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位隐睾的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男孩隐睾怎么办

男孩隐睾怎么办

男孩隐睾怎么办
隐睾一般会在医生对新生儿的常规查体中发现,家长也可自己对孩
子进行检查,一般睾丸未降的孩子阴囊会比正常的小一些,用手去抓
发现里面无睾丸。

大多数患儿在出生数月内或一年左右时,睾丸会在内分泌因素的
作用下降入阴囊,到1岁时隐睾的发生率下降到0.8%。

凡是可以自行归
位的,都属于假性隐睾,刚有孩子的新爸爸千万别太惊慌。

青春期前小男生也会突现隐睾
隐睾不是婴儿的专利,青春期前的小男生也会突发隐睾症状。


时家长最好懂得小心区别是生理性隐睾还是病理性隐睾。

“生理性隐睾症”在小儿中是一种常见现象,不需要治疗。

因为
青春期前睾丸较小,加上精索中提睾肌的作用,在天冷、兴奋、运动时,睾丸会回缩到阴囊的上部或腹股沟内。

泡温水浴时,肌肉松弛,
睾丸又会下降到阴囊中。

这种情况在青春期发育后会减少。

细心的家长始终放不下心的,在孩子小的时候最迟不过青春期不
妨多检查自己孩子的阴囊,一般在阴囊两侧都能摸到花生粒大小的睾丸,摸时有实物感。

如果阴囊空虚,不能摸及睾丸,或只有一个,情
况又一直没有好转,就应立即去医院泌尿男性专科诊治。

隐睾危害不可小觑
隐睾症的病儿,常伴有阴囊发育较差或不发育,多数隐睾症的病
儿没有任何症状。

个别较大儿童有时在睾丸所在部位出现短暂的疼痛,有的可合并疝气。

没有下降的睾丸发育差,有的只有蚕豆或黄豆粒大小。

加入睾丸长期不下降,尤其是双侧隐睾病儿,会影响小儿生理发育,约90%成年后无生育能力,此病还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故隐睾症的小儿需要治疗。

11例小儿高位隐睾腹腔镜诊治分析

11例小儿高位隐睾腹腔镜诊治分析
行隐 睾的治疗 。
和患侧髂 前上 棘与脐 连线 中点 分别 置入 5 mToa m r , c
经此孔置 入器 械进行 相 应 的操 作 , 先探 查 精 索及 首
31 高位 隐睾 的诊 断 .
虽 然 高位 隐 睾可 以通 过 B
内环 口闭合情况 , 根据 精 索 走 向 , 再 寻找 睾 丸 , 若无 睾 丸存 在 , 探 查先 结 束 。 若 睾 丸严 重 萎 缩 , 行 则 则 腹 腔镜下 睾丸 切 除 术 , 果 睾 丸 存 在 且 发 育 尚可 , 如
维普资讯
浙江 实 用 医学 20 O 8年 2月 第 1 3卷第 l 期
53
1 例 小 儿 高 位 隐睾 腹腔 镜 诊 治 分 析 1
金见祥 周 学东
( 绍兴 市人 民 医院, 江 绍兴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t J 高位 隐睾 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中的应用。方 法 ]L ,
股沟管 , 则睾 丸 位 于腹 股 沟 管 内 ; 如果 腹 股 沟 管 内
( 下转第 6 5页)
皮 肤肉膜 间 隙 固定 。如 果 睾 丸 位 置 太 高 或 精 索 太
维普资讯
浙 江实 用 医 学 2 0 2月 第 1 第 1 08年 3卷 期
则 在 内环 口处作腹 膜 “ ” 切 开 , 别游 离 精 索和 一 字 分
超 ,T M I 检 查 来 明 确 诊 断 , 由于 睾 丸 的 密 C ,R 等 但
度, 回声 与 周 围 组 织 很 难 区 分 , 成 其 准 确 性 不 造
高_ 。现在通 过腹 腔 镜观 察 精索 的走 向 , 而在 精 4 J 从
索远 端 找到睾 丸 , 位 置 可 以从 肾下 极 至腹 股 沟 内 其

