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补钾
儿童静脉补钾的五个原则

儿童静脉补钾的五个原则
儿童静脉补钾的五个原则包括:
1. 适当浓度:儿童的补钾浓度一般为0.1-0.3 mol/L,具体浓度
需根据儿童年龄、体重、血钾水平以及补钾速度来决定。
2. 补钾速度:儿童补钾的速度一般应控制在每小时0.5-1.0 mmol/kg的范围内,不宜超过1.5 mmol/kg/h。
过快的补钾速度可能导致血钾过高,对心脏等重要器官造成危害。
3. 监测血钾水平:在进行静脉补钾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儿童的血钾水平,以确保补钾的效果和安全性。
通常在开始补钾后
1-2小时进行第一次监测,然后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监测。
4. 补充碱化剂:在补钾的过程中,有时也需要同时补充碱化剂,以防止血液酸化。
具体是否需要补充碱化剂以及使用什么样的碱化剂,需要根据儿童的血气分析结果和病情来决定。
5. 注意反应:儿童在接受静脉补钾时,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静脉炎、血栓形成等。
因此,在进行补钾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儿童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补钾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电图和血压等指标,以确保补钾的安全性。
外科静脉补钾的原则

外科静脉补钾的原则
外科静脉补钾的主要原则有: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见尿补钾、心电监护等。
1、补充的溶液中钾浓度不宜过浓,最好不要超过40mmol/L,因为若机体短时间输入过多的钾离子,容易导致心脏骤停,造成生命危险。
2、溶液的滴速不宜过快,最好保持在0.75~1.5g/h,若是滴速过快,机体内的钾浓度会短时间内急剧升高,患者也会有生命危险。
3、要确定患者是否能够排出尿液,若患者的尿量低于
30ml/h,则不建议进行补钾,否则可能会形成高血钾症。
4、重症患者在静脉补钾时,需要进行心电监护,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见尿补钾每小时尿量不少于40ml可以补钾。
补钾浓度不宜过高补钾浓度不宜超过0.3%,或者说补钾的浓度不超过40mmol/L。
补钾的速度不宜过快补钾的速度每小时不宜超过20mmol/L。
补钾总量不宜过多每日补钾的总量不超过200mmol。
不符合静脉补钾的原则( )

不符合静脉补钾的原则( )不符合静脉补钾的原则静脉补钾是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补充钾离子,以纠正血清钾浓度异常的治疗方法。
然而,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合采用静脉补钾的方式。
本文将详细阐述不符合静脉补钾的原则,并探讨替代性的治疗方法。
首先,不符合静脉补钾的原则是钾离子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正常的血清钾浓度范围是3.5-5.0mmol/L。
如果患者的钾离子水平在该范围内,那么无需进行静脉补钾。
此时,补充钾离子可能会导致血清钾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引起高钾血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等问题。
其次,不符合静脉补钾的原则是患者存在高钾血症的风险。
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导致心脏传导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在存在高钾血症风险的情况下,静脉补钾可能会加重高钾血症并造成严重的心脏问题。
因此,在高钾血症患者中要慎重考虑是否进行静脉补钾,并寻找其他治疗方式。
第三,不符合静脉补钾的原则是患者有禁食或者排便障碍。
减少钾摄入是治疗高钾血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于无法摄入食物进行正常生理性钾排出的患者,应将其食物和药物中的钾含量降低,而不是通过静脉补钾的方式来纠正高钾血症。
此外,排便障碍也会导致钾离子潴留在体内,如果此时进行静脉补钾,有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最后,不符合静脉补钾的原则是患者存在严重的肾功能不全。
肾脏是排除钾离子的重要器官,肾功能不全会导致钾离子排泄减少,出现高钾血症。
在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静脉补钾可能会加重高钾血症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骤停等。
因此,对于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少钾的摄入,并在必要时进行其他治疗。
替代性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和使用钙剂。
对于一些轻度和中度高钾血症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减少摄入的钾离子。
避免高钾含量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可以减少钾摄入。
而对于一些重度高钾血症患者,可以采用钙剂,如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来暂时干预心脏传导系统,同时减少钾离子对心脏的作用。
请简述静脉补钾的原则

请简述静脉补钾的原则静脉补钾是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体内不足的钾元素,以纠正血钾浓度异常的一种治疗方法。
