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扩展语句[高考专题训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扩展语句[高考专题训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丰富语句的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扩展语句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语言表达的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使扩展后的语句自然流畅,意思清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扩展语句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如添加修饰语、运用修辞手法等,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扩展语句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扩展语句的过程和方法。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技巧和修辞手法,并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和修改。

四、课后作业1. 练习扩展语句,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技巧和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文字。

2. 选取一篇自己的文章,尝试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并附上修改前后的对比。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如表达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畅等。

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文章的修改和反思。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扩展语句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扩展语句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3. 实践演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时的扩展语句练习,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库:收集和整理各类扩展语句的案例,用于教学演示和分析。

2. 练习素材:提供一些练习素材,让学生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

3. 评价标准: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扩展语句练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和修辞手法。

(人教版)扩展语句专题复习教案

(人教版)扩展语句专题复习教案

扩展语句专题复习教案主备课人:孟咸林审核:曹国宾一、考点阐释:扩展语句即根据明示的或隐含的要求对一个词、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加以扩展,以丰富、完善其表达内容。

其考查功能有三点:①对文句的理解能力;②根据提示进行联想、想象的能力,即创新能力;③语言的应用表达能力。

“扩展语句”是2000年列入《考试说明》的,当年全国高考卷中第一次使用,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2002年北京春季高考均出现该题型。

随着考试改革,自2004年各省市单独命题以来,扩展语句出现了更为丰富的形式,有的只给出话题,或给出中心句,或给出象征性的情景,要求进行更具体丰富生动形象明白的扩展。

我们必须认真探寻这种考题的命题与解答规律,强化训练。

二、题型及解题示例:扩展语句的常见题型有四种:1、添加枝叶式:提供一个单句,按要求扩展。

基本方法是增加适当的句子成分,即增加定状补,以丰富表达内容。

要求不改变原句结构且表达通顺。

见例1例1、扩展下面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不改变原句结构,不少于30字。

梅花开放了。

点拨:这是简单句的扩展形式,简单句只有主要成分,要使其展开,变得具体生动,就要给句子的主干加上附加成分。

比如此题可以说成“(什么样的)梅花(怎样地)开放了”。

为了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还要再加一些状语进行修饰。

答案示例: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枝头的时候,当百花纷纷凋谢的时候,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2、补写续写式:在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词句,使之表义更为丰富完整。

要求填入的词句,就表达方式看,或议论,或说明,或描写,或抒情;就作用看,或承上启下,或引领总结,或丰富充实。

其特点是:多兼涉句式仿写和修辞运用。

解答时不仅要求表意正确,语言形式和上下文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也要与上下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见例2、例3例2、在下面句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句,使全句的内容更具体形象。

从那满头灰白的头发,那满脸纵横的核桃壳一般的皱纹看来,他至少有七十岁了。

高考专题复习计划扩展语句教案1通用教案

高考专题复习计划扩展语句教案1通用教案

届高考专题复习教案之——扩展语句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的常见形式。

、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具体方法和注意点。

教学重点:语句扩展的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第一课时扩展语句是年?考试大纲?新增加的考点。

是指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内涵丰富含蓄、语言简洁凝练的语句,扩展成表达具体明朗,语言疏密相间的语句,是借题发挥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对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一考查内容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提出了新的要求,是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的重要表达。

一、命题特点从近年高考试题来看,此类题目的特点主要有:.着力于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根底能力。

.在内容上呈开放性特征,同时紧密结合考生学习和生活实际。

.为考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

.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答案丰富多彩,弹性较大,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激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二、试题类型就题型而言,扩展语句主要表现为十种题型。

第一种:枝繁叶茂式扩展这种扩展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添加修饰、限制成分,使句子表达的内容更具体、更准确、更生动,从形式上丰富原文的内容。

这些修饰成分可以是细节描写,因为细节描写可以使内容得到更为细致的描绘,有助于增强内容的真实性。

例:姑娘摘葡萄长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的漂亮的维吾尔族姑娘摘下了一串串紫水晶似的葡萄。

例:我有一个家我有一个温暖的家。

家里有我亲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帮我完成了幼时的童话,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把它牢牢牵挂.第二种:突出重点式扩展这种扩展往往是给定了具体的要求,以此要求为重点进行扩展。

