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箍设计说明
三柱式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

盖梁抱箍法施工及计算第一部分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一、施工设计说明1、概况桥长1012.98米,各墩为三柱式结构(墩柱为直径2.0m的钢筋砼结构),墩柱上方为盖梁。
盖梁为长26.4m,宽2.4m,高2.6m的钢筋砼结构,引桥盖梁砼浇筑量大,约156.1m3。
图1-1 盖梁正面图(单位:m)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1、侧模与端模支撑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肋板外设2[14背带。
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上下各设一条φ20的栓杆作拉杆,上下拉杆间间距2.7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
在端模外侧采用间距1.2m的2[14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2、底模支撑底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8mm,肋板高为10cm。
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4m工16型钢作横梁,横梁长4.6m。
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
横梁底下设纵梁。
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
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型钢支架作支撑。
3、纵梁在横梁底部采用单层四排上下加强型贝雷片(标准贝雷片规格:3000cm×1500cm,加强弦杆高度10cm)连接形成纵梁,长30m,每两排一组,每组中的两排贝雷片并在一起,两组贝雷梁位于墩柱两侧,中心间距253.6cm,贝雷梁底部采用3m长的工16型钢作为贝雷梁横向底部联接梁。
贝雷片之间采用销连接。
纵、横梁以及纵梁与联接梁之间采用U 型螺栓连接;纵梁下为抱箍。
4、抱箍采用两块半圆弧型钢板(板厚t=16mm)制成,M24的高强螺栓连接,抱箍高1734cm,采用66根高强螺栓连接。
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承受力结构。
为了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同时对墩柱砼面保护,在墩柱与抱箍之间设一层2~3mm厚的橡胶垫,纵梁与抱箍之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
抱箍设计说明

(K-------安全系数)
㈡抱箍
1、受力分析
⑴抱箍承受的压力
F= 2Ra+ Ra `=2*495KN+221 KN=1211 KN
⑵高强螺栓拧紧时产生的拉力
N=561 KN*18=10098
⑶抱箍产生的摩擦力
F=N*f=10098*0.3=3029 KN
(f----摩擦系数取0.3)
⑷摩擦力的安全系数
K=3029 KN/1211 KN=2.50
2、抱箍正应力与剪应力检算
⑴正应力检算
σ=N/A=1211KN/0.3/(1.0*0.014)=288 Mpa
K=[σ]/σ=340Mpa /288 Mpa =1.20
⑵剪应力检算
τ=F/A=1211 KN/(1.0*0.014)=86.5 Mpa
K=[τ]/τ=170Mpa/86.5 Mpa=1.96
3、抱箍连接螺栓
⑴正应力检算
σ=P/n[p]=1211KN/0.3/(18*583)=384 Mpa
K=[σ]/σ=1039 Mpa /384 Mpa =2.70
⑵剪应力检算
τ=F/A=1211 KN/(18*561)=120 Mpa
K=[τ]/τ=777Mpa/120 Mpa=6.48
⑴正应力检算
Wz=Mmax/[σ]=444KN.m/340Mpa=1306cm3
I56abWz=2447cm3
K=2447cm3/1306cm3=1.88
(K-------安全系数)
⑵剪应力检算
Az=Q max/[τ]=281KN/127.5 Mpa=22.04 cm2
I56ab Az=146.45cm2
桥梁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

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大桥桥梁左幅起讫桩号:K780+891.5~K781+722.8。
桥梁跨径组成为:2×(6×20)+3×(5×20)+(62+110+62)+2×25m,桥梁全长831.3m。
*大桥桥梁右幅起讫桩号:K780+891.5~K781+728.5。
桥梁跨径组成为:2×(6×20)+3×(5×20)+(62+110+62)+(18+20+18)m,桥梁全长837.0m。
本桥1#-5#、7#-9#、31#右幅、32#右幅墩墩径为φ1.3m,盖梁尺寸为:长9.79m(7.39m)、宽1.6m、厚(0.7+0.6)m;6#墩墩径为φ1.3m,盖梁尺寸为:长9.79m(7.39m)、宽1.8m、厚(0.7+0.6)m;10#、11#、13#-16#、18#-21#、23#-26#墩墩径为φ1.4m,盖梁尺寸为:长9.79m(7.39m)、宽1.6m、厚(0.7+0.6)m;12#、17#、22#墩墩径为φ1.4m,盖梁尺寸为长9.79m(7.39m)、宽1.8m、厚(0.7+0.6)m;31#左幅墩墩径φ1.4m,盖梁尺寸为长9.79m(7.39m)、宽1.7m、厚(0.75+0.65)m。
二、编制依据(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册)。
(2)《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3)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设计、施工规、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及安全技术规程。
(5)我单位的以往类似桥梁施工经验。
三、施工进度计划计划施工时间:2012年4月15日~2012年6月30日四、劳动力配置五、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桥墩施工完成后,根据盖梁设计标高返算出抱箍钢带下缘在墩柱的确切位置,并做好标记,以便抱箍准确就位。
为方便盖梁底模的安装,在浇注混凝土时,墩柱顶混凝土标高按比设计标高高5cm控制。
抱箍设计说明范文

