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和多层界定

合集下载

我国高层建筑定义

我国高层建筑定义

我国高层建筑定义一、引言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规定限制的建筑物,其高度一般大于等于50米。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的定义和管理非常重要。

二、我国高层建筑的定义1. 高度标准我国《城市房屋建筑设计规范》规定:高度超过24米或者6层以上的住宅楼为多层住宅楼,高度超过50米或者15层以上的为高层住宅楼。

同时,《城市房屋建筑设计规范》还规定了不同类型建筑物的最大允许高度。

2. 功能标准根据功能划分,我国高层建筑可以分为住宅、商业、办公、酒店等不同类型。

各类型建筑物在设计上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3. 结构标准我国对于高层建筑结构也有严格要求。

例如,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上有着不同的限制和要求;同时,对于地震区域内的高层建筑还需要进行抗震设计。

三、我国高层建筑的管理1. 规划管理高层建筑的规划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和城市形象等因素。

各地政府也会制定相应的规划标准和管理办法,对高层建筑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2. 建设管理高层建筑的施工需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建设标准,同时还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和质量监控。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和交通等因素,确保施工不会对周边造成不良影响。

3. 使用管理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相关管理。

例如,对于商业用途的高层建筑,需要进行消防检查、安全检查等;对于住宅用途的高层建筑,则需要进行物业管理、安全巡查等。

四、我国高层建筑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高层建筑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其中包括:1. 安全问题:由于高层建筑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2. 环境问题:高层建筑的建设和使用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保管理。

3. 能源问题: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大量能源,如何降低能耗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4. 社会问题:高层建筑的建设和使用还会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城市形象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管理。

区分高层与多层的依据

区分高层与多层的依据

区分高层与多层的依据高层与多层是指建筑物中的楼层结构。

在建筑设计中,对于高层和多层的区分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楼层数量来确定的。

一、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是指建筑物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超过一般建筑的建筑物。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高度超过50米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规定为100米以上。

高层建筑的特点是结构高度较大,通常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建筑结构和施工工艺上的要求也较高,需要考虑抗震、防火、排烟等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通常会设有电梯和消防设施,以方便居民或办公人员的出入和应急疏散。

高层建筑的楼层一般较少,一般不超过30层。

高层建筑的使用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容纳较多的办公室、住宅或商业空间。

二、多层建筑多层建筑是指建筑物的楼层数量较多的建筑。

一般来说,多层建筑的楼层数量在5层至30层之间,具体的楼层数量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要求而定。

多层建筑的特点是结构高度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50米。

多层建筑的结构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相对较简单。

多层建筑通常也会设有电梯和消防设施,但相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楼层数量较多,每层的使用面积相对较小。

多层建筑一般用作住宅、办公楼、商业空间等。

多层建筑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地上空间,提供更多的使用面积,同时也更具经济性。

三、高层与多层的区别高层与多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高度和楼层数量上。

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楼层数量一般较少,一般超过50米,楼层数量不超过30层。

多层建筑的高度相对较小,楼层数量较多,一般不超过50米,楼层数量在5层至30层之间。

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在结构和施工工艺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大,需要考虑更多的安全因素,结构和施工工艺相对复杂。

多层建筑的结构和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但也需要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

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在使用面积和空间利用上也有所不同。

高层建筑的使用面积相对较大,一般可以容纳较多的办公室、住宅或商业空间。

简述高层建筑、多层及单层建筑的概念

简述高层建筑、多层及单层建筑的概念

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及单层建筑是建筑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本文中,将就这三种建筑形式进行详细的概念解释和特点分析。

一、高层建筑的概念高层建筑指的是建筑物的高度在50米以上,通常是由多层楼构成的,是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物。

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的天际线上。

高层建筑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城市土地有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一种城市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形象。

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结构安全、空间利用率、建筑风格等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二、多层建筑的概念多层建筑是指层高超过一般住房的一层的建筑物,通常是由地上几层楼组成。

多层建筑是城市住宅和商业建筑中常见的形式,它与高层建筑相比,更注重于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多层建筑在城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实现单位面积上的居住和商业活动的密集化,又可以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

在多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到楼层结构、通风采光、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三、单层建筑的概念单层建筑是指建筑物只有一层楼高的建筑形式,它通常应用于农村地区、郊区或者庭院式居住区,也常见于工场、车间等生产和制造场所。

单层建筑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简单,结构明快,适合于小规模的居住和生产活动。

单层建筑相对于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来说,它更强调的是与自然环境的通联和室内外空间的连续性,所以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以及居住者的舒适性。

