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电阻测量

直流电机电阻测量
直流电机电阻测量

THE TECHNICAL MENSURATION OF ASYNCHRONOUS ELECTROMOTOR

二、直流电动机的技术要求

THE TECHNICAL DEMAND OF DC-ELECTROMOTOR

1.温升性能

拖动提升机用的ZD系列直流电动机的环境温度不超过40 ,电动机各部分的最高允许温升不得超过表(6—7)规定。而滑动铀奉的晕高允许洱寞不超过80~C…滚动轴承的最高允许温度不超过站写,对于采用强迫通风的电动机,需要符合制造厂规定的通风技术要求

2.安全性能

直流电动机的安全性能是指绝缘性能,换向性能,振动容

差等。

1)绝缘性能

直流电动机在热态时绕组绝缘电阻的要求与交流异步电动机一样,但对于四极以上的直流电动机匝间绝缘强度试验的最高电压不应使相邻换向片间的平均电压超过24伏。

2)换向性能

直流电动机产生火花的原因是复杂的,不仅仅由于电磁原因,在很多情况下是由机械和化学等原因所引起的。发生火花是直流机换向性能不良的直接表现,当火花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妨碍电机正常运转。但是,也不必要求绝对没有火花,因为电刷下只有微弱的火花时,电机的正常工作不会受什么影响。

根据技术标准的规定,火花等级见表6-8。

直流电动机的换向性能要求当电动机运转在空载至满载的整个过程中,其火花应不大于1.5级。

对于ZD系列通过规定的过载电流时,应不大于2级。

系列电动机,在发热情况下,电动机接近额定转速,额定电压,力对于

Z2

矩过50%肘,历时十分钟,其火花不超过2级,此时电动机应不致损坏或发生有害变形,并无局部过热现象。

3)振动容差

对ZD系列电动机的容许振动值不超过表6-9的规定。

对于Z2系列电动机的振动(两倍振幅值)应不大于表6-10规定。

3.运转性能

电动机的运转性能是指电动机运转中对效率、速度调整率,电流过载倍数等技术参数的要求。

1)、电动机效率容差

如8-8

系列电动机效率容差规定如下:

对于

Z2

用直接法测定效率时,为

,最小为

(1-ρ)

用间接法测定效率时,额定功率在50千瓦及以下者为(1-ρ)。额定功率在50千瓦以上者为(1-ρ)

ρ——电动机效率的保证值。

2)电动机的速度调整率

对于ZD系列电动机的速度调整率,其容差为保证值的±20%,但最少为±2%。

对Z2系列电动机,当负载由空载增加到满载时,其速度调

整率Δn%不超过表6-11规定。

直流电动机技术的测定

THE TECHNICAL MENSURATON OF ASYNCHRONOUS ELECTROMOTOR

三、直流电动机的性能测定

THE MENSURATION OF DC -ELECTROMOTOR PERFORMANCE

1.电枢电阻测定

测量绕组直流电阻时,应同时测量被测绕组的温度,绕组温度与周围冷却介质温度相差不大于±3℃,绕组温度可用膨胀式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或热电偶式温度计进行测量。如绕组温度不能直接测量,则在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之前,应将电机在空气中静置下列时间:

额定功率在10千瓦以下的电机,不少于5小时,

额定功率在10—100千瓦以下的电机,不少于8小时;

额定功率在100~1000千瓦以下的电机,不少于16小时。

在测量串激绕组、换向极绕组等的直流电阻以前,应先检查绕组连接点接触情况是否良好,因为电枢绕组的电阻一般很小,但连接点较多,如果接触不良,则容易产生误差。

电枢电阻的测定方法有两种,即电桥法,伏安计法(电流表和电压表法)。电枢电阻一般较小,当其小于1欧时常用双臂电桥。但应注意,电桥法测量时,会出现电刷接触处的过渡电阻的影响,使绕组各并联支路内电流分布不均匀,使其测量误差增大,因此一般不主张用电桥法测量电枢电阻。

伏安表法是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应注意要选取稳定的直流电源作为测量用的电源厂被测绕组应当与可变电阻器、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应直接接在被测绕组的出线端上,电压表与被测绕组的连接应有良好的接触,测量时电流表与电压表读数应同时读出。

在测量以前,应注意切断电枢电路与激磁绕组电路的电源。并将激磁绕组短接,以免在接通或切断测量电流时产生感应电动势。除此之外,防止供给电枢试验电流时可能产生转动等现象。

测量时,应先将电压表断开,当线路电流稳定以后才可将电压表接入。在测量完成后,应先断开电压表,而后再断开线路电流。

在测定电枢绕组的直流电阻时,被测绕组中的电流数值不应大于绕组额定电流20%,同时仪表读数应尽快的读出,以免因绕组发热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时,每一电阻应在三种不同电流数值下测量三次。而电阻实际数值应取三次测量数值的算术平均值。对同一电阻每次测量数值与其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2%。

为了校验设计值和计算效率及电压调整率而测定电枢绕组直流电阻,为此而将电刷自换向器上提起。测量电阻时,应按照电枢绕组的型式依下法进行。

1)在缺乏绕组数据时(即绕组型式,是否有均压接线及其数目等)或不可能确定这些数据时,该法特别简单,并可应用于所有各种绕组。如图6—32所示。电压表的接线端于接到一对金属的触针上,用它来接触互相间隔一极距,并压在不同极性的电刷下的换向器片上,必须测量电刷下全部换向器片间的电压降,如1—1’,2—2’,3—3’,之间的电压降。

每次测量应在同一电流下进行,在另外各对电刷所盖的换向器片间进行类似的测量,或者每旋转电枢一次测量若干数据。而取其平均值。这样的测定由于电刷接触处过渡电阻和绕组本身以及均压接线的过渡申蛆的影响,增大了测定的误差。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必须使电动机完全处于冷状态下来测定电枢电阻,此外所有电刷都必须紧密地与换向器磨合,并有同样的过渡电阻。

2)用在绕组数据为已知时测定电枢绕组电阻,必须取下电刷并在不大的电流下进行测量。测量工作采用两对触针,一对用来供给电流,第二对用来测量电压降,其接线图如图6—33所示。对于两极的单迭绕组或任意极数的单波绕组一当每极换向片数是整数时,应在相互间距离等于任一奇数极距的两片换向片

p——极对数。

对于复波绕组,当具有偶数环程时,其换向片的选择和具有偶数环程的复迭绕组相同,即对于双程波绕组,应取直接相邻的两片换向片。对于四程波绕组应取中间相隔一片的两片换向片,其他依次类推。当具有奇数环程时,则应取相互间距离或最接近

于任一奇数极距两片换向片,与单波绕组的情况相同。电枢绕组

的直流电阻R。s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R——量得的电阻数值(Q)

C——环程数。

对于具有乙种均压线的一次闭路的复迭绕组或复波绕组一应在相互间距离最接近于一极距,都装有均压线且尽可能隶属于不同环程的两片换向片上进行测量。

对于蛙式绕组——在测量绕组直流电阻时,可以看作是一个装有全数均压连接的迭绕组、波绕组元件的作用相当于均压线的作用。

为了校验设计值和计算效率及电压调整率,而将电刷放在换向器上测量电枢绕组的直流电阻时,应在下列两片换向片上进行测量,这两片换向片位于两组相邻电刷的中心线下面,且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等于或最接近于一极距。依次在每两组相邻电刷下面的两片换向片上进行测量。电枢绕组直流电阻的实际值应取每次测量数值的平均值。

为了在发热试验中用电阻法确定温升而测量电枢绕组的直流电阻时,应当在同样两片换向片上测定电枢绕组的冷态和热态直流电阻。测量时,应尽可能减少由于电刷短路而引起的误差。因此,所选择的两片换向片应位于相邻两组电刷之间,其相互间的距离约等于极距的一半。

