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19年重庆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教师用卷

2019年重庆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教师用卷

2019年重庆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副标题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形象描述自己飞翔状态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

韩愈《师说》中提到士大夫之族借地位、官职拒绝从师的语句是“______ ,______ ”。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 ,______ ”两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答案】【小题1】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小题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小题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解析】故答案为:(1)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重点字:决)(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重点字:谀)(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重点字:携)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决、抢、榆枋、谀、携的写法。

《琵琶行》中的名句辑录:(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陆畅其一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①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其二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②诗酒人。

[注]①禁漏:漏刻发出的声响,②谢公:南齐诗人谢眺,唐李白《秋登宜城眺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此诗中“谢公“应指崔大夫。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前诗中,首句雄奇磅礴,“压”字写出北楼之高,“满”字则写出北楼上视野之开阔。

B.前诗写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

2019-2020学年重庆市第九十五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重庆市第九十五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重庆市第九十五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生沈从文北京城什刹海南头,煤灰土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着。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地停了下来。

这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

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把那双发红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

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地低声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来了一个人,把花条子衬衣下角长长的拖着,作成北京城大学生特有的样子。

老头子瞥了这学生一眼,便微笑着,以为帮场的“福星”来了,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地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应对:“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

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

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

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于是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

他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

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忧郁地笑了,而且远远的另一方,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空地上的情形,就被这情形引起了好奇兴味,第二个人跑来了。

(完整word版)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

(完整word版)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

2019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2019 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满分16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2019.5一、语言字运用(12 分)1. 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谭鑫培的唱腔,其感情上的描绘,尺寸上的操持,长短腔的安排,都是法分明,_______________ 。

《空城计》散板前六句用腔简捷,到第七句腔调迂回曲折,如行云流水,悦耳动听,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化境。

有时________________ ,耐人寻味;有时浓墨一挥,气象万千。

听之似乎无板眼之拘;细拍之则_______ ,意到神随,美不胜收。

A. 秋毫无犯淡妆浓抹丝丝入扣B. 秋毫无犯轻描淡写环环相扣. 有条不紊轻描淡写丝丝入扣D. 有条不紊淡妆浓抹环环相扣2. 下列对联中歌咏的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一组是(3 分)( )①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季汉;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②一画本天开,破上古洪荒草昧,无须绳更结;六书随世换,供后人摹写英雄,未免笔难投。

③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只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A. 周瑜周王史可法B. 诸葛亮仓颉史可法. 周瑜仓颉天祥D. 诸葛亮周王天祥3. 在下面一段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小品是散之一种。

“小品”这个名词,晋代就有了,指的是佛经的简本。

____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这就和晚明公安、竟陵的小品大不相同了。

①现代小品又和晚明小品不同②直到晚明时代,才有所谓小品③还强调要用平易的语言,讲出高深的道理④它受西洋随笔的影响很深,往往有幽默感⑤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一不可以写⑥既强调要写出作者的个性,又强调要描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A.②①④⑥⑤③B.②④③①⑤⑥. ④②①⑥⑤③ D. ④③②①⑥⑤4. 下面这段话中,画线词语表达都得体的一组是(3 分)()先生乃三湘大儒,得知我祖籍湘潭,常①叨陪末座,相谈甚欢。

重庆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高考语文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夜幕降临,我驱车带远道而来的朋友欣赏重庆的夜景,只见南滨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灯红酒绿....的景象。

②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③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④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的样子,恐怕真的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吧。

⑤在比赛的点评环节,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这位新人表现得落落大方,巧言令色....,给观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⑥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就可以每天都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A. ②③⑥B. ①⑤⑥C. ①③④D. ②④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惩罚犯罪是刑法本身固有的属性,运用刑法惩罚犯罪,可以防止已经犯罪的人不再重新犯罪。

B.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始终顾全大局,努力推进与南海各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积极探索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路径。

C. 虽然朱彦夫被中宣部评为全国首位“时代楷模”,但朱彦夫的先进事迹对于许多人了解得还远远不够。

D.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民对国产电影的热情更加高涨,其中《芳华》和《战狼2》都取得了过亿的票房成绩。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B. 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C. 在得知自己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消息后,王教授激动地说:“老朽退休多年还能获此殊荣,感谢诸位的厚爱。

”D. 初中毕业时老师和我们的合影,我一直还惠存着,因为它是我们师生情谊的见证。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都有边界,而女主人公的痛苦却无边无际。

