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详细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2024年2017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彩教案湘教版全册

2024年2017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彩教案湘教版全册

2024年2017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彩教案湘教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特征,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良好习惯,增强法治观念。

3.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律的特征、法治观念的培养。

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遵守法律,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章节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特征。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特征。

2. 法律的遵守、保护、规范。

3. 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法律与道德、法治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特征。

(2)举例说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谈谈你对法治国家的理解。

2. 答案:(1)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以规定当事人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发展。

法律的特征:具有国家强制力、普遍约束力、规范性。

(2)略。

(3)法治国家是指国家政权的行使、社会秩序的维护、公民权益的保障,都以法律为依据,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国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法律新闻,了解法律动态,提高法律意识。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和全册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和全册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和全册教案-湘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3.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自尊自信的意义2. 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第2课学会交往,和而不同1. 交往的重要性2. 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3. 尊重他人,包容差异第3课诚实守信,言而有信1. 诚信的意义2. 诚信的重要性3. 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第4课法治国家,公民意识1. 法治国家的概念2. 公民意识的重要性3. 如何树立公民意识第5课承担责任,服务社会1. 承担责任的的意义2. 如何承担责任3. 服务社会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教学计划1. 第1课:2课时2. 第2课:2课时3. 第3课:2课时4. 第4课:2课时5. 第5课:2课时六、教学内容第6课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坚强意志1. 挫折的意义与普遍性2. 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3. 培养坚强意志的重要性第7课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1. 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2. 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利3. 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具体做法第8课学会选择,规划人生1. 选择的意义与困难2. 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3. 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与方法第9课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 合法权益的种类与保护2. 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3. 法律途径与维权方法第10课亲近社会,服务他人1. 亲近社会的意义与方法2. 服务他人的价值与方式3. 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与组织七、教学方法1. 讲述与互动结合:通过讲述相关理论,并结合实例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湘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详细教案全册

湘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详细教案全册

湘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详细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包括“我的成长我负责”、“学会独立思考”等章节,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独立思考和责任感。

2. 第二单元“法治的阳光”,包括“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遵守法律法规”等章节,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树立法治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道德素养。

3.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树立法治观念,遵纪守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法治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独立思考能力和法治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穿插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 内容:(1)成长的脚步:我的成长我负责、学会独立思考(2)法治的阳光: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遵守法律法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我的成长我负责”的理解。

(2)举例说明你是如何遵守法律法规的。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本教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独立思考能力和法治观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湘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详细教案(全册)

湘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详细教案(全册)

湘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详细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在公共生活中第一节走进公共生活本课的教学设计为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走进公共生活。

本课内容主要从感受公共生活和融入公共生活两大方面讲解的。

通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公共生活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社区等,我们的公共生活还包括整个地球上的人类交往与生活。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的组成,懂得融人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了解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2、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公共生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从容地步入公共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和谐与人相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融人公共生活,克服自卑与自傲。

【教学重点】如何融人公共生活。

【教学难点】公共生活的范围。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

学生准备:课下准备一些关于公共生活的事例,课上分享学习。

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师:大家都开始长大了,逐渐变得成熟了,开始有能力走进更广阔的空间与天地,感受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

那么,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公共生活的人和事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现场调查。

●生活调查多媒体显示调查表如下:表1学生生活调查表时间地点我接触到的人他们在做些什么◆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学生填写调查表并相互交流。

)二、感受公共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从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到接触更广阔的公共生活,我们的生活空间不断扩展,我们同时也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展而逐渐走向成熟。

(1)你接触到的这些人中,有没有和他们打招呼?或他们有没有向你打招呼?和他们接触有什么感受?(2)你有没有留意那些工作的人?如清洁工、交警、上班的路人等等。

有没有尝试和他们打招呼?生:我在来学校的路上和同学、老师打招呼了,老师还表扬了我,我觉得上学是件愉快的事。

生:我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

生:我过马路时,向交警叔叔问好,他给了我一个微笑,我觉得他们很辛苦,这么早就出来维护交通秩序了。

湘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详细教案全册

湘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详细教案全册

湘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详细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成长的烦恼:青春期心理矛盾、如何克服烦恼、培养健康心态。

