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建筑与科技成就 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下册 明清时期 第15课 明朝的建筑与科技成就课件

历史下册 明清时期 第15课 明朝的建筑与科技成就课件

第三十页,共三十三页。
5、明长城东起____鸭__绿__江__,西到______嘉__峪__关,蜿蜒 6000多公里,气势磅礴,是世界_____奇__迹_之(qíj一ì) 。 6、明__成__祖___时,在____元__大__的都基础(jīchǔ)上营建了北京城。 城中心的____紫__禁__城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第15课 明朝(mínɡ cháo)的建筑与科技成就
2021/12/7
第一页,共三十三页。
一、明长城
2021/12/7
第二页,共三十三页。
合作 探 (hézuò) 究明:朝(mínɡ cháo)为什么要大规模修筑长城?
明代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攻 击。明代前期和中期,退居蒙古故地(gùdì)的元朝残余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三页。
3、徐光启和《农政(nónɡ 全书》 zhènɡ)
2021/12/7
徐光启,上海人,明代(mínɡ dài)末年杰出的科学家。代 表作为《农政全书》。
思考:
《农政全书》的主要内容
(nèiróng)和价值是什么?
总结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 外,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研究我国古代经济和农业生产经 验的宝贵资料
北京 天坛 (běi jīnɡ)
2021/12/7
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
二、科技(kējì)巨著
自主 学 (z价值、地位、影响 方面
李时珍和 明 《本草纲目》 朝
药物学
医药
东方医学巨典、传 到世界很多国家、
译成多国文字
徐光启和 明 《农政全书》 末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
徐光启不仅在农业(nóngy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还在哪个领域有重大成就?数学(shùxué)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共21张PPT)

一、科技名著




《天工开物》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18篇。并附有123幅插图,描 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上卷记载了
“中国17世纪的 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
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
金属的铸锻,煤炭、工石艺灰、百硫黄科、全白矾书的开” 采和烧制,以及榨油、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布 局及特点
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 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大 街小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
三、小说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代小说、 戏曲
材料:明代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繁荣,商人们经 济实力雄厚,生活奢靡,引起人们的注目和羡慕;文人们也 改变了不屑与商贾为伍的清高态度,乐意与商人交游。他们 相互影响,产生了一批受到市民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的熏陶、 并愿意为市民阶层服务的文人士子。如小说家凌蒙初、陆云 龙等……文人的市民化和市民化读者群的形成,改变了文学 作品的面貌,使文学创作商品化。市民的生活,市民的情趣、 市民的形象在明代诗文、小说、戏曲中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
⑵材料反映了什么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 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
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小说 时代 作者 内容
主题
地位
《三国演义》
元末 明初

罗贯中
叙述东汉末年和 三国时期的政治 和军事斗争
人民群众渴 望统一的强 烈愿望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最新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高效优质课件(统编版).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最新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高效优质课件(统编版).

D.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 C )3.《齐民要术》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农政全书》提出“丘陵、
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材料强调农业生产应
A.注重循环利用
B.调动农民积极性
C.遵循自然规律
D.得到统治者重视
( A )4.提取图片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信息 是

罗贯中:《三国演义》

小说: 施耐庵:《水浒传》
文 学
小说和戏剧
吴承恩:《西游记》
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一、选择题
( C )1.依据下列表格,分析影响我国古代中医药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朝代
医学成就
唐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 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
宋朝 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
明朝
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 目》,由朝廷颁行
⑶代表作: 《本草纲目》
⑷精神: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 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
高尚的医德,善于汲取前 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
人的研究成果,注重实践, 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还参
注重归纳整理。
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 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
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本草纲目插图欣赏
(2)《天工开物》
星宋 应
《 天 工 开 物 》 书 影
《 天 工 开 物 》 插 画
《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是一 部总结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朝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 著作,反映了明朝时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 技术和经验,对研究明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 很高的价值。这部书现在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国外称 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共24张PPT)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共24张PPT)

