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农药环境讲义毒理学绪论

合集下载

环境毒理学精选全文

环境毒理学精选全文

研究方法
1. 整体试验 2. 体外试验 3. 调查研究:以已有试验结果、已有知识为基
础,采用医学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
体内实验法多在整体动物进行,也称整体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
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可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
一般的实验动物有: 狗
小鼠
大鼠
家兔
豚鼠
仓鼠
按照染毒时间的长短:
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一次或24小时; 亚急性毒性试验(subacute toxicity),15-30天; 亚慢性毒性试验(subchronic toxicity),1-3个月; 慢性毒性试验(chronic toxicity),6个月-2年, 低剂量反复染毒
按照实验目的的不同:
繁殖实验、蓄积实验、代谢实验及“三致实验”
体外实验法:
植物、微生物、动物体外试验(器官、组织、 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试验)
调查研究
为了将动物实验的结果,在人体上进行论证,有 时需要进行人群调查.
实验动物的毒理学实验资料外推到人 群接触的安全性时的不确定性
1 实验动物和人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敏感 性不同,有时甚至存在着质的差别
3 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和 人可能的暴露途径基本一致。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方向
1、多种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联合作用 2、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及
其引起的生物学变化 3、进一步研究致畸作用的机理 4、早期观察的敏感指标:环境污染物对动物
神经功能、行为表现、免疫机能的影响 5、环境污染物化学结构与毒性作用的关系 6、由细胞水平研究提高到分子水平

农药环境毒理学:第一章 绪论

农药环境毒理学:第一章 绪论
environment clean
A. Pesticides
a) 农药是指在生产中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消除杂草、促进或控制植物生长的各种药 剂。
b) 农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真菌剂和植 物生长调节剂等。
一些主要指标
大鼠 1 次口服 LD50(mg/kg) 大鼠经皮 LD50(mg/kg) 大鼠 2h 吸入 LD50(mg/kg)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of Pesticides
农药环境毒理学
Tramadol in plants and environment of Cameroon
Tramadol- 曲马多 Sarcocephalus latifolius –茜草科植物
Tramadol was recently found in roots of Sarcocephalus latifolius and other plants as well as in soil and water in Northern Cameroon, which has led to an extensive discussion on its natural or synthetic origin.
我,
(姓名),
级,
专业,选修《农药环境毒理学》课程学分;严格遵
从学生手册要求,参加并完成课程作业和测试,坚
守自我诚信。
签ne I.Pesticides and Problems II.Environmental Impact III.What should you do to keep our
• Total Credit Hours: 32 • Drop in 2 weeks • Lecture: 15 x • Language: 2/3 English,1/3 Chinese (??) • Evaluation

第1章__毒理学绪论

第1章__毒理学绪论


1986年4月26日凌晨, 位于苏联乌克兰加 盟共和国首府基辅以北130公里处的切尔诺 贝利核电站发生猛烈爆炸,反应堆机房的 建筑遭到毁坏,同时发生了火灾,反应堆 内的放射物质大量外泄,周围环境受到严 重污染,造成了核电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 的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共有4个功率均为100万 千瓦的核反应堆,其发电量占乌克兰总发 电量的50%,并向大多数东欧国家提供重 要电力。但该核电站的反应堆是20世纪70 年代引进的水冷式石墨慢化反应堆,铀燃 料棒放在一大堆石墨中,由石墨有效地控 制反应的速度,从而产生推动涡轮机的蒸 汽。

2013-12-24
41
Casarett 和 Doull 1975年编写了第1 本现代毒理学教材
第二节 毒理学发展简史
/historyoftox/index.php
2013-12-24 43
毒理学的3个发展阶段
1. 2.
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 启蒙时代毒理学

2005年
苏丹红 ,辣椒、 丙稀酰铵,炸土豆 啤酒中甲醛,甲醛除去酒中絮状物 牙膏 三氯砷 哈尔滨水污染,苯 特富龙,teflon,所有碳氢树脂的总称,包括 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及各种共聚物 。杜邦公司。全氟辛酸铵

2006

甘肃徽县 血铅超标,截至11日,因血铅超标问题住 院的徽县水阳乡群众共179人。其中14岁以 下171人,14岁以上的8人。
1423年,明朝周满船队的放射事件。澳大利亚伽比鲁漫 游者矿区是世界最大的铀235储存地之一,铅是铀235自 然衰减物。由于采铅,周满舰队的死亡率为90%。
46