2. 第二章网络生活:网络的优势与劣势、网络道德、网络安全。

3. 第三章法律与我同行: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及后果、防范校园暴力。

4. 第四章尊重与理解: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换位思考。

5. 第五章保护自己,关爱他人:保护个人隐私、预防性侵害、关爱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矛盾,学会克服烦恼,培养健康心态。

2. 使学生认识到网络生活的双面性,提高网络素养,保护自己网络安全。

3.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自觉遵守法律,预防违法行为。

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品质,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5.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关爱他人,营造和谐校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春期心理矛盾的处理、网络素养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保护自己、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每个章节的主题。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采用提纲式,清晰展示教学内容。

2. 重点、难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在青春期遇到的烦恼,是如何克服的?(2)列举网络的优势与劣势,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网络素养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如何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4)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如何保护自己,关爱他人。

2024年2017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湘教版全册

2024年2017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湘教版全册

2024年2017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湘教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法治国家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法治观念的培养,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理解法治国家的基本概念,掌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法治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a. 展示案例:公共场所吸烟现象。

b. 提问:为什么要在公共场所禁烟?法律是如何规定的?2. 新课导入:法治国家a. 讲解法治国家的概念。

b. 分析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

3. 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a. 讲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b.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如何保护我们的权益。

4. 权利与义务a. 讲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b.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履行义务的重要性。

5. 法治与秩序a. 讲解法治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b.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治在维护秩序方面的作用。

6. 法治与生活a. 讲解法治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b.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法治故事。

7.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环节,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2. 内容:a. 法治国家b. 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c. 权利与义务d. 法治与秩序e. 法治与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法治国家的概念。

b. 请举例说明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c. 请谈谈你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理解。

2. 答案:a. 法治国家是指国家权力按照法律行使,国家治理依法进行,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国家。

b. 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有很多,如保护我们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等。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和全册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和全册教案湘教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计划和全册教案湘教版第一章:自尊自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心态,克服自卑自弃的心理。

1.2 教学内容自尊自信的定义和表现。

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心态。

1.3 教学过程引入自尊自信的概念,让学生分享对自尊自信的理解。

讲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心态,并总结出有效的方法。

1.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评估学生对自尊自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自立自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克服依赖心理。

2.2 教学内容自立自强的定义和表现。

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2.3 教学过程引入自立自强的概念,让学生分享对自立自强的理解。

讲解自立自强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并总结出有效的方法。

2.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评估学生对自立自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诚实守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品质,克服欺骗和不诚实的行为。

3.2 教学内容诚实守信的定义和表现。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3.3 教学过程引入诚实守信的概念,让学生分享对诚实守信的理解。

讲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并总结出有效的方法。

3.4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评估学生对诚实守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四章:挫折与成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挫折与成长的关系。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积极的心态。

4.2 教学内容挫折与成长的关系。

面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从挫折中成长。

4.3 教学过程引入挫折与成长的概念,让学生分享对挫折与成长的看法。

湘教版八级上册政治全册教案

湘教版八级上册政治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让青春充满活力第一课时步入青春地带教材分析重点:青春期各种生理变化及其所带来的烦恼。

难点:学会用正确的心态看待烦恼,用恰当的方法调适烦恼。

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都陆续地进入了青春期,他们欣喜着,也迷惑着,心中有无尽的谜团和烦恼。

通过本节课帮助他们理解青春期烦恼,知道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教会他们用正确方法和积极心态去调适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烦恼。

