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人参的药理作用与应用研究
人参的药理作用及适应症

人参的药理作用及适应症人参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中。
它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人参皂苷、多糖、多肽、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赋予了人参许多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本文将介绍人参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适应症。
一、提高免疫力人参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研究表明,人参中的人参皂苷能够调节免疫系统,促进白细胞增加,提高巨噬细胞活性,增强免疫细胞的杀菌能力。
此外,人参中的多糖还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细胞氧化损伤,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适应症:人参可作为辅助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疾病等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药物,能够增强体内机制免疫和细胞免疫,减轻病情。
二、改善认知功能人参对脑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记忆力和注意力。
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和多糖等成分可以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功能。
此外,人参还能够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减轻脑衰老的症状。
适应症:人参适用于老年人、学生等具有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的人群,可改善记忆和提高学习效率。
三、抗疲劳人参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能够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研究表明,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和维生素等成分可以增加肌肉的糖原储存,延缓肌肉疲劳的产生。
此外,人参还可以增加肝脏和肾脏的氧化还原酶活性,提高机体抗缺氧能力。
适应症:人参适用于劳动强度大、疲劳程度高的人群,例如体力劳动者、运动员等,可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工作效率。
四、调节心血管功能人参具有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作用,能够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疾病。
研究发现,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可以抑制心肌细胞的钠泵活性,减少对心脏的负荷,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人参还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作用,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适应症:人参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可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五、抗肿瘤作用人参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表明,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和多肽等成分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浅谈人参的药理作用和正确应用

浅谈人参的药理作用和正确应用人参,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名贵中药,为上等之补品。
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指出,人参能治男女一切之虚证。
其性味甘、微苦、微温。
具有大补元气,补牌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之功。
临床主要用于气虚欲脱,脾气不足,肺气亏虚,津伤口渴,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血虚,阳萎之证。
近代许多医药学者研究发现,人参具有兴奋人体神经系统,促进性腺机能亢进,增强脑力和体力作用。
其主要药理有效成份是人参皂甙,人参酸,挥发油等。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人参的药理研究不断深入,认为人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其主要药理是:1、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对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之达到平衡。
2、能增强人体的脑力和体力,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适应工作强度和提高工作能力。
3、改善人的睡眠和情绪,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4、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5、能促进男女性机能、有性腺激素样作用。
6、刺激造血器官,使人体造血机能旺盛,促进血浆蛋白的增加。
并有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合成的作用。
7、小剂量有强心甙样作用,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而升高血压。
大剂量能使心脏血管扩张而血压下降。
因此,对抗机体具何双相调节作用。
使其机能处于正常状态。
8、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并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功能,并有抗肿瘤和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
上述药理证明,人参对于保护人类的健康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对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
关于人参的药理作用还需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但近来研究发现,具报道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口服3%的人参酊100ml有轻度的不安和兴奋反应,一次口服大剂量人参根粉,可致中毒而出现玫瑰诊、头痛、眩晕、瘙痒、体温升高、出血等症。
平素无病,大剂量服用人参煎剂可致右心衰竭,消化道大量出血而死亡。
健康壮实者服用过量可产生闭心、胸闷、腹胀等。
由此可见,服用人参应根据病情所需,合理用药有益,乱用有害,用量也应视病情以及人参的质量而定。
人参的药理研究

人参的药理研究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功效。
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本经》记载人参‘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l)对中枢神经功能的影响人参对中枢神经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兴奋与抑制的调节作用、益智作用和抗惊厥作用。
人参对中枢神经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尤以兴奋作用更为明显。