例:〔年江西卷〕给“写得好〞加上一定地上下文,使它分别符合下面的表达要求。

〔可以只有上文或下文,字数不限〕例:表达的是“赞扬〞:文章有气势,有文采,写得好!〔〕表达的是“嘲讽〞:〔〕表达的是“威胁〞:例:我有一个家〔要求:写出“家〞的比喻意义〕我有一个大“家〞,那就是我们高三〔〕班,“家〞里有慈父慈母般的老师,有兄弟姐妹般的同学,有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我爱我的家。

高考扩展语句专题复习 教案

高考扩展语句专题复习 教案

高考语句扩展专题复习执教者:执教班级:教学目标:1、明确高考关于本考点的要求,了解该考点的命题方式及趋向。

2、了解本考点的得分要素和失分原因,掌握本题型的解答技巧。

教学难点及重点:明确本题型的得、失分要素及原因,掌握本题型的解答技巧。

教学设想:扩展语句题是2000年开始出现在高考试卷上的一种题型,在经历了几年的实践后,该题型已逐渐成熟并成为高考必考题型之一。

但是,学生在平时答题时往往只凭感觉而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所以本课旨在通过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对该题型有一个完整、充分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自身在答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题的门径,切实提高解答此类题型的效率。

教学步骤及具体内容:一、考点分析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能根据要求扩展语句。

能力层级为D级。

扩展语句,顾名思义,指的是根据一定的要求,把一个句子的意思丰富起来,或拓展成一个句群。

即就是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把简单凝练的语句或一组词语扩展成表达具体明确,语言丰富多彩的语段。

如“一句话新闻”扩展成一篇消息的导语,根据句子的主干扩展出枝叶,根据叙事性文字的段意扩展出相关的具体情况,将一个论点性语句扩展出具体的材料等。

二、典例分析1、(北京高考题)根据要求写两段话。

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字。

道理身影足迹(1)描绘一种情景(2)表达一种感悟解析:该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提供两种不同情境,以连词成句的形式表达。

要答好此题,首先要从题目中读出扩展的具体要求:1.要扩写两段话而不是一段;2.两段话都要包含题干提供的三个词语;3.两个语段性质不同,其一是叙述描写性的,其一是议论抒情性的;4.每段话不少于40字。

其次,要将三个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词语扩展成两段语意完整、内容和表达方式不同的语段,必须联系生活调动积累,进行合理推理想象,这个过程很类似写作的立意、构思,既要保证内容连贯、合理,又要力求生动、有意境,特别是(2)要求表达一种感悟,又有哲理性,给人以启迪。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一、扩展语句1. 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2)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3)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2)介绍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3)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扩展语句的掌握程度。

二、压缩语段1. 教学目标了解压缩语段的概念,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2. 教学内容(1)压缩语段的概念与意义(2)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3)压缩语段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压缩语段的概念与意义(2)介绍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3)进行压缩语段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压缩语段的掌握程度。

三、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1. 教学目标通过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方法(2)综合训练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方法(2)进行综合训练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的掌握程度。

四、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应用1. 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方法(2)策略与应用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方法(2)进行策略与应用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第一章:扩展语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1.2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的定义与作用。

扩展语句的常见方法:添枝加叶、深入挖掘、合理想象。

扩展语句的实战演练。

1.3 教学步骤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扩展语句的常见方法。

学生进行扩展语句的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扩展语句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扩展。

第二章:压缩语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概括能力。

2.2 教学内容压缩语段的定义与作用。

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

2.3 教学步骤讲解压缩语段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压缩语段的常见方法。

学生进行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压缩语段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压缩。

第三章: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技巧。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两种技巧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全面把握能力。

3.2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方法:先压缩后扩展,或先扩展后压缩。

结合实例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

3.3 教学步骤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方法。

学生进行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结合了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结合。

第四章:高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型解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考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题型运用相应技巧的能力。

提高学生应对高考语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近年高考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讲解针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

扩展语句[高考专题训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扩展语句[高考专题训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扩展语句[高考专题训练]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和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扩展语句的认识。

2. 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扩展语句的概念和意义2. 扩展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扩展语句的训练和实践4. 扩展语句的评估和反馈5. 扩展语句的应用和拓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扩展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训练:提供一些具体的语句,让学生进行扩展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扩展语句成果,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总结:对学生的扩展语句训练进行评估和反馈,指出优点和改进方向,帮助学生提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扩展语句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3.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4. 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扩展语句的实例和练习材料。

2. 扩展语句的评估标准和反馈表格。

3. 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扩展语句的技巧。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合作能力。