隐睾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隐睾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隐睾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西医治疗:1.激素治疗隐睾尤其是双侧隐睾的病因可能与内分泌有关,因此1岁后可给予内分泌治疗,目前应用的内分泌有:(1)绒促性素(HCG):治疗目的是改善间质细胞(leydig’scell)和支持细胞(Sertolicell)功能,促进睾丸发育,增加睾酮分泌,促使睾丸下降,有效率约为14%~50%,剂量为1000~1500U,隔天肌内注射,1个月后随访,总量应>1万U,2万U并不增加疗效,相反会有促使睾丸萎缩的不良反应。

(2)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有效率为30%~40%,剂量为1.2mg/d,每侧鼻孔200µg,3次/d,经鼻雾化吸入,4周为1疗程,3个月后随访。

(3)LH-RHHCG: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剂量LH-RH1.2mg/d,分3次经鼻雾化吸入,持续4周后HCG1000~1500U,每周1次,共用3周。

2.手术治疗睾丸固定术是治疗隐睾的主要方法,初诊时已超过6个月或激素治疗无效,1岁以后即可行手术治疗,采用腹股沟部斜切口的睾丸肉膜囊外固定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对精索血管过短的隐睾可分两期手术,以充分保证睾丸的血供,但也有第2次手术误伤精索血管的可能,对长襻输精管高位隐睾可应用Fowler-Stephens术式,近来推荐此术式的改良方法,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即初期手术仅高位切断精索血管蒂,不作睾丸固定,第2期有待丰富侧支循环建立后,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减少了睾丸萎缩的机会。

中医治疗:由于本病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故治疗应在婴儿期开始,给予补益肾精之剂,促进睾丸及整个生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生长发育,促使睾丸下降到阴囊。

一、辨证论治:本病以辨病论治为主。

1.临床表现:单侧或双侧阴囊较小,阴囊内触之无睾丸,常在腹股处触及隐睾。

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智力动作迟钝,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恍惚等肾精不足的症状。

2.证候分析: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天癸缺乏,则阴囊和睾丸发育不良,睾丸不能及时正常下降至阴囊,形成隐睾。

小儿隐睾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小儿隐睾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维普资讯
右江医学 20 年第 3 卷第 07 5 魈
影 响 r ] 国 外 医学 护 理分 册 ,0 0 1 ( 1 : 2 — 54 j. 20 ,9 1 ) 5 3 2 . [ 5 司惠 芳 , 丽 霞 , 1] 魏 张 迪 . 于 胰 岛 素 配 药 方 法 的研 究 解 放 军 护 关
( 辑: 群飞) 编 崔
小 儿 隐睾 症 的手 术 治疗 进 展
黄 世 俊
( 西平果 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 广 广西 平 果 5 1 0 ) 3 4 0
【 键 词 】 d J ; 睾 症 ; 术 治 疗 关 ,L 隐 手
文 章 编 号 :O 3 3 3 2 0 ) 4 0 5 - 0 1 O —1 8 ( 0 7 0 - 4 5 3 中图分类号: 762 R 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4 55 ・
学 杂 志 ,9 8 1 ( ) 3 4 1 9 ,3 5 :0 . [ 8 钟 婉 崧 , 毅 峰 , 秀 容 , . 例 自行 注 射 胰 岛 素 致 腹 部 皮肤 严 1] 王 王 等 1
理 杂 志[] 20 , 8 4 :. J .0 1 1 ( ) 1 [ 6 侯 惠 如 , 晓 敏 , 素 芬 . 液 装 置 对 胰 岛 素 吸 附 作 用 的 研 究 1] 孟 吴 输
隐睾 系一种先天发育异 常, 病率约 为 0 7 ~0 发 . .
8 [ 。在 妊 娠 最 后 3个 月 , 丸 应 从 腰 部 逐 渐 下 移 并 经 腹 睾
15 95年 首 先 报 道 。 为 对 高 位 隐 睾 下 降 困 难 者 , 采 用 此 术 认 可
式 。一 期 手 术 是 常 规 经 腹 股 沟 将 睾 丸 留 置 在 皮 下 环 附 近 皮 下 , 睾 丸 稍 加 固 定 后 缝 合 切 口 , 定 时 间 ( ~ 1 5年 ) 再 将 一 1 . 后 行 二 期 手 术 固定 睾 丸 于 阴 囊 。 因 d J 正 处 于 生 长 发 育 时 期 , ,L

