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内容

合集下载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课程的安排下,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野外综合实习。

实习地点为一个位于山区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丰富,有着多种植被和动物种类。

通过这次实习,我旨在深入了解野外生态环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加深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

1. 野外生物调查,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野外生物调查活动。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的鸟类、昆虫和植物,并了解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况。

这些调查让我对野外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野外生态监测,我还参与了一些野外生态监测的工作,包括水质监测、土壤监测和气候监测等。

通过这些监测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使用专业设备进行野外监测,并学习了如何分析监测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

3. 野外生态修复,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还参与了一些野外生态修复的工作。

我们对一些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了修复,包括植树、清理垃圾和恢复植被等工作。

这些工作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让我明白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对野外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其次,我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了如何进行野外生物调查、生态监测和生态修复等工作。

最后,我也加深了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四、实习体会。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自己作为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对待自然环境。

同时,实习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决心。

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五、总结。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将把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牢记在心,不断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_1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_1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实习的目的:(1)掌握常用的常见科120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中文名、所属科(2)强化韧劲、磨砺意志(3)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实习的意义:认识了常见的15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所属科与中文名,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二、实习的时间和地点地点:吉林市马虎头山左家自然保护区时间:6月21日至25日三、实习的内容(1)对野外植物的识别,包括归属的科与形态特征(2)压制标本的方法、注意事项、植物的保色等(3)写实习报告(4)老师考察学习的情况四、实习的体会6月21日,我们各小组分批在校园内、校园外采集植物。

6月22日,我们离开了学校到马虎头山跟随老师一起采集。

在山上我们开始一次论理联系实践的活动。

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挖植物、标序号并进行记忆。

认识了一百多种常见植物,并从植物的特征等区分了外形较相似的物种,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了基础。

有趣的实习活动使我们学习并快乐着。

在马虎头山上,我们艰难的往上爬,寻找着每棵具有特点的植物,然后老师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好学的同学们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负责采样品,有的负责贴标签,有的负责记录…..植物各种,我们时而闻气味,时而观察花序,时而比较果实和叶子;平常人看来是一棵棵野草,在我们眼里却是一个个宝贝,她的科、种和特征都被老师们描述的淋漓尽致!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不怕爆烈的太阳,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种虫子,不怕长途跋涉的辛苦,我们互相说着话、互相关怀着,想想李时珍,我们这些又算什么呢。

为着更好地辨别各个物种,为了能学的更多,我们谁也没有怨气过!最后我们爬到山顶了,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成功的喜悦冲淡了我们的疲惫,大家一起吃着、玩儿着,很是开心。

在短短的一周实习中,我们感到时间的匆忙,在稍纵即逝的光阴里,我们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药学领域下做出贡献呢?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活动都是按组各自进行,紧张但十分有序;学习中我们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中我们认识到经验继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老师和工具书,我们会一直手忙脚乱!在数不胜数的植物中,我们遇见了非常漂亮的花、草,在强大的生态自然里,她们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伟大啊!我们,一棵等待进化的小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沐浴;实习让我们开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学不完的书。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

在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野外综合实习,实习地点为一
座位于山区的农场。

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农田耕作、动物饲养、植物种植以及野外生存技能的学习。

二、实习内容。

1. 农田耕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农场的耕作工作,学习了
如何使用农具进行土壤松土、施肥、种植作物等基本农田耕作技能。

2. 动物饲养,我还参与了农场的动物饲养工作,学习了如何给
牲畜喂食、清理畜舍、照顾动物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植物种植,在农场的果园和菜园,我学习了如何种植果树和
蔬菜,包括土壤处理、播种、浇水、施肥等技术。

4. 野外生存技能,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学习了一些野外生存技能,比如搭建帐篷、生火、野外取水等。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农田耕作、动物饲养和植物种植的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野外生存技能的学习也让我对野外生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我在野外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实习感想。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增加了我的实践经验,还拓宽了我的视野。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将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对我的人生和职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永远怀念这次难忘的实习经历,感谢实习期间给予我的一切。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野外环境中的生态系统、地质地貌、动植物种类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地点。

本次实习地点选择在某某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地质地貌特点,是进行野外综合实习的理想场所。

三、实习内容。

1. 野外生态系统调查,学生们分组进行了野外植被调查和动物种类观察,记录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情况和动物的生态习性。

2. 地质地貌考察,学生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实地考察,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学习了地质地貌图的绘制方法。

3. 野外生存技能培训,学生们接受了野外生存技能的培训,包括野外定向、野外求生、野外救护等内容,提高了他们在野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4. 自然资源调查,学生们对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当地的植物、矿产、水资源等情况,为保护区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

四、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学生们深入了解了野外环境的特点和野外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生们也在实习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五、实习感想。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珍惜自然资源,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尽一份力量。

总之,本次野外综合实习对我的成长和学习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将会把所学所感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旨在让实习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野外生存技能、野外急救知识、野外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培养实习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

