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四川大学030302行政管理学考研大纲、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四川大学030302行政管理学考研大纲、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1.考研大纲2.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教材)政治学概论(马工程教材)管理学(马工程教材)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陈振明)管理学第二版(罗哲)3.备考经验写在前面:我备考比较晚,是在暑假七月底开始复习的。
根据学长的建议,报了考研芝士的全程班,当时我的目标院校(四川大学)已经确定了,老师很认真负责,根据我的具体情况帮我做了院校分析,跟我分析了一系列关于我考川大的优势和劣势,让我对自己的现状有了一个很清楚的认知。
然后才开始帮我匹配直系学姐。
现在想想很感谢老师,尽职尽责。
已经将联系方式下放,希望可以帮助更多同学顺利上岸。
1、公共管理学(1) 公共管理学占值150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并且在此之前我们并不知道确切的题型分类,结果上了考场以后居然出现45分的两道大题,而这两道大题将决定你整个专业课的分数高低;(2) 对于整本书的学习策略大致是首先通读浏览一遍,然后看公共管理学(陈振明)视频讲解,学姐帮我将全书分为了主体+基础+内容三大板块,以便于理清我的复习思路。
陈振明老师的这本书刚开始读的时候有点难于理解,他更在乎拓展我们将来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知识视野。
所以大家在看的时候,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不要着急,多读几遍,理清思路一般是可以克服的,或者就是去咨询老师、学长学姐等,千万不要放置不管,这样的话问题积攒的多了,连自己的不想再去回头克服了。
(4) 全书重点仍然可划至第1章、第3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12章(其它章节也需要去看一下记下来,近几年川大的专业课对于细节的考察也逐渐等多,所以全书的背诵和整理也一定要认真仔细,把该拿的分都拿到手)2、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教材)(1)川大的西方经济学下册主要就是对宏观经济学的考察,更侧重从国家层面以及整个市场经济进行分析探讨,并且川大对于经济概念的考察更注重学生的理解,所以很少会出有关的计算题和作图题;(2)公共管理本身的涵盖面积就比较广泛,近几年以经济学为中心的研究方向在公共管理学中的所占比重也逐渐开始加大。
管理学考研专业课该如何复习

管理学考研专业课该如何复习管理学考研高效复习两大诀窍诀窍一:紧扣重点教材,构建知识结构招考单位推荐的教材或者一些经典的管理学教材才是最核心的复习材料。
有人甚至说如果你能把罗宾斯的教材看上10遍20遍,你考得肯定不会差。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跨专业的考生能够取得奇迹般高分的原因——他们能老老实实坐下来看推荐教材。
读书首先不要忽视阅读教材的目录和每章节前面的前言、引语或者思考题。
很多人在阅读教材的时候觉得考试不会出现这些内容而忽略掉,其实是大错特错。
最近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向考查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转向,主观题一般不再有以前能够在书本上找到整块答案的现象。
特别是案例分析题都是需要对整个管理学某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个整体地把握情况下,通过提炼,用几个专业性地句子做答,然后进行分析展开。
分析目录是掌握整个专业知识结构的最好方式,观察目录甚至是每章的大标题,找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每个知识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核心知识点和热门知识点是常考内容)。
每个章节的引语往往都是用一些非常生动的语言点出了这一章与当前管理实践的关系或者整个章节的脉络。
通过这种方式构建好知识结构体系后,在答题时能够将案例或者简答题往自己的结构体系上靠。
不少注重细节的考生,单个单个的知识点都复习得很扎实,但是缺乏整体感,答题的时候往往是想到一点就答一点,往往答题逻辑混乱或者漏答了某些知识点。
有考生会问,为什么我把书看了一遍之后什么印象都没有啊?请别怀疑自己的智商,这是在正常不过的现象。
在看完目录的基础上,先对整本书阅读一遍,对全书有个大体的感觉。
然后开始一章节一章节地研读。
在看的.基础上做好笔记,这一系列笔记应该是自己归纳的重点,也是以后背诵的内容。
至于这个背诵的过程,有的人喜欢朗读记忆,有的人喜欢反复理解记忆,这需要根据个人偏好选择。
最好的方法是每天选择一段固定地时间记忆,周而复始。
记忆的过程中最好多采用冥想法,在记忆一定的内容以后,在头脑中回忆那段内容,对头脑进行反复刺激。
工商管理考研工商管理备考技巧大揭秘

