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区域特征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地尝
试新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结构,选择适
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是为了学而服务的,教给学生探
讨、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应
多加强自身的学习,博览群书,拓展自己的视野。
指导学生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图“北方地区主要
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了解北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以
及对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在丰富的煤、铁、石油等
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
本节课采用案例分析教学,补充大量的资料与图
片,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以知识迁移的方式激发学生探
究区域发展的兴趣与热情,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
并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因此本节课
的学习需要注重对上学期所学内容的回顾,将上学期所 学生学习能
学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 力分析
主体,利用课堂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动起来,
解剖自然环境的相应知识并平稳过渡到北方地区与其
农业相互关系上来。最终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教学 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地理
教学课例名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

学习内容:
1、运用地图说出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
然环境的差异,了解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形成区域差
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北方农业在耕作方式、农作物、矿产
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并分析其原因;
法,为后面其他章节的区域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运用精美图片,创设出全
新的氛围,精心设计问题和活动,鼓励、引导学生,激发

第八章_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第八章_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课题第一节区域特征主备人序号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地理位置、围、地形与河流等特点,从而得出西北地区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

3.分析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及其措施。

能力目标理解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区域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西北的自然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农业生产的特点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分析教学难点自然环境对本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学容及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附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新课传授复习就知识:1因物产丰富而享有哪些美誉?2、经济的特点?导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大漠孤烟直”指的是哪里?一、草原和荒漠出示图片:1、自然特征:草原和荒漠广布,景观向西的递变: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地理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3、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学生回答问题看70页8-1-1“西北地区地形”及“天山牧场”景观图,讨论西北地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形成原因?读图讨论西北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特点。

找出重要的草原区、地形区、山脉、河流、湖泊等草原:贺兰山以东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格勒草原等大型大型优质草场,以西分布由于高山草场地形从东往西:山脉、高原、盆地:大兴安岭、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塔里木和准格尔盆地4、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

教学过程1理解我国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陆,是我国最干燥的地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2 从位置、地形、和气候等方面理解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原因四.课堂小结五课堂检测5、河流:多季节性河流,流河分布区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1、牧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1)主要牧区:贺兰山以东优质草场,以西为高山草场2)畜种:主要是山地牧场,盛产细毛羊,以东主要是草原,盛产三河马、三河牛等2、灌溉农业区:1)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以及河水.地下水2)农业区:多分布在绿洲地区、河流沿岸和山区。

《区域特征》精品教学设计

《区域特征》精品教学设计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地理位置和范围。

2、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防治的关系。

3、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

4、重要的城市。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空间定位、对比分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三、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四、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诗歌朗诵《沁园春雪》以及“北国风光的图片”北方地区山川壮丽、人文荟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北方地区。

【联系旧知】一起复习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气温方面:一月0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河流有无冰期的分界线降水方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南方水田与北方旱地的分界线【自主学习】读北方地区地形图:1、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2、找出渤海、黄海、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以及京杭大运河。

3、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北方地区内的主要省级行政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中国北方地理的自然环境特征,请几位同学带我们一起学习学习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特征。

学生主动发言讲解,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形等自然要素会形成特定的气候。

同学们请看屏幕。

教师讲授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引导学生读图找到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活动1: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根据所学知识以及课本内容,比较北方和南方的自然差异,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平原广阔。

八下地理_第七章第一节考点梳理(教师版) (1)

八下地理_第七章第一节考点梳理(教师版) (1)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区域特征(课本P38-43页)
位置范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黄海和①东海南临②南海
地形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主要的地形区有③四川盆地、④长江中下游平原、⑤云贵高原、⑥东南丘陵
地形区
土壤类型(地貌形态)美称四川盆地紫色土壤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鱼米之乡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多彩云贵东南丘陵红壤红壤丘陵
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候
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有小部分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梅雨、伏旱天气
1月平均气

高于0℃
年平均降水

800毫米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雨季较长,属于湿润区
河流主要河流长江、珠江、澜沧江等
水文特征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冬季无结冰现象,含沙量小,河湖多
农业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二熟或三熟
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油菜、茶、甘蔗、棉花、橡胶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区域特征(共3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区域特征(共37张PPT)

