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含铜电镀废水处理

合集下载

酸性废水处理计划方案(十)

酸性废水处理计划方案(十)

酸性废水处理计划方案实施背景:酸性废水是指含有酸性物质的废水,通常来自于化工、冶金、电镀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酸性废水的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工作原理:酸性废水处理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中和、沉淀、吸附等方法将废水中的酸性物质中和或去除,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具体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中和:使用碱性物质与酸性废水进行反应,使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物质。

2.沉淀:加入适量的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质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3.吸附:通过活性炭等吸附材料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4.分离:将经过处理的废水与固体物质进行分离,得到净化后的废水。

实施计划步骤:1.调查研究:对酸性废水的来源、组成、排放量等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废水的具体情况。

2.设计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酸性废水处理的具体方案,包括采用的处理方法、设备选型、工艺流程等。

3.实施试点:在实验室或小规模工厂进行试点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4.设备建设:根据方案,进行设备的选购、安装和调试。

5.运行管理:建立酸性废水处理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废水的收集、处理、排放等环节的监控和管理。

6.效果评估:定期对废水处理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适用范围:酸性废水处理方案适用于各种产生酸性废水的行业,如化工、冶金、电镀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对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

创新要点:1.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的组合,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2.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处理效率。

3.建立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废水处理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预期效果:通过酸性废水处理方案的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减少酸性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2.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达到收益:1.环境收益:减少酸性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含铜废水处理工艺

含铜废水处理工艺

含铜废水处理工艺电镀含铜废液主要来自氰化镀铜,酸性镀铜以及铜件酸洗等工序。

含铜废水的处理方法较多,有化学沉淀法、金属置换法、离子交换法和电解法等。

1、酸盐镀铜废水的处理(1)化学沉淀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含铜量在800,1000mg/L以下的废水,是用碱提高废水PH至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方法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一般采用碱性废水去沉淀.但沉淀中杂质分离麻烦,平时处理费用较高.(2)置换法在酸性条件下,用铁屑等较活泼金属将铜置换出来.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治理要求,但沉淀中杂质分离困难,污泥量多 (3)离子交换法这种方法适用业含铜浓度在50,200mg/L的废水.浓度过高,废水PH势必较低,若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很难吸附铜离子;若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则较小,再生时要用较多的酸.用阳树脂处理含铜量较低废水,铁离子也会被树脂吸附,洗脱后难以分离.(4)电解法1电解法在处理硫酸盐镀铜废水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特别是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组合,或是使用电解法----化学沉淀法组合.2、氰化含铜废水处理氰化镀铜废液中含氰化物浓度高,大多数工厂采用含氰废水处理相同的氯碱法。

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药剂。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离子交换法进行处理,但其含氰量不应大于100mg/L。

3、焦磷酸铜废水处理,4焦磷酸盐镀铜漂洗废水中主要含有PO、Cu(PO)2424,,+2+2+2+62+、HPO、K、NH、Fe、Ca、Mg等离子。

可用碱244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回收焦磷酸铜离子。

用亚铁共沉淀法也可有效的处理焦磷酸盐镀铜废水。

焦磷酸盐镀铜镀液中主要成分是焦磷酸铜和焦磷酸钾,它们相互作用生成焦磷酸铜钾螯合物,在pH为8,9时,铜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u(PO)24 ,6,,铜处于比较稳定的螯合状态,加入硫酸亚铁,将铜还2原为CuO,而铁以二价或三价氢氧化物形式存在,利用铁2的氢氧化物的凝聚作用,将CuO吸附,发生共沉淀,从而2达到除铜的目的。

电镀废水处理的三种主要解决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的三种主要解决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的三种主要解决方法电镀厂(或车间)排放的废水和废液,如镀件漂洗水、废槽液、设备冷却和地面冲洗水等,其水质随生产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一种废水中往往含有不止一种有害成分,如氰化镀镉废水中既含氰又含镉。

