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密高氟地下水成因类型及其富集模式

合集下载

山东北部沿海区地下水质量评价及其成因分析--以潍坊市昌邑市卜庄镇为例

山东北部沿海区地下水质量评价及其成因分析--以潍坊市昌邑市卜庄镇为例

收 稿 日 期 :2018-04-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027);山东省煤田地质局 2017年科研专项基金项目[鲁 煤 地 科 字 2017(10)];山 东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ZR2018MD012) 作 者 简 介 :陈 桥 ,男 ,副 教 授 ,博 士 ,研 究 方 向 为 环 境 地 球 化 学 。 E-mail:qchen5581@163.com
在地下水中 污 染 共 存,如 铁 锰、氟 硒、有 机 污 染 物 等。 因 此 ,仅 关 注 单 一 污 染 物 ,很 难 判 断 污 染 物 的 内 在 的 联 系 。 而 且 ,对 其 他 污 染 指 标 缺 乏 深 入 的 了 解 ,也 较 难 以 分析其来源及成因,阻 碍 了 人 们 对 该 区 地 下 水 质 量 及 成因的综合认识。
1 样 品 采 集 及 分 析 方 法
1.1 研 究 区 概 况
研究区卜庄镇位 于 山 东 半 岛 西 北 部,隶 属 昌 邑 市 东北部,地处潍河下 游,莱 州 湾 南 岸,潍 坊、烟 台、青 岛 三市交界处。研究区 位 于 环 渤 海 经 济 圈,区 内 石 油 化 工、盐 及 盐 化 工 、机 械 制 造 、纺 纱 织 造 、食 品 加 工 、农 业 、
基 于 此 ,本 文 以 潍 坊 市 昌 邑 市 卜 庄 镇 为 研 究 对 象 , 系 统 采 集 地 下 水 ,综 合 分 析 地 下 水 多 组 份 含 量 ,采 用 单 因子和综合法对地 下 水 环 境 质 量 展 开 评 价,并 探 讨 其 主要污染物来源及 成 因,以 期 为 山 东 北 部 沿 海 区 地 下 水 开 发 、科 学 利 用 及 保 护 等 提 供 依 据 。
第 5期 陈 桥,等:山东北部沿海区地下水质量评价及其成因分析———以潍坊市昌邑市卜庄镇为例

山东省高密市高氟区现状及高氟地下水形成机制探讨

山东省高密市高氟区现状及高氟地下水形成机制探讨

① 山东省第 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 山东省高密市高氟区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0 5年 。 20

2 ・ 3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1 期 3 O
山 东 国 土 资 源
20 年 1 月 07 O
料, 因饮 用地下 高氟水 , 全市有 轻病 区村 3 9个 , 9 中病 区村 2 1个 , 病 区 村 2 6个 , 及 病 区人 1 6 . 0 重 1 涉 : 23 3 万 。氟斑牙人数 2 . 2万 , 53 氟骨病人 数15 万 。 .3
关键 词 : 氟 区 现 状 ; 害 ; 成 机 制 ; 东 高 密 高 危 形 山 中 图 分 类 号 :5 9 9 P 4 . 2 P 9 . ; 6 1 1 文献标识码 : A
高密 市 位 于 山 东 半 岛西 部 , 属 潍 坊 市 管 辖 。 隶 东临 胶州 , 依诸 城 , 南 西连 安丘 、 昌邑 , 接平 度 。胶 北 济铁路 、 济青 高速 公路 横 贯市境 北部 , 平度 一 日照公
<1 / mg L区 , 1 / 区 , 7 / 区共 3个 ≥ ~7mg L ≥ mg L
办 , 口 8 万 。该 区属 胶莱 盆地 之 高密 凹陷 V级构 人 5
造单 元 , 内广泛 发 育 中 生代 白垩 系 及 新 生代 第 四 区
系。
l 高氟区现状
l l 高 氟 区地下水 环境 特征 。 1 1 1 高 氟 区分 布 范 围 . . 根据 国家 生活饮 用水 标 准 ( B一5 4 —8 ) 地 G 79 5, 下水 中氟 含量 界限值 为 1mg L, / 由岩石 、 土壤 、 下 地
路 纵 贯 南 北 。 市 境 南 北 长 6 .1 m, 西 宽 0 k 东