2013-12-24
转基因食物是安全的吗?
食品,是一类很特殊的消费品,是所有人必须 消费的,终生不断. 担心:1)遗传工程育种与传统育种;2)插入的 外源转基因是否长期稳定从而发生”非预 期效应”;3)长期食用转基因食物;4)作为主 食和添加剂的转基因事物是否一样;5)会引 起过敏反应吗;6)吃进食物中的转基因DNA 有危险吗

1-3-药物毒理学绪论

1-3-药物毒理学绪论

第一章药物毒理学绪论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中毒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也是药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是研究药物对生命有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是毒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一门与药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密切相关和交叉的药学边缘学科。

第一节毒理学概述毒理学 (toxicology) :传统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现代毒理学:以毒物为工具,在实验医学和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为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

一、毒理学简史:(一)古代与中世纪毒理学✹萌芽 5000前(3000-2000 B.C),有文字记载约3500年历史。

✹最早的毒物研究开始于1500 B.C,人类最早的医书、古埃及的《埃伯斯草文稿》已记载了700多种的毒物和药物,如毒芹、铅和锑等。

✹公元50年希腊医生迪奥斯克理德斯(Dioscorides)所著的《药物论》,把毒物分成动物、植物和矿物,描述配图,成为之后16世纪毒物的主要资料。

✹我国明朝初的《本草纲目》等也记载了有关毒物。

如砒石、钩吻、乌头、番木鳖等。

(二 )启蒙时代毒理学✹产业革命前由于社会上中毒、误服——法医毒理学化学药物的合成——药物毒理学✹产业革命后(19世纪)工业革命快速发展,职业中毒——工业毒理学(三 )现代毒理学✹二次世界大战药品、农药、工业化学物生产的大量增加,毒理学研究亦应运而生。

✹ 20世纪20年代许多药物毒性事件的发生,形成了毒理学研究的雏形:砷中毒、氨基比林退热、 2,4二硝基酚减肥、磺胺事件等。

✹ 20世纪50年代,FDA对毒理学的职能开始加强✹ 20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极大地推动了毒理学科学的发展。

1.现代毒理学特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研究机构应运而生。

✹研究内容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环境毒理学绪论培训课件

环境毒理学绪论培训课件

环境毒理学绪论
17
三、生态毒理学de基本框架
五. 生态毒理学de分支学科
•理论生态毒理学 •实验生态毒理学 •应用生态毒理学
•工业生态毒理学 •农业生态毒理学 •矿区生态毒理学 •城镇生态毒理学
生态 毒理学
•大气生态毒理学 •水生生态毒理学 •陆生生态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绪论
•植物生态毒理学 •动物生态毒理学 •微生物生态毒理学 •分子生态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绪论
25
四、生态(环境)毒理学de社会学领域
二. 管理:
❖ 对环境退化de一般性认识始于二零世纪六零年代,并在七零 年代得到较快发展,环境问题受到公众de关注,很大程度源于环 境运动de成功,它作为一种破坏形式与人类de经济行为联系在 了一起.(区域性管理) ❖ 到二零世纪八零年代,许多局部污染源和点源都已被发现并得 到控制.随着人们对污染成因和影响de深入理解,以及其带动de 工程和分析化学技术de提高,许多污染严重de点源向大气和水 体中de排放已经受到相关法规、法令和排污许可等de制约. (国家层面管理) ❖ 在过去de二、三十年中,国与国之间缔结关于环境保护方面 de友好条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际化管理)
三.一 呼吸、皮肤接触 三.二 饮水 三.三 饮食、食物链转移
环境毒理学绪论
9
几种污染物de人体健康效应
环境毒理学绪论
10
三、生态毒理学de基本框架
❖ 一. 基本框架
人体健康核心 论
个体生态毒 性为中心
生态
?
毒理学
?
生态健康核心 论
系统生态毒 性为重点
环境毒理学绪论Leabharlann 11三、生态毒理学de基本框架
❖ 二. 基本内涵

