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服饰区别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精品PPT课件

• 云贵型 云贵的大花苗族主要分布 在云南的昭通、楚雄、彝 良,贵州六盘水、威宁、 织金、普定、镇宁、紫云 等地。 大花苗族主要麻 布做衣服,他们远古的服 装都是自己种植麻,自己 织布,自己做衣服。大花 苗族的服装主要明显的有 梯形方块图案,目前分布 较多的在云南的彝良县, 贵州威宁等地。贵州六盘 水的水城县有两个大花苗
• 此外,在台湾,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 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
四月八
• 苗族四月八是苗族人的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 每逢这天,附近的苗族都要聚集到喷水池举行各 种活动,纪念古代英雄亚努。人们在一起吹笙、 跳舞、唱山歌、荡秋千、上刀梯、玩龙灯、耍狮 子等,人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传说苗族祖先 原来住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他们过着丰衣足 食的生活。可是,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 统治阶级杀害,于四月初八光荣牺牲。每逢他的 遇难日,苗胞总要到墓地(现贵阳喷水池附近) 来纪念这位古代民族英雄。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配饰
银银 镯项
银银梳饰头 饰传统节日
• 苗族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偷菜节、四月八、 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 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苗年
•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 传统节日。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融水 县苗族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 过年,这一苗年过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苗 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 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 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 (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 “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 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2008年6月7日,
苗族服饰种类

苗族服饰种类
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其中,他们的服饰也是非常具有特色和魅力的。
以下是苗族服饰的种类:
1. 苗族女装
苗族女装主要包括长衫、短衫、襦裙、裤子等。
其中,长衫是苗族女性传统的主要服饰,一般由蓝色、黑色、白色等颜色的布料制成。
长衫下摆呈圆形,衣身的两侧有绣花或者刺绣的花纹,非常精美。
2. 苗族男装
苗族男装主要包括长衫、短衫、裤子等。
其中,长衫和短衫类似于女装,都是由布料制成。
裤子则比较简单,一般是黑色或者灰色的长裤,非常舒适。
3. 苗族头饰
苗族女性非常注重头饰,一般会戴上一些非常具有苗族特色的头饰,比如花环、云层发冠、银饰等。
这些头饰在苗族女性的发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4. 苗族鞋子
苗族鞋子主要包括靴子、木屐等。
其中,靴子是苗族传统的鞋子,一般是由皮革或者布料制成,非常舒适。
而木屐则是苗族生活中的必备物品,可以有效地保护脚部不受伤害。
总之,苗族服饰种类繁多,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魅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异彩纷呈传世代 且看苗服众分类