98例隐睾临床治疗论文

98例隐睾临床治疗论文

98例隐睾临床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7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237-01隐睾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的一种疾病,主要是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的发育过程从腹膜后下降到阴囊的底部。

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多种,我院从2009年6月-2012年6月中采用下腹横纹切口治疗98例隐睾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年龄1岁1个月 6岁,平均4岁;左侧有35例,右侧53例,双侧有10例。

可触及睾丸95例,均为腹股沟处,其中腹股沟上部62例,腹股沟中下部33例,不可触及睾丸3例,均在彩超下探及睾丸,98例中合并腹股沟斜疝10例。

1.2方法:98例均在骶管麻加静脉麻下行睾丸下降固定术,手术取下腹横纹切口长1.5-3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牵开浅深筋膜,将腹外斜肌腱膜沿腹股沟管切开,找到鞘状突,除不可触及睾丸3例外其它均在鞘状突管内可触及睾丸,在近内环口处游离鞘状突管至高位并结扎,对不可触及睾丸3例打开鞘状突前壁,见睾丸位于近内环口处,牵出睾丸,横断鞘状突管并行游离至高位结扎,充分松解精索血管,对不可触及睾丸3例和62例腹股沟上部的睾丸下降不全患儿,部分切开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然后充分松解精索血管,均能将睾丸在无张力下拖至阴囊部,除不可触及睾丸的4例外其它睾丸均外包鞘状突管一并下拖至阴囊,将睾丸鞘膜与肉膜缝合2-3针固定并置于阴囊肉膜囊窝。

2结果本组手术有98例103侧睾丸均能无张力下拖至阴囊部,阴囊及腹股沟无血肿,伤口愈合良好。

98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率100%,随诊时问为6个月~5年,无睾丸回缩,复查彩超无睾丸萎缩病例,阴囊发育均明显改善,伤口美观。

3讨论隐睾是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途径下降至阴囊,又称睾丸下降不全,可合并附睾、输精管畸形,是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先天畸形。

