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宋2016)
二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1.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 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 子遗传给后代。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是,成对的遗 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 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 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为什么用豌豆Leabharlann 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1)豌豆的品种具有很多易于区分的 特点,如种子的圆滑与皱缩、植株的 高茎与矮茎等等,这些特点能够稳定 遗传。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 果容易观察和分析。 (2)豌豆能产生较多的种子,便于收 集数据进行分析。 (3)豌豆易于栽培,生长期短。
您 还 可 以
孟德尔的研究与发现 孟德尔(1822——1884),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在他管理的花园里种植了数百株豌豆。他发 现在自然状态下,这些豌豆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 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矮;有的花是紫色的,有的 花是白色的……通过进一步观察,他还发现这些豌 豆的后代形态特征大多和它们的上一代相似。孟德 尔很想揭开这个秘密。当他用同一种颜色花的豌豆 进行人工授粉后,发现豌豆花的颜色始终是同一的; 但当他用两种不同颜色花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后, 在第一代中,所有用紫花和白花配种的豌豆花都是 紫色的,而在第二代中,既有紫色花,也有白色花。 孟德尔对这个现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利: 新型草莓营养丰富,含有果糖、蔗糖、柠檬酸、苹 果酸、水杨酸、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此外,它 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新型草 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 养肝作用。新型草莓还含有果胶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 助消化、通畅大便。新型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 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弊:如果你患有结石,就不宜多吃,因为新型草莓含有草 酸,多食会使结石病情加重;其次吃草莓一定要清洗干净, 或放在盐水中浸泡5分钟,以防不洁食用腹泻;并且新型草 莓会比以前大,但口感不好,不易保存等等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课件(30张PPT)

交流
辩论总结
通过刚才大家的辩论,我们了解了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利和弊。 不管在什么时候,每一样事情不可能只有利而没有弊,我们所要 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的改进技术,最大限度的利用人工干预生物变 异的优点,进一步强化他的优点,弱化他的缺点。
课堂练习
1.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中,当用紫色花豌豆和白色花豌豆杂交时, 第一代豌豆的花 ( A )。
正方和反方同学分别收集和整理资料,准备辩论
交流
展开辩论
正方论据
◆人工干预可以大大缩短育 种时间,提高番茄产量 ◆于可以有选择地诱导人们 需要的变异 ◆有利于抗病抗虫
反方论据
◆人工干预种植的番茄失去了 它本来的味道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 物力来试验和选择具有稳定遗 传的变异 ◆生物技术的不利因素带来的 后果是未知的,其安全性得不 到保证
我认为:( 1)号狗和( 4 )号狗交配后,可能会生出毛色黑白 相间、耳朵直立的目标狗。
阅读
四、人工选择培育优良品种
人工干预生物 变异的方法
◆杂交技术 ◆用放射性物质照射 ◆添加化学物质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阅读
利用杂交技术使生物产生变异
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产 量高、植株健壮的玉米
通过优良品种杂交,选育出 脂肪少、瘦肉多的瘦肉型猪
将鲫鱼改良成色彩绚 丽、身姿奇异的金鱼
阅读
添加化学物质使生物产生变异,像无籽西 瓜就是添加秋水仙素使西瓜产生变异的
用放射性物质照射使生 物产生变异,如太空椒
交流
五、人工干预生物变异的利与弊
人工干预生 物变异是利 大于弊
辩论会
人工干预生 物变异是弊 大于利
板书设计
变异方法
杂交技术 用放射性物质照射 添加化学物质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的科学教案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的科学教案《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的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2.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
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2.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2.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3.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难点: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教学准备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效果分析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
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49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5.学生回答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四、小课堂大辩论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案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案(共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案《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案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会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会分析资料,做出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秘密;●了解人类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秘密的发展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积极参与讨论研究;●体会到科学技术是有用的。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前面我们已经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那么,为什么后代长得像父母又稍有不同是什么携带着父母的形态特征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2.揭题:科学家们为了解释这个现象,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他们的研究过程,学习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板书课题)二、了解遗传和变异的秘密1.谈话: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在遗传学的研究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学生学习教材48页孟德尔的资料。
3.提问:你能对孟德尔实验做出自己的解释吗?4.小组讨论。
5.交流汇报。
