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完整版)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按类别统

(完整版)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按类别统
怀柔区文化委员会
高景炎

69
5
Ⅷ-1
鲁班枕(瞎掰)制作技艺
密云县文化委员会
李文涛

60
6
Ⅷ-2
王麻子剪刀
锻制技艺
昌平区文化委员会
史徐平

47
7
杨海滨

47
8
Ⅷ-1
雕漆技艺
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殷秀云

61
9
Ⅷ-1
木版水印技艺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赵慧萍

46
10
Ⅷ-1
瑞蚨祥中式
服装手工
制作技艺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邹秋明

52
16
Ⅷ-1
“东来顺”
涮肉制作技艺
东城区文化委员会
陈立新

53
传统医药(5名)
序号
编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或单位
代表性传承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1
Ⅸ-1
宫廷正骨(上驷院绰班处)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
刘 刚

56
2
Ⅸ-1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崇文区文化委员会
赵小刚

49
3
Ⅸ-1
“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
宣武区文化委员会
雷雨霖
双德全

70
5
Ⅵ-1
“张三”功夫
朝阳区文化委员会
张晓航

34
6
Ⅵ-1
九曲黄河阵灯会
密云县文化委员会
刘纪华

72
民间美术(6名)
序号
编码
项目名称

北京 国家级非遗项目

北京 国家级非遗项目

北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的“国粹”。

2. 北京抖空竹:是流行于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的抖空竹活动,为传统体育项目。

3. 中和韶乐:是一种宫廷雅乐,用于特定的大型礼仪活动,是明清两朝历代皇帝
视朝之用,也用于宫廷宴享和祭祀活动。

4. 京西太平鼓:流行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一带的民俗舞蹈,以大鼓和太平鼓为主要道具。

5. 祭孔大典:在北京文庙孔庙举行的专祀孔子的传统仪式。

6. 八段锦:是一种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

7. 北京皮影戏:又称“京皮影”,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具戏之一。

8. 木偶戏: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之一,以木偶为表演媒介。

9. 面人郎: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手工艺品,面人郎的创始人是北京著名面塑艺术家郎绍安。

10. 古琴艺术:中国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和艺术表现力。

以上只是部分代表性项目,北京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待我们去了解和保护。

北京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皮影戏
•类型:戏曲表演
•说明:皮影戏是一种利用透明的兽皮或纸板制作的影子,通过灯光照射在白幕上进行表演的传统艺术形式。

2.北京坐标方向仪制作技艺
•类型:手工技艺
•说明:北京坐标方向仪是一种传统的测绘仪器,具有独特的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京剧
•类型:戏曲表演
•说明: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以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而闻名。

在北京,京剧有着丰富的传统和发展历史。

4.老北京糖画
•类型:手工技艺
•说明:老北京糖画是一种用糖浆在硬纸板上绘制各种形状的传统技艺,这些糖画通常栩栩如生,是古老的京城传统之一。

5.皇城相府春酒技艺
•类型:酿酒技艺
•说明:皇城相府春酒是北京的传统名酒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酿造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非遗文化衍生品——兔儿爷

北京非遗文化衍生品——兔儿爷

北京非遗文化衍生品——兔儿爷摘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泥塑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且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些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生活、节日、习俗和信奉等社会需求而产生。

老北京传统泥塑“兔儿爷”是典型的具有北京地域文化特色的代表性文化遗产,它们不仅起着娱乐和装饰的功能,还有着祈祷祝福、祭祀辟邪等作用和寓意。

兔儿爷的外型主要分为戏曲角色类型和生活场景类型两类,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把兔儿爷泥塑中的主要设计元素挖掘出来,应用到文创中进行创作再设计,并在装饰应用和现代设计中保留传统历史文化内涵,开发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创意文化产品,使老北京传统兔儿爷形象焕发出新的光彩生机。

在此次衍生品设计过程中,笔者以北京泥塑兔儿爷为例,来制作和完成衍生品的设计创作。

关键词:兔儿爷;非遗文化;衍生品1.兔儿爷的历史文化内涵兔儿爷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秋节时令时节的儿童手工玩具。