在新生男婴中约有3.4~5.8%的足月男婴和30%的早产男婴发生。

腹腔镜隐睾固定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效果观察

腹腔镜隐睾固定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效果观察
丸 均定 位在腹 腔 内腹 股沟 内环 附近 。
可继续下降, 1 以后睾丸继续下降的机会明显 但 岁 减少 …。高位隐睾是指查体未扪及 睾丸的隐睾 , 即 睾丸位于腹腔 内肾下极 至腹股沟内环 口上方, 占 约 隐睾患儿的 2 %。目前 , 0 国内高位隐睾通常用激素
测定 、 丸 血 管 造 影 、 声 、 T或 MR 和 手术 探 查 睾 超 C I
院。
6 8
山东 医药 2 1 年第 5 卷 第 01 l
精管 , 使睾丸无张力的到达阴囊底部并 固定 , 疗效满
意 , 中创 伤 小 、 术 出血 少 、 后 恢 复 快 , 得 临 床 推 术 值
转, 可造成睾丸萎缩 。
参考 文献 :
[ ]施诚仁 . 1 新生儿外科学 [ . M] 上海 : 上海科 学普及 出版社 ,0 2 2 0
少许 , 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 隐睾 固定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疗效满意。
高位隐睾是指查体未扪及睾丸的隐睾 , 即睾丸
位 于腹 腔 内肾下 极 至腹股 沟 内环 口上方 。20 07年 6 月 ~ 0 1 1月 , 们采 用腹 腔 位 隐睾 固定术 治疗 21年 我
2 结 果
结果 2 6例患儿经腹腔镜探查确诊 为高位 隐睾。手术均获成功 , 手术 时间 6 0—10r n 平均 7 i。术 中出血量 8 i , a 0m n 关键词 : 腹腔镜 ; 高位 隐睾 ; 小儿 中图分类号 :6 7 R 9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 编号 :0226 2 1 )00 6 -2 10 .6 X(0 1 5 - 80 0
行腹腔镜 隐睾 固定术治疗d J 高位隐 ,L
睾 2 。经脐孔置入 1 5m rcr 探查腹腔 。在左 、 8例 个 m Toa, 右腹直肌外侧置入两个 5m rcr在腹腔 内离断睾丸 m Toa, 引带 , 将精索血管和输精管表面的腹膜切开 , 充分游离精 索血管 和输精管 , 使睾 丸无 张力 的到达 阴囊 底部并 固定。

什么是隐睾?该怎么治疗呢?

什么是隐睾?该怎么治疗呢?

什么是隐睾?该怎么治疗呢?(一)什么是隐睾?隐睾是指男婴出生后,一侧或者双侧的睾丸未能按照正常的发育过程下降到阴囊内的一种病理状态,又称为睾丸下降不全,是小儿外科常见病。

胚胎时睾丸位于肾肘水平,随着发育逐渐降入阴囊,如果睾丸停留停留在膜后、腹股沟管或阴囊入口处,就形成隐睾。

多为单侧,双侧少见,右侧发生率高于左侧,其中双侧的发病率占比在10~20%左右。

足月儿发病率为4%,早产儿可高达45%。

对于较小患儿,睾丸可能会自行下降,但出生6个月后,隐睾下降机会明显降低,1岁以后下降率约为1%,多已无自愈的机会。

隐睾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1)遗传因素:医学研究发现隐睾具有遗传倾向性,家族中发病率接近14%。

与隐睾发生的可能相关的基因有lns1-3、Tsg23、Bcl-2、AR基因、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等。

(3)解剖因素:主要包括睾丸引带缺如或收缩不良,直接导致睾丸不能由原位进入阴囊;鞘状突未关闭隐睾患者鞘状突多终止于耻骨结节或阴囊上方,而异常的引带残余及筋膜覆盖阴囊人口,这些因素都可阻止睾丸下降。

(3)内分泌因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失衡导致隐睾患者睾酮水平低于正常,内分泌因素所致的隐睾多为双侧隐睾。

睾丸下降过程与睾酮水平密切相关,睾酮-双氢睾酮与精索和阴囊表面的受体蛋白结合,促使睾丸下降。

(4)其他因素:睾丸本身的缺陷,如精缩血管或输精管先天发育过短、睾丸与附睾分离、睾丸缺如等也可阻碍睾丸下降,也会导致隐睾的发生。

(二)隐睾的主要分类隐睾患者患侧阴囊明显的发育不良,阴囊空虚,不能扪及睾丸,单侧隐睾显示左右阴囊不对称,双侧者左右阴囊则扁平。

主要分类包括:(1)依据隐睾位置分类:①低位隐睾: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环与外环之间处,是隐睾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占比在85%左右。

