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机械加工技术综述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中的微加工技术研究

机械制造中的微加工技术研究

机械制造中的微加工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微加工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微加工技术是指对微细尺寸的物体进行加工和制造的一种技术。

它能够在微米级别下进行精密加工,因此在机械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造中的微加工技术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微加工技术的概述微加工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方式,通过使用微纳尺度工具对微米级别的物体进行制造和加工。

与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相比,微加工技术具有更小的加工尺寸、更高的精度和更少的能量损失。

同时,微加工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复杂结构的加工,例如微型芯片、微型机械零件等。

二、微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1. 微型零件的制造微加工技术在制造微型零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对微型零件高精度和高质量的要求,而微加工技术则可以通过控制微纳尺度工具的运动轨迹和力的大小,来实现微型零件的精密制造。

2. 微纳加工技术的开发微纳加工技术是微加工技术的一种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光、电、激光等技术对微米级别的物体进行加工和制造。

微纳加工技术的开发不仅可以满足对微型零件高质量加工的要求,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光电子、纳米材料等领域。

3. 微加工技术在测量仪器制造中的应用微加工技术在测量仪器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微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出高精度的光学元件、传感器、微流控芯片等,在科研、医学和工业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微加工技术研究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尽管微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微加工技术的加工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这对加工设备和工具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不断研发和改进更精密和稳定的微加工设备和工具。

其次,微加工技术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能量损失和热量积聚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加工的不均匀性和加工表面的质量下降。

因此,需要研究更合理的加工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微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日趋广泛,对加工材料的多样性和耐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械工程中微机械技术的加工与应用研究

机械工程中微机械技术的加工与应用研究

机械工程中微机械技术的加工与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微机械技术逐渐成为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微机械技术是一种以微米级别为尺度的机械加工技术,通过精密的加工方法,在微小的尺寸范围内制造远远小于人类头发丝的微型零部件。

本文将探讨微机械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加工方法和应用领域。

首先,微机械技术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光刻法。

光刻法是利用光敏胶材料,通过光源照射胶层,通过光源的照射形成的阴影效应来形成图形。

通过控制光源的位置和光照时间,可以在微米级别上进行精确的图形制作。

光刻法广泛应用于微机械传感器、微型机械结构等领域,在集成电路和微机械加工领域有着重要作用。

除了光刻法,还有电化学加工方法。

电化学加工方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进行加工,通过控制电解液中的电位和电流密度,可以在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精确的零件制造。

电化学加工方法常被应用于微电机和微传感器的制造,其优势是在加工过程中不受限于材料硬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除了加工方法,微机械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微机械传感器。

微机械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微机械技术制造的传感器,可以测量微小物理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微机械传感器在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测量血糖、血压等生物参数,或者用于测量土壤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参数。

微机械传感器的小型化和高灵敏度使得其在这些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微机械驱动器。

微机械驱动器是一种利用微机械技术制造的驱动器,可以实现微小零件的精确控制和运动。

微机械驱动器在精密机械装置、光学仪器、生物医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显微镜中使用微机械驱动器可以实现对样本的精确定位和旋转,提高显微镜观察的准确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微机械驱动器也可以用于精确控制微型药物输送装置,从而实现精准的药物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微机械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制造成本的问题。

