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之《说文解字》 共85页
国学经典之《说文解字》 共85页

• 象形是汉字造字的基础,会意字、形声字 和一部分指事字都是以象形字为基础造出 来的。可以说,象形字是组成千万个汉字 的基本元素。虽然从数量上看象形字只有 几百个,在汉字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极小, 但是象形字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
• 李密《陈情表》:“乌鸟 私情,愿乞终养。”
知识性
• 醫,治病也。……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医 酒。古者巫彭初作医。
• 肓,心上鬲下也。从肉,亡声。春秋传曰:病在 肓之上。
• 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 从一。
知识性
社会知识
• 耡,商人七十而耡。耡,
• 宰,罪人在室下执事
耤税也。从耒,助声。 《周礼》曰:以兴耡利萌。
会意字必须是合体字,这是它区别于象形字 和指事字的关键之处。
会意视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期会意字
用会意方式设计的新简化字: 尖 夯 尘 卡劣歪
这类会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意义来会合 成意的,这和上面所说的偏重文字的象形 会意不同。
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的重要性反映在数量上。《康熙字典》
《说文》释义方式的多样性
• 不属于同一部首的字之间也可构成互训关系。例 如
• 觉,悟也。 • 悟,觉也。 • 全,完也。 • 完,全也。 • 谨,慎也。 • 慎,谨也。
《说文》释义方式的多样性
二、推因--点明语源,帮助读者了解得名缘由。 释义字和被释字往往有语音上的联系。如:
• 政,正也。从攵,从正,正亦声。 •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
从现代文字学来看,指事是一种用记 号标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又可以分为 两类,第一类纯粹是符号,如;第二类是 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示性符号,如 (亦)、(本)、(末)、(刃)等。
说文解字-PPT课件

• 晚明毛晋和其子扆(yǐ)依宋椠始 “一”终“亥”小字本用大字雕刻。 毛氏初印本与宋本相去不远,但后来 屡依《系传》剜改,遂多乖缪。这就 是当时通行的汲古阁(绿君亭)本, 段玉裁作注以此为底本。
• 清嘉庆以后《说文》有三种本子: • 一、额勒布刻鲍惜分所藏宋本(即 《藤花榭》本); • 二、孙星衍重刊仿宋本小字本(即 《平津馆》本)。 • 三、丁少山影宋监本。
• 《說文》單字主要來源
• 1、《史籀篇》殘存的9篇籀文223字;
• 2、“秦三倉”:李斯的《倉頡篇》、趙高《爰曆 篇》、胡毋敬《博學篇》凡55章,小篆3300字。
• 3、揚雄《訓纂篇》凡34章,隸書2040字。 • 4、班固續揚雄《訓纂篇》凡13章,隸書780字。 • 5、史游《急就章》凡32章,隸書2019字。
• ①一、二、示、三、王、玉、玨、氣 八部,即以基本部首“一”相系聯。 每個部首都包含基本形“一”。 • ②丨(gǔn)、屮、艸、蓐、茻”五 部,則以基本形“丨”相系聯,如此 則第一篇分為“一”和“丨”為基本 形的兩組。
不能以形繫聯者則以意系聯。如《說 文》第十四篇將“甲、乙、丙、丁” 等天干名和“子、丑、寅、卯”等十 二地支名編為一組。這些部首在字形 上並無共同點,而在意義上形成一個 類。另外如《說文》第四篇的羽、隹、 鳥、“奞”等四組的繫聯。
•
部中之字體例:各部字數多寡不一, 多的如《艸部》445字,《木部》421字, 《水部》468字。少者只有幾個字,如 “气”部共兩個字。不管多寡 都用一 個原則即“據義系聯”。個別是據聲繫 聯。
• 玉部:段19頁 • 刀部:段183頁 • 月(肉)部:177頁 • 織:參見段注644頁 • 絹:參見段注649頁 • 霜 :參見段注573頁 • 輯 :參見段注721頁
说文解字 ppt课件

ppt课件
25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
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
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
声托事,令长是也。
2020/12/17
ppt课件
26
3、统一汉字字形。甲骨文、金文异体很
多,六国文字更是各行其是。秦统一六
国后李斯等推行“书同文字”政策。
4、保存汉字古音古义
“气”部共兩個字。不管多寡 都用一
個原則即“據義系聯”。個別是據聲繫
聯。
2020/12/17
ppt课件
13
• 玉部:段註19頁
• 刀部:183頁
• 月(肉)部:177頁