②高位隐睾:睾丸位于腹腔内或靠近腹股沟内环处,在隐睾中的占比在15%左右。

(2)依据体格检查结果分类:①可扪及睾丸:出生后未在阴囊内触及,但可在腹股沟或阴囊上极触及到睾丸样的肿块。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的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高位隐睾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94.4%(2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1/30),对照组为10.0%(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效果显著,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高位隐睾;腹腔镜;微创手术【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108-02隐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目前对于该类疾病发生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在众多隐睾类型中将位于腹股沟管内环口以上的情况归纳为高位隐睾,该类隐睾在所有隐睾类疾病中约有8%的发病率[1]。

高位隐睾的发生对于小儿未来的健康成长会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及时给予治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收集我院60例高位隐睾患儿,分析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高位隐睾患儿,患儿均经过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后确诊,排除存在药物过敏、恶性肿瘤、患有免疫性疾病等情况的患儿。

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6个月~3岁,平均年龄(1.77±0.15)岁,患儿左侧19例、右侧11例;对照组年龄5个月~3岁,平均年龄(1.43±0.14)岁,患儿左侧17例、右侧13例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观察组患儿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患儿取头低脚高位,在脐下缘做0.5cm切口,建立CO2气腹,腹压控制在8~10mmHg;置入腹腔镜,对腹腔情况进行探查;置入5mm Trocar;分离精索、睾丸血管等,切开睾丸外部腹膜,将睾丸分离,输精管、精索血管充分游离,将睾丸置于同侧阴囊底,在阴囊底做一切口,用卵圆钳牵引睾丸并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临床 小 儿 外科 杂 志 20 0 7年 1 第 6卷第 5期 0月
Ju a o l ia P da i S reyO t e 07 V 1 , o or l f i cl e ir ugr +co r 0 , o. N . n Cn tc b 2 6 5
隐睾 的激素 治疗 始于 1 3 9 0年 . 基于 隐睾 的病 因
可能 与 内分 泌失 调有关 ,多存在 有下 丘脑一 垂体一 性
高位 隐睾 可能并 发睾丸 萎缩 或发 育不 良 ,加 上腹腔
脏器 的干 扰 , B超 检查 易 出现假 阴性 , 站立 位 或增 取
腺轴 的异 常 。 目前 临床常用 的有绒 毛膜促 性 腺激素 ( C 和黄 体生 成 激 素释 放 激 素 ( H H) 称 促性 H G) LR 或 腺激 素释放 激素 ( n H) 多 数研 究认 为 , C GR 。 H G治疗 优 于 L R 治 疗 .H G 可 刺激 睾 丸 间 质 细胞 增 加 H H C 睾酮 的产 生 。世 界卫 生组 织( WHO 推 荐合 适治 疗剂 )
和手术 是 常 见的治疗方 法 ,现将 近年 来 的诊 治进 展
综述 如下 。

最终 的性 腺体 积并没 有 区y 6 虽 然治 疗 时间没有 J1 i1 J . 统一 , 临床研 究表 明 . 春期 前行 睾丸 固定 术 的效 但 青 果优 于青 春期 后 ,青 春期 后仍 没 有接 受治 疗 的隐 睾
织 ,T和 MR 检查 分 辨能 力较 差 , 睾 丸血 管 造影腹膜
后充盈 造影 都有 一定 的局 限性 .使 临床应 用 受到一
定 的限制 。 随着新 的 医疗 技术 的开展 , 隐睾 的确诊率
进一 步提高 , C E T检查 较 C T理想 绒 毛膜促 性腺激