抱箍设计说明范文抱箍设计是一种用于加固、支撑和保护结构的钢制构件。
它由一个环形或带状的钢制弯件组成,通常安装在柱子、梁或其他构造物的周围,以提供结构的增强和稳定性。
抱箍设计的目的是使支撑结构更加坚固、稳定和耐用。
它们的安装和使用可以减少结构的变形、扭曲和破裂。
抱箍还可以增加结构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从而提高其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抱箍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计算。
这包括测量结构的尺寸、重量、形状和材料等因素。
这些数据将用于确定抱箍的尺寸、形状、数量和安装位置。
在选择抱箍材料时,首先要考虑结构的需求和要求。
常用的抱箍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铸铁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结构。
在安装抱箍时,需要确保其正确安装和固定。
安装过程中应仔细测量和确定抱箍的位置和角度,并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安装。
抱箍应紧密包裹在结构周围,确保其固定和紧密贴合。
抱箍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结构类型和用途:不同类型的结构,如柱子、梁、桥梁等,其抱箍设计需求不同。
柱子需要更多的抱箍来增强其承载能力,而梁和桥梁可能需要更长的抱箍来覆盖整个结构。
2.荷载和应力分析:抱箍的设计应能够承受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和应力。
这包括结构的自重、外部荷载、地震力等因素。
通过在设计中考虑这些因素,可以确保抱箍的强度和稳定性。
3.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抱箍材料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抱箍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和耐候性来承受荷载和环境条件。
4.安装和固定:正确的安装和固定抱箍对于其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
抱箍应固定牢固,并正确安装在结构上,以确保其效果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抱箍设计是结构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提供结构的增强和稳定性。
通过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计算,合理选择材料和正确安装抱箍,可以提高结构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抱箍计算书

1、设计说明或简介德商高速公路范县段TJ-4标,起讫桩号为K12+550~K19+605.4,全长7.055公里。
本标段盖梁总计68座。
其中:选取单柱受力做大的k16+863陈庄分离立交盖梁为算例。
盖梁长13.552m,宽1.6m,高1.45m,混凝土方量29.1m3。
以下就以此为例来演算抱箍方案实施的可行性2、横梁、纵梁计算过程2.1、横梁演算:支撑按简支梁计算,使用I12.6工字钢,长3m,其力学性质:I=488cm4,W=77.5cm3,E=2.1x105Mpa,A=18.118cm22.1.1计算作用于模板次楞梁的荷载设计值q新浇筑混凝土自重:Q1= (26KN/m3*29.1m3)/(13.552m*1.6m)=34.89KN/m2模板自重:Q2=3.6KN/m2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附加构件自重:Q3=0.5KN/m2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设备荷载:Q4=2.5KN/m2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标准值:Q5=2KN/m2浇筑时容量为0.2-0.8m3料斗供料:Q6=4KN/m2计算作用于模板横梁的荷载设计值q计算荷载设计值q=1.2*(Q1+Q2+Q3)+1.4*(Q4+Q5+Q6+)=58.69 KN/m2荷载标准值:q=Q1+Q2+Q3+Q4+Q5+Q6=47.49KN/m2可计算工字钢间距范围a:qal2/8<【215MPA】*Wa<【215MPA】*(8*W)/(1.62q)= 【215MPA】*8*77.5cm3/(2.56*58.69KN/m)可以得出 a<88.7cm 根据实际情况取a=70cm根据实际70cm排列,总计16根,计算实际结构受力情况Q横=1.2*16*3*14.223*10/(13.552*1.6)=0.38 KN/m2计算荷载设计值:q=58.69+0.38=59.07 KN/m22.1.2绘制支撑横梁的受力简图支撑横梁受力简图2.1.3计算作用在横梁上的荷载产生的最不利弯矩值MmaxMmax=ql2/8=59.07*0.7*1.62/8=13.23KN·m绘制弯矩图弯矩图2.1.4计算抗弯强度σ= Mmax/W=13.23KN·m/77.5cm3=170.7Mpa≤215Mpa结论:结构抗弯强度满足要求2.1.5计算抗剪强度Τ=ql/2=59.07*0.7*1.6/2=33.08KNQmax绘制剪力图剪力图Τ=Q max xS0/(Ixb)=33.08KNx57.07cm3/(488cm4x0.5cm)=77.4MPa≤f v=125MPa 1.6计算挠度ωω=5ql4/384EI=5*59.07KN*0.7m*(1.6m)4/384*2.1*105*488cm4=3.4mm≤【ω】=l/400=4mm 绘制位移图位移图结论:结构刚度满足要求小结:根据弯拉强度、剪力强度、挠度等项目验算,支撑横梁满足要求。
桥盖梁施工抱箍设计