3. 创意写作:设置富有挑战性的写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升写作能力。

4. 互动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主体评价意识,提高鉴赏能力。

七、教学实施:1. 课堂讲解:结合实例,讲解扩展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课堂练习:现场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即时发挥,锻炼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技能。

4. 定期检测:通过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扩展语句[高考专题训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扩展语句[高考专题训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和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汉语语言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和各种句式、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技巧和手法进行语句扩展,使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讨论交流、练习指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富有想象力和创意的语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如添加修饰语、运用修辞手法、变换句式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点评。

4. 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相互评价和交流。

5. 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扩展语句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五、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让学生选取几个句子进行扩展练习,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的技巧和手法。

2.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和欣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作品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扩展语句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2. 组织学生进行句子接龙游戏,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 推荐学生参加作文比赛或其他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找出存在的问题。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扩展语句教案》教案设计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教案:扩展语句教学目标:1.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

2.掌握扩展语句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加强扩展语句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

(江苏卷)【参考答案】静谧的夏夜,银河横空,群星璀璨。

灿烂的星光隐隐映出村庄周围婆娑的树影。

微风掠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伴着四周稻田里传来的阵阵蛙声,宛如一曲动听的田园交响乐,令人陶醉。

(情景演绎式)2.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7分)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③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正面:这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冬天,南方下起了大雪,大雪阻断了交通,使很多人陷入困境。

很多车被堵在路上,车连着车,犹如一条白色的长龙(比喻),这长龙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颤抖着无奈的身躯(拟人)。

侧面:人们开始焦虑起来,疯狂起来。

(枝叶添加式)3.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

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06全国卷Ⅰ)【参考答案】和谐是乐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和谐是春风与细雨的默契,和谐是小桥与流水的融洽,和谐是蓝天和白云的辉映。

(中心阐发式)4.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

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

(05北京卷)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

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坚决反对这种“圣者通吃”的荒唐做法。

教育界有教育界的尊严,不能说你在某一个领域干得好,就借此进入其他领域。

混淆各个学科界限,这是非常不严肃的事情。

教育界的大门尤其要把紧。

(续写补写式)二、考查形式1.情景演绎式扩展——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要求根据这一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

2.枝叶添加式扩展——提供一句简单的话语,给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的成分,使它变得生动具体,血肉丰满。

这种形式主要通过增加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等附加成分进行扩展。

3.中心阐发式扩展——给定一个话题或一个句子,按照要求对这一话题或句子进行阐发。

4.续写补写式扩展——在一句话或一段话的空白处,根据要求,结合语境,填上合适的话,使句子完整、丰满。

所填内容,既可以是所给语句的中间部分,也可以是接续句子的结尾。

三、考点解说1.考点要求:“考查增加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能力。

能力等级E。

”要求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等手段,使语句更加充实丰富,目的是将句子说得具体、形象、生动,做到想象合理,符合规定情境要求。

突出重点是扩展语句的关键。

2.能力要求:根据具体语境,补写、扩写、续写语句,或根据话题情境阐发。

考查的是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等手段,加以阐释、发挥、引申、扩充,使语句更加充实丰满的能力。

从表达方式看,有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的扩展;从扩展的成分看,有宾语、状语、补语及复句的增添;从语言的要求看,有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命题示范1.情景演绎式扩展。

例子见“优化方案”第61页(学生阅读)例: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病例展示:在毕业典礼上,神采飞扬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话筒,希望自己的歌声在礼堂里回荡。

(重点在描写同学们的神情、动作和心愿,没有以“歌声”为扩展的重点。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唱出欢乐的歌声。

(基本上没做扩展)2.枝叶添加式扩展。

例子见“优化方案”第62页(学生阅读)例:扩展下面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开放了。

3.中心阐发式扩展。

例子见“优化方案”第62页“《登高》中的诗句扩展”(学生阅读)4.续写补写式扩展。

例子见“优化方案”第62页(学生阅读)例:仿照画横线的句式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加一个抒情议论性的话作收束。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日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五、方法总结1.审读题干,明确要求;2.围绕重点,展开想象;3.选择表达,巧借修辞;4.锤炼语言,规范作答。