黔东 南
。
苗 族 的 服 饰 尚 有特 色 较 为 简荦 袖 长而小
头 缠 布帕
。
叉 式 上装 又 称 为
乌摆
”
黔 中 南型
川 黔滇 型 和 海 南 型 种
身穿 对 襟 衣
衣
女装
。
而 下 身 多 为 长裤
镶绣 花边
系
。
裤简 短而 大
喜 包青 色裹 缠戴时 多
幅 绣花 围腰
再 加 少 许精 致银 饰作衬 托 般 为 家织 布 蓝等 色
西北以 及 云南昭 通
、
以 此雖
。
楚雄
。
、
金沙
!
七 对 纽扣 为 止
这样
趣味
。
层层 新 衣 全 能 由
等地
当地人主
外看 出
别有
要 星用 麻 布 做 衣 湘西 服
与苗族男子的 简单衣着 相 反
他们 远古的
‘
冒
謹
‘
苗族 妇 女 的 服 饰 十 分 精美 复 杂 苗女 般 穿 圆 领 大 襟 短衣
。
。
现 如今 的 多
先 民 都 是 自 己 种 植麻 这 些 银 饰 工 艺精 妙 绝 伦
。
、
自 己 织布
然后 自
盘肩 和 袖 口 等
其重 量 多
己 做衣 服
。
女 上 装 为 麻布衣
下 为 蜡 染麻
处都有 少 许 绣 花
缘 多 饰花 边 头帕
下 身 着宽 脚 裤
裤 筒边
达 十 几 干 克重
是 其外婆
、
女装 上 的 纯 手 工 刺 绣 都
上 身着 精美 绣 花 上 衣 颈挂 项 圏
民艺符号学视域下的湘西侗族与苗族服饰比较研究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总第177期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71・dot:10.3969/j.issn.1002-2236.2020.06.011民艺符号学视域下的湘西侗族与苗族服饰比较研究张智艳,王洪斌,叶晓波(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湘西侗族服饰与湘西苗族服饰既是物质的载体,也是民族民俗信仰的象征。
本文意欲比较分析两者在服饰方面的民俗性、艺术性、符号性等典型特征的差异。
以民艺符号比较学为主要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阐释学、个案与综合研究、图像学、格式塔心理学、类型学进行分析阐释。
对两者女装、男装、背裙、童帽典型服饰类型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剖析两者美学特征的差异:湘西侗服造型意象化、风格古拙化,湘西苗服造型具象化、风格唯美化;湘西侗服表征敬仰女性始祖“萨岁”,湘西苗服表征敬仰女性始祖“蝴蝶妈妈”;湘西侗服自然崇拜突出,湘西苗服生殖崇拜突出;湘西侗服审美适度化,湘西苗服审美繁复化。
从两者服饰作为民艺符号表征的形式层到信仰层再到价值层看,湘西侗服与湘西苗服有着相似的文化溯源与不同的美学倾向。
关键词:民艺符号;民俗信仰;湘西侗服;湘西苗服;纹样;设计比较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236(2020)06-0071-06—1—冃ij y湘西侗族主要居住在湖南省通道、新晃、会同%靖州、芷江等县份。
关于侗族的起源较为常见的说法是,侗族是中国古代百越族的后裔。
古百越人是一个支系众多的族群,遍布于长江、钱塘江、珠江、闽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地区和沿海岛屿。
湘西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史籍所载三苗后裔“盘瓠蛮”,便是目前生活在湘西地区的苗族先民,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被称为“五溪蛮”“武陵蛮”和“长沙蛮”等。
“湘西苗族文化相对于汉族文化板块来说,它是文化的边陲,相对于百越、西南文化文化板块来说,它又处于一个相互交融的共生体系之中。
苗族的服饰特点都有哪些

苗族的服饰特点都有哪些苗族的服饰特点都有哪些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苗族的服饰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苗族的服饰特点苗族服装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
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有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
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
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
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
盛装,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繁复华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
便装,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简洁,用料少,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
苗族的服饰文化一、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沉积,集中反映了苗族在与自然的抗衡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升华,在此间也就产生了苗族的审美意识。
文山地区有句俗语:“苗族住山头,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
这句俗语大致勾勒出文山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也反映了文山苗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条件。
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奠定了苗族对山中事物由感性识别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基础。
服饰是进行民族识别的'手段之一,也是区分民族间的特征之一,直接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观或世界观。
文山苗族大致分为白苗、青苗、花苗、汉苗等。
苗族古今服饰考略

