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10例分析论文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处理

医学信息 2 1 年 0 月第 2 卷第 7 M d a I o 1i .u.00 VJ2. 0 00 7 3 期 ei ln rao J12 1. 0 3 N c f n tn . 7
结构功能 , 增强免疫机制 , 预防和控制感染 , 促进创 面愈合 。因为在 引流液 中含有大量 的蛋 质 以及创伤状态下的高代谢 反应,所 以应 给予营 养支持 治疗, 鼓励 患者进 食高 蛋f , L 高热 量 以及 富含维生 素 、 l
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11一 般资料 2 . 4例患者均 为我院收 治的腹股 沟疝无 张力修补术 后复发患者 , 2 男 2例 , 2例; 女 年龄 2 ~ 0岁 , 58 平均 6 ; 07岁 单侧 复 发 2 例( l 左侧 6例 , 右侧 1 5例)舣侧 复发 3例 ; , 复发疝种类 : 斜疝 2 0 例, 直疝 3例 , 股 1 ; 洲 复发时 间为术后 1 7 , 月~ a 平均 l 6个月 ; 伴 前列腺肥大 5例 , 伴慢性咳嗽 3例 , 件便秘 3例 ; 复发 的原因: 因初次 手术经 验不足 , 未找到真 正痛囊 而导致短期 内复发 8别 , 因腹 内压 增高造成复发 6例 , 因补片感染复发 4例 , 因内环较大未选择合适补
疮 患者 , 因长期 卧床 , 缺乏主动性运动 :所以功能锻炼是创面愈合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 期 正确 的 功 能 锻 炼 可 以 促 进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 快 组 加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股 沟 疝 无 张 力疝 修 补 术 19 5例 患 者 的临 床 资 料 。结 果 复发 2 6 2例 , 发 率 1 1% 。首 次 复 发 时 间 为术 后 0 5~ , 均 复 复 .2 . 9a 平 发 时 间 为 ( 3± ) 月 , 环 充 填 式 复 发 率 17 % ,i tnti 发 率 0 9 % 。再 次 行 无 张 力 疝 修 补 术 均 获 得 成 功 。 结 论 2 8个 疝 .4 Lc es n复 h e .2 无 张 力 腹 股 沟疝 修 补 术 后 复 发 的 原 因主 要 与 手 术 、 片 、 者 自身 的 高 危 因 素 有 关 , 首 选 手 术 治 疗 。 补 患 应
【 键 词 】 腹 股 沟 疝 ; 张 力 疝 修 补 术 ; 发 疝 关 无 复
【 中图分类号 】 R 5 . 1 6 6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10 8 9 (0 1 O O 1 —0 07— 9 1 2 1 ) 6一 15 2
随 着 无 张 力 疝 修 补 的 普及 , 股 沟 疝 的术 后 复 发 率 已 较 腹 传统疝修补显著 下降。现 回顾性 分析 我 院 20 0 1—0 2—2 1 00
参 考 文 献
[ ] 中华 医 学 会 神 经 科 学 会 . 类 脑 血管 疾 病 诊 断要 点 [ ] 1 各 J.
中华 神经 科 杂 志 ,9 6 2 ( ) 3 9 1 9 ,9 6 :7 .
[ ] 李 检 生 . 型 自 由基 清 除 剂 依 达 拉 奉 的脑 保 护 作 用 [ ] 2 新 J.
修补术 1 0 6例 , 环 充 填 式 修 补 术 4 9例 。复 发 2 5 疝 5 2例 。 现 将复发 原因及治疗方案报告如下 。
无张力修补术后腹股沟复发疝再手术的探讨

.
