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康复学(推拿手法学简版).
推拿手法学-ppt课件

伸腕前臂旋后
㨰法 握拳㨰法
手握空拳,手近端 指间关节突起处着力于 施术处,腕关节放松, 肘部为支点,前臂主动 前后运动,带动屈曲的 指间关节做小幅度的伸 屈运动。
1.动作要领 滚法的吸定点是小指掌指关节 背侧,吸定部位要紧贴体表。肩、臂放松, 肘关节微屈约120°,置于身体侧前方。以 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 伸屈和前臂旋转运动。手背滚动幅度控制在 120°左右。压力要均匀,柔和,有明显的 滚动感,动作要有节律、连续、协调,不可 忽快忽慢,时轻时重。滚动频率每分钟
1. 持久 操作时间、动作和力量 2、有力 力度;非暴力、因人而异 3、均匀 动作的幅度、频率和手法的压力 4、柔和 稳柔灵活 5、渗透 感应和疗效
体能是基础,技术是关键,练习是保障
第三节 推拿手法的基本作用
1、疏通经络 2、促进气血运行 3、调整脏腑机能 4、滑利关节 5、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第四节 推拿手法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1.动作要领 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 肘关节略低于腕部。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 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拇指关节作屈伸运动。 压力平稳,不可用蛮力,摆动幅度要均匀, 动作要灵活,要紧推慢移。手法频率每分钟
120~160次。
[动作要领]
1. 沉肩:肩关节放松,肩胛骨自然下沉,不要耸 肩用力,以腋下空松能容一拳为宜。
推 拿手法 学
按摩,古代称为按跷,爪幕、推按等,
第一节 推拿手法的概念
一、定义
推拿手法就是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 或手持器械,按照各种特定的技术规范化 动作,在患者体表进行操作,使之获得良 性刺激,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 技巧动作。
二、手法分类
1、基本手法 2、复合手法 3、复式操作手法
传统康复学(推拿手法学简版)PPT课件

频率:120~160次/分钟
.
22
(二)掌根揉法
操作: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 指自然弯曲,以掌根部附着于施术部位。以 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运动,带动腕及
手掌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揉动,并带动 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运动。
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左右。
【操作】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
指指面或掌面、手掌的大、小鱼际置
于体表施术部位。腕关节伸直,使前
臂与手掌相平。以肘或肩关节为支点,
前臂或上臂做主动运动,使手的着力
部分在体表做均匀的上下或左右直线
往返摩擦移动,使施术部位产生一定
的热量。
.
39
【动作要领】
1.放松肩关节,肘关节自然下垂并内收。
2.着力部分要紧贴体表,压力适度,须直线往返 运行,往返的距离应尽力拉长,而且动作要连续 不断,有如拉锯状。
本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 辅助手法。
.
19
三、揉法
【定义】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全掌、 手指罗纹面着力,吸定于体表施术部 位,作轻柔和缓的上下、左右或环旋 动作,称为揉法。
.
20
【分类】掌揉法 大鱼际揉法 掌根揉 全掌揉法
指揉法 中指揉法 三指揉法
肘揉 拇指揉法。
.
21
(一)大鱼际揉法
操作: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 平状。大拇指内收,余四指自然伸直,用大 鱼际附着于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 前臂作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大鱼 际在治疗部位上作轻缓柔和的上下、左右或
.