在过去,每逢中秋节,北京城里的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

这一习俗来源于明代,直至后来“兔儿爷”转变成为少年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有人仿照传统戏曲人物,把“兔儿爷”塑造成身穿金盔金甲的威武将士,有的身骑狮、象,有的背插纸伞或者纸旗,或坐或立,讨人喜欢。

有的人仿照月宫里的嫦娥玉兔的说法,把玉兔进一步的人像化、艺术化,乃至神化之后,塑造成各种不同形态的兔儿爷。

明清以后,月宫中的玉兔逐渐从崇拜月亮的附属物中分离出来,在祭月仪式中形成了独立的形象,并逐渐丰富。

兔儿爷兼具神圣和世俗习俗的生活品性,融合祭祀祭典和娱乐的功能于一体。

现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为最具有特殊代表性的北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兔儿爷属于北京传统泥彩塑的一种,是北京地区专有的文化符号。

“爷”,在过去其实是老北京对于达官显贵的称呼,而后用于对神灵的尊称,如“马王爷”“灶王爷”。

[1]而在北京人的嘴里,这只“兔儿”也成了“爷”。

它的起源无从考证,但史料中多有中秋拜兔儿爷的记载,据此推断应不晚于明代。

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传统的工艺、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民间习俗等多个方面。

这些文化遗产源流不断,庄重耐久,历经了几百甚至上千年,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北京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京片子京片子是流传于北京的一种粤剧,在北京地区被称为“南戏”或“粤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支,也是中国电影演员中的一支,以其声音表演和唱腔而著称。

京片子是京剧传统唱腔的改编版本,发音是特有的北京口音,其唱腔韵味和以下各项造诣均属精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 幻影舞蹈幻影舞蹈是北京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发源于北京城中,并继承了百年民间艺术的积淀,由于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与简易的展现方式而广泛传播。

幻影舞蹈特别强调身体中心的掌控,手势、肢体动作等细节上的表现特别重要,通过视觉上形成出移动的影子,形成了类似身体改变位置的幻觉。

3. 雍和宫庙会雍和宫庙会是一个汉传佛教庙会,位于北京市的东城区五道巷雍和宫内,始于明朝,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庙会,也是北京民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雍和宫庙会在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的同时,还吸引了许多游客,成为北京市独具特色的民间庙会。

4. 京绣京绣是流传于北京的一种刺绣艺术,是中国传统刺绣中的一支,有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

京绣所用的线条,与普通的绣线相比,质地更加细致,颜色更丰富,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品质感。

独特的绣法和细致的手艺让京绣在刺绣艺术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5. 仙鹤门笔会仙鹤门笔会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人传统艺术之一,流传于北京市,是一个以书画、文史研究为主的学术组织。

仙鹤门笔会追求“文化博大精深,极致流畅,百艺精通”的文化追求,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6. 象棋象棋是中国传统的策略游戏,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一颗明珠,广泛流传于北京市,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代表。

象棋要求玩家用策略和智慧进行博弈,是中国智慧文化的真实体现。

花鼓戏八宝山的详细内容

花鼓戏八宝山的详细内容

花鼓戏八宝山: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鼓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其中,八宝山花鼓戏作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备受推崇和关注。

本文将介绍花鼓戏八宝山的详细内容,探讨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一、历史渊源八宝山花鼓戏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据传,明朝万历年间,八宝山一带有一批来自河南、山东等地的戏曲演员,他们经常在村里演出,并将自己的表演特点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花鼓戏。

二、表演形式花鼓戏是一种集歌唱、舞蹈、说唱和杂技于一体的戏曲形式,其表演形式具有丰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在花鼓戏八宝山中,演员们身着传统戏曲服饰,手持花鼓,台词善于运用八宝山地区的方言和语言特点,表演中充满了地方色彩和幽默感。

在音乐方面,花鼓戏八宝山以民族乐器为主要伴奏,配合演员的表演将音乐和舞蹈进行完美地结合起来,铿锵有力,气势非凡。

三、表演内容花鼓戏八宝山的表演内容主要涵盖八大板块,包括《唢呐之声》、《船过海口》、《乱弹棉花》、《山河美景》、《求荐学》、《康熙爷下南店》、《救危扶困》和《大闹天宫》等。