四
抱箍
共计3套
共计3套
1
抱箍桶钢板
钢板δ=16mm
kg
4545.72
2
上盖筋板
钢板δ=20mm
kg
442.93
3
下盖筋板
钢板δ=10mm
kg
123.92
4
中部筋板
钢板δ=10mm
kg
123.92
5
加强筋板
钢板δ=8mm
kg
381.17
6
加强筋板230.13
7
高强螺栓
φ24长100mm
G7=
237 KN
×3×
0.205)
×
4纵0=梁23上7k的N
总荷载:
GZ=G1+G2+ G3+G4+G5+ G6+G7=405 9+279+57 +16+20+6 4+237=47 32kN
GZ=
4732 KN
纵梁所 承受的荷 载假定为 均布荷载
q= GZ/L=4732 /26.4=17 9kN/m
个
198
8
橡胶垫
厚2~3mm
㎡
33
五
连接件
1
A型U型螺栓
共计328套
共计328套
-1
螺杆
φ20
kg
1040.24
-2
螺母
用于φ20栓杆
个
656
-3
垫板
钢板δ=12mm
kg
1699.37
2
B型U型螺栓
共计24套
共计24套
-1
螺杆
φ24
道路桥梁工程中抱箍法的结构-施工原理与特点分析

道路桥梁工程中抱箍法的结构\施工原理与特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必须要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方法。
我国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当中,通常都会受当地的地理风貌、地质地形等的影响,对施工技术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道路桥梁的质量过关,必须要提高施工方法。
我国在建设道路桥梁工程使用抱箍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便于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
因此,必须要对道路桥梁工程使用的抱箍法的结构、施工原理以及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保证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过关。
关键词:道路桥梁;抱箍法;结构;施工原理;特点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过程越来越复杂,同时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我国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随着施工工艺的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提高施工技术方法,保证道路桥梁施工的能够准时完成,确保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的过关。
因此,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时可以有效的运用抱箍法。
抱箍法的施工方法非常简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投资,缩短了工程施工时间以及适应力也非常强。
因此,必须要加强抱箍法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水平。
道路桥梁工程中抱箍法的结构1、抱箍法的结构形式通常都是要对箍身的结构以及连接板上的螺栓的排列进行结构设计。
通常在设计抱箍法结构时,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两个形状是半圆形的钢板,然后技术人员可以采用连接板上的螺栓将两个半圆形的钢板连接在一起,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钢板可以和道路桥梁的墩身紧密的贴合在一起,这样道路桥梁墩身在承受一定的重量时不会很容易就发生变形的现象,通常在设置半圆形的钢板时,要严格按照连接板上的螺栓的个数以此来确定钢板的高度。
2、在道路桥梁的墩柱上安装抱箍时,必须要保证抱箍与墩柱紧密贴合在一起。
由于在道路桥梁的墩柱上安装抱箍时,墩柱的截面不可能是绝对的圆形,并且每个墩柱的截面也不可能是相同的,在进行抱箍安装时并不能使用具有很强刚性的抱箍。
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docx

