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公共支出增长及其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财政)学:原理与模型》第06章 公共支出规模扩张 第01节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

《公共经济(财政)学:原理与模型》第06章  公共支出规模扩张  第01节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

《公共经济(财政)学:原理与模型》第6章公共支出规模扩张(G的增长)公共支出(Public Expenditure),是公共部门为从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因此,公共支出规模反映出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

由于公共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又是公共支出的补偿来源,因而公共支出规模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伴随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公共支出需作适当的控制。

本章主要讨论:公共支出最优规模,公共支出增长趋势及其控制手段。

第6.1节公共支出最优规模公共支出规模可用绝对量衡量,也可用相对量衡量。

前者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以当年价格表示的公共支出总量,后者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通常,人们用相对指标去衡量。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有两种分析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6.1.1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局部均衡分析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局部均衡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在全社会可供配置的资源总量既定的前提下,公共部门应占有多少才是有效率的。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社会机会成本”来说明。

所谓社会机会成本(Social Opportunity Cost),是指一定数量的资源由私人部门配置转变为由公共部门配置,由此给私人部门带来的效用损失。

一般认为:如果同样数量的资源交公共部门配置所获得的收益大于私人部门所能达到的收益,也即大于社会机会成本,那么说明有效率且应扩大规模;如果同样数量的资源交公共部门配置所获得的收益小于私人部门所能达到的收益,也即小于社会机会成本,那么就是缺乏效率且应收缩规模;如果同样数量的资源交公共部门配置所获得的收益等于私人部门所能达到的收益,也即等于社会机会成本,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就处于最佳状态。

如图6.1所示。

左、右两条纵轴分别表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配置资源所获得的边际收益,横轴OO 表示全社会可供配置的资源总量。

MGB曲线为公共部门的边际收益曲线,MPB曲线为私人部门的边际收益曲线。

学生版财政学第六章 公共支出概论

学生版财政学第六章 公共支出概论

本章内容第六章财政支出增长 (公共支出概论 )Public Expenditure1、公共支出分类 2、公共支出的增长及其解释2.1 2.2 2.3 2.4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 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宏观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微观分析3、财政支出规模控制 4、购买性支出简介1、公共支出分类公共支出定义:公共支出,即财政支出,政府支出, 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 和。

财政支出是政府活动的成本。

1、公共支出分类1.1按财政功能分类1.经济建设费 基本建设拨款、国企挖潜改造、科技,简易建筑费、地质勘探、支援农村生产,城市维护费、国家物质储 备,城镇青年就业,抚恤和社会福利等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1、公共支出分类国家侧重于 哪些职能? 这些职能发 生了怎样的 演变?2.社会文教费 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信、广播、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

3.国防费武器与军事设备、人员给养、军事科研、民兵、公 安、武警、警察部队和消防队伍的经费、防空等4.行政管理费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安、司法、检察机关。

5.其他支出陈共 财政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7419551965197519801985 国防费1990199520002005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1各国行政管理费(公务支出) 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比较德国(1998年) 埃及(1997年) 英国(1999年) 韩国(1997年) 泰国(2000年) 印度(2000年) 2.7% 3.1% 4.2% 5.1% 5.2% 6.3%1、公共支出分类1.2按财政支出用途分类,静态上可分为: 1.补偿性支出 2.积累性支出挖潜改造 基本建设、流动资金、国家物质储备以及新 产品试制、地质勘探、支农、各项经济建设 事业、城市公用事业等支出中增加固定资产 的部分 科教文卫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行政管 理、国防战备等。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