结语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及单层建筑是建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求来合理选择建筑形式,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舒适生活。

以上就是对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及单层建筑概念的简要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区分及楼梯设置

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区分及楼梯设置

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区分及楼梯、电梯规定1、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 第1.0.3条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1.2 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 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注:本条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计算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为高层建筑。

4、小高层:8-11层为开发商提出的概念,实际规范并没有对小高层进行定义。

8-11层定位小高层,主要是考虑是楼梯跟电梯的原因。

因为8-11层住宅可以不设封闭楼梯间,并且可以不设消防电梯。

同时又必须要设普通客梯。

这样就跟8层以下的没有电梯的住宅区分了。

所以小高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层,他既包含8-9层的多层建筑,又包含了10-11层的高层建筑。

封闭楼梯间和消防电梯:12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需要设封闭楼梯间和消防电梯.5、七层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注:①底层作为商店或其它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②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③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建筑多层高层的划分标准

建筑多层高层的划分标准

建筑多层高层的划分标准在建筑领域中,多层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建筑的高度、功能、结构和设计要求等因素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多层高层建筑划分标准。

1.建筑高度划分:根据建筑的高度,可以将多层高层建筑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般来说,建筑高度在17米以下被视为低层建筑,17-33米之间属于中层建筑,33米以上被视为高层建筑。

2.功能划分:根据建筑的功能用途,可以将多层高层建筑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住宅、商业、办公、酒店等。

各种功能类型通常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

3.结构划分:根据建筑的结构体系,可以将多层高层建筑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结构类型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类型会对建筑的高度、安全性和建造成本等方面产生影响。

4.设计要求划分:根据建筑的设计要求,可以将多层高层建筑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根据建筑的绿色设计要求,可以将建筑划分为普通高层建筑和绿色高层建筑。

根据建筑的节能要求,可以将建筑划分为普通高层建筑和节能高层建筑。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以用于多层高层建筑的划分,例如建筑的地理位置、使用的材料、建筑的外观和造型等。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的分类和划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多层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低层建筑一般指高度不超过24米的建筑,中层建筑指高度在24-100米之间的建筑,高层建筑指高度在100米以上的建筑。

而在美国,根据《国家建筑代码》,低层建筑一般指高度不超过4层的建筑,高层建筑指高度超过4层的建筑。

总结起来,多层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是一个包括建筑高度、功能、结构和设计要求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

准确的划分有助于规范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并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高层多层低层划分标准

高层多层低层划分标准

高层多层低层划分标准
一、建筑层数
1. 低层建筑:1-3层。

2. 多层建筑:4-6层。

3. 高层建筑:7层及以上。

二、建筑用途
1. 居住建筑:一般指住宅、公寓等居住类建筑。

2. 公共建筑:如办公楼、商场、车站等公共设施。

3. 工业建筑:如厂房、仓库等生产类建筑。

三、坡屋面和平屋面
1. 坡屋面:屋顶呈倾斜状的建筑,分为四面坡、两面坡、单坡等类型。

2. 平屋面:屋顶呈水平状的建筑,一般分为钢筋混凝土平屋面和钢结构平屋面等类型。

四、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
1. 综合形式:同一座建筑物上同时存在坡屋面和平屋面等不同形式的屋面。

2. 局部形式:同一座建筑物上只有部分区域采用坡屋面,其余部分为平屋面或其他形式。

综上所述,高层多层低层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建筑层数、建筑用途、坡屋面和平屋面以及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等因素进行划分。

关于高层和多层界定

关于高层和多层界定

关于高层和多层界定V1 为多层,且车库为地下车库。

V2为多层车库为半地下车库。

原因:住宅设计规范新版本-----4.0.5 住宅楼的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住宅楼的所有楼层的层高不大于3.00m时,层数应按自然层数计;2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大于3.00m时,应对大于3.00m 的所有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0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小于1.50m时,多出部分不应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0m时,多出部分应按1层计算;3 层高小于2.20m的架空层和设备层不应计入自然层数;4 高出室外设计地面小于2.20m的半地下室不应计入地上自然层数。

疑问:车库地面大于1500算一层?其他发言上面的地下室是半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定义是: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

新住宅规范:高出室外设计地面小于2.2米的半地下室不应计入地上自然层数。

V1是地下室,V2是半地下室,都是9层,多层V1--地下室(不能计入地上层数)V2--半地下室(可以计入地上层数,但是小于2.2m,根据新住宅设计规范(2011版),也不计入地上层数)因此:V1和V2均为九层住宅是多层这题是针对住宅规范的一个漏洞出的,第四条存在一个漏洞,就是上面所画的V3图。