人参通过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使兴奋与抑制过程得到平衡,使紧张造成紊乱的神经活动得以恢复正常,改善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提高脑力工作效率。
人参对中枢神经功能的作用与其成分和用量有关。
人参皂苷Rg类有兴奋作用,Rb类有抑制作用。
小剂量主要为兴奋,大剂量则为抑制。
人参对多种化学药物造成实验动物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障碍均有改善作用。
表现为对氢溴酸樟柳碱或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对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或亚硝酸钠所致小鼠记忆巩固不良,以及对40%乙醇所致小鼠记忆再现缺损等记忆的各个过程均有改善作用。
人参增强学习记忆能力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Rb1和Rg1.人参益智作用机制可能是:①促进脑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②促进脑内神经递质Ach的合成和释放,提高脑内DA和NA的含量;③促进脑神经细胞发育,增加脑重量及大脑皮层厚度,增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上层的突触数目,提高海马区神经元功能;④保护神经细胞,降低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的死亡率,延长其存活时间;⑤增加脑的供血、供氧及改善能量代谢。
(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人参皂苷能增强多种动物的网状内皮系统对胶体碳粒、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红细胞的吞噬廓清能力,促进豚鼠血清的补体生成。
人参皂苷可促进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并可在ConA存在情况下诱生γ-IFN和IL-2,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以上表明人参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人参能提高小鼠血清IgG、IgA、IgM的水平,提高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血清中溶血素的浓度,促进T、B淋巴细胞致分裂原PHA、ConA、LPS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人参皂苷Rd和Re可能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有效成分。
浅谈人参的药理应用

浅谈人参的药理应用摘要: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主要用于气虚欲脱、脾气不足、肺气亏虚,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皆可应用。
但是它首先作为药物应用,使用超过一定范围必将引起一些副作用。
因此,应当合理进补人参,否则误补必受其害。
关键词:人参;补气;毒性反应;辨证论治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
主产东北三省,野山参已基本绝迹,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吉林、辽宁栽培较多,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亦有栽培。
《神农本草经》谓:“人参味甘微温,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因此,历代人们都将人参做为补中极品对待,但是它首先作为药物应用,使用超过一定范围必将引起一些副作用。
因此,应当合理进补人参,否则误补必受其害[1]。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主要用于气虚欲脱、脾气不足、肺气亏虚。
还可用于热病气津两伤、身热而渴、汗多、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等证。
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皆可应用。
现代研究证明,人参可增进食欲、强心、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治疗贫血、性功能低下、神经衰弱等症。
长期以来人们把人参视为珍宝,认为人参是高级补品,百病皆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用人参的人越来越多,不论男女老少,不管寒热虚实,只要有病就想用人参,这种滥用人参的现象是不妥当的。
有必要对人参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
人参主要含人参皂甙,挥发油,多种维生素,单糖类、人参酸,多种氨基酸,胆碱和酶等。
近年来发现人参含有一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微量元素有机锗,决定了人参的药用价值[2]。
我国食用人参的历史悠久,对它的神奇功效也是推崇倍至,据史书记载:人参对人体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功效。
它的食用方法很有讲究:1.炖服将人参切成2cm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4~5小时即可服用。
2.嚼食以2~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是最简单服用方法。
人参研究报告

人参研究报告人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植物药材,被认为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
本文将对人参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成果。
首先,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人参常被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改善疲劳状态和增强体力活力。
人参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研究表明,人参提取物中的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功能,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病能力。
人参还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人参中富含的人参总皂苷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能够抑制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
此外,人参还具有抗凝血、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改善心肌供血等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人参也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人参具有抗抑郁、镇静、抗焦虑和改善认知功能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
研究表明,人参中的人参皂苷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分解和提高抗氧化水平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此外,人参还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康复和提高运动能力。
人参能够促进肌肉生长和恢复,减轻运动后的疲劳和肌肉损伤。
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运动后的炎症反应,促进肌肉的修复和生长。