精心整理苗族古今服饰考略苗族的服饰既古朴又艳丽,一套苗族妇女的服饰就是一件绝妙的艺术珍品。
苗族,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各地区各支系在服饰方面至今都不同程度地保持了自己共同的民族传统,但不同地区和不同支系之间有明显差异,各具特色,这使苗族的服饰更显得多彩多姿。
笔者拟就湖南。
贵州、云南三大聚居地区苗族的服饰及其古今沿革变迁,略作考索。
一、湖南地区和诸关于.他后”发”。
)‘之见于明成化年间沈瓒初编。
清乾隆初李涌重编的《五溪蛮图志》,以及清康熙年间阿琳《红苗归流图志》。
此外,明代和清前期的方志;中,也有某些记载,大致反映了唐宋以后至改土妇流前后湘西地区苗族服饰的基本状况334和特征。
据《五溪蛮图志》记载:“昔以楮木皮为之布,今皆用丝、麻染成,五色,织花绸、花布裁制服之。
上衫皆直领,下裙围转细壁积倒折。
共蛮俗云:‘盘瓠死,浮于江,少女揭裙涉水邀之,子孙因以为记’。
其妇女皆插排钗,状如纱帽展翅。
富者以银为之,贫者以木为之,又以青白珠为串,结悬于颈上。
或细或布一幅,饰胸前垂下,俗曰,‘包肚’。
未嫁,下际尖;已嫁,下际齐”。
又载:“男子绾椎髻于脑后,女子绾椎髻于头顶。
”“男女皆戴银耳环,尺围大;皆跣足。
”①《红苗归流图志》记载:“红佑”“椎髻跣足,尽去髭须”,“其服饰,皆短衣窄袖,绔止蔽膝,用红布为橐以束腰,衣领亦饰以红。
妇人无约,止以裙蔽下体。
虽隆冬御寒,男女止单衣数层,冻甚则集薪焚之,阖室环向,反复烘炙。
出遇风雪则披理以御,男子以网巾约发,’带一环于左耳,大可围园一、二寸。
妇人则两耳皆环,绾发作螺髻,织篾为笄,以发纬之如蟹,匡施于髻,编以银索绕之,插银簪六、七枝,符形若匕。
其女之未嫁者,以线贯贝辫发垂后以为别。
②明万历联湖广总志》(卷三十一)载:“自武陵而南,历西阳、沅,靖,奄及郴、桂,为武陵五溪诸蛮,出盘瓠。
其人……肚鬓跣足,衣斑被啮,语言侏俏。
乾隆《永顺府志》(巷十)载:。
苗民性悍心野……男女畜发椎誓,赤足短衣,耳贯大环,出入佩刀携铪”。
从媒介特征看湘西苗族服饰发展现状

从媒介特征看湘西苗族服饰发展现状湘西苗族地区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特殊民族聚居区,苗族是湘西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因为特殊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湘西苗族服饰独具特色,拥有浓郁的苗族风情。
湘西苗族服饰的媒介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鲜艳、多样湘西苗族服饰色彩鲜艳、多样,红、绿、蓝、黄、紫等颜色应用广泛,造型独特、富含动感。
通常,苗族青壮年男子穿着藏蓝色的单衣,头戴白色或草绿色的潇洒葫芦帽,裤子下摆细长。
苗族女性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场合来选择服装,有长衫、短衫、褂子、裙子等各式样,其中以吊脚花裙最具代表性,花色以红、黑、青为主,灵活的花瓣和蕾丝,增加了女性的柔美和婉约。
二、手工艺精湛湘西苗族服饰大多是用传统手工织布技艺制作而成。
苗族用手工纺织的布料,在织出之前就整饰了许多漂亮的图案,布上绣着缤纷多彩的几何图案和错落有致的几何图案,通过针绣、剪裁、贴膜、手帕制作等一系列繁琐的手工艺制作而成,体现了苗族的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
三、装饰富丽、多样化湘西苗族服饰的装饰富丽,多样化。
苗族服饰的花纹有许多种,奇特别致,其中大多数都写意性很强,比如鸟、虫、花、树、云、水等植物和动物元素等,因此苗族服饰具有古朴、飘逸、变化多端的特点。
在服装上,特别是男子服装上,常常带有饰品,如鹰爪、牛角、鹿角、牛脾、犀角等,这些都象征着男子的勇气和力量,为服饰增添了威严和华丽。
四、与习俗有关苗族服饰不仅服饰自身具有特点,而且还要考虑到习俗清规,在社交礼仪、喜丧嫁娶、宗教仪式等场合,苗族服饰都有更为严格的规范要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地位、不同职业都会有不同的穿着方式,以体现出苗族人的风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总之,湘西苗族服饰在色彩、造型、手工艺和装饰等方面继承了苗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又在现代艺术和时尚元素的影响下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创新,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湖南少数民族之苗族