这些节目不仅包含了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还融入了八宝山地区的文化习俗和历史风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增进了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

四、艺术价值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八宝山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也拥有深厚的艺术价值。

它融合了戏曲、音乐、影视、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表现手法,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和多彩。

在现代社会中,花鼓戏八宝山也经常被用于宣传和推广旅游,成为提高当地知名度和形象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五、文化意义花鼓戏八宝山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还体现了八宝山地区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通过深入地表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历史风貌,发掘和传承八宝山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北京的非遗项目

北京的非遗项目

北京的非遗项目介绍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非物质性质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非遗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代表着北京的历史和文化,也是北京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见证。

传统手工艺1. 皮影戏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戏曲形式,通过透明的皮影在白布幕上进行表演。

北京的皮影戏制作工艺精湛,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观众。

制作皮影需要选取优质的牛皮,经过多道工序刻制而成,每一张皮影都是艺人的心血结晶。

北京的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展示了传统戏曲的魅力,也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2. 刺绣北京的刺绣艺术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的刺绣之都”。

以北京四绝——景泰蓝、玉雕、内画鼻烟壶、瓷器等刺绣为代表,其技艺精湛,作品形态多样。

刺绣制作过程繁琐,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手工操作。

北京刺绣的设计元素丰富,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图案和故事,也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传统表演艺术1.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被誉为“东方的歌剧”。

京剧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

北京是京剧的发源地,几百年来一直是京剧表演的重要舞台。

京剧脸谱的绘制、身段的表演以及唱腔的演唱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经过多年的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京剧风格。

京剧不仅是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雷锋忆故里《雷锋忆故里》是北京一支非常有名的民间表演队伍,他们以表演雷锋故事和精神为主题,传递社会正能量。

这个表演团队由一群热爱雷锋精神的普通市民组成,他们通过表演的方式,让人们重新认识和了解雷锋,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雷锋忆故里》的表演形式多样,除了舞蹈和音乐,还包括小品、快板等形式,将雷锋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传统节日活动1. 春节庙会春节庙会是中国传统的农民集市,也是传统节日活动的一部分。

北京的春节庙会规模宏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前来观光和购物。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指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各项文化传统和习俗。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表演艺术、民俗习惯、口头传统和节庆活动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北京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背景和意义。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为了保护和传承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市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并设立了名录,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登记和管理。

这样不仅能够保护这些文化传统不被丧失,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包括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是传统戏曲表演艺术。

北京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京剧、豫剧、评剧等多个剧种都享有盛誉,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这些传统戏曲不仅讲究表演技巧,还表达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深刻内涵。

通过对这些戏曲剧目和角色的传承和演绎,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代中国的智慧和艺术魅力。

此外,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还包括了传统技艺的项目。

例如,老北京的糖画、剪纸、皮影戏等技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这些传统技艺不仅要求高超的技巧,还需要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糖画艺人在糖糊上快速、准确地勾勒出各种形象;剪纸艺人则以剪刀和纸张,创作出精巧的纸艺品;皮影戏艺人则利用光影效果,通过操纵皮影来演绎传统故事。