内蒙古牧区 位置: 贺兰山以东
代表草原:呼伦贝尔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
新疆牧区
位置:天和山山、坡阿地尔带泰山、祁连山的山麓
草场特色:垂直的高山草场

灌溉农业
①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②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干旱西北
冰雪融水
灌 溉 农 业
河水
天山山麓 河西走廊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推测造成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
与降水的多少有关
我来归纳:
东为草原
距海较远 高山阻隔
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形成干旱的自然特征
中为荒漠草原 西为荒漠
西北地区的草原景观
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草 原夏季牧草茂盛,牛羊 成群
西北地区的荒漠草原景观
西北地区荒漠景观
胡杨及胡杨林景观
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 年不朽”。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 种,且十分珍贵,可以和有“植物活化石” 之称的银杏树相提并论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季严寒而干燥,有时有暴风雪天 气。夏季高温,降水较少。(夏季全国 最热——吐鲁番盆地)
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年较差和日 较差都很大。(“早穿棉袄午穿纱,围 着火炉吃西瓜”)
总结: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干旱的原因
深居内陆 位 西北 地 山脉和盆地 远离海洋 置 地区 形 相间分布
湿润气流 难进入
干旱
山岭重重 阻隔
4、河流:
4、河流: 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
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
多内流河、湖
内流河:塔里木河、
有没有外流河?
外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生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生

第一章认识区域第一节、区域及其类型一、区域的特征1.区域整体性。

区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的一个整体,所占据的空间就是该区域的范围。

组成区域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图体现了青藏地区的整体性特征。

2.区域差异性。

区域之间的差异,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性,它既来自区域内各要素,也来自区域整体。

指一区域与其他同等级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区域内部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两个方面,是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

如我国四大综合区分布图中的“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金色中国”和“银色中国”就体现出了区域差异性特征。

3.区域开放性。

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的各种联系。

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区域开放性特征。

4.区域动态性。

区域的类型和范围是可以变动的。

首先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如雄安新区范围的变化。

其次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

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是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有些区域边界比较明确,如行政区、国家、大洲等;有的区域边界比较模糊,如我国农牧交错带。

二、区域的类型1.按照区域尺度大小划分:大尺度区域和中小尺度区域。

类型举例特点大尺度区域全球海洋、全球陆地、大洲、国家、我国经济地带等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越宏观;尺度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具体、越详细。

中尺度区域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等小尺度区域辽中南工业区、上海浦东新区、陕西西咸新区等2.按照区域性质划分影响因素分类或举例自然区域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综合自然区,如自然大区、自然地区等;部门自然地理分区,如地貌区、气候区、植被区等行政区域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等我国的基本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经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劳动地域分工、专门化与综合发展水平等综合经济区,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等;部门经济区,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枢纽等文化区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艺术、生活习惯、道德、观念等东亚文化区、西亚—北非文化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文化区等区域特征描述1.地理位置特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特殊位置)2.自然要素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气候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地形类型及分布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地形分布在××方位地势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等海岸线平直或漫长曲折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大(小);汛期长(短),夏(冬)汛;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欠缺)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少);水系形状,如放射状水系、向心状水系土壤类型、肥力土壤的质地、厚度、肥力、酸碱度植被类型、覆盖率植被的数量、种类、形态;以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为主,植被茂密;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短缺)环境问题类型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如荒漠化、水土流失;资源短缺,如水资源短缺;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雪)、干旱、寒潮;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水文灾害,如洪涝、凌汛;3.人文要素特征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一、区域的发展阶段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特点:①产业结构:传统农业为经济主体,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为主体。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