27
【注意事项】揉法应吸定于施术部位,
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不能在体表 上有摩擦运动。操作时向下的压力不
推拿手法学_【PPT课件】

功效
▪ 温中理气,祛瘀消积,活血止痛,疏松脉 络,滑利关节,松解疲劳等
挤压类手法
▪ 用指、掌或肢体其他部位按压或对称性挤 压体表的手法,本类手法包括按法、点答、 压法、拿法、捏法、捻法、掐法、拨法、 踩跷法等
皮肤损伤加重。 ▪ 4.骨关节结核、骨髓炎、骨肿瘤、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骨折患者,手法可使感染扩散,骨质破坏。 ▪ 5.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柱症状者,手法
可能加剧脊髓损伤。 ▪ 6.妊参三个月以上的孕妇的腹部、腰部、合谷、至阴等
部位,手法刺激有引起流产的可能。 ▪ 7.精神病患者不能与医生合作,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受伤 寒冷
肌肉 痉挛
肌腱感 受器
压迫 血管
推拿
产热
血流量 降低
肌肉供 氧量
结缔 组织
粘连
疼痛
肿胀 压迫
代谢 产物
内啡肽
推拿
神经 关节
1.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可兴奋周围神经, 抑制中枢神经。
2.急速、较快且时间较短的刺激可兴奋中枢 神经,抑制周围神经。
3.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时候,交感神经占 优势,反之,副交感神经占优势。
分类:
▪ 大鱼际揉法 ▪ 掌揉法 ▪ 指揉法 ▪ 肘揉法
动做要领
腕关节放松,自然平伸或微背伸,手指自 然伸开勿紧张用力 腕关节连同前臂一起作回旋揉动,吸定并 带动该部位的皮下组织 不可用力下压,也不可以漂浮,部位要吸 定,不可滑动或摩擦。频率120——160次 每分钟
摩擦类手法
▪ 用指、掌或肘部在体表做直线往返或环 旋活动,使之产生摩擦的一类手法
重刺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肾绞痛:L2-3 重刺激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推拿

第一章前面部分1.《黄帝内经》第一个使用“按摩”一词。
2.“推拿“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
3.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4.适应症伤筋:凡是人体各个关节、筋络、肌肉受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
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而跌扑闪挫(急性,邪气盛),或因体虚、劳累过度及持续活动经久积劳等因素(慢性,正气虚)所引起的损伤,而无骨折、脱位或皮肉受损的均称为伤筋。
主症:疼痛。
性质:急性、慢性。
病机:不通则痛。
治疗的关键在于通,通则不痛。
5.临床经验:①大多压痛点损伤的部位,也是推拿治疗的关键部位。
②最敏感的压痛点往往在筋膜、肌肉起止点、两肌交界或相互交替的部位。
6.手打的作用途径:①力学效应途径②生物效应途径③经络效应途径。
7.手法动作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分类:摆动类(gun法、揉法、一指禅推法)、摩擦类(推、摩、擦、搓、抹)挤压类(按、拿、捻、捏、跷)、叩击类(拍、击)、振动类(振、抖、别)、运动关节类(摇、扳、拔、伸、背)。
8.手法操作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9.推拿介质:作用:①润滑②借助药物辅助作用提高疗效。
常用介质(至少举三列):滑石粉、按摩乳、麻油、水、蛋清、红花油、正骨水……10.一指禅推法分类:①一指禅指端推法②一指禅罗纹面推法③一指禅偏锋推法11.揉法动作要领:柔和幅度由小到大,力度由轻到重。
12.?法动作要领:①肩关节,上肢置于身体侧外前方,肘关节微屈120度。
②施术者两腿分开,上身前倾30度。
③要求吸定手背着力面紧贴治疗皮肤,不能在上面来回拖擦滑移。
④吸定点为第五掌指关节背侧。
⑤作用面为三角形,由中指掌指关节和第五掌骨两端相互连接构成。
13.摩法(手掌、食、中、无名指;环形抚摸)分类:掌摩法,指摩法动作要领:作环转运动,不需要带动皮下组织,手与皮肤存在相对移动。
14.推法(指腹、手掌、肘尖;单方向)分类: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
动作要领:单方向推动,速度宜缓慢,压力适中,不追求局部发热。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学习课件

外科疾病康复治疗
01
02
03
骨折及关节脱位
中医正骨手法结合小夹板 固定、中药外敷等技术, 在骨折及关节脱位的康复 治疗中效果显著。
软组织损伤
推拿、拔罐、放血等技术 在治疗肌肉拉伤、韧带扭 伤等软组织损伤方面,具 有独特的优势。
手术后康复
针灸、按摩、气功等手段 可以促进手术后伤口愈合 ,减轻疼痛,加速患者康 复进程。
观摩学习
观看资深康复治疗师的实践操作,学习其操作技 巧、手法运用和患者沟通技巧。
实操练习
在模拟人或患者身上进行实操练习,逐步熟练掌 握各手法的操作要领和力度控制。
技能提升途径探讨
参加培训课程
定期参加康复治疗技术相关的培训课程,学习新的治疗方法和技 能。
阅读专业书籍
广泛阅读康复治疗领域的专业书籍,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
实验室指标评估法
通过检测患者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的相关指 标,评估康复治疗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及治疗 效果。
科学研究现状及成果展示
01
针灸治疗研究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代表,在神经系统疾病、疼痛管理等
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流通,
达到治疗目的。
02
推拿按摩研究
03