工商管理考研工商管理备考技巧大揭秘工商管理考研是许多想要深入研究管理学的学子们的选择。
虽然对于一些人来说,考研可能是一件挑战性的任务,但只要准备得当,就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工商管理考研备考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了解考试内容首先,了解考试的内容非常重要。
工商管理考研一般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科目。
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每个科目的题型和考点,制定相应的备考计划。
可以通过购买考研辅导书籍、参加培训班等途径来获取相关的考试资料和精讲资料。
二、制定备考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备考计划对于备考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你自身的情况,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合理分配每个科目的学习时间。
在备考期间,重点关注重点题型和考点,通过刷题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也可以适当安排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压力。
三、积累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点的积累。
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籍和课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时,也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比如可以通过归纳总结法、对比法等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在刷题过程中,也要注重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以便在考试中能够迅速准确地解答问题。
四、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工商管理考研中,写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所以,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
多读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籍,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也要多写一些相关的论文和文章,通过实践来提升写作能力。
五、关注时事热点在备考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时事热点。
工商管理考研一般都会涉及到各种时事政治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掌握时事热点对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商管理考研备考过程中,积极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
成功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只要我们有信心并付出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以上的备考技巧对于考生们能够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都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考研:工商管理学院考研经验分享

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资料获取、课程辅导咨询凯程老师考研:工商管理学院考研经验分享数学:我花了一半的时间学习数学,大三下学期主要学数学,做题,理解。
数学是最最重要的,我同学大多数学考不好才没考上的,而且数学一旦考不好,分数会很低的,一定要学好数学。
英语:只要不是太差,过50一般没问题,感觉不要花的时间太多,因为提高不是很大,最终成绩还是自己那个水平(我的感觉)政治:不需要过早着手,真的不是瞎说,我是十月一左右才开始看的之前一点没看,后来因为学的比较多,所以考了74,着手早点晚点差别不大,重要的是是不是用心学,花时间多。
好好学的话,十月一开始一点都不晚,因为一个月时间其实挺长的,可以让你什么不懂到是"专家"专业课:东大经济学,考宏微观,自己学校出的那本,书第一遍一定要看仔细了,看懂了,理解透了,工商管理院有考试的范围,范围其实很宽泛,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理解透了,后期就是一遍遍的重复,防止遗忘,这个过程很煎熬,但是坚持出!有其他问题可以再咨询我复试: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二十几号,分笔试和面试。
笔试我考的是计量经济学,题目不是很难,有名词解释,简单题,计算题,论述题。
论述题考的是你对计量经济学的认识和怎么建立好的计量经济模型,其实就是自由发挥,送分的。
名词解释,论述题就要求把书里的概念,逻辑理解清楚了,计算题考的就是简单地检验,给你一个计算机输出的表,让你根据表分析一下,一般就是t检验,太难的不会考,像各种变换解决异方差,序列相关之列的方法不会考计算题,但是看书一定要看仔细,理解了。
不想让大家大意了,谁知道下一年会不会变呢。
面试,流程是这样的,先是不同专业的都去同一个大的阶梯教室把自己的资料交给自己专业相应的负责人(研三的学长)那,然后大家都在阶梯教室坐着候考,开始面试后,排在前面的同学到指定的教室面试,其余的在阶梯教室候考,面试完一个下一个接着再去那个教室面试。
面试的有五个老师,没有让我英语自我介绍,让我用的中文自我介绍,不过听说有的让用英文自我介绍了,老师不同要求不同,看老师心情吧,用英语问了我几个问题,一个是我的兴趣爱好,一个是我研究生的计划,一个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不要紧张,相信自己的英语水平,一定可以应付的来。
四川大学行政管理经验分享

北大行管成功考生经验总结------[转载]我是跨校跨专业考研的,也许很多选择北大行管的同学的情况也和我一样。
梦想中的学校,不用考恼人的数学(仅限于对数学没信心的同学呵)……最大的原因也许就在这儿。
当然,这还不够。
我个人认为定下合适的目标是一个好的开始。
如何定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愿望和实力的正确衡量!1、北大一直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支撑着我度过那段最难熬的时光,不轻言放弃。
因为如果只是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虽然也需要很努力,但思想上我的确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
而如果考光华之类的经济类,对数学没信心的我是即使再努力也不行的。
所以,最后的平衡是决定报考不用考数学的行政管理,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北大梦。
2、理想并不能脱离现实。
我衡量了一下可能性:首先,我并不讨厌行政管理的知识(个人觉得还是不要为了单纯逃避数学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专业,这样从长远来看还是不好的)。
自己本来就是文科生,对记忆理解一类还算在行;而且虽然是跨专业,但是本科学的财政也多少和政府管理有些关联。
因此复习起来并不会太吃力。
开始复习:定下目标后就要抓紧时间进入复习状态了。
因为北大行管的参考书非常多而且内容繁杂,今年是八本(以前好像更多一点)。
从论坛和考过的师哥师姐那儿可以了解到其中有几本是最重要的,要先看和看好。
我的建议是大家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做好自己的读书笔记。
举最重要的一本书《行政管理学概论》来说,有六百多页而且所有的内容都很重要,看的过程真的相当痛苦。
有位师姐曾跟我说“对这本书的复习要像背英语单词书一样,二十行能记住十八行”。
这样说或许有点夸张,但对其中知识的掌握的确要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才行。
而如果你在第一遍复习时边看书时边对照课后的习题整理出读书笔记,你以后的复习就可以轻松许多(课后习题涵盖了所有重要的知识点)。
做笔记的过程很辛苦,但它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同时以后复习时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整个暑假我基本上一直在边看书边整理笔记,做了最主要的三本书。
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初试和复试经验分享

