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二组分系统相图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课件二组分相图相图资料

物理化学课件二组分相图相图资料
第四章 相平衡
压力-组成图(p-xB图) 温度-组成图(T- xB图) 杠杆规则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1
将吉布斯相律应用于二组分系统 ( C = 2 )
f = 2-+2=4-
min=1,fmax=3 最多3个独立变量(T, p, x)
指定温度,则有压力-组成图 ; 指定压力,则有温度-组成图 .
10
• 甲苯(A) - 苯(B)系统在 p = 101.325 Pa下 沸点与两相组成的关系
沸点 t / ℃ 液相组成 xB(L) 气相组成 xB(G)
110.62
0
0
108.75
0.042
0.089
104.87
0.132
0.257
103.00
0.183
0.384
101.52
0.219
0.395
97.76
• 露点: 气相降温至开始 凝结的温度.
• 区分系统点与相点,会 读系统总组成与相组 成.
沸点-组成图
12
苯和甲苯的 压力-组成图 和 温度-组成图 的对比:
• 整体形状基本类似
• 点、线、 面的相对高低位置均颠倒!
13
杠杆规则
p
当系统在 M 点以 L, G 两相平衡时, 对B组分作物料衡算:
t 一定 l (A+B)
若pB* > p > pA*, 则 yB > xB, yA < xA. 可知:
饱和蒸气压不同的两种液体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成气-液平 衡时, 两相的组成并不相同, 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相对 含量大于它在液相中的相对含量.
气-液平衡时蒸气总压p与气相组成yB的关系:
结合式 p = pA* + (pB* - pA* ) xB 和式 yB = pB*xB /p 可得

二组分系统相图及其应用

二组分系统相图及其应用
p p A B p= pB ( pB p A ) yB
线性关系
非线性关系 yB > xB
且 pB ≥ p ≥ p A
上页 下页 返回
液相线
气相线
(A)甲苯--苯(B)
(A)甲苯--苯(B) 上页 下页 返回
p、 x B p T一定 气-液平衡 f =1 f =2

pB
80 60 40 20 0.0 0.2 0.4
p= p 0
气 液
5
mol, 组成为 xB = 0.4 相的量为 。 5 mol,组成
为 xB = 0.8
xB
0.6
0.8
1.0
上页 下页 返回
液 态 部 分 互 溶 双 液 系
水(A) 苯酚(B) 20℃ 100g水 苯酚的水溶液 水在苯酚中的饱和溶液 WB%=10.67% 苯酚在水中的饱和溶液 WB%=72% 257 g<mB 水的苯酚溶液 上页 下页 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液相点
物系点
0.8 10
固相点
1.0 50 40 30
s
t/℃
A的熔点下降曲线 f =1
B的熔点下降曲线 F=1
xB n
0.7
nL
ns
n l 1.0 0.8 s n 0.8 0.7
10mol =n + n 2 nl l 2 n = 6 mol s 3 n 1 s n = 3 mol 3
g sln
sln
sln1 + sln2
0
wB 上页 下页 返回
10 0
液态完全不互溶体系相图
t∕℃ t∕℃ p p 一定 一定
0 0
w wB B 上页 下页 返回

2024年物理化学课件二组分体系相图

2024年物理化学课件二组分体系相图
(2)到达P点时,气相出现, 在气-液两相平衡时,f 1 。 压力与温度只有一个可变。
(3)继续降压,离开P点时, 最后液滴消失,成单一气相,
f 2 。 通常只考虑(2)的情况。
6.2.2 Clapeyron方程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任何纯物质i达到两相平衡时, 根据相平衡条件
i i
纯物质的化学势与摩尔吉布斯函数相等,即:
§ 6.1.1 基本概念
相(phase) 体系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
匀的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在指定条件下有明 显的界面,在界面上宏观性质的改变是飞跃式的。 体系中相的总数称为相数,用 P表示。
气体,不论有多少种气体混合,只有一个气相。
液体,按其互溶程度可以组成一相、两相或三 相共存。 固体,一般有一种固体便有一个相。两种固体粉 末无论混合得多么均匀,仍是两个相(固体溶液 除外,它是单相)。
例 : N 2 , H 2 , N H 3 体 系 a ) 无 反 应 发 生
f = 3 - 1 + 2 = 4 ( T , P , 2 个 X )
b) T=450℃ ,P=150Pθ,无 催 化 剂 ,不 发 生 反 应
条 件 自 由 度 f * * = 3 - 1 + 0 = 2 ( 2 个 X B ) c ) T = 4 5 0 ℃ , P = 1 5 0 P θ , 有 催 化 剂 , 发 生 反 应
f * * = ( 3 - 1 ) - 1 + 0 = 1 ( X B )
d ) T = 4 5 0 ℃ , P = 1 5 0 P θ , 有 催 化 剂 , 发 生 反 应
投 料 比 : N 2 ∶ H 2 = 1 ∶ 3 R ’ = 1 f * * = ( 3 - 1 - 1 ) - 1 + 0 = 0