另外,一般的镀液中常含有有机添加剂。

以下电镀厂污水处理方案,了解下该如何处理电镀厂污水。

在电镀和金属加工行业的废水中,锌的主要来源是电镀或酸洗拖泥带水。

通过金属洗涤过程将污染物转移到洗涤水中。

酸洗工序是先将金属(锌或铜)浸入强酸中,以除去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将其浸入含有强铬酸的光亮剂中,使其增光。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锌、铜等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光亮剂等,其毒害程度较高,有些有毒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对电镀废水必须认真回收利用,以达到消除或减少电镀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反应过程将一种化学药剂投入电镀废水中,使废水中的污染物氧化,还原化学反应或产生混凝,再与水中分离,使废水净化后排放,达到排放标准。

针对含污染物的废水,可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例如:在含氰废水中投加氧化剂(氰化镀铜、镉、银、合金等)(可选择次氯酸钠、漂粉、漂白精、氯等);在含铬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可选择亚硫酸氢钠、水合肼、硫酸亚铁等);在碱性锌酸盐镀锌废水中投加混凝剂(可选择亚硫酸氢钠、水合肼、硫酸亚铁等);在酸、碱废水中投加中和药剂等。

通过沉淀、气浮、过滤等固液分离措施,从废水中分离出金属氢氧化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分离出的污泥可根据其特性,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化学方法处理电镀废水属于传统的处理方法,处理效果稳定,成本较低(约每米3分水处理0.2——0.5元),操作管理方便,但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需妥善处置,对无回收利用价值的电镀废水,宜采用化学方法处理。

离子化交换法电镀废水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需要根据水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废水中的金属离子通过阳树脂交换去除,阴离子通过阴树脂交换去除。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电镀废水处理方法摘要:一、电镀废水概述二、电镀废水处理方法1.物理方法2.化学方法3.生物方法三、各类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四、电镀废水处理发展趋势五、结论正文:电镀废水处理方法一、电镀废水概述电镀废水是指在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

这类废水具有较高的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含量和有机物含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电镀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电镀废水处理方法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通过吸附、沉淀、膜分离等手段对电镀废水进行处理。

其中,吸附法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法通过加入化学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膜分离技术则通过筛选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出来。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沉淀法等。

中和法适用于处理酸性和碱性废水,通过加入中和剂调节废水的pH值,使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氧化还原法通过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物质;混凝沉淀法通过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便于后续沉淀和分离。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对电镀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降解。

常用的生物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滤池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优点。

但生物方法对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有一定要求,不适用于高浓度废水的处理。

三、各类处理方法的优缺点1.物理方法:优点:操作简便、设备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较好;缺点:对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去除不彻底,易造成二次污染。

2.化学方法:优点:处理效果较好,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缺点:运行费用较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3.生物方法:优点: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缺点:对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有一定要求,不适用于高浓度废水的处理。

四、电镀废水处理发展趋势1.集成处理技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我国的工业迅速发展,电镀类企业为社会经济的进步奠定了基础,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废水排放问题。

1电镀废水来源1)前处理除油酸洗工序:前处理废水再电镀废水中很大比重,在前处理表面时除油会产生碱性废水(可能含有机溶剂),除锈会产生酸洗废水;2)镀件的清洗水:电镀生产线有很多清洗槽,带来了大量废水。

清洗废水的成分和镀液配方的成分基本一致,有重金属离子和添加剂以及络合剂。

3)废电镀液:电镀槽中的镀液经过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出现变质,成分配比失调等现象,所以镀液也要更换和补充,就产生了高浓度废水。

成分和清洗水相似,电镀金属原料,还原剂,络合剂,光亮剂等等。

4)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由于电镀槽渗漏或是操作不当导致的污染。

5)设备水:只经过高温,没有污染。

2电镀废水排放标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自2013年7月1日起,新建企业执行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在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应严格控制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行为,在上述地区的企业执行表3规定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部分地区会要求执行各地的地方标准。