6.引用“基因”概念讲解孟德尔实验。
7.谈话:可是,人们无法用孟德尔的遗传理论来解释有些动物的父母皮毛都是褐色的,而它们的孩子却是白色皮毛这样的现象,后来的科学家对此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
8.指导学生阅读关于变异的资料。
9.师生总结。
【评析】作为引领学生了解遗传变异科学史的一个环节,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的思维经历科学家曾经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谈话;人们了解了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就利用遗传变异的规律来改善它们、利用它们,让它们为人类造福了。
2.指导学生学习教材49页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3.提问:你认为,袁隆平爷爷培育超级水稻应用了什么原理?4.学生讨论交流。
5.指导学生学习变异的应用。
2.3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及反思

2.3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介绍科学家们寻找遗传和变异秘密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遗传和变异的探究过程,以及利用遗传和变异为人类造福所做的不懈努力。
教材渗透着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介绍,力图以孟德尔、袁隆平的故事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进而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科学精神。
教材还注重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阅读与讨论。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了解孟德尔及其后续者对遗传和变异的不懈探索。
教材中给学生了两段材料:一是孟德尔探究遗传的秘密;二是后续者探究变异的秘密。
第二部分:了解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感受科学在人类文化与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地位与影响。
第三部分:了解人工方法可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介绍四种人工变异培育的新品种。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查阅相关科学家资料及变异的优良品种图片,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2、交流汇报和小组合作探究中,能清楚地表答自己的观点。
能认真倾听并评估。
3、能用组合、对比等科学的方法分析孟德尔的资料,并从中发现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科学知识:
1、知道变异可分为生物体自身产生的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
2、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极大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3、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科学态度:
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2、对遗传和变异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ppt课件

1.子代与你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 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称 为变异,变异普遍存在。 2.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遗传物质发 生改为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 一种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 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3、变异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是生命最基 本的特征之一. 4、有关遗传的谚语或俗语:一猪生九崽,连 母十个样;
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 释了生物之间的遗传现象, 但是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 也有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 象。
袁隆平
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 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 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 使更 多人有饭吃。在上个世记六、 七十年代的水稻亩产只有二、 三百公斤,经过他的不懈努 力,他研制的杂交水稻2010 年中国的亩产可以达到九百 公斤。在不增加耕种土地面 积的前提下,解决了5亿人 的吃饭问题,他对社会的发 展和稳定有极大贡献的科学 家,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 专家——袁隆平。
也有的人工进行的变异培育出的品 种为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也有的人工进行的变异培育出的品 种为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也有的人工进行的变异培育出的品 种为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也有的人工进行的变异培育出的品 种为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小课堂大辩论
辩题: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理?
正方观点:合理
反方观点:不合理。
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 后人用孟德尔的研究结论
不能圆满地解释诸如有些动 物其父母皮毛都是褐色的, 但它们的孩子却是白色皮毛 这样的现象。后来的科学家 们对此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 他们认为,除了因父母的结 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体自 身也可能产生变异。有些变 异对生物是有害的,有些变 异对生物是有益的,还有一 些变异既无害也无益。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课件

1537千克 2016年
(3)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产 和生活中的应用。
2011年日本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损毁,引发核泄 漏,造成全球性核污染。
(3)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产 和生活中的应用。
(4)总结: 1. 性状的遗传是由生物体内独立的因子(基因)控
制的。 2. 除了父母结合会产生变异外,生物体自身也会产
小组讨高论茎豌结豆合阅读材料, 围 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
F2 论。
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❶ 在亲本实验中,杂交后的第 一代植株的性状表现是什么?
只能表现出双亲中的一个亲本 的性状(显性),如高茎、红花等。
❷ 看到第一代植株的性状表现, 孟德尔的疑问是什么?他又是怎么 做的?他从数据分析中发现了什么?
由于在F1中只表现出显性性状, 那么隐性性状能否表现出来呢?是 不是消失了。
孟德 尔实验
≈ 性状
比
3:1
豌豆
亲性本状(P)
显性 性状
子一代(F1)
高茎
矮茎
× (异花传粉)
隐性 性状
性状 比
(自花传粉)
子二代(F2)
(2)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
对生物体 有害
生物体自身
于震寰 1977年9月30日
(3)了解遗传和变异在生产 和生活中的应用。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300千克
1970年
❸ 孟德尔根据实验的结果,提 出了哪些假说?
(1)孟德尔的研究与发现
小组讨论 结合阅读材料, 围 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 论。
❸ 孟德尔根据实验的结果,提 出了哪些假说?