CATALOGUE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内科疾病康复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
针灸、推拿、拔罐等技术对于感 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消化系统疾病
中药汤剂、艾灸、刮痧等技术在 治疗胃炎、胃溃疡、腹泻等消化
系统疾病方面效果显著。
神经系统疾病
通过针灸、按摩、气功等手段, 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对于头 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有良
2024版推拿手法课件

推拿治疗原则
舒筋活络,通经止痛。
常用推拿手法
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摇法、 拔伸法等。
慢性腰肌劳损
病因分析
慢性腰肌劳损的主要病 因是腰部肌肉长期过度 负荷或不良姿势导致慢
性损伤。
症状表现
推拿治疗原则
常用推拿手法
腰部酸痛或胀痛,劳累 时加重,休息时减轻。
舒筋活络,缓解肌肉紧 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揉法、滚法、按法、擦 法、推法等。
历史与发展
03
古代推拿
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历史悠久。早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推拿的论述, 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也有推拿治 疗疾病的记载。
近现代推拿
近现代以来,推拿在继承古代推拿的基础 上,不断吸收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逐渐 发展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
推拿流派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推拿流派,如儿科推拿、妇科推拿、伤科 推拿等。
腹部推拿
针对腹部穴位进行推拿,可调节胃 肠功能,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
03
推拿手法操作技巧
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
推拿前准备
推拿师需保持双手温暖,修剪指甲, 以免划伤患者皮肤。同时,患者需排 空大小便,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环境要求
禁忌症
推拿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如孕妇、严 重心脏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需避 免推拿。
出。
02
症状表现
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 力等。
03
推拿治疗原则
舒筋活络,减轻疼痛,促进腰 椎间盘回纳。
04
常用推拿手法
揉法、滚法、弹拨法、拔伸法、 斜扳法等。
肩周炎
病因分析
肩周炎的主要病因是肩关节周围 软组织退行性变,加上长期过度 活动或姿势不良等导致慢性损伤。
最新推拿手法学_范炳华_《推拿手法学》基本知识课件PPT

(1)问题定义
这是计划时期的第一步,根据用户或市场需 求,提出软件项目目标和规模,即确定用户需要 解决什么问题。由系统分析员根据对问题的理解, 提交关于系统目标和范围说明书。
(2)可行性研究
问题求解目标一经提出,分析员必须对它进 行可性研究,目的是为前一步提出的问题寻求在 技术上的可行性,且经济有效的解决办法。为此, 系统分析员应在高层次上简化需求分析和概要分 析,并写出可行性报告。
在维护上,由于开发阶段有一定的隐患, 维护最重要的事就是纠正软件中遗留的 错误,软件的规模越大,维护的成本也 越高。
➢对软件文档配置没有足够的重视
软件文档主要是开发过程中的说明书、数 据字典、程序清单、软件使用与维护手册、
软件测试报告及测试用例。由于开发过程 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作指 导,软件文档不规范、不健全,参加人
一、软件工程概述
1.1 软件的发展阶段 程序设计阶段
特点:小型源程序、结构简单、功能单一、 可靠性差且由设计者自行维护
❖ 软件系统阶段
特点:规模大、结构复杂、软件可靠性随着 规模的增大而下降
❖ 软件工程阶段
特点: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 大型的程序设计已变成了工程项目
1.2 软件危机
从软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开始,就出现了软 件危机。软件的生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软件需 求,更严重的是,软件的生产率随着软件规模的 扩大以及复杂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导致了软件成 本在计算机系统构成中所占比例进一步加大。
➢开发时期
开发时期要完成设计和实现两大任务,其中 设计任务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三 个阶段,实现任务由编码和测试两个阶段完成。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完整定义系统必须“做什 么?”,并用开发人员和用户均能理解的语言表 达出来。需求分析文挡描述了经过用户确认的系 统逻辑模型。它既是软件实现的依据,也是项目 最后验收交付的依据。需求分析阶段必须提出完 整的系统逻辑模型,经过用户确认后进入下一阶 段。
传统康复学

传统康复方法学名词解释1.传统康复方法: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于伤病早期介入,以保存、改善和恢复患者受伤病影响的身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的一系列传统治疗方法和措施,它包括中医针灸、推拿、中药内外治法以及传统太极拳、八段锦等。