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应用.ppt

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应用.ppt
5.5 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应用
•p-x图和T-x图 •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杠杆规则 •蒸馏(或精馏)原 理•非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部分互溶双液系 •不互溶的双液系—蒸气蒸馏 •简单的低共熔混合物 •形成化合物的体系 •完全互溶固溶体 •部分互溶固溶体 •区域熔炼
p-x图 和 T-x图
对于二组分体系,C 2, f 4F 。F 至少为1,则 f 最
沸点高于纯B的沸点,说明蒸馏 时气相中B组分的含量较高,液 相中A组分的含量较高。
一次简单蒸馏,馏出物中 B含量会显著增加,剩余液体 中A组分会增多。
蒸馏(或精馏)原理
如有一组成为x1的A,B二组分溶液,加热到T1时开 始沸腾,与之平衡的气相组为y1,显然含B量显著增加。
将组成为y1的蒸气冷凝, 液相中含B量下降,组成沿 OA线上升,沸点也升至T2, 这时对应的气相组成为y2。
pA*和沸点
T* A

同理左边垂直面上是
p* B
和TB*

连线
p* A
T* A

p* B
T* B
分别代
表了纯A和纯B的蒸气压随温
度的变化曲线。
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气-液两相共存的
梭形面沿
p* A
T* A

p* B
T* B
两线移动,在空
间画出了一个扁圆柱状
的空间区,这是气-液
两相共存区。
在共存区的上前方 是高温、低压区,所以 是气相区;在共存区的 后下方,是低温、高压 区,是液相区。
计算出对应的气相组成,分 别画出p-x(y)图和T-x(y)图。如图 (b),(c)所示。
在p-x图上有最低点,在T-x图上就有最高点,这 最高点称为最高恒沸点(maximum azeotropic point)

二、II二组分系统相图(新)

二、II二组分系统相图(新)

图3-3为H2O(A)CH3CHOH(B) 系统的 蒸气压-组成图。从图 中可以看出,在定温 (60℃)下,随着XB 的增大,系统的总压 增大,在 xB 0.92 处, 蒸气压出现最大值。 然后,随着XB的增大, 系统的总压减小。最 大值的蒸气总压既高 * 于 ,也高于 。 pA
* pB
y 位于最大值左侧的两相区, B xB ,而右侧的 两相区,yB xB ,在极大值处,气相线与液相线 相交,yB xB 。
2. 在p-x图中,液相线是直线,气相线是曲线,但在t-x图中, 液相线和气相线都是曲线;
p pB ,则 p p pB ; 3. 在p-x图上,当t一定时,若 A A
而在t-x图上,当p一定时,若 t t ,则 t A t t B , 这是因为沸点高的液体难挥发,蒸气压小,沸点低的液体 易挥发,蒸气压大,因此,在t-x图中,在同一温度下,气 液两相区的相组成 y B xB 。
3.2.1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系统的
蒸气压-组成(p-x)图
若两个组பைடு நூலகம்在液态时以任意比例混合都能完全互溶,这 样的系统称为液态完全互溶系统。
1. 蒸气压-组成(p-x)曲线无极大和极小值的类型
这里所谓的无极大和极小值是指,两种组分不论以何种比 例混合,其气相的总压都在两种纯组分的饱和蒸气压之间。 以甲苯(A)-苯(B)二组分系统为例。取A和B以各种比 例配成混合物,所有样品都恒定在79.70℃下,然后测定 该温度下不同组成的混合物的蒸气压p、液相组成 x B 和 气相组成 y B ,所得数据如书上p128表3-2所示。然后,以 混合物的蒸气总压为纵坐标,以组成(液相组成xB,气相 组成yB)为横坐标绘制p-x(y)图(图3-2)。这种绘制 相图的实验方法,称为蒸馏法。

