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完整版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重点公式概念汇总,考试要考!

(完整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重点公式概念汇总,考试要考!小学四年级最全公式概念汇总,帮助孩子学习,提高分数!1、注意:在除法里不能用“0”做除数。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旳数,还有0.2、如何样画出建筑物旳位置:〔1〕找出建筑物旳方向。
〔2〕找准量角器0刻度旳方向。
〔3〕量出度数并画出角。
〔4〕画出距离。
〔5〕标出名称。
3、两个加数相同,交换加数旳位置,它们旳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4、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它们旳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5、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旳位置,它们旳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6、三个数相乘,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它们旳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7、两个数旳和与一个数相乘,能够用两个加数分别与那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8、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减数,能够把所有旳减数加起来,再减。
用字母表示:a-b-c=a-〔b+c〕9、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除数,能够把所有旳除数乘起来,再除。
用字母表示:a÷b÷c=a÷〔b×c〕10、简便计算公式:〔1〕99×b+b=〔99+1〕×b(2)a×b-a×c=a×〔b-c〕(3)a×b+a×c=a×〔b+c〕(4)a×101=a×〔100+1〕=a×100+a×1(5)a×98=a×〔100-2〕=a×100-a×211、小数旳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1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旳进率是10.13、小数旳数位顺序表14、小数旳性质:小数旳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旳大小不变。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完整)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打印版),推荐文档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打印版) 1米〔m〕=100厘米〔cm〕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同学们: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厘米”通常叫“公分”。
〔1厘米≈1公分〕Δ:a×a=a2a×a×a=a3500g=1斤1kg=2斤1000g=1kg1吨〔t〕=1000kg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1里=500米1公里=1000米1km=1000m1元=10角1角=10分1年=365天〔平年〕=366天〔闰年〕1小时〔时〕=60分钟1天=24小时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旳分配律:〔a+b〕×c=a×b+b×c乘法旳结合律:〔a-b〕×c=a×c-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刻=路程路程÷速度=时刻路程÷时刻=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刻=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刻工作总量÷工作时刻=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子×因子=积积÷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 C:周长∏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V=S 底面积×h×1/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旳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倍数和因数0 是自然数。
新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下册必背数学公式完整版

新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下册必背数学公式完整版上册数学公式:1.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2.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 减法定义:$a - b = a + (-b)$,其中$-b$是$b$的相反数4. 乘法交换律:$a \times b = b \times a$5. 乘法结合律:$(a \times b) \times c = a \times (b \times c)$6. 除法定义:$a \div b = a \times \frac{1}{b}$,其中$b \neq 0$7. 分配律:$a \times (b + c) = (a \times b) + (a \times c)$8. 数的相反数和零:$-a + a = 0$,其中$-a$是$a$的相反数下册数学公式:1.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d = 2r$,其中$d$是直径,$r$是半径2. 长方形的周长:$C = 2l + 2w$,其中$C$是周长,$l$是长,$w$是宽3. 长方形的面积:$A = l \times w$,其中$A$是面积,$l$是长,$w$是宽4.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C = 2(a + b)$,其中$C$是周长,$a$和$b$是相邻边的长度5.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 = b \times h$,其中$A$是面积,$b$是底边的长度,$h$是高的长度6. 正方形的周长:$C = 4s$,其中$C$是周长,$s$是边长7. 正方形的面积:$A = s^2$,其中$A$是面积,$s$是边长8. 三角形的周长:$C = a + b + c$,其中$C$是周长,$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度9. 三角形的面积:$A = \frac{1}{2} \times b \times h$,其中$A$是面积,$b$是底边的长度,$h$是高的长度以上是新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下册的必背数学公式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下面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常用的一些公式和定理的总结:
1. 四则运算公式:
- 加法:a + b = c
- 减法差:a - b = c
- 乘法:a × b = c
- 除法:a ÷ b = c
注意:乘法和除法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则,比如乘法的交换律和除法的除不尽的情况。
2. 数字的大小关系:
- 大于:a > b
- 小于:a < b
- 大于等于:a ≥ b
- 小于等于:a ≤ b
3. 小学四则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4. 分数相关公式:
- 分数的加法:a/b + c/d = (ad + bc)/bd
- 分数的减法:a/b - c/d = (ad - bc)/bd
- 分数的乘法:a/b × c/d = ac/bd
- 分数的除法:a/b ÷ c/d = ad/bc
5. 平均数公式:
平均数 = 总数之和÷总数个数
6. 度量单位换算公式:
- 分钟和小时:1小时 = 60分钟
- 公斤和克:1公斤 = 1000克
- 米和厘米:1米 = 100厘米
这些公式和定理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中常见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4.单价、数量、总价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5.加减法关系: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6.乘法关系: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7.图形计算公式:正方形、长方形、正方体、长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圆柱体、圆锥体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8.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9.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的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2,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S=a×a计算,其中a为边长。
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S=a×b计算,其中a和b分别为长和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S=a×h计算,其中a为底,h为高。
梯形的面积可以用公式S=(a+b)h÷2计算,其中a和b为上下底,h为高。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公式V=abh计算,其中a、b、h分别为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公式V=aaa计算,其中a为棱长。
圆的周长可以用公式L=πd或L=2πr计算,其中d为直径,r为半径。
圆的面积可以用公式S=πr2计算,其中r为半径。
圆柱的表面积可以用公式S=ch或S=πdh或S=2πrh计算,其中c为底面周长,d为直径,h为高,r为半径。
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公式V=Sh计算,其中S为底面积,h为高。
圆锥的体积可以用公式V=1/3Sh计算,其中S为底面积,h为高。
四年级的数学公式大全表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 b=b 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 +b+c=a +(b +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四年级下册所有公式