研究还表明,人参能够提高运动耐力和适应能力,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对运动员的体能表现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人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在中医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人参的研究表明,它在提升免疫力、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和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然而,人参的作用机制和具体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推动人参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更多的人参药物。
人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人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人参,又称西洋参、东洋参,是一种传统的草药植物,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人参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显著的益处。
本文将探讨人参的药理作用和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人参的药理作用1. 免疫调节作用人参能够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对抗病毒和抗肿瘤。
此外,人参还能够调节免疫应答,改善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
2. 抗炎作用人参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这种作用使得人参在治疗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3. 抗氧化作用人参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人参总皂苷和人参酸。
这些物质能够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从而延缓细胞老化和疾病的发展。
4. 促进心血管功能人参对心血管系统有益,能够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血管的收缩力和舒张力,同时增强心肌的抗缺血和抗氧化能力。
人参还能够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动性,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 抗疲劳作用人参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能够改善身体的抗压能力,减轻疲劳对身体的损害。
人参还能够增加肌肉的耐力和力量,提高身体的运动性能。
二、人参在临床应用中的实践1. 改善免疫功能由于人参的免疫调节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感染和辅助治疗肿瘤。
特别是在放疗和化疗过程中,人参能够有效减轻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
2. 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人参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使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研究表明,人参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3. 缓解疲劳和压力人参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补品,被广泛用于缓解疲劳和压力。
人参能够提高机体的抗压能力,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4. 辅助治疗炎症性疾病人参的抗炎作用使其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应用价值。
例如,人参可以用于辅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人参医学应用论文(共3篇)

人参医学应用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人参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探讨人参中医处方用名为吉林人参、野山人参、移山人参。
产朝鲜者又称别直参。
性味甘平,归脾肺二经。
其效能为大补元气。
主治虚劳内伤,面白少气,怔仲失眠,心悸多梦,虚喘自汗,失血崩漏,病后衰弱,痈疽内陷等。
人参有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有轻身延年的作用。
下面分析人参在临床中的应用。
张仲景用人参可归纳三条:(一)脉微或脉测不出用之。
(二)亡血之症用之。
(三)心下痞软用之。
从张仲景的用法,可知人参治虚证,止漏。
本草思辨录说:“参之功在补虚,虽止渴亦补”,同为一议。
在中医成方中,张景岳的独参汤较为有名而常用,其治气虚卒中,妇人崩产昏厥,手足逆冷,脉微欲绝之症。
中医其他成方中有人参者,如人参养营汤(局方),人参附子汤(世医得效方),小柴胡汤草泻心汤(许氏内台方有人参)等常用方剂。
人参的用法历来也是有争论,《本草思辨录》说:“一物而毁誉交集者,惟人参为最。
好补之家多誉,好攻之家多毁,其誉者有补阴补阳之各执,而不知皆非也。
”先人徐洄溪与邬润安对人参的应用各述已见,阐明理法。
可是《本草思辨录》说他们:至论病之何以用参,参之何以愈病,则两家犹未得当。
有人把人参的功能比作甘草,说甘草与人参有相似之外。
人参的应用说法众多,难于一致。
一般经济富裕者常将人参作滋补之品服用,不分季节,不论有病无病,认为人参是“进补的上品”,“伏天服人参”,“健康人都较适合”。
这种说法作为医道用药欠妥,中医的“补”与西医的补有不同的理解,中医认为“添其不足谓之补。
如果健康人,没有气血不足,是“补”不进的,更不是“上品”。
正如一件新衣服补上再漂亮的一块花布,也不能増美一样。
亦有些医务人员用含人参的中成药治疗某些慢性疾病。
其实有些中成药中,含参量甚微,当安慰剂用,可起到对病人心理医疗。
人参论文总结范文

题目:人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总结摘要:人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理作用。
本文通过对人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后续人参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引言人参,又称人参草,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具有补气、生津、安神等功效。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可。
本文对人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二、人参的药理作用1. 免疫调节作用:人参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2. 抗疲劳作用:人参具有抗疲劳、抗缺氧、抗辐射等作用,能够提高人体耐力,减轻疲劳。
3. 抗肿瘤作用:人参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
4. 抗氧化作用:人参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
5. 心血管保护作用:人参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血栓等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6. 脑保护作用:人参具有改善脑功能、抗抑郁、抗焦虑等作用,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人参的临床应用1. 治疗疲劳综合征:人参具有抗疲劳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2. 治疗心血管疾病:人参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3. 治疗肿瘤:人参具有抗肿瘤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肿瘤。
