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作用教案

合集下载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_初中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_初中

教案: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目标:1. 理解环境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会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3. 能够运用环境描写来增强写作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1. 环境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3. 运用环境描写增强写作表现力。

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2. 运用环境描写增强写作表现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小说或文章,其中包含环境描写的例子;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在学习小说时的情景,提问学生对环境描写的了解;2. 学生分享对环境描写的认识和例子。

二、什么是环境描写(10分钟)1. 教师给出环境描写的定义:环境描写是指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描述,来营造作品中的场景和氛围。

2. 举例说明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a. 设定故事背景,提供时空框架;b. 揭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c. 渲染气氛,增强情感表达;d.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解决问题。

2.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四、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小说片段,其中包含环境描写的例子;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该环境描写的作用;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运用环境描写增强写作表现力(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环境描写来增强表现力;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和自己在写作中的体会;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环境描写的练习,可以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小说进行分析和改写;2. 学生可以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环境描写,提高写作的表现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以及运用环境描写增强写作表现力,使学生对环境描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环境描写;2、学会分析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并且应用到学生的写作实践中. 【教学重点】1、通过典型文章,归纳出常见的几种环境描写的作用2、总结把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解题方法和技巧在具体文章中的运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徜徉在语文的国度里,我们一起感受过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叹;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还有朱自清在美好春光的引领下,积极“上前去”的人生信念。

由此,我们知道借景抒情已经成为一种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而用来表现“景语”的环境描写,也成为近几年中考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二、知识回顾(教师提问)什么是环境描写?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出示多媒体课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三、典型例题的分析(见学案)分析下列文字①分别属于哪一类环境描写,②标划出表现环境特点的词语,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例1:鲁迅《故乡》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答案:自然环境描写;严寒,深冬,隐晦,冷风,苍黄,萧索,没有一些活气。

通过对故乡阴冷天气和萧条景象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萧条的气氛,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情,为下文目睹故乡人的变化,心生悲哀作铺垫。

(展开情节表现主题)例2:鲁迅《孔已己》: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一、我冒了严寒,回到了相隔二十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力.————选自《故乡》鲁迅作用:1、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渲染了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

2、用萧条的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二、找回鸭子之后)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末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

——————《孤独之旅》曹文轩环境描写作用:雨后美丽夜景的描写,衬托出杜小康找到鸭子之后的愉悦的心情。

三、(结局)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作用: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四、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楂尽力的刺去,那楂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故乡》鲁迅景物色彩艳丽、明快,人物英俊,活泼,体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恋。

.用环境描写来抒发人物的感情五、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被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智取生辰纲》施耐庵环境描写作用:1、推动情节发展.2、用环境描写设置人物活动的场六、景,暗示路途的艰辛刘备出门上马,关、张也只好骑马相随。

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怏怏而归.……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三往卧龙冈拜访诸葛亮——《三国演义.三顾茅庐》罗贯中环境描写写出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环境描写教学设计3篇 环境描写优秀教案

环境描写教学设计3篇 环境描写优秀教案

环境描写教学设计3篇环境描写优秀教案下面是收集的环境描写教学设计3篇环境描写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

环境描写教学设计1环境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2、学会运用环境描写。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了解自然环境1、来胡村小学的第一天,一下车就看到干净、整洁、充满诗意的校园,再抬头看到老师们正微笑着迎接你的到来,你知道我当时什么心情?鸟儿代表我的心。

(出示图)“见到你很高兴”真心话。

不过这样说还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我想这样说;“花儿在灿烂地微笑,鸟儿在快乐地欢叫,见到你们,我的心情啊,像吃了蜜一样甜.2、你有哪些开心的事?你能向我这样来表达吗?试试看,有困难问问同桌。

来看看咱们班谁最热情、最欢迎我。

3、生:表达4、你知道:向花儿、鸟儿这样的表达叫什么描写吗?(环境描写)5、你认为什么叫环境描写?生:6、出示: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我们小学主要是“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花鸟虫兽、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7、著名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思是: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这节课一起来研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研读环境与人物间的关系。

(板书:人物)8、这册课本中很多写人的文章运用了环境描写,打开目录找找看:生:5、7、8、20、9、那环境与人物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具体去研究。

(出示ppt)二、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事例一1、我们先来看第八课,(出示图)谁来读。

2、找到环境描写句子的孩子请打个胜利的手势。

(聪明)你来读。

3、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什么了?预设:(1)不懂,字面上明白什么了?生:冬天很冷(2)联系下文读读,这段还写了谁?乔依,心里很凄凉。

