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治疗在康复中的应用.
作业治疗总结

作业治疗总结引言作业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让个体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改善其心理和情绪状态。
作业治疗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的情况下,包括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康复治疗等。
本文将对作业治疗的原理、应用范围和效果进行全面总结。
一、作业治疗的原理作业治疗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让个体参与活动和任务来改变其心理和情绪状态。
这种主动参与的过程可以帮助个体重建其内在的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
作业治疗通过提供有目标性、可量化和可评估的任务,鼓励个体与环境进行互动,增强其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作业治疗还通过创造新的经验和挑战个体的管能力,提供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通过逐渐增加任务的难度和复杂性,个体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应对能力。
这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可以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作业治疗的应用范围1.心理障碍治疗:作业治疗在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参与活动和任务,个体可以逐渐改变其负面思维和情绪状态,培养积极的心理健康。
2.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作业治疗可以帮助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重新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任务,个体可以逐渐恢复对自身和环境的控制感,减少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
3.康复治疗:作业治疗在康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参与各种康复活动和任务,个体可以逐渐恢复其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肌肉控制、平衡和协调能力,促进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作业治疗的效果评估作业治疗的效果可以通过多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量表评估:使用心理测量量表来评估个体在治疗前后的心理和情绪状态的变化。
常用的量表包括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自尊量表等。
2.行为观察评估: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来评估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观察的内容可以包括任务完成的时间、质量和效果等。
3.自陈式评估:通过让个体填写问卷或日记的方式,来评估个体对作业治疗的主观感受和反馈。
作业治疗在康复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业治疗在康复医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从事实质性活动来改善身心功能不全的康复医学方法。
它在康复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康复患者的恢复和重新参与社会生活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作业治疗在康复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作业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
对于失去了肢体运动能力的病人,作业治疗师通过结合运动疗法和活动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性。
例如,对于患有运动障碍的儿童,作业治疗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通过持续的作业治疗,患者的身体功能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从而增加他们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其次,作业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对于因脑损伤等原因导致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作业治疗师可以使用认知训练和任务练习来促进他们的注意力、记忆、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的恢复。
例如,作业治疗师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任务来锻炼患者的注意力和记忆,如帮助他们组织日常生活中的记事本或提醒他们完成各种任务。
通过作业治疗,患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并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认知水平。
最后,作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失去了身体和认知功能的患者往往会面临重新适应社会的困难。
作业治疗师可以通过社交技能培训和职业适应训练来帮助他们重新建立社交网络和找到具有挑战性和满足感的工作。
此外,作业治疗师还可以在社区设置中为患者提供居家适应指导和辅助技术评估,帮助他们独立生活和更好地利用社区资源。
通过作业治疗,患者可以重建自己的人际关系,恢复社会功能,并重新参与社会生活。
综上所述,作业治疗在康复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改善认知能力、促进精神情绪健康,并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作业治疗师在康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康复和重返正常生活的目标。
作业治疗宣传简介

作业治疗宣传简介作业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治疗方式,旨在通过各种作业活动来改善患者的功能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本宣传简介将向您介绍作业治疗的原理、适应症、优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治疗方式。
一、作业治疗的原理作业治疗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各种作业活动来改善患者的功能能力。
作业治疗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患者的手、眼、耳等感官,以及肢体运动等,来提高患者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和发展。
此外,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适应症作业治疗的适应症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脑卒中、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2. 骨科手术后康复;3. 轻度残疾如轻度失明、失聪等;4. 老年人康复;5. 慢性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等。
三、优点1. 综合性强:作业治疗涵盖了各种作业活动,如手工艺、绘画、健身等,可以全面提高患者的综合能力。
2. 个性化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作业治疗可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3. 促进康复:通过作业治疗,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肢体运动能力、认知功能和社会交往能力。
