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推断技巧

合集下载

20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

20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

20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有机合成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构造和合成方法的学科。

通过有机合成,可以合成一系列的有机化合物,从而满足药物、农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需求。

在有机合成中,分析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推断反应机理、确定产物结构并优化合成路线。

以下是20个有机合成与推断的分析技巧。

1.元素分析:通过各种元素分析技术,如测定碳、氢、氮等元素含量,以确定样品的组成和纯度。

2.红外光谱(IR)分析: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区域的吸收峰来分析它们的功能团和化学键。

3.核磁共振(NMR)分析: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在核磁共振谱图上的峰位和峰面积来推断它们的结构和构像。

4.质谱(MS)分析: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的质荷比谱图,可以推断它们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5. 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谱区域的吸收峰来分析它们的共轭体系和电子转移性质。

6.扩展共振能量转移(FRET)分析:通过测定有机分子间的能量转移,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距离和相互作用强度。

7.循环伏安(CV)分析: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在电化学循环中的电流和电势变化,可以分析它们的电子转移和反应动力学。

8.薄层色谱(TLC)分析:通过将有机化合物溶液在薄层表面上进行色谱分离,可以分析它们的纯度和组成。

9.气相色谱(GC)分析:通过将有机化合物在气相色谱柱上进行分离,可以分析它们的组成和纯度。

10.液相色谱(LC)分析:通过将有机化合物在液相色谱柱上进行分离,可以分析它们的组成和纯度。

1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通过将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联用,可以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12.元素的选择性激发:通过选择性地激发有机化合物中特定元素的能级,可以推断它们的存在和分布。

13.将有机化合物与已知反应物反应:通过与已知化合物反应,可以推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活性。

14.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推断结构:通过有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推断它们的结构和活性。

[解答有机推断题的方法技巧]语文推断题解答技巧

[解答有机推断题的方法技巧]语文推断题解答技巧

[解答有机推断题的方法技巧]语文推断题解答技巧有机物推断主要以框图填空题为主,常将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考查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多与新的信息紧密结合,是高考理科综合的必考题。

一、寻找突破口――解题的关键所在 1.根据物理性质推断(1)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所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等。

(2)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3)易溶于水的有机物: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

(4)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等。

2.根据化学性质推断(1)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卤代烃、酯(油酯)、二糖、多糖、蛋白质等。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所有含醛基的物质。

(3)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反应)等。

3.从有机化合物之间特殊的转化关系入手(1)转化关系――“有机三角”(烯烃,卤代烃,醇之间的相互转化)(2)反应条件――氢氧化钠水溶液,不加热时发生中和反应,比如酚类或者羧酸类物质;加热时,一般就是对应卤代烃或者是酯类水解。

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时,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浓硫酸加热条件时,发生醇的消去反应、由醇制醚或者酯化反应。

稀硫酸加热条件时,一般发生酯或者是糖类的水解反应。

4.从特殊的实验现象入手例如,遇到三氯化铁溶液显特殊颜色的物质属于酚类;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羧基;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含有羟基或者是羧基等。

5.注意题目文字表述中或者是题目中给出的一些隐蔽性的暗示条件。

二、由突破口得出推论用正推法,逆推法,双推法,假设法等得出初步结论,再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从题目给出的特征反应,来确定物质存在的官能团种类;从题目提供的反应机理,来推知官能团所在的位置;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处理,来推知物质所含官能团的数目;根据产物的结构来推知未知物具有的碳骨架结构等。

化学有机推断题解题技巧

化学有机推断题解题技巧

化学有机推断题解题技巧化学有机推断题是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结构和判定反应类型的题目。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和推理能力推断未知物质的结构和反应类型。

下面是解决有机推断题的一些解题技巧和相关参考内容。

1. 首先,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是解决有机推断题的基础。

学生需要熟悉各类功能团的结构和反应,例如醇、酮、醛、羧酸等。

2. 其次,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特点对解题也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了解醇的酸碱性质、酮和醛的亲核加成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