师:现在你就是乔依,本来你已经因为没有了工作,心里很凄凉,出来又碰到这样一个雪花飞舞的坏天气,你感觉怎么样? 生:心中更凄凉、凄惨,仿佛老天爷也跟我作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新课堂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新课堂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新课堂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新课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为“环境描写的作用”。

本单元选取了多篇文学作品,以不同方式展现了环境描写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理解环境描写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环境描写,并能够分析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环境描写,但对于环境描写的深层作用可能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识别环境描写,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环境描写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基本概念,识别不同类型的环境描写,并能够分析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环境描写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环境描写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类型的环境描写。

2.难点:让学生能够分析环境描写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环境描写的作用。

2.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分析和讨论环境描写的作用。

3.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学作品,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2.准备一些关于环境描写的问题和讨论话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回顾环境描写的基本概念。

b.提问: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是什么?c.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呈现(10分钟)a.呈现一篇文学作品,要求学生阅读并找出其中的环境描写。

b.学生阅读,教师巡视课堂,解答疑问。

c.学生展示找到的环境描写,教师给予反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教案标题: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学习和掌握环境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2. 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案例。

4. 练习环境描写的写作任务。

教学步骤:引入环节:1. 引导学生回忆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询问他们对作品中环境描写的印象,并让学生讨论环境描写的作用。

知识讲解:2. 介绍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如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节氛围等。

3. 分析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包括五官感知的描写、动态描写、比喻和象征的运用等。

案例分析:4. 选取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和效果,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技巧和特点。

练习任务:5. 给学生分发一些环境描写的练习任务,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描述一个具体的场景或环境。

6. 学生互相交换作业,进行互评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体会。

总结反思:7.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写作中多加运用。

8.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资源:1.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案例。

2. 环境描写的练习任务。

3. 学生互评和讨论的材料。

评估方式:1. 学生完成的环境描写练习任务的评估。

2.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评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以环境描写为特色的作品,扩展他们的视野和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为将来的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

注:此教案适用于中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根据具体年级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教案:环境描写的作用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环境描写来增强文学作品的效果。

教学步骤:引入:给学生展示几幅环境描写的图片,并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环境。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1.解释环境描写的概念:环境描写是指用文字将一个地方或场景的自然、人造特征进行描述。

它可以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景观等。

2.讲解环境描写的作用:详细解释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几个主要作用:a. 增强真实感:通过环境描写,作者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场景,使作品更加真实生动。

b. 传递情感:环境描写可以通过描绘气氛、景色等等来传递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

c. 增加意境:通过环境描写,作者可以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和情绪,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d. 增强代入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代入作品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3.示范与练习:选择一段文学作品,给学生示范如何运用环境描写来增强作品的效果。

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给定一段文学作品,让他们添加适当的环境描写,观察他们添加的环境描写对文学作品的效果造成的影响。

4.讨论与总结: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他们的练习结果,并讨论环境描写对文学作品的作用。

引导学生总结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并反思如何更好地运用环境描写来丰富自己的写作。

拓展练习: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环境描写对作品的影响,并写一篇短文进行评述。

评估与反馈:通过学生的练习结果、讨论和拓展练习的表现来评估学生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应用。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此教案旨在通过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并实践运用环境描写来增强文学作品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案公开课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案公开课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考备考之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设计)一、复习目标1、通过典例分析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解题思路及规范化答题方法。

二、复习重难点掌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解题思路及规范化答题方法。

三、复习过程导入:(1)图片1、图片2(图片趣味式导入)提问:看图文,说说这两幅图片给你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2)配上文字: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关于大海的描写提问:作家和我们的感受是否相同?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环境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但环境作用还不止这些,特别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茅盾先生曾经说过:“无论是社会环境或者是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那末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到底有多重要?我们一起来看看近5年的高考考情。

(一)高考考情:高考曾经这样考(PPT展示)(2022全国卷1)《锄》(中国小说) 选择题 文中第8、9段环境的对照描写2分(2022全国卷1)《天嚣》(中国小说)选择题 A.小说开头不仅描写风暴也细致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和切身感受,烘托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2分(2022全国卷3)《到梨花屯去》(中国小说)简答题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6分(2022全国卷1)(美国)海明威《越野滑雪》选择题 B.小说中多处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对照,氛围由此发生变化 。

3分(2022全国卷3)《书匠》(中国小说)选择题 C.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渲染了此处的生机与野趣。

3分提问:由高考考情可以看出来近五年小说环境描写考查什么?明确:1.近年高考中,小说环境描写为常考考点。

2.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3.考查形式由单纯鉴赏景物描写变为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普通是分析其特点,鉴赏其技巧(手法),概括其作用,俗称“一景三考”。

