动励磁调节器对系统静态稳定的影响如何?4. 根据发电机功角特性方程式和图1-1所给的参数,计算实验项目与方法中(一)、(二)、(三)的系统静态稳定极限(即δ=90°时的输送功率),写出预习报告。

六.思考题1. 为什么自动励磁调节器能提高系统的静态稳定性?2. 实验中,当发电机濒临失步时应采取哪些挽救措施才能避免发电机失步?实验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一.实验目的1. 观察单机对无穷大系统暂态稳定破坏的物理过程。

2. 分析影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因素,研究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措施。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基本理论的认识。

二.实验接线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接线如图2-1 所示。

图2-1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接线图三.实验项目与方法本次实验系统参数同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实验一样。

故障点选在系统高压侧、线路首端K 点。

故障控制由微机式保护/故障模拟控制装置实现。

通过装置菜单设定故障点(K1、K2、K3、K4、K5)、故障类型(单相接地、两相短路、三相短路)、故障时间、有无重合闸等。

使用方法见《附二微机式保护/故障模拟控制装置使用说明》。

故障控制系统接线如图2-2 所示。

图中K1—K5为三相开关,接实验系统的故障点,可同时接五个不同的故障点。

故障分相开关和接地开关均为单相开关,组合设定系统故障类型。

故障总开关为三相开关,用来制造所设定的故障。

以上操作可通过装置菜单设定,也可直接操作相应按钮设定。

注意:实验过程中,制造故障后经一定故障时间(根据实验内容设定)自动切除故障,同时切除一回线路,使其变成单回线运行。

如果继续做故障实验,应先合线路开关DL1、DL2,使其在双回线情况下运行,然后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1.启动发电机到额定转速;额定电压;3.投同期开关。

调节电压、频率、相位使之满足同期条件然后并车;4.按表2-1调节输出功率。

由微机式保护/故障模拟控制装置设置故障时间、故障类型、重合闸等,启动并设置好波形记录仪。

波形记录仪使用见《附一 DF1024波形记录仪使用介绍》;5.启动故障总开关制造故障,观察发电机表记(机端电压U、机端电流I、有功功率P)变化情况。

若实验失步则迅速解列、断励磁、停机。

观察、分析电压、电流等波形,记录实验结果。

6. 重复步骤4—5至完成表2-1实验内容(若实验失步,则重新启机,重复步骤1—5)。

图2-2故障控制系统接线图表2-1故障时间P Q 故障类型重合闸实验结果123456四.实验报告1. 根据实验记录,用等面积定则分别分析表2-1中六种不同故障条件下的系统暂态稳定性。

2.分析下列命题:相同条件下,单相接地、两相短路、三相短路暂态稳定性比较;相同条件下,输出功率不同时三相短路暂态稳定性比较;相同条件下,有、无重合闸时三相短路暂态稳定性比较;相同条件下,故障持续时间不同时三相短路暂态稳定性比较。

3.提出并分析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措施。

五.预习要求1. 复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概念。

2. 熟悉实验室微机式保护/故障模拟控制装置原理和使用方法。

3. 了解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措施。

4. 复习用故障分析和等面积定则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