政府职 能范围
变化
公共支 出增长
政府职能的演 进变化过程: 着力点由政治 职能转向经济 职能,再由经济 职能转向社会 管理职能。
从绝对量和相 对量两个方面 来考察公共支 出增长。
公共部门经济学
6.1 公共支出增长及其衡量指标
6.1.2 公共支出增长的衡量指标 绝对指标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公共支出的实际数额
6.物价的上升
国家机构建立以后,要求国家保持强大的武装力量和先 进的军事装备,用于军事目的的公共支出也逐步上升。
国家职能不断健全,范围不断扩大,国家机构随之不断 扩张,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需要巨额的费用支持。
各国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经济支出也就不 断膨胀。 随着社会福利事业的规模逐步扩大,用于社会福利的公 共支出也相应增加。
边际公共支出倾向
公共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 皮考克和怀斯曼关于支出增长的理论(瓦格纳定律)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非均衡增长模型
公共支出比率指标 政府就业比率指标
社会性支出(社会福利支出)
公共部门经济学
复习思考题
1.公共支出的增长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趋势?
2.衡量公共支出增长的相对指标有哪些?与绝对指标 相比有何优点?
公共部门经济学
6.2 公共支出增长模型
6.2.2 皮考克和怀斯曼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
图6—1 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与过程
公共部门经济学
6.2 公共支出增长模型
6.2.3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经济发展早期 阶段:政府投 资在总投资中 占较大比重
在增长中期阶 段,政府投应 继续进行
为了对付市场 失灵,政府的干 预要增强,公共 支出会增加
公共部门经济学
6.2 公共支出增长模型

6-2 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理论

6-2  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理论

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理论今天,主要来讲一下关于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的相关理论知识。

这一章中,主要是关于公共支出的规模和如何解释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的小结。

首先,看一下公共支出的规模。

右图反映了我国公共支出的变化,从1990年到2014年这20多年中,公共支出(很明显)的规模。

在绝对值上是逐年递增的,并且在90年代后期,公共支出的规模增长得比较快。

在相对值上,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大致类似于V型或U型,也先下降后上升。

从这张图中能看出20多年中,国家公共支出的规模在绝对值上是逐年递增,尤其是90年代以后.公共支出规模增长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统计数据显示,在这20多年中国家公共支出增长最大的是资本性支出和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其次是社会福利性支出。

其中,资本性支出主要包括国家的重大战略发展计划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行政管理费用的主要是公务员的工资的几次上调。

总的来说,20多年中公共支出的增长比较迅速。

不仅我国如此,世界上其他国家基本上也是如此——财政支出或公共支出的规模上升得比较快。

1930年前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上升比较缓慢,到了20世纪70年代,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3以上。

中国在这段时间公共支出增长比较快,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增长也比较快。

如何解释这种发展的趋势呢?有四种主流的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理论。

第一个是比较著名的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是德国的经济学家、统计学家,他认为财政支出占GNP的比重的是不断上升的。

因为工业化经济的发展,必然是伴随着政府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张。

首先,劳动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使得经济主体之间的交往更加复杂,经济主体之间的摩擦增加,政府是我介入、保护、调节、管理经济的活动相应增加。

其次,收入提高和社会进步以后,民众对分配问题更加关心。

另外,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民众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需求层次也更高,对教育、文化、保健、福利等等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加,所以政府在这方面的支出也会增加,从而导致财政支出大幅度提高。

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因为经济增长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生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公共支出作为政府在经济中的一种重要参与方式,对于经济增长同样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公共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公共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公共支出可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当政府开展公共支出项目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

这样一来,原本处于失业状态或者低收入状态的人们得以参与这些项目,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增加了经济的生产活动。

2. 公共支出可以增加民生品质。

公共支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民生水平,包括投资于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

这些支出可以带来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多的机会,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增加生产力,提高经济增长率。

3. 公共支出可以缓释市场失灵导致的负效应。

市场失灵往往会导致经济活动的混乱和产品的浪费,而政府的公共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就扮演了调节市场的角色,通过对市场进行干预或者补偿,使市场能够更加有效地运转,最终促进经济增长。

二、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理论上,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被证明,但是在实际中,公共支出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下面是一些实证分析的结果:1. 研究表明,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

据菲丽普斯和史蒂芬罗尔森(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出的增加可以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这种影响呈现出长期的效应。

在这种长期效应下,公共支出产生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应更加显著。

2. 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并不相同。

草案(2009)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一样的。

对于基础设施投资,它对于促进产出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和促进技术进步方面的发挥更为显著,而对于社会保障投资来说则对就业机会的促进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公共支出规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公共支出规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公共支出规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公共支出规模的研究能够反映出我国政府公共支出在经济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支出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分析,发现虽然绝对额保持增长,但相对规模却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网【关键词】公共支出;规模;影响因素一、公共支出的相关概念(一)公共支出的概念公共支出,是指政府为完成其职能所安排的支出总和,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它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所造成的消耗。

