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_联合国机构估计值
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技术评估指标(2023年版)

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助产人员库
已建立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助产人员库截图(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已建立全域助产人员库的,下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仅提供该系统内本行政区域人员汇总截图即可)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管理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发〔2021〕20号)要求,各地要加快建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库,为专业人才流动提供便利。
二、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构建运行
(二)体系构建
4.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覆盖率
1-(尚未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行政区划数量/行政区划总数)
100%
(95-100%按比例得分,<95%不得分。)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复文件
5.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保障水平
该年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本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平均补助。
《4.3.1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
《4.3.5非户籍儿童与孕产妇健康状况年报表》
15.责任片区业务指导频次
该年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依托省级“云上妇幼”平台对责任片区内的助产机构开展远程业务指导的次数。
本指标仅考核省级和地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逐步提高
省级“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数据
16.外院转入孕产妇比例
(五)能力水平
17.产科医师床位比
该年本机构产科医师数与产科实有床位数之比。
达到合理水平
(≥1:3)
分子:全国妇幼健康统计调查制度
《4.3.11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报告卡》产科医生数量
分母: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调查制度
《1.3.1医疗卫生机构年报表》“十、分科情况”中051产科实有床位
18.年分娩量
逐步提高或保持较高水平
中国妇幼卫生工作的显著成就

中国妇幼卫生工作的显著成就一、中国妇幼保健事业的历史进程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在减少孕产妇、婴幼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根据政府的统计数字,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年的94.7个孕产妇死亡/10万活产儿下降到2004年的48.3个孕产妇死亡/10万活产儿。
孕产妇大出血、高血压、栓塞和脓血症等这些大多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所造成的死亡,占中国孕产妇死亡的77%。
从全国来说,1992年到2002年期间,住院分娩率从39%增加到68%;农村由22%上升到62%,城市由87%上升到93%。
在熟练的医务人员照顾下进行的(医院/诊所内或外)的分娩总比例上升到2001年的87%;院内分娩婴儿的百分比从1990年的50.6%增加到2004年的82.4%。
与此趋势相关,中国的婴幼儿死亡率从1990年的50.2/1000活产儿下降到2004年的21.5/1000活产儿。
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窒息、肺炎、早产和体重过轻。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91年的61/1000下降到2004年的25/1000。
然而,孕产妇、婴幼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全国数字掩盖了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别。
例如2004年城镇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是26.1/10万活产儿,而农村为63/10万活产儿。
同样的,2004年城镇地区的婴幼儿死亡率10.1/1000,而农村为24.5/1000。
农村穷困人口、流动人口及那些在产前和分娩期得不到护理的地区(如西部省份)的孕产妇死亡率是最高的。
二、西部地区妇幼保健事业蓬勃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西藏妇幼保健事业,是在一片空白上逐步建立起来的。
在这一事业的开拓和发展中,一支专业化的妇幼卫生技术队伍成长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妇幼卫生事业除自治区政府拨款外,还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拯救儿童基金会、比利时无国界医生组织和瑞士红十字会等国际卫生组织的资助。
1985年以来,在拉萨市和山南、日喀则、那曲、林芝、阿里地区,建立了7个妇幼保健院。
