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假新闻分析18页PPT
假新闻案例及失实原因分析

假新闻案例及失实原因分析一、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乞丐老人喂饭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了一则《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的新闻。
报道称,在深圳打工的90后某女孩,3月24日下班回家路上,女孩看到老人盯着快餐店里的盒饭后便掏钱为老人买来了盒饭,然后亲自喂饭。
经深圳媒体证实,整个行为其实是某商业展的炒作。
附近一位目睹拍摄过程的报刊亭老板称,女孩只喂了几口饭,便随拍照的男子离开。
此后,策划者出面致歉,承认照片是摆拍。
失实原因:记者未严谨地核实新闻事实,没有善尽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
炮制出虚假新闻,无中生有。
二、温州乞丐流浪9年回家获700万拆迁补偿4月7日,江西《信息日报》刊发该报记者的报道《流浪9年回家瞬间变“富翁”》。
报道称,2004年7月,家境贫寒的温州男子朱景,远离家门闯荡自己的事业。
因为连连亏本,朱景9年来风餐露宿乞讨流浪,甚至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
今年3月27日,经过50天的治疗后,萍乡救助站将病情好转的朱景送回家乡浙江温州。
悲喜交集中,哥哥朱忠告诉失踪9年的弟弟,前几年家乡搞城中村开发,他已获得700余万元的土地补偿金。
4月8日,《现代金报》刊发报道称“这是一起假新闻,报道称,该男子并非叫朱景,而是叫朱景修,家住平阳县昆阳镇后垟村。
在朱景修离家前后,老家的房子没有任何变化,离家期间也未有征地和拆迁。
实际上,他当时是因赌气离家出走的。
这9年来,他开过出租车、当过保安,进过黑砖窑也挖过煤。
直到2010年,他才因肺结核病重而开始行乞。
失实原因:其广为传播可能更多地折射了房地产开发、一夜暴富等这样的社会焦点话题,导致了传统媒体、媒体官方微博等在假新闻面前集体沦陷。
记者未做深入核实,信息日报社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失实。
三、2014年放假安排2013年11月13日傍晚起,多家媒体新闻客户端以及官方微博纷纷发布据称来自中国政府网的“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的消息。
按照这条放假消息,2014年元旦放5天,春节放9天,元宵节放假2天,清明节放假3天,劳动节放假5天,端午节放假3天,中秋节放假3天,国庆节放假9天。
专题一 转载虚假新闻的法律责任 ppt课件

若未注明来源侵犯了当事人的人格权利
(1)应当承担侵犯著作权的责任。
(2)侵犯当事人人格的,应当推定为原始作品,并承担与 原始作品同等的责任。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应当承担与原 始媒体同样的法律责任。
2020/12/27
9
刊载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刑法》
第222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 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 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12/27
6
转载虚假新闻
转载作品是指新闻单位对已经在其他新闻媒介 和出版物上刊登的作品,再次予以刊登的行为。包 括全部转载和部分转载。
1、署名转载: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的,而且还受 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和鼓励,鼓励信息传播与交流。 出现失实则视主观过错情况而定。
2、无署名转载:属于剽窃,是严重的侵权行为。 失实后应当推定为原作者,承担相同法律责任。侵 犯著作权的,要追究其侵犯著作权责任。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法律依据:《刑法》(新)
第221条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 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1
最新规定
2007年7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 闻出版总署——
新闻单位要认真核实,严格审批,不得刊播、 转载、转摘未经核实的来稿和信息。转载、转播违 规报道和虚假新闻,扩大恶劣影响的,也要承担相 应责任,依法依纪作出处理。
假新闻案例分析

假新闻案例分析一、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刊播媒体】《人民政协报》等【发表时间】2009年6月19日【作者】雷新【“新闻”】收入问题牵动人心,财富问题则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
近几年,随着富豪榜的纷纷出台,中国财富的“集中度”在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专题讨论会上受到常委和委员的热切关注。
“我国在社会财富增长加速的同时,出现了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倾向。
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
这种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格局,导致了我国消费的不足,甚至产生了畸形的消费。
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奢侈品最大的市场。
”蔡继明委员说。
【真相】经查,2006年10月20日,《上海证券报》刊登的这篇文章采用的部分数据系境外反华网站刻意编造。
2009年6月,某专家在一次专题讨论会上称,“国外一家研究机构估计,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
《人民政协报》未经核实,将此虚假数据在6月19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不是“杀富济贫”》报道中刊出,并将“国外一家研究机构”改成“中国权威部门”。
6月25日,广东《时代周报》网络版刊发题为《贫富分化急遽扩大的危险》的报道,此文以《人民政协报》《上海证券报》报道中的虚假数据等为基础展开述评。
《时代周报》的报道刊发后被浙江《青年时报》及一些网站引用或转载。
新闻出版部门对上述4家报纸刊登虚假新闻提出严厉批评,下达警示通知书,并责成报社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
【点评】虽然新闻出版总署点名批评了这4家报纸,但只要上百度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近年来刊登过类似报道的,绝非这4家报纸,我们可以开出一长串的名单。
只不过这4家报纸被监管部门抓了“现行”,只能束手就擒,“就地正法”。
但反思一下,为什么新闻媒体对这类所谓的“调查数据”深信不疑,不加调查核实就轻率引用?除了采访不扎实外,最关键的还在于我们的记者编辑缺乏主见和学养,盲目相信某些专家学者,对那些貌似非常精确的调查数据深信不疑,拿来就用。
2001至2010年十大假新闻分析