综述 ・
小儿 高位 隐睾 的治疗进展
李 强辉 综 述 杨 体 泉 审校
隐睾 (rpoc ii 是 小 儿泌 尿生 殖 系统 常 见 cytrhds m)
月 的婴 儿体 内可 达到较 高 水 平 , 近 青春 期 。 以 , 接 所 新 生儿 时期 的隐 睾 可叠 切 观 察 , 月 后 隐睾 自动 6个 下 降 的 可 能性 已 经很 小 , 以后 的 隐 睾 几 乎 不会 1岁
四、 手术 方式 的选 择 1 腹腔镜 微创 手术 、
断与治 疗提供 了可 靠 的保 证 , 国外对 此报 道 较多 , 国 内有 条件 的 医院 都相 继开 展 并取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
二、 治疗 时机 的选择
人 体 内 黄 体 生成 素fH 、 泡 刺 激 素 fS 1和 L 1卵 FH
自动 降人 阴囊 , 2岁 以后 睾 丸 的生 精 上 皮 可 出现组 织学 方 面 的改 变 。 因此 ,隐 睾 的 治 疗 应 在 2岁 以 前 完 成 l1 4。也 有学 者认 为 6岁之 前 无论 何 时 治疗 ,
先 天性疾 病 , 发病 率早 产 儿 约 3 %, 生 儿 4 1 其 0 新 %, 岁时 06 %, 成年 时为 03 .6 至 .%I I 。高位 隐睾是 指睾 丸 位 于腹股 沟管 内环 以上 的位 置, 占隐睾 的 2 %。隐 约 5 睾与 生育 能力 、 瘤 和激素 水平关 系 密切 , 素治疗 肿 激
E T和 H G 试 验 都 不 能 识 别 严 重 的 睾 丸 萎 缩 或 发 C C
育不 良 , 有一 定 的假 阴性 。 近年 来 腹腔 镜技 术 迅 速 发展 ,应用腹腔镜手术可了解睾丸是 否存在 、存在位
置、 大小 以及输 精 管和 睾丸血 管 的长度 , 隐睾 的诊 为
疗 可 使 睾丸 产生 类 炎症 反应 , 加生 精细 胞 的凋 亡 , 增 导 致 成 年 后 睾 丸 体 积 缩 小 生殖 功 能 降低 [ I 因 i] O, A 此 ,在采 取 激素 治疗 高 位 隐睾 时要 慎重 考 虑它 的可 靠 性 和安全性 。
[ 9 1 曾报 道 HC G治 疗 1 2例 高 位 隐睾 , 一个 疗 程f 总量 1 0 1无 1 3 0U , 5 例下 降 。近年 来 的研 究表 明 , C H G治
素f G 试 验 f 射 HC HC ) 注 G前 后 测 定 血 清 睾 酮 值 变化
水平1对 不能 触及 的双侧 隐睾 有诊 断和 治疗 意 义, 但
量如 下l1 ~6 岁 儿童, 次肌 肉注射 5 0 U , 以 8 】 : 每 0 6岁 上儿 童每次 肌 肉注射 1 0 , 周 2次, 5周 , 0U 每 0 共 总
加腹压 时 可使睾 丸下移 .此 时选 择不 同频 率探 头 可 以明显 提高 检 出率 南于腹膜 后缺 乏足 够 的脂 肪组
睾 酮 ()能 有 效 地促 使 睾 丸下 降 , 些 激 素 在 3个 T 这
患者 8 .%出现无 精或 少精l 35 l 。 i 、 素治 疗 激

隐睾 的定 位诊 断
隐睾 多 因胚 胎发育 期 睾丸在 腹膜 后下 降 的过 程
中, 受某 些 因素 的影 响 . 能下 降 至正 常 位 置 , 位 未 异
的睾 丸 町位于 肾脏下极 至腹 股 沟管下 端之 间 的任 何 部位 , 治疗前 的准 确定 位尤 为重要 。 B超 检查 可作 为 首选 方法 , 有 简便 、 具 价廉 、 无损 伤 、 可重 复 的优 点 。
量 不 超 过 1 0 50 0 U。 越 来 越 多 的 临床 资 料 表 明 ,
激素治 疗对 腹股 沟外环 以下 的隐睾 疗效较 好, 而 对 高 位 隐 睾 疗 效 欠 佳,激 素 治 疗 不 适 用 于 异位 隐 睾 、 生儿 隐睾 以及施 行过 隐睾 手术 的患儿 。 新 曾灏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