在发热试验结束,电动机停转以后,如所选择的两片换向片不在相邻电刷之间,则应转动转子,使换向片达到所需位置。

但对于大型电动机,要在停转以后转动转子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测量冷态直流电阻时,应当在换向器上多选择几组不同置的换向片i这样在电机停转后,总有一组换向片的位置是在邻电刷中间,就不需要转动转子。

2。励磁绕组的极性和电阻测定

1)检查磁极极性

为了检查磁极绕组的连接是否正确,首先应核对各个磁极组相接是否正确,即是否能保证主极与换向极极性间隔交替变极性,而后再确定各绕组整体连接是否正确。各极间隔交替变极性可由外观检查,用磁针或特殊的试验线圈来确定。

在外观检查时,可预设一电流方向,用右手螺旋定则来确磁极极性。但此法需在励磁绕组连接情况能明显看出,或清楚道全部励磁绕组的绕向和引出线的布置与连接时,此法很方便对串励绕组比较适用。

第二个方法是给励磁绕组中通以直流电流,将一用细线挂来的磁针,轮流接近每个磁极,根据磁针的指向,就可判断出试磁极的极性。

第三个方法是借助于试验线圈确定极性。试验线圈是用细绝缘导线绕成很多线匝,粘在一小块薄的纸板上,或用其他任方法将其固定后,其两端接入毫伏计。确定极性时,在励磁绕中通以电流,而试验线圈则插入电枢与磁极间的空气隙中,并速抽出。毫伏计指针按绕组中的电流方向而呈一定的偏转方向也是轮流交替变换方向。用此法时应注意试验线圈从—极度移到一极时不应将其反转。它应该以同一面朝向磁极。

2)励磁绕组电阻测定的方法有电桥法与伏安法两种,对于电枢串联的励磁绕组电阻测定,由于电阻值较小,常用双臂电法。对于与电枢并联或他励磁的励磁绕组电阻测定常用伏安法

测试的注意事项及方法与异步电动机单相绕组伏安测定法完一样。

2、直流电动机电感测定

1)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感测定

直流电机电枢电感测定是用示波器测定静止电动机的电枢电流曲线的方法。这种测定如图6-34所示。首先给电动机电枢电路加以电压,而后将电枢电路短接,即合上

开关K。电枢电流在电枢短接时的变化规律决定于电压方程式,即

式中 I——电枢电路的电流(A)

R——电枢回路总电阻,包括电枢绕组电阻,电流表与示波器振子电阻(Q)。

对电流波形图I=f(t)的各部分求得数值,根据6-66的数值。

如果在计算时必须采用某一等效电流I

TX

它在励磁电流变化的某一段是恒定的,那么这个等效值根据曲线I=f(t)所限定的面积来决定较为方便,如图6-35所示。上式亦可表示为下列形式假定L:常数,且在I:11至I:12的限度内取积分。则得:

(6—68)

公式6-68右边的积分代表曲线I=f(t),横坐标和两

个分别对应 t

1和t

2

的纵坐标所限定的面积S.由此可知

(6-69)

式中S—I=f(t)曲线与t

1

t

2

所包围的面积;

2)励磁绕细

励磁绕组的电感可以利用电动机的磁化曲线或空载曲线来测定。计算是根据平均曲线来进行的,由磁滞现象引起的电感变化通常不加以考虑。

由于分布在电动机的各磁极上的绕组是串联的,故励磁绕组电感可根据下式确定

式中2p一-- 电机的磁极数;

试验时应保证电动机运转在空载情况下,并将外施电压自

125%额定电压开始,逐步降低到可能达到的最低值。量取9~11

点。每降一电压时应读取相应的转速,电枢电压,电流,励磁电

流,试验完毕后应立即测量电枢回路各部分绕组的直流电阻值。

被试电动机的恒定损耗可依下式计算

式中被测电机的恒定损耗(kW),

电刷的电气损耗(kW),

励磁回路损耗(若他励磁时则不计入)(kW),

空载时电枢回路各部分绕组的铜耗(kW),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kw)。

空载试验时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

1,与励磁损耗ΔP

LC

可以直接读取。

负载时直流电动机的铜损耗ΔP

,为电枢绕组串激绕组,换向极绕组及补偿绕组

t

的基本铜耗,应依照电枢电流及换算至计算工作温度下的各绕组直流电阻计算之。

电刷的电气损耗应按电枢电流及一个固定电压降的乘积计算,该电压降的数值假定为与电枢电流的数值无关,且对所有同一极性的电刷其数值为:

对于碳素及石墨电刷为1伏。

对于金属碳素及金属石墨电刷为0.3伏。

故电机的恒定损耗

(6-81)

直流电动机的杂散损耗AP:几乎与电枢电流平方成正比,而

在最大额定电流时其数值为:

无补偿绕组的电动机——为最大额定电流时轴端输出功率的

1%。

有补偿绕组的电动机——为最大额定电流时轴端输出功率的0.5%。

2)直流电动机效率的确定

直流电动机的效率确定方法完全和异步电动机相同,可按照6-38式进行计算;但直流电动机总损耗为对电动机输出功率较难测定,而根据测量的输入电压与电流

就可定出输入功率,而用空载及负载试验分别测定出各损耗,故直流机效率可确定之。

5.直流电动机特性测定

1)空载特性测定

直流电动机空载特性是指电动机空载时电枢电压对转速的关系(励磁电流为额定值)。空载试验时应使电动机励磁回路施以额定电压使励磁绕组达到额定电流,而给电枢电压为额定值时测取电动机的转速,而后保持电动机在额定励磁电流下变更电枢电压

测取其相应转速,电枢电压,励磁电流和电枢电流。最高电压应注意不超过120%Uc。保证电动机转速不超过120%ne。测定直流电动机空载特性时应在其运转一定时间后再记录仪

表读数,因为这时轴承和励磁绕组的温度才与工作昀相一致。空载特性测定可根据测定的转速、电压、电流值确定电动机的空载损耗。有利于判定电动机的装配、轴承工作是否良好及检查其控制性能。

2)直流电动机的负载特性测定

直流电动机负载试验的目的是校核与检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时的电枢电流、励磁电流及转速的数值,检查电动机的换向情况、振动及运转情况。

负载试验时,力矩的数值可以直接由转矩转速测定仪测出或由损耗分析法确定出。通过试验绘出其工作特性曲线,在测取工作特性曲线时可以空载或25%额定负载到125%过载范围内适当地量取数点,但一定要取有额定工作状态的点。

负载试验接线如图6-36所示。试验时应测取电枢电压、电流、电动机的转速,励磁绕组的电压与电流等。(如有转矩转速测定

2)直流电动机效率的确定

直流电动机的效率确定方法完全和异步电动机相同,可按照6-38式进行计算;但直流电动机总损耗为对电动机输出功率较难测定,而根据测量的输入电压与电流

就可定出输入功率,而用空载及负载试验分别测定出各损耗,故直流机效率可确定之。

5.直流电动机特性测定

1)空载特性测定

直流电动机空载特性是指电动机空载时电枢电压对转速的关系(励磁电流为额定值)。空载试验时应使电动机励磁回路施以额定电压使励磁绕组达到额定电流,而给电枢电压为额定值时测取电动机的转速,而后保持电动机在额定励磁电流下变更电枢电压

测取其相应转速,电枢电压,励磁电流和电枢电流。最高电压应注意不超过120%Uc。保证电动机转速不超过120%ne。测定直流电动机空载特性时应在其运转一定时间后再记录仪

表读数,因为这时轴承和励磁绕组的温度才与工作昀相一致。空载特性测定可根据测定的转速、电压、电流值确定电动机的空载损耗。有利于判定电动机的装配、轴承工作是否良好及检查其控制性能。

2)直流电动机的负载特性测定

直流电动机负载试验的目的是校核与检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时的电枢电流、励磁电流及转速的数值,检查电动机的换向情况、振动及运转情况。