巩固练习
• “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舞起矫健的巨龙,你是抵 御外敌人侵的壁垒,你是民族气魄的支柱……”诗 中赞美的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是( C )
• A.都江堰 B.大运河
• C.长城
D.北京城
巩固练习
• 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作品是( D ) • A.关汉卿的《窦娥冤》 • B.关汉卿的《牡丹亭》 • C.王实甫的《西厢记》 • D.汤显祖的《牡丹亭》
• 作者:吴承恩
• 时间:明代中期
• 内容:描写唐僧师徒四人 取经的艰难历程,抒发了 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 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的神话小说,语言生动流 畅,故事引人入胜。
书法与绘画
• 背景:明朝时期,书 画艺术继续发展。
• 代表:出现了书法名 家董其昌、绘画名家 徐渭等。
戏剧
• 背景: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 活动。 • 代表人物: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 代表作:《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 • 主题: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 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 特点:结构宏伟、脉络细 密、情节跌宕起伏。
小说
• 书名:《水浒传》
• 作者:施耐庵
• 时间:元末明初
• 内容:以官逼民反为主题, 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 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 争,成功塑造出一批个性鲜 明的英雄形象。
• 特点:运用白话描写故事 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 快,生动传神。
小说
• 书名:《西游记》
科技名著
• 名称:《农政全书》
• 作者:徐光启
• 内容: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 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 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 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 等大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26张PPT)2022_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26张PPT)2022_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明长城和北京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 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 规模最宏伟的建筑工程。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 到明朝末年,前后有20多个诸候国 和朝代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 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 里,如果把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 在一起,总长度超过了10万余里, 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多。它已 经被列为世界的一大奇迹。
特点三:对所载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 岭徼宦商,衡游蓟备,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 不可见见闻闻。
——《天工开物·序言》
幸运地生在圣明强盛的时代,西南地区云南的车马, 可以直通东北的辽阳;岭南边地的游宦和商人,可以横游 河北一带。在这万里的区域内,有什么事物不能耳闻目见 呢?
《天工开物》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 包括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盐、制糖、制 陶、榨油、造纸、冶铸、兵器、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
《天工开物》一书,对我国古代的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 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 水平的科学技术。
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 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 的工艺百科全书”。
搜集整理800多种文献,大量实地走访; 经过27年持续努力,61岁时终于完成了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 学著作;
《本草纲目》
特点一:图文并茂。
◎《本草纲目》中的药材插图
《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 药物1 892种,分特为点水二、:火内、容土丰、富金。石、草、 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 兽、人16部62类,附方11 096则,附图1 160 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名叫做纲,各家注 释叫做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再次 是气味、主治、附方。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PPT部编版课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PPT部编版课件





记碍 照 读
31
小说和艺术
2.艺术——书法
明朝时期,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
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
32
小说和艺术 2.艺术——绘画
明朝出现了绘画名家徐渭等。
徐渭(1521-1593)
狂飙突进的姿态将 花鸟画的抽象境界 提升到一个前所未 有的高度
33
小说和艺术
2.艺术——戏剧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玉门吴σ教煌 嘉峪关
酒泉
张疲
兰州

太原口
山 海关 秦皇岛
□天津 潜海
□石家庄
开封
o 青岛
随着长城的修筑,中原王朝在边地设立郡县发展贸易 ……在两个民族关系融洽时期,长城的重要关口以及 边塞各城镇,都成了经济交流的驿站和互相贸易的市 场。
—— 《试评嘉峪关长城的积极作用》
警徽与臂章
21
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
科技名著
2.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 “ 卷 分 前 后 , 乃 ‘ 贵 五 谷 而 贱 金 玉 ’ 之 义 。 ” 他 在 书中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 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 就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 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重农的思想。
明朝第三个皇帝后, 选定北京作为都城, 从1406年至1420年
基本建成,次年( 1421年)正式迁都 北京。
明成祖朱棣 (1360-1424)
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5代封建王朝辽金元明清的都,其设计规划体 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 个体工程"。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农政全书》
徐光启
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 、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
农器、树艺、桑蚕等大类
革新和作者关于 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 家,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在行医时,总是热情地接待病 人,无论来看病的人是否出得起诊费,他 都一样细心治疗。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 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 又能省钱,受到患者的欢迎。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新课讲授
一、科技名著
作者
内容
地位
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
《本草纲目》
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 总结了我国古代 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 李时珍 多个;还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 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态图
《天工开物 》 宋应星
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 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这两部书都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做出巨大影响。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目的:为了防御北方 蒙古贵族南扰。
(2)起止地点:东起鸭 绿江、西至嘉峪关。
明长城有些城墙,平均高度为7-8米,城基宽6-7米,顶宽平均为4-5米。 城墙的外侧设有2米的垛口,垛口上有望口和射洞。在长城沿线重要的位置上 还修建关城,是重要的防御据点和关卡,著名的有山海关、居庸关、平型关、 雁门关、嘉峪关等。
李 时 珍 采 药 图
李时珍为什么能编著出如此恢弘的巨著?我 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到什么样的精神?
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 坚强意志,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自品尝药物的献身精神,不 耻下问的谦虚态度,27年成书的坚韧毅力。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41张PPT)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41张PPT)

建筑的保护。
和关蒋
古注介
一二一探究点:明长城和北京城
长城是由墙体、敌楼、关城、 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 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 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思考:
明代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什么?有什么作用?比较秦 长城和明长城
一二一 探究点: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 ①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关隘之一 雁门关 城台
烽火 台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 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 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 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 有“天下第一关”、 “边郡之咽喉,京师之 保障”之称。
嘉峪关为明长城西端的 终点,这里地势险要, 南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 北是连绵起伏的黑山。 西门外有石碑,上刻
“天下雄关”四字。
秦长城
明长城
目的 抵御匈奴南下
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
起止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建筑
土筑
东段用条石和青砖,位置 靠南
④作
①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 ②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的开发;
用 ③政治上:是各民族交往的的纽带。
象征 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 意义 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
②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