生物的遗传是由一些独 立的因子控制。
因子成对存在,其中一 个来自父本,另一个来自母本。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激发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引入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通过实例介绍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通过展示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理解程度。
记录学生在观察实例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遗传的规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
让学生能够分析遗传现象的规律性。
2.2 教学内容介绍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例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规律性。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遗传现象的规律性。
2.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观察实例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遗传的传递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
让学生能够解释遗传现象的传递机制。
3.2 教学内容介绍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
通过实例解释遗传现象的传递机制。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遗传现象的传递机制。
3.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观察实例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
第四章:变异的类型和原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让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不同类型的变异现象。
4.2 教学内容介绍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通过实例解释不同类型的变异现象。
4.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不同类型的变异现象。
4.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观察实例时的发现和分析能力。
第五章:遗传与变异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遗传与变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对遗传与变异应用的兴趣和好奇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物变异现象的利与弊
对于某种生物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叫做有利变 异。例如, 小麦中出现矮秆、抗倒伏的变异,这就是有利变 异。 有的变异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叫做不利变异。 例如 玉米有时会出现白化苗,这样的幼苗没有叶绿素,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过早死亡,这就是不利变异 。 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各种有利变异,这对于生物的 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环境是复杂多样、不断变化的。生物如 果 不能产生变异,就不能适应不断变 化的环境。 如果没有能遗 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不能由简单到复 杂,由低等到高等地 不断进化。由此可见,变异为生物进化 提供了原始材料。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2、中国人 工程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杂交水稻” ( 袁隆平 )
(1)杂交水稻运用了什么原理?
植物: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2)他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提高粮食产量。 (3)他为什么能研究出杂交水稻? 细心观察、坚持不懈。
人类利用遗传与变异知识的事例
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用 x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 优良品种。
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 ( )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 叫做( )现象。 2、( )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被人们称 为杂交水稻之父。 3、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 代存在的( )培育而成的。 4、( )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 ),比如用 ( )照射种子,科研人员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 品种,如( , , , )
利: 新型草莓营养丰富,含有果糖、蔗糖、柠檬酸、苹 果酸、水杨酸、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此外,它 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新型草 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 养肝作用。新型草莓还含有果胶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 助消化、通畅大便。新型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 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弊:如果你患有结石,就不宜多吃,因为新型草莓含有草 酸,多食会使结石病情加重;其次吃草莓一定要清洗干净, 或放在盐水中浸泡5分钟,以防不洁食用腹泻;并且新型草 莓会比以前大,但口感不好,不易保存等等 .
安康羊资料:
1791年,在美国的一户农民家的羊群里,发现了 一只背长腿短且略弯曲的雄绵羊。由于腿短,它 跳不过羊圈篱笆,故而易于圈养。经过他精心选 育,一个新的绵羊品种--安康羊产生了。达尔文对 此很感兴趣,曾将该例收录在他的著作《动物和 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但安康羊在1870 年左右绝种了。这种短腿羊,最初是在其亲代的 生殖细胞中的基因产生了变化而导致的。基因的 变化称为基因突变。大约在1920年左右,挪威一 户农民的羊群里,又突然出现了一只短腿羊,这 是因为又新产生了一次基因突变。由此又重新育 成了一个短腿绵羊的新品种。
生物变异给自然界带来什么?给人类带来什么?