4. 提高生活质量:作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四、方法1. 手工艺制作:通过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编织、剪纸、陶艺等,提高患者的精细动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健身训练: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如瑜伽、太极等,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3. 绘画治疗:通过绘画来表达情感和舒缓压力,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感知和创造力。
4. 认知训练:进行一些简单的认知游戏和任务,如拼图、找不同等,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
五、注意事项1. 患者在接受作业治疗前,应向医生咨询,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适应症。
2.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治疗方案。
3.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过度疲劳和意外伤害。
4.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信心,积极参与各种作业活动。
作业疗法在精神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疗法在精神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冯杏【摘要】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在精神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作业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试验组NOSIE-3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各项因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3,6个月后ADL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NS不同时间点各因子评分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在精神病康复治疗中提高了患者的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6(013)015【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作业疗法;精神疾病;康复治疗;应用价值【作者】冯杏【作者单位】525200 茂名市广东省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正文语种】中文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疾病,具有病程迁延、复发率高的特点。
作业疗法是通过选择性地应用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对患者进行指导、训练,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其适应工作、社会、个人及家庭的需要,提高生活质量[1]。
本研究将作业疗法应用于精神病康复治疗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7例,女37例。
年龄19~61岁,平均(43.68±15.13)岁。
病程2~13年,平均(6.12±2.33)年。
将本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医院康复科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职业疗法,最初用于帮助残疾军人重新适应社会 生活。随着医学和康复技术的发展,作业疗法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康复治疗方 法。
发展
现代作业疗法不断吸收新技术和跨学科知识,如神经可塑性理论、人体工程学 和认知行为疗法等,以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02
作业疗法的基本原则
日常生活活动原则
02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 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如手 部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以帮 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功能水平。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在作业疗法中,始终将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患者在康复训 练中的安全和舒适。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和训练强度,避免患者因过 度疲劳或操作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
通过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 读和书写练习,提高患者的语 言表达能力。
职业活动训练
总结词
针对患者的兴趣和职业需求, 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模拟工作
场景训练。
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患者的职业需求,进行相 关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工作模拟训练
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患者进 行实践操作和任务完成,提高 职业技能应用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通过手工艺制作活动, 刺激患者的手部功能和 创造力,提高手眼协调
能力。
手工艺制作
让患者参与编织、陶艺、 折纸等活动,锻炼手指
灵活性和协调性。
手部功能训练
通过抓握、捏取、对指 等动作练习,提高手部
肌肉力量和功能。
手眼协调训练
通过拼图、搭积木等活 动,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促进大脑发育。
认知活动训练
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作业治 疗方案,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职 业技能训练、手功能训练等。
作业治疗常用的手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作业治疗常用的手功能康复训练方法作业治疗定义作业治疗(Occupation Therapy,OT):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和有意义的活动,以到达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以发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及贡献社会。
作业治疗适应症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缺血缺氧性脑病、脊髓损伤、脊髓炎等。
2、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如臂丛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胫神经损伤、神经炎等。
3、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肌腱断裂、韧带断裂、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截肢、颈椎病、强制性脊柱炎、腰腿痛等。
4、心肺系统疾病:如慢性损伤性肺疾病、冠心病、心肌炎等。
作业治疗的目的:是促进上肢功能的发展,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发育,所以我们经常能够在作业治疗室看到正在打麻将、夹豆子、包饺子等各种日常生活活动。
在作业治疗师眼里,作业治疗所需要的器具已经不仅仅是木插棍,滚筒,磨砂板了。
可以是喝完水的矿泉水瓶,也可以平时娱乐用的扑克牌。
作业治疗常见的手功能康复训练方法1、Shuffle cards and deal one by one. 洗牌2、Practice lacing and tying a bow on a shoe.系鞋带3、Tie knots and untie them.系、解领带4、Pick up coins, buttons, marbles or othermiscellaneous objects froma "junk drawer." (Try sorting objects in to small containers.) Try using tweezers to do this.拾起硬币、按钮、弹珠等,或者试着用镊子。