课前准备1、收集班级学生成长照片(幼年、现在各一张),选取其中一部分,制作成演示文稿2、收集初中生生理发育相关知识,制成简单的多媒体动画。

教案思路: 1、播放歌曲《童年》引起同学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2、“猜猜他/她是谁”活动,投影出班级部分同学的童年照片,让同学猜测(之后出示现在,引起他们的兴趣。

的照片)3、(1)问:①看了这些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引出成长话题)②与童年的自己相比,我们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回答之后,多媒体简单地展示初中生生理发育过程)③长大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看漫画最近比较烦(出示几则漫画,反映中学生身上诸如出现青春痘、个子矮小、体型不标准、性格冲动、对异性萌发情愫等等的烦恼现象,以及他们所采取的做法)(2)问:①漫画中的中学生遇到了什么烦心事,他们的做法对吗?这样做可能导致怎样的后果?②你又遇到了什么类似的烦心事呢?是否正为此而苦恼不已呢?(由他人联系到自己,引)起学生共鸣。

(3)讨论:如何看待这些青春期的烦恼,该怎样做才是明智的呢?(过渡到怎样调节青)春期烦恼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找出各种可行的方法。

4、畅谈青春以《青春感悟》为题,写一段你的青春感受,交流畅谈。

5、立志与行动短文欣赏《青春》以话外音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美文中受到熏陶和鞭策。

问:看过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你对青春有了怎样的思考呢?(交流畅谈)第二课时展现青春风采教材分析:重点: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和起伏不定的情绪。

难点:怎样悦纳自己,以平和的心态直面青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在公共生活中
第一节 走进公共生活
本课的教学设计为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走进公共生活。

本课内容主要从感受公共生活和融入公共生活两大方面讲解的。

通过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公共生活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社区等,我们的公共生活还包括整个地球上的人类交往与生活。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公共生活的组成,懂得融人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了解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
2、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公共生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从容地步入公共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和谐与人相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积极参与、融人公共生活,克服自卑与自傲。

【教学重点】
如何融人公共生活。

【教学难点】
公共生活的范围。

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

学生准备:课下准备一些关于公共生活的事例,课上分享学习。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师:大家都开始长大了,逐渐变得成熟了,开始有能力走进更广阔的空间与天地,感受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

那么,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公共生活的人和事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现场调查。

●生活调查
多媒体显示调查表如下: 表1学生生活调查表
时间 地点 我接触到的人 他们在做些什么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 课前准备 ◆
◆ 教学过程
(学生填写调查表并相互交流。

)
二、感受公共生活
在成长的过程中,从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到接触更广阔的公共生活,我们的生活空间不断扩展,我们同时也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展而逐渐走向成熟。

(1)你接触到的这些人中,有没有和他们打招呼?或他们有没有向你打招呼?和他们接触有什么感受?
(2)你有没有留意那些工作的人?如清洁工、交警、上班的路人等等。

有没有尝试和他们打招呼?
生:我在来学校的路上和同学、老师打招呼了,老师还表扬了我,我觉得上学是件愉快的事。

生:我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

生:我过马路时,向交警叔叔问好,他给了我一个微笑,我觉得他们很辛苦,这么早就出来维护交通秩序了。

师:通过与公共生活中的人的接触,你有什么感悟?
生: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

有许多人生活在我们周围,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他们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也并不奢求人们去记住他们。

师:我们身边有哪些人在默默地为社会奉献着?
生:工厂里的工人,他们在工厂生产各种产品。

生:我们的老师,他们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

生:我们的父母,他们为社会的发展而工作,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他们最伟大。

生:警察叔叔,他们天天维护社会治安,保护我们的安全。

师总结:人们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工作、学习、娱乐、生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

板书: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
师:那么,我们的生活空间主要包括哪些呢?
●你说、我说、大家说
学生分组讨论:说出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由哪些空间组成?你在这些场所中表现如何?举例说明。

生:公共生活空间主要包括学校、社区、网吧、电影院、公园、医院、广场等等,我在这些场所中表现还比较好,我过马路都走人行横道,在公共场所能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