我国的古建筑数 筑
的 焦
石 行
长因 近 沙故 年
量每年都在减少百分之频 点 营 古居 ,
五以上,各个城市的百频 , 都 城、 梁
年以上建筑已经不多,被 名 成 墙 思
保护古建筑的压力极大。破 人 了 、 成
作为当代人的我们要肩坏 故 公 重 林
负历史责任,加强对古。 居 众 庆 徽
③地位
②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工开物》的主要内 容和价值是什么?
图文并茂
矿工在井下 采煤的情景
竹竿起什么作用?
用来排除井中的 有毒气体。
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徐光启,上海人,明代 末年杰出的科学家。代 表作为《农政全书》。
思考:
《农政全书》的主要内 容和价值是什么? 总结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 验外,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鸭 绿 江 嘉峪关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 6000
多公里,东部重要地段,用条石和巨砖砌成, 十分坚固。
山海关 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
通必经的关隘。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在此
修筑长城,建关城设卫。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 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关城有城门四座,东 门最为壮观,名镇东,内悬“天下第一关”匾额。
A、工商业市镇繁荣
B书坊、刊刻印刷迅速发展
C、适合广大平民欣赏的趣味 D 市民,农民文化素质非常高
5、明长城东起 ___鸭__绿__江___ ,西到___嘉__峪__关___ ,蜿蜒 6000多公里,气势磅礴,是世界 __奇__迹____ 之一。 6、明__成__祖___ 时,在 __元__大__都__ 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 城中心的__紫__禁__城___ 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故宫建筑布局的特点:①规模大。故宫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完整最 宏伟的古代建筑群;②主次分明。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中心。 ③中轴对称:一条南北中轴线贯穿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线又在 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中轴线上布置着三殿三宫,突出了帝王至高 无上的权威,在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体现了我国古 典建筑的优秀传统和特有风格,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 情趣。
C 2、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
A 《本草纲目》 B 《梦溪笔谈》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3、是中国在明清之后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原因正确的是
( A)
A、文化专制,闭关锁国 B不思进取 C西方人越来越聪明 D中国人很愚昧
D 4、明清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下列不正确的是( )
嘉峪关 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嘉峪关镇西南隅,是万
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1372年(明洪武五年),
但是早在汉隋两代已建有墩台,由于地势险要,建 筑雄伟,自古以来称为“天下雄关”,是扼守河西 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
二、雄伟的北京城
紫禁城又
名故宫,位 于北京市中 心,今天人 们称她为故 宫,意为过 去的皇宫。
本草:记载药物的书籍。
为了修正《本草》, 参考了 800多部书籍,跋 涉万里,用了 27年的时间 写成了《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东方医学巨典”
全书共 52卷, 190多万 字,载有药物 1892种, 收集医方 11000个,绘 制精美插图 1160幅。
2、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明朝末年著 名的科学家,江西奉新县 人,考中举人。
一、明长城
合作探究:
明朝为什么要大规模修筑长城?
明代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的攻击。明代前期和中期,退居蒙古故地的 元朝残余势力以及后来的瓦刺时常南下扰掠 ,中期以后,东北地区的女真又兴起,威胁 到明王朝的安全,因此,修筑长城以加强防 务,成为明朝的一件大事。明长城的修筑对 于明王朝新建政权的巩固、国家的安全以及 北部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稳定,都起了积极的 作用。
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 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 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 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 分宜管教育时期,著成 《天工开物》一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天工开物》序: ?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 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 力相配合。
“天工开物”大:自然与人工共同开创万物。
研究我国古代经济和农业生 产经验的宝贵资料
徐光启 不仅在农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还在哪个领域有重大成就? 数学







利玛窦与徐光启

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徐光启
课堂检测
第15课 明朝的建筑与科技成就
A 1、如果研究明朝遗传与变异,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
A 《本草纲目》 B 《梦溪笔谈》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 正以后搬出。
承天门是皇城南端的正门。以后经清代改
建后,改名为天安门。
天坛
北京天坛
二、科技巨著
自主学习:
作者和著 作 时 期
类别 内容涉及 价值、地位、影响 方面
李时珍和 明 《本草纲目》 朝 药物学
医药
东方医学巨典、传 到世界很多国家、
7、人物与成就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 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下课了 !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大家
?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
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 中最大的建筑。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 庆典,均在此举行。
太和殿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
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 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
译成多国文字
徐光启和 明 《农政全书》 末
农学
农业政策 研究我国古代经济 和技术 和农业生产经验的
宝贵资料
宋应星和 明 生产技术
中国17世纪的工艺
《天工开物》 末 著作 生产技术
百科全书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李时珍,明朝著名的 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湖 北蕲州人,出身于名医 世家,仕途不济,决心 从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