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
痛经

一侧少腹 下腹部平坦,可有压痛, 腹胀,甚至膨隆,有压 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痛、反跳痛,移动性浊 音(+) 正常 眼睑正常,血压正常 阴性 子宫正常 正常 宫颈摆举痛,子宫漂浮 感 眼睑淡白,血压下降 阳性 宫外孕囊或包块 HGB、RBC下降 可抽出不凝血
后穹窿穿刺 无不凝血
鉴别诊断--病例1
原发性痛经 一般无明显病变,部分患者可有子宫体极度屈曲, 宫颈 口狭窄——经血排出不畅,刺激子宫收缩, 引起疼痛。
继发性痛经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后壁、子宫骶韧带、 主韧带等处可触到痛性结节,子宫粘连,活动受限, 或附件区可扪及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
四、鉴别诊断之一
痛经 停经史 出血情况 疼痛部位 腹部检查 妇检 全身检查 妊娠试验 B超 血象 无 量如经量 小腹 有 量少、不规则 异位妊娠
后位子宫引起月经血难以排出
B超子宫后屈
子宫位置的示意图
受凉 因天气寒冷或衣着过少而受 凉,导致气血凝滞,经血无法 畅通排出而加重痛经。
好爽
有些女孩爱吃零食,月经期也吃冷饮 及梨等生冷食物,易导致气血凝滞, 正如中医所说:不通则痛,自然会使 痛经加重。
2、精神心理因素
3、遗传因素 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发生 痛经有一定的联系
分 级
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 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服止痛药 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 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 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 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 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 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 解
诊断要点
病史 经行小腹疼痛,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或有不 孕、盆腔炎、宫腔手术史。 症状 腹痛多发生于行经第1~2天或经期前1~2天,可 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下坠感,疼痛可引及全腹 或腰骶部,或外阴、肛门坠痛,严重者可出现面 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现象。疼痛程 度虽有轻有重,但一般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
痛经

痛经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
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
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未婚及已婚未育者。
此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
继发性痛经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
发现痛经症状,应寻求医院专家帮助,及时进行康复或治疗。
常用药用玫瑰泡茶喝可调经止痛,效果最明显。
痛经 - 概述女性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有轻微腹疼、下坠等不适,这是正常现象。
但若这些不适明显变重,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而需要治疗,则称为痛经。
这是一种临床症状, 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它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于初潮后即开始,多为功能性,以未婚未育年轻女性多见;继发性则在行经一段时间后方出现,多为器质性,常见原因有zg内膜异位、盆腔炎,或戴避孕环引起。
痛经多在行经数小时后,或在经前1-2天开始,经期加重,可为腹绞痛、胀痛、坠痛,疼痛剧烈时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甚至虚脱等症状。
几乎每月发作的痛经使许多女性对行经有一种恐惧感,更加重了痛经的发作,以致产生恶性循环。
痛经 - 正确认识痛经虽不能致命,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女性是深有体会的,每月一次的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它伴随着女子进入青春期,度过漫长的生育年龄,直到进入更年期。
月经可谓是女性的"老朋友”了,女人一生平均会有400次月经,如果以每次经期持续五天来估算,则将有67月(也就是五年半以上的时间)是在生理期间了。
然而伴随生理期而来的经痛,却也是困扰女性最多的“副”作用,从社会经济层面来看,每年在职业和学校,因生理痛而导致的时间浪费损失,达一亿四千万小时。
女人一生中大约有2000个日子有月经伴随,所以如何愉快而健康地度过经期,对女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痛经