静脉补钾的原则主要包括选择适当的钾盐、控制输注速度、注意监测血钾浓度和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
首先,选择适当的钾盐是静脉补钾的关键。
常见的钾盐有氯化钾(KCl)、醋酸钾(KAc)和磷酸二氢钾(K2HPO4)等。
在选择钾盐时需要考虑病情和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因为不同的钾盐具有不同的特点。
氯化钾是常用的钾盐,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但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以免导致高血钾。
醋酸钾适用于碱中毒、酸中毒或需要补充酢酸的患者。
磷酸二氢钾适用于存在低磷血症的患者。
在选择钾盐时还需要考虑其溶液的浓度和配伍禁忌等因素。
其次,控制输注速度是静脉补钾的重要原则之一。
输注速度过快可能引起静脉炎症、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因此,静脉补钾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血钾浓度决定输注速度。
一般来说,血钾浓度较低的患者需要较快的输注速度,以尽快纠正低血钾状态。
而血钾浓度较高的患者则需要较慢的输注速度,以避免快速增加血钾浓度而引发危险的高血钾症。
第三,注意监测血钾浓度是静脉补钾的重要环节。
在补钾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钾浓度,以便及时调整输注速度和剂量。
通常情况下,每1-2小时监测一次血钾浓度,直至达到目标值或调整剂量。
另外,补钾过程中还需注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方面,补钾过程中可能出现静脉刺激、烧灼感、疼痛、红肿等不适,这时应及时停止输注并更换输注部位。
另一方面,过快或过量输注钾盐可能导致高血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此,在静脉补钾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和血钾浓度,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总之,静脉补钾是一项需要谨慎操作和监测的治疗措施。
在实施静脉补钾时,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原则选择适当的钾盐,并控制输注速度,密切监测血钾浓度与患者的反应。
此外,还应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静脉补钾的原则本质上是在保证有效补充钾元素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静脉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

静脉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
1、补钾原则:主要是血钾的重新平衡。
补充性补钾应根据钾浓度的变化而调整钾的补充量,通常以20mEq/L的冲泡液每小时给予2-3次,总量每次不超过1L。
2、补充钾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低氯血型冲泡液,以减少过多的氯离子;②充足补液,为了让每一次补充钾的剂量多少尽可能准确;③高钾的补液时,要有正确的液量控制,补充时要逐渐加量,避免过多的钾残留在血液中;④起始加入的补液剂量不宜过大,对于心肌损伤患者,起始剂量不超过50mEq/h;⑤调节血压时要多留意患者的血钾浓度,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液量;⑥补充钾时要定时检测血钾浓度,以保持钾浓度在稳定性范围内,维持心跳放缓;⑦测定血清钾值,其结果决定补液时量的大小及次数,而其结果也会受补液液的作用,补液的量有影响。
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

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静脉补钾是一种常用的补充失血或失水需要的治疗方法,常被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消化道障碍等疾病。
然而,正确的静脉补钾操作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补钾安全有效。
以下是静脉补钾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静脉补钾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清钾浓度来决定补钾剂的种类、剂量和补钾速度。
患者和护理人员应该清楚地理解医生的嘱咐,并且不擅自调整剂量或速度。
其次,选择合适的补钾剂。
常用的补钾剂有氯化钾、乳酸钾、醋酸钾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补钾剂。
氯化钾是最常见的补钾剂,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快或过度补钾可能导致高钾血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因此,在静脉补钾中需要控制好补钾剂的剂量和速度。
第三,保持静脉通畅。
在补钾过程中,应确保静脉通道畅通,以确保补钾剂能够均匀地流入患者的血液中。
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如有需要,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通路。
第四,注意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