第一章生态毒理学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生态毒理学绪论ppt课件

23
日本米糠油事件
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 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
• 对后代的影响 ——米糠油事件,女性育龄患者的孩子,头
胎多为流产、畸形(黑体婴、鬼齿)、行 为异常、智力不足
日本的水俣病—甲基汞中毒
《入浴的智子》
日本的骨痛病—铬中毒
2.生态毒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复杂性
1.阐明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
Paracelsus(1493-1548,瑞士) 化学品低剂量时可以治疗疾病,
但高剂量时就变成了毒物。
1567年,《矿工肺尘病和矿工的其他疾病》发表 ---- 开创职业毒理学研究
暴露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大 死亡
疾病
暴 露
失代偿状态
亚临床变化
剂 量
代偿状态
生理学反应
可逆状态
体内环境污染物负荷增加 小
污染规模和影响区域的扩大
污染物种类增多、流域或跨国界污染、全球性环境影响
效应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急性毒性、慢性毒性、食物链转移、 “三致”作用 多种生物同时受累
稀释模式
飞返模式
公害病 放射线(核素暴露)等
15
2. 毒理学的历史沿革
经典毒理学
生态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
• 古代:利用动物毒汁或植物提取物用于狩猎、战争或行刺 。
人口问题 产业规模扩大 资源过度开发 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公害病
生态系统破坏
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资源保护
3
核污染、生化和化学武器
4
海洋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成海洋 生态噩梦
5
海湾战争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环境脆弱带
被代替几率大,竞争程度高 可恢复原状机会小

毒理学第一讲 绪论 基本原理

毒理学第一讲 绪论 基本原理

第一章 药物毒理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毒理学概述 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X enobiotics )对生物有机体毒性作用性质和机理的一门学科。

早期毒理学:研究不同毒物的使用,着重毒物对机体的急性危害或致死作用★ 外源化合物(X enobiotics ):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包括药物、农药、食品添加剂、化工产品及环境化学物等。

内源化学物:是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毒理学:是研究毒性物质对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发生、机制、结果以及危害因素的科学。

主要用于对外源性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药物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已广泛体现在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及临床合理用药。

●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 ):是研究药物对生物有机体毒性作用性质和机理的一门学科。

药物是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其特殊性在与药物具有明显的两重性, 它一方面可以解除人们的病痛,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化学异物,可能会对用 药的有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 )。

药物毒理学工作者即研究、分析和阐述药物对机体的这种损害作用。

药物毒理学的研究目的1、了解药物的毒性反应确定药物毒性作用的剂量,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剂量依据,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关键取决于剂量。

16世纪 瑞士 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 )All substances are poisons :there is none that is not a poison. The right dose differentiates a poison and a remedy.在新药开发阶段有助于评价一个新药是否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倘若一个新化合物其治疗剂量与毒性剂量十分接近,则开发成新药的价值就几乎不存在了。