中国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趋势分析

Analysis on maternal morlality in China。2000一2∞5 m4,vG Juan。劂ⅣG‰n-ping,ZHU Jun,Ⅱ
Ming—rong.Natiohal Office fo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urveillance,形曲t China Second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 1 004 l,China
【Key words l Maternal mortality;Cause of death;Trend
自联合围提出,到2015年将1990年孕产妇死亡 率降低3/4的千年发展目标后,世界各国正全力以 赴,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实现各自的目标而努 力。中国政府历来关心占2/3人口的妇女儿童健康 状况,将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作为 反映我国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并将其纳 入政府制定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
Corresponding author:黝_ ̄G Yan-ping,Email:wyxyanping@163.com
【Abstract】 obieetive To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the trend and the leading causes of maternal deaths in China between 2000 and 2005.Methods Data under analysis were those from a population.based epidemiological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national matemal mortality surveillance network which covered a toml population of about 80 000 000 in China.Results Matemal mortality ratio (MMR)was both higher in the countryside than that in the city and in the remote area than that in the jnland and in the coastal region.From 2000 to 2005.the overall MMR in China dropped from 53,0/l 00 000 livebirths to 47.6/100 000 livebirths.from 67.2/100 000 livebirths to 59.2/100 000 livebirths in taral area.from 28.8/100 000 livebirths to 27.6/lOO 000 livebirths in urban area.The descending ranges of matemal mortality were 10.2%.11.9%,4.2%.respectively.The top three leading causes of matemaI deaths in China were obstetric hemorrhage。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in 2000。but minor changes in the ranking of top three leading causes:hemorrhage,cardiac disorders and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in 2005.The main causes led to hemorrhage were retention of placenta。 uterine inertia and rupture of uterine.Conclusion MMR in China appeared a trend less change during 2000—2005.The number one cause of matemaI deaths was obstetric hemorrhage.Reducing MMR in rural area and improving the skill of treating obstetric hemorrhage were essential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ducing maternal death in the Outline ofC:hinese Women’s Development(2000--2010).
联合国呼吁加速行动以如期实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发展目标

计划生育协会 经费纳入 同级财政 预算 , 推行 财政 给计 划生育
户 ( ) 发 放 劳 务 补 助 和考 核 奖 励 的 做 法 。 楼 长
( ) 三 明确职能 , 动服务 互 1 .明确各级机 构职 能。泰州 市人 口计 生 委从保 证 服务 质量 , 提升群众满 意率 出发 , 合理界定各级服 务机构 的主要职
务 中, ( 站承担孕前保 健 、 县 乡) 不孕 不育症 、 照顾 再生育 一孩 等对象 的信息采集 和组织工 作 , 市所 开展 诊治 、 测等 服务 。 检 ②统分有致 。中心站平 时不 干预服 务站 日常 工作 , 在联 合开
展生殖道感染 防治 、 中随访时 , 集 中心站 筛查 出生殖 道感染患 者 , 时转诊 至县 站或 市所 , 及 切实 解决 了群 众 “ 病难 、 看 看病
从 事计划生育工作或成绩 突出的人 员以职务或职级待 遇作为
奖励 。激励措施 的落 实 , 到 了稳定 人心 、 引人 才、 动工 起 吸 调 作积极性 的作用 。
[ 责任编辑 : 裴开颜 ]
合 理配备 编制人员。
2 人员工 资。乡 ( ) . 镇 在编人 员工 资在 市 ( ) 口计 生 区 人 经 费中落实。建立 村级 计 划生 育 专干 报酬 及 养 老保 险 由市