客 观 原 因
3、受众的猎奇心理和对媒体的高度信任是虚 假新闻产生的社会原因 2、激烈的媒介竞争是虚假新闻产生的主要原因
4、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为虚假新闻的 科技的发展、 孳生提供了捷径 返回
由小人物假新闻向名人假新闻过渡 由小人物假新闻向名人假新闻过渡
题 材 变 化
硬性假新闻增多 2007年开始, 2007年开始,电视假新闻开始增多 年开始 2007年开始,正面假新闻开始增加 2007年开始, 年开始 国际假新闻增多 炒作新闻增加 网络假新闻层出不穷,2010年微博造假开始 网络假新闻层出不穷,2010年微博造假开始 兴起
从性质上来说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 从性质上来说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 来说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过失造假 另一类则是故意造假 过失造假, 故意造假。 一类是过失造假,另一类则是故意造假。 过失造假大多是新闻工作者本身受知识 受知识、 过失造假大多是新闻工作者本身受知识、 情感和经验等因素的限制, 情感和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对新闻事件和 信息缺乏正确的识别水平和判断能力, 信息缺乏正确的识别水平和判断能力,不 能客观、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而导致的新 能客观、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而导致的新 闻失实; 闻失实;故意造假则是新闻工作者和媒体 因为过分追求名利 有意杜撰、捏造的。 过分追求名利, 因为过分追求名利,有意杜撰、捏造的。
主 观 原 因
专业根源:专业意识虚弱,专业观念淡薄, 专业根源:专业意识虚弱,专业观念淡薄,专 业态度歪斜,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思维迟钝, 业态度歪斜,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思维迟钝, 专业眼光浑浊,专业技能不足,专业程序缺环, 专业眼光浑浊,专业技能不足,专业程序缺环, 如此等等, 如此等等,是导致虚假新闻得以广泛传播的专 业根源。 业根源。 认知根源:新闻事实的复杂性,认识能力的局限 认知根源:新闻事实的复杂性, 新闻传播自身的特殊性要求, 性,新闻传播自身的特殊性要求,以及各种传播 环境条件的约束和限制, 环境条件的约束和限制,都可能使新闻传播者报 道一些不全面、不准确、不客观的新闻。 道一些不全面、不准确、不客观的新闻。
3965671_新闻失实现象分析___

2013年第6期2009年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三条中规定: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然而,直到现在,新闻失实的现象还屡屡发生。
本文列举最近在雅安地震中比较火的几个假新闻来分析。
一、现象列举及简析最近四川雅安发生地震,人们急切地想知道灾区人民的状况,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此次灾难,微信、微博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为电话线路被阻断,但网络亦可用,灾民通过微博、微信与外界沟通。
微博还有寻找离散亲人、号召公众捐款捐物等,更重要的是对问题进行反思,对媒体报道过于煽情的批判,对救灾队伍过高速还收费的谴责等等。
这说明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参政议政的功能。
虽然微博传递了很多正能量,但是社交媒体还存在自身固有的缺陷,假新闻的衍生和传播速度非常惊人。
案例一:关于西南交大的新闻:“雅安地震发生时,成都震感强烈,但参加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西南交通大学考生,仍在余震中完成了考试。
8时45分开考后,余震不断发生,震感强烈,考场有人起身跑下楼,但监考老师以怕泄题为由,劝阻了他们,部分同学当场被吓哭。
”但事后西南交大在官网声明称,经该校调查,“经参加考试的学生证实,没有任何考场发生因监考老师怕泄露考题,不准学生离开考场的情况。
”在灾区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际,媒体却制造出这样的不实信息,使广大网友在虚拟化、碎片化的数字时代难以明辨是非,以讹传讹,导致最后真假难辨。
案例二:雅安地震十大假新闻:1.寻找徐敬回家2.磁铁预报地震3.一条搜救犬反复“被牺牲”4.“地震解密之祖”预测地震5.雅安又一救灾军车坠崖6.多张雅安地震现场图7.“不捐500万不能进灾区”8.地震局内部消息成都9.2级地震9.地震期间大吃大喝10.航空公司坐地起价某些媒体为了吸引大众注意,抱着“宁求其奇而不求其真”的心态,炮制出惊世骇俗的假新闻。
假新闻的危害很大,从小的方面来说会危害个人,往大的方面说会危害一个地区的安全,甚至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稳定。
如何辨别虚假资料PPT课件