《毒理学绪论》课件

《毒理学绪论》课件

生殖毒性与发育毒性实验
总结词
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实验是评估化学物 质对生物体生殖和后代发育产生的毒性 作用。
VS
详细描述
生殖毒性实验关注化学物质对雌性动物生 殖系统的影响,如受孕率、胚胎发育和生 殖器官的变化等。而发育毒性实验则关注 化学物质对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影响,如畸 形、生长迟缓和行为异常等。这些实验有 助于了解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殖和后代健康 的潜在风险。
一些毒物具有强烈的挥发 性,如苯、甲醛等,容易 通过呼吸进入人体。
水溶性
一些毒物易溶于水,如重 金属离子,容易通过饮水 进入人体。
脂溶性
一些毒物易溶于脂肪,如 有机氯农药,容易通过食 物进入人体。
毒物的来源与接触途径
环境来源
生活暴露
空气、水、土壤中的污染物,可通过 呼吸、饮水、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
亚慢性毒性实验与慢性毒性实验
总结词
亚慢性毒性实验和慢性毒性实验是评估化学物质长期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作用。
详细描述
亚慢性毒性实验通常为期3个月,而慢性毒性实验则长达1-2年。通过这两种实验 ,可以观察到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长期影响,如生长、繁殖和疾病的发生率等。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预测化学物质对人类的潜在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毒理学目的
毒理学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通过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 体的毒性作用,评估其安全性,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毒理学的研究领域
化学物质毒性研究
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危害,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 致畸性和生殖毒性等方面的研究。
物理因素毒性研究
研究物理因素如辐射、噪声、振动等对生物体的危害,以及电磁辐射 、紫外线等对人体的影响。
障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唤醒了人们的环境保 护意识。
1970年, 美国成立国家环保局(US EPA),开始对包括农 药在内的产品进行全面的环境监测,这就标志着农业与 农药的两极关系逐渐演变为农业-农药-环境的三极关系, 农药不但要促进农业的发展,还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 求。
1.4 农药与环境 (Pesticide and environment)
1.3 农药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of Pesticide和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效应, 目的是了解农药产生负面效应的成因,进而提出控制农药 污染的措施,达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Site/Mode of Action
Photodecomposition
Ground water
相关学科 ❖毒理学 Toxicology ❖环境毒理学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生态毒理学 Ecotoxicology ❖农药毒理学 Toxicology of Pesticides
❖ 毒理学:毒理学是研究化学及物理因素对生物有 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1.4.2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农药水污染有以下几种途径: 近水道农药喷洒,下水道排水; 来自使用农药区域的径流; 不规范的处理农药容器; 在田间渗水坑处理废农药不得当; 清洗喷洒和贮存农药的设备或被农药污染的设备; 农药泄漏; 农药污染的土壤淋溶; 大气污染物的干湿沉降等。 水体产生农药污染,最终通过生物链影响人类。
Absorption & desorption
Volatilization
Metabolism
Drifts
Crop Removal
water
Chemical decomposition
Adsorption
Biological degradation
Leaching
Environmental compartments (air, soil water, organisms) Biological processes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limination, intoxication, bioconcentration, Cfloawpillardyetoxification) Chemical processes (volatilization, adsorption, desorption, hydrolysis, solubilization, photolysis)
例如, 北京地区大气中就检测出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70种, 半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60 种,其中农药25种之多,包括 艾氏剂、狄氏剂、滴滴涕、氯丹、硫丹、多氯联苯 等。其 他南方农业地区因气温高,问题更为严重。
1. 4. 1 农药对空气的污染
大气中的农药可随风长距离地迁移,由农村到城市,由农 业区到非农业区,甚至到无人区。 一是通过呼吸影响人体或生物的健康; 二是通过干湿沉降,影响地表水体与植物。特别是污染还 影响到不使用农药的地区,使得整个地球没有一片净土。
这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农药在环境各 要素中的行为怎样?
农药对环境生态与人体健康的危害怎样?
如何减少和防止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要解决的重要 问题之一。
1. 4. 1 农药对空气的污染
有些农药带有挥发性(如蒸熏剂溴甲烷、1,2-二氯丙烯等) , 在喷洒时可随风飘散,落在叶面上可随蒸腾气流进入大气, 在土壤表层时也可经日照蒸发到大气 中,大风扬起农田的 尘土也带着残留的农药形成大气颗粒物,飘浮在空中。
❖“Toxicity depends on dose” ❖ 主要研究内容: (1)毒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和有关影响因
素; (2)毒物的毒性研究与评价方法; (3)毒物对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作用机制; (4)毒物对机体危害的防护措施
1.4 农药与环境 (Pesticide and environment)
1.2 农药发展的三个时代
即天然药物时代、无机农药时代和有机合成农药时代。
约在19世纪中期,三大杀虫剂植物除虫菊、鱼腾和烟草作 为世界性商品开始在市场上销售,这就是所谓的天然药物 时代;
随后出现无机的砷酸铅、砷酸钙以及硫酸烟碱的工作生产, 这标志着农药已成为化工产品的初始阶段。19世纪末,从 石灰硫磺合剂的广泛使用起,到法国米拉代尔(P.M.A. Millardet)发明波尔多液,表明农药开始进入科学发展阶 段。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农药仍停留在天然药物 与无机农药时代。
20世纪40年代前后,农药进入有机化合物时代,标志性的 事件是1939年,瑞士化学家缪勒合成了双对氯苯基三氯乙 烷,即滴滴涕(DDT)。
70年代农药又全面进入高效化时代。与20世纪40~60年代 相比,现代农药的品种在不断更新。根据英国著名的《农 药手册》(The Pesticide Manual)收录的商品农药品种统 计,1974年为 520种, 2000年为812种,扣除淘汰的净增 品种为514种。与1974年的520种相比,发展是迅速的;而且 新增品种多为新功能、新作用机理、新化学结构(或活性 物)、低毒、高活性的,其活性强度比30年前的品种高1~2 个数量级,每亩用量低于10g甚至1g,大大降低了农药的 使用量。现在化学合成农药仍是当今农药发展和使用的主 流。
第1章农药环境毒理学 绪论
精品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发展概况(Survey of the Pesticide Development)
何谓农药? 美国“经济毒剂”(economic poison), 欧洲 “农用化学品”(agrochemicals)。 “生物合理农药”(biorational pesticides)和“环境和谐农 药”(environmental acceptable pesticides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pesticide)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定义,农药就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控 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害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 调控植物和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来源于生物及其他天然 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