物理化学课件二组分相图相图解读

物理化学课件二组分相图相图解读

2
压力-组成图(p~ xB图)
设组分A和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见图). 气-液平衡时蒸气总压p与液相组成xB的关系: 在温度T下两相平衡时, 由拉乌尔定律
* * xB pA pA xA , pB pB
T一定
g p y A yB pA pB xA xB l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 气 - 液平衡
A和B均满足 pB = p*B xB
t 一定 p
p
l (A+B) M
* B
nGxG + nLxL = (nG + nL) xM 得
L 总 nG n n B B B
L
G
nL xG xM MG 推导 nG xM xL LM
B 既是系统点又是相点
A
xL xM xG nL nM nG
xB
7
• 实际混合物中苯(B)和甲苯(A)双液系的性质接近理想 混合物, 在79.7 ℃下实测 压力-组成 数据如下:
液相组成 xB 0 0.1161 0.2271 0.3383 0.4532 0.5451 0.6344 0.7327 0.8243 0.9189 0.9565 1.000
8
相点
系统点
液相线
• 点, 线, 区的含义 及各状态下自由 度数; • 会读系统总组成 g p 与相组成 ; yA yB pA pB 气相线 xA xB 相点 l
T一定
结线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 气 - 液平衡
蒸气压组成相图 A和B均满足 pB = p*B xB
9
2. 温度-组成图(T~ xB图)
在恒压下表示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时的温度和
组成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作出T~x图(包括气相线和液 相线). 例如:苯~甲苯的T~x图如下:

物理化学课件二组分相图相图

物理化学课件二组分相图相图

* A A
气相线(p~y图) 将气相线与液相线画在同一张图上得:
6
系统点
p
相点
t 一定
l (A+B) M
L
G
• 系统点: 表示系统总状态 p (总组成)的点(例如M点); 结线 • 相点:表示各个相的状态的 点( 只有一个相时,系统点 就是相点) (例如L、G点).
* B
* pA
g (A+B)
• 结线: 两个平衡相点的连 结线。 相点
0.18 l A+B)
气相线
g(A+B)
0.12
0.06 g (A+B) 0.2 0.4 xB 0.6 0.8 1.0 B
p
* A
0.0 A
•H2O(A) - C3H6O (B)系统的压力-组成图
20
具有最大正偏差系统的压力-组成图 液相线和气相线在最高点处相切
1. 0 60 50
t =35 ℃
l L G
* f AB < f AA * f AB < f BB
•若纯组分有缔合作用, 在形成混合物后发生离解, 因分子数 增多而产生正偏差.
•混合时常有吸热及体积增大现象. 关于负偏差: •若两组分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各纯组分分子间吸引力, 形成 混合物后, 分子就较难逸出液面而产生负偏差. * * f AB > f AA f AB > f BB
•若形成混合物后分子发生缔合, 因分子数减少而产生负偏差.
•混合时常有放热及体积缩小现象.
19
②. 压力-组成图
一般正偏差和一般负偏 差系统的压力-组成图 与理想系统的主要 差别是液相线不是直 线. 如: 统. 水和丙酮系

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含数据)

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含数据)

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确定不同组成的环己烷——乙醇溶液的沸点及气、液两相的平衡浓度,由此绘制其沸点组成图。

2.掌握阿贝折射仪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用回流冷凝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环己烷——乙醇溶液的沸点和气、液两相的组成,从而绘制T----x图。

下图为环己烷——乙醇的沸点组成图的大致形状,ADC和BEC为气相线,AD´C和BE´C 为液相线。

体系总组成为x的溶液开始沸腾时,气象组成为y ,继续蒸馏,气相量增加,液相量减少(总量不变),溶液温度上升,回流作用,控制了两相的量一定,沸点一定。

此时,气相组成为y´,与其平衡的液相组成为x´,体系的平衡沸点为t沸,此时气液两相服从杠杆原理。

当压力一定时,对两相共存区进行相律分析:独立组分K=2,相数P=2,则自由度f=K-P+1=2-2+1=1即有,体系温度一定,则气液两相成分确定。

总量一定时,亮相的量也一定。

在一实验装置中,控制气液两相的相对量一定,使体系温度一定,则气液组成一定。

用精密温度计可以测出平衡温度,取出气液两相样品测定其折射率可以求出其组成。

折射率和组成有一一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测定仪系列已知组成的样品折射率,绘出工作曲线。

测出样品就可以从工作曲线上找到未知样品的组成。

三仪器与药品仪器:阿贝折射仪、超级恒温槽、蒸馏瓶、调压变压器、1/10℃刻度温度计、25ml移液管一支、5ml、10ml移液管各两支、锥形瓶四个、滴管若干支药品:环己烷、乙醇、丙酮四实验步骤1.工作曲线的测定把超级恒温槽调至25℃,连接好恒温槽与阿贝折射仪,使恒温水流经折射仪。