负载试验时,力矩的数值可以直接由转矩转速测定仪测出或由损耗分析法确定出。通过试验绘出其工作特性曲线,在测取工作特性曲线时可以空载或25%额定负载到125%过载范围内适当地量取数点,但一定要取有额定工作状态的点。

负载试验接线如图6-36所示。试验时应测取电枢电压、电流、电动机的转速,励磁绕组的电压与电流等。(如有转矩转速测定

仪时应同时测取转矩对应值)。同时还应检查电机换向及振动情况。

负载试验时应注意让各部分绕组达到稳定运转温度后再进行。

6.直流电动机无火花换向区的测定

换向是决定直流电动机是否适应于运转的最重要因素。影响电动机换向的因素很多,有时为了查明电动机火花的原因,必须对换向器,电刷进行长期的考察。并对电动机火花进行判断、检查。特别是对无火花换向区域的测定,是保持电动机安全运转的重要措施。

直流电动机的无火花换向区域是指将电动机的负载电流自空载调节到125%额

定值,在每一电枢电流时调节换向极绕组中的电流,确定出换向极绕组中的电流的上限与下限,在此两极限值间,电动机能保持黑暗换向,以这些电流极限为界限的换向区域称为“无火花换向区域‘。无火花换向区域的确定应当在电动机的直接负载下(或电枢电路短路时),使其温度接近于电动机酌正常工作温度时进行。

7 .轴电流的检查

轴电流的检查只有对容量较大的电动机才需要进行。

(1)由于轴端间的感应电势而产生循环电流——检查时,电动机应在额定电压、额定转速下空载运行·,并应预先断开轴电流的外部回路,检查可用下列方法。

用交流毫伏表(约100毫伏刻度),测量轴端间的感应电势;测量时建议采用真空管或热电式毫伏表(包括晶体管毫。伏表)。毫伏表引线与轴表面间应有良好的接触。

用低电阻导线将轴的两端连接到一只量程为60安或以上的电流表上,测量通过的轴电流。测量时电流表指针一般偏转很小,在试验时应记录指针偏转角的大小,然后根据测量的刻度确定出电流值。采用量程较大的电流表是为了减小电流表的阻抗。测量

时电流表引线与轴表面间的接触电阻应尽量减少。对于调速电动机,应在额定最低转速及额定最高转速下进行检查。

(2)由于轴磁通产生的局部电流——检查时应将电机调节到额定工作状态,然后用低电阻引线将一只直流毫伏表(约100毫伏刻度)连接到轴承两端的轴表面上,每端各接一根引线进行测量。对每一只轴承都应进行检查。对于调速电动机,可以仅在额定最高转速下进行检查。

8.直流电动机的温度测定

直流电动机温度测量的方法有温度计法,电阻法,附装检温计法。温度计法用以测量不能用电阻法测量的电动机各部分的温度,如轴承,换向器等。电阻法适宜于绕组温度测定,但绕组电阻较低的,如串激绕组,换向极绕组及补偿绕组,或接触电阻在全部电阻数值中占比例很大时,则电阻法测定可能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亦可用温度计法进行测量。附装检温计法,用以在普通膨胀式温度计所不能达到的部分测量温度。如绕组的端部,槽部和定子铁心的个别钢片之间。

1)定子励磁绕组温度测定

定子励磁绕组温度测量用电阻法,但对于低电阻的串激绕组,换向极绕组及补偿绕组等则用温度计法。

用温度计法测量定子绕组温度时,至少应在电动机两侧各在一只主极及换向极上放置温度计,在每个线圈上应放三个温度计,一个放在磁极前端,一个放在磁极盾端,一个放在磁极的侧面,并尽可能伸入到电动机内部。但放置温度计条件困难时,可适当减少温度计数,测量时应同时测定主极极靴的温度。

2)电枢绕组

电枢绕组的温度用电阻法测定,但如果电枢电阻值很低,电阻法测定不够准确,则可用温度计法进行测量。用温度计法测量电枢绕组温度应当在电动机停车后立即加以测定,测量时应在电枢铁心的齿部、电枢绕组的端部及扎箍上各放置温度计四个,这些温度计应均匀分布在电枢的周围。如电动机尺寸较小时可适当减少温度计数。

3)换向器温度测定

换向器温度应在电动机停车后立即进行测量。测量时应在换向器两侧各放置三个温度计。一个放在换向器前端,一个放在中部,另一个放在换向器后端接近竖板处,如电动机尺寸较小时,亦可适当减少温度计数。测定换向器温度时应选用针式热电偶或电阻式温度计,因这

种温度计的时间常数较小,故测得的温度数值比较正确。电动机各部分温度测定应该在停车后15~20秒钟内完成,为此应在测定前把测温装置预热,并在电动机附近分布着必要数

量的人员,并作好测温的准备工作,在电枢完全停止后立即进行测定。若是不能在15~20秒内完成,则应对测定的温度值进行修正。

电动机各部分在停车时的温度可以用冷却曲线以外插法求得,其方法与异步电动机温度测定修正法同。亦要作出logT=f(t)曲线,而后推至 t=0时的温度。

根据直流他激电动机铭牌给定的数据即

额定功率 Pe 额定温升 t C

额定电压 ue 额定效率

额定电激磁连接方式

额定转速ne

额定励磁电压U

Le

额定励磁电流I Le

确定电动机的各项参数,即电动机的电枢电阻,激磁绕线电阻,额定力矩,电动机电枢电势及电动机的速度调整率等。

1.电枢电阻的确定

根据电动机铭牌给出的数据可以近似地认为铜损占总损耗的一半,则可得到:

2.激磁绕组的电阻

根据铭牌数据给出的励磁电压与电流则可得出

式中——励磁机的电压(V),

——励磁机的电流(A),

I

LC

——励磁绕组的电阻。

R

LC

3,电动机的额定力矩

电动机额定力矩是指电动机带动工作机械的输出力矩:即4.电动机的电枢电势(反电势)E。

根据直流电动杌的电压平衡方程式可得出

5.电动机的转速调整率

直流电动机的额定转速调整率是:

式中 ----为理想空载时电动机的转速(r.Lm),——直流电动机额定转速.(r.p.m)

电动机理想空载转速可根据电压平衡方程式得出

铝合金电缆直流电阻检测

铝合金电缆在直流电阻检测时的误判 0.6/1kV铝合金导体电力电缆在国内市场上已初步得到了认可。产品应用大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和安装有关的上游和下游的新问题。各地质监部门、建筑工程检测机构对建筑市场上的铝合金电缆进行了产品抽检。导体直流电阻检测是电缆电气性能的指标检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铝合金电缆的直流电阻检测以哪个标准为合格指标,检测方法与常用铜缆相比有何区别,按照常规方法检测是否会出现误判,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铝合金导体电力电缆的主要特点是在电工铝中加入合金元素,同时通过工艺调整,使得铝合金导体的机械性能大幅提高,避免纯铝导体的伸长率低、抗蠕变性能差、柔韧性差的问题,增加电缆系统的连接可靠性。另外,保持铝合金的电气性能与电工铝导体持平,在61%IACS以上。 铝合金电导体的直流电阻考核指标可参考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中实心导体或绞合导体的直流电阻值。 1997年版的电缆导体标准中虽然也允许铝或铝合金线作为导体材料之一,但并没有指明铝合金导体的直流电阻值。2008年新版标准中,除保留铝合金线作为导体材料外,还将铝合金导体的直流电阻值等同铝导体,这样给评判铝合金导体的电气性能提供了依据。