鲁北平原高氟深层地下水的探究

鲁北平原高氟深层地下水的探究

鲁北平原高氟深层地下水的探究刘帅;马雪梅;刘志涛;冯颖;蒋书杰;黄松【摘要】在山东省北部(鲁北)地区,当地群众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深层地下水,极易导致地氟病,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取样分析,研究区深层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大致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依次增大的趋势,并且同一地段不同深度、不同岩性的氟离子含量也不尽相同,粘土中氟离子含量普遍大于粉砂层中的含量,高氟地下水多为弱碱性水,高氟地下水Na/Ca比高,高氟水与Na/Ca呈对数相关,相关性较好;高氟水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Cl-Na型.从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球化学角度初探了鲁北平原深层高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认为鲁北深层高氟水的形成及分布规律主要受沉积环境、径流条件以及开采量的影响.由于沉积物来源的不同、水化学特征的迥异以及深层地下水的大量开采,粘土层压密释水过多补给,同时由于粘土层由南向北厚度逐渐增大,地下水径流进一步变缓,造成氟离子含量逐步增高,形成了南北部相差较大的氟离子分布特征.%In Lubei plain,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deep groundwater with high-flouride will cause endemic fluorosis, which affects the health of local people seriously.The enrichment of fluorine in groundwater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samples, the content of flouride in deep groundwater takes on an ascend trend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from east to west in the study area.Even in the same position, the content of fluoride is not the same for different lithology.Content of fluoride in clay is higher than that in silty sand generally.High-flouride groundwater used to be weak alkalinity water, and the ratio of Na/Ca is higher.High-flouride water and the ratio of Na/Ca is a logarithm relation, and they correlated well.The hydrochemical type isgenerally HCO3·Cl-Na in high-flouride water.From the aspects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hydro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ydro geochemistry in Lubei plain, hydro-geochemical cause of underground with high-flouride in Lubei plain has been studied.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law of high-flouride water are mainly affected by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runoff condition and yield.Such reasons make the content of fluoride rise gradually as different sources of sediments, different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exploitation of deeper groundwater which make the clay layer consolidated to release more water and the increase of clay layer in amount/total thickness from south to north resulting to slower groundwater runoff.All the reasons mentioned above lead to the quit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uoride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parts.【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7(033)006【总页数】8页(P30-37)【关键词】高氟深层地下水;分布特征;成因分析;鲁北平原【作者】刘帅;马雪梅;刘志涛;冯颖;蒋书杰;黄松【作者单位】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 253015;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 071051;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253015;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 253015;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 253015;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 253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8鲁北(山东省北部)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带,深层地下水为当地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然而深层地下水中氟含量普遍偏高,易造成氟中毒,故该区属于深层地下高氟水型地氟病病区,是山东省受地氟病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

寿光市地下水氟的空间分布特征

寿光市地下水氟的空间分布特征

- 112 -寿光市地下水氟的空间分布特征张秀锦(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地理信息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1)摘要:根据山东省寿光市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质调查结果,分析了寿光市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地下水;氟元素;寿光中图分类号: P314 文献标识码:A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uorine in groundwater underShouguang cityZHANG Xiu-jin(Geographic Information Center Shandong Provincial L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Shandong Jinan 250001 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uorine in groundwater in Shouguang city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water quality survey results.Key words:groundwater; fluorine element; Shouguang city 引言寿光市是山东省地下水氟含量较高的地区,也是地氟病分布比较广泛,危害程度比较严重的地区,是我省地氟病防治的重点地区。

为查明寿光市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流行状况,2006年寿光市卫生防疫站对全市地氟病状况做了详细调查;通过对全市16处乡镇(街道)的554个饮水工程的调查取样测试分析,查出氟含量>1.0 mg/L的高氟水源136处(中病区40处,轻病区96处),占总调查水源的24.5%,分布在7处镇(街道)。

受害人口122 195人,其中中病区受害人口41 226人,低病区受害人口80 969人,地氟病区主要集中在寿光市的东部和北部地区,以留吕、田马、羊口、侯镇较为严重,病区检出率均大于59.6%,其中以羊口最为严重,病区检出率高达 69.2%,(中病区8个,轻病区12个)。