5、Take a handful of coins, marbles, seeds, nuts, bolts,etc. and try to drop them from your hand at one time.尝试扔硬币、石子、螺栓...6、Hold an object in your hand and rotate it in as many directions as possible.握住一样东西,然后不同方向旋转。
作业治疗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作业治疗是一种针对患者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总结作业治疗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其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慢性病和意外伤害。
康复护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业治疗作为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对作业治疗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二、作业治疗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1. 运动康复:针对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活动,如行走、上下楼梯、穿衣、进食等,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进食、如厕等,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 心理康复: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4. 社会康复:通过社交活动、兴趣培养等手段,帮助患者融入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作业治疗在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分析1. 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作业治疗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活动,有助于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提高运动能力。
2. 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作业治疗有助于患者掌握日常生活技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负担。
3. 缓解心理压力:作业治疗在心理康复方面的应用,有助于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4.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作业治疗通过社交活动、兴趣培养等手段,有助于患者融入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四、结论作业治疗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作业治疗方案,以提高康复效果。
同时,加强康复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作业治疗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康复服务。
作业治疗案例

作业治疗案例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对任务和活动的参与来促进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交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
下面将列举10个作业治疗案例,以展示不同病患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通过作业治疗获得康复。
1.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记忆训练: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常面临记忆力减退的问题,他们通过参与各种记忆训练活动,如填字游戏、拼图等,来锻炼大脑记忆功能,提高认知能力。
2. 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训练:自闭症儿童常常存在社交障碍,作业治疗可以通过模拟社交场景,教授他们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和分享,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3. 中风患者的手部康复:中风后,患者常常出现手部功能受损的情况。
作业治疗可以通过手部运动训练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帮助患者恢复手部灵活性和精细动作能力。
4.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的专注力训练:ADHD患者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动的问题。
作业治疗可以通过结构化的任务和活动,如迷宫游戏、拼图等,帮助患者培养专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5. 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调节训练:抑郁症患者常常缺乏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
作业治疗可以通过绘画、写作等创作活动,帮助患者表达情感、减轻焦虑和抑郁。
6. 康复中的戒烟训练:吸烟对健康有害,但戒烟并不容易。
作业治疗可以通过提供替代活动(如咀嚼口香糖、做手工等)和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吸烟者戒除烟瘾。
7. 自卑症患者的自我价值感提升训练:自卑症患者常常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认知和情绪。
作业治疗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探索活动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提升自信心。
8. 康复中的骨折患者的肌肉恢复训练:骨折后,患者的肌肉通常会萎缩和失去力量。
作业治疗可以通过肌肉锻炼和功能性活动,如拉力带训练、平衡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
9. 脑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脑损伤患者常常失去日常生活技能,如自理能力、烹饪能力等。
作业治疗可以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和结构化的技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10. 儿童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发育迟缓的儿童在运动、语言和认知等方面存在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行架基本步态模式
提起助行架放在
迈另一侧下肢
前方——上肢远方
向前迈一步,落在助行架
两后足连线水平附近,如一
侧下肢较弱则先迈弱侧下肢
助行架免负荷步态
行走时先将助行架向前,然后负重下肢向前
助行架部分负重步态
将助行架与部分负重 下肢同时向前移动
健侧下肢迈至助行 架两后足的连线上
助行架摆至步
将助行架的两侧同时前移 将双足同时迈至前移后 的助行架双足连线处
人们必需做的活动有哪些?
吃和喝 洗漱:洗脸、刷牙、梳头、洗澡 上厕所 四处走动:家里、周围 使用交通工具 活动:家庭活动、家务活动、社区活动
挣钱和花钱
表达思想、需求、感觉,了解别人所说的话
读、写、计数
喂奶
建立家庭
游戏
上学
玩
每个人所能做的活动取决于这个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社会背景
使用
摆至步 摆过步 四点步行 三点步行 两点步行 部分负重步态 免负荷步态
(二)肘杖
适应证
双侧下肢无力或不协调,如脊髓损伤、小 儿麻痹等
单侧下肢无力且不允许该侧肢体负重时, 如踝骨折或半月板切除的早期;
累及全身的双侧严重无力或不协调,或双 上肢无使用手杖的足够力量的情况,如进 行性肌营养不良或颅外伤后。
轮椅的选择
轮椅的尺寸: -座宽 -座深 -靠背的高度 -脚踏板到坐垫的距离
安全性、操作能力、轮椅的重量、 使用地点、外观问题.