很多电缆质检机构的试验室多年来检测的绝大多数样品均为 240mm2以下的铜缆,常取试样1.3米,一批试样全部剥除两端头绝缘和保护隔离层,导体两端处于松散状态,电流引入采用QJ-57 双臂电桥螺栓传动的合抱型夹具(与试验人员的用力大小有直接影响、进而对测量结果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大截面铝合金电缆本身的特点,两端暴露在空气中会很快生成致密的高电阻的氧化膜,影响测试电流在导体中均匀流过,采用常规铜缆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不能反映真实值。继续采用习惯做法来检测大截面铝合金电缆产生的误差会非常大,常常导致严重的误判发生。 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铝合金导体在空气中会迅速形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虽然能防止氧气对下面的铝金属继续氧化起到保护作用,但其本身的电阻非常高,对于10A至50A厚的Al2O3膜的范围为106~107欧姆。氧化膜造成连接夹具与被测试样的接 触电阻增加;同时,由于这层氧化膜的隔绝作用,测量电流并未沿导体的所有截面均匀流过,而是沿单线成螺旋状流动,而且处于外层单线电流密度大于内层单线电流密度的状态,两个间距1米的电位电极测得其间导体的电压差要大于电流密度均匀的电压差,所以最终的测量值会高于实际值。 反观铜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虽然铜的氧化膜不具有钝化功能,随着时间延续,氧气会继续对氧化膜下面的铜进行氧化腐蚀。但铜的氧化物膜电阻(通常是Cu2O)在10A至50 A厚时为0.01~0.1

他励直流电动机串电阻启动的设计15613

题目 他励直流电动机串电阻启动的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13电牵1班 姓名:贤第 学号:20130210470103

Pan=200kw ;Uan=440v ;Ian=497A ;nN=1500r/min;Ra=0.076Ω; 采用分级启动,启动电流最大不超过2Ia N,,求各段电阻值,并且求出切除电阻时的瞬时转速和电动势,并作出机械特性曲线,对启动特性进行分析。 三、设计计划 第1天查阅资料,熟悉所选题目; 第2天根据基本原理进行方案分析; 第3天整理思路,按步骤进行设计; 第4天整理设计说明书; 第5天准备答辩; 四、设计要求 1、设计工作量为按要求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 2、设计必须根据进度计划按期完成。 3、设计说明书必须经指导教师审查签字方可答辩。

摘要 他励直流电动机启动时由于电枢感应电动势Ea =CeΦn = 0 ,最初启动电流IS =U/Ra,若直接启动,由于Ra很小,ISt会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于额定电流, 无法换向,同时也会过热,因此不能直接启动。 要限制启动电流ISt的大小可以有两种方法:降低电枢电压和电枢回路串接附加电阻。本文仅以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串电阻启动为主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在实际中,如果能够做到适当选用各级启动电阻,那么串电阻启动由于其启动设备简单、 经济和可靠,同时可以做到平滑启动,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直流电动机,对启动电阻的级数要求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他励直流电动机;启动电流;串电阻启动; 目录 引言 (5) 1 直流电动机 (7) 1.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7) 1.2直流电动机的分类 (7) 1.3他励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8)

直流电机串电阻启动(DOC)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直流电机的串电阻启动过程设计 学校: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年月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目录 一、直流电动机的综述 (4) 1.1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4) 1.2直流电动机的分类 (5) 1.3直流电动机的特点 (5) 二、他励直流电动机 (5) 2.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5) 2.2固有机械特性与人为机械特性 (6) 三、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7) 3.1直流电动机的启动过程分析 (8) 3.2他励直流电动机起动电阻的计算 (9) 四、设计内容 (10) 五、结论 (11) 六、心得体会 (12) 七、参考文献 (12)

一、直流电动机的综述 1.1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图1 是一台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的模型,N和S是一对固定的磁极(一般是电磁铁,也可以是永久磁铁)。磁极之间有一个可以转动的铁质圆柱体,称为电枢铁心。铁心表面固定一个用绝缘导体构成的电枢线圈abcd,线圈的两端分别接到相互绝缘的两个弧形铜片上,弧形铜片称为换向片,它们的组合体称为换向器。在换向器上放置固定不动而与换向片滑动接触的电刷A和B,线圈abcd通过换向器和电刷接通外电路。电枢铁心、电枢线圈和换向器构成的整体称为电枢。 如果将电源正负极分别接电刷A和B,则线圈abcd中流过电流。在导体ab中,电流由a 流向b,在导体cd中,电流由c流向d,如图(a)所示。载流导体ab和cd均处于N和S 极之间的磁场当中,受到的电磁力的作用。用左手定则可知,载流导体ab受到的电磁力F 的方向是向左的,力图使电枢逆时针方向运动,载流导体cd受到的电磁力F的方向是向右的, 也是力图使电枢逆时针方向运动,这一对电磁力形成一个转矩, 即电磁转矩T,其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使整个电枢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电枢转过180°, 导体cd转到N极下,ab转到S极上,如图(b)所示。由于电流仍从电刷A流入,使cd中的电流变为由d流向c,而ab中的电流由b流向a,再从电刷B流出。用左手定则判别可知,导体cd受到的电磁力的方向是向左的,ab受到的电磁力的方向是向右的,因而电磁转矩的方向仍是逆时针方向,使电枢沿逆时针方向继续转动。当电枢在转过180°,就又回到图(a)所示的情况。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他励直流电机串电阻启动

他励直流电动机串电阻启动仿真一、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起动是指电机合上电源后,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所要求的稳定转速时的过程。起动时把电动机电枢直接加上额定电压是不允许的,因为在起动前,电机转速为零,由电枢电势公式可知,Ea也为零,电枢绕组电阻Ra又很小,若此时加上额定电压,会引起过大的起动电流Is,Is = UN/Ra,其值可达额定值的10~20倍。这样大的启动电流会产生强烈火花,甚至烧毁换向器;还会加剧电网电压的波动,影响同一电网上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引起电源开关跳闸。 直流电动机在电枢回路中串联电阻起动是限制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的有效方法之一。建立他励直流电动机电枢串联电阻起动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其串联电阻起动过程,获得起动过程的电枢电流、转速和电磁转矩的变化曲线。 二、参数计算 有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参数如下: PN=100KW UaN=440V IaN=497A

nN=1500r/min Ra=0.076Ω 若采用串电阻启动,所串电阻计算如下: (1)选择I1和I2 I1=(1.5~2.0)IaN=(1.5~2.0)497A=(745.5~994)A I2=(1.1~1.2)IaN=(1.1~1.2)497A=(546.7~596.4)A 选择I1=850A ,I2=550A (2)求出起切电流比β 5.1550 85021===I I β (3)求出启动时的电枢电路电阻Ram Ω=Ω==518.0850 4401I U R aN am (4)求出启动级数m 74.45 .1lg 076.0518.0lg lg lg ===βa aN R R m 故取m=5 (5)重新计算β,校验I 2

直流电动机串电阻分级启动仿真实验设计

直流电动机串电阻分级启动仿真实验 电路图搭建: 如果电动机直接启动的话,设置Step1/ Step2 /Step3的起始值为0,并且step time 设为0,也就是在0时刻开始以后一直都为0值,也就是三个电阻开关保持闭合,使所串电阻短路,仿真得到转速和电枢电流的启动图形: 可以发现,启动电流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冲击到很大的值,我们将电流波形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放大看看: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时间约为0.08s时刻电流冲击到了大约1840A,这很显然不符合要求,电机一启动就烧,或者启动瞬间熔断丝就烧断。

如果这时候串一个1Ω的电阻,也就是讲三个电阻值都串进电路,设置Step1/ Step2 /Step3的step time 设置为20s,得到以下波形: 可以发现启动电流变小了很多,在200A左右,这也就满足启动电流限制的要求了,但是串联的电阻不能一直在电路中,这样会造成能量损耗,因为虽然电阻很小,但是电流很大,电流平方得到损耗电功率就很大了,即使是在额定运行时,额定电流大约在88.8A,而且我们还发现在时间t=10s时刻,电机还没有达到额定运行状态,也就是启动过程太慢,这主要是串了启动电阻的原因。