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初试和复试经验分享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初试和复试经验分享二战,被华工企管拟录取,开学前百无聊赖,还经常回来逛逛考研论坛,看到学弟学妹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有迷茫,有动摇,且急需过来人的经验,我明白大家的急切,更无法做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我想把自己知道的一点信息写给大家,内容大概包括心态调整(关于为什么要跨专业、考研的目的、如何坚持等问题),以及初试准备、导师选择、复试过程回忆等几大块。
希望能帮助到需要的人,更希望明年能在华工见到你们!心态我是一个二战的三跨专业生,去年放弃了自己不感兴趣的工科专业,跨专业浙大的管理,总分341,直接挂了。
今年考华工企管,结果对得起自己又一年的坚持,英语74,政治75,数学144,管理学119,初试排在第五位,复试第一,总成绩第二位。
考完后其实并没特别兴奋的感觉,因为这只是人生的开始,后面的挑战会更多。
同学们千万不要以为考上研究生就能一劳永逸,而是要把读研当做自己走向理想的垫脚石,要多想想自己为什么考研?是随波逐流还是思考成熟?第二,你应该认真的考虑选择专业的问题。
我在这儿提倡兴趣导向,千万别抱着不问专业、将就着学的态度,这样只会使你考上后继续悔恨。
这种例子我见过很多,因为读研不像本科,自由会减少,还要经常进行枯燥的学术工作,除非真的有兴趣,否则多数人都会在考上后对研究生生活产生怨念。
而且都已经读到这个程度了,想改行就不容易了。
更糟的是,倘若你对自己的专业都缺乏兴趣,将来更不可能在这个领域里有所成就。
想清楚自己的`方向,果断抉择,改行要趁早!这也是我跨专业的原因所在,希望对还在犹豫的同学们有所启发。
不管你选择哪个专业,只要是兴趣所在,你的考研在事后看来,才会是有意义的!第三,如果你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就要保证有足够的毅力去完成它。
记得考前的半个月,我的压力已经接近难以承受的边缘,一天给家里打三次电话,只有家人的声音能让我平静下来,宿舍的墙上贴满了激励自己的字条,坚持不住了就反复的默念,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炼狱般得日子就是这样熬过来得,同学们不要害怕艰辛,要抛弃杂念,只有一心一意的坚持才能换回丰硕的成果,打酱油的永远只会浪费时间,不如去做些其他的事情。
2021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课管理学666复习备考经验指导

川大公共管理学院所有专业都会考666管理学,前四道大题是所有学生的共答题,最后两道大题是不同专业的分答题。
所以这篇帖子对所有考川大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的崽子都适用的,算是吐血推荐了,自认为管理学我还是学得不错的,考试发挥得也还不错,预计120+(不过要真不是别嘲笑学姐打脸了,毕竟我这么用心的码了两个小时的字,没喝一口水️)行管专业课两门考试,一共三本书300分666(管理学)150分969(行政法学导论100分+管理心理学50分)150分今天先说说管理学吧管理学这门考试,光背书是完全不行的,以前我也老听学长学姐强调框架的重要性,那时候真是懵懵懂懂的,就自己按照书的章节整理了框架,但是直到十月份还是一股脑地背书,很少去思考,这个知识点它会怎么考?提到哪些问题的时候我可以用这个知识点来答题?别指望川大的试卷会出150分死题,(例如直接让你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经济人假设之类的),这种死题最多40分。
从17年开始,管理学的题型就改革了,没有名词解释、判断正误,只有六个论述题,分别是20 30 30 30 20 30的分值,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的真题回忆贴,除了第一题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是死题之外,其他的都需要有你自己的思路。
为什么现在一道题的分值这么重?这个趋势意味着什么?其实就是,题更活了,研究生老师都很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给你一道题,无所谓对错,但是怎样让自己的答案脱颖而出,就是你在管理学上要下功夫的地方了。
具体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应该是复习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最基础的知识点,也就是死的东西,该记住的必须记牢靠了。
例如说到流程再造理论是什么,你要达到第一时间反应出来它的内容、本质内容、具体几个流程,都得说的出来。
但是管理学一本书太厚了,确实要分清楚重点、次重点、非重点,以及大知识点(极有可能考,答题主干,必不可少,展现思路)、小知识点(丰富答题主干,展现功底和专业度),针对性复习,不要想着一把抓,面面俱到。
宝剑锋从磨砺出:13年四川大学考研复习经验