准确配制下列溶液,测定纯环己烷,乙醇和下列溶液的折射率,并测定溶液温度。

环己烷 1 2 3 4ml乙醇 4 3 2 1ml2.测定环己烷的沸点按图装好仪器,调压变压器调至最小,将25ml苯加入蒸馏瓶,打开冷凝水,接通电源,缓慢增加电压,加压至12~16V,加压至液体沸腾使,记下温度稳定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知道,有不少有机化合物在其沸
点以前就分解了;或者由于沸点较高,
不能或不易用通常的蒸馏方法来提纯。
根据上述不互溶双液体系的性质,可
采用水蒸汽蒸馏方法来提纯它们。
53 /57

在水蒸汽蒸溜时,让水蒸汽以汽泡的形式通 过有机液体冒出,这样可起到搅拌作用,以 使体系的蒸气相和两个液体相达成平衡。 在蒸馏过程中馏出物的两种液体的重量比例

所以蒸气组成曲线 v 在溶液组成曲线 l
的右上方(如图)
22 /57
• 在曲线 v 以上为 单相气相区域, • 在此区域中只有 气体存在;

f = C +1 = 2 1 + 1 = 2
有 T,xB 两个自由度;
23 /57
• 在曲线 l 以下为
单相液相区域,
• 在此区域中只有
溶液相存在;
溶液浓度在D和B之
间时,则B在气相中 的浓度大于B在溶液 中的浓度;
19 /57
在D点时,溶液组成
和蒸气相组成相同。
应当指出,上述蒸气
压 -组成图均 为 固 定
了另一变量 温度, 即温度一定的情况下 作出的。

改变温度,也能得到类似的图形。
20 /57
§2.9.2 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的沸 点-组成图
移动。
•当溶液全部蒸发完时,温度上升到 t3, 此时最后剩下的一滴溶液的组成为 c。
31 /57
• 应当注意,这
是描述溶液在
一带有活塞的
密闭容器中不
断蒸发过程;
•在整个蒸发过程中蒸气相始终与溶液相 达成平衡。
32 /57
溶液与纯组分沸
点的不同:

纯组分的沸点是恒定的,即由开始沸腾
到蒸发终了,温度值不变。
蒸气却冷凝成液体。
40 /57

此冷凝液体又与上升蒸气
相遇,再重新蒸发。

如此连续不断地在此管中
进行冷凝与蒸发的过程。

当此管子足够高时,则从
管上口逸出的蒸气将趋近 于较易挥发的纯组分 B。
41 /57
二、第二类溶液的沸点-组成图(T-X 图)
在此种溶液的沸点
-组成图中就必然 有一最低点。
42 /57

可计算如下:

当混合物沸腾时,两液体的蒸气压分别为 PA*
和 PB*。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气相中分压之
比等于摩尔数之比,因此:
54 /57
p nA WA / M A p nB WB / M B
* A * B

WA p M A ; WB p M B
* A * B
WH 2O 18.02 p* A 或: * WB M B pB
f =Βιβλιοθήκη C +1 = 2 1 + 1 = 2
T,xB 两个自由度;
24 /57

根据相律,在
曲线 l v 之间
两相平衡区:

f = C +1 = 2 2 + 1 = 1
25 /57
• 即曲线 l 和 v 之间的两相平
衡区内,只能
有一个自由度,
也就是说: •如果温度确定,则两个平衡相的组成
压增加,故B在平
衡蒸气相中浓度
大于B在溶液中的
浓度;
17 /57
当溶液浓度在C和B之
间时,由于加入A使体 系蒸气压增加,
故A在平衡蒸气相中浓
度大于A在溶液中的浓 度;
溶液组成为C时,溶液
组成和蒸气组成相同。
18 /57
第三类溶液
溶液浓度在A和D之
间时,A在气相中的 浓度大于A在溶液中 的浓度;
mol 分数为 X1,此体系包含相互
平衡的液相和气相,组成分别为b和b。
37 /57
• 设液相的mol数为nl ,
气相的mol数为nv,则:
n v ob x1 x 4 n l ob x 3 x1
或:nv ob nl ob
杠杆规则
38 /57
分馏原理
分馏:采用反
复蒸馏的方法
因为此沸点小于任一其他组分的沸点,
我们称之为“最低恒沸点”。
45 /57
三、第三类溶液的沸点-组成图(T-X图)
在此溶液的沸点-组成图中有一个最高点
(如图),与最高点的组成相对应的溶液 称之为 “最高恒沸点混合物”。
46 /57
与第二类溶液相似,
在最高恒沸点时,
溶液与蒸气的组成相
同,用分馏方法不能
也就随之而定了;反之亦然。
26 /57
例如:
将含 B 为 X1 的溶
液加热,当温度
为 t2 时,由 “ O ”
点表示体系的总
状态点。
体系中实际存在的是两个相,溶液相的组
成为 b,蒸气相的组成为 b,
27 /57
这两个相的组成由于温度 t2
的确定而确
定,不可能随意变动。
28 /57
• 从图中可以看出, 将组成为X1 的溶
的两种液体在该温度下纯态的蒸气压之 和,即:
50 /57
p=
* pA
+ pB
*
因此,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混合物的沸
点应当低于任何一纯组分的沸点;
由于总蒸气压与两种液体的相对数量无
关,故混合物在沸腾蒸馏时的温度亦保
持不变。
51 /57
不互溶体系的蒸气压-组成图和沸点-组成图
52 /57
三、蒸汽蒸馏
定义:
在恒定
1atm 下,描述溶液沸点与组成
关系的相图叫做沸点-组成图。
三类溶液的沸点-组成图分别介绍如下:
21 /57
一、第一类溶液的 T-x 图