附:遗精
[治则]:益肾固摄。 [主穴];关元、三阴交、志室 [配穴]:心肾不交者,加心俞、神门、 太溪;湿热下注,加阴陵泉;肾精亏者, 加肾俞、太溪。 [操作]:主穴用毫针补。配穴按虚补实 泻。
遗尿
[治则] 健脾益气, 温肾固摄 [主穴] 关元、中极、 膀胱俞、三阴交 [操作] 毫针补法, 配合灸。
宗上方,仍在经前五日以平补平泻施术治之, 每次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得气一次。起 针后,气海穴施艾灸30壮。又经五次的连续 施术治拌斯,诸疟悉除,停止治疗而告痊愈。 妇人经行腹痛重, 中极三阴金针行, 行间绝骨以症刺, 气海针后加灸攻。
病案举隅2
依朗卓玛,女,26岁,甘肃省合作市市 政府职员。1962年4月3日来院就诊。 主诉 小腹痛,有硬块半年余。 病史 半年前,因工作问题与他人发生 争吵后,行经不畅,后又出外工件,食 用生冷食物及凉酸奶子,遂致经闭腹痛。 经多方治疗,效不明显,故专乘来院就 诊。
结束
病人在经前1~2日,或者行经期间,小 腹部胀痛拒按,伴有胸胁、乳房胀痛, 经血量少,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 疼痛减轻,经净后疼痛消失,舌质紫暗 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治则与处方
行气活血
祛瘀止痛
泻
诊断要点
病人经期小腹冷痛,遇寒痛剧,得热痛 减,经量少,经色暗,夹有血块,小便 清长,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病案举隅1
韦x x,女,24岁,陕西省富平县农民。1970 年2月19日来院就诊。 主诉:痛经五年。 病史 五年前因在行经期间,当地发洪水, 而涉水后,每至经期则少腹冷痛,喜温喜按, 病时牵引腰部,甚至不能做家务,月经后期, 量少,色紫有块,痛时腰腿憋胀不适,腹冷。 近半年来,每经前和经期疼痛加重。经多方 治疗后,治疗期间有效,停止治疗即发,故 专乘来院邀余诊治。
痛经简介

痛经痛经,也称为经期疼痛或月经痛,是指在女性生育期内,每次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出现的腹部或下腰部的疼痛。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通常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影响女性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本文将介绍痛经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痛经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管理。
一、痛经的原因痛经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有多种可能的因素可以导致痛经,包括生理、生化和心理等因素。
1.子宫收缩: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子宫为了将它排出体外而进行强烈的收缩,从而引起痛经。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疾病,其中子宫内膜在子宫外的其他位置生长,如卵巢、输卵管、盆腔等,导致炎症和疼痛。
3.生化因素:一些生化因素如前列腺素、抗利尿激素等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可能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导致痛经。
4.激素失调: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在月经周期中会发生变化,如果激素失调,特别是雌激素和孕酮的不平衡,可能会导致痛经。
5.遗传因素:有些研究表明,痛经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人有痛经的病史,那么你也可能有更高的患病风险。
6.心理因素:情绪波动、焦虑、压力等心理因素也可能与痛经有关,虽然并非直接导致痛经,但可能加重痛经症状。
二、痛经的症状痛经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以下几点:1.腹部疼痛:痛经通常伴随着腹部疼痛,特别是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
痛经的腹部疼痛通常为阵发性的,可能是轻度到中度的隐痛或剧烈的疼痛,疼痛的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疼痛可能集中在下腹部,也可能向腰部、腿部、背部等部位放射。
2.其他生理症状:痛经还可能伴随其他生理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头痛、乏力等,这些症状可能对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3.心理症状:痛经可能会引起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症状,可能影响女性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4.生活质量下降:由于痛经带来的疼痛和不适,女性可能会感到身体不适,精神疲劳,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
痛经的名词解释

痛经的名词解释随着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女性朋友们普遍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 - 痛经。
痛经,也叫经痛,是指女性在月经来潮期间出现的一种疼痛感。
这种疼痛可能是轻微的肚子隐痛,也有可能是剧痛难耐的程度。
痛经是一种症状,并不代表某种疾病。
面对这个问题,理解痛经的原因和有效的缓解方法对每一个女性朋友都至关重要。
一、痛经的原因痛经的发生通常与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反应有关。
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剥离并排出体外,以为下一周期的新生内膜做准备。
这个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生理变化。
当子宫收缩以将内膜排出体外时,存在一种称为前列腺素的物质会释放,并引起宫颈扩张和子宫壁收缩。
这些化学反应对疼痛感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脱落子宫内膜引起的生理反应,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痛经。
这些因素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以及卵巢囊肿等。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和不健康生活方式,也可能使痛经症状更加明显。
二、痛经的分类和症状根据疼痛的程度和影响,痛经可以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轻度痛经通常不会对正常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中度痛经可能会导致一些活动上的不适,如减少体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睡眠质量低下。
而重度痛经则会引起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需要依赖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不同的人可能在月经周期中经历不同的症状,有的可能只在第一天或第二天感到痛苦,有的则可能感到全身无力和腰痛。
三、缓解痛经的方法面对痛经问题,每个女性朋友都可以尝试一些缓解的方法,在医生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1. 热敷:放置热水袋或温水袋在腹部或下腰部可缓解痛经的不适感。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子宫收缩引起的痛感。
2. 服用疼痛缓解药物: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或阿司匹林,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这些药物能够减轻痛经引起的疼痛感。
3. 休息和放松: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帮助减轻痛经的不适感。
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放松心情,可以减轻身体压力,缓解痛经。
痛经的原理和病因