• 織:參見段注644頁
• 絹:參見段注649頁
• 霜 :參見段注573頁
• 輯 :參見段注721頁
2020/12/17
ppt课件
14
• 有少數是“據聲系聯”,如第三篇上
“拘、笱、鉤”(段註88頁)。
• “丩部”部內收的“、糾”(88頁)
• 第十三篇下 “劦(xié)部“恊、、
協三字(段注701頁下) 。
2020/12/17
ppt课件
15
《说文》的编纂背景
一、汉字本身的背景
甲骨文、金文(商周)→ 货币文、古玺
文、陶文、封泥、简帛文、石刻文等(战国)
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
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许慎第一次给“六书”下了明确的定
义:
2020/12/17
ppt课件
24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詰詘,
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

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说文解字》是由《尔雅》、《方言》等古代字书衍化而来的一部汉字字典,在汉字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一、凡例繁体字简体字拼音解释二、说文解字口者,言之官也。
从口。
發,音也。
从口,其旁旄聲。
,似乎也。
从口,其下牛聲。
,從口,其下口戸,口門也。
目者,明也。
象形,从目。
耳者,聞也。
象形,从耳。
手者,握也。
象形,从手。
足者,行也。
象形,从足。
馬者,所以觀天下也。
从馬,声從口。
,往也。
象形。
从往,聲从口。
,旅行也。
从彳,从馬。
,小馬也。
从馬。
,大驪馬也。
从馬,从王。
龜者,物名也,幸生水中。
从龜,从人,从水。
魚者,物名也。
从魚,从虫。
虫者,所藏之也。
从虫。
鳥者,能飛之物也。
从鳥。
犬者,所以守門者。
从犬。
豕者,物貌也。
从豕。
月者,以時而載物也。
从月。
山者,土傾也。
毛氏曰:言土隆起,高山也。
从山。
水者,下也。
从水。
火者,熱也。
从火。
竹者,中空而直也。
象形。
木者,植物也。
从木。
金者,治也。
从金。
玉者,美石也。
从玉。
土者,生長之所。
从土。
衣者,以羽毛為之也。
从衣。
糸者,繩也。
从糸。
石者,堅也。
从石。
米者,五穀之精食也。
从米。
黍者,一種五穀。
从禾,从虫。
大者,广之形。
从大。
小者,少也。
从小。
上者,物之高也。
从上。
下者,物之下也。
从下。
左者,迷也。
从左。
右者,正也。
从右。
中者,不偏也。
从中。
月者,以時而載物也。
从肉。
金者,白也。
从金。
玉者,美也。
从玉。
戈者,兵器之首。
从戈。
刀者,切也。
从刀。
巾者,織物也。
从巾。
弓者,鳥獸之用也。
从弓。
子者,種也。
从子。
死者,無生也。
从歹。
食者,以章之也。
从食。
飲者,以章之也。
从酉。
父者,所以生也。
从父。
母者,所以生也。
从母。
弟者,小也。
从弟。
妹者,女子也。
从女。
儿者,身也。
从人。
女者,亂之始也。
从女。
血者,易也。
从血。
心者,出入之處。
从心。
耘者,除草以養菜也。
从耒。
鼓者,德之至也。
从鼓,从皮。
患者,心慮也。
从欠,从心。
威者,權也。
从大,从里。
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

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明)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着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
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
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是时,秦灭书籍,涤除旧典。
大发吏卒,兴戍役。
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而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汉兴有草书。
尉律:学童十七以上始试。
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
又以八体试之。
郡移太史并课。
最者以为尚书史。
书或不正,辄举劾之。
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
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

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作者为许慎。
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明)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着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