德州南部高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德州南部高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德州南部高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邵琦;刘晓震;董权德;左含月;刘伟;马立丹;韩玉冰;王炳凤
【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
【年(卷),期】2024(40)3
【摘要】高氟地下水是一种典型劣质水源,长期饮用可致人体患地方性高氟病。

本次研究以禹城—平原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内地下水进行氟含量、水化学类型和氟
离子的影响因子等研究。

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大部分不超过1.0 mg/L,其水化学类型主要有HCO_(3)-Na和Cl·SO_(4)-Na型,深层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大
部分均超过1.0 mg/L,其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Na和HCO_(3)·Cl-Na型。

通过对pH和地下水水化学演化因素的研究,认为碱性环境一定程度能够促使氟离
子聚集,但并不是唯一决定因子,高氟水的形成机制主要是水岩相互作用和蒸发浓缩
作用。

【总页数】7页(P128-134)
【作者】邵琦;刘晓震;董权德;左含月;刘伟;马立丹;韩玉冰;王炳凤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河北地质大学;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1.12
【相关文献】
1.内蒙古腾格里地下水化学特征及高氟、高矿化水成因探讨
2.松嫩平原高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3.山东单县浅层高氟高碘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4.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高氟区地下水化学成分时间变化特征
5.松嫩平原典型高氟区水库周边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高氟成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田中氟化物含量高的原因

农田中氟化物含量高的原因

农田中氟化物含量高的
原因
农田中氟化物含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性质:某些类型的土壤,如石灰性土壤,对氟化物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固定能力,导致土
壤中的氟化物含量较高。

2.气候条件: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蒸发作用强烈,地下水中的氟化物被带到地表,容易造成土壤氟化物含量偏高。

3.农业活动:长期大量使用含氟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中氟化物积累。

此外,污水灌溉也
是导致农田中氟化物含量偏高的重要原因。

4.工业污染: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氟化物,如果这些工厂的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导致农田土壤和水体中的氟化物含量升高。

因此,为降低农田中
氟化物的含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善土壤性质、调整气候条件、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加强工业污染治理等。

这样才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豫东平原扶沟等地高氟地下水成因和富集条件探讨

豫东平原扶沟等地高氟地下水成因和富集条件探讨

豫东平原扶沟等地高氟地下水成因和富集条件探讨刘海风;邓斌;古艳艳【摘要】According to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survey results of 211 wells in the study region,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law, and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fluoride groundwater, and the leading condition of high fluorine water formation, the main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fluorine concentration as well.The results show that fluoride concentrations in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of the area has a rising trend as the bury of groundwater increases;the main chemical types of groundwater are HCO3-Na・ Mg and HCO 3-Na alkaline water;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that controls fluoride enrichment is alkali water chemical environment;fluoride concentration in groundwater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Na+concentration,having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oncentration of Ca2+and HCO 3; besides the natural factor, frequent human activities also affect the change of fluoride concentration in water .%针对研究区211眼机井地下水水质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区高氟水分布特征、演化规律、水化学特征、高氟水形成的主导条件、影响氟富集的主要因素。