现在我们采用分级启动,下次电阻降低是在电流约为额定的1.2倍时,这样我们选t=3.5s时,把串的0.518Ω的电阻去掉,使所串电阻为0.482Ω,设置step3的step time 为3.5s,得到如下仿真图: 可以发现电流会在3.5s时又有一个冲击电流,大约是210V左右,一般也能满足要求, 也就是说,二次所串的电阻0.482欧姆能够满足要求,现在我们试试如果去掉0.838Ω的电阻,只剩一只0.162Ω时仿真的波形: 很显然看出,在时间3.5s时刻,冲击电流很大,大约460V(底下的放大波形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也就不能满足电机的启动电流的要求。所以我们在去电阻时候要选择大小,不能一次性完全去掉,而是一次一次的分级去掉。下面就是我们进行的第二次去电阻。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误差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误差分析 摘要:对于电线电缆产品,根据GB/T3048.4-2007标准要求和实际检测工作,对电线电缆中导体电阻项目的原理、实验过程、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及检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截面积;电流;温度 引言 在诸多电线电缆质量检验项目中,导体电阻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实际检测过程中往往由于忽略某些因素,导致测量结果的偏离。本文通过多年检测实践,分析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概述 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量的依据是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实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试验的方法如下:从被测电线电缆上按要求切取不小于1m的试样,去除试验导体外表的绝缘、护套或其他覆盖物,露出导体。在试样接入测量系统前,清洁其连接部位的导体表面,去除附着物和油污,连接处表面的氧化层尽可能除尽后,将导体试样固定在专用四端卡具上,双臂电桥的四个测试端与导体两端可靠连接后闭合直流电源开关,仪器完成预热后开始测量。调节电桥平衡。读取电桥读数,记录至少四位有效数字,关闭试验电源后准确测量卡具间被测导线的实际长度,记录环境温度,将测量结果换算到20℃时1km导体长度的电阻数值作为最终的报出值。 2.系统误差 一般情况下,我们检测的样品的导体电阻都远小于1Ω/m,通常采用双臂电桥和专用的四端测量卡具,再配合试样、标准电阻、检流计、变阻器、电流表、连接导线、开关、温度计等实验器材,组合成一个测量系统进行检测。不难看出,检测设备的精度、检定及校准是造成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如何减少系统误差呢?我们应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以保证所有设备的精度都能满足检测的需要。使用双臂电桥时,标准电阻和试样间的导线电阻应明显小于标准电阻和试样的电阻。否则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补偿,如导线补偿,使线圈和引线阻值比例达到足够平衡。对卡具的要求是每个电位接点与相应的电流接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试样截面周长的1.5倍。 3.过程误差 过程误差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方法误差,就是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由于方法使用不当,或测量程序出错为导致的误差。标准中,对导体电阻的检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一)取样。试样的制备很重要,涉及到试样表面处理、电流引入方式、

直流电动机电枢串联电阻调速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直流电动机电枢串联电阻调速过程设计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审定成绩: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直流电机的串电阻调速过程设计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学生姓名:张蕴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 学号: 144139240471 指导教师:陈海文 设计时间: 2017 年 11 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直流电机的串电阻调速过程设计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熟练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 2.根据图片提示,综合运用知识分析直流电机的运行过 程; 3.计算每个阶段变化过程中的阻值对系统的影响; 4.推导出每个速度变化过程中电阻值的公式; 5.根据以下直流电动机特性 Pn=85KW Uan=380V Ian=176A Nn=1450r/min 欲用电枢串电阻启动,启动级数初步为3级 1)选择启动电流I1,切换电流I2和切换电流I3 2)求出起切电流比 3)求出启动时电枢电路的总电阻Ram 4)求出启动级数m 5)重新计算,校验I2,I3 6)求出各级总电阻 7)求出各级启动电阻 8)结论 9)提交整个设计报告和测试报告

目录 一、直流电动机的综述 (4) 二、他励直流电动机 (5) 三、设计内容 (12) 四、结论 (14) 五、心得体会 (16) 六、参考文献 (17)

一、综述 直流电动机因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而在电力拖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分为永磁、他励和自励3类,其中自励又分为并励、串励和复励3种。 直流电动机 - 特点: (一)调速性能好。所谓“调速性能”,是指电动机在一定负载的条件下,根据需要,人为地改变电动机的转速。直流电动机可以在重负载条件下,实现均匀、平滑的无级调速,而且调速范围较宽。 (二)起动力矩大。可以均匀而经济地实现转速调节。因此,凡是在重负载下起动或要求均匀调节转速的机械,例如大型可逆轧钢机、卷扬机、电力机车、电车等,都用直流电动机拖动。 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从检验到项目 电缆基本性能测试全解析

1、检验方式 例行试验:是制造厂对全部成品电缆进行的实验。其目的是检查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以便发现制造过程中的偶然性的缺陷。它是非破坏性的实验,如导线的直流电阻、绝缘电阻时间。和耐压试验局部放电检测等。 型式试验:是制造厂家定期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性能检验,特别是对一种新产品在定型成批生产之前,或对一种产品的结构、材料和主要工艺有了变更而可能影响电缆的性能时进行的试验。通过型式试验:可检验该产品能否满足运行的要求,并可与老产品进行比较。如绝缘和护套的热老化性能、电力电缆长期稳定性试验等。 验收试验:是电缆安装敷设后对电缆进行的验收试验,以便检查安装质量,发现施工中可能生的损伤。如安装后的耐压试验等。 2.试验项目 2.1导线直流电阻的测试 电线电缆的导电线芯主要传输电能或电信号。导线的电阻是其电气性能的主要指标,在交流电压作用时线芯电阻由于集肤效应、邻近效应面比直流电压作用时大,但在电眼频率为50Hz 时两者相差很小,现在标准规定那个均只能要求检测线芯的直流电阻或电阻率是否超过标准中的规定的值,通过此项的检查可以发现生产工艺中的某些缺陷:如导线断裂或其中部分单线断裂;导线截面不符合标准;产品的长度不正确等。对电力电缆,还可检查其是否会影响电线电缆产品的运行中允许载流量。 对导体直流电阻的测量有单臂直流电阻法和双臂直流电桥法,后者的准确度较前者高一些。测试步骤也较前者复杂。 2.2 绝缘电阻的测试 绝缘电阻式反映电线电缆产品绝缘特性的重要指标,它与该产品的耐电强度,介质损耗,以及绝缘材料在工作状态下的逐渐劣化等均有密切的关系。对于通信电缆,线间绝缘电阻过低还会增大回路衰减、回路间的串音及在导电线芯上进行远距离供电泄露等,因此都要求绝缘电阻应高于规定值。 测定绝缘电阻可以发现工艺中的缺陷,如绝缘干燥不透或护套损伤受潮;绝缘受到污染和有导电杂质混入;各种原因引起的绝缘层开裂等。在电线、电缆的运行中,经常要检测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以此作为是否能够继续安全运行的主要依据。 目前电线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除了用欧姆计(摇表)外,常用的有检流计比较法高阻计法(电压——电流法)。 2.3电容及损耗因数的测量

直流电阻快速测量仪

FS系列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一、产品简介: 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测试是变压器在交接、大修和改变分接开关后,必不可少的试验项目。在通常情况下,用传统的方法(电桥法和压降法)测量变压器绕组以及大功率电感设备的直流电阻是一项费时费工的工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缩短测量时间以及减轻测试人员的工作负担,开发了FS系列直流电阻快速测试仪。它采用全新电源技术,具有测量迅速、体积小巧、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等特点。是测量变压器绕组以及大功率电感设备直流电阻的理想设备,同时可兼做接地线的直流电阻值。本产品符合国家标准GB6587-86《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及GB6593-86《电子仪器质量检定规则》的要求 二、功能特点 1、整机由高速单片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2、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输出电流大,适合大中型变压器直流电阻测量。 3、保护功能完善,能可靠保护反电势对仪器的冲击,性能更可靠。 4、具有声响放电报警,放电指示清晰,减少误操作。 5、响应速度快,可在测量状态直接转换有载分接开关,仪器自动刷新数据。 6、采用立式机箱结构,便于现场使用。 7、智能化功率管理技术,仪器总是工作在最小功率状态,有效减轻仪器内部发热,节约能源。可不间断数小时工作。