1. 野外生存技能,学习如何搭建帐篷、生火取暖、采集食物和水源等基本野外生存技能,并进行实际操作。

2. 野外急救知识,学习野外急救基本知识,包括处理伤口、骨折、中暑等常见野外急救情况,并进行模拟演练。

3. 野外环境保护,了解野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垃圾、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知识,并进行实地考察。

三、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实习生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野外生存技能和急救知识,还深刻认识到了野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实习生们在实习过程中,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自身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感想。

在野外综合实习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也意识到了自己在野外生存方面的不足之处。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很多实用的野外生存技能和急救知识,也更加珍惜和尊重大自然。

同时,和同学们一起面对野外挑战,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实习建议。

建议学校在今后的野外综合实习中,增加更多的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体验野外生存技能和环境保护知识。

同时,也建议加强对野外急救知识的培训,提高学生们在野外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总之,本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类似的实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在野外生存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能力。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活中,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习可以让学
生更好地了解职场环境和实际工作内容,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野外综合实习,
这次实习为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
和成长。

二、实习内容。

在野外综合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一些野外生存技能的学习和
实践,比如搭建帐篷、生火、野外取水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
了如何利用周围的资源来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生存能力。

同时,我还学习了一些关于野生动植物的知识,了解了它们的生态习性和
保护方法。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一些实用的野外生存技能,还锻
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野外环境中,团队合作是
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需要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而且在野外
环境中,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意外情况,需要我们随机应变,这也
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四、实习总结。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不仅让我
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
不足之处。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不
断学习和成长,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我希望
能够从事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工作,为保护环境和野生动植物做出自
己的贡献。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我一定能够实现自己
的梦想。

2023年10月大学生野外实习报告(3篇)

2023年10月大学生野外实习报告(3篇)

2023年10月大学生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1.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实习正是理论知识与实地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从理论到实际,用哲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次飞跃。

我们有了理论知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很高的分析实际眼前的问题,只有把学到的理论应验于实地,用理论来知道实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了解地貌学。

这种从理论上的认识到真正亲临现场去分析问题,就是一次飞跃。

因此,作为一个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学生,应该把实习看成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把自己对每一种地貌类型的认识看成是自己在认识论上的一次飞跃。

这次实习无疑巩固了地貌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热诚,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上的一些问题,提高同学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

2.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3地点肇庆市七星岩公园三水木棉围岗美东岗村三榕峡公路旁二肇庆地区主要地貌类型第一天,经过几个小时从珠海到肇庆的车程,在白土镇安顿好,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到这里的七星岩公园,考察七个秀丽的喀斯特石峰。

由于地质运动,在七星岩附近形成了一个褶皱背斜山脉,正是由于肇庆地处亚热带,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重,尤其是流水侵蚀,这些岩石的抗蚀力都比较弱,因此背斜被破坏,部分岩石受风化成土,最终土山出露和石山形成当地低矮的地形。

再由于进一步流水侵蚀,成排的背斜谷地两侧开始形成今天的七座石灰岩山峰。

七星岩风景区具体由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七座喀斯特奇峰以及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等五个大湖组成。

七座岩峰布列,矗立在____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

大学生野外实习报告

大学生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野外实习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野外实习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本次野外实习是在我国某著名山脉进行的,为期两周。

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质学、生态学、气象学等专业知识,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野外作业。

二、实习目的1. 深入了解野外实习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 拓宽视野,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实习内容1. 地质学实习在地质学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地层、岩性、构造等方面的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测量、记录等方式,了解了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掌握了地质填图、地质剖面图绘制等技能。

2. 生态学实习生态学实习让我们了解了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植被调查、土壤调查、动物调查等,掌握了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 气象学实习气象学实习让我们了解了气象观测、气象要素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气象观测、气象数据分析等,提高了自己的气象观测和分析能力。

4. 实地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了解了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貌景观。

5. 野外作业野外作业主要包括地质填图、地质剖面图绘制、植被调查、土壤调查等。

通过野外作业,我们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实习成果1. 完成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掌握了地质学、生态学、气象学等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3. 学会了野外实习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4. 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5. 增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总结阶段

实习总结在野外工作结束返校后进行。首 先要对野外记录及搜集到的文字资料等进 行认真地整理和分析;对野外搜集到的大 量数据资料,进行清理、统计和分析;对 野外绘制的专业地图、剖面图等进行检查、 清绘与整饰;对野外摄影进行洗印与扩印;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整理,并抓紧进行必要 的室内分析与测试。

野外实习内容


明确每天的实习目的、任务和路线; 定点实习时,首先要在地图上定位; 野外的观察、测量与测试,包括沿途观察、路线 考察、实习点上的观察与测量、野外填图、样品 的采集与测试、摄影与素描等; 调查访问,包括拟订调查访问的提纲与表格; 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对实习区认识的主要结论。
野外考察,做到“五勤”




腿勤:上山主要到夷平面上看,不能在山 脚上望山顶线齐平即算是一级面;走险径 主要找露头看地质构造; 眼勤:多观察、善于发现问题; 手勤:摸、采、碾、压、记; 脑勤:多思考、多比较、多分析; 口勤:多提问题、互相切磋、开展讨论。
野外考察注意事项