轮椅的选择
座宽 座长 座高 靠背高度 扶手高度 坐垫 轮椅及其他附件
(八)自助具
Button Hook
七、环境评估及改造
(一)环境的分类: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适用于下肢功能障碍,且不能抬起助 行架步行的患者。
测量
测量 与手杖测量方法相同。
(七)轮椅
轮椅架
轮椅基本结构
轮
制动装置
坐垫和靠背
常用轮椅
普通式轮椅
适用范围:下肢残疾、偏瘫、胸 以下截瘫者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
常用轮椅
高靠背可躺式轮椅
适用范围:高位截瘫者及年老 体弱多病者
意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能力,并尽可能地取 得一定的工作能力。
作业治疗的途径: 通过作业活动来达到目的。
作业活动既是治疗目标也是治疗途径和方法
作业治疗
当患者生病或残疾时,其个体技能、家庭角 色、社会角色出现障碍时,作业治疗提高个 体能力或通过家庭环境改造、社会环境改造 ,使患者掌握日常生活技能,适应家居环境 ,以及再新的环境下工作。
恢复早期使用交互式助行架步态模式(四点步)
将一侧助行架向前移
移对侧助行架
迈对侧下肢
移另一侧下肢
恢复后期交互式助行架步态模式(四点步)
一侧助行架及其对 侧下肢向前移动
另一侧助行架及其 对侧下肢向前移动
(六)轮式助行架 wheeled frame
有轮子、手柄和支脚提供支撑的双臂 操作助行器。
适应证
作业治疗的主要内容: 一、肢体功能训练
二、认知功能训练
三、工艺及娱乐疗法
四、支具和压力治疗
中风患者常用的支具
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六、辅助器具和轮椅的设计和选用
(一)腋杖
适应证
1.单侧下肢无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负重 的情况,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 折,或骨折后因骨不连而植骨后。
卧位测量 足底到尺骨鹰嘴的距离再加2.5cm。
使用
患者将手从托槽上 方穿过,握住把手 ,前臂水平支撑在 托槽上,此时的承 重点为前臂。
恢复早期使用前臂支撑拐步态模式(四点步)
将一侧前臂支 迈对侧下肢 撑拐向前移
移对侧前 臂支撑拐
移另一侧下肢
(四) 手杖
适应证
偏瘫 下肢肌力减退(脊髓灰质炎或下肢神经损伤
常用轮椅
座厕轮椅
供不能自行入厕的肢残人和 老年人使用。
常用轮椅
运动轮椅
供残疾人进行体育活动时使用,
分球类和竞速两类。
常用轮椅
电动轮椅车
供高位截瘫或偏瘫等但有单 手控制能力的人使用。
常用轮椅
单侧推杆轮椅
适合偏瘫病人使用.
使用轮椅的目的
改善呼吸,增大肺活量 有利于增强吞咽反射 改进信息传递能力 扩大视野 改善膀胱控制 有效预防褥疮 循环功能的重建 增强平衡能力 增强双上肢的功能,增加生活治疗
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
社团组织:指一群规律性地集结的人,提供和委派以 一定的角色给每个个体,并营造执行这些角色所需 要的氛围和一些行为准则 。
1.物理环境
自然环境:未经人为改造的或仿造的自然环境 人工建造的环境:人为建造的,用于容纳、活动、
分隔、拥有的场所以及连接这些场所的设施 物件
自然物件:包括有自然界中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 人工物件:包括家具、食物、衣服、书本、艺术品、工具
、机器和交通工具等等。
自然环境 人工建造环境
自然物件 人工物件
5.假肢的使用训练:上肢假肢
6.职业前训练:技能、心理等训练
概述
7.娱乐性治疗活动 8.改良家居及工作环境: 9.开展健康教育并提供健康资讯:预防残疾、
保护关节、身体力学的应用、省力的方法。
OT与PT的区别
OT
PT
目 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和各种精细协 改善肌力、耐力、增加关节活 标 调动作,提高日常活动和工作能 动度、为OT 准备
适应证