秦岭-淮河一线的区域渐变特征

自秦岭-淮河一线

越往南,南方地区的特征越明显,
越往北,北方地区的特征越明显。
秦岭-淮河一线的大致纬度是32°N~34°N
我国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图
1 区域的特征
区域开放性
1 区域的特征
区域动态性:指区域的类型和范围是可以变动的。
塞罕坝-以前
库布齐沙漠
塞罕坝-现在
1 区域的特征
A的范围或类型 是可以变动的
珠江三角洲地区演变 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
受人类认知或发展的需 要而变化
区域的类型: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征上存在高度相似性,按 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类型。
自然特征
高原区 雨林区 季风区
……
人文特征
人口密集区 经济发达区 稻作农业区
……
内在关联
国际自由贸易区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一节 区域及其类型
区域的特征
① 整体性 ② 差异性 ③ 开放性 ④ 动态性
区域的类型
① 自然区域 ② 行政区域 ③ 经济区域 ④ 文化区域
1 区域的特征
区域 是地球表面一定的空间范围
01 区域整体性
区域动态性 04
区域 特征
02 区域差异性
区域开放性 03
1 区域的特征
空间尺度
大尺度区域如大洲 小尺度区域如村
区域性质
自然区域 行政区域 经济区域 文化区域
2 区域的类型
自然区域:指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 壤、生物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非洲气候区
澳大利气候区
2 区域的类型
自然区域
我国半湿润地区的年降水 量一般为400〜800mm,蒸

《第9章第一节区域特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商务星球八下

《第9章第一节区域特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商务星球八下

《区域特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区域特征》作业设计的目标主要是巩固学生对所学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其分析、归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作业练习,学生应能掌握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人口分布等要素,并能初步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区域特征》课程知识点展开,具体包括:1. 复习各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特征,绘制简要的区域地图,标出主要地理要素。

2. 分析区域内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的影响。

3. 探讨区域内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其与资源、经济、交通等的关系。

4.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挑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5. 完成一份关于所选择区域的特征分析报告,包括上述所有要点,并附上相关图表和参考资料。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复习课堂所学内容,确保对各区域的特征有清晰的认识。

2. 绘制地图时,要准确标出关键地理要素,地图应清晰、比例适中。

3. 分析报告需条理清晰,逻辑严谨,重点突出,并用事实和数据支撑观点。

4. 报告应包含图表和参考资料,以增强报告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5. 按时提交作业,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条理性、逻辑性和创新性。

2. 评价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并结合课堂表现和平时成绩综合评价。

3. 反馈方式: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4. 鼓励机制: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2.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教师将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方向。

3.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 教师将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未来的教学和作业设计进行改进。

通过以上的作业设计,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特征》的课程内容,同时,也能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地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 疆高山山麓绿洲
天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祁连山冰雪融水
黄河水
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河套平原
宁 夏 平 原
主要农作物:葡萄,哈密瓜,长绒棉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坎儿井
坎儿井的俯视图
引水原理:
坎儿井剖面示意
利用山麓地带地下水水源和山坡坡度自然引水,挖 凿暗渠,水在地下流,可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蒸 发。
气候特征:干旱 干旱原因:距海远,被山岭重重阻挡,湿润
气流难以到达
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 河流 河流,是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区。
外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
西部
荒漠
荒漠草原
东部
草原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
西部
东部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Βιβλιοθήκη 原因: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受地形的阻挡,海洋 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因此降水越来越少,气候越 来越干旱。
牧区
贺兰山以西
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 沙漠,但山地降水较多
高山草场
贺兰山以东
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 比较丰富
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 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
灌溉农业区
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由于昼夜溫差大, 有利于水果糖份 的积累
葡萄、哈密瓜
新疆人的特色食品
内蒙古人的餐桌 馕饼是很多新疆人的主食
蒙古勒巴达(炒米)是 蒙古人喜爱的食物
梳理归纳
距海遥远 高山阻挡
干 降水稀少 旱
西 北
畜牧业为主
温带草原牧场 贺兰山为界
山地牧场 天山山麓
种植业为辅
灌溉农业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第八章 西北地区
学习目标
位置和范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
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 省
第二级阶梯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地形
三山夹两盆
内蒙古高原
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气候
干旱
气温候带特大征陆:性干气旱候为主
冬冷夏年热降,水温量差自大东;向降西水逐少渐且减集少中在夏季
气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