浅论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浅论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术一般采用万 向腐蚀剂 、异向腐蚀剂对单晶硅进行化学腐蚀 ,等到形成 不 同形状 的硅体后就移走腐蚀剂 , 再利用薄膜喷镀 、晶体移植、粘合等 技术来增 添所需材料,从而制成各种所需的微型机械元件。采用整体微 加工技术制成的微型机械各元件之间相互联结而达到非常精确匹配的结 构性能 , 但是单晶硅 内形成的元件都是薄膜型结构 ( 单簧、箔片、桥形 体等 ),或者是孔腔和 凹凸型结构( 洞孔、曲边、槽道等) 。这些元件只 能制造各种传感器 , 因而严重限制了微型机械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潜力。 2 微型 机械 加工 技术 的应 用
1 微型 机械 加工技 术
11 集成 电路 J -技 术 . jr n
集成 电路加工技术是一种制作大规模集成 电路的平 面加工技术 ,目 前 已经成为一种较成熟 、发展快 的微型机枕 9工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 口 在于 :第一 ,它和集成 电路具有非常好 的相容性 ,所 以,目前它已经成 功地运用于微型机械的光显示器 、加速度传感器等。第二 ,在制作微型 机械零部件中 ,该技术可以将刻蚀深度 降到最低 ,只有数百纳米 。但其 局限性在于只能用来制作硅材料的零部件。
构件。键合加工技术用于硅一硅直接键合 ,最大好处就是省去了磨片减 薄、抛光等复杂的工艺 ,从而为制造微 型机械构件节省 了大量时间。同 时, 键合加工技术还可以进行硅—玻璃键合 ,并通过与其它加工技术 的 结合而形成了掩 映一无掩膜腐蚀技术 、片上封装技术 、防粘附技术等 ,
为制作多层结构的微型机械构件创造了十分有利 的条件。 17 整 体 微 机 械 加 工 技 术 - 采用整体微加工技术来进行微型机械加工时,一般选用硅材料,因 为硅的导电性 能、伸缩性能非常好 , 适合制造 1 O 大小的零件 。该技 m

有关微型机械加工的发展现状

有关微型机械加工的发展现状
领域的研究进展。
微型机械加工的应用领域
电子产品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在电子产品制造中广泛应用,如手机、 电脑等零部件的制造,以及微型传感器、微型马达等关键 组件的生产。
医疗器械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出微小的医疗器械和零部件, 如微型手术机器人、微型生物芯片等,为医疗领域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航空航天
了切削效率和加工表面质量。
超声波振动辅助磨削
02
将超声波振动引入磨削过程,有效提高了磨削效率,降低了磨
削热,提高了零件的尺寸精度。
多场耦合加工技术
03
结合超声波振动与其他物理场(如电场、磁场等),实现多场
耦合加工,进一步提高微型零件的加工性能。
CHAPTER 03
微型机械加工的发展趋势
微型机械加工的发展趋势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如 微型涡轮发动机、微型卫星等关键部件的制造,提升了航 空航天技术的水平。
CHAPTER 02
微型机械加工的技术现状
微型切削进步,微型切削加工已经实现了亚微米级的高精度切 削,有效提高了微型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精密电极设计与制造
电极的设计和制造是影响电火花加工性能的关键 因素,精密电极的制造为微型电火花加工提供了 有力支持。
加工过程监控与自适应控制
实时监控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的放电状态,通过自 适应控制技术调整加工参数,提高加工的稳定性 和一致性。
微型超声波加工技术
高频振动切削
01
微型超声波加工利用高频振动切削原理,降低了切削力,提高
跨学科融合
微型机械加工涉及机械、电子、 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 合,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团队进行 协作,这也是技术上的一个挑战 。

微型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微型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微型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一个物体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也就是所谓的微型化。

时至今日,在制造业中微型化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其中微型加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微型加工技术可以让整个生产过程更为精确、高效,且耗能更少,对于电子、医疗器械、钟表等领域来说,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想详细地阐述微型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一、微型加工技术的定义及分类微型加工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机械加工技术,其精度在微米甚至纳米级别,常被用于研究、生产和开发微型工件等领域。

微型加工技术可以分为机械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微电子加工和微流体加工等五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适用的领域,可以有效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二、微型加工技术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在电子产业中涉及到很多的微型电子元件。

这些元件的尺寸都非常小,常常只有数毫米甚至数微米之间。

这时,就需要微型加工技术来加工出这些特定的元件。

一般来说,微型加工技术可以分为三类:器件加工、元器件加工和电路加工。

器件加工是为了实现某些功能而设计的,比如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OS),晶体管,电容和电感等。