六、课堂练习1.根据下列两种情景,分别扩展成一句话,每句不少于40字。

情景一:春雨小桥情景二:人生桥【参考答案】情景一:春雨送来了春天的潮汛。

乡间的小桥,在春雨的滋润下,换去了冬天干枯的面容,变得滋润起来。

而小桥两边绿油油的田野,更为春天的小桥增添了一份妩媚。

情景二: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世界便在他面前竖起了一座桥。

这座桥宏伟壮阔,一头连接着生的起点,一头通向不可知的未来。

这座桥究竟通向何方,要他自己攀登才知道。

2.扩展下面的语句,使其更加丰富、形象。

(不少于40字)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参考答案】身系眉州父老的期望,心念海南黔黎的嘱托,带着文章太守的英气,携着前生渊明的旧梦,苏东坡把酒临风,高唱“大江东去”,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向你走来,向他走来。

七、课堂达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句子扩展的四种形式。

现在,请大家再完成第61页“高考真题演练”1、2两题。

八、内容小结续写补写式扩展,不同于仿写,也不同于一般的造句,它要求表意前后一致,语言形式前后一致,要使前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做这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明确试题要求;其次要把握所提供文段或文句的语脉,搞清整个语段或句子前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要注意语言表达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如句式、修辞手法等。

要从试题形式和内容上入手进行分析,进行扩展。

要注意防止只顾形式不顾内容,或只顾内容不顾形式,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等错误。

九、布置作业1.第61页“高考真题演练”第3、4题。

2.阅读“知识典藏”中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加强扩展语句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扩展语句”考查的是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强调考查考生实际的语言操作能力。

“扩展”,顾名思义,就是扩大向外伸展,对于语句来说,就是使语句丰富起来,或者将一个语句扩展成几个语句。

“扩展语句”从类型角度来说,也可以以下几方面去设题。

1.根据设定情景,以给予的“核心词”为生长点,扩展成一段话。

2.根据给定的词语,创设不同的情景,写一段话。

3.按照给定的要求写广告词和过渡语。

4.按照给定的词语,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二、扩展原则1.符合规定的情境,体现出原材料和扩展后语句之间的差别;2.构思新颖,语言形象生动,没有语病;3.不要误将扩展语句理解为字面上的简单解释或改头换面。

扩展歌诀扩展语段有诀窍,审题准确最重要。

显性要求不忽视,隐性要求需挖掘。

具体情景有限定,另行一套是大忌。

添枝加叶须生动,多重修饰重排序。

补写续写要连贯,内容形式要一致。

构思新颖脱窠臼,想象联想是保证。

表达方式要恰当,修饰运用在形象。

灵动鲜活求个性,勤于练习见真功。

三、技巧演练1.以下面给出的语句为开头,以“路”为中心,分别写一段话。

每段续写不少于50字。

(2019年北京高考试题)①北京的路平直而广阔。

②人生的道路漫长而精彩【解题指导】:符合规定的提示现出二者的差别。

①要求应该对具体的路进行说明或描写;二要求阐述人生的道路,要求写抽象的“路”给人的启发。

2.一组训练题:(1)以“黄昏我海风”中的“海风”为重点,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进行情景描写。

【参考答案】:黄昏时,我走在沙滩上,轻柔的海风萦绕在我的耳边,向我诉说着关于海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黄昏时,我漫步海边,海风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撩拨我的头发,撩起我的衣角,也撩乱了我的思绪。

(2)以“黄昏我海风”中的“我”为重点,展开想象。

【参考答案】:黄昏时,我伫立在海边的一个巨大的礁石上,海风迎面吹来,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放飞的风筝。

我飞上高空,我看到了海欧追逐着怒涛的英姿,我听到了它那欲征服大海的嘶鸣。

这给我的体内灌注了无穷的力量。

(3)以“黄昏我海风”中的“黄昏”为重点,运用想象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在海风的陪伴下,我独自领略海的黄昏:落日熔金,她带着她的炽热,还有一天的疲惫缓缓向西沉去,而海——她最宠爱又任性的孩子——正在撕裂,正在摔打,正在吼叫,想把心中的不满都发泄在礁石和沙滩上,但落日静穆地看着这一切,不为所动,继续带着她的宽容而慈祥的微笑缓缓地离去,她知道,搏击就是他的性格,就是他的生命。

四、课堂达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句子扩展的步骤、方法和一些基本规律,现在我们再做下面的两题:第63页“课后能力演练”8、10题五、规律总结这里通过不断地变换写作重点和表现手法,希望同学们明白一种思路拓展的方式和写好语言的技巧,在这一系列明示要求的提示下,思维能很快被激活,从而迅速地进入一种最佳的写作状态,找到一种最佳的表达途径。

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这种拓展技巧一旦被熟练掌握,就会自觉引导学生思维和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