山东省地下水氟富集规律及其驱动机制

山东省地下水氟富集规律及其驱动机制
地氟病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其 中 水 文 地 球 化 学 环 境 对 形 成 高 氟 地 下 水 (氟含量 超 过 1.0 m g /L 的 地 下 水 )导 致 地 氟 病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W u A i m i n g et al. , 2016 ;R e n F u h o n g et al. , 1996)。高 氟 地 下 水 及 其 引 起 的 地 方 性 氟 中 毒 引 起 了 国 际 水 文 地 球 化 学 界 的 关 注 ,对 地 下 水 中 氟 的 研 究 多 集 中 于 以 下 方 面 :① 高 氟 地 下 水 的 分 布 规 律 及 成 因 研 究 (A b u R u k a h et al. ,2004; Li X i a n g q u a n et al. ,2007; C a o Z h i y a n g et al. ,2010; Shi W e i d o n g et al. ,2010; S u n Y i b o et al. ,2013; G a o Z o n g j u n et al. , 2014;X i n g H u a i x u e et al. , 2 014; F e n g C u i e et al. ,2015;Z u o R u i et al. ,2015;M a o R u o y u et al. ,2016; L i u C h u n h u a et al. ,2018);② 高 氟 地 下 水 中 氟 的 迁 移 转 化 规 律 研 究 (Z e n g Jianhui et al. ,1997; L i u Z h e n g y u a n et al. ,2007; L i a n g
第95卷 第6 期 20 2 1年6 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高密高氟地下水成因类型及其富集模式高宗军1、2,郑秋霞1、2,朱喜1、2,付青1、2,王世臣1、2(1.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 青岛 266510 ;2.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510) 摘要:山东高密为氟污染较为严重的典型区域,本文通过探究该区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来确定其成因类型,研究氟在地下水中的富集途径,深度认识研究区内高氟地下水的富集模式,为提出“原位驱氟”设想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字:高氟地下水;成因类型;富集模式;高密中图分类号:P641.12 5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14)01-0113-04DOI:10.3969/j.issn.1006-0995.2014.01.027研究表明,长期饮用高氟的地下水是导致氟病的主要原因,由于高密市特殊的地质环境和历史原因,使其成为全国氟中毒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因此,探究该区高氟地下水的成因类型及其富集模式,对有效控制病源水体,寻找新水源,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氟地下水的成因类型划分由研究资料显示,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和物理化学作用类型,一般将高氟地下水的成因划分为4个大类型[1-3]:①溶滤富集型;②蒸发浓缩碱化型;③热水富集型;④海侵富集型。

表1 高氟地下水成因类型类型 分布 形成条件、富氟机制溶滤富集型 主要分布于富氟的岩浆岩地区,如内蒙古北部高原、阴山山地等;该类型多存在于浅-中层承压含水层,富氟岩石经地下水长期的溶蚀及溶滤作用,岩层中的氟不断的迁移进入地下水中,从而使得地下水中的氟不断的升高,最终形成高氟水。

蒸发浓缩 碱化型 主要分布在平原和盆地中,是浅层高氟地下水的主要成因类型,如山西六大盆地、松嫩盆地、华北平原等地势低洼地带;形成的条件一般为:①蒸降比大于2的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条件;②地形闭塞,排水不畅的地形地貌条件;③具有多层含水结构,地下水位较浅(一般埋深<2m),水平径流滞缓的入渗-蒸发型水文地质条件;④能提供氟源的地质背景和能使氟不断累积的水化学环境。

热水富集型 该类型一般多见于Ph>8.0,温度>500℃的温泉热水中,如河南鲁山县下汤温泉,其氟含量高达24.8mg/L。

海侵富集型 该类型高氟地下水主要存在于滨海平原一带,如天津、唐山等沿海城市地区;富氟机制一般为,该区主要含水层在沉积形成时受到海水入侵影响,浅海沉积相地层中富含淤泥质的粘土矿物会吸附海水中的氟离子,海退时,氟离子赋存下来最终形成高氟地下水经对高密研究区内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条件进行探讨研究,以总结该区高氟地下水成因类型,以及氟的富集模式。

2 高密市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条件2.1 气候、水文和地形地貌条件高密市地处胶潍平原与鲁东丘陵交接地带,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区内地貌类型有三种:南部低缓丘岭,中部缓平剥蚀平原,北部低平冲积平原。

南部地势较高,地面起伏变化大,为低缓丘陵区;中部剥蚀平原地形缓坡起伏,沿几条主要河流,形成南北向滨河平地和低分水岭两种微地貌单元;北部为晚更收稿日期:2013-07-19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综合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12011121155)作者简介:高宗军(1964-),男,山东泰安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水工环地质方面的研究113114新世以来形成的冲积平原,盆地沉降与冲洪积物的充填同时进行,全新世以来主要表现为湖积,因此该区域地势较为低洼,局部存在小沙丘、土岗及河间洼地。

高密市地处胶莱盆地中南部,水系发育,境内主要河流多呈南北向,全市河流分属三个水系,即南胶莱河水系、北胶莱河水系及潍河水系。

河中一般无常年流水,均属雨源性河流。

据统计资料显示,高密市年均蒸发量为1 327.9mm,年均降雨量为619.6mm,年均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14倍,可见,研究区域内蒸发作用强烈,地下水主要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排泄。