这些器件一般是通过制造许多微小的表面特征来实现的。

同时,使用微型加工技术还可以制造微型电指南针、微型机械加密、微型机械阀门和微型压力传感器等。

元器件加工是用于制造自定义的电路元件,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比如:滤波器、操作放大器、振荡器等等。

这些元器件需要有超精密加工过程,需要生产出符合精度要求的高品质零件。

电路加工是通过微型加工技术来进行电路的制造和组装。

它可以使电路卡至于一起,每个卡片上都有一些电路元件,比如电子器件,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同时,它还允许制造高度集成的电路,以便在更小的面积上实现更多的功能。

三、微型加工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在医疗器械领域,微型加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这个领域里面应用最多的是精密成型,也就是所谓的微切削加工。

这种技术可以制造出医疗芯片、医疗传感器、微型针头等。

机械工艺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机械工艺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机械工艺技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引言机械工艺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机械制造和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对机械工艺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旨在对机械工艺技术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机械工艺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二、机械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1. 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工艺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传统的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精密制造技术等。

文献综述发现,随着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要求的增加,机械制造技术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 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研究目的是通过加工、切削、铣削等手段对工件进行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处理。

文献综述显示,现代机械加工工艺在材料选择、刀具设计、加工参数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还提高了零部件的质量。

3. 机械焊接技术机械焊接技术是一种通过熔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使焊条与母材融合并冷却成为一体的连接方法。

文献综述发现,机械焊接技术在机械工艺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电弧焊接、激光焊接、搅拌摩擦焊接等。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焊接效率,还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

4. 机械表面处理技术机械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改变工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工件的使用性能和耐用性。

文献综述表明,机械表面处理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工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喷涂技术、镀层技术、电化学抛光等,这些技术在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腐蚀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5. 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机械工艺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造型美观。

文献综述显示,现代机械结构设计正朝着轻量化、高强度、高刚度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结构设计更加高效和精确。

三、机械工艺技术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 自动化与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机械工艺技术正面临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挑战。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机械加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特别是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其研究和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成果也越来越丰硕。

本文将介绍微型机械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微型机械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微型机械加工技术是指对微米、纳米级别的微小物体进行加工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采用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高分子材料或硅基材料,利用微细电子线路上集成的微加工设备对微小物体进行制造、加工和组装。

与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相比,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具有高效、高精度、高度集成、高速度等优点。

二、微型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1.微型机械精密器件制造微型机械精密器件制造是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其应用范围包括:精密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液压元件、微型电子元器件等。

此领域的典型应用例如:微型机械卡尺、微型压力传感器、微型加热器、微喷雾器等。

2.微型机器人制造微型机器人制造是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应用领域之一,其制造原理是采用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和医学技术,将机器人调整到扫描器或显微镜下,并将其前端与一个推动器相连,然后在微小的物体上进行操作。

此领域的典型应用例如:医用微型机器人、通信微型机器人等。

3.光学元件制造光学元件制造是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应用领域之一,其主要方式是利用激光微加工技术对微型光学元件进行制作。

光学元件包括激光腔、波导器、微透镜、衍射光栅等,这些元件是通讯光学、高速光电信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微型加工制造微型加工制造是微型机械加工技术应用领域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将微小物体加工成功能性部件。

微型加工制造是通讯、电子、自动化、精密仪器、汽车等领域的重要制造工艺,尤其是在高精度、微小产品制造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领域的典型应用例如:微型芯片加工、微型孔加工等。

三、微型机械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高精度微加工技术高精度微加工技术是未来微型机械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使高精度微加工得以实现,需要采用更精细的加工设备、更高度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常用机械加工方法综述

常用机械加工方法综述

常用机械加工方法综述摘要机械加工是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本文主要介绍了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线切割等。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综述,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不同机械加工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加工方法。

1. 车削车削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通过旋转工件,并用刀具将材料去除来达到加工的目的。