3电镀废水分类及处理方法1)含磷废水电镀废水中含磷物质有:磷酸、磷酸盐、次亚磷酸盐、亚磷酸、焦磷酸盐、植酸等,正磷酸盐比较容易除去,非正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则较难除去。

一般采取分类处理的方法,将含有正磷酸盐的废水分到前处理废水,非正磷酸盐的废水分到络合废水(含络合物的废水)。

次磷酸根不能和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沉淀,传统方法是使用芬顿法氧化或是双氧水强氧化成正价态的磷,再进行化学沉淀。

现在有公司针对次亚磷酸盐针对性地开发了次亚磷去除剂,能够通过均相共沉淀技术,与水中的次亚磷酸盐结合生成不溶性沉淀,无需转化为正磷,把总磷处理至0.5mg/L以下,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塑料电镀以及五金化学镀废水处理中。

电镀工艺主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电镀工艺主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电镀工艺主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电镀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将金属离子沉积到基材表面来实现镀层的目的。

然而,电镀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如废水污染、废气排放和固体废物排放等。

针对这些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电镀工艺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是废水污染。

在电镀过程中,使用的酸性、碱性溶液和含有金属离子的废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防治措施:1.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可以运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技术进行废水处理,降低废水中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的浓度,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2.提高电镀液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量。

通过循环利用电镀液中的成分,减少补充新电镀液的频率,降低废水排放量。

3.优化工艺参数,减少废水产生。

合理控制电镀时间、温度、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减少废液的产生。

其次,电镀工艺还会产生废气排放问题。

在电镀过程中,会产生含有酸性、碱性气体和有毒气体的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减少废气排放,可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如喷淋塔、吸收塔、活性炭吸附器等,对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净化,达到排放标准。

2.采用通风系统,及时排放产生的废气。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设备,将废气及时排出车间,降低对工人和环境的影响。

最后,电镀工艺还会产生固体废物排放问题。

在电镀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酸、废碱、废渣等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固体废物排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采用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对废酸、废碱、废渣等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废物排放。

2.加强固体废物分类处理,减少危险废物的排放量。

对废酸、废碱等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处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加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采取合理的处置方式,如焚烧、填埋、回收等,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总之,针对电镀工艺主要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加强固体废物分类处理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电镀废水各类水进出水水质

电镀废水各类水进出水水质

电镀废水各类水进出水水质电镀废水是指在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的废水,由于电镀过程中的化学药品和废水的复杂性,使得电镀废水的处理变得非常困难。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电镀废水需要经过处理以将其排放到环境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废水中各类水的进出水水质。

一、酸性电镀废水酸性电镀废水的主要成分是酸性金属盐和酸性草酸,其导致的污染主要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和酸性物质的污染。

经过处理后,酸性电镀废水应满足以下要求:1.pH值:排放的酸性电镀废水的pH值应在6~9之间,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2.重金属离子浓度:重金属离子是酸性电镀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中包括铬、镍、铜等。

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酸性物质浓度:酸性电镀废水中的酸性物质浓度也是排放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二、碱性电镀废水碱性电镀废水的主要成分是碱性金属盐和碱性有机物,其导致的污染主要有碱性物质的污染和有机物的污染。

经过处理后,碱性电镀废水应满足以下要求:1.pH值:排放的碱性电镀废水的pH值应在6~9之间,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2.重金属离子浓度:碱性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碱性物质浓度:碱性电镀废水中的碱性物质浓度也是排放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三、中性电镀废水中性电镀废水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由于其中性的特点,其处理相对较为容易。

但是,中性电镀废水中仍然含有一定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到环境中。

经过处理后,中性电镀废水应满足以下要求:1.pH值:排放的中性电镀废水的pH值应在6~9之间,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2.重金属离子浓度:中性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有机物浓度:中性电镀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也是排放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四、综合电镀废水综合电镀废水是指包含了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的电镀废水,其污染物的种类非常复杂。