目录第一部分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一、施工设计说明二、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三、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四、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汇总表第二部分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一、设计检算说明二、侧模支撑计算三、横梁计算四、纵梁计算五、抱箍计算附图图一、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总图图二、盖梁抱箍设计图图三、盖梁抱箍法施工支撑详图图四、各部件连接、栏杆与工作平台详图0. 012=101223kPa=101MPa <[。
]=160MPa(可) 4、竖带抗弯与挠度计算 设竖带两端的拉杆为竖带支点,竖带为简支梁,梁长l°=2.7m, 检侧压力按均布荷载q°考虑。
竖带[14b 的弹性模量E=2. 1 X 105MPa ;惯性矩Ix=609. 4cm 4;抗弯模量 Wx=87. 1cm 3q 0=23X 1.2=27. 6kN/m最大弯矩:Mma 广 %富/8二27 . 6 X 2 . 72/8=25kN - m 。
二 NU/2W,二25/(2X87. IX 10-6)=143513^144MPa <[。
w ]=160MPa(可)挠度:fu 5q o lo7384 X2 XEIx=5 X 27. 6X2. 7? (384X2 X 2. 1X108X609. 4X 1 (J-〉=0. 0075me [f ]=l o /400=2. 7/400=0. 007m5、关于竖带挠度的说明在进行盖梁模板设计时已考虑磔浇时侧向压力的影响,侧模支撑 对盖梁校施工起稳定与加强作用。
为了确保在浇筑硅时变形控制在允 许范围,同时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在竖带外设钢管斜撑。
钢管斜撑 两端支撑在模板中上部与横梁上。
因此,竖带的计算挠度虽略大于允 许值,但实际上由于上述原因和措施,竖带的实际挠度能满足要求。
三、横梁计算二1.253/2JI采用间距0.4m工16型钢作横梁,横梁长4. 6m。
在墩柱部位横梁设计为特制钢支架,该支架由工16型钢制作,每个墩柱1个,每个支架由两个小支架栓接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㈠横梁
1、荷载分析
⑴1、3号I字钢荷载分析
①混凝土荷载
②模板荷载
③施工荷载
⑵2号I字钢荷载分析
①混凝土荷载
②模板荷载
③施工荷载
2、受力分析
⑴1、3号I字钢受力分析
①支座反力
Ra=Rb=495KN
②弯矩图
③剪力图
⑵2号I字钢受力分析
①支座反力
Ra=Rb=2与剪应力检算
K=[τ]/τ=170Mpa/86.5 Mpa=1.96
3、抱箍连接螺栓
⑴正应力检算
σ=P/n[p]=1211KN/0.3/(18*583)=384 Mpa
K=[σ]/σ=1039 Mpa /384 Mpa =2.70
⑵剪应力检算
τ=F/A=1211 KN/(18*561)=120 Mpa
K=[τ]/τ=777Mpa/120 Mpa=6.48
3、横梁预拱度
⑴2号I字钢的预拱度
δ拱=21mm
⑵1、3号I字钢的预拱度
δ中拱=δ中+δ`中=15mm+18mm=33mm
δ悬拱=δ悬+δ`悬=12mm-6mm=6mm
⑴正应力检算
Wz=Mmax/[σ]=444KN.m/340Mpa=1306cm3
I56abWz=2447cm3
K=2447cm3/1306cm3=1.88
(K-------安全系数)
⑵剪应力检算
Az=Q max/[τ]=281KN/127.5 Mpa=22.04 cm2
I56ab Az=146.45cm2
K=146.45cm2/22.04 cm2=6.64
(K-------安全系数)
㈡抱箍
1、受力分析
⑴抱箍承受的压力
F= 2Ra+ Ra `=2*495KN+221 KN=1211 KN
⑵高强螺栓拧紧时产生的拉力
N=561 KN*18=10098
⑶抱箍产生的摩擦力
F=N*f=10098*0.3=3029 KN
4、抱箍预留伸长量
ΔL=NL/EA=1211KN/0.3*6.91/(210*109*1.0*0.014)=20mm
㈢横梁连接螺栓
1、连接形式
2、连接螺栓正应力与剪应力检算
⑴剪应力检算
τ=Qmax/A=281 KN/(8*246)=142.8 Mpa
K=[τ]/τ=777Mpa/142.8 Mpa=5.44
㈣横梁预拱度的设置
1、弹性变形
⑴2号I字钢的弹性变形
δ中=5ql4/384EI=21mm
⑵1、3号I字钢的弹性变形
δ中=15mm
δ悬=12mm
2、非弹性变形
⑴2号I字钢的非弹性变形
δ`=0
⑵1、3号I字钢的非弹性变形
δ`中=(2δ÷H)*L中=(2*0.5÷560)*10250=18mm
δ`悬=(2δ÷H)*L悬=(2*0.5÷560)*3325=-6mm
(f----摩擦系数取0.3)
⑷摩擦力的安全系数
K=3029 KN/1211 KN=2.50
2、抱箍正应力与剪应力检算
⑴正应力检算
σ=N/A=1211KN/0.3/(1.0*0.014)=288 Mpa
K=[σ]/σ=340Mpa /288 Mpa =1.20
⑵剪应力检算
τ=F/A=1211 KN/(1.0*0.014)=86.5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