这些传统技艺不仅富有观赏性,还具有很高的陈列和收藏价值。

除了戏曲和传统技艺外,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包括了许多民俗习惯和节庆活动。

比如,北京的灯谜活动,是每年农历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节庆活动。

人们通过挂灯、猜灯谜等方式,祈求团圆和好运。

这项活动既能够传承中国古代文化,又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增加节日的欢乐氛围。

另外,北京的踢毽子、风筝、跳大绳等游戏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民俗习惯,它们展示了中国人勤劳、聪明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剔红洗桐宝盒》
雕漆工艺的雕刻刀法,大量的是浮雕、镂空 雕、立体圆雕等,你能分清它们的类型吗?请你 连一连。
镂空雕
立体圆雕
景泰蓝
《鼎盛中华》
走进北京景泰蓝厂,说一 说你眼中的景泰蓝是什么样子 的?
为什么说景泰蓝是集美术、 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 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 品。景泰蓝工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汉族文化 特色的北京手工艺品之一,它采用金银铜及多种天然矿物质 为原材料,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 专业技术为一体。古朴典雅,精美华贵,具有鲜明的汉族民 族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被称为国宝“京”粹,2006年入选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边欣赏边讨论不同地方的糖画给你怎样的感受?
北京糖画-- 质朴
天津糖画-- 逼真
四川糖画-- 精湛
河南糖画-- 玲珑剔透
京剧是国粹之一,2010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
京剧服饰有哪些特点?
色彩对比强 具有象征性 鲜明的民族特征
宋元明清的龙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宝斋木版水印
报纸的版式设计:
一级标题: 字体最大,颜色最丰富。
文字内容: 字体最小,深色。
二级标题: 字体略大, 色彩统一。
插图:与表现内容有关系。
花边和边框: 样式简单,色彩鲜北 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以小组合作的 形式设计一张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报 并在班级里展示。
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 六年级(下册)
知识闯关
第一关:这些标志叫什么名字?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
第二关:请用线连出下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哪个方面?
1、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白蛇传》《孟姜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
2、陕西腰鼓、吴桥杂技
3、春节庙会、傣族泼水节、 端午节—赛龙舟
雏燕: 代表婴儿
对燕: 代表夫妻
曹氏风筝工艺的制作步骤




中国糖画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流行 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手艺行当。2012年1月6日 北京糖画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 社会的重视和国家的保护。
糖画有什么特点? 造型生动、形象
糖画造型手法有什么特点? 线造型为主
北京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 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汉族民间俗称“倒糖人 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
请比较这些风筝造型和风格有什么区别?
名称
图片
造型
风格
北北京 风风筝筝
造型雄伟, 画工粗狂。
浓墨重彩
天天津津 风风筝
造型生动, 彩绘精美, 中国画、版画
色彩典雅。
潍潍坊坊 风风筝
造型优美、 夸张变形、 色彩艳丽。
木板年画的工艺 国画传统技法
曹氏风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肥燕: 代表男子
拟人化
瘦燕: 代表女子
请你说出作品的名字和年代是什么?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代 张萱
北京雕漆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 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了中国 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传 统工艺的瑰宝。
北京雕漆工艺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古朴庄重 纹饰精美考究 色泽光润 形态典雅
课后实践:
寻找我们身边的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并选择多种途径去了解它、学习 它、发扬它、传承它。
设计制作:
门头沟区育园小学 张金燕
中医药文化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与美术有关系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京剧戏服
荣宝斋木版水印
雕漆工艺
风筝
景泰蓝工艺
现代糖人
北京风筝——曹氏风筝
2006年北京曹氏风筝制作技艺被入选市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曹氏风筝工艺是北京市的汉 族民间风筝艺术,由孔祥泽根据曹雪芹手稿《废 艺斋集稿》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记载的风 筝的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绘画要领,即扎、糊、 绘、放“四艺”研究制作。
荣宝斋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西街,其木版水印技艺堪称 一绝。2006年5月20日,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木版水印全是手工操作, 印制工艺复杂,生产过程时间长、产量少,因此,木版水印画也 被称为“次真迹一等”的艺术品。
你对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了解有多少?
欣赏景泰蓝工艺品,谈谈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讨论
1.北京还有哪些正在申请和已经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你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和方法搜寻到更多的内容? 3.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
制作小报前期做好哪些准备?
1.制定详细查询或调查的计划: 多媒体工具的准备、涉及的内容、方式等。
2.人员的分配: 记录者、拍摄者、整理资料者等。
社会风俗、 礼仪、节庆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 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媒介的语言
表演艺术
你答对了吗?
第三关:请选出下面属于与美术有关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A、剪纸
B、书法 C、杂技 你答对了吗?
D、皮影
资料汇集
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内容。
名称 区县
什么时间被 列入非遗的?
特点
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 518项,其中北京入选13项,它们是:
1、智化寺京音乐
2、 昆 剧
3、 天桥中幡
4、 象牙雕刻
5、“聚元号” 弓箭制作工艺
6、荣宝斋木版 水印工艺
7、 长甸庙会 8、京西太平鼓 9、 京 剧 10、北京抖空竹
11、景泰蓝工艺 12、雕漆工艺 13、同仁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