综合电镀废水经过处理后,其进出水水质应满足以上几种电镀废水的要求。

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手册

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手册

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手册概要电镀废水是一种工业废水,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有效的电镀废水处理和回用技术是工业环保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本手册旨在介绍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实例,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电镀废水的特性及影响1. 电镀废水的特性电镀废水中主要含有镍、铬、铜、锌等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化合物、酸性废水等污染物。

这些物质的排放对周围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2. 影响电镀废水的排放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等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加速水资源的污染和土壤的盐碱化。

对承受污染的水资源、土壤,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被破坏。

二、电镀废水处理技术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通过厌氧和好氧生物反应器,将有机废水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以及生物体或生物膜的形式富集或分解重金属离子。

2. 吸附处理技术吸附处理技术利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氧化铁等吸附剂,将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到吸附剂表面,实现废水的净化处理。

3. 电化学处理技术电化学处理技术借助电解电极的作用,运用电沉积、电析、电吸附、电脱色等原理,有效降解电镀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去除重金属离子。

4.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反渗透等方法,通过膜的选择性分离作用,去除电镀废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从而实现水的净化和回用。

三、电镀废水回用技术1. 膜处理技术通过反渗透膜或离子交换膜等高效的膜处理技术,可以将经过处理的电镀废水中的水分和部分溶解的有机物质和离子物质分离出来,获得高品质的水资源。

2. 离子交换技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电镀废水中的离子物质吸附或交换,去除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获得清洁的水资源。

3. 水蒸发浓缩技术通过自然蒸发或机械蒸发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得到浓缩后的废水和清洁的水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性含铜电镀废水处理
葛丽颖, 刘定富, 曾祥钦, 李绍明
(贵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3)
中图分类号:X 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4742(2007)022*******
0 前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电镀厂每年排出的废水约40亿m
3[1]。

电镀废水不仅量大,而且对环境污染也
严重。

由于含有自然界不能降解的重金属离子,因此,对电镀废水的处理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对电镀废水处理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处理法[2]
等。

化学法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的。

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具有技术成熟、投资小、处理成本低、适应性强、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加上砂滤能使出水水质澄清,达标排放,不失为既经济又有效的一种方法。

本文研究了氢氧化钠中和沉淀酸性含铜电镀废水的影响因素,得到了重金属铜去除率较高的反应条件。

1 实验
1.1 仪器与试剂
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欣茂仪器有限公
司),JJ 21型精密电动搅拌器(苏州威尔实验用品有
限公司),PHS 23C 型精密酸度计(上海大普仪器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分析纯),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

1.2 实验水样
实验水样取自贵阳市083系统宇光分公司电镀车间酸性含铜废水。

1.3 实验方法
移取400m L 实验水样于500m L 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一定时间后,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沉降,静置过滤。

经分光光度法[3]
检测滤液中铜离子的质量浓度,计算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pH 值对铜去除效果的影响
pH 值对铜去除效果有最直接的影响。

实验水
样中Cu 2+
的质量浓度为367mg ΠL ,搅拌时间4min ,
在室温下进行。

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

改变氢氧化钠加入量,以调节废水pH 值,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pH 值与滤液中铜的质量浓度的关系
图1是在实验过程中,用氢氧化钠溶液来调节废水pH 值,测得的pH 值与沉淀过滤后滤液中铜的
质量浓度的关系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刚开始反应时,随着溶液pH 值的增加,其滤液中铜的质量浓度变化较小;当溶液pH =5.6~8.5时,在此段pH 值范围内,滤液中铜的质量浓度变化很大。

当溶液pH 值达到8.5左右时,滤液中铜的质量浓度小于1mg ΠL 。

随着溶液pH 值的继续增加,当pH >11.3左右时,滤液中铜的质量浓度又逐渐增大,变化较小,同时沉淀颜色由浅蓝色变为深蓝色。

当pH >13.5后,滤液中铜随pH 值的
增加继续增大,且变化较大。

2.2 搅拌时间对铜去除率的影响
固定水样中的Cu 2+
的质量浓度为367mg ΠL ,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控制废水pH 值8.5,改变搅拌时间,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搅拌时间对铜去除率的影响
从图2中可看出,氢氧化钠中和沉淀铜离子的
速率较快,在搅拌时间2min 以内,铜去除率高达99.78%。