公共支出反映的是政府的政策选择,代表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发生的支出。

(二)公共支出的规模公共支出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政府通过财政渠道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公共支出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共财政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介入程度和范围。

本文将从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两方面来研究其变动情况。

二、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变化分析(一)绝对规模分析公共支出的绝对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图2.1中给出我国自1978年至2014年的公共支出的绝对数额。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30多年来,我国的公共支出规模基本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在2000年以后,公共支出的增长非常明显。

(二)相对规模分析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指的是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它更能准确的表现其变动情况及公共支出在经济中的作用。

由图2.1中可以看出,我国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自1978年至现在呈现出一种先降后升的趋势,1995年是一个触底之年,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在这一年降到最低11.67%,1996年又开始逐渐回升。

(三)小结在对公共支出规模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公共支出的绝对规模是逐年增加的,并在近年来出现大幅增长的现象。

但是,从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来看,并没有呈现逐年增长的情况,而是一种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

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公共支出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政府为满足公众需求和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开支。

同时,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实现繁荣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

因此,研究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

公共支出可以促进经济活动和就业的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例如,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和港口等,可以提高全国范围内的物流效率,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通,进而刺激经济增长。

此外,公共支出还可以通过提供教育和卫生保健等公共服务,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从而增加劳动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公共支出也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过度的公共支出可能导致资金的过度集中,削弱私人部门的投资活动。

当政府过分依赖借债进行支出时,可能会增加国家债务负担,限制私人投资并增加经济不稳定性。

此外,政府过度扩张的行为,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下降,进而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政府需要在制定公共支出政策时进行平衡。

有效的公共支出政策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应该重视公共支出的质量和效益。

政府投资应该集中在能够带来长期经济回报和社会效益的领域。

例如,投资于研究与创新、教育和基础设施等领域,能够提高经济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

此外,政府在拟定支出预算时,也应该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其次,政府应该确保公共支出与财政稳定之间的平衡。

政府应该根据当前的经济状况和财政实力,制定合理的支出计划。

过度依赖借债进行支出可能会导致财政危机,影响经济增长。

因此,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积极控制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

第三,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民间投资。

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法律保护,激发私人部门的投资积极性。

通过减少政府干预和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政府应该注重公共支出的公正性和社会福利。

公共支出增长因素分析

公共支出增长因素分析

公共支出增长因素分析姓名:宋财华班级:经102-2学号:201053502203摘要:公共支出就是公共财政的支出,是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所安排的支出,按政府职能一般可以分为投资性支出、教科文卫等事业发展支出、国家行政费用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公共支出可以确保国家职能的履行,政府经济作用的发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可以支持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壮大。

一国政府公共支出规模反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公众对政府支出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这正如亚当斯密所言,在没有什么商业和制造业可言的国家,君主所处的境地,自然会使他奉行积蓄所必要的节约,在那种境地,就是君主的费用,亦不能由他的虚荣新所支配。

关键词:瓦格纳定律、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增长控制、预算公共支出增长的理论分析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支出干预经济,指导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社会就业,稳定物价水平。

一国政府公共支出规模反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面对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增长的公共支出,各国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

一、瓦格纳定律十九世纪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代表人物瓦格纳,经过对英、法、美、德、日等国公共支出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了规律性的结论: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公共支出的规模不断扩大。

他认为,国家有一个向公共领域扩张的明显趋势。

因为,伴随着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增加了公众或企业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第一,伴随工业化的扩张而引起的市场的扩张,市场规模扩大,参与人增多,众多市场中的参与人之间的关系亦愈加复杂,从而因产生的经济冲突和矛盾的增多而对商业法律和契约产生更加迫切的需要。

第二,政府增加公共支出以维护社会和经济的正常秩序。

其次,市场发展而带来外部效应等市场失效的问题,政府为纠正这些问题对资源配置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参与市场资源配置。