3. 在解决有机推断题时,可以根据已知物质的反应类型推断未知物质的结构。

例如,如果一个化合物被氧化剂氧化生成羧酸,则可以推断该物质可能是含有醛或醇的结构。

4. 注意观察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和溶解性等。

这些性质可以为推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提供一定的线索。

5. 当遇到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结构时,可以尝试将其拆分成较简单的片段来分析。

通过分析每个片段的结构和反应类型,推断整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以下是一些化学有机推断题的相关参考内容:-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by Clayden, Greeves, and Warren-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by Paula Yurkanis Bruice-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by Morrison and Boyd- 《有机化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Organic Chemistry) by William H. Brown-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by Leroy G. Wade- 《现代有机化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Modern Organic Chemistry) by Michael T. Goodrich除了参考书籍外,还可以参考各类有机化学教材和教学网站上的相关内容。

有机推断题的规律总结

有机推断题的规律总结

有机推断题的规律总结
有机推断题是指通过给定的信息进行推理推断的题目。

它们通常涉及到归纳、演绎或推理等思维方法。

以下是一些有机推断题的常见规律总结。

1. 反向推断:根据给定的信息,反过来推断出某种可能性。

例如,如果已知所有学生都参加了考试,那么可以推断没有人缺席。

2. 分析关系:分析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来推断结果。

例如,如果知道小明比小红高,而小红比小亮高,那么可以推断小明比小亮高。

3. 求同求异:找出给定信息中的共同点或者不同点,从而推断出其他相关信息。

例如,如果已知所有树都是植物,而橡树是一种树,那么可以推断橡树是植物。

4. 假设和证据:通过根据已有的证据做出合理的假设来推断结果。

例如,如果已知一条街上有多家咖啡馆,然后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杯咖啡走进一家建筑物,那么可以假设他是要去咖啡馆。

5. 逻辑推理:利用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例如,如果已知如果下雨,街道就会湿,那么如果街道湿了,可以推断下了雨。

在解答有机推断题时,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和给定的信息进行分析,运用逻辑、归纳和推理等思维方法,从而得出合理的推
论。

随着练习和经验的积累,对于有机推断题的规律和思维过程也会更加熟悉和灵活。

化学有机推断题技巧

化学有机推断题技巧

化学有机推断题方法一.根据反应条件推断1.“光照”为烷烃的卤代反应2.“NaOH水溶液,加热”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或是脂类物质的水解反应3.“NaOH醇溶液,加热”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4.“HNO₃(浓硫酸H2SO₄)”为苯环上的硝化反应5.“浓H2SO₄,加热”为醇类物质的消去反应或酯化反应6.“浓H2SO₄,170摄氏度”是乙醇的消去反应7.有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氧化反应)。

二.根据有机反应的特征现象判断1.使溴水褪色,则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或醛基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有机物分子中可能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醇、酚或者是苯的同系物(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3.遇Fecl3溶液显紫色或加入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则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4.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需加入NaOH碱化,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或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有银镜产生),则该有机物中含有醛基5.加入金属钠,有氢气产生,则有机物分子中可能有醇羟基,酚羟基或羧基6.加入NaH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表示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羧基7.能与Na2 CO3 或NaHCO 3 溶液反应放出CO 2 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羧基。

另:1、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具有“—CH2OH”的醇。

比如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反应:A→B→C,则A应是具有“—CH2OH”的醇,B 就是醛,C 应是酸。

2、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或蛋白质。

三.用产物推断碳骨架结构和官能团位置1.醇的氧化产物与结构关系2.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3.由取代产物的种类或氢原子环境可确定碳骨架结构有机物取代产物种类越少或相同环境氢原子数目越多,说明此有机物结构的对称性越高,因此可由取代产物的种类或氢原子环境联想到此有机物碳骨架结构的对称性而快速解题4.由加氢后的碳骨架结构可确定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位置5.由有机物发生酯化反应能生成环酯或高聚酯,可确定该有机物是含有羟基的羧酸,根据酯的结构,可确定羟基与羧基的位置四.根据关键数据推断官能团的数目1.银镜反应中,一摩尔醛基对应两摩尔银氨分子,生成两摩尔银单质。