不知道住宅规范组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如果按高规,确实应该是高层。

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V3图地下室也不能算半地下室。

这是出题,不是在做实际工程。

V3的车库属于地面建筑,因此算地面一层,加上上部九层,共十层,属于高层建筑。

v3应该算大于2.2的架空层,算一层.层高3.1了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V3地平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1000)不超过该房间净高(3100)的1/3,所以是地面建筑,,题目最好给出地下室净高来。

房地产术语释义(房屋类型)

房地产术语释义(房屋类型)

房地产术语释义(房屋类型)1.多层:不高于6层的住宅,多为4-6层,常见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

2.小高层:建筑设计规范规定7-9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7-11层的住宅从尺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同样的氛围,而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

3.高层:建筑设计规范规定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受市场习惯的影响,我们通常将12层以上的住宅称为高层。

4.超高层:以高度为判断标准,高度100米以上的住宅称为超高层。

5.独栋别墅:一户一栋独立建筑的别墅产品。

6.联排/双拼别墅:多户住宅联立成为一栋单体每户单独出入口,通常为四联或六联,两户住宅联立成为一栋单体,则称为双拼。

7. 叠拼类别墅:多户住宅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联立,此种住宅可通过不同方向不同标高入户来解决交通问题。

每户户内空间有别墅的特点。

建筑单体通常为四层或以上。

8.酒店式公寓/公寓式酒店:两者差别:前者是居住建筑,而后者是旅馆建筑。

酒店式公寓楼盘可将每个单元出售给个体买房者,买房者可拥有产权,可自住、出租、转售,而公寓式酒店则属于酒店,从产权的年限来看,酒店式公寓的产权年限为70年或50年两种,而公寓式酒店则只有40年。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名词解释中的第13条明确写明:”‘公寓式酒店’指按公寓式(单元式)分隔出租的酒店,按旅馆建筑处理”。

第14条:”‘酒店式公寓’指按酒店式管理的公寓,按居住建筑处理”。

其他省市基本也都按照类似规定对二者进行区分和管理的。

9.跃层:是一套住宅占两个楼层,有内部楼梯联系上下层。

(一般在首层安排起居室、厨房、餐厅、卫生间,二层安排卧室、书房、卫生间。

10.复式:概念上是一层,并不具备完整的两层空间,但层高比普通住宅高,可在局部分出夹层,安排卧室或书房等,用楼梯联系上下。

(夹层在底层的投影面积只占底层面积的一部分,夹层和底层之间有视线上的交流和空间上的流通。

11.错层:纵向或横向剖面中,楼层的几部分之间楼地面高低错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 为多层,且车库为地下车库。

V2为多层车库为半地下车库。

原因:
住宅设计规范新版本---
--4.0.5 住宅楼的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住宅楼的所有楼层的层高不大于3.00m时,层数应按自然层数计;
2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大于3.00m时,应对大于3.00m 的所有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0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小于1.50m时,多出部分不应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0m时,多出部分应按1层计算;
3 层高小于2.20m的架空层和设备层不应计入自然层数;
4 高出室外设计地面小于2.20m的半地下室不应计入地上自然层数。

疑问:车库地面大于1500算一层?
其他发言
上面的地下室是半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定义是: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

新住宅规范:高出室外设计地面小于2.2米的半地下室不应计入地上自然层数。

V1是地下室,V2是半地下室,都是9层,多层
V1--地下室(不能计入地上层数)
V2--半地下室(可以计入地上层数,但是小于2.2m,根据新住宅设计规范(2011版),也不计入地上层数)
因此:V1和V2均为九层住宅是多层
这题是针对住宅规范的一个漏洞出的,
第四条存在一个漏洞,就是上面所画的V3图。

不知道住宅规范组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如果按高规,确实应该是高层。

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
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
V3图地下室也不能算半地下室。

这是出题,不是在做实际工程。

V3的车库属于地面建筑,因此算地面一层,加上上部九层,共十层,属于高层建筑。

v3应该算大于2.2的架空层,算一层.层高3.1了
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
V3地平面低于室外地面的高度(1000)不超过该房间净高(3100)的1/3,所以是地面建筑,,题目最好给出地下室净高来。

左边裙房功能不是住宅,
右边裙房部分功能是住宅没有商业
层高小于2.20m的架空层和设备层不应计入自然层数;右边的:下面三层折算成4层
上面5层,共九层
第一种,下面3层裙房层高大于3米,4.6*3/3=4.6层,也就是4层+1.8米,也就是可以换算成5层。