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
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是时,秦灭书籍,涤除旧典。
大发吏卒,兴戍役。
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而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许慎《说文解字》(全文)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序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⑾。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说卦》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⑥文字的作用就是在朝廷上作文化教育的宣传,君子凭借它给下面的不带来思惠,增修德政,明白禁忌。
[PPT荟萃]《说文解字》PPT课件
![[PPT荟萃]《说文解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aa6861dd36a32d73758153.png)
D.形声 《说文解字 ·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
相成,江河是也。”指由一个形符和一个声符,即 一个表义的偏旁和一个标示读音的偏旁组合而成的 字。都是合体字,字内有声符。
Our greatest weakness lies in giving up. The most certain way to succeed is always to try just one more time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
❖ 什么是文字的形体 ❖ 古文字、今文字及其分类 ❖ 汉字形体变化的主要表现
❖ 根据形符和声符在字形中的组合方式,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归 纳起来大致有九种。 1)左形右声:河松理悟 2)左声右形:期绵郸魄 3)上形下声:花窜篇露 4)上声下形:盎驾婆璧 5)内形外声:闻莽鳳讎 6)内声外形:阔围衷衢 7) 形偏一角:荆疆栽脩 8)声偏一角:施從寐歸 9)形声穿插:隨游御奭
Our greatest weakness lies in giving up. The most certain way to succeed is always to try just one more time
❖ 极少部分的形声字的形符表示的是该字的本义,例如:
小篆中“到”,从至,刀声,本义为至;“斧”从斤,父 声,本义为斤,斤象斫木斧形;“罔”从网,亡声,本义为 网,网象渔猎用的罗网形;“鼻”从自,畀声,本义为自, 自象鼻子形;“齿”从,止声,本义为门齿;“躬”从身, 弓声,本义为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解释指事字的术语:“指 事”或用解释象形字、会意字的术语。刃 “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指事视频
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 也。”
声符偏居一隅:旌、旗、徒、望、 声符居中:衷
2 、形旁和声旁的变形
心:忄,情,懷,怕,惕; 想,念; 慕,恭.衣: 衤,袍,褲,襖,被,初; 褒,裏,裹。
另外,还有:邑( 阝),阜(阝),手(扌),水(氵) 艸(艹)
3、会意兼形声
坪,驷,娶,胞,伍…… 《说文解字》解释会意兼形声的术语是: “从某,从某,某亦声。”如: “婢,女之卑者也。从女,从卑,卑亦 声。” “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忘,不识(zhì)也。从心,从亡,亡亦 声。”
所收的47035个汉字中,90%以上属形声字。 “父”-“甫(“甫”古文字写作,从用,父声。)
斧釜” “甫”-“ 辅脯黼捕逋哺晡埔铺浦莆匍圃”等等; “ ”-“溥缚傅赙搏博膊”等等; “溥”-“薄”; “薄”-“礴”等。
形声视频
1、形声字的组合方式
① 左形右声:江棋诂超河骑铜秧蚊理燈節馥 ② 左声右形:攻期胡邵鸭雅彩鸠雞 ③ 上形下声:空箕罟苕雾草竿窮 ④ 上声下形:汞基辜照烈想架斧背導 ⑤ 内形外声:辩哀問民閩銜哀聞悶 ⑥ 内声外形:閣國固裹庇衛衝術圍團裹衷 注意: ⑦其他情况:形符偏居一隅:疆、哉、颖、勝、修、毂。
• 举“人”为例, 甲骨文里“人” 写作:
以“人”为形符组成的汉字数量很庞大,如:
表示两个人并排 在一起,这是 “比” 。
表示两个人背对 背,这是“北”。
表示两个人一前 一后相跟从,这 是“从”。
表示一只手抓住 一个人,这是 “及”。
表示人是依靠在 树上歇息,这是 “休”。