车削广泛应用于各种形状的零件加工,如轴、套、齿轮等。

车削的主要特点是加工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适用于批量生产和精密加工。

1.1 车削的工艺流程车削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车床和刀具;2.安装和夹紧工件;3.调整车刀的位置和切削参数;4.进行车削加工;5.检查零件的加工质量。

1.2 车削的优缺点车削的优点包括:•加工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适用于批量生产。

车削的缺点包括:•不能加工内孔;•对材料硬度要求较高;•加工效率相对较低。

1.3 车削的应用领域车削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特别是需要加工轴类零件和套类零件的制造业。

例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都需要使用车削进行零件加工。

2. 铣削铣削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通过旋转刀具将工件上的材料去除,来达到加工的目的。

铣削适用于各种平面和曲面的加工,可以加工出复杂形状的零件。

铣削的主要特点是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较高。

2.1 铣削的工艺流程铣削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铣床和刀具;2.安装和夹紧工件;3.调整切削参数;4.进行铣削加工;5.检查零件的加工质量。

2.2 铣削的优缺点铣削的优点包括:•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较高;•可以加工复杂形状的零件。

铣削的缺点包括:•切削力较大,对机床要求高;•刀具磨损较快;•不适合加工大型和重型零件。

2.3 铣削的应用领域铣削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特别是需要加工平面和曲面零件的制造业。

例如模具制造、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都需要使用铣削进行零件加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综述
一、概念
微型机械加工或称微型机电系统或微型系统是只可以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甚至外围接口、通讯电路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

其主要特点有:体积小(特征尺寸范围为:1μm-10mm)、重量轻、耗能低、性能稳定;有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惯性小、谐振频率高、响应时间短;集约高技术成果,附加值高。

微型机械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缩小尺寸和体积,其目标更在于通过微型化、集成化、来搜索新原理、新功能的元件和系统,开辟一个新技术领域,形成批量化产业。

微型机械系统可以完成大型机电系统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微型机械与电子技术紧密结合,将使种类繁多的微型器件问世,这些微器件采用大批量集成制造,价格低廉,将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活众多领域。

可以预料,在本世纪内,微型机械将逐步从实验室走向适用化,对工农业、信息、环境、生物医疗、空间、国防等领域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微细机械加工技术是微型机械技术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非常活跃的技术领域,其发展不仅可带动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更是与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和国防建设息息相关。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关键词:制造; 先进制造技术,精密加工
二、国外发展现状
1959年,RichardPFeynman(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就提出了微型机械的设想。

1962年第一个硅微型压力传感器问世,气候开发出尺寸为50~500μm的齿轮、齿轮泵、气动涡轮及联接件等微机械。

1965年,斯坦福大学研制出硅脑电极探针,后来又在扫描隧道显微镜、微型传感器方面取得成功。

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制出转子直径为60~12μm的利用硅微型静电机,显示出利用硅微加工工艺制造小可动结构并与集成电路兼容以
制造微小系统的潜力。

目前已有大量的微型机械或微型系统被研究出来,例如:尖端直径为5μm的微型镊子可以夹起一个红血球,尺寸为7mm×7mm×2mm的微型泵流量可达250μl/min能开动的汽车,在磁场中飞行的机器蝴蝶,以及集微型速度计、微型陀螺和信号处理系统为一体的微型惯性组合(MIMU)。

德国创造了LIGA工艺,制成了悬臂梁、执行机构以及微型泵、微型喷嘴、湿度、流量传感器以及多种光学器件。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飞机翼面粘上相当数量的1mm 的微梁,控制其弯曲角度以影响飞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美国大批量生产的硅加速度计把微型传感器(机械部分)和集成电路(电信号源、放大器、信号处理和正检正电路等)一起集成在硅片上3mm×3mm的范围内。

日本研制的数厘米见方的微型车床可加工精度达1.5μm 的微细轴。

三、国内现状
我国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教育部和总装备部的资助下,一直在跟踪国外的微型机械研究,积极开展MEMS的研究。