单侧下肢无力或截肢,需要比单臂操作助行 器更大支持,如老年性骨关节炎或股骨骨折 愈合后。
全身或双下肢肌力降低或协调性差,需要独 立、稳定站立者,如多发性硬化症或帕金森 病。
需要广泛支持,以帮助活动和建立自信心, 如用于长期卧床或患病的老年人。
测量 与测量手杖高度的方法相同。
四点步:
使用
一侧肘杖及其对侧 下肢向前移动
另一侧肘杖及其对 侧下肢向前移动
部分负重步态
将肘杖与部分负重 下肢同时向前移动
健侧下肢迈越 腋杖的足
(三)前臂支撑拐
适应证
常用于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 而腕、手又不能负重的患者,如 类风湿性关节炎,上下肢均有损 伤等。
立位测量
患者站直,肩与上肢放松,目视正前 方,体重均匀分布于双足,测量自地 面到尺骨鹰嘴的距离。
作业活动具有治疗价值 作业活动对每个个体是独特的 作业活动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是不同的 作业活动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人-环境-作业模式(P-E-O Model)
人
作业表现
环境 作业
Person 人
Environment 环境
Occupation作业
人与环境界面 -安全问题 -家庭的支持 -顾客所喜欢的资源、 及其可靠性 -社区资源的合格标准
3.心理性的作业活动:
(1)转移注意力: 下棋、扑克、游戏、社交活动
(2)镇静:
绘画、刺绣、编织4)改善认知: 推理训练、扑克牌、记忆训练、
电脑游戏
概述
4.设计或提供治疗性器具和生活辅助 具:
轮椅的选择、矫形器和压力衣的制造 和应用、自助具的设计、配制和使用 训练
四足手杖
适用于平衡能力欠佳、 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 颤麻痹、用三足手杖不 够安全的患者。
单足手杖长度测量:无直立困难患者
站立 大转子的高度 手杖的长度及
把手的位置
(五)标准型助行架
是一种三边形(前面或后面和左右两侧) 的金属框架,没有轮子,手柄和支脚提供 支撑的步行辅助用具。
力
重 点
强调实际工作和生活动作/任务的完 成,兴趣较大,情绪较高,注意力 较集中
强调训练靶器官的处方性活动:运 动方式、强度、时间、频率
实用技能训练 内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容 协调、控制能力训练
肌力、耐力、ROM训练、平 衡训练、步态训练、物理因 子治疗
举 上街购物 例 (实用步行训练)
平衡杠内训练 (步态训练)
作业治疗在康复 中的应用
作业的概念
作业 occupation 是占有时间、地点、物品,捕捉心灵 是人们利用时间所做的一切有意义的事情
我典型的一天的作业活动
6:00~6:15 起床 洗漱 6:15~7:30 一边做早餐一边做瑜伽、吃早餐 7:30~8:00 在上班的路上 8:00~12:00 接诊和治疗病人、指导学生 12:00~13:00 在办公室吃快餐、聊天 13:00~14:20 在体操垫上睡午觉 14:20~17:30 治疗患者、病历资料书写 17:30~18:30 买菜 18:30~19:20 搭地铁或先生的车回家 19:20~20:00 做晚饭 20:00~20:30 晚餐 20:30~21:30 聊天、看报纸 21:30~23:30 备课、上网、上超市 23:30~24:00 洗澡 0:00~6:00 睡觉
发生病损后的结果与作业治疗
病损
器官或肢体 功能障碍
OT 改善功能的作业活动
活动障碍: 写字有困难
参与困难:角 色扮演困难
不能参加板报编写
+-
环境:
物质环境、社会 和人类环境
活动技巧、利用 恰当的辅助器具
提供无障碍环 境、态度、机 构、政策等
概述
作业治疗的基本内容
1.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衣食住行、个人卫生、 移动、二便管理、 家务处理、日常事物处理等
作业与环境界面 -环境的布置与空间 -可获得的工具和材料 -在社区可获得的购物、 做饭方面的资源
人与作业界面:
-完成作业活动所需的技 巧和能力
-自主方面的动力
-对作业活动的需求和享 受