2.中药外治法:是指利用中药的各种外治方法介入疾病康复治疗,以促进病人更快恢复各种功能的疗法,具有作用迅速、简便廉验、易学易用、容易推广、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的特点。
3.推拿康复疗法:是推拿疗法的重要分支,指治疗师在中医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或借助一定的器具以力的形式作用于患者体表经络、穴位或特定的部位,并让患者加以相应的肢体活动,从而减轻患者各种病痛、改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感觉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自身功能康复,达到个体最佳生存状态的一种治疗方法。
4.中药内治法:是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应用中药方剂,针对病伤残者病情进行调治,促使身心康复的一种疗法。
5一指禅推法:是用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位或经络穴位上,沉肩垂肘,以腕关节悬屈,运用腕间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使之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经络穴位上的手法。
6. 滚法: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附于体表施术部位, 通过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使小鱼际与手背在施术部位上作持续不断的滚动,称为滚法。
7.按法:以指或掌按压体表。
其法分为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指按法1)指按法以拇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余四指张开,置于相应位置以支撑助力,腕关节屈曲约40°~60°。
拇指主动用力,垂直向下按压。
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度后,要稍停片刻,即所谓的“按而留之”,然后松劲撤力,再做重复按压,使按压动作既平稳又有节奏性。
2)掌按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置于施术部位。
以肩关节为支点,利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通过上、前臂传至手掌部,垂直向下按压,用力原则同指按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作要领】 1.所施压力要小。 2.动作要灵活而有节律性。 3.往返移动时应在吸定的基础上进行。 4.大鱼际揉法前臂有推旋动作,腕部宜 放松,而指揉法则腕关节要保持一定 紧张度,掌根揉法则腕关节略有背伸, 松紧适度。
【分类】掌揉法 大鱼际揉法 掌根揉 全掌揉法 指揉法 中指揉法 三指揉法 肘揉 拇指揉法。
(一)大鱼际揉法 操作: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 平状。大拇指内收,余四指自然伸直,用大 鱼际附着于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 前臂作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大鱼 际在治疗部位上作轻缓柔和的上下、左右或 轻度的环旋揉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 起运动。 频率:120~160次/分钟
【适用部位】颈项、肩背、腰臀、 四肢等肌肉丰厚处。 【作用】滚法适用面广,为伤科、 内科、妇科的常用手法。主要 适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 盘突出症,半身不遂,高血压, 糖尿病,痛经、月经不调等多 种病症,也是常用的保健推拿 手法之一。
【附】拳滚法:利用掌指关 节和拳顶进行滚法操作, 又称掌指关节滚法,为滚 法的变化运用。
【附】滚法 术者手握空拳,食、中、 无名、小指的近侧指间关节 置于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 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 带动腕关节作小幅度(60o以 内)的屈伸运动,使指间关节 在治疗部位上作来回滚动。 本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 辅助手法。
三、揉法
【定义】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全掌、 手指罗纹面着力,吸定于体表施术部 位,作轻柔和缓的上下、左右或环旋 动作,称为揉法。
【附】 ①一指禅偏峰推法:一指禅偏峰 推法的操作方法为:以拇指偏峰 部着力,拇指自然伸直并内收, 余指掌指部伸直。腕关节微屈或 自然伸直。
②一指禅屈指推法: 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 桡侧缘,或以罗纹面压在食指 的指背上,余指握拳。以拇指 指间关节桡侧或背侧着力于施 术部位或穴位上。其运动过程 同一指禅推法。
期盼你们,未来的康 复治疗师
南京卫生学校 谭燕泉
1.知识目标: 1.1掌握成人推拿手法的分类 1.2掌握摆动类手法的概念和分类 1.3掌握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的操作方法 1.4掌握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 2.1能熟练操作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 2.2能把握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的动作要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职业思想,学好治疗技 能,关爱功能障碍者疾苦最大程度的恢复患 者功能、解除其病痛。 (4学时教学内容)