中, 一般 乡( ) 镇 服务 站负 责采 集服 务信 息 、 组织 避 孕节 育和
随访等对象参加服务 , 中心站 负责 实施技 术服 务。在特 色服
训, 列入评先 、 用 、 聘 职称聘任 的必备 条件。
5 .诫勉谈话 制 。对当年考评低 于及格分 以下 的人 员 , 由 同级分 管领 导找其诫 勉谈话 。 ( ) 三 加强人文关 怀 , 为机构可持 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1在报 酬上 实行 以奖代补 。泰州市所辖 海陵 区、 . 姜堰市 、
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控制成效概况

19 30
G a g i dc fJ  ̄ T f Sp 2 0 V 12 No 9 u n x Me ia o r, , e . 0 7, o. 9, . l a
我 国 孕 产 妇 死 亡 原 因 控 制 成 效 概 况
凌金 梅
( 广西大新县妇幼保健 院 , 为 3 . / 0万 , 8 初检者死亡率 为 0 11 ≥2 周 前 者的 2 7倍 。分娩地 点在 家分娩 者死 亡率为 12 7 1 . 2 ./ 0万 , 其死亡危险为在省级 医院分娩的 63倍 和乡级 医院的 23倍 。 . . 3 3 社会及 经济文化 因素 . 孕 产妇死亡 率受社 会的经济 、 文 化、 风俗及妇女所 受的教育等 因素影 响 , 全 国监 测地 区得 到 从 的监测 资料进行 分析 , 文盲死亡率为 3 88 1 , 3 . /0万 其死亡危险 为 大学文 化程度 孕产妇 的 3 . , 4 6倍 经济水 平越低者 死亡率越 高, 家庭人均 收人 <2 0元者 死亡率 为 2 7 1 1 1 ./ 0万 , 死亡危 其 险为 ≥5 0元 者 的 6 1倍 , 住 山 区 者 孕 产 妇 死 亡 率 高 达 . 居
l. 55倍 。 3 5 其 它因素 随着 我 国改 革 开放 的深人 , . 市场 经济 的发
生工作的加强, 各项干预措施得到落实 , 全国孕产妇死亡率逐
年下降 , 国监测地 区孕产妇 死亡 率 由 18 全 9 9年的 9 ./ 0万 4 71 下降到 19 9 5年的 6 . /0万 , 1 19 1 近 0年来 , 孕产妇死 亡下 降 有所缓慢 , 据监测 数据显 示 , 20 至 0 5年 全 国孕 产妇 死亡 率 为
2 3 3 1万 , 0 . /0 其死亡危 险为平原地区的 4 7 。 .倍
国家卫计委:我国婴儿死亡率较2000 年下降70.5%

2014.071政策导读六部门出台新政保障儿童用药国家卫计委:我国婴儿死亡率较2000年下降70.5%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人社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从鼓励研发创制、加快申报审评、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质量监管、推动合理用药、完善体系建设、提升综合能力等环节,对保障儿童用药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关于儿童用药的第一个综合性指导文件。
据了解,我国现有儿童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6%。
但是,目前儿童用药适宜品种、剂型和规格不足,企业缺乏研发动力和生产积极性,不合理用药问题仍然存在,儿童用药安全面临挑战。
《意见》提出,对于部分临床急需的儿童适宜品种、剂型、规格,将建立申报审评专门通道,加快进度,并逐步建立鼓励研发的儿童药品目录,引导和鼓励企业优先研发生产。
探索建立新药申请时提供相关儿童临床试验数据及用药信息的制度。
对已上市品种,药品生产企业要及时补充完善儿童临床试验数据。
《意见》提出,对国产儿童用药,通过单列代表品、规定宽松的剂型比价系数等方式,在定价时给予政策扶持。
医保部门将按规定及时将儿童适宜剂型、规格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优先支持儿童用药生产企业开展产品升级、生产线技术改造。
建立短缺预警机制,对临床必需、易短缺、用量小的药品综合采取价格、采购扶持及定点生产、储备等方式确保供应。
为提高临床儿童合理用药及综合评价能力,《意见》要求,发挥专业协会的学术优势,总结临床用药经验及安全用药数据,形成行业共识,制定儿童用药指南。
对部分已在临床使确保药品质量和使用安全、规范处方行为、发挥中医药儿科传统特色优势、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和健康教育培训等。
国家卫生计生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司长郑宏表示,随着《意见》的出台,适宜的儿童剂型、规格恢复或投入生产,相关药品的儿童用药信息得到补充和完善,儿童用药管理将进一步规范。
妇女保健统计指标

妇女保健统计指标妇女保健是社会发展和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保健措施能够帮助妇女维护身体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为了评估妇女保健工作的效果,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统计指标。
本文将就妇女保健统计指标进行介绍。
一、常见统计指标1. 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妇女生育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指的是在妇女怀孕、分娩及产后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的数量。
通常以每100,000例活产儿的死亡人数来表示,这个指标能够反映妇女在生育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2. 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是指妇女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期间接受到必要保健服务的比例。
这些服务包括产前检查、分娩护理以及产后恢复护理等。
高覆盖率能够确保妇女在生育过程中得到及时的医疗干预和支持,有利于提高生育安全。