5 0 2 C ia 1 1 0, h n
Co rs n n u h r:CHEN hu n ,E— repo dig a t o S ag mai:y zu@ 1 .c r l ys 63 o n
【 bt c】 0 jcv T vsg et ass feur c fres n r e i lt ad A s at r bete oi ei t h cue o r r neae t i —e hro a y n i n ta e c e t n o f e n p s
论 著
无 张力 修 补 术 后 腹股 沟复 发疝 再 手 术 的探 讨
杨斌 赖 东明 江志鹏 张 育超 周军 陈双
【 要 】 目的 探 讨腹股 沟疝 无张力 修补 术后 复发 的原 因及再 手术 治疗 的原则 。方法 对 摘
20 07年 1 至 20 月 0 9年 6月 间 3 例 腹 股 沟 疝 无 张 力 修 补术 后 复发 患 者 的 资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复 发 1 时 间 为 前 次 术 后 3个 月 至 1 0年 , 均 (2±1 ) 月 。 既 往 手 术 方 式 : 环 填 充 式 修 补 术 1 平 3 0个 疝 4例 , 片 平
sr r t r uee a( 2±1 )m n s(ag o ots o1 )yasT eeae1 cr n css ug y o e r ew s 3 e c n 0 ot rnef m 3m nh t 0 er. hr r 4 r ur t ae h r e e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的临床研究论文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及再手术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6月2011年6月的3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30例患者在再手术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网片位移,再次手术均以网塞补片行无张力修补。
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
结论:操作技术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无张力疝修补术应作为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中图分类号】 r6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066-02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传统疝修补术由于存在张力大,组织相容性差,术后的复发率高达 10%~15%[1]。
无张力修补术最早源于1986年lichtenstein一篇关于以聚丙烯网片修补腹股沟疝的报道,是当前疝外科最主要的手术方法。
由于此方法不会对正常解剖结构造成破坏,无张力缝合方式快速、简单、恢复快、疼痛少等优点,且复发率较低,据国内报道的复发率为 0.6%~1.6%[2]。
现将我院自1997年6月2011年6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复发疝患者30例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30例,男 26例,女 4例,年龄 23~70岁,平均 43岁。
斜疝25例,直疝 4例,斜疝并直疝 1例。
在第一次手术中,有25例患者为平片修补,有5例患者为网塞加平片修补。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 10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 2例,前列腺增生 13例,慢性便秘 1例,糖尿病 3例。
复发时间为第一次手术后 35 d ~2 年。
1.2 手术方法材料: 采用美国bard 公司的定型产品,一套锥形疝环充填物和成型补片。
由于患者在再手术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网片位移,再手术时根据患者情况用原切口进路,且继续使用网塞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e aie r c re c e e fu d a tr e so rt e u r n e w r n fe n in—fe e n o l t h e u r n e r t a . 5 .Co c u i n P so — v o t re h r ip a y,te r c re c ae W S 1 3 % s n l s o o tp e a v e le e ftn in—fe sr ltd t n e o u h a s l g s i d me h d s lc me t ta . rd e l UT n e o so  ̄ e r e i ea e ma y r a n s c s me h p u k p a s i a e n o S n p e 1
无张力疝修补 术后 复发与 网塞滑脱 , 片移位 、 曲等 多方 面因素有 关。 补 卷
【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
聚丙烯补片 复发
【 bt c】 O j te T m azdt cr n cue fres n—r e ol t e os 86 A sat r be i os m te er u et as ae t i f e mi ay cv u i h e r t n o e h p .R t d 1 s h
单、 手术创 伤小 , 术后疼痛轻 , 恢复快 , 复发率低等优点 , 进入
强 后壁。后 期开始使用带弹力 圈平片 ( ue) K g1修补 法 , 取腹
股 沟斜 形切 口长约 3~ m, 4c 切开各 层 , 寻找疝 囊 , 不切开疝
囊, 高位游离后于腹膜前 游离 出一 间隙 , 约可 容纳一 成人拳
腹股沟疝 占全 部腹 外疝 的 9 % 以上… , 0 以往一 直沿 用 巴氏或 麦氏等传 统的手术 方法 治疗 , 后病人 恢复慢 , 痛 术 疼 明显 , 发率高 , 道可 高达 1 % 2。 自 2 复 报 0 J O世纪 8 O年代 , Let s i ih nt n和 R to e e okw开 创 了平 片 修 补 术 ( i t s i Le e t n术 h ne 式 ) 和疝环 充填 式修 补术 ( o o R t w术 ) k 以来 , 张 力疝 无 修补术逐渐 得 以推广 、 及 。无 张力疝 修 补术 具有 操 作 简 普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对策

舒适 、 安全性高 的较 为理想 的手术体位 , 值得 临床推广 使用 。
但无 论是什么体位 , 均要求麻 醉医师具有 良好 的责 任心及敬 业精 神 , 加强监测 , 密切观察 , 只有 这样才 能保证麻 醉的平稳
腹 股 沟 疝 无 张 力 修 补 术 后 复 发 的原 因及 对 策
理解 和经验。
1 1 一般情况 .