好的一面:物种进化;培育生物新品种,造福人类; 坏的一面:生物患病;害虫进化;出现畸形生物或畸 形器官,给人类杂交水稻;高产奶牛;无籽西瓜;新型草 莓、太空椒、瘦肉型猪、转基因生物(转 基因食品或药品等)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孟德尔的研究与发现 孟德尔(1822——1884),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在他管理的花园里种植了数百株豌豆。他发 现在自然状态下,这些豌豆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 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矮;有的花是紫色的,有的 花是白色的……通过进一步观察,他还发现这些豌 豆的后代形态特征大多和它们的上一代相似。孟德 尔很想揭开这个秘密。当他用同一种颜色花的豌豆 进行人工授粉后,发现豌豆花的颜色始终是同一的; 但当他用两种不同颜色花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后, 在第一代中,所有用紫花和白花配种的豌豆花都是 紫色的,而在第二代中,既有紫色花,也有白色花。 孟德尔对这个现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奇怪的皇族病 19世纪在欧洲的好几个国家,如西班牙、 俄国的皇族中有一种出血不止的怪病。这种病 的出血特点是:走路摔跤、踢球擦伤、咬伤、 拔牙、口鼻粘膜轻微擦伤,都会导致出血不止, 更不要说动手术了。这种奇怪的出血病现已知 叫“血友病A”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一世是血友病基因的携 带者,也是引起血友病A在这个家族中遗传的发 端者,她的女儿分别和俄国、西班牙皇族结婚, 从而在这些国家的皇族中又产生了一连串的患 者和携带者。
无籽西瓜
新型草莓
太空椒
瘦肉型猪
无籽西瓜
无籽西瓜是三倍体,由于三倍体细胞在 进行减数分裂时出现染色体紊乱的情况,所 以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种子。其亲本是二倍 体西瓜和四倍体。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 即体内有2组染色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 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4倍体, 这种4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能正 常萌发成长。
父母
白 白
白
紫 紫
第一代 第二代
紫 遗传
紫
白
父母
父母结合产生了变异。 白 紫 紫
白 紫
显性性状
第一代
第二代
变异
隐性性状
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 后人用孟德尔的研究结论不能圆满地解 释诸如有些动物其父母皮毛都是褐色的, 但它们的孩子却是白色皮毛这样的现象。 后来的科学家们对此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 他们认为,除了因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 外,生物体自身也可能产生变异。有些变 异对生物是有害的,有些变异对生物是有 益的,还有一些变异既无害也无益。
由于遗传物质的变 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 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 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 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 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 (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 遗传物质),通过繁育, 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 再从中选择、繁育,数 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 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 断增加的趋势。
高产抗倒伏的小麦
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 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 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
三、简答题: 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中发现 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这只羊长得很像猎犬, 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后来,他利用这只 羊培育成了一种腿短背长的良种羊——安康羊。 他利用偶尔发现的现象,培育出了人们所需要 的新品种,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呢?
答:羊群中有腿短背长的羊是因为变异 的缘故,这位牧民又利用遗传规律, 让这种变异遗传下去。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我国著名水稻专 家。有一次,他在稻田里偶然 发现了一株谷大粒多、子粒饱 满的野生水稻,他把这些稻穗 采集回来,并进行了杂交试验。 经过多年的选育,他培育出了 杂交水稻新品种,使粮食产量 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世界农业 科研难题2001年2月,他荣获 首届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遗传和变异,有哪些运用?
2、关于遗传和变异,你了解了什么? 3、生物的变异好还是不好?
为什么后代长得像父母 又稍有不同?是什么携带着 父母的形态特征从上一代传 到下一代?科学家们为了解 释这些问题,花费 了很大的精力。
(遗传)与(变异)是 生命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孟 德 尔
孟德尔(1822-1884)现代 遗传学之父。出生于捷克的一个 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家里帮助父亲 种果树。后来在一所中学中教学 14年,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著名的 豌豆实验。后来他继任修道院院 长,从此告别了研究工作。 (详细内容请看课本第20页资料)
新型草莓
瘦肉型猪可以通过杂交还有选取瘦肉率 高的猪繁殖培育,稳定性状等方法来解决, 这些办法都属于遗传的范畴. 瘦肉猪具有生长快、省料、繁殖力强等 特点。 瘦肉含有动物性蛋白约22%,易被 人体吸收利用,同时含有丰富的磷、铁等 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适口性好 .
小小辩论台:
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和弊?
太 空 椒
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 的新品种。 太空椒用曾经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而成的.据专 家介绍,经历过太空遨游的辣椒种子,大多数都发生了遗 传性基因突变,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 果型增大了,产量也比原来普遍增长了20%以上,而且品 质大为提高,作物肌体也更加强健,对病虫害的抗逆性比 较强。瞧,这些太空椒果大色艳,籽少肉厚,除了产量增 长以外,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铜铁等微量元素含量 都比原来高出7%~20%。吃起来是清香润滑、又鲜又嫩, 营养丰富,又红又辣。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 • • • •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孟德尔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遗传稳定性保持了物种的延续性。 变异增加了物种内的多样性。
四、课外作业
收集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最新 进展的一些资料,编辑一份小报。
拓展延伸: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1、科学家 豌豆 花的颜色 “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 ) ( 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 2、(1)孟德尔是怎样研究的? (2)发现了什么秘密? (3)对这个现象你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吗? (4)孟德尔研究的局限性是什么? 孟德尔认为:因父母结合出现变异。 后续研究:子代自身也可能产生变异现象。
二、判断题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
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 3、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 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 4、生物界,各种各样的昆虫都是遗传或变异 的结果( ) 5、生物只会因父母的结合而出现变异,生物 体自身不会出现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