高三化学有机推断知识点

高三化学有机推断知识点

高三化学有机推断知识点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有机化学,其中有机推断作为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三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三化学有机推断知识点。

一、有机化合物的推断方法有机化合物的推断是指通过已知的化合物的实验数据,推测未知化合物的化学式或结构。

有机化合物的推断需要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实验技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断。

1. 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推断方法,通过对已知化合物的元素成分分析结果,推测未知化合物的元素成分。

元素分析可以确定化合物中的碳、氢、氧、氮等元素的百分含量,根据元素含量可以初步判断未知化合物的可能结构。

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物质吸收、反射或透射可见光和紫外光的波长和强度,来推断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方法。

通过测量吸收谱图,可以得到物质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吸收变化情况,从而推断未知物质的结构或官能团。

3. 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散射和透射来推断物质结构和官能团的方法。

通过测定物质在红外区的吸收峰位和吸收强度,可以推断未知物质的官能团和结构。

4.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通过物质在高真空下向质谱仪中引入并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分离和测定质谱图来推断物质的结构的方法。

通过质谱图可以获得物质的分子峰、碎片峰等信息,从而推断未知物质的结构。

二、有机推断的实例分析下面将通过一个有机推断的实例,详细介绍有机推断的过程和方法。

已知某化合物中含有3个氧原子,元素分析得到的数据为:C 48.38%,H 5.06%,O 46.56%。

根据元素分析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氧原子的摩尔数为:摩尔数 = O的质量 / O的摩尔质量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得,氧的摩尔质量为32.00g/mol。

代入数据计算得到:摩尔数 = 46.56 / 32.00 = 1.45mol由于化合物中氧原子的数目不能为小数,因此可能存在四个或两个氧原子的情况。

有机物推断的一般方法

有机物推断的一般方法

∙有机物推断的一般方法:①找已知条件最多的,信息量最大的。

这些信息可以是化学反应、有机物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变化前后的碳链或官能团间的差异、数据上的变化等等。

②寻找特殊的或唯一的。

包括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如常温下处于气态的含氧衍生物--甲醛)、特殊的分子式(这种分子式只能有一种结构)、特殊的反应、特殊的颜色等等。

③根据数据进行推断。

数据往往起突破口的作用,常用来确定某种官能团的数目。

④根据加成所需的量,确定分子中不饱和键的类型及数目;由加成产物的结构,结合碳的四价确定不饱和键的位置。

⑤如果不能直接推断某物质,可以假设几种可能,结合题给信息进行顺推或逆推,猜测可能,再验证可能,看是否完全符合题意,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推断有机物,通常是先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可能的分子式。

再通过试题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有机物可能存在的官能团和性质。

最后综合各种信息,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其中,最关键的是找准突破口。

∙∙根据反应现象推知官能团:①能使溴水褪色,可推知该物质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三键或醛基。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推知该物质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三键、醛基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可推知该物质分子含有酚羟基。

④遇浓硝酸变黄,可推知该物质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

⑤遇I2水变蓝,可推知该物质为淀粉。

⑥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有银镜生成,可推知该分子结构有-CHO即醛基。

则该物质可能为醛类、甲酸和甲酸某酯。

⑦加入金属Na放出H2,可推知该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OH或-COOH。

⑧加入NaHCO3溶液产生气体,可推知该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COOH或-SO3H。

⑨加入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可推知该物质为苯酚或其衍生物。

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含有C=C或C C或-CHO;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能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COOH;能与碳酸钠作用的物质,含有羧基或酚羟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物质,含有羧基;能水解的物质,应为卤代烃和酯,其中能水解生成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