这些由“人”作形符构成的会意字又可以作为 部件去组成新字,例如“及”又可以衍生出“极、级、 急、汲、圾、芨、岌、笈、吸”等一大批形声字。
会意字必须是合体字,这是它区别于象形字 和指事字的关键之处。
会意视频
后期会意字
用会意方式设计的新简化字: 尖 夯 尘 卡劣歪
这类会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意义来会合 成意的,这和上面所说的偏重文字的象形 会意不同。
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的重要性反映在数量上。《康熙字典》
象形视频
(二)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 是也。”
所谓“视而可识”,是说看这种字的 外形就可以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察而见 意”是说仔细观察这种字的结构就可以明 白它的意义。最后许慎举了两个例字: “上”和“下”就属于这类字。
象形只能表示具体的形象,有些抽象 的概念,不能用象形的方法表示出来。这 样,就必须用另外的方法来产生新字。
转注
•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
•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
• “不亦乐乎”的“亦”是个虚词,古人就 借用表示“腋”的“亦”来表示这个虚词, 因为这个虚词的读音跟“亦”相同。
• “而” 甲骨文像人下巴上的胡子,后来被 借用做连词。
• 六书中最重要的三类 • 象形 • 形声 • 假借
《说文解字》
文化传播学院 贾芹 putonghua2019yahoo
理论篇
主要内容
实践篇
1、汉字的构造——六书 2、 《说文》其书其人 3、 《说文》的体例 4、《说文》的价值 5、 《说文》与古代社会
1、小篆书写 2、 教学录像
理论篇
1、汉字的构造——六书 2、 《说文》其书其人 3、 《说文》的体例 4、《说文》的价值 5、 《说文》与古代社会
“比类”就是把两个相关的字合在一起, “谊”是“义”的意思,“合谊”是说两个字 的意义合在一起。“指撝”即指挥,指意义, “以见指撝”是说可以看出新字的意义。简单 地说,会意字就是相关的两个字结合在一起体 现出新的意义。
会意例字
《说文解字》解释会意字的术语: 1、“从某从某”。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 十。十,数之终也。” 2、“从二某”。从:“从二人。” 3、其他情况。休 :“息止也。从人依木。”
《说文解字》解释象形字的术语:“象 某某之形”或“象形”。 皿 “饭食之用 器也。象形。”
• 象形是汉字造字的基础,会意字、形声字 和一部分指事字都是以象形字为基础造出 来的。可以说,象形字是组成千万个汉字 的基本元素。虽然从数量上看象形字只有 几百个,在汉字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极小, 但是象形字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本
• 大徐本、小徐本
• 《说文》问世之后,有晋·吕忱、唐·李阳冰、五 代十国·南唐·徐铉徐锴(世称大徐小徐)兄弟二 人等为之作增补正伪工作。
• 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徐锴《说文系传》。 • 其中李阳冰加了篆书,徐铉加了孙缅《唐韵》
中的反切,徐锴加了朱翱的反切。
• 汉字的发展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
二、《说文》其书其人
1、《说文》其书其人
作者
• 许慎(公元58—147?),字叔重。 • 博通经籍,职任太尉祭酒,有“五经无双
许叔重”之誉。
《说文解字》
1.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首创部首)。 2. 以形释义,是文字学的奠基之作。 3. 用“六书”理论来分析汉字。
草 书
汉字的构造
1. 汉字结构所类别——六书。 2. 汉字的发展及其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
六书释名
采用许慎的细目,班固的次第: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结论: 〈1〉六书这一说法由来已久; 〈2〉六书与汉字教学有密切的关系。
(一)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jiéqū)。日月是也。”
一、汉字的构造
背景知识 汉字的形体演变
汉字的形体演变
• (一) 甲骨文 • (二) 金 文 • (三) 大 篆 • (四) 小 篆 • (五) 隶 书 • (六) 楷 书 • (七) 草 书 • (八) 行 书
小篆
大篆的代表——秦公簋
对 比 甲 骨 文
隶书
隶书
楷书
草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