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轴新中国成立后

合集下载

解读时间轴

解读时间轴

⑩1966年--⒁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
⑾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名列第五;
⑿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⒀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 署《联合公报》。 ⒃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⒂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 折; ⒄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⒅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
①1949年,新中国成立; ②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④1953年7月 抗美援朝胜利; ③1952年底,中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 革; ④1953年--⑥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⑤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⒆ 纪中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⑦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⑧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原子弹、 氢弹和人造卫星,我国核技术、导弹和航 天技术,就这样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⑨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建国后至50年代的历史

建国后至50年代的历史
8、1992年邓小平南巡,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9、1992年中共14大召开,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0、1997年,中共15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提导思想。
1、1978年,安微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领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责任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建国后至50年代的历史
政治
经济
外交
其他
主要历史事件
筹备建国:
1、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P2)
建国:
2、1949年10月开国大典(P3-)
巩固人民政权: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统一大陆。(P4)
4、1950-1953年抗美援朝(P7-10)
5、1950-1952年土地改革(P12-13)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6、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P20)
7、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明确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P27)
1、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工业、交通运输业取得突出成就。初步改变我国工业落后局面。(P18-2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P12-13)
6、1982年,中共12大召开,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1987年中共13大召开,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新中国史重点内容

新中国史重点内容

新中国史重点内容
新中国始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建立新中国后,国家政权从帝制向共和制转变,也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
国家逐步走向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下是新中国史的重点内容。

第一阶段(1949-1956年):建国初期
新中国的建国初期是一个以重建社会经济秩序为核心的时期。

新中国
经济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国家财政收支极度不平衡,外交环境也
比较复杂。

实行计划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
所倡导的民主集中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被全面实行。

第二阶段(1957-1965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第三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和后文革时期
第四阶段(1976-1989年):改革开放的时代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主题。

这个阶段实施了土地私有化,重点发展工业和提高技术水平。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逐渐开放,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显著增长,迅速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第五阶段(1990年至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速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进一步加速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加注重
全球化和西方市场的发展。

中国加入了全球贸易组织,并继续探索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体,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各
地的地缘政治问题和国际经济问题。

总的来说,新中国建立至今已有七十年历史,这七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从前半段的社会主义时期到后半段的改革开放,都标志着中国正以快速的速度向世界舞台上增强自己的地位。

新中国史章节

新中国史章节

新中国史章节
中国历史可以分为许多章节,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重要历史章节:
1. 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

这一章节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0年-1978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

包括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要事件。

3.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978年至今):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政策,引入市场经济元素,并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这一阶段的中国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科技创新等重要变革。

4. 经济发展与全球影响力提升(2000年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 社会变革与改善民生(2000年至今):在国内,中国致
力于推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条件。

这包括扶贫工作、教育和医疗改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努力。

1949-1978年大事记

1949-1978年大事记

1949-1978大事年表
1949.10.1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50.10.19 抗美援朝 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地渡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开国大土改,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1951 西藏和平解放
1953-1956 三大改造
1951-1956 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953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手工业改造
1954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954 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国际地位的提高
1955 “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会议
1956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
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958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59 发现大庆油田
1959-1961 三年自然灾害
1964年原子弹爆炸,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
1967 氢弹爆炸,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68 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0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1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尼克松访华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
1973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
1974 秦始皇兵马俑重见天日
1976 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
1977 恢复高考
1978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安徽小岗村冒险尝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序幕。

新中国大事年表

新中国大事年表

新中国大事年表(1949~200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告结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6年,中国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也以90岁高龄与世长辞。

7月28日,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一片废墟。

9月9日下午4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万分悲痛的心情对外宣布,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于当天凌晨0时10分在北京逝世;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随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射落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0的突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

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1997年2月19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升天;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2003年2月,非典爆发;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升天;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成功升天;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1月,中国南方大部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冰雪灾害;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震救灾;2008年8月8日,北京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取得了金牌51枚、奖牌总数100枚的历史最好成绩;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天成功。

下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共32页

下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共32页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一、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三、 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1964年中法建交。 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 公认的国际准则。 1971年10月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同年9月, 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
1953年~1956年底:
中共中央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 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 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1953-1957)
全行业公私合营
“四马分肥” :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 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第二个阶段: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 “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 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 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3)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①认清国情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 键。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决不能以阶级 斗争为纲。③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 形式的个人崇拜,保证中国共产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④ 必须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⑤必须科学 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1959年7-8月,庐山会议,纠“左”变成“反右倾”斗争。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件大事1、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

为援助朝鲜,保卫祖国的安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

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在人迹罕见的罗布泊,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两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中国发射首枚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的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轨道的近地点高度是436KM,远地点高度为2384km。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的平面夹角为68.5°,绕地球一圈需要114min。

卫星质量为173kg,用20.009MHz的频率播放“东方红”乐曲。

4、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

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5、改革开放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