补钾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尤其是心电图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高钾血症的症状主要有心律失常、肌无力、呼吸困难等,必要时应及时停止补钾并报告医生。
第五,定期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
静脉补钾后,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清钾、钠等电解质水平。
这样可以及时评估补钾效果,并作出必要的调整。
最后,处理好补钾剂的储存和处置。
补钾剂通常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在使用完补钾剂后,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置,以防止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污染。
总结起来,静脉补钾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遵循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补钾剂,保持静脉通畅,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定期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并正确处理补钾剂的储存和处置。
这些注意事项能够确保静脉补钾的安全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静脉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静脉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静脉补钾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纠正体内钾离子的缺乏或失衡。
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对于医务人员而言非常重要,因为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在进行静脉补钾之前,医务人员应该仔细了解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首先,了解钾离子的生理作用是进行静脉补钾的前提。
钾离子是人体内细胞内外液中的重要电解质,它在维持酸碱平衡、机体代谢和神经肌肉功能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当患者出现低血钾或高血钾时,需要及时进行补充或调整,以维持体内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进行静脉补钾时,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钾离子水平和临床症状。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钾浓度,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补钾。
一般来说,血液钾浓度低于3.5 mmol/L时,需要进行补钾治疗。
但是,在选择补钾方案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心律失常、肌无力等,以及患者是否存在酸碱紊乱等相关因素。
补钾的速率也是非常重要的,过快或过慢的补钾速率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一般来说,静脉补钾的速率应在0.5-1 mmol/kg/h范围内,不超过10 mmol/h。
过快的补钾速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高钾血症,过慢的补钾速率则不能及时纠正患者的低血钾症状。
在选择静脉补钾的制剂时,需要注意不同制剂的特点和适应症。
常用的钾盐制剂包括氯化钾、乳酸钾和醋酸钾等。
氯化钾是最常用的制剂,但是需要注意其腐蚀性,不能超过10 mmol/h的剂量。
乳酸钾的pH值较高,适用于需要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
醋酸钾的pH值较低,适用于需要迅速纠正低钾的患者。
在选择制剂和剂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
此外,静脉补钾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情况和并发症。
例如,对于存在肾功能损伤的患者,需要根据肾排钾的情况来调整补钾的剂量和速率。
对于术后或严重烧伤患者,由于细胞内钾离子的释放增加,需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以避免高钾血症。
对于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和临床情况进行个别化的补钾方案。
静脉补钾注意事项

静脉补钾注意事项静脉补钾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用于补充和维持体内的钾离子水平。
以下是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1. 适应症:静脉补钾适用于严重低钾血症,尤其是对心肌功能有危害的高血压、心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患者。
但对于无临床症状和无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不宜过度使用静脉补钾。
2. 静脉溶液浓度:静脉补钾时,应选择适当浓度的溶液。
常用浓度为0.3%~0.9%,比较常见的有0.3%氯化钾、0.5%氯化钾和0.9%氯化钾。