前言我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和大家一样。
啥都不懂。
当时我就想等我考完试,我一定写篇全面介绍考研的文章,献给像我一样迷茫的考生,今天我写了一篇,总算完成了我的一个誓言吧。
呵呵。
这是我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
以及吸取前辈的经验基础上写出来的。
任何复习计划只能作为建议。
大家千万不要作为准则!更不要作为评价自己复习效果标尺!其实考研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适合的计划,适合的方法。
外加勤奋。
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最后还有些注意事项。
希望能对你的考研有所帮助。
可能大家感觉有点多。
但是请看完。
这里有我的经验还有很多教训。
对你以后会很有帮助的。
首先必须明白考研是什么?考研是选拔性考试。
高考是一个水平测试。
从选拔性来解释考研就是——越少人过越好。
也就是最后留下来的就是强者了。
作为一个考研强者具备以下能力(不一定全具备):1.聪明;2.勤奋;3.强的社会关系(自己想吧)。
记得我准备考研的时候有一个师哥问我:你感觉自己凭什么可以考上研究生?我回答:不清楚。
师哥又问:你感觉自己足够聪明吗?我说:智商中等,不能算聪明。
师哥又问:那你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成为研究生吗?我回答:没有。
最后师哥语重心长的告诉我:那就好好努力吧。
现在我把这些话总结下就是这样了:考研是一个选拔考试。
一般是或者聪明或勤奋或关系(有时候)。
所以如果你不是聪明到看看书就能考高分或者是不用费劲就通过关系就成为研究生那么你就只能像我一样努力了。
选择努力这条道路,也就意味着自己将付出很多。
也失去很多。
但是得到也很多。
初试的准备占到了考研准备过程的三分之二。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准备初试的时间一般为一年或者半年。
如果从一年开始准备的话建议暑假之前一般以英语和数学为主攻方向。
其中英语一般是背考研的单词,一、数学篇数学我按照09年一位考了145分的数学高人的方法。
可惜我没有完全遵循下来,所以考的不是很好105分。
不过这正从反面证明了,不按照这个方法会犯错的。
因为我感觉这个就是最好的数学复习方法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作为一个跨专业的考生,能够成功考上自己心仪的专业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今天我也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也许这对于正在迷茫的跨专业考生有所帮助。
我本科专业是日语,(至善川大考研网)报考专业是企业管理,考研成绩412分,2011届第2名,对于我考研最大阻碍是数学和专业课。
数学是一门拉分很厉害的学科,考得好的能考140多,考得差的也有很多,首先我想说一下资料选择问题:“资料不在多,在于精,题不在多,在于透”。
我自学数学是从教材开始的,由于数学是零基础,(至善川大考研网)在教材上花了整整三个月,把所以的概念、公式都摘录下来,没事时就反复的推导,这期间是很煎熬的,因为周围同学那时都开始做权威的复习全书了,但是我一直按照自己的计划走,熬到最后就会看到胜利的曙光(至善川大考研网).
我一共研究了三轮:做完一轮后自己总结一下,理出了考试的系统知识,第二轮也把所有题都做了一遍,第三轮重点看错题,很多人复习数学时一审题觉得自己懂了就不去做了,这是最大的忌讳,再简单的题一定要做效果才好,而且能加深印象,在做题时就锻炼了思维与总结的方法。
二战考研经验分享(至善川大考研网)
首先,我想说的是,如果不是对梦想有着强烈的渴望,如果不是对未来有着坚强的信念,如果不是有着强大的内心承受能力,如果不是有着过人的勇气和胆量,那么他是不会选择参加第二次乃至第三次考研,
其次:即使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们承受着比一战考生们更多的压力--父母的焦虑,周遭的嘲弄,关于爱情的无奈,对于工作的抉择,凡此种种都无一不是压在我们肩上的重担,但是请相信风雨之后总能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只要跨过了这道坎,那么一个美丽而宽广的舞台在等待着你(至善川大考研网)。
.
你憧憬中的研究生生活在向你招手,真真是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我报考专业是企业管理,考研成绩404分,2011届第六名。
我第一次考研失败在很大程度上输在了专业课上,所以第二次在痛定思痛的基础上十分重视专业课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