湖南少数民族之苗族时间:2022-01-14湖南省苗族共有1921495人,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凤凰、吉首、保靖、古丈、泸溪以及邵阳市的城步、绥宁和怀化市的麻阳、靖州、会同等县、市。
1、文化艺术: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的文化艺术。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湖南苗族主要使用湘西方言和黔东方言。
苗族民间文学有歌谣、谚语、谜语、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语等,《古老话》、《休巴休玛》是其流传至今的代表作。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具有悠久的历史。
唱歌是苗族人民的一种特别爱好,迎亲送别,多以歌来表达感情。
妇女们常以歌来叙说家常,男女青年常以情歌求婚和表达对自己婚姻的向往。
湖南苗族传统舞蹈流行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鼓舞,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团圆鼓舞、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四人鼓舞、跳年鼓舞等,跳香舞、接龙舞、芦笙舞和傩堂舞也是苗族地区常见的舞蹈。
苗族戏剧主要有傩堂戏、辰河戏、花灯戏、阳戏等,其中傩堂戏流行最广,为苗族群众喜闻乐见。
凤凰县回龙阁吊脚楼群,前临古宫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最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
苗族传流工艺美术主要有纺织、编织、刺绣和剪纸、桃花和银饰、蜡染等。
凤凰古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州苗族歌、湘西苗族鼓舞、凤凰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古老话、苗族歌谣、湘西苗族民歌、湘西自治州阳戏、苗戏、湘西苗族服饰、凤凰蓝印花布、凤凰纸扎、苗族椎牛祭、苗族赶秋、苗族武术、苗族“四八”姑娘节、乾州春会等,入选湖南湖南省第一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风俗习惯:苗族聚族而居,少则数户,多则数十户、百户为村寨。
以一姓或两姓为主,个别杂居多姓。
村寨位于山腰和山脚,也有分布在山头或平坝。
房屋廊檐相接。
湘西苗族聚居区多木质结构的平房,房屋坐北朝南,有一字开和倒凹形。
此外,也有建楼房者,称吊脚楼。
湘西南城步、靖州、绥宁等地苗族多建造吊脚楼房,古称“干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沅吉古丈为立领大襟式。
这一带的苗族人自称为“瓦乡人”
服装非常朴素简单,春夏季节的上衣为纯白色,秋冬季节的上衣为蓝色,没有纹饰。
围挑花胸围兜,包挑花头帕。
挑花颜色多以黑白或蓝白对比,图案工整严谨,素洁秀雅。
湘西民歌中“头上帕子四个角,四个角上绣飞蛾”说的就是这种头帕。
泸溪苗族尤喜白布挑花帕,而沅陵苗族除了未婚少女及新妇包白布挑花帕外,中年妇女包蓝色挑花帕,老年妇女则包黑色布帕,不挑花。
凤花麻阳上衣为云肩式,环绕肩部伸展一条刺绣花边和两道滚边,纹样虽简练,却精巧别致。
配上呈梨形状的高腰绣花胸围兜,与盘肩组合构成上装优美的弧线,舒展而流畅。
下穿绣花裤,着绣花鞋。
凤凰型头帕是苗族妇女头饰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以高为美,因高而奇。
腊尔山台地的苗族妇女多喜欢用蓝白相间的格纹帕,或有扎染梅花纹样的花帕包头。
头帕层层相叠、高高耸立,有如峨冠,若遇严寒,还加包短帕一截,由额头包至脑后,裹住耳朵。
这一地区最有特色的是披肩,工艺极其琐碎复杂,华美非同一般,表现出该地区苗族女子独特的审美情趣。
保古吉首上装为胸襟式,胸襟及袖口处均以黑色底布为陪衬,以此烘托绚丽的刺绣纹饰、精巧的花边和纤细的镶径。
有的苗族妇女还把袖口往上翻卷,刻意露出素色挑花的白色袖套,以此为美。
下着宽脚裤,裤口有黑色拼布,用绲边、花带和刺绣花边等装饰裤脚,足穿花鞋,腰系绣有龙、风、花、草、虫、鱼等纹饰的围裙,极为精巧美观。
春夏季时,喜穿白色或浅色条纹布衣,
秋冬季,老人习惯在衣服外面套一件背心,衣着颜色较为沉稳,多为深蓝色、灰色或自己纺织格纹布等,与浓艳多变的纹饰互为映衬。
头包黑布帕或丝帕,头帕层层环绕呈螺旋状,额前绕成平面,脑后盘成梯形,末绾一道,平整于额眉,显示出精致妩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