食无定时,睡无定处,相当艰苦,安全第一; 野外情况复杂,要时刻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 地段活动,登山涉水,要注意上下游的变化,任 何情况下不能一人单独进行野外活动,以防不测。 实习队是一个整体,要防止掉队发生; 大家除了学习上互相切磋之外,生活上也要互相 关心、互相照顾,注意食物安全; 遵守纪律,不能破坏农田和植被。挖掘剖面,注 意填坑复原。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 李下不正冠”。
现在有些学生怕苦,乐于收集现成 材料,写文章也就不免炒冷饭,缺乏新 意。就像动物园中的老虎,不须自己捕 食,也失去了捕食的本领。这样,肯定 是成不了大学问家的 。
—李吉均
2004年野外实习计划
野外实习目的和意义 野外实习的主要阶段 实习区域和实习路线
实习报告编写要求
一、野外实习目的和意义
二、野外实习的主要阶段
结 论 综合分析 内业整理 野外调查 野外工作准备
总结阶段
野外工作阶段
准备阶段
计划制定工作
图1-1 野外实习的一般过程
(一)准备阶段ຫໍສະໝຸດ 确定野外实习的地区、路线和主要实习点 ; 实习地区的文献资料包括图件的收集与分析; 进行野外预查 ; 野外实习计划 ; 准备必须的仪器用品和一套完整的地形图 ; 建立实习队组织 ,专业指导教师的人数一般为2-3 人,每次考察均提前成立教师指导小组,以便共 同研究野外考察中的有关问题; 介绍实习地区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实习内容。
(二)野外阶段

实习方式:路线考察与定点观测相结合,或点线 结合的格网式综合考察;开放式研究型实习。 实习内容: 在任何一个地区的考察都会受到那里 地理环境或地理现象的限制,所以野外考察的具 体内容很难做出完全统一的规定。一般是以培养 学生掌握野外工作的方法为主要目的,即根据教 学计划的要求和实习地区的实际条件,进行某些 重点内容的野外观察和调查。

野外考察是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技能之一(掌 握在野外进行水文测验、土壤调查等工作 方法); 野外考察是获取第一手科学资料的重要途 径(地理学家=思想+资料+方法),是科学 研究的第一步;

野外实习目的和意义

野外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是学习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过程 (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环节之一 。“书本得 来终觉浅”,在课堂上听讲,课下看教科 书、笔记,往往头头是道,但许多知识如 过眼烟云,不久就忘却了。只有到野外观 察地理事物,对比分析,才能得到深刻的 印象,真正体现出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总结阶段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要对实习地区进行 系统的区域综合分析。主要包括:实习区 地理位置的分析,实习区地理现象的描述, 对类型、区域分异及其内部联系的描述和 分析,对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的形成因素、 动态过程及发展历史的描述和分析,对资 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的分析等等。明 确实习取得的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实习区域选择


已有一定基础和研究积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高年级 同学根据实际定位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曾集体撰写 “祁连山、天山冰雪积累消融与开发利用”、“冷龙岭冰 川与冰缘区小气候”等论文,得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结论。 在1961年5月日至6日举行的地质地理系科学讨论会上,青 年教师与学生提交的论文占有较大比重,且多是在野外考 察之后写成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省治沙研 究所、民勤治沙站等科研单位给予指导。 实习基地建设:1、兴隆山-马寒山课间实习基地;2、三 大自然区过渡带国家地学实践教学基地:西秦岭-六盘山、 祁连山、青海湖、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问 题突出)。
三、实习区域和实习路线
西北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一)实习区域选择


特定区域长期的野外考察: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多数 美国地理学家的专业方向步入双重化,即同时从事一种专 题和一个区域的研究。英国的B.H.Farmer要求地理学者具 有献身精神:“要终其一生立志献身于一个特定的地区, 成为这一区域的专家,才能做出成绩来”。俄罗斯地理学 家谢苗诺夫斯基,一生致力于研究天山,学术造诣很深, 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果,后来干脆改名为谢苗诺夫-天山 斯基; 三大自然区域过渡带、以祁连山东段为中心的石羊河、大 通河及庄浪河流域 。地处我国大陆部分的地理中心,是 我国唯一兼有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 青藏高寒区)的地带,自然景观的类型多样,区域分异极 富特色
野外实习任务



科研培训项目:获兰州大学地理学国家理 科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培训项目资助的同学, 还可在实习的基础上就某一专题开展进一 步的研究; 毕业论文选题: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毕业论文的选题; 完成课题任务
毕业论文选题


野外实习期间有所发现,而前人没有报道 过的问题; 有争议的自然地理学问题; 对前人工作成果有不同看法的问题等。 诸如马雅雪山古冰川遗迹研究、石羊 终端湖泊面积复原、利用古沙丘重建古风 向、石羊河流域生态需水量与水资源合理 配置、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