选择浓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3. 速度与剂量:静脉补钾时,需要根据血钾水平和临床病情来确定补钾的速度和剂量。
通常情况下,静脉推注剂量不超过40mmol/h,持续补钾时间不超过4小时。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监测血钾水平:在静脉补钾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钾水平。
常规检查包括血气分析、心电图等。
血钾水平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补钾速度和剂量,避免补钾过快或过多,造成低钾或高钾等不良反应。
5. 注意输液速度:静脉补钾时,应注意输液速度。
快速输液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输液速度,逐渐增加,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6. 观察不良反应:静脉补钾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
如果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停止补钾治疗。
7. 注意禁忌症:静脉补钾有一些禁忌症,如严重肾功能不全、严重低钠血症、严重休克等情况。
这些情况下不宜进行静脉补钾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总之,静脉补钾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速度和监测血钾水平。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才能更好地发挥补钾的效果,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钾的不同途径及相关护理进展关键词低钾血症高钾血症氯化钾护理Key words: Hypokalemia Hyperkalemia Potassium chloride Nursing care钾对心肌、横纹肌等电兴奋组织的应激性有着重要作用。
血钾的正常参考值为3.5~5.5mmol/L,当低于3.5 mmol/L时为低钾血症,当低于2.5 mmol/L以下时容易产生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软瘫和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如不及时提高血钾水平会危及患者生命。
因而,为及时快速纠正低血钾症,高浓度补钾已经被临床所应用,但其补钾的途径、浓度和速度对提高钾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将其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补钾途径1.1口服钾在消化道中90%被肠道吸收,且安全可靠,因而口服补钾最直接、方便、简单易行,且维持时间也很长,其特点是对消化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患者服用后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消化性溃疡及出血。
口服钾盐主要用于轻型低钾血症或预防性用药以及无胃肠道反映的病例。
常用的口服钾盐有:枸橼酸钾、氯化钾缓释片和10%的氯化钾注射液。
氯化钾是临床最常用的补钾制剂,主要用于钾血症伴有低氯的患者。
每日补钾量可根据下面的公司计算:含钾药物的克数=(含钾药物分子量x 补钾克数)/ 钾的原子量。
口服补钾的过程中应注意:因钾盐对肠胃道黏膜有刺激性性,应饭后服用。
口服钾盐口感不佳,对于年龄较小患儿可配以果汁、牛奶服用。
为了减少胃肠道刺激,可将10%氯化钾注射液10~20ml加温水稀释后口服,3次/d。
有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采用。
口服药物后要观察患者有无胃肠道不适症状,轻者可给予对症处理,重者改用静脉或者其他方式补钾。
1.2静脉补钾静脉途径是最常用的补钾方式,适用于重症低钾血症的患者。
为及时、快速的纠正低钾血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已普遍采用高浓度补钾,一般选用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其优点是能迅速提升血钾水平,防止低钾对心肌应激性及血管张力的影响。
但静脉补钾必须同时输入一量的液体,会增加心脏负荷,实质导致心力衰竭,而且会导致静脉炎及疼痛的发生,目前,微量泵的临床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微量泵静脉推注补钾在不断增加液体的情况下,高浓度钾匀速进入体内而不会增加心脏负荷,避免了大量突然输入高浓度钾导致高钾血症的危险。
1.2.1静脉补钾量静脉补钾量应根据患者的血清钾浓度和尿量而决定,不可盲目输入。
可根据公式计算:补充氯化钾量=(欲达血钾浓度-实测雪钾浓度)x 0.3+尿中失钾量。
尿中失钾量以每500ml 尿补134mmol氯化钾估算。
唐白云认为先天型心脏病患者术后每排100ml尿补2mmol钾,风湿性心脏病及搭桥患者术后每补2~4mmol钾。
1.2.2补钾浓度和速度常规补钾原则浓度不超过0.3%,滴速不超过40~60滴/min,但对于严重低钾血症的患者高浓度快速纠正钾是非常必要的,李玮岩认为一般以10mmol/L为宜,症状明显者可达10~20mmol/L,严重低钾症引起心率失常或呼吸肌麻痹而危机生命时可达40~100mmol/L,AHA推荐,当低钾血症导致心脏停搏不可避免时,应首先在1min内稀释后竟注射氯化钾0.149g,其后5~10min再给予7.45%氯化钾静脉滴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血压、减少致命心率失常的发生,促进血钾水平的提高。