8、点阵式液晶,中文菜单,打印输出。 三、技术参数: *供电电源电压:AC220V±10% 频率:50±0.5Hz *准确度 0.2%±2字(25±2℃)分辨率:1μΩ *使用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80% FS系列直流电阻测试仪其他参数如下表: 四、安全措施 1、使用本仪器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本手册。 2、仪器的操作者应具备一般电气设备或仪器的使用常识。 3、本仪器户内外均可使用,但应避开雨淋、腐蚀气体等场所使用。 4、仪表应避免剧烈振动。 5、对仪器的维修、护理和调整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6、测试完毕后一定要等放电报警声停止后再关闭电源,拆除测试线。 7、测量无载调压变压器,一定要等放电指示报警音停止后,切换档位。 8、测试过程中,禁止移动测试夹和供电线路 五、注意事项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他励直流电动机串电阻启动

课程设计名称: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 题目:他励直流电动机串电阻启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直流电动机是人类最早发明和应用的一种电机。直流电机可作为电动机用,也可作为发电机用。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而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的电器设备。与交流电动机相比,直流机因结构复杂、维护困难、价格较贵等缺点制约了它的发展,但是它具有良好的启动、调速和制动性能,因此在速度调节要求较要、正反转和启动频繁或多个单元同步协调运转的生产机械上,仍广泛采用直流电动机拖动。在工业领域直流电动机仍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有必要了解直流电动的运行特性。在四种直流电动机中,他励电动机应用最为广泛。 关键词:直流电机;串电阻;启动;原理;分类:机械特性;变速

1 直流电动机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1) 2.1 定子 (1) 2.2 转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气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4 直流电机的分类 (3) 5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5) 6 直流电机的名牌数据和主要系列 (6) 7 固有机械特性与人为机械特性 (7) 8 他励直流电动机串电阻起动 (8) 9 起动电阻的计算 (10) 10 设计得出结论 (12) 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贴:电缆测试方法及电气特性指标资料

信号电缆测试方法及电气特性指标 一、综合测试 各种信号电缆在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接续前、后应进行电气测试,电缆工程结束后应进行综合测试。各项测试应认真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以作为竣工验收时重要的原始记录。各主要电气特性测试结果应符合表3-1的要求。 表3-1信号电缆主要电气特性 1、用兆欧表测试绝缘可按:R x=0.001×L×R m计算。

式中:L-电缆实际长度(m) R m-仪表测量值(MΩ) R x-换算到每千米电缆的实际绝缘电阻值(MΩ) 2、电缆如经暴晒后测量所得数据不得作为电缆电气特性的结论。 对于工程中所采用的特殊规格电缆,其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其相关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定。 二、普通信号电缆绝缘测试 信号电缆绝缘测试包括下列内容: 1、芯线间绝缘电阻测试 将电缆两端的芯线互相分开,测试端剥去约20㎜外皮。用500V兆欧表一线与芯线1连接,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摇动手摇把,另一线依次与其他各芯线接触。与芯线2刚一接触时,兆欧表指针会向零偏转,但很快又回升,稳定在实际绝缘值处。指针稳定后,可读出芯线1与芯线2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另一线离开芯线2与芯线3接触,测出芯线1与芯线3之间的绝缘电阻值。用同样方法测出芯线1与其他各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将兆欧表一线换成与芯线2连接,另一线依次与芯线3之后的各线相碰,可分别测出芯线2与其他各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并用依次测出其他芯线之间绝缘电阻值。 测试电缆芯线间绝缘电阻还有另一种方法:兆欧表一线于芯线1连接,其他各芯线并联后与另一线连接,只需摇动一次即可测出芯线1与其他各芯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测出芯线1的绝缘电阻值之后,从并联芯线中抽芯线2,同样方法测出其与其他各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值。如测到某芯线与其他各芯线间绝缘电阻为零或低于标准时,再分开并联芯线逐一接触,以查明与其中的某一芯线绝缘不良。 2、芯线与地之间绝缘电阻测试 测试尚未敷入地下的电缆芯线与地之间绝缘时,兆欧表接地端子的表棒与电缆的铠装钢带连接(聚氯乙烯外护套型电缆需待敷设后方测试芯线对地绝缘),摇动摇把,线路端子另一表棒分别与每一芯线接触一次,即可测出芯线与地之间的绝缘。也可将全部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量及其注意事项

浅谈变压器线圈直流电阻测量及其注意事项 魏晓东 (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南京市,210028) [摘要]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是变压器主要参数之一,测量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能有效反映绕组匝间短路、绕组断股、分接开关接触状态以及导线电阻的差异和接头接触不良等缺陷故障,也是判断各相绕组直流电阻是否平衡、调压开关档位是否正确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变压器线圈直流电阻的测量方法、注意事项及规范要求,对影响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准确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测量方法注意事项 变压器绕组直流电阻的检测是一项很重要的试验项目,在《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中试验次序排在变压器试验项目的第二位。规程规定它是变压器大修时、无载开关调级后、变压器出口短路后和1~3年1次等必试项目,在变压器的所有试验项目中是一项较为方便而有效的考核绕组纵绝缘和电流回路连接状况的试验,它能够反映绕组匝间短路、绕组断股、分接开关接触状态以及导线电阻的差异和接头接触不良等缺陷故障,也是判断各相绕组直流电阻是否平衡、调压开关档位是否正确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一直被认为是考查变压器纵绝缘的主要手段之一,有时甚至是判断电流回路连接状况的唯一办法。 1.直流电阻测量方法 1.1.中、小型变压器的测量方法 在中、小型变压器的实际测量中,大多采用直流电桥法。双臂电桥的测量步骤如下:测量前,首先调节电桥检流计机械零位旋钮,置检流计指针于零位。接通测量仪器电源,具有放大器的检流计应操作调节电桥电气零位旋钮,置检流计于零位。接入被测电阻时,双臂电桥的电压桩头要靠近被测电阻,电流桩头要接在电压桩头的上面。测量前,应先估计被测线圈的电阻值,将电桥倍率选钮置于适当位置,将非被测线圈短路并接地,然后打开电源开关充电,待充足电后按下检流计开关,

直流电机启动方法

直流电机启动方法 直流电机从接通电源开始转动,直至升速到某一固定转数稳定运行,这一过程称为电动机的启动过程。直流电机有直接合闸起动、串电阻起动和降电压启动三种方法。 由于直流电机电枢回路电阻和电感都较小,而转动体具有一定的机械惯性,因此当直流电机接通电源后,起动的开始阶段电枢转速以及相应的反电动势很小,起动电流很大。最大可达额定电流的15~20倍。这一电流会使电网受到扰动、机组受到机械冲击、换向器发生火花。因此直接合闸起动只适用于功率不大于4千瓦的电动机。 为了限制起动电流,常在电枢回路内串入专门设计的可变电阻。在起动过程中随着转速的不断升高及时逐级将各分段电阻短接,使起动电流限制在某一允许值以内。这种起动方法称为串电阻起动,非常简单,设备轻便,广泛应用于各种中小型直流电机中。但由于起动过程中能量消耗大,不适于经常起动的电机和中、大型直流电机。但对于某些特殊需要,例如城市电车虽经常起动,为了简化设备,减轻重量和操作维修方便,通常采用串电阻起动方法。 对容量较大的直流电机,通常采用降电压起动。即由单独的可调压直流电源对电机电枢供电,控制电源电压既可使电机平滑起动,又能实现调速。此种方法电源设备比较复杂。下面和松文机电具体了解一下这些启动方式。 a.直接合闸起动。 直接合闸起动就是将电动机直接接入到额定电压的电源上启动。由于电动机所加的是额定电源,而电动机开始接通电源瞬间电枢不动,电枢反电动势E。为零,所以启动时电流很大。启动时电动机最大电流为正因为电动机启动电流很大,所以启动转矩大,电动机启