现有的微电子设备和同步加速器为微系统提供了基本条件,微细驱动器和微型机器人的开发早已列入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及攀登计划B中。

已有近40个研究小组,取得了以下一些研究成果。

广东工业大学与日本筑波大学合作,开展了生物和医用微型机器人的研究,已研制出一维、二维联动压电陶瓷驱动器,其位移范围为10μm×10μm;位移分辨率为0.01μm,精度为0.1μm,正在研制6自由度微型机器人;长春光学精密机器研究所研制出直径为Φ3mm的压电电机、电磁电机、微测试仪器和微操作系统。

上海冶金研究所研制出了微电机、多晶硅梁结构、微泵与阀。

上海交通大学研制出Φ2mm 的电磁电机,南开大学开展了微型机器人控制技术的研究等。

四、技术发展趋势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作为微型机械的最关键技术,也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硅加工、LIGA 加工和准LIGA加工正向着更复杂、更高深度适合各种要求的材料特性和表面特性的微结构以及制作不同材料特别是功能材料微结构、更易于与电路集成的方向发展,多种加工技术结
合也是其重要方向。

微型机械在设计方面正向着进行结构和工艺设计的同时实现器件和系统的特性分析和评价的设计系统的实现方向发展,引入虚拟现实技术。

我国在微型加工技术发展的优先发展领域是生物学、环境监控、航空航天、工业与国防等领域,建设好几个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微型机械研究开发基地,同时亦重视微观尺度上的新物理现象和新效应的研究,加速我国微型机械的研究与开发,迎接二十一世纪技术与产业革命的挑战。

五、关键技术
微型机械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高科技领域,面临许多课题,涉及许多关键技术。

微型机械不是传统机械直接微型化,它远超出了传统机械的概念和范畴。

微型机械在尺度效应、结构、材料、制造方法和工作原理等方面,都与传统机械截然不同。

微系统的尺度效应、物理特性研究、设计、制造和测试研究是微系统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在微系统的研究工作方面,一些国内外研究机构已在微小型化尺寸效应,微细加工工艺、微型机械材料和微型结构件、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微型机构测量技术、微量流体控制和微系统集成控制以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阶段性成果。

微型机械加工技术是微型机械发展的关键基础技术,其中包括微型机械设计微细加工技术、微型机械组装和封装技术、为系统的表征和测量技术及微系统集成技术。

六、前沿关键技术
1、微系统设计技术
主要是微结构设计数据库、有限元和边界分析、CAD/CAM仿真和拟实技术、微系统建模等,微小型化的尺寸效应和微小型理论基础研究也是设计研究不可缺少的课题,如:力的尺寸效应、微结构表面效应、微观摩擦机理、热传导、误差效应和微构件材料性能等。

2、微细加工技术
主要指高深度比多层微结构的硅表面加工和体加工技术,利用X射线光刻、电铸的LIGA 和利用紫外线的准LIGA加工技术;微结构特种精密加工技术包括微火花加工、能束加工、
立体光刻成形加工;特殊材料特别是功能材料微结构的加工技术;多种加工方法的结合;微系统的集成技术;微细加工新工艺探索等。

3、微型机械组装和封装技术
主要指沾接材料的粘接、硅玻璃静电封接、硅硅键合技术和自对准组装技术,具有三维可动部件的封装技术、真空封装技术等新封装技术的探索。

4、微系统的表征和测试技术
主要有结构材料特性测试技术,微小力学、电学等物理量的测量技术,微型器件和微型系统性能的表征和测试技术,微型系统动态特性测试技术,微型器件和微型系统可靠性的测量与评价技术。

参考文献:
1.袁哲俊,王先逵主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9.10
2.严东生,冯瑞主编,《材料新星-纳米材料科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沙•1997.4
3. 赵义善,"引人注目的高新材料-纳米材料",《航空制造工程》,1999,29(11
4. 曹茂盛.超微颗粒制备科学与技术.哈尔滨:工业出版社,1998: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