1.2.3 静脉炎的预防护理由于高浓度钾溶液对血管壁的刺激,可使血管壁走向发红,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在补钾的过程中,对不能耐收者,应立即开通第2支静脉通路,俩功能条通路各以原来一半的速度补钾,穿刺部位放置热水袋,给予保暖,减少血管痉挛。
温热刺激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壁扩张,痛透性提高,减少静脉炎的症状及血管壁损伤,但应注意防止烫伤,徐玉花采用六味醇外用防止输液所致静脉炎,有效率达100%。
张广清的能用红花与当归按照3:1的比例,洗净湿润后,浸于20倍剂量的55%乙醇中,浸泡1个月,过滤,在发生静脉炎的血管处湿敷1h,每日4次,4~6d可治愈。
刘淑芹等采用自制复方龙石膏外敷治疗输液所致的静脉炎,其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法。
1.2.4疼痛的预防护理钾离子是致痛因子,输入血管后除自身的物理刺激外,尚可引起体内神经介质,如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物质不同程度的升高,从而致使穿刺部位出现疼痛。
静脉补钾疼痛程度和钾的浓度呈正相关,和滴注的速度呈正比。
陈明慧等对300例静脉补高浓度钾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同一穿刺部位,同一钾浓度、补钾速度,糖盐水或生理盐水作溶剂可显著减少疼痛的发生。
其机理就是钠离子进入组织后,使神经细胞超级化其兴奋性降低,使痛阀升高,从而缓解疼痛。
范作升采用翻转针柄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常规操作后,将针柄逆时针翻转180度,至对侧固定,其疼痛发生率为12.5%,原因是针头斜面对血管下壁,药物流向发生根本改变,对于原离或避开了对体表敏感神经末梢的刺激,血管下壁及深部组织敏感度差,疼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肖熠东在静脉穿刺后将1%的卡因棉片(3cmx3cm)外敷在穿刺点的近心端的周围皮肤,直至静脉输液结束后取下,可使疼痛缓解。
余涛毅将浸又2.5%的硝酸甘油纱条(3cmx2cm)沿血管走向在距离穿刺点的上方2~3cm处进行外敷,可预防静脉补钾引起的疼痛。
1.3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补钾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能将药物变成细微的气雾,随患者的吸气进入呼吸道,雾滴均匀,直径5μm以下,温度接近人体温,药物随深而慢的细七被吸至终末支气管和肺泡,肺的有效吸收面积答65cm2,通过肺泡膜进入血循环,达到给药的目的。
其优点就是能有效的提高血清钾浓度,而且对气道和肺组织无损害,疗效确切,、安全,给药方便,无不良反应。
对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口服和静脉补钾受限的患者,超声雾化吸入补钾是值得推荐的有效途径。
车晓艳等报道,将生理盐水20ml +10%氯化钾20ml,雾化吸入30min,能明显改善低钾血症,与静脉无统计学差异,庄瑰霞将10%的氯化钾15ml加入超声波妩化器中对家兔雾化吸入30min,80%~90%的药物能均衡的沉降于细支气管末梢及肺泡管处,血钾上升迅速,1h答高峰。
周琼将10%的氯化钾20ml+生理盐水20ml注入氧驱动雾化器中,将雾化器连接氧流量表调至5~7L/min,持续吸入30分钟,既纠正了低钾血症,又改善了缺氧的症状,对低钾血症引起的呼吸肌摸比患者教理想。
注意在雾化吸入时要嘱患者深吸气,以使药物以最大量吸入肺部,利于吸收。
对有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吸入完毕,应对雾化罐及其管道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1.4保留灌肠结肠具有半透明膜的作用,既可以排出体内的残余物,也能吸收堆积体有用的物质。
其优点是结肠处于中性或若碱性,对钾离子有很强的吸收功能,通过肠黏膜扩散作用,使钾均匀吸收,同时结肠是具有调节功能的生理器官,不会造成血清钾离子浓度过高,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避免了口服或静脉补钾导致的不良反应。
缺点是易引起患者便意,药物保留吸收不完全。
因而,对重度肠道梗阻、肠畸形、重度结肠炎、肛周疾病、大量腹水、局部有损伤或出血者应禁用。
一般采用氯化钾溶液20~50ml保留灌肠,其方法是将肛管自肛门插入10cm后推入药液,每日2~4次,2~12h后症状可明显改善,左朋等让患者左侧卧位,臀部抬高20cm,10%氯化钠加37摄式度的温开水20~30ml稀释,用14号肛管润滑后缓缓插入肛门内18~20cm,用注射器将稀释的氯化钾溶液以每分钟20~30ml速度缓慢注入,同时让患者做深呼吸,连用3d,效果显著,周荣等对肝病伴低钾血症的患者先进行食醋灌肠,待排便后再进行钾溶液肛内注入,临床效果显著。
灌肠时要注意应予稀释加温,恭管插入深度要适中,灌注速度要慢,否则易刺激肠道产生便意,缩短保留时间,直接影响补钾效果;对严重低钾者除应用灌肠补钾外,仍需积极静脉或口服补钾,以缩短补钾时间。
2护理进展2.1Kruse认为高浓度静脉补钾有潜在的危险性,它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不良反应,可引起高甲血症,实质引起致命性心率失常。
因而,在补钾期间,应严密进行心电监测,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及心电图变化,尤其是QRS波群形态变化,即使发现频发、多源、成对与连续的室性早搏和危险性教大的心律失常,并对症处理。
在补钾通道上要有明显标识,如标明补钾浓度、速度和起始时间,严禁在补钾液路上推注其它药液,以免发生高钾血症。
补钾时无论选择外周静脉,还是中心静脉都应采用微量泵匀速输入。
准确检测尿量和肾功能,每小时计算尿量1次,尿量在1~2ml/kg*h或>30ml/h时方能补钾,在补钾过程中如发现患者血容量不足时,应结合中心静脉压判断,若为需容量不足,则及时扩容,使尿量恢复。
尿少或肾功能不全者,不能高浓度补钾。