4.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人参具有脑保护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
5. 治疗糖尿病:人参具有调节血糖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
四、研究进展1. 人参有效成分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人参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多糖等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2. 人参药理作用机制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参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3. 人参临床应用研究:近年来,人参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药人参的药理作用与应用研究中药人参为五加科的干燥根,栽培品称“园参”,野生品称“山参”,主产于东北三省。
秋季采挖。
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蒸制后的干燥品,称“红参”。
切片或研粉用。
人参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多糖、维生素及人参黄酮类等。
多数为达玛烷型皂甙,如人参皂甙Ral,Ra2,Rbl,Rb2,Rb3,Rc,Rd,Re,Rf,Rgl,Rhl,及20-葡萄糖人参皂甙Rf(20-glucoginsenoside Rf)等;少数为齐墩果酸型(C型)皂甙,如人参皂甙R[1]。
人参是我国特产珍贵药材之一,古代医药学书籍《神农本草经》对人参的功效有重要记载,人参药用部分主要为人参的根和须,现在也有将人参叶和人参花蕾作药用的。
中医功效为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气、生津、安神、益智。
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肺虚喘咳、惊悸失眠、神经衰弱、精神倦怠及各种气血津液不足症。
1人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功效1.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人参促进大脑对能量物质利用的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其中人参皂苷Rb1,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转为抑制的作用。
人参皂苷Rb1具有营养神经,促进轴突外生和神经再生的作用,人参皂苷;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对脑缺氧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3],能作为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保护剂,人参皂苷Rb1,对许多大脑细胞、神经细胞均有保护作用。
姜正林[4]等用立体海马脑片模型研究发现,人参总皂苷对脑缺氧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人参皂苷Rb1,可促进抑制细胞死亡的基因产品的表达,抑制凋亡和凋亡细胞的死亡,对治疗或预防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疾病是有效的。
近几年,人参皂苷抗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李军庆等[5]提出Rg,可抑制DNA断裂,从而防止细胞凋亡,人参能提高脑力与体力劳动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抗疲劳作用;研究证明人参茎叶皂苷对电休克所致的大鼠较正常大鼠的不同脑区的单胺类递质含量明显增多,能改善大鼠的记忆学习功能[6]。
海马与神经记忆活动有关,研究证明Rb1,能够促进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等神经元的变化而提高神经元核内核糖核蛋白基因(Rdna)的转录活性,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增强海马突触的传递效应而增强学习记忆功能[7],人参对不同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式的记忆与学习能力的改善,充分说明人参在中枢系统的效应。
1.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人参有抗缺血作用,人参总皂甙(GS)对心肌梗塞和再灌注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
人们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以20~80mg/L浓度范围内为宜,且该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但当浓度达到160mg/L时,反而有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倾向[8],所以,人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以往的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对心肌细胞Ca2+电流有阻滞作用,是Ca2+通道阻断剂,人参皂苷对Ca2+激活的CL通道的作用与浓度相关[9]。
人参对多种原因所致休克有防治作用,有关人参制剂的抗休克作用,陈睛晖[10]作了参麦稀释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动物家兔实验研究,证明参麦稀释液对缺血性休克有显著疗效,同时人参皂苷可延长过敏性休克和烫伤性休克动物的存活时间,提高心源性休克家兔存活率,增强动物对细菌感染性休克的抗感染能力,从而有利于抗休克的治疗。
另据用离体心脏灌流的方法研究了参麦注射液的强心作用,证明人参和麦冬配伍有较好的协同作用[11],人参能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力,减慢心率,具有强心作用;人参皂苷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Scott等[12]研究发现,大剂量人参皂苷Rb1,可抑制心肌细胞的收缩,减少心肌细胞耗氧量。
故人参皂苷具有抗心律失常、抗休克、保护心肌作用。
1.3抗肿瘤增效作用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人参烯醇类、人参炔三醇和挥发油类物质,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恶性肿瘤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日本学者发现人参皂苷Rg3具有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的作用[13];人参皂苷Rg3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主要作用于细胞增殖的G2/M期,肿瘤细胞的异常变化是凋亡的肿瘤细胞数量降低,从而打破了功能细胞及细胞数量的动态平衡。
刘基巍等[14]用足垫接种方法建立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模型,表明人参皂苷Rg3,对淋巴结转移有明显抑制,发生凋亡的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故人参皂苷Rg3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粘附和浸涧,抵抗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
高勇[15]研究了人参皂苷Rg3对肿瘤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发现在体外人参皂苷Rg3对鸡胚尿囊膜(CAM)血管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能提高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间接抗肿瘤作用。