动迅速,启动时间短。 不过,电动机一旦开始运转,电枢绕组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且转数越高,电枢反电动势就越大。随着电动机转数上升,电流迅速下降,电磁转矩也随之下降。当电动机电磁转矩与负载阻力转矩相平衡时,电动机的启动过程结束而进人稳定运行状态。 直接合闸起动的优点是不需其他设备,操作简便;缺点是启动电流大。它只适用于小型电动机,如家用电器中的直流电机。 b. 串电阻起动 串电阻起动就是在启动时将一组启动电阻RP串人电枢回路,以限制启动电流,而当转数上升到额定转数后,再把启动变阻器从电枢回路中切除。 串电阻起动的优点是启动电流小;缺点是变阻器比较笨重,启动过程中要消耗很多的能量。 c.降电压起动。 降电压起动就是在启动时通过暂时降低电动机供电电压的办法来限制启动电流,当然降压启动要有一套可变电压的直流电源,这种方法只适合于大功率直流电机。

他励直流电动机串电阻的设计

淮阴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作者: 学号: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题目: 他励直流电动机串电阻启动的设计指导者:

绪论 (1) 1直流电动机 (2) 1.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1.2直流电动机的分类 (2) 1.3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2他励直流电动机 (4) 2.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 2.2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 (5) 2.21对启动的要求 (5) 2.22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 (5) 2.3直流电动机电枢串电阻启动设计方案 (8) 2.31分级启动主回路和控制回路以及相关电器元件 (10) 2.32启动特性曲线 (10) 3设计体会 (11) 4参考文献 (12)

绪论 直流他励电动机控制器的优点是,线路无需切换即可实现牵引与制动的转换,带载能力强,防空转性能好。但是,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启动方法,电机还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下面,我们就要对电机的启动过程和方法做一些必要的分析。 由于启动瞬间n=0,电枢电动势0=Φ=n K E e ,而电枢电阻有很小,所以启 动电流R U n =st I 将达到很大的数值。过大的启动电流,会引起电网电压的波动,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用电,并且会使电动机轴上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不采取任何措施就直接把电动机加上额定电压的启动办法,称为直接启动。处个别容量很小的电动机可以直接采用外,一般直流电动机不允许直接启动【1】。 在拖动装置要求不高的场合下,可以采用降低启动电压或在电枢回路串电阻的方法【2】。本文对他励直流电机进行细致的介绍,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 对他励直流电机工作时过程中的变量与时间的关系进行描绘,使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他励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误差分析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误差分析 在诸多电线电缆质量检验项目中,电线电缆导体电阻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实际检测过程中往往由于忽略某些因素,导致测量结果的偏离。对于电线电缆产品,根据GB/T3048.4-2007标准要求和实际检测工作,对电线电缆中电线电缆导体电阻项目的原理、实验过程、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及检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多年检测实践,分析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标签: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横截面积;电流;温度 1 概述 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量的依据是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实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试验的方法如下:从被测电线电缆上按要求切取不小于1m的试样,去除试验导体外表的绝缘、护套或其他覆盖物,露出导体。在试样接入测量系统前,清洁其连接部位的导体表面,去除附着物和油污,连接处表面的氧化层尽可能除尽后,将导体试样固定在专用四端卡具上,双臂电桥的四个测试端与导体两端可靠连接后闭合直流电源开关,仪器完成预热后开始测量。调节电桥平衡。读取电桥读数,记录至少四位有效数字,关闭试验电源后准确测量卡具间被测导线的实际长度,记录环境温度,将测量结果换算到20℃时1km导体长度的电阻数值作为最终的报出值。 2 系统误差 一般情况下,我们检测的样品的电线电缆导体电阻都远小于1Ω/m,通常采用双臂电桥和专用的四端测量卡具,再配合试样、标准电阻、检流计、变阻器、电流表、连接导线、开关、温度计等实验器材,组合成一个测量系统进行检测。不难看出,检测设备的精度、检定及校准是造成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如何减少系统误差呢?我们应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以保证所有设备的精度都能满足检测的需要。使用双臂电桥时,标准电阻和试样间的导线电阻应明显小于标准电阻和试样的电阻。否则应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补偿,如导线补偿,使线圈和引线阻值比例达到足够平衡。对卡具的要求是每个电位接点与相应的电流接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试样截面周长的1.5倍。 3 过程误差 过程误差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方法误差,就是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由于方法使用不当,或测量程序出错为导致的误差。标准中,对电线电缆导体电阻的检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1)取样。试样的制备很重要,涉及到试样表面处理、电流引入方式、卡具型式等。基本技术路线是减小绞合导体中因单线表面状况接触电阻的影响,使得每根单线中的分布电流均匀,以提高测量准确度。截取试样的长度应不小于1m,一边卡具之间的距离是1m,两个卡具20cm,所以我们一般取样

直流电动机电枢串联电阻调速过程设计

直流电动机电枢串联电阻 调速过程设计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审定成绩: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直流电机的串电阻调速过程设计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学生姓名:张蕴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 学号: 指导教师:陈海文 设计时间: 2017 年 11 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直流电机的串电阻调速过程设计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熟练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 2.根据图片提示,综合运用知识分析直流电机的运行过 程; 3.计算每个阶段变化过程中的阻值对系统的影响; 4.推导出每个速度变化过程中电阻值的公式; 5.根据以下直流电动机特性 Pn=85KW Uan=380V Ian=176A Nn=1450r/min 欲用电枢串电阻启动,启动级数初步为3级 1)选择启动电流I1,切换电流I2和切换电流I3 2)求出起切电流比 3)求出启动时电枢电路的总电阻Ram 4)求出启动级数m 5)重新计算,校验I2,I3 6)求出各级总电阻 7)求出各级启动电阻 8)结论 9)提交整个设计报告和测试报告

目录 一、直流电动机的综述 (4) 二、他励直流电动机 (5) 三、设计内容 (12) 四、结论 (14) 五、心得体会 (16) 六、参考文献 (17)

一、综述 直流电动机因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而在电力拖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分为永磁、他励和自励3类,其中自励又分为并励、串励和复励3种。 直流电动机 - 特点: (一)调速性能好。所谓“调速性能”,是指电动机在一定负载的条件下,根据需要,人为地改变电动机的转速。直流电动机可以在重负载条件下,实现均匀、平滑的无级调速,而且调速范围较宽。 (二)起动力矩大。可以均匀而经济地实现转速调节。因此,凡是在重负载下起动或要求均匀调节转速的机械,例如大型可逆轧钢机、卷扬机、电力机车、电车等,都用直流电动机拖动。 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直流电机电阻测量