所以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是很有必要做一做梳理的。

(二)目标展示接下来,大家先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复习目标1、通过典例分析,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解题思路,能规范化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外财富
雨水淋湿了一切,世界显出了一片光亮。

雨丝绵绵,温柔地从天外飘来。

我打着一把雨伞,走在一条寂静的小街上,走着走着发现路边站着个小姑娘,正淋着雨水。

“快进来!”我扬了一下伞,向她喊道。

女孩飞快地跑到我的下。

她也许有12岁,胖胖的,眼睛好像一大一小,但是很美丽。

她用小手拉住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

“你是往前走么?”我问她。

“嗯,哪都行。

”她随口而答。

“去做什么?”
“找一个人。

不,不找了,已经找到了。

”女孩的声音含着快慰。

“人在哪?”
“不在哪,就是你。

”她扬头告诉我。

如果她加上10岁,我也许会心跳,可现在,我完全若无其事。

“找我么?”我笑笑。

“我得了一笔财富,”她说,“可我不想要,我要把这钱送给下雨天给我打伞的人。


“看来,这个人就是我喽?”我试探地问。

“是的,所以我要把这财富送给你。

”她把手伸进了口袋。

我不觉得欣喜,只觉得有意思,于是便信口问:
“真是天外飞来的财富,你要给我多少?5毛钱还是7毛钱?”
“不,是10万。


“10万?你带在身上?”
“对,带在身上。


我不由得把手伸进口袋,似乎要摸到一把左轮枪,好保护这笔财富。

女孩不慌不忙从口袋时摸出一张花花绿绿的大钱,递在我的手里。

我从没见过10万元的大钱在秒钟里睁大了两只眼睛:天哪,是什么大钱只是一张画满水彩的硬纸片,上面写着:100,000。

我是小姑娘自己做的“秒票”。

我大笑起来:“哈哈,真是天外财富。


“什么叫天外财富?”
“不是钱,但是财富。

谢谢你,我收下了。

”我把“大钱”装进了口袋。

“你失望了吧?——可你没让我失望。

”女孩的声音很清晰。

“为什么?”
“我读到一篇小说——一个女孩得到一笔财富,她要找到一个在雨天让她共的人,把钱送给他。

第二天,她就去了。


“找到了么?”
“第二天没下雨。


“后来呢?”
“后来下雨了,但没人理她。

她在树下站了一天,只有那棵树为她遮雨。

后来,她哭着把钱塞在了树洞里。


“这真悲惨。


“可是我不信。

我觉得不会这么坏。

我非要自己试一试。


“所以,你就试了?”我问。

“对,而且我没失望。


我看了她一下。

那双眼睛并不是一大一小,而是睁成一大一小。

那是一种渴求而感动的眼睛。

但愿下一个世纪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眼睛。

雨还在下着,从雨丝里透过清香的空气。

“你没想过会失望么?”我问。

“想过,可我还是没失望。


她的手更紧地挽住我的胳膊。

我猛然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雨丝浸润着我的心,说不清的感觉扩散开去,像是在变化,又像在凝结。

“只是我没有财富。

”女孩歉歉地说。

“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


“我懂,不是钱,是财富,对么?”
“对,非常对。


雨水淋湿了一切,这世界显出一层晶晶的光亮。

来到一个公共汽车站,我把女孩送上了车。

汽车披着水光,消失在街的尽头。

我整整雨伞,继续向前。

细雨从天外洒向我的伞顶无限的温柔。

(1)请从小女孩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填写如表。

2、小说几次写到雨景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为什么拟题为“天外财富”?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雨还在下着,从雨丝里透出清香的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猛地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如同一阵悄声无息的雨丝浸润着我的心,说不清的感觉扩散开去,像是在融化,又像是在凝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欣慰给“我”财富一个车站感动
(2)①推动情节发展,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②渲染了“我”与“小姑娘”之间脉脉的情感交流。

(3)答:6.那“钞票”的确不是钱,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陌生女孩给予的信任和寄托,是一笔贵重的无价的精神财富,这“财富”则是出乎作者意料之外的,故称“天外财富”。

对“我”而言, “我”从小女孩那张水彩“钞票”上看到了圣洁和天真,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那是一笔难得的“天外财富”;对小女孩而言,她看到了人间的美好,建立了对人们的一份信任和信念,那也是一笔难得的“天外财富”。

4①描写雨景,是为了烘托出女孩纯真而美好的心灵和“我”此刻平静而愉悦的心情。

②巧借身边的“雨丝”作比,描写“我”瞬间的心理,表现“我”对小女孩天真行为的欣赏和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