Kim等[16]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可增强NK细胞活性,同时又可促进NK细胞分泌IFN和IL-2以进一步增强抗肿瘤作用。
1.4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人参能够抗肾上腺皮质系统,提高应激反应能力。
人参或提取物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保护和刺激作用,人参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和较强的抑制5-羟色胺作用,有学者报告人参二醇皂甘对家兔的血小板凝聚释放反应和血栓形成有显著的对抗作用[17],有抑制人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人参皂苷Rb能使正常或贫血动物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人参总皂苷可能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刺激巨噬细胞,促进其合成和分泌多种造血生长因子,从而促进各系统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调节血细胞的发生[18]。
临床观察证实:人参多糖有明显的升白细胞作用,能够预防白细胞减少;人参皂苷肯有调节脂质代谢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人参及其皂苷能促进机体各组织RNA和蛋白质的合成,降低高脂血症。
1.5对内分泌系统作用人参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表现兴奋作用,可使其功能增强;人参能影响下丘脑—垂体—性线轴,使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释放增多。
人参二醇皂苷和人参皂苷Rb1能增加黄体生长激素(LH)的分泌,而分泌激素的增加是其刺激了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过程,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本身无性激素样作用,但可使垂体前叶的促性激素释放增加[19],从而提高雄性激素水平,改善性功能。
人参皂苷能防止吗啡的耐受性和成瘾性,缓解戒断症状,据研究报道,人参皂苷能拮抗动物吗啡的兴奋现象,抑制吗啡镇痛的耐受作用[20],同时对吗啡的镇痛作用无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分泌代谢病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人参中人参皂苷Re是降低血糖的主要成分,由于人参皂苷Re能增强胰岛功能,起到类胰岛素作用,研究人员还发现人参皂苷Rb1有类似胰岛素增敏剂的作用,同时人参皂苷Rb2也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此外人参多糖(或糖肽类)也是人参中另一类降血糖成分,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的报告均证明,人参及其含有人参的中药方剂具有较好的降低高血糖作用,有益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21],但降血糖机理尚不明确,可能与调节胰岛素分泌,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抗炎等因素有关,故人参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
1.6对机体免疫系统作用Kim等[22]通过小鼠体内免疫调节影响的实验,得出人参可以激活自杀细胞的活力而系统性地增加多种免疫调节因子的表达;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对网状内皮系统(RES)的吞噬功能有刺激作用,提高对有害刺激的抵御能力,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和适应性;人参皂苷可以提高抗应激作用,最近各种急性和慢性及反复刺激的应急模型被广泛地用来观察人参皂苷的抗应急的作用[23]。
人参可使各种抗原刺激后的抗体产生明显增加,影响特异性抗体的形成,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抗缺氧、耐高温和低温的能力。
2人参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人参为补虚之药,主要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及安神宁志等功效。
中医认为凡一切虚劳内伤及气血津液不足之证,皆可使用人参,人参能够延缓衰老,减轻老年人老化症状,增强记忆力,提高白细胞数量,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垂体性腺功能及肾下腺皮质功能[24];人参临床上对心率失常、冠心病、高凝血症、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肝炎、鼻炎和过敏性鼻炎、脱肛、肿瘤和新生儿疾病有治疗作用;人参能够治疗老年性继发性阳痿,对早泄、射精不中或丧失性欲者均有疗效;人参和它的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对包括急性肾衰、慢性肾炎、肾炎、肾小球肾炎在内的肾脏有保护作用,临床上已有人参制剂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的应用。
人参作为补中之王,虽可强身和延缓衰老,但应用人参要根据人体实际情况和不同人群而论,否则会出现人参滥用综合征,故使用人参要注意人参的特殊性和不良反应。
人参的不良反应有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神志昏迷、大小便失禁、发热、呼吸急促、面色潮红、烦躁不安等;人参不良反应还有四肢发热、皮肤瘙痒、头晕、皮肤散在丘疹等过敏症状;使用人参还会出现眼皮水肿及全身水肿等严重水肿不良反应;使用人参还会出现低血钾症状,同时伴有多汗,手颤、顽固性呃逆等症状[25]。
3使用中药人参的注意事项3.1人参中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会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和刺激症状,可使睡眠障碍者加重病情,凡失眠及神经衰弱、癔病、狂躁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宜服用人参;人参皂苷大剂量服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剂量服用。
3.2人参有促进红细胞生长的作用,红细胞增多会使血液粘稠度增高,人参有扩张冠状动脉、脑血管、眼底血管的作用,可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会增加脑血管和眼底血管出血的危险性,或发生高血压危象,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人慎服此药。
3.3人参治疗糖尿病虽然有许多益处,但人参性温,适用寒证,人参只能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性治疗,故糖尿病病人应在医师和药师指导下服用人参,依据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3.4人参有抗利尿作用,肾功能不全或者有浮肿的病人不宜服用,痛风患者体液和体内尿酸浓度较高,人参进入体内与之相遇后,有效成分被尿酸破坏而失去作用,故痛风患者不宜使用人参。
3.5人参能保护胃肠部的幽门螺旋杆菌,增加胃病发病率和胆道结石发病率,所以胃肠和结石病人应慎用。
3.6人参的种类不同,其作用机理也不同,尘晒参用于气阴两虚症状,适用于寒证,红参用于气虚而兼有寒象的病证,体质虚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宜选用生晒参,生晒参性微凉,味甘,有补气养阴、生津之功效。
3.7人参是滋补强壮药物,对于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还没有可靠的研究数据表明其安全性,因此不建议此人群使用人参及其制剂。
3.8人参忌与抗凝剂、强心甙、镇静剂、类固醇等药物同时服用,人参与这些药物易产生拮抗或协同作用;人参有稀释血液的功能,故与贫血药合用易使病情恶化;人参不宜与维生素C、烟酸、谷氨酸、胃酶合剂等酸性药物联用,可使上述药物分解,药效降低;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不宜与人参同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