2.2血气和电解质监测无论采用那种途径补钾都要动态观察动脉血气及电解质水平,随时调整钾的用量,不仅可避免高钾血症,还可了解有无酸碱失衡及低钙的发生。
因血液pH值每提高0.1,则向细胞内转移的钾占血清钾的30%。
若存在碱中毒,纠正后低钾可迅速纠正,若存在酸中毒,宜先补钾后纠酸,以防pH值升高后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导致血清钾水平进一步降低,不可在补钾侧血管采集血标本,一面影响血清钾值的测定,造成假性高钾血症的误导。
采集静脉血时应注意,握拳可显著提高静脉血钾浓度,血浆钾浓度比血清钾稍低,标本采集后要即刻送检,切勿震荡,避免溶血,直立位即可使血清钾浓度偏高。
静脉补钾时避免使用葡萄糖溶液,这是由于葡萄糖可增加胰岛素释放。
使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从而加重低钾血症。
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一般采用高钾极化液,一方面葡萄糖在胰岛素的促进下结合血中的钾离子迅速进入细胞内,即使补充钾的同时可供组织细胞能量,改善心脏和其它重要器官的功能。
低钾血症常合并低美血症,美与钾再生物生理功能上有协同作用,适当补镁有助于血清钾水平的提升,尤其是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症。
单纯应用一种方法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尝试用2种途径相结合的方法迅速提高血钾的浓度,而又避免了高血钾症引起的危险,在补钾的过程中,应多食含钾丰富的事物,如香蕉、草莓、西瓜、菠菜,黄鱼、鸡肉、牛奶等,有助于提高血钾水平。
参考文献:[1]李东宝.低钾血症的临床处理.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5,11(2):87.[2]马建龙,王玉芝.浅论合理补钾.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4(10):3.[3]唐白云,何裕隆,程超,等.静脉高浓度补钾在体外循环术后早期应用探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11):668-669.[4]李玮岩,肖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脉高浓度补钾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25(4):412.[5]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Guidelines 2000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Circulation,2000,102:1.[6]徐玉花,宋秋桂,孙静.六味醇外用防治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44.[7]张广清,叶苑琼,刘朝阳,等.红归酊治疗输液引起的静脉炎.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895.[8]刘淑芹,于铭,刘秀兰,等.自制复方龙石膏外敷治疗输液所致静脉炎.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2):752.[9]陈明慧,顾云,李君久,等.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缓解方法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74.[10]范作升,孙丽荣,薛宗勇,等.纠正静脉补钾疼痛的临床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1-2.[11]肖煜东,许丽华,靖冬梅,等.静点药物静脉炎和疼痛发生机理的探讨及防治新方法.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2):717.[12]余涛毅,李飞娥,刘道燕.地卡因和硝酸甘油外敷减轻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观察.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1):10.[13]车晓艳,叶惠华,陈雁.低血钾患者应用超声雾化吸入补钾的疗效观察.中华护理杂志,1998,33(9):506-507.[14]庄瑰霞,张志民,冯增斌.雾化吸入补钾效果的实验研究.护理学杂志,2005,20(3):6.[15]周琼,何晓文,谢振纪,等.氧驱动雾化吸入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临床医学,2005,18(8):972.[16]左朋,刘德侠,李方风.高浓度氯化钾灌肠辅助治疗低钾血症的临床探讨.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1):6.[17]周荣,闫香芹,张春花.肝病伴低钾血症肛注补钾的护理.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10):32.[18]徐萌,贾学芝,郭祥芬,等.灌肠补钾治疗心功能不全伴低钾血症42例体会.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9,5(3):142.[19]Kruse JA,Carlson RW.Rapid correction of hypokalemia using concentrated intravenous potassium choride infusions.Arch Intern Med,1990,150:613-617.[20]安振海.低钾血症.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2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