二、常用资料真伪鉴别
2.公章--核实要点
看字体
看颜色
核实 要点
看形状
看方位
看角度
二、常用资料真伪鉴别
2.公章--鉴别方法
1.看字体
公司的印章,包括公章、合同章、财务章、法人章,都必须在公安局指定的刻印社制作,国家对公章 的字体也有标准的要求,对于境内一般的公司企业最常见的是宋体或者仿宋体,虽然不是绝对的,但 是假如使用了其他字体,请保持怀疑的态度,提高警惕。
如何辨别虚假资料
目录
资料鉴别的重要性
01
常用资料真伪鉴别
02
其他类资料说明
03
课程回顾与总结
04
Part
01
资料鉴别的重要性
一、资料鉴别的重要性
1.重要性
防患于未然、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
种可能性,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重 要 性
一、资料鉴别的重要性
2.鉴别要求
一方面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和
课程回顾与总结
二、常用资料真伪鉴别
1.身份证--鉴别方法
长城 图标
❖ 观察“长城”图案,该图案在证件正面的左上角。 ❖ 查看定向光变色“长城”图案。自然光条件下,垂直观察看不到图案;当垂直于光源旋
转图案观察时,图案反射光颜色依次为橘红色、绿色、紫色。(如图)
二、常用资料真伪鉴别
1.身份证--鉴别方法
CHINA
07
看印章
核实要 点
04
看防伪底页
05 06
看缩略文字
看内页用纸
二、常用资料真伪鉴别
4.房产证--核实要点
1
看封皮
浅谈网络媒体虚假新闻的危害、成因及其对策课题 ppt课件

ppt课件
15
理论意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世界的本质 是物质的 ,人们的一切意识和精神都是物质 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应。坚持唯物论的反映 论,就是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方法去观察事务、分析事务、反映事务 报道事务。要从物质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出发实事求是,辩证的描述事实。如实地反 映客观事务的本来面貌。
ppt课件
5
2014年7月9日,郭美美在世界杯期间涉嫌网络赌球被北京 警方抓获,8月4日央视新闻频道《起底“网络红人”郭美美》, 指出“郭美美澳门欠2.6亿赌债”是炒作。警方查明,这纯粹是 一条虚假新闻。
自2011年因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在微博上炫富引发 轩然大波以来,郭美美已经谙熟于通过炒作获取利益。在央视播出的新 闻中,警方就表示,不论是炒作红十字会,还是“2.6亿赌债”,以及为 郭美美量身定制的网络电影《我叫郭美美》,甚至郭美美因赌博被抓后, 其母亲配合北京警方调查时网上出现的“郭母连夜从日本飞回国”等不 实消息,都疑似有幕后推手进行网络炒作。在每次网络炒作中,都不乏 大量媒体的主动参与,甘于成为将郭美美“制造”为网络名人过程中的 推波助澜者,可鄙、可悲乎!
ppt课件
10
选题背景
一、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成分、 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 化,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 异性明显增强;
ppt课件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4 年我国 网民 6.49 亿人
选题背景
二、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主 的新媒体,在传播业中快速发展,互联 网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放大器;
ppt课件
互联网普 及率达 47.9%
12
网络虚假信息PPT课件

➢ 部分网站把关不严,报道弄虚作假 ➢ 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错误复制(以讹传讹) ➢ 信息存储和传播中的误差
01
传播特征
意见领袖
传统媒体
社交平台 普通用户
商业网站
3天引爆期 1天证伪周期
生、政策法制
68.9% 公共安全类、国际关系类 85.2% 虚假信息在两天内被证伪
证伪时间较长:社会民
中国互联网治理 01
02
互联网治理
的内•容通和过背景网络媒体传播
• 不以客观事一实、现为状依:据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治理成效越来越明显 • 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偷梁换柱
• 治理部门层级逐渐提高,协调性逐渐增强
• →假新闻
• 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政策措施逐步细化 • 多方力量齐抓共管、社会治理效果初显
03
中国互联网治理 措施和法律
法律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 五部委:《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 央行:《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国务院法制办:《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 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三部委:《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用词标签化, 有意挑起内讧或者仇恨 ➢谣言泛滥, 加大了管控难度 ➢助力实际的恐怖行动 ➢舆论影响广泛
03
网加强详细内容
舆论控制方案
(1) 时间上要早发现涉恐舆论事件, 不能错过
• 通过网络媒监测体与治理传播
黄金处理时间
(2) 空间上要实行线上线下全面监控
03
中国互联网治理 措施和法律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