(二)掌根揉法 操作: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 指自然弯曲,以掌根部附着于施术部位。以 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运动,带动腕及 手掌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揉动,并带动 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运动。 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左右。
(三)全掌揉法 操作:是以整个手掌掌面着力,操作 同掌根揉。 频率:120~160次/分钟
(四)中指揉法 操作:中指伸直,食指搭于中指 远端指间关节背侧,腕关节微 屈,用中指罗纹面着力于一定 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以肘关节 为支点,前臂作主动运动,通 过腕关节使中指罗纹面在施术 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 或上下、左右运动。 频率:120—160次/分钟
(五)三指揉法 操作: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三 指罗纹面着力,操作术式与中指揉 法相同。 频率:120—160次/分钟
【注意事项】 1.操作时手部吸附治疗部位上滚 动,不宜拖动,并应避免医者 和患者骨突处撞击。 2.操作应尽可能增大腕关节的屈 伸幅度。同时应控制好腕关节 的屈伸运动,避免出现折刀样 的突变动作造成跳动感。 3.临床使用时常结合肢体关节的 被动运动,此时注意两手动作 的协调,被动运动要“轻巧、 短促、随发随收”。
第二章 成人推拿手法
摆动类 摩擦
分类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定义:摆动类手法是通过腕关节有节 奏的摆动,使手法产生的力(或功力)轻 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体表施术部 位的一类手法。 *特点:手法缠绵,具有可持续操作 性,适应症广泛。 *类型 一指禅推法 滚法 揉法
一、一指禅推法 【定义】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 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 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 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 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操作】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体表施术部 位或穴位上。拇指自然伸直,余指的掌指关 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前臂运动带动腕关 节有节律地左右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 拇指端或罗纹面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 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 【频率】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作用】主要适用于头痛、失眠,面瘫, 近视,颈项强痛,冠心病,腰痛,胃 脘痛,泄泻、便秘,月经不调等内、 妇科疾病及关节酸痛等症。
二、滚法 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附于体表施 术部位,通过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 臂的旋转运动,使小鱼际与手背在施 术部位上作持续不断地滚动,称为滚 法。 滚法为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
【操作】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 曲,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点吸 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 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 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使
小鱼际和手背尺侧部(或第二至第五 掌指关节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持续
不断地滚动, 【频率】手法频率120~160/分钟
【动作要领】 1.沉肩,屈肘约40o,上臂中段距胸壁 一拳左右,手指自然弯曲,腕放松 。 2.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在 120o左右,掌背部分的1/2面积(尺侧) 依次接触治疗部位。 3.滚法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刺激,前 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滚三回一”。
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 1.沉肩 2.垂肘 3.悬腕 4.指实掌虚 5.紧推慢移
【注意事项】 1. 拇指应吸定于一点,缓慢移动。 2.一指禅屈指推法刺激柔和;一指 禅指端推法刺激较强,临床适宜选择 使用。
【适用部位】 ①一指禅推法刺激中等,接触面积 小,深透性好,临床适于循经络、 推穴位。 ②一指禅偏峰推法,以其“少商劲” 的轻快柔和,多用于颜面部。 ③一指禅屈指推法因其着力沉稳、 刚劲有力,则多用于颈项部及关节 骨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