2019-2020学年重庆第三十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重庆第三十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重庆第三十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苦痛者的天籁那两年,逢年过节,养鱼的蔡婆总要给我家送几条新鲜的鱼来。

一进院门,她就扯着嗓门喊我:杨小闹,来,取盆,拿鱼。

我有点恨父亲。

集市上什么鱼都有,为什么父亲偏偏喜欢蔡婆的鱼呢?有一次,我问蔡婆,你咋知道我爸爸喜欢吃你家的鱼哩?蔡婆说,你爸爸呀,是个馋猫,为了吃我的鱼,每天晚上敲我的门。

父亲真没出息。

父亲在镇里的一家工厂上班,两班倒。

但父亲很少上白班。

父亲说,他胆大,不怕走夜路。

我不相信父亲的话。

其实,父亲是想多挣些钱。

上夜班,一个月多挣100多块钱呢。

父亲每天晚上从镇里回来,要翻过一面坡,再翻过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地要走半天。

就在那两面坡中间,有一块洼地,蔡婆的鱼塘就在那里。

父亲说,蔡婆不容易。

蔡婆的丈夫是个跑买卖的人,后来,生意越做越大,闹着要和蔡婆离婚,蔡婆死活不同意,结果,她的丈夫就跑了,临走的时候,卷走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只剩下蔡婆,以及三个孩子。

为了养家糊口,蔡婆凭着年轻时候养过几年鱼的经验,包了山洼里的鱼塘,并在鱼塘旁盖了间简陋的土房子。

然后,把孩子扔给老人,一年四季,蓬头垢面地照看着她的鱼塘。

每天晚上,父亲下夜班,骑车路过那鱼塘的时候,总要去敲敲她的门。

笃——笃笃——舅奶,睡了没有?蔡婆是父亲的舅奶,父亲一直这么喊她。

屋子里亮着油灯,蔡婆还没睡。

她便唤父亲进去,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话,然后,父亲才走。

有时候,父亲下夜班很晚,蔡婆屋子里的油灯早已熄灭了,但父亲依然要去敲敲蔡婆的门。

笃——笃笃——舅奶,我下班回来了,你挺好吧。

听着屋里的蔡婆在睡梦中含混地应了,父亲才走。

我问父亲,为什么要去敲蔡婆的门,是想吃她养的鱼吗?父亲摸摸我的头,笑笑说,你还小,不懂。

我已经不小了,都上初中了!我一本正经,又义愤填膺地喊。

父亲依旧每晚去敲她的门,蔡婆依旧逢年过节送鱼来。

2019年5月重庆市高考语文第三次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详析

2019年5月重庆市高考语文第三次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详析

重庆市2019年5月高考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神话通过意系彰显自己,也通过意象传承不息意象是中国神话的体现形式,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以各种方式被吸收、被改造、被转換,神话就像一位蒙着面纱的美人,神话意彖凝聚着她的美.因此,神话需要我们以一己之心、之情去体验它、感悟它,而不是分析它、认识它,“体验神话”是由神话意象的审美属性所决定的。

而本质主义神话观在预先设定的知识框架中对神话材料进行有目的的筛选,用归纳的方法得到关于神话本质的结论,笔者在对神话意象审美属性分析的基础上,主张体验论神话观,倡导建立神话现象学,对神话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新的看法。

这一研究方法的提出,也是对神话研究历史的反思。

将神话看作“外在于主体的无关对象”是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神话学者的类型观点,弗洛伊德、弗雷泽哈里森、早期荣格等都有此主张.他们通过对神话材料的整合、分析、阐释,试图揭示神话的本质和意义,于是神话成为预设的“本质”或“意义”的证明物,这种思路和方法切断了神话与人类主体精神的联系,随即二十世纪的神话学者所摈弃,实际上,笔者将神话看作“至今仍与我们息息相通的心理文化结构和清感需求的结晶”的观点,接续了伊利亚德、坎贝尔等人的观点,指出了神话对于当下现实的重要性,伊利亚德等人虽然打破了十九世纪弗洛伊德等人将神话看作“他物”的研究思路与框架,但是在神话与当下的关系中,两人的处理稍显牵强。

伊利亚德认为,神话产生于神圣时代,我们处在世俗世界,神圣通过“显圣物”在世俗世界显示自己,伊利亚德对“显圣物”的界定和分类一直招致诟病,他将外在于人类主体的显圣物作为神话与当下的连接点,也是有问题的。