四年级下册所有公式一、四则运算。
1. 加法。
- 加数+加数 = 和。
就像你有几个小糖果(加数),再加上另外几个小糖果(另一个加数),最后得到的一堆糖果数量就是和啦。
- 和 - 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
比如说你知道一共有10颗糖果(和),其中一堆是3颗(一个加数),那另外一堆就是10 - 3 = 7颗(另一个加数)。
2. 减法。
- 被减数 - 减数 = 差。
被减数就像是你原来有的钱数,减数就是你花掉的钱数,剩下的钱就是差。
- 被减数 - 差 = 减数。
还是说钱的事儿,你原来有20元(被减数),最后剩下12元(差),那你花掉的钱(减数)就是20 - 12 = 8元。
- 差+减数 = 被减数。
你花了5元(减数),还剩下3元(差),那你原来就有3+5 = 8元(被减数)。
3. 乘法。
- 因数×因数 = 积。
想象因数是每行的小方块个数,另一个因数是行数,那所有小方块的总数就是积。
- 积÷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假如有12个小方块(积),摆成3行(一个因数),那每行就有12÷3 = 4个小方块(另一个因数)。
4. 除法。
- 被除数÷除数 = 商。
被除数就像要分的一堆苹果,除数是要分给的人数,商就是每个人能得到的苹果个数。
- 被除数÷商 = 除数。
有20个苹果(被除数),每个人能分5个(商),那就是分给20÷5 = 4个人(除数)。
- 商×除数 = 被除数。
每个人分3个苹果(商),分给了6个人(除数),那原来就有3×6 = 18个苹果(被除数)。
二、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 a + b=b + a。
就好比你先有3个红气球(a),再加上2个蓝气球(b),和你先有2个蓝气球,再加上3个红气球,最后得到的气球总数是一样的,都是5个。
2. 加法结合律。
- (a + b)+c=a+(b + c)。
比如说你有3个苹果(a)、2个香蕉(b)和4个橘子(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四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1、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想确定一人物体的准确位置,必须知道方向和距离
先确定建筑特的方向,再确定角度,最后确定距离
2、乘法运算定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乘后两个数,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3、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和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时间的坦率是1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先比较十分位,再比较百分位,依次比下去,哪位的数就大,那个数就大。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5、三角形
由三条本段围成的图开(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为:任意两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法要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2从末位算起;3、得数的末尾0,一般要把0去掉。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7、数学广角
两端都植树:
株数=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两端都不植树
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
株数=全长÷株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