由于较易挥发的物质其沸点较低,因此
蒸气压-组成图中,蒸气压较高的物质B
有较低的沸点;

而具有较低沸点的组分在平衡气相中的
浓度要大于其在溶液中的浓度。
8 /57
第二类:溶液总蒸气压-组成曲线中有
极大值点。例如:

甲缩醛 CH2(OCH3)2-CS2; CH3COCH3-CS2;
O O
C6H6- C6H12;
H2O-C2H5OH 等体系。
Methylal
例:水和乙醇溶液在某浓度时的沸点有
最低值,此值低于纯乙醇的沸点。
9 /57
20.22% HCl
60% HNO3
HBr+ H2O CCl4+CH3OH
126
(最高)
47.5% HBr
95.57% C2H5OH
C2H5OH+ H2O 78.13 (最低)
55.7 (最低)
44.5% CCl4
48 /57
§2.8.3 不互溶双液体系的饱和蒸气 压 水蒸汽蒸馏 (了解)
一、不互溶体系
上述规则对非理想溶液来说,一般也是
适用的。
11 /57

1881年,阿诺华洛夫在大量实验的基础 上,总结出联系蒸气组成和溶液组成之
间关系的两条定性规则:
1)在二组分溶液中,如果加入某一组分
而使溶液的总蒸气压增加(即在一定压
力下使溶液的沸点下降),则该组分在 平衡蒸气相中的浓度将大于其在溶液中 的浓度。
• 根据阿诺华洛夫规则可知,当溶液的组成
恰好与具有最低沸点的组成相同时,则此
时蒸气相的组成与溶液的组成相同。
43 /57
因此,在此浓度(C )
的溶液要想用分馏方
法分离出纯组分A或
B 是不可能的。

而且此溶液与众不同,其开始沸腾到蒸发 终了,沸点不变,故此溶液称为 “恒沸点 混合物”;
44 /57
§2.9.1 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的蒸 气压-组成图
此种溶液的蒸气压-组成如图所示。这类
相图已在“理想溶液”部分讨论过了。
7 /57
一、完全互溶双液体系的分类
第一类:溶液的总蒸气压总是在两纯组
分蒸气压之间。例如:

C6H12-CCl4; C6H6-CCl4; H2O-CH3OH
等体系,比较接近理想溶液。
如 p 下),
看温度和组成的关系;或指定温度不
变,看压力和组成的关系。
3 /57
在这种情况下,相律应表现为:
f = 2 +1 = 3

= 1 时, f = 2;
即二组分体系(二维)相图中,每一相
占据一块面积。

三相点, = 3, f = 0; 两相平衡线, = 2, f = 1。
体系蒸气压增加,
所以平衡气相中B的
浓度大于溶液中B 的
浓度。
v曲线在 l 曲线下面。
15 /57
当溶液浓度组成为
a时,与此溶液成 平衡的蒸气相组成 为a。
究竟v曲线离开l曲
线的位置多远?取
决于B比A易挥发
的程度。
16 /57
第二类溶液
当溶液浓度在A和
C之间时,由于加
入B将使体系蒸气
“结线性质”:
• 在结线上任何一点所
表示的体系总组成, 都可分成两个组成一 定的相互平衡的相;
• 这两个相的物质量之比与体系总组成(点)
的关系遵守“杠杆规则”。
36 /57
“杠杆规则”
• 以上图中的结线
bob 为例,假设体
系的总组成点为
“ O ”点,体系中
共有 n mol 物质,
其中 B 的总
第三类:溶液总蒸气压-组成曲线中有
极小值点。例如:

CHCl3-CH3COCH3; H2O-HCl 等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