这必然导致公共支出的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阶段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提出,他们
认为公共支出的重点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变 化的,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支出重点
中期 (发展期)
成熟期 (大量消费期)
公共支出 社会基础设 公共投资作为私人 教育、保健、福
重点
施投资为主 投资的补充
利服务为主
1882年,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 纳(Adolf Wagner)提出了“公共支出 不断增长法则”,或称“政府活动扩张 法则”,又称瓦格纳法则。
他认为一国政府的支出与其经济成 长(也就是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国家所得 的增加)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
结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 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后来,其追随者伯尔德[英] 指出了公共支出增 长的原因,提出了“瓦格纳法则”的现代模式。
0
战前
战争
战后 时期
公共支出的“阶梯式增长”
内在因素,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政府不变更税率— —税收增加——公共支出增长。
外在因素:战争与灾难。具体表现为:战争和饥 馑等自然灾害发生——政府支出急剧增加——提高 税率或新设税种——战争和灾难过后政府不一定恢 复原有税率,有的新税会继续存在——公共支出的 持续增加。
6.3公共支出规模的控制
加强政府预算制度建设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20世纪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学家之一,全
球著名的现代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家,
被誉为现代财政学的真正开拓者之一,是 现代财政学之父。
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著作:
《财政交换理论》,1939年,经济学季刊; 《比例税与风险承担》,与埃弗塞·多马 (Evsey David Domar)合作; 《不同收入群体的税款的分布》:1948年的案 例研究,1951年,国家税务杂志; 《财政学原理》,1959年; 《财政学经典理论》,与A.T.匹考克共同主编, 1958年; 《比较财政体制》,1969年; 《财政理论与实践》,与佩吉·马斯格雷夫, 1973年; 《最大最小、不确定性和休闲之间的权衡》, 1974年,经济学季刊; 《哥伦比亚的税制改革》,1979年。
(1)瓦格纳所谓的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和保护职 能的扩大导致公共支出增长,其原因在于公共经 济对私人经济的替代作用增强; (2)瓦格纳认识到并直接指出了社会文化福利 支出的明显增长,特别是与教育和收入再分配紧 密相关的支出的增长; (3)瓦格纳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规 模扩大、私人垄断力量增强,政府必须抵消私人 垄断力量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或者取而代之。
中国
中国政府1990——2000年预算内支出(人民币亿元)
相对规模增长趋势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30年1940年1950年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04年
政府支出占GDP的比率(%)
加拿大 瑞士 英国
6.2 原因分析
政府活动扩张论 “阶梯式”增长论 非均衡增长论 发展阶段增长论
第6章
公共支出增长及其原因分析
6.1公共支出增长趋势 6.2公共支出增长原因 6.3公共支出增长控制
6.1公共支出增长趋势
绝对增长 相对增长
绝对规模增长趋势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90年
1993年
1996年
1999年
公共支出 增长趋势
公共投资占 社会总投资 的比重较高
社会总投资和政府 投资绝对数增长, 但社会总投资占 GDP的比重和政府 投资占财政支出的 比重趋于下降
政策性支出增长 快速度快于其他 方面的支出增长, 也会快于GDP的 增长速度
理查德·阿贝尔·马斯格 雷夫(Richard Abel Musgrave,1910年12 月14号-2007年1月15 日)。
阿道夫·瓦格纳(Adolf Wagner,1835~1917)
阿道夫·瓦格纳(1835~ 1917)是德国最著名的财税 学家,优秀的经济学家,是 社会政策学派财政学的集大 成者,资产阶级近代财政学 的创造者。
代表作有:
《政治经济学教程》(1876年) 《财政学》(1877~1901年)
“瓦格纳法则”现代模式的内容包括:
“阶梯式”增长论
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Peacock) 和魏斯曼(Wiseman)在20世纪60年 代初对英国公共支出的历史数据进行 了经验分析,提出了英国公共支出的 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的。 原因是公共收入的增长。导致公共支 出增长的因素有内在和外在两方面。
财政支出/GDP
财政支出 私人投资
因此,皮科克和魏斯曼认为,政府与国民一直处
在税收的博弈之中。这一博弈结果的关键是国民对 税收的容忍度。公民容忍的税收水平是公共支出的 约束条件。
非均衡增长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 产率的状况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做出解释。
他将国民经济部门区分为生产率不断提高和生产率 提高缓慢两大类别,前者被称为进步部门,后者被称 为非进步部门。两个部门的差异来自技术和劳动发挥 的作用不同,在进步部门,技术起着决定作用;在非 进步部门,劳动起着决定作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 况下,生产率偏低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着进步部门 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换言之,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 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