3. 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是指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年内,因各种原因导致死亡的婴儿数量。
以每1,000例活产婴儿的死亡人数来表示。
降低婴儿死亡率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婴幼儿保健工作的水平。
4. 家庭暴力与性别歧视统计指标家庭暴力与性别歧视统计指标是反映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些统计数据包括受家庭暴力影响的妇女比例、被性别歧视对待的妇女比例以及性骚扰和性侵犯的发生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益保障的情况。
二、统计指标的意义妇女保健统计指标的意义不仅在于评估保健工作的效果,还能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推动妇女保健事业的发展。
通过统计指标,政府能够了解妇女保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首先,孕产妇死亡率的统计能够揭示出妇女生育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困境,为改善生育环境提供了数据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卫生保健系统建设、提高医疗水平以及加强孕产妇保健宣传教育等方式减少孕产妇死亡率。
其次,孕产妇保健覆盖率的统计能够了解到妇女在生育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及时的保健服务。
政府可以根据覆盖率的变化情况做出相应调整,以保证每个妇女都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保健服务。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12.30•【文号】国发〔2016〕87号•【施行日期】2016.12.3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12月30日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人口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为积极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趋势性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精神,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旨在阐明规划期内国家人口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战略导向和工作任务,是指导今后15年全国人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第一章规划背景——人口发展的关键转折期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
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对于谋划好人口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人口现状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40多年来,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历史性转变,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效缓解,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基础性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刊物·WHO全球调查显示剖宫产率高
全球剖宫产率的不断增高引起了关注。
这篇文章报道了WHO第三阶段全球调查对于非洲和拉丁美洲(2004 2005年)、亚洲(2007 2008年)不同分娩方式的比率和不同分娩方式与孕产妇和围生期结局关系的估测。
亚洲的调查包括柬埔寨、中国、印度、日本、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等国家,每个国家随机选取首都和其他两个地区进行调查,收集2 3个月期间在随机选择的医疗机构中住院分娩的所有产妇产科和围生期事件的数据,共分析了122个医疗机构中的107950次分娩。
总剖宫产率为27.3%,阴道助产分娩率为3.2%。
中国的总剖宫产率最高(46.2%),其次为越南、泰国和斯里兰卡,柬埔寨最低(14.7%)。
阴道助产分娩率和剖宫产率与孕产妇死亡率和发病指数(孕产妇死亡、入住监护病房、输血、子宫切除或髂内动脉结扎中至少发生一项)风险增加相关,无论是否有医学指征的剖宫产都是如此(表1)。
风险增高主要归因于入住监护病房和输血的机会增加。
无论是产前(OR:0.2,95%CI:0.1 0.3)或产时(OR:0.3,95%CI:0.2 0.4)因臀先露施行剖宫产,都与改善围生期结局有关,也与新生儿入住监护病房的风险增加有关(分别为OR:2.0,95%CI:1.1 3.6和OR:2.1,95%CI:1.2 3.7)。
这一调查证实了以前在拉丁美洲的调查结果,并建议为了改善孕产妇和围生期结局以及节省开支,应该只在有医学指征时施行剖宫产[1]。
表1分娩方式与孕产妇死亡率和发病率
分娩方式
孕产妇死亡率和
发病指数风险的
校正比值比
95%可信区间
自然分娩(参考值)1
阴道助产术2.11.7 2.6
没有指征的产前剖宫产2.71.4 5.5
有指征的产前剖宫产10.69.3 12.0
没有指征的产时剖宫产14.29.8 20.7
有指征的产时剖宫产14.513.2 16.0
参考文献
1Lumbiganon P,Laopaiboon M,Gulmezoglu AM,et al.Method of de-livery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Asia:the WHO global surve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2007-08[J].Lancet,2010,375(9713):490-499.