直流电动机技术测定 THE TECHNICAL MENSURATION OF ASYNCHRONOUS ELECTROMOTOR 二、直流电动机的技术要求 THE TECHNICAL DEMAND OF DC-ELECTROMOTOR 1.温升性能 拖动提升机用的ZD系列直流电动机的环境温度不超过40,电动机各部分的最 高允许温升不得超过表(6—7)规定。而滑动铀奉的晕高允许洱寞不超过80~C…滚动轴承的最高允许温度不超过站写,对于采用强迫通风的电动机,需要符合制造厂规定的通风技术要求 2.安全性能 直流电动机的安全性能是指绝缘性能,换向性能,振动容 差等。 1)绝缘性能 直流电动机在热态时绕组绝缘电阻的要求与交流异步电动机一样,但对于四极以上的直流电动机匝间绝缘强度试验的最高电压不应使相邻换向片间的平均电压超过24伏。 2)换向性能 直流电动机产生火花的原因是复杂的,不仅仅由于电磁原因,在很多情况下是由机械和化学等原因所引起的。发生火花是直流机换向性能不良的直接表现,当火花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妨碍电机正常运转。但是,也不必要求绝对没有火花,因为电刷下只有微弱的火花时,电机的正常工作不会受什么影响。 根据技术标准的规定,火花等级见表6-8。 直流电动机的换向性能要求当电动机运转在空载至满载的整个过程中,其火花应不大于1.5级。 对于ZD系列通过规定的过载电流时,应不大于2级。

对于 系列电动机,在发热情况下,电动机接近额定转速,额定电压,力Z2 矩过50%肘,历时十分钟,其火花不超过2级,此时电动机应不致损坏或发生有害变形,并无局部过热现象。 3)振动容差 对ZD系列电动机的容许振动值不超过表6-9的规定。 对于Z2系列电动机的振动(两倍振幅值)应不大于表6-10规定。 3.运转性能 电动机的运转性能是指电动机运转中对效率、速度调整率,电流过载倍数等技术参数的要求。 1)、电动机效率容差 如8-8 系列电动机效率容差规定如下: 对于 Z2 用直接法测定效率时,为- ,最小为-0.007 -0.15(1-ρ) 用间接法测定效率时,额定功率在50千瓦及以下者为-0.15(1-ρ)。额定功率在50千瓦以上者为-0.10(1-ρ) ρ——电动机效率的保证值。 2)电动机的速度调整率 对于ZD系列电动机的速度调整率,其容差为保证值的±20%,但最少为±2%。 对Z2系列电动机,当负载由空载增加到满载时,其速度调 整率Δn%不超过表6-11规定。

浅析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浅析电线电缆直流电阻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电线电缆导体直流电阻是电线电缆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目前大多采用双臂直流电桥进行测试,然而在实际测试过程中设备及测试方法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对此进行浅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标签:电线电缆低电阻测试 1 试样夹持存在的问题 双臂电桥用于测量1欧姆以下的低值或超低值电阻。GB/T 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3.4条规定:对于四端测量夹具,每个电位接点与相应的电流接点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试样断面周长的1.5倍。然而仪器生产厂家提供的电桥夹具的电位电极和电流电极通常都是用绝缘材料连为一体,固定于底座上,无法调节二者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截面试样测量的需要。这种夹具只能满足于对断面周长的1.5倍在两电极间距范围之内的试样进行准确测量,导体截面积超过这一范围的试样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例如:假设夹具电位接点与电流接点间距为60mm,那么它所对应的所能准确测量的导体断面周长最大为40mm,由此推算所得导体截面积约为127mm2。即用此夹具来测量截面积为127mm2以上的导体电阻时准确性不能保证。 另外,当夹具夹持一些截面不规整的导体,尤其如大截面绞合成型导体,这种导体截面通常为扇形、弧形或三角形。当夹持时会出现电流接点夹头接触良好,而电位接点夹头接触不良的情况,甚至当电流接点夹头已经加紧,而电位接点夹头却还难以与导体接触,那么无法正常测量。当长期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之后,夹具也会磨损、变形,仍然会导致上述情况。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人提出以下改进方法。将导体夹具上电流接点夹头与电位接点夹头间距设计为可调,测量人员通常测量长度为1m的导体的电阻,那么导体夹具上电位接点夹头可固定为1m,而将电流接点夹头设计为可在底座上自由移动的结构,并将底座适当加长。这样就可以满足“每个电位接点与相应的电流接点之间的间距不小于试样断面周长的1.5倍”。那么,如何解决电位接点夹头与导体不能良好接触的问题呢?也很容易实现:可将夹具上电流接点夹头与电位接点夹头设计为独立夹紧与松开的结构。这样不仅能保证电流接点夹头与电位接点夹头同时与导体紧密接触,还可解决因长期使用夹头磨损、变形而不能夹紧的问题。 2 温度对测量的影响 众所周知,温度对导体的电阻影响显著。GB/T 3048-2007中规定了导体直流电阻测量的温度范围,当温度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时,测试人员经常会人为改变环境温度,一般会在试验环境中使用空调来调节。那么在使用空调的时候经常会发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方法原理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方法原理 发布时间:10-10-08 来源:点击量:1739 字段选择:大中小直流电阻的测量,是检查绕组焊接质量和绕组有匝间短路;分接开关位置是否良好及其实际位置与指示是否相符;引出线有无断裂、松动;并股线并绕的绕组有无断股等。 直流电阻的测量是变压器在大修、预试和改变分接开关位置后必不可少的试验项目,也是故障后的重要检查项目。 因此,该项试验必须精心操作,尽量减少测量误差。规程规定,16 0kVA以上的变压器,相间电阻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线间电阻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16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相间电阻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电阻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测得的相间差比以前相应部位测得的相间差比较其变化也不应大于2%。 当直流电阻测得的阻值超标时: ①要首考虑有无测量误差(如外引线是否有连接,试验引线是否过长或太细,接触是否良好、电桥内电池电压足不足等)。 ②直流电阻阻值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必须换算至同一温度(一般以20℃为准,R20=(T+20)/(T+t),T铜=235)进行对比、且一般以上层油温为依据。

③目前使用的三相配电变压器,高压绕组采用Y形接线,阻值超标时,也可按下列公式[RA=(RAB+RAC-RBC)/2,RB=(RAB+RBC-RAC)/2,RC(RB C+RAC-RAB)/2],以便找出缺陷相。 ④分接开关接触不良,造成阻值偏高较为普遍,如开关不清洁电镀脱落、弹簧压力不足,受力不均、以及过电压时触点有积碳等,都将会造成阻值偏高。这时,应将分接开关盖打开,往返转动几次,一般可消除。 经以上检查处理后仍超标时,说明内部故障,很有可能是绕组与引线虚焊、脱焊、断线等,或层间短路,或绕组烧毁。现场无法处理,需送检修房进行吊芯大修。

电机与拖动课程设计---直流电动机电枢串电阻启动设计

1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因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而在电力拖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与交流电机相比,直流电机因结构复杂、维护困难、价格较贵等缺点制约了它的发展,应用不如交流电机广泛。但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起动、调速和制动性能,因此在工业领域中仍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发电机虽然被可控整流电源取代的趋势,但从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来看,直流发电机仍有一定优势,因此在某些场合,例如化学工业中的电镀、电解等设备,直流电焊机和某些大型同步电机的励磁电源仍然使用直流发电机作为供电电源。 1.1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直流电动机主要由磁极、电枢、换向器三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 图1-1直流电动机的主要结构 (1)磁极。磁极是电动机中产生磁场的装置,如图所示。它分成极心1和极掌2两部分。极心上放置励磁绕组3,极掌的作用是使电动机空气隙中磁感应强度的分布最为合适,并用来挡住励磁绕组;磁极是用钢片叠成的,固定在机座4(即电机外壳)上;机座也是磁路的一部分。机座常用铸钢制成。

图1-1.1直流电动机的磁极及磁路 1-极心 2-极掌 3-励磁绕组 4-机座 (2)电枢。电枢是电动机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部分。直流电动机的电枢是旋转的,电枢铁心呈圆柱状,由硅钢片叠成,表面冲有槽,槽中放有电枢绕组,如图所示。 图1-1.2直流电动机的电枢 (3)换向器(整流子)。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一种特殊装置,其外形如图所示,主要由许多换向片组成,每两个相邻的换向片中间是绝缘片。在换向器的表面用弹簧压着固定的电刷,使转动的电枢绕组得以同外电路联接。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特征,易于识别。 图1-1.3换向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