有机推断题的技巧与方法

有机推断题的技巧与方法

快速突破有机推断题的技巧与方法一、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1.解题思路:原题------------------------→审题、综合分析 隐含条件明显条件 ------------------------→找出解题突破口(结构、反应、性质、现象特征) ―――→顺推可逆推 结论←检验2.解题关键:(1)根据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及特定的反应条件找突破口 (2)根据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寻找突破口 (3)根据有机物结构上的变化及某些特征现象寻找突破口 (4)根据某些特定量的变化寻找突破口二、有机推断涉及的重要知识A.分子量关系:(1)每增加1个碳原子相当于减少12个氢原子,例如C9H20与C10H8就具有相同的分子量(2)烷烃与较它少1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酮)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3)饱和一元醇与比它少一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4)某酸+乙醇→酯+nH2O 酯的式量比对应酸多28n某醇+乙酸→酯+nH2O 酯的式量比对应醇多42nB.特定的式量:(1)式量为28的有:C2H4N2CO (2)式量为30的有:C2H6NO HCHO (3)式量为44的有:C3H8CH3CHO CO2N2O(4)式量为46的有:CH3CH2OH HCOOH NO2(5)式量为60的有:C3H7OH CH3COOH HCOOCH3SiO2(6)式量为74的有:CH3COOCH3CH3CH2COOH CH3CH2OCH2CH3HCOOCH2CH3C4H9OH Ca(OH)2C6H6式量为78 C.特定的量变关系:(1)烃和X2取代反应中被取代的H和被消耗的X2 之间的数量关系:n(X2)=n(H)(2)RCH2OH→RCHO→RCOOH (3)RCH2OH + CH3COOH →CH3COOCH2R + H2OM M-2M+14 M60M+42 18 (4)RCOOH + CH3CH2OH →RCOOCH2CH3 + H2O(酯基与生成水分子个数的关系)M46 M+28 185.根据单体与高分子的关系推断(1)加聚:由不饱和有机小分子通过加成的原理,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推断结构网络:
有机反应条件汇总:
(1)能与Na反应
(2)能与NaOH反应
(3)能与NaHCO3反应
(4)与Na2CO3反应
(5)能发生银镜反应
(6)能与新制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7)能使Cu(OH)2悬浊液变绛蓝色溶液
(8)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
(9)遇FeCl3显紫色
(10)加溴水产生白色沉淀
(11)在常温下是气态有机物
(1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而不能使溴水褪色
(13)具有水果香味的液态物质
(14)能使眼睛失明
(15)能作抗冻剂
NaOH水溶液,加热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等
NaOH醇溶液、加热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稀硫酸、加热酯的水解,糖类的水解
浓硫酸、加热醇取代与消去反应、酯化、硝化等
浓H2SO4、浓HNO3、加热苯环上的硝化反应
Cu(Ag)、O2、△醇的催化氧化
Br2的四氯化碳
浓溴水苯酚的取代反应
①Ag(NH3)2OH、△②H+
①Cu(OH)2、△②H+ 醛基氧化羧酸
Br2/FeBr3或Br2/Fe”苯环取代
Cl2/光烃的取代或苯环的支链取代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
能与H2O、HX、X2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碳碳叁键
H2、Ni(催化剂)不饱和有机物的加成反应(或还原) 水浴热①银镜反应②乙酸乙酯的水解③苯的硝化④糖的水解氧化+氧化醇氧化成醛,醛再氧化成酸
KMnO4(H+) 发生烯等不饱和烃、醇、醛、苯的同系物被氧化为羧酸的反应
1、O3
2、Zn/H2O
1、B2H6
2、H2O2/OH-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使I2变蓝
使浓硝酸变黄
有机反应说明汇总:
①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②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分子中有三种氢,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1:1
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1mol 某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22.4L氢气(标准状况)
⑤某有机物的蒸汽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23倍
⑥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结构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
同分异构体书写作答思路:苯环结构
环的不饱和与氢原子个数不饱和度的转移
取代物的个数
答题注意事项:
(1)写官能团名称、反应类型时不能出现错别字
(2)写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的结构时要规范,不能有多氢或少氢的现象
(3)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明反应条件,要配平;特别注意小分子不要漏写(如H2O、H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