2.2 提供氟源的地质环境背景氟在水中富集的首要条件是需要有氟源,一般认为氟源主要来自2大方面:①岩石中的氟;②大气中的氟。

岩石中的氟为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高氟岩石及矿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释放出氟离子并被淋溶带入地下水中,形成高氟地下水。

大气中的氟多来自火山喷发物、工业生产释放物和海水蒸发,其中火山喷发物的氟含量最高。

研究内大部分为第四系覆盖区,仅南部、西南部及县城附近出露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青山群和王氏群的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页岩、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砾岩和粘土岩,含氟量均很高(表2)。

研究区内岩石含氟背景值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岩石粒度越细含氟越高,由莱阳群→青山群→王氏群,其氟平均含量逐渐增高。

区域内岩石是地下水中氟的重要来源,不同岩性,不同时代,氟的转化量有着明显差异,易溶系数越高,岩石中氟向水中转化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易溶系数=(岩石中F 易溶量/岩石中F 含量)*100%[4])2.3 地下水的水化学环境特征氟能够在地下水中累积赋存需要一定的水化学条件,例如酸碱度、水化学介质浓度、矿化度和水力梯度等等,都是氟在地下水中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中水化学介质的影响作用最为主要,经检测,高氟地下水中的阳离子主要为Na +、Ca 2+、Mg 2+,占阳离子总数的98%~99%以上,阴离子主要为CL -,HCO 3 -。

[6-7] 2.3.1 地下水中氟含量与Na +、Ca 2+、Mg 2+含量的关系高氟区地下水中的F -与Na +毫克当量百分比具有比较明显的相关特征(图1),两者呈线性相关,表达式为:y=0.087 2x-1.432,R 2=0.243 8;高氟区地下水中的F -与Ca 2+毫克当量百分比具有负相关特征(图2),两者呈线性负相关,表达式为:y=-0.089 2x+5.327 3,R 2=0.199 7;高氟区地下水中的F -与Mg 2+毫克当量百分比表现出一定的线性负相关表2 高密市高F 区岩石含F 背景值(10-6) 地层莱阳群 青山群 王氏群 岩性 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4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膨润土 砾岩 砂岩粘土岩氟含量 180 370390 740490 440 1105 600 540600 平均值420 465 580 图1 地下水中F -与Na +毫克当量百分数关系图 图2地下水中F -与Ca 2+毫克当量百分数关系图 图3 地下水中F -与Mg 2+毫克当量百分数关系图115性(图3),表达式为:y=-0.0927x+5.314 9,R 2=0.040 8。

2.3.2 地下水中氟含量与CL -,HCO 3 - 含量的关系高氟区地下水中F -与CL -毫克当量百分比表现出一定的线性负相关性,其表达式为:y=-0.082 6x+6.756 6,R 2=0.106 1(图4);F -与HCO 3-的毫克当量半分数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对数关系,其表达式为:y=1.85ln(x)-3.399 3,R 2=0.056 2(图5)。

2.3.3 地下水中的氟含量与pH、Eh 的关系分析pH 值一般为7.2~8.2时,与氟含量具有正相关的特征(图6),氟在地下水中不断迁移的过程中,其含量随着碱化程度增强而升高,这表明偏碱性环境能增加氟的活化性,有利于氟的析出。

所取水样的Eh 大部分在100~200之间(图7),从图中可以看出Eh 与氟含量呈负相关的特征,两者关系近似于对数,近似表达式:y=-7.024 ln(x)+39.332,R 2=0.317 6。

这说明偏还原性的条件比较有利于氟元素的富集。

2.3.4 地下水氟含量与矿化度关系由图8可以看出,当水体的矿化度位于500~2 500之间时有利于氟离子的富集,氟离子的含量不一;当水体的矿化度大于2 500时,氟离子较难富集,只是在个别位置出现少数离群值。

这说明氟含量会随着矿化度的增加而升高,但是当增加到一定值时(一般为2g/L 左右),矿化度增加,氟含量会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当矿化度增加时,地下水随之逐渐转为中性,失去偏碱性环境,降低了氟的活化性,导致氟富集困难[2]。