本组 9例患者 中男 8例 , 1 ; 女 例 年龄 3 8~
7 8岁 , 中位 年龄 6 岁 ; 3 斜疝 6例 , 直疝 2例 , 股疝 1 ; 例 首次手 术平片修补 7例 , 张力 填充式 疝修 补 2例 ; 并 前列 腺增 无 合 生者 5例 , 固性便秘 4例 , 顽 慢性 支气管炎且长期 咳嗽 6例 , 7
复发 , 无其他并发症 。
3 讨论 3 1 复 发 原 因 .
速 、 痛少 、 疼 恢复快 、 复发率较 低等优 点 , 文献 报道 复发率 为
0 6 ~16 .% .%…。2 0 年 1 00 月 20 08年 6月我们共 收治 9例 腹股 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病 例 , 合本组 病例探讨无 结 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 因及再 手术 中的问题。
贺 占青 郑永 波 李保 红 齐 生伟
【 关键词】 腹 股沟疝 ; 无张力疝修补术 ; 复发 【 中图分类号】 R662 【 .1 文献标识码 】 B 【 5 文章编号 】 1 2 27 ( o)2 08 — 2 6 — 862 90 — 09 0 7 0
国内目前广泛开展 的无 张力 疝修补术具 有技术 简单 、 快
人泌尿外科手术治疗 , 术后 3个月再 收入普外 科 。长期 便秘 者 4例 , 手术前经 灌肠 、 用泻 药排 净 宿便 。患 者 术前 2周 服 戒烟 。②手术方法 : 6例采用连续 硬膜外 麻醉 , 3例局部 浸润 麻醉 。9 例均采用无 张力 平片修补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以及再手术效果研究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以及再手术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以及再手术效果。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以来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复发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并再次行开放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年龄>60岁、腹内压增高因素、吸烟史及其他相关性疾病是腹股沟疝的重要危险因素,再次手术中均可见网片都有不同程度的移位,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和复发病例。
结论:术中解剖不清、术中操作失误是腹股沟疝复发的主要原因,控制好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患者的危险因素,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仍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腹股沟疝;复发;再手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疝外科主要的疝修补方法,它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等特点,而且复发率低,国内报道复发率为0.6%~1.6%[1]。
虽然复发率低,但其复发再手术治疗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本院从2003年开展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以来,共收治25例术后复发患者,笔者对其复发原因、再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25例腹股沟疝复发患者,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37~74岁,平均(59.4±1.2)岁。
腹股沟斜疝17例,直疝8例。
复发时间为术后8 d~29个月,平均(8.3±2.5)个月。
首次手术方式:lichtenstein修补术8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15例,腹腔腹膜前修补法(tapp)2例。
首次手术时疝类型相同20例,疝类型不同5例(首次为斜疝、再次为直疝)。
1.2 再手术方法首先对患者发生腹股沟疝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如对吸烟史患者术前1个月禁烟,并积极控制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
对于本研究中腹股沟疝复发患者,均采用开放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修补材料为美国泰科平片及网塞。
Lichtenstein疝修补术后复发疝行腹膜前无张力修补10例观察

作者单位:310007杭州,杭州市中医院通信作者:王凯诚,Email :wkch163@Lichtenstein 疝修补术后复发疝行腹膜前无张力修补10例观察王凯诚,赵金锋,李钢【摘要】目的探讨总结Lichtenstein 术后复发疝行腹膜前无张力修补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10例Lich-tenstein 术后复发疝临床资料,使用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治疗。
结果手术时间45~60min ,平均50min 。
术后12h 均能下床活动,平均住院天数5d ,随访6~36个月无复发。
结论对于Lichtenstein 术后复发疝行腹膜前疝修补手术安全可行【关键词】腹股沟疝;复发;腹膜前;疝修补术;无张力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2.12.042【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2)12-1398-02Lichtenstein 疝修补术是美国Lich-tenstein 疝修补中心1984年发明和推广的疝补片无张力修补手术。
由疝修补专家实施的手术,较传统手术有更低的复发率和舒适度,复发率全世界各地的报道在1%左右[1]。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接收了10例Lichtenstein 疝修补术后复发疝,行开放式腹膜前疝修补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杭州市中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Lichtenstein 疝修补术后复发疝患者共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36~82岁,中位年龄57岁。
左侧腹股沟复发疝3例,右侧7例。
术后复发时间1个月至3年,中位时间12个月。
合并发生嵌顿3例,但无肠坏死发生;合并可控制糖尿病者2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症5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例。
按我国疝分型标准都判定为Ⅳ型疝。