痛经的原理和病因
痛经是指在女性月经期间或经前出现的疼痛感受,其原理和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子宫收缩:在经期,子宫会收缩以排出内膜组织。
当子宫过于强烈地收缩时,会导致血液供应受限,引起痛感。
2. 子宫内膜脱落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脱落并排出。
脱落过程中可能引发炎症反应,产生疼痛感。
3. 子宫内膜异位:某些情况下,子宫内膜可能会在子宫以外的位置生长,称为子宫内膜异位。
这种异位可以导致月经期间的疼痛,并且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不规则出血。
4. 神经介导的疼痛反应:月经期间,子宫释放出一些物质,比如前列腺素,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末梢并引起疼痛感觉。
5. 心理因素:有证据表明,心理因素,如焦虑、压力和情绪波动,可能会加剧痛经的感受。
总的来说,痛经的原理和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子宫收缩、子宫内膜脱落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神经介导的疼痛反应以及心理因素等。
具体的原因可能因人而异,
因此每个人的痛经感受和病因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痛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痛经的详细解读PPT课件

目录 痛经的定义 痛经的症状 痛经的原因 痛经的治疗方法 痛经的预防措施
痛经的定义
痛经的定义
痛经是指在月经期间或经前出 现的腹部疼痛或不适感。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 影响了很多女性的生活质量。
痛经的症状
痛经的症状
腹部疼痛:痛经通常伴随剧烈的腹部疼 痛,可以是阵发性的或持续性的。
饮食调整:均衡饮食,多摄入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痛经的预防措施
减轻压力:学会调节情绪,减轻精神压 力,有助于预防痛经。 定期就医:如有严重的痛经症状,应及 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谢谢您的, 如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
痛经的原因
痛经的原因
子宫收缩:痛经的主要原因是 子宫收缩过于剧烈,导致子宫 内膜缺血和缺氧。
月经周期异常:不规律的月经 周期也可能导致痛经的发生。
痛经的原因
其他因素:情绪压力、饮食习惯、生活 方式等也可能对痛经产生影响。
痛经的治疗方 法
痛经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常用的痛经药物包 括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等, 可以缓解痛经症状。
热敷: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 腹部可以缓解痛经。
痛经的治疗方法
饮食调整:适当调整饮食,避免寒凉食 物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运动和放松:适当进行运动和放松练习 可以缓解痛经。
痛经的预防措 施
痛经的预防措施
规律生活:保持规律的生活作 息,有助于预防痛经的发生。
痛 经