坎贝尔在《千面英雄》等著作中将神话中的英雄成长经历模式化,认为人与神性英雄在成长过程方面有相似、相通之处,虽然坎贝尔的观点启发了大量流行文化和艺术作品的产生,但这种模式如何处理个人与民族的关系,以及它对个体存在有何意义?而将文化心理结构和情感需求作为神话与当下现实的联结点,在一定程度上逼退了历时性的时空差距,“神话”本质上是“人话”,神与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就在于情惑需求的实现。

2019年重庆康德卷三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重庆康德卷三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三)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于当下的很多人来说,他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已经由“语言文字”转型为“图像”或者“视觉”。

美国学者威廉·米歇尔就指出,一种以形象尤其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不经意间形成并壮大起来,而以概念性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则逐渐式微,这同时也标志着人类生活方式和认知模式的一种转变。

也许米歇尔的观点有些武断,但视觉文化的兴起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相机、手机、电影、电视、电脑、网络中生动的声音和图像逐渐取代了语言文字的功能,以智能手机和网络为代表的视觉文化蒸蒸日上。

有人认为这就是技术异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在此我们姑且不对此论断进行评论。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视觉文化日益彰显的当下,视觉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得到了再一次彰显。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工具创造出来的技术图像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使得人们很难静心阅读经典文献,以继承和发展一直传承下来的文明成就,探究隐藏在可见的现象背后的不可见的事物本质。

这些所谓的事物本质被近代以来的哲人们认为只存在于思想和意念的非实体性领域之中,它们往往是通过各种语言来编码的。

心理学教授爱因汉姆认为,对于概念的思考比对视觉感知的思考更有优势、更深刻。

原因在于,人类对于概念的思考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行为,概念思维会有一个自身概念,或者说概念思维会反思自身,但视觉的感知却不可能反思自身。

视觉文化正猛烈地冲击着人类的概念性认知模式。

视觉文化或者图像文化的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培养良好的视觉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重庆市九龙坡区高2019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语文试卷及答案

重庆市九龙坡区高2019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语文试卷及答案

重庆市九龙坡区高2019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历来学者对于这个问题可分两派,一派的答案是肯定的,一派的答案是否定的。

这个争辩就是在文艺思潮史中闹得很凶的形式和内容的争辩。

依内容派说,文艺是表现情思的,所以文艺的价值要看它的情思内容如何而决定。

侧重内容的人往往从这个基本原理抽出两个其他的结论,第一个结论是题材的重要。

所谓题材就是情节。

他们以为有些情节能唤起美丽堂皇的联想,有些情节只能唤起丑陋凡庸的联想。

第二个结论就是文艺应含有道徳的教训。

读者所生的联想既随作品内容转移,则作者应设法把读者引到正经路上去,不要用淫秽卑部的情节摇动他的邪思。

形式派的标语是“为艺术而艺术”。

他们说,两个画家同用一个模特儿,所成的画价值有高低;两个文学家同用一个故事,所成的诗文意蕴有深浅。

从此可知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

单拿图画来说,一般人看画,都先问里面画的是什么,是怎样的人物或是怎样的故事。

这些东西在术语上叫做“表意的成分”。

近代有许多画家就根本反对画中有任何“表意的成分”。

看到一幅画,他们只注意它的颜色、线纹和阴影,不问它里面有什么意义或是什么故事。

假如你看到这派的作品,你起初只望见许多颜色凑合在一起,须费过一番审视和猜度,才知道所画的是房子或是崖石。

这一派人是最反对杂联想于美感的。

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

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

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

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

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

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罗裙,又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精神世界经历既久,物质世界的章华威严实在无足惊异。

凡为物质世界的豪华威严所震者,必是精神世界的陌路人。

(木心《素履之往》)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苟且”与“诗和远方”
“苟且”在这里指的是只顾眼前的物质生活,得过且过的意思。

如果说这种苟且是“务实”,那么“诗和远方”就是精神,就是浪漫,人要吃饭、要活着才能浪漫,所以务实是浪漫的必要基础,浪漫则是务实的升华提纯。

一味苟且,浑浑噩噩,那就是个没出息的庸人;而无物质基础的浪漫,则如同画饼充饥,水中捞月。

实事求是地说,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更关注的还是眼前的苟且,这也是很现实、很无奈的选择。