[摘自《生殖健康要略》2010年18卷35期]
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联合国机构估计值,1990 2008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联合国人口基金以及世界银行机构报告,死于妊娠、分娩和不安全流产并发症的妇女人数估计从1990年的54.6万人下降至2008年的35.8万人,下降了34%[1]。
本分析报告由伯克利大学一个学术小组牵头,得到联合国孕产妇死亡率评估机构小组的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与研究部/人类生殖研究、开发和科研培训特别规划署参与协作分析,包括外部技术专家评审、国别咨询以及报告的准备工作。
尽管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年均下降率还不到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所要求的一半,即1990 2015年间,孕产妇死亡率降低75%,就是要求孕产妇死亡率每年下降5.5%。
1990年以来孕产妇死亡下降率为34%,转换成年均下降率仅为2.3%。
妊娠妇女仍主要死于以下4个原因:产后出血、感染、妊娠高血压疾病和不安全流产。
2008年,每天约有1000名妇女死于上述并发症。
其中,570名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300名在南亚,5名来自高收入国家。
与发达国家的妇女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死于妊娠相关疾病的风险要
高出约36倍。
本报告涵盖的时间范围为1990 2008年,主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990年,87个国家中有10个国家的孕产妇死亡率等于或超过100%,1990 2008年间平均每年下降5.5%。
而另一个极端是,30个国家自1990年以来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不明显或根本没有改变。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26%。
1990 2008年间,亚洲孕产妇死亡人数估计从31.5万人下降到13.9万人,下降了52%。
2008年,99%的孕产妇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分别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57%和30%。
这些新的估计数据表明,如果各国更多地投资于卫生系统、孕产妇保健和流产保健,就有可能使更多的妇女免于死亡。
联合国孕产妇死亡估测(表1)利用了所有可获得的各国孕产妇死亡率的数据,以及改进的估算方法。
有关孕产妇死亡率的估计方法由外部技术咨询小组进行审查。
作为建立这些估算方法的一部分,广泛的国别咨询在近年来为加强数据收集所作出的各种努力中发挥指导作用,包括建立特别体系以获得孕产妇死亡的数据。
但是在很多孕产妇死亡率高的国家,其数据在可获得性和质量上存在着很大差距,必须通过统计模型才能获得客观的发展趋势[2]。
报告的全文,包括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及开发估算方法的基础数据,均可从网上获取。
表1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地区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MMR)估计值(每10万例活产中的死亡例数)、孕产妇死亡人数、终生罹患风险
地区MMR估计值a 孕产妇死亡
人数a
孕产妇死亡的终生
罹患风险a(1/X)
MMR估计值的不确定范围
估计值下限估计值上限
全世界260358000140200370
发达地区b14170043001316
独联体(CIS)国家c40150015003448
发展中地区290355000120220410
非洲59020700036430850
北非d92340039060140
撒哈拉以南非洲64020400031470930
亚洲190139000220130270
东亚41780014002766
南亚280109000120190420
东南亚16018000260110240
西亚68330046045110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85920049072100
大洋洲230550110100500
a:MMR和终身罹患风险都按以下方式进行四舍五入:<100,不四舍五入;100 999,四舍五入至十位;>1000,四舍五入至百位。
孕产妇死亡人数四舍五入的方式如下:<1000,四舍五入至十位;1000 9999,四舍五入至百位;>10000,四舍五入至千位
b:包括阿尔巴尼亚、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加拿大、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黑山、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英国和美国
c:独联体国家包括: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摩尔多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乌兹别克斯坦
d:不包括苏丹,苏丹归入撒哈拉以南非洲
参考文献
1Trends in Matemal Mortality,1990 2008.Estimates developed by WHO,UNICEF,UNFPA and the World ank,2010.Grneva:World Health Organiation,2010.At:<www.who.int/reproductivehealth/
publications/monitoring/9789241500265/en/index.html>.
2HRP/RHR News.UN MDG Summit S pecial Issue.No.1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eptember2010.
[摘自《生殖健康要略》2010年18卷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