1.2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从原切口入路,长5~7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后显露并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往往其下有粘连,不作广泛分离及疤痕切除(疤痕为前次补片所在区域),钝性分离进入腹膜前间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10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80-01
自1986年lichtenstein和shulman首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the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的概念并应用于临床以来[1],以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不限制活动等优点,尤其是低复发率,给疝修补术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
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该技术的优点被充分展现出来,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术后复发,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就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50岁;斜疝4例,直疝6例;首次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外院施行者2例,在本院施行者8例,均为第一次复发;第一次手术至复发间隔时间最短者20天,最长者3年,平均18个月;再次手术时伴有前列腺增生5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慢性便秘3例,糖尿病4例。
1.2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再次手术采用何种术式,一般单纯复发者采用后进路修补(共8例),疝环缺损过大者用腹腔镜技术修补(共2例,tapp法,由苏州大学附一院主任医师指导完成)。
2 结果
本组10例患者经手术证实原修补处复发8例(其中网塞或补片移位5例,补片过小,变形,弯曲等3例),miss疝2例(原为斜疝,本次手术时为直疝复发,原手术均行网塞加补片修补,网塞仍在疝环位置),1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切口感染、局部红肿和术后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均3个月定期电话随诊一次,随诊时间为3~42个月,平均22个月,未见复发。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常见病,多发病。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由于具有对局部解剖破坏小、复发率低、恢复快、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而在国内广泛开展,现已基本上替代了传统疝修补术。
据文献统计,该手术在国内的5年复发率为1%~3%,有的则为6.1%[2,3]。
通常认为术后复发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前者又称为机械性复发,即指术后18个月内复发,其多与术者的修补方式不当有关;后者亦称为代谢性复发,一般在手术3年后发生,其原因多为患者胶原代谢紊乱或长期腹内高压等因素所致,目前对此类患者尚难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对于复发原因,我们结合文献分析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即医生因素和患者因素。
医生因素主要是术者认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相对比较简单,而实际上许多医生在开始做此类手术时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一技术的操作要领,只是看了一些手术演示资料就匆忙上阵的,还有就是对于无张力疝修补术,医生也有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大部分复发病例在时间上都是术者在刚开展此类手术后不久之后
发生的,因此当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往往处理不当而造成术后复发。
故要做好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外科医生一定要熟练掌握腹股沟区域的解剖,并正确使用和固定好修补材料,补片放置要充分平辅并完全伸展,否则随着人体的活动,疝会再次从薄弱处膨出;补片对内环的覆盖要确切,特别在疝环堵塞手术中,应将网塞周边与内环旁坚韧的腹模筋膜等组织固定牢靠,防止滑脱;另外补片的放置位置不能过高,以完全遮盖直疝三角为宜,内侧要固定于耻骨结节腱膜上。
至于患者因素,我们发现老年直疝患者较易出现复发,而同时伴有使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慢性咳嗽、便秘等,其复发率则明显升高,腹内压增高是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重要诱因,对此类患者的手术,一定要慎重行事,周密安排。
笔者认为,对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患者,再次手术时选用何种术式治疗是一项有挑战性的课题,对一般的复发患者宜采用后进路(腹膜前途径)修补会更直接方便,因为后进路是利用了腹直肌弓状线(半月线)以下没有后鞘,一旦将腹直肌向内侧牵引开,就到达腹膜前脂肪和腹横筋膜,不打开腹股沟管,不强调游离精索,手术途径较直接,手术可能造成的副损伤也更少,其修补可利用腹横筋膜、耻束和耻骨梳韧带,也可加用单层网片进行修补,比较经济实用和行之有效[4]。
至于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如经腹膜前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tapp)和完全经腹膜外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tep),由于此类手术在我们这些基层医院开展极少,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不多,故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桑明远.开放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进展.腹部外科,2002,15:25-251.
[2] 陈双,主编.腹股沟疝外科学.第1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195-199.
[3] 谢汝伦,马华兴,谢富彬.老年腹股沟斜疝的复发原因及手术治疗.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03-204.
[4] 陈双,常建星,杨斌,等.腹股沟疝前、后进路修补的随机对照研究.外科理论与实践,2005,10: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