寒凝:归来、水道---专治女子阴中寒 配穴 气滞:太冲---肝经原穴输穴,疏肝理气
合谷、次髎 气血不足:气海---任脉穴,暖下焦,温
养冲任 脾俞,足三里---益气养血止 痛
次 髎
次髎
十 七 椎
十七椎
其他疗法
❖ 耳针:内分泌、 交感、神门、内 生殖器、皮质下、 肝、肾、腹。
❖ 穴位注射:辨证选用注射液,穴注体针之穴 位
❖ 3、气血不足: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 经量少,质稀,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 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弦。
❖治疗
治则:实证—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虚证—益气养血、调补冲任 关元—任脉穴,通于胞宫,交于足三 阴经,通调冲任,散寒行气
主穴 三阴交—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 止痛。(远部取穴)
地机---脾经郄穴,调血通经止痛 十七椎---活血调经(经验穴)
痛较轻;
❖ 寒证:绞痛,冷痛,得热痛减; ❖ 热证:灼痛,得热痛剧; ❖ 气滞:胀痛; ❖ 血瘀:刺痛,血块排出痛减。
❖ 分型
❖ 1、气滞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 按,或伴乳房胀痛,经行量少不畅,色 紫黑有血块,血块排出痛减,舌紫黯或 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或涩。
❖ 2、寒湿凝滞:经行小腹冷痛,得热痛减, 经量少,色紫黯有块,形寒肢冷,小便清 长,舌苔白,脉细或沉紧。
❖ 2、注意经期卫生: 饮食有节:经前、经期忌食生冷、刺激性
食物; 生活调节:经前、经期忌游水、涉雨 ❖ 3、继发性痛经宜配合对因治疗
病例分析
❖ 杨X X、女、25岁。 ❖ 主诉:经期腹痛4年。 ❖ 患者自诉4年来,每逢月经来潮时,胸胁胀满,
心烦易怒,噫气不畅,两乳胀痛,少腹疼痛, 痛剧即呕吐,经期或前或后,经色紫暗且经 行不畅。舌苔薄白,舌质偏红有瘀点,脉弦。 要求:1.中医诊断证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炎痛)
物理治疗
热敷
中医中药治疗
五、护理评估
病史 身体评估
症状 体征 辅助检查
心理社会评估
-护理评估-
了解诱发痛经相关的因素、疼痛的性质和疼痛的
伴随症状。
-护理评估-
了解腹痛及腹痛及其伴随症状。原发性 痛经在青少年期常见,多在初潮后6-12月出 现。
-护理评估-
~临床表现~
心理社会方面
痛经引起小腹胀痛或腰酸的感觉 , 往往会使病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怨 恨自已是女性,认为月经是“倒 霉”、“痛苦”,甚至出现神经质 的性格。
四、处理原则
原则 方法
~治疗~
处理原则
对症治疗; 以止痛、镇静为主。
~治疗~
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一般的止痛、镇静剂。
病人的疼痛减轻。 病人恐惧感消失。
八、护理措施
1、健康教育
进行月经期保健的教育工作,如注意经期卫生, 经期禁止性生活,加强经期保护、预防感冒, 注意合理休息和充足睡眠,加强营养;重视精 神心量护理,关心并理解病人的不适和恐惧心 理,阐明月经期可能有一些生理反应,讲解有 关痛经的生理知识,提供有效的诊疗措施。
无明显异常发现
-护理评估-
主要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盆 腔粘连、感染、充血等。 目前腹腔镜检查是最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方 法之一。
-护理评估-
倾听和观察病人精神、神经方面的表现,注意
神经质的性格特点。
六、护理诊断
疼痛:与子宫 痉挛、精神紧张有关。
恐惧:与长期痛经有关。
七、护理目标
八、护理措施
2、缓解症状:
腹部局部热敷和进食热的饮料; 服用止痛剂;药物处理:前列素合成酶抑制剂;
应用生物反馈法:增加病人自我控制感,使身
体放松,以解除痛经。
九、护理评价
病人自诉疼痛症状缓解,能够列举减轻
疼痛的应对措施,并能实施。
病人在月经来潮及经期无恐惧感,没有 恐惧的行为和体征。
症状
体征
心理社会方面
~临床表现~
生理方面
阴道流血前数
小时,第一天达高
痉孪性疼痛
头晕、低血压、面色苍白、出 冷汗、恶心、呕吐。
峰,持继数小时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见于初潮不久的未婚未孕者, 2—3天,程度不一, 一般有排卵型功血者多见,无 排卵型者则无痛经。 多位于下腹部,或 放射至大腿或背部。
妇科检查无特殊异常。
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痛
经
dysmenorrhea
一、概述
定义 分类
凡在行经前后或在行经
期出现腹痛、腰骶、下腹坠
胀或其他不适,影响日常工 作和生活者称为痛经,
一、概述
定义 分类
原发性痛经/生理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器质性痛经
二、病因
与子宫内膜中的前列腺素有关,
PGE2 PGF2α
病因病理
前 列 腺 素 升 高
平 滑 肌 收 缩
子宫痉孪而缺血
消化道 泌尿道 血管
下腹、腰骶部疼痛
恶心、呕吐、腹泻 尿频、尿急 面色苍白、出泠汗、
三、临床表现
生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