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铜去除率随之有所增加,但变化较小。

因此,搅拌时间对铜去除率影响不大,考虑到搅拌时间包括加碱及反应时间,故取搅
・63・ Mar.2007 E lectroplating &Pollution Control
V ol.27N o.2
拌时间4min 即可。

2.3 温度对铜去除率的影响
固定水样中的Cu 2+
的质量浓度为367mg ΠL ,控制废水pH 值8.5,搅拌时间4min ,改变反应温度,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温度对铜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3可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铜去除率呈下
降趋势,但铜去除率变化较小。

因此,温度对氢氧化钠处理含铜废水的影响不大,故选择室温下进行废水处理。

2.4 絮凝剂对固液分离的效果
由于所得到的氢氧化铜沉淀颗粒微细而疏松,沉淀时间较长,1h 后上清液中仍有细小颗粒未能沉降至底部,上层清液未完全澄清透明,且上层清液稍加搅拌,沉淀又会上浮,影响上层清液的排放和沉淀的效果。

因此,需选取合适的絮凝剂,使沉淀颗粒增大,加速沉淀速度,缩短沉淀时间。

本实验选取3种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
PAM )、聚丙烯酸钠(PAAS )、聚乙烯醇(PVA )。

这3种有机絮凝剂不与沉淀发生化学反应,有利于沉淀。

将废水加碱中和沉淀后,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均配制质量浓度为0.5g ΠL ),再倾入500m L 量筒内,观察其沉淀高度。

考察加入絮凝剂后,沉降时间与沉淀高度关系,得到图4、5、6。

图4 PAM 对沉降时间与沉淀高度关系
图5 PAAS 对沉降时间与沉淀高度的关系
由图4可看出,当加入质量浓度为0.5g ΠL 的PAM 3.5m L 时,沉淀下降最快,且最终沉淀高度最低。

但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其沉降过程,其生成的絮状体易破碎,致使有部分絮体漂浮在上层清液中,久久不能沉降,因此,加入PAM 2.5m L 时絮凝沉降效果最好。

图6 PVA 对沉降时间与沉淀高度的关系
从图5可看出,当加入质量浓度为0.5g ΠL 的
PAAS 1.5m L 时,以及从图6表明,当加入质量浓度为0.5g ΠL 的PVA 2.5m L 时,絮凝沉降效果最好。

综合考虑,当加入质量浓度为0.5g ΠL 的聚丙烯酸钠1.5m L 时沉降速度最快,且絮体较为密实,显示较好的稳定性,利于固液分离,其絮凝沉降效果最好。

3 结论
(1)对酸性含铜电镀废水,其处理效果最优条
件为:控制pH 值8.5,搅拌时间为4min ,常温,处理后的废水中铜离子的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国标规定的
污水排放标准[4]。

(2)加入高分子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酸钠,显著提高沉降速度,颗粒明显增大,利于后期对铜的回收。

与一般处理废水所选用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混合投加絮凝效果相比较,本实验考虑到后期回收铜,故只选用有机絮凝剂。

虽然聚丙烯酸钠的单价较常用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高,但其用量少,且沉淀效果优于聚丙烯酰胺的。

综合来看,选用聚丙烯酸钠作为处理酸性含铜电镀废水的絮凝剂,效果较优。

参考文献:
[1] 黄瑞光.21世纪电镀废水治理的发展趋势[J ].电镀与精饰,
2000,22(3):122.
[2] 孟祥和,胡国飞.重金属废水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3] 国家环境保护局.G B 7474287[S].
[4] 国家环境保护局.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B 8978[S].
收稿日期:2006211216

73・2007年3月
电镀与环保第27卷第2期(总第154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