总之,氟在地下水中的富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Na +、Ca 2+、Mg 2+、Cl -、HCO 3 的浓度,pH,Eh,以及矿化度等对氟的累积影响较为明显。

3 高氟地下水的富集途径和模式氟主要经由4条有效途径富集到含水层中:①富F 岩石经淋滤作用,析出一部分氟进去水圈,再由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进入到含水层;②富F 岩石经风化作用,破碎形成土壤,经过降水的淋滤和溶解作用进入到含水层;③火山喷发物和工业释放物在大气中随着降水溶解到含水层中;④海水蒸发氟随降水进入含水层,以及海水入侵使氟赋存在含水层中。

图4 地下水中F -与CL -毫克当量百分数关系图 图5 地下水中F -与HCO 3 -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关系图图6 地下水中氟含量与pH 关系图图7地下水中氟含量与Eh 关系图图8 地下水含量与矿化度的关系图116富集到含水层中的氟再经由蒸发和浓缩作用最终形成高氟水。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氟在水和土壤之间的转化是可逆的,即土壤中的氟解析到水中,水中的氟可以被土壤吸附重新转化到土壤中。

此外,土壤和含水层中的氟均可被农作物等植物吸收,人类食用该区的农作物和饮用该区的水均可导致氟中毒,影响危害人类的健康(图9)[4-5] 。

高密市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低缓丘陵,中部为缓平剥蚀平原,北部为低平冲积平原,在横向上,南部丘陵地区发育的中生代白垩纪青山群碎屑岩、中南部剥蚀平原区和胶莱盆地周缘岩石,均含有较高的氟,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水解作用使得氟大量析出,再经过搬运沉积作用,岩石中的氟由固态岩石中析出,迁移转化到下游平原松散沉积物及其所包含的地下水中,由于该区域内蒸发作用强烈,经蒸发浓缩使氟不断累积,氟含量不断增加,最终形成高氟地下水(图10)。

4 结论综上所述,山东高密地区地下水径流滞缓、埋深较浅、常年以垂向蒸发排泄为主,该区高氟地下水为浅层径流蒸发浓缩碱化型成因。

小埋深高氟潜水的形成模式为,基岩含氟量高,是主要的氟源,浅层地下水含水层渗透性差,天然条件下水平径流差或者极差,以降水补给、蒸发排泄为主,地下水排泄不畅,滞留原地,氟富集形成高氟地下水。

目前对高氟水的处理一般建议实施“异地引水”的方法来实现降氟改水,治氟的方法和措施仍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对高密高氟地下水的成因及其富集途径和模式的探究,为“原位驱氟”设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将在此基础上探索“原位驱氟”的机理及其可行性。

参考文献:[1] 高宗军,庞绪贵,王敏,等. 山东省黄河下游部分县市地氟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J]. 中国地质,2010,37(3):627~632.[2] 陈维杰. 高氟地下水的成因类型与处理技术[J].[3] 何锦,范基姣,张福存,等. 我国北方典型地区高氟水分布特征及成因机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181~185.[4] 李彩霞. 山东省高密地区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浅析[J].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8):8~11.[5] 王存龙,庞绪贵,王红晋,曾宪东,胡雪平,郑伟军. 高密市高氟地下水成因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1,39(3):355~362.[6] 鲁孟胜,吴恩江,李明建.鲁西南浅层高氟地下水成因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29(5):39~42.[7] 冯超臣,黄文锋. 鲁西南平原高氟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5):39~42. Genetic Type and Enrichment Model for F-rich Groundwater in Gaomi, Shandong GAO Zong-jun 1、2 ZHENG Qiu-xia 1、2 ZHU Xi 1、2, FU Qing 1、2 WANG Shi-chen 1、2(1-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510; 2-Shan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Sedimentary Ore-formation and Sedimentary Mineral Resources, Qingdao, Shandong 266510)Abstract : Gaomi, Shandong is seriously polluted by F. This paper has a discussion on forming conditions, genetic type and enrichment model for the F-rich groundwater in Gaomi.Key words : F-rich groundwater; genetic type; enrichment model; Gaomi图9 地下水中氟的富集途径示意图 图10 高密市高氟地下水富集模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