因为,人没有收入就无法生存,没有房子就无法安居,所以,适当的“苟且”还是理所应当的。

“诗与远方”尚在其次,人先要填饱肚子,无生存之忧,可以体面地活着,然后才可能“诗意地栖居”。

当然,也有一种人能把“诗和远方”放在“苟且”之前,饿着肚子去写诗为文,衣衫褴褛地奔向远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那种人少之又少,自然也很珍贵,而且大多行程艰辛,结局悲壮。

杜工部住着漏雨的茅草屋,“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还诗兴大发,心忧天下;曹雪芹衣食无着,“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仍著述不止,砥砺前行,给世人留下伟大的《红楼梦》;诗人食指的名作《相信未来》,就是写在他生活极度困顿窘迫之时。

鲁迅先生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令人忧虑的是,许多人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先富起来了,却仍在苟且生活,除了吃喝玩乐,纸醉金迷,满足于口腹之欲、感官刺激之外,没任何精神上的追求,这不仅是目光短浅,且是没有前途的。

而如果一个民族处于这种状态——只知苟且,忘记诗与远方,则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二战后的柏林,一片废墟,缺衣少食,但仍有人在昏暗的地下室养着鲜花,在一片狼藉的广场上朗诵诗歌,一个联合国官员当时就断言说:这个民族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文化在,对美的追求在,会激励人们走出困境,创造新的生活。

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除了有“苟且”的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人如果放弃
精神追求,没有文化传承,只知吃喝享受,只顾眼前,忘记长远,早晚有一天会退回动物界,变成卡夫卡《变形记》里的虫子,变成莫言《生死疲劳》里的驴子。

“诗和远方”,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情趣。

现在的中国人需要恶补的正是情趣,科学、文明、睿智、阳光的情趣,是把物质基础变成诗意的催化剂。

情趣需要培养,多读好书,多结交有品位的朋友,多参加高雅的文化活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久而久之,追求高尚了,谈吐不俗了,举止儒雅了,“诗和远方”也就自然而然地光临了。

【解析】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

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在精神世界经历既久,物质世界的章华威严实在无足惊异”,无论物质多么奢华,多么有吸引力,都不能抵消我们对精神和内在美的追求,此处强调精神的重要性;“凡为物质世界的豪华威严所震者,必是精神世界的陌路人”,从反面角度分析,被物质所奴役的人,就缺失了精神的美好,远离了精神内在美的追求,强调对精神的远离和陌生。

总而言之,材料强调应该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能漠视精神,应该重视精神。

立意:(1)追求理想,追求精神满足。

因为纵使物质再充裕,观点
(2)既要立足现实,又要追求精神,相辅相成;
(3)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4)时代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坚守信仰,让生命更有尊严,诗意地栖居
素材:
1.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打动了许多人,已成为网络上的流行语。

高晓松出生于清华大学里有名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母亲是著名建筑学家张克群。

在母亲的书《红墙黄瓦》的序言中,高晓松这么写道:“妈妈生在德国,长在中国,现在住在美国,读书画画、考察古建,颇有民国大才女林徽因之风。

”可见,张克群自己便是追寻“诗与远方”之人,也因为张克群的教育,高晓松和他的妹妹高晓江也几乎走遍世界。

2.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苟且”可以代替生活中的一切现状,“诗和远方”是自己蠢蠢欲动的渴望和幻想。

与其大张旗鼓地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如直接挑明一句话:“你要努力学习工作,怀揣梦想,然后去实现它!”
3.月亮与六便士
英国小说家威廉· 毛姆的经典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讲述了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地位和美满的家庭,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理想的故事。

在小说里,他的行为没有人能够理解,在异国,他不仅
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的煎熬,精神也在忍受痛苦的折磨。

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

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画作。

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情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

同时,这本小说也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束缚、逃离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这一话题的思考。

六便士不就是苟且,月亮不就是诗与远方吗?满地都是六便士,却有人抬头看到了月亮。

4.高晓松曾应邀回清华大学演讲,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中追求理想者寥寥。

当他给学生们讲了半天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学生们的提问依然是“进国企好还是进外企好”,以至于高晓松认为现在的清华大学已经成了和蓝翔一样的技校,决定以后再也不回去演讲了。

他也在综艺节目中训斥过一位清华学弟:“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该找什么工作,你觉得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而另一方面,蓝翔技校的校长荣兰成先生曾训导学生:“同学们,咱们蓝翔技校就是实打实的学本领,咱们不玩虚的,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

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
结构层次:第一段是开篇点题,第二段辨析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第三段事例论证,举例论证,白岩松、顾少强、柴静,第四段反观现实,最后重申观点。

【标题】重庆市九龙坡区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