楼上5层住宅,层高均小于3米,按照5层计算,所以总共加起来是10层,属于高层。

第二种:下面3层楼层大于3米,4.4*3/3=4层+1.2米,按照4层来这算;转换层层高小于2.2米,不计算层数;转换层以上有5层层高小于3米的住宅,因此按照5层来算,总的合计9层,9层算是多层。

1 当住宅楼的所有楼层的层高不大于3.00m时,层数应按自然层数计;
若设备层层高大于2.2米,还是要计算层数
第三种情况中,如果只是一层是商业,走商业网点的那种,网点最多两层,不超300平方。

整栋楼还按住宅,所以可以进行层数折算,是多层。

走多规。

如果,一二三层均是商业的话,那么整栋楼来说,就属于综合楼,是公共建筑,公共建筑高度大于24米就是高层。

那么就是高层,按高规了。

上图中,一层为商场,不是商业网点,按商住楼考虑,总高度超过24米,算高层。

一层折算2层
一共10层高层。

2.0.7 综合楼。

一、民用综合楼种类较多,形式各异,使用功能均在两种及两种以上。

二、综合楼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形式为:若干层作商场,若干层作写字楼层(办公用),若干层作高级公寓;若干层作办公室、若干层作旅馆,若干层作车间、仓库;若干层作银行,经营金融业务,若干层作旅馆,若干层作办公室,等等。

2.0.8 商住楼。

商住楼目前发展较快,如广东深圳特区在临街的高层建筑中,有不少为商住楼;其它沿海、内地城市也较多。

商住楼的形式,一般是下面若干层为商业营业厅,其上面为塔式普通或高级住宅。

这个是多层。

1 2 3层进行折算,4+3.3+3=10.3 10.3/3=3+1.3 1.3<1.5 不计入层数,所以1 2 3层折算为3层
3+6=9层,此楼为多层
注意第一层为商业网点,整栋楼还定性为住宅。

4.0.5 住宅楼的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住宅楼的所有楼层的层高不大于3.00m时,层数应按自然层数计;
2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大于3.00m时,应对大于3.00m的所有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0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小于1.50m时,多出部分不应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0m时,多出部分应按1层计算;
3 层高小于2.20m的架空层和设备层不应计入自然层数;
多层的定义: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2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4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5厂房;
6仓库;
7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8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
9可燃材料堆场;
10城市交通隧道。

高层的定义:1.0.3.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1.0.3.2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小结:
首先,左侧有3层是裙房,按照综合楼来考虑,总高度大于24米,是高层。

右侧,若一层商场属于商业网点,则是多层;若一层属于商业营业厅,该栋建筑定性为商住楼,则总高度超过24米,属于高层。

三种概念
住宅(可以含商业网点)
商住楼(超过商业网点的营业厅/商场)
综合楼(多种功能的综合楼)
商业网点也可以凸出主楼部分,像裙房一样。

只要满足,300平米,不超两层。

这个为多层,原因如下:
.O.2 本条规定和明确了适用于本规范的建筑类型和范围。

1 住宅以层划分,主要考虑到我国各地区住宅建设的层高,一般在2,7~3m之间,9层住宅的建筑高度一般在24.3~26m。

如果住宅不按层数而一律以24m作为划分界线,则住宅需要设置消防设施的量将会增大,势必增加大量建设投资。

为此,在规范中着重加强了住宅内户与户以及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防火分隔,故将高度虽超过24m的9层住宅仍包括在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内。

为与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协调,将9层及9层以下的公寓、宿舍等非住宅的居住建筑也包括在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内,其适用范围也以建筑的层数划分。

此外,考虑到顶部设有跃层或底部设有层高不超过2.2m的储藏室、自行车库等,对于外部扑救会增加一些困难,但对于人员的9竖向疏散影响不大,经与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管理组协商,关于建筑层数计算的有关规定,两项标准是协调一致的,即住宅顶部设有2层一套的跃层时,其跃层部分不计入层数内。

如顶部为超过2层一套的跃层时,其层数应按照(跃层的自然层数一1)计入建筑的总层数中。

其他情况,仍应分别按实际层数计算。

而底部层高不超过2.2m的储藏室、自行车库等小隔间,也不计入层数中。

对于住宅建筑中层高超过3m的楼层,其防火设计的层数确定可按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的规定计算确定。

顶层跃层不能